首页 > 文章中心 > 行政工作心得体会

行政工作心得体会

行政工作心得体会

行政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按照《××省农村信用社20__年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以及县政府纠风办确定的“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抓机关必须抓基层”的原则,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建设现代农村金融企业为目标,以农民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以解决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政府关注的民生问题为突破口,认真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工作,通过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使我对当前形势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认识到政风行风在工作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加强廉政教育的必要性;认识到加强业务学习、充实自我、转变思想、提高服务质量的紧迫性。政风行风是一个单位工作风气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单位整体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志。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是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依靠来自社会各界的群众代表,在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对公共行政机构和服务行业的风气进行公开评议,作出综合评价,其根本目的是促进被评议部门把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纳入部门和行业管理,推动行业作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要真正认识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将其作为反腐倡廉和树立部门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手段。发挥地方金融优势、坚持服务“三农”是全县农村信用社高举的一面旗帜。加强行风建设,就是要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不断增强服务“三农”的功能和实效。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增收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抓培育、抓营销、抓创新、抓服务,切实让农民群众和中小企业实实在在享受到优质金融服务,成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因此,我们要克服为评而评、应付一下或怕麻烦的思想,而把测评作为我们接受监督、创新管理、提高素质、反腐倡廉、提升形象的良好契机。

二、要正确认识时代赋予的职责,把政风行风评议作为完成工作的重要保障。信用社是展示农村信用社形象的窗口单位,最能直接反映农村信用社员工队伍作风和精神风貌,是这次评议的工作重点。要把加强行风建设与“质量年”建设活动、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有机融合起来,与业务经营工作同步抓、同考核、互促进。一要抓好网点设施建设和改造,营造整洁美观、规范有序的营业环境,做到标识统一,环境优化,设施先进;二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明确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质量,全面推行员工行为规范,自觉做到态度热情、服务周到、办事快捷、操作规范;三要推行社务公开,特别是要公开贷款政策,实现信贷业务全程“阳光操作”,切实提高服务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努力使每个行社都成为展示农村用社行风建设成果的“窗口”,每个员工成为传播农村信用社企业精神的使者。

三、树立良好的政风行风,关键是树立并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良好政风行风的形成,关键是要增强宗旨信念。在勤政廉洁、依法办事、规范程序、高效服务等方面率先垂范,做出榜样。要从基层社和民评代表的意见建议中寻找履职薄弱点,寻找廉政风险点和管理服务盲点,进一步确立全省农村信用社行风建设的工作支点,把严格管理与高效服务结合起来,明确部门责任分工,严明工作纪律,加大问责力度,切实把加强行风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才能使市民群众感受到政风行风改本文进的成果。

1、着力解决信贷业务中以贷谋私、自批自贷和冒名贷款问题。经过多年努力,我县农村金融服务逐步得到加强,农民“贷款难”问题得到明显缓解,但内部信贷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漏洞。极少数员工无视政策法规,违反信贷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利用手中权利,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违规办理信贷业务,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信贷业务中吃拿卡要,谋取私利,甚至索贿受贿;二是滋长不良作风,不愿进村入户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坐等上门;三是热衷于傍大款、垒大户、贷富不贷穷、贷大不贷小;四是按贷款金额一定比例扣收股金,强迫群众入股,或扣收还贷保证金及利息;五是自批自贷或顶名、冒名贷款,挪用资金经商办企业或炒股、买。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严重败坏了行业形象和声誉,在群众中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必须下决心整治。

2、着力解决业务中违反政策、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据反映,极个别信用社政策法规观念淡薄,还有个别信用社置金融法规政策于不顾,听命于乡村干部口头指令,扣划国家补助农户资金用于修建乡村道路,使党和政府惠农政策得不到落实,甚至走样变质,严重侵害了农民群众利益,性质相当严重。这些问题需要在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中加强教育,重点防范和整改。

行政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一、人民调解与治安行政调解衔接的可行性

(一)法律依据

根据司法部《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第二十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民间纠纷,包括发生在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各种纠纷。《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

由此可见,人民调解与治安行政调解的范围有交叉处。某些“治安纠纷”就是由民间纠纷引发、升级而成。治安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两者“联动”的基础是:对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情节轻微无须处罚的治安纠纷和其他通过“110”报警派出所受理的属于人民调解范围内的民间纠纷,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解决处理。

(二)现实成效

我县虽然未全面推行人民调解与治安行政调解联动机制,但是已有部分乡镇开始了大胆尝试,并取得了成效。南圩镇望朝村大韦和小韦亲兄弟俩由于宅基地界线的问题,引发了一场较大的矛盾纠纷。5月某日,大韦未与小韦商量就在自家屋后(也为小韦的房前)修建蓄水池,遭到小韦及家人的阻止。在阻工的时候,双方语言发生了冲突,并打了起来。大韦被打伤送进医院,相继大韦与小韦的儿女也参与了这场争纷。后派出所、司法所及时赶到现场制止了事态事化。在这场纠纷中,大韦被打成轻伤。事后,南圩司法所工作人员到医院看望了伤者,找双方当事人调查了解情况,又来到南圩派出所了解事发当日的有关情况,并协同派出所到当事人家旁边农户调查搜集情况、了解事情的真象和来龙去脉。针对事情的起因、目前的情况,以及怎么调处,镇司法所与派出所进行了共同研究。在做好充分准备后,司法所与派出所一起召集双方当事人、村干部在派出所召开调解会。由于事情的复杂性,调解方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和治安行政调解的优势,采取“面对面”合力调解与“背对背”分开做工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解,派出所的工作人员按照法律、法规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指出他们的错误,司法所工作人员从情理上,进行语重心长的劝解,分析利弊,晓以厉害,使双方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都主动向对方赔礼道歉,承认自己的过错。通过一天积极、灵活的调解,当事人心中的怨气和矛盾都一一得到化解,并达成了协议。一家人最终恢复往日的平和。

长期以来,治安纠纷数量多、调处难度大,成为困扰派出所基层民警的一道难题。而人民调解作为解决民间纠纷的一条合法途径,它与治安调解相衔接的思路,既有利于使纠纷得以合法合理地彻底解决,又有利于缓解警力不足的压力,是实现双赢的最佳模式。

二、关于对构建衔接机制具体措施的建议

(一)建立警民联合调解机制

以各乡镇综治维稳中心为平台,设立治安纠纷与民间纠纷联合接待点。主要由司法所与派出所值班民警组成,负责接待、引导、分流、调解纠纷等工作。

(二)引导当事人选择人民调解

值班民警在接到涉及民事纠纷的案件时,应先按程序审查然后分类处理:对那些矛盾纠纷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民间纠纷,应当告知或介绍当事人由其所在地或纠纷发生地人民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对民事纠纷引起的治安案件中民事损害赔偿事项,应当告知和引导当事人选择人民调解;对于因民间纠纷引发的符合治安调解范围的案件,应当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予以处罚的,但被侵害人表示愿意放弃追究对方当事人的治安管理处罚责任,且双方表示愿意接受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的,由公安派出所出具委托调解书或口头委托乡镇司法所转交相关人民调解组织进行调解。

(三)加强联系互相配合

当事人选择进行人民调解后,公安机关接警人员应与当事人所在乡镇司法所或单位人民调解组织取得联系,将纠纷交由乡镇司法所、相关人民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对于复杂、疑难矛盾纠纷,可以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权威和我镇、村(居)委会人民调解组织贴近群众、熟悉民情的优势,实行联合调解。

三、面临的困难和解决意见

据了解,在人民调解与治安行政调解衔接机制尝试过程中,存在种种困难,主要表现为:调解员没有法定的调查取证权利,群众不予配合就无法完成调查工作;联合接待点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法律知识不足以胜任调解工作;群众对联合接待点的认知程度仍较低,信任度不强。对此,提出以下解决意见:

(一)从建立健全规范制度角度规范衔接机制

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规范制度和组织形式,进一步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一方面,要规范衔接机制的组织形式即联合接待室的建立工作,做好建章立制工作,规范各联合接待室的纠纷登记、请示报告、纠纷回访、

档案管理等各项制度,使其做到制度明确、职责清晰,能够准确分析受理纠纷特点和动态,成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还要在群众中间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方法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一步提高认知度,扩大新机制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使百姓了解、知晓这一方便快捷解决纠纷的方式和途径,使依法调解的观念和做法深入人心,成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平台,真正发挥衔接机制的窗口服务作用。(二)从提升工作人员素质方面规范衔接机制

要把好入口关,制定长期的培训计划,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驻所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决定联动机制成败的重要因素。由于派驻联合接待室的工作人员所承担的工作涉及问题面广、政策性强,要求调解员和民警有较宽的知识面,所以把文化知识高、自身素质强、懂法律、有责任心、热爱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吸纳到联合室工作中来,是重中之重。在配齐人员后,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联合接待室的工作人员个个既懂法又擅调,保证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行政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自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分局严格按照学教活动《实施方案》,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坚持学习与工作相统筹,开展了集中学习,自学,大讨论,撰写心得等多种学习形式,将科学发展观的学教活动真正地落到了实处。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我进一步地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与认识,思想上得到了极大的启发与提高。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得到极大的调整与改变,增强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坚定了立足岗位、认真履行职责的信心和决心。

学习与时间科学发展观从小处说,便是立足岗位,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便要求我们反省自己,对自己的岗位有着什么样的认识与理解,是否履职到位,(来源:文秘站 )是否抱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岗位,还有就是如何更好地履职,充分发挥积极性等问题。

作为一名普通的执法办案人员,我深知自己的岗位并不普通。对外,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工商部门执法的严肃性与权威性,一个轻微的疏忽大意都有可能引起行政案件的败诉,更甚者野蛮执法、不廉洁执法对工商部门形象的严重败坏。对内,我的认真负责与否,工作效率高低与否,都将极大地影响到案件办理的质量与速度。因此,我必须高度重视自己岗位责任的重要性,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与积极性去对待执法办案工作,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岗位。

反省自身,虽然我在执法办案的岗位上几年以来并未犯过什么错误,但也还是存在着一些与科学发展观相悖的不足之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而我的执法办案能力还有不足,办理大要案的能力与信心欠缺,有时有畏难情绪,法律法规的理论不强等等。这都对立足岗位、充分履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我还应当树立执法办案并非为了罚款数字,而是为了净化市场、维护经济秩序的意识,必须有种神圣的使命感和荣誉感。虽然这个岗位很平凡,工作很繁琐,也不被大多数人羡慕与赞扬,但我必须学会去忍受这种平凡,在平凡中默默地做出成绩,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使自己变的成熟,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行政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我在认真学习的同时,结合自身的情况,围绕思想作风整顿的具体内容,对照自己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认真反思了在思想作风、工作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学习不够重视,思想上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信息时代,瞬息万变,不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就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创新工作就会受到掣肘。不沟通思想,凝心聚力,日常工作就会造成障碍。

2、深入群众中不够。作为农业工作人员,应多深入农村中开展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农村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但有时往往不注重农村的重要,造成对情况不熟,管理服务缺乏针对性的现象。

二、整改措施

1、加强学习,切实提高本身素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努力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中走在前列,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转化为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我将强化学习意识,突出学习重点,完善学习机制,创新学习方法,将终身教育贯穿于日常工作之中,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2、强化创新意识,全面推进工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我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把创新作为工作的灵魂,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创新思想、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优化服务方式,完善管理手段,推进本职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行政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行政人员 心理授权

心理授权是个体在工作情境中感知到的授权程度,包括工作意义(个体根据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对工作目标或目的价值的评估)、工作能力(个体对自己具有能较好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的信心)、自主性(个体对自己是否有权决定工作行为和工作程序的看法)及工作影响(个体对自己在组织中的影响力的看法)四个维度。大量研究均表明,提高个体的心理授权水平,能有效激发其内部工作动机,使其在工作时更具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管理领域,授权被认为是组织职能的核心,被授权的员工或团队在工作中会产生更加积极的体验,有更强的工作意义感和自我效能感,从而激发更多的创造性行为。提高个体的心理授权水平已成为组织激励员工高效工作的有效手段。这无疑值得高校借鉴。

本研究采用心理授权量表,对浙江杭州十余所高校的539名行政人员进行了调查分析,以了解当前高校行政人员的心理授权水平及其群体差异,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队伍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实证参考。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浙江省15所高校共600名行政人员,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59份,剔除无效问卷2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89.83%。539名被试中,男性250名,占46.38%,女性271名,占50.28%;已婚285名,占52.88%,未婚230,占42.67%;机关行政人员141名,占26.16%,二级学院行政人员109名,占20.22%,辅导员257,占47.68%;被试中20-30岁348名,占64.56%,31-40岁125名,占23.19%,41-50岁43名,占7.985,51岁以上9名,占1.67%;学士学位的266名,占49.35%,硕士学位210名,占38.96%,博士学位的7名,占1.30%;工作未满1年的57名,占10.58%,1-3年的159名,占29.50%,3-5年的106名,占19.67%,5-10年的148名,占27.46%,10年以上的52名,占9.65%;初级职称262名,占48.61%,中级职称220,占40.82%,高级职称30名,占5.57%;普通员工469名,占87.01%,中层领导50名,占9.28%。

2、方法

首先对杭州下沙4所高校32名行政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考察高校行政人员对心理授权的理解以及对其影响结果的分析。32名行政人员中,机关行政人员12名(部门领导4名,普通行政人员8名),二级学院行政人员20名(总支书记或副书记4名,辅导员6名,办公室主任4名,其他行政人员6名)。被访者普遍认为,在高校行政管理实践中,心理授权很重要,会对个体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产生影响。关于心理授权的内在结构,受访者普遍认为,对工作意义的认知应该是心理授权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工作上有较大的自主性是授权体会的一种直接表现;部分受访者提到,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有自信以及工作对学校来说是重要的、有影响力的都是授权体会的一个方面。因此,我们认为,心理授权在高校行政人员中可以体现为工作意义、工作能力、自主性和工作影响四个认知维度。访谈结果从定性研究的角度确认了心理授权的四维结构在高校行政人员中的适用性。

选用spreitzer(1995)编制心理授权量表。该量表共12个题项,从员工感知的工作意义、工作能力、影响力和自主决策权等四个方面计量员工的心理授权。量表采用里克特7级记分法。本研究对该量表进行了预测试(n=114),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4个,共解释方差变异78.384%,四个因素分别为工作意义、工作能力、自主性和工作影响力,与原构思一致,四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94、0.836、0.792、0.865,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0。说明该量表适用于高校行政人员心理授权的测量,且信效度较高。

3、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

二、结果

1、高校行政人员心理授权总体水平(见表1)

统计结果显示,高校行政人员心理授权总体水平不高,几个因子中,得分最高的是工作能力,提示高校行政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有较高的自信,相信自己是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得分最低的是工作影响,表明大部分行政人员并不认为自身的工作在学校建设中是非常重要且富有影响力的。

2、高校行政人员心理授权的群体特征分析

将心理授权及其四个因子作为待检验的统计量,将性别、年龄等8个人口统计学变量作为分类变量进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探究当前高校行政人员心理授权水平的群体性特征。结果见表2。

表2显示,心理授权及其各因子在性别、婚姻、工龄这三个变量上差异都不明显,部分或全部因变量在职级、人员类别、年龄、学位、职称这几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结果如下:

① 不同职级人员的心理授权水平差异。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职级水平的高校行政人员在心理授权及其工作意义、自主性和工作影响三个因子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均0.001水平上显著),根据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中层干部在各个变量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行政人员。但是,从一定程度上说,普通的行政人员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生力军,高校应着力抓好这一批人员的建设,才能有效推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