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患儿抽搐的护理措施

患儿抽搐的护理措施

患儿抽搐的护理措施

患儿抽搐的护理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子痫抽搐;紧急处理;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97-01

如果妊娠期的孕妇妊娠现象严重,很容易出现子痫抽搐现象,这种现象在产妇的产前阶段、产中阶段、产后阶段都很容易发生,如果不对子痫抽搐患者予以及时的紧急处理与护理,很容易导致母婴的死亡,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本文就对其紧急处理措施及有效护理措施进行简单分析。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是随机的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1年10月的150子痫患者进行分析,这150例子痫患者中,有126例患者是在产前出现了子痫抽搐,有5例患者是在生产的过程中出现了子痫抽搐,有19例患者在产后出现了子痫抽搐。

1.2 紧急处理方法

1.2.1 子痫患者入院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子痫患者入院时,应该迅速的将患者置于监护室中,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之前的用药情况等进行准确的评估,对于出现昏迷情况的患者,应该对其肢体的功能以及瞳孔的变化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如果入院时患者的神志保持清醒,应该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的同时,询问患者的主诉症状,如果患者曾今接受过相关的药物治疗,应该对患者的受治疗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

1.2.2 子痫患者出现抽搐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如果患者发生子痫抽搐,应该迅速的对患者进行急救,对患者给予吸氧面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患者的呼吸通畅,保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的值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同时应该立即为患者建立起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为患者进行相关的镇静、解痉、降压的药物治疗,并要在床边加护栏,防止患者出现摔伤,对患者的烦躁情绪予以安抚,防止患者出现舍咬伤。

1.3 临床护理方法

1.3.1 一般性的护理方法

首先,在子痫抽搐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该为相关的患者配备专人护理,对患者的体温、呼吸、心律、血压等生命体征参数进行严密的检测,同时要对患者的瞳孔变化、呼吸困难、腹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进行严密的监测与记录,并要对患者的每小时的尿量进行留置与监测,为了避免对患者的刺激引发抽搐,对患者实施各种护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动作的轻柔,同时要保证病房内的安静,如果要对患者进行核磁共振等检查,护送患者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动作的轻柔,同时,要准备好常用的急救药品及设备,护理的过程中,要使患者的被褥等保持清洁。

1.3.2 产科护理方法

对子痫抽搐患者进行有效的产科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要对胎儿的心率、多普勒脐血流等进行严密的监测,并要观察患者的临产特征,如果胎儿出现危险,应该及时的向患者家属说明情况,并立即做好中止妊娠的准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1.3.3 药物护理方法

在子痫抽搐患者的护理及治疗过程中,常用的几种药物有脱水要、镇静药、降压药、硫酸镁等,其中,通过为子痫抽搐患者使用硫酸镁,能够有效的阻断患者的抽搐症状,对患者给予硫酸镁来进行治疗时,要对患者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严密的观测,为了保证患者的使用安全,在为患者使用硫酸镁进行治疗之前,应该对患者的尿量、呼吸情况、膝腱反射情况进行检测,每个患者对于药物的耐受性能具有很大的差别,这就需要在实施硫酸镁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各方面情况进行正确的评估,一旦患者出现腱反射减弱、呼吸困难等情况,应该按照医嘱减少或停止硫酸镁的使用。

对子痫抽搐患者进行一定的降压治疗是非常必要的,治疗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血压、呼吸、心律等变化情况,合理的选择降压药物,并要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严密的观察,硝普钠是一种持续时间短,但是降压迅速的药物,但是该药的代谢产物会对胎儿产生一定的危害,经常会用于产后的子痫抽搐患者中,但是,该种药物的药理特性极不稳定,使用过程中,要慎重的选择。在临床中经常会对患者给予间接性的静脉推注地西泮来起到一定的镇静作用,但是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要注意该种药物与生理盐水等的配伍,这种混合方式会出现白色浑浊。

1.3.4 心理护理方法

子痫抽搐大多是突然产生,产妇及其亲属都没有相关的心理准备,这会使患者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在对患者进行急救及护理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给予一定的心理护理,让患者详细的了解发病的原因及发病机理,多对患者给予一些安慰、鼓励性的语言,努力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对于患者的病情的缓解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选取的150例子痫抽搐患者中,有3例患者因为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造成了死亡,而其他的147例患者都已经治愈,具有很高的治愈率。

3 讨论

子痫抽搐在产妇中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近些年,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对患者给予规范化的紧急处理与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子痫抽搐患者的母婴死亡率明显减小,由此可见,医院在收治子痫抽搐患者之后,应该对立即对患者给予正确的紧急处理,并从各个方面对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子痫抽搐一般会在家中突然产生,患者及其家属,应该沉着应对,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只要救治及时,治愈率很高,不能过分的焦虑,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

综上所述,子痫抽搐在产妇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但是,以上的研究表明,产妇出现子痫抽搐之后,对患者给予及时的紧急处理与有效的护理,具有很高的治愈率,本文中介绍的紧急处理方法及护理方法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的。

参考文献

[1] 田梅枝,周丽娟,曹雪辉.子痫的急救管理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0,11(6): 130-131.

[2] 杨孜,王伽略.子痫的临床处理与抢救[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4(2): 326-328.

[3] 单玉云.36例子痫病人的急救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2,34(12):430-431.

患儿抽搐的护理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30-01

小儿惊厥的发生率是大脑发育不完善,刺激的分析鉴别能力差,弱的刺激就可使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引起惊厥。多数呈全身性强直-阵痉挛发作,少数也有其他发作形式,如肌阵挛、失神等。持续数秒到10分钟。可伴有发作后短暂嗜睡。发作后患儿除原发疾病外,一切恢复如常,不留任何神经系统体征。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45例患儿进行急救及有效的护理措施,疗效满意。现将急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文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18例高热惊厥患儿。其中8例男性患儿,10例女性患儿,患儿年龄为5个月~6岁,患儿体温为39.2℃~41.5℃,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

2 急救及护理

2.1 保持呼吸道畅通:惊厥发作时立即让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在头下放些柔软的物品,松解衣服和领口,及时清除患儿口鼻咽分泌物,呕吐物等,保证气道通畅,在患儿上下齿之间放置牙垫,防止舌咬伤,牙关紧闭时,不要强力撬开,以避免损伤牙齿。同时为防止患儿坠落,需要安装床栏,并在床栏处放置棉被,移开床上的一切硬物,防止损失的造成。对于呼吸道有分泌物的患儿,将其头偏向一侧平卧位,将咽、喉分泌物使用吸痰器及时的吸出,同时要将口腔护理做好。

2.2 改善组织缺氧:由于抽搐时呼吸暂停,造成缺氧,应及时吸氧,减轻脑损伤。氧气的吸入可对脑组织缺氧现象进行有效的改善,同时能使血氧饱和度增加,使脑水肿的发生得到避免。应立即对出现窒息的患儿进行人工呼吸。本组资料中没有患儿发生窒息,多采用2~3L/min的面罩给氧或0.5~1.0L/min的鼻导管给氧。

2.3 止痉

(1)针刺人中,合谷,百合,涌泉等。

(2)药物止痉 选择快速有效的抗惊厥药物,及时控制抽搐,常用药物有安定,苯巴比妥钠,10%水合氯醛,氯丙嗪,苯妥英钠等。安定类药物是最适于急救的药物,其能有效抗惊厥,并起效快,安全系数高,其中地西泮是首选药物。

(3)退热,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采取正确,合理的降温措施。主要措施有:①物理降温:采用冰帽,使脑细胞的代谢降低,氧耗量减少,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得到提高,对脑细胞的恢复是非常有利的,同时也可以起到预防脑水肿的作用。使用30%~50%的酒精擦浴,对于胸前区、腹部和后颈这些对冷敏感的部位,要禁止擦拭,主要是这些部位易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以及腹泻等不良反应。②药物降温:比林、安痛定是很好的降温药物,但是不能单一的使用降温药物对患儿降温,应当配合物理降温使用。经过对18例高热惊厥患儿临床护理,发现物理降温比药物降温疗效显著,同时也更加安全,并可长时间多次重复使用。

(4)注意安全,加强防护,抽搐发作时,要注意防止碰伤及坠床,四肢适当约束抽搐牙关紧闭时,用纱布包裹压舌板或开口器放于上,下齿之间,防止舌及口唇咬伤,病室保持安静,室内光线不宜过强,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刺激,治疗,护理操作适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敏捷。:医护人员在小儿高热惊厥时要进行严谨、有序、有效的对患儿进行抢救,及时的对惊厥进行控制及降低体温,对患儿预后进行改善。对患儿要关心、体贴,熟练、准确的处置操作。将患儿家长的焦虑以及心理障碍及时缓解,取得其信任。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详细记录抽搐的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发作类型,程度,伴随症状及停止后的精神状况。患儿病情变化要进行严密观察,当发生惊厥时及时对抽搐持续间隔时间、发展程度、部位、类型以及是否伴并发症进行详细记录。对于患儿体温、呼吸、血压、心率、面色、意识及瞳孔对光翻身等生命体征进行观察,若出现异常立即向医生报告,做好急救准备。根据病情对体温进行监测,4~6次/d,若出现高热及做好降温处理。

(6)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建立静脉通路可以保证及时、正确用药,尽量使用留置针,防止抽搐时针头滑脱,对持续而频繁的抽搐,使用20%甘露醇时,注意输入速度,应在30分钟内滴完,同时防止药液外渗。

3 体会

对高热惊厥的患儿,应该迅速控制惊厥,惊厥缓解后须保持安静,避免刺激及不必要的检查,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囟门、神智的变化,防止脑水肿的发生,惊厥患儿常有反复发作史,家属应该、注意小儿饮食起居经常做户外活动,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发作时及时处理。本组18例患儿经及时的抢救及有效护理均痊愈出院。对于出院患儿,家长应当主要对小儿感冒的防治,合理安排因素,加强锻炼,使机体抵抗力进一步增强。

参考文献

[1] 朱念琼.儿科护理学[J].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

患儿抽搐的护理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儿热性惊厥;中医急救;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7年10月—12月于我院就诊的92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把患儿分为常规急救及护理组和中医急救及护理组,2组患儿各460例。中医急救及护理组460例患儿中,女200例,男260例;年龄4个月至5岁,平均(2.6±0.9)岁;体温38.2~40.5℃,平均(39.2±0.2)℃。首次发病的小儿热性惊厥患儿有201例,再次发病的小儿热性惊厥患儿有259例。常规急救及护理组460例患儿中,女210例,男250例;年龄5个月至5岁,平均(2.8±0.9)岁;体温38.3~40.2℃,平均(39.3±0.2)℃。首次发病的小儿热性惊厥患儿有202例,再次发病的小儿热性惊厥患儿有258例。2组患儿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及护理方法

常规急救及护理组患儿行常规急救与护理,主要有药物降温、擦拭酒精降温、冰敷额头、密切监护病情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指导患儿家属良好配合以及应用镇惊药物等。急救措施包括:①解开孩子的贴身衣服,减轻衣物引起的呼吸道压力;②用纱布包裹的压舌板置于上下牙齿之间,防止儿童咬舌,禁止在发生抽搐时强行拉动,以防止受伤;③当患者侧卧位时,检查口鼻分泌物,及时清理,避免误吸,同时给予吸痰;④穴位刺激和药物治疗可以控制孩子的抽搐,使孩子的抽搐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缓解或完全治愈;⑤孩子尽快给予氧疗,通常采用低流量和高浓度氧气模式,以防止儿童因缺氧而损伤脑组织;⑥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鼻导管吸氧,氧气流量设定为1.5L/min;也可以使用面罩氧气,氧气流量设定为3L/min;⑦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和药物治疗方法,及时降低体温;⑧及时建立快速静脉通路,注意输液顺序,确保静脉输送药物迅速送入。护理方面:①环境创造:确保医疗环境清洁舒适。卫生人员每天都会安排清洁和清理,避免大声喧哗,确保儿童在安静的环境中休息,接受治疗,正确打开窗户,以确保室内空气清新;②饮食护理:抽搐时应禁止进食,等待孩子醒来并对病情进行有效控制,然后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清淡可口,同时注意营养,确保营养摄入均衡;③心理护理:耐心向家长解释儿童热性惊厥的相关知识,安抚孩子,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治疗;④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包括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瞳孔等;详细记录患者的药物,包括给药方式、药物剂量等;⑤出院指导:电话随访,了解孩子病情的恢复情况,经常去医院复查,让家人知道热性惊厥的孩子容易复发,需要定期检查,加强护理。中医急救及护理组患儿在常规急救及护理组基础上应用中医急救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是:①中医急救:当患儿发生热性惊厥症状时要即刻对患儿的百会穴、涌泉穴、水沟穴、合谷穴以及十宣穴等用手指按压,如果按压效果不理想时便对以上穴位予以针刺治疗;斜刺进针,保证适宜针刺深度,进针后予以捻转或提插,保证穴位受到2~3min的持续刺激;予以针刺急救的同时辅以苯巴比妥等抗惊厥药物治疗,依据患儿具体体质量来决定给药方法,如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②针对性护理干预:为热性惊厥患儿降温时最好选择物理降温法,尽可能避免药物降温,可用30%的医用乙醇擦拭患儿的腋下与手心等部位,将冰袋置于额头处,以此降低脑细胞耗氧量,防止患儿脑组织受损;当患儿出现热性惊厥要马上采取抢救措施,将患儿去枕平卧,把头部偏于一侧,避免呼吸道被分泌物堵塞且有助于排出呕吐物,将患儿衣领解开,维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氧;轻轻钳拉患儿舌部,防止口腔内舌后部出现后坠而堵住呼吸道;出牙患儿要于上下牙间置入牙垫,避免误咬舌部;密切监护患儿血压、瞳孔、心律以及意识等各项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生异常要马上通知医生处理;加强患儿家属的心理安抚,尽可能缓解其紧张与焦虑等不良情绪;抢救患儿时尽量保持室内安静、光线柔和、空气流通等,尽可能不搬动和刺激患儿;由于患儿存在的高热和惊厥表现,消耗了过度的机体能量,营养严重丢失,所以要告知患儿家属准备富含蛋白质与维生素的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注意水分的补充,以免出现虚脱。

1.3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儿抽搐至意识清醒的间隔时间、抽搐停止间隔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发症主要包括脑损伤、癫痫以及再发热性惊厥等。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和(x±s)表示,分别来用χ2和t检验;P<0.05时说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中医急救及护理组患儿的抽搐至意识清醒的间隔时间、抽搐停止间隔时间均要明显短于常规急救及护理组(P<0.05)。

2.2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中医急救及护理组460例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是0.43%,常规急救及护理组460例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是7.39%,组间对比,中医急救及护理组要显著少于常规急救及护理组(χ2=29.603,P=0.000)。

患儿抽搐的护理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儿惊厥 急救 护理

小儿惊厥是常见的小儿急症之一,主要发生在婴幼儿,表现为四肢、躯干及顏面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1]。惊厥一般急性发病,可以造成暂时性脑缺氧,引起暂时性脑功能障碍,导致小儿智力障碍,会给小儿的成长与家庭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因此对患儿进行积极的抢救和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0例小儿惊厥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急救措施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以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0例小儿惊厥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6M-6岁,平均在3.5±2.6年。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最高达到38.5℃以上,疾病发作时表现为双目凝视、头向后仰、牙关紧闭、四肢肌肉呈阵挛性或强直性抽搐、意识丧失,严重者颈项强直、面色青紫,惊厥发作时可由数秒至10多分钟或更长。30例小儿惊厥患儿中,有18例患有上呼吸道感染,5例患有病毒性胃肠炎,2例患有脑膜炎,2例患有痢疾,2例患有低钙血症。

2 急救措施

惊厥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着患者的预后,一般如果惊厥持续半小时以上就会发生脑缺氧、缺血。因此需要紧急处理,具体处理措施如下:①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生惊厥时立刻将患儿平卧,取头侧平卧位,并及时将患儿口鼻及咽喉部内分泌物清除掉,以防分泌物堵塞患儿气管引起窒息,必要时可采取超声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利于排出。将患儿下颌举托起防止舌根后坠导致窒息,若发生窒息,立即清除口腔分泌物,并随时做好人工呼吸准备,必要时行气管插管。②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静脉通道的建立是抢救的关键环节,是保证在抢救中给药、供给液体及营养的重要途径。③氧气吸入,患儿抽搐时,机体氧气的消耗量超出平时1/4的量,给予有效的吸氧有助于防止组织缺氧及脑细胞损伤,用鼻导管吸氧时清洁鼻腔分泌物。以保持通畅,观察缺氧症状的改善情况。鼻导管吸氧法0.5-1.5L/min,面罩法2-3L/min。

3 结果

经过积极的抢救30例小儿惊厥患儿均完全治愈出院,未发现有其它并发症出现。

4护理

4.1 一般护理,首先要注意安全防护,患儿发生抽搐时,要注意防止碰伤及坠床,必要时将患儿肢体束缚在床旁,上、下牙齿之间应放置牙垫,防止舌及口唇咬伤。对抽搐频繁者应规定专人看护,减少刺激,室内光线不宜过强,并保持安静。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要轻柔敏捷。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产生交叉感染。另外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患儿生命征及瞳孔的变化。高热是引起惊厥的一种病因,监测体温,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在惊厥发作前就把体温降至38℃以内,防止惊厥[2]。高热引起的惊厥,应立即使用退热剂。中枢性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为预防脑水肿,以头部物理降温为主,采用冰帽,降低脑组织的代谢,减少耗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利于脑细胞恢复。其次为枕下、腋下、腹股沟放置冰袋,忌擦胸前区及腹部,在冰袋外包裹薄巾,防止局部冻伤,亦可用30%~50%酒精或35~40℃温水擦浴。高热患儿体温逐渐降低时,患儿出汗多,此时应及时擦干汗液,勤换衣服并注意保暖,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输入液体及鼓励患儿多饮水,以防脱水[3]。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饮食宜清淡,并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富于营养饮食。呼吸节律不齐是呼吸中枢受损的表现。观察呼吸节律、频率,呼吸有无暂停。瞳孔是否等大等圆,眼球是否凝视或向上翻。观察意识的改变、抽搐部位及抽搐的情况,并做好记录,注意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和间歇时间,有无诱因刺激等。观察惊厥缓解后神志恢复情况,观察患儿口唇、指(趾)端、甲床、耳垂缺氧情况。注意有无发热、呕吐、腹泻、黄疸及皮疹。并观察前囟是否膨隆,以便及时发现脑水肿早期症状,若惊厥发作>10min,或反复惊厥不止时应及时通知医生,按医嘱给予脱水剂,防脑疝的发生,同时要注意有无休克与呼吸衰竭,以便及时纠正酸中毒和减轻脑水肿等对症处理。

4.2特殊护理

4.2.1使用脱水剂的护理

适当应用脱水剂可以预防和减少脑水肿的发生,要特别注意输入的速度,一般在30min内滴完,另外要注意观察使用过程中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出,如有渗出应及时更换穿刺部位,并用2%普鲁卡因局部封闭,禁忌热敷。

4.2.2 呼吸道护理

患儿出现反复抽搐时护士应立刻用牙垫或开口器置于上下臼齿之间用舌钳将舌拉出防止舌后坠堵塞呼吸道。但牙关紧闭时应用压舌板从口角一则进入不能强行撬开以免对患儿造成伤害。床旁未备开口器等器械护士应学会随机应变可就地取材如用棉签。

5 护理体会

发生惊厥时,由于时间越长,造成缺氧性脑损伤就越大,医护人员应及时、有效的抢救可以有效的防止脑缺氧、脑水肿等。因此,有效的做好小儿惊厥的护理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技术,尽快找出惊厥发生的原因,控制惊厥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总之,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于治疗小儿惊厥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郑显兰.儿科重症监护[J].现代儿科护理手册,2001,7:377.

患儿抽搐的护理措施范文第5篇

[摘要] 目的:通过对妊娠子痫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减少抽搐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方法:本组20例患者,平均年龄32岁,一般均在孕20周后出现高血压,达到160/110 mm Hg以上,蛋白尿(++)~(++++),头痛、眼花、恶心、呕吐等,并伴有水肿入院治疗。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积极抢救,通过镇静、解痉、降压、合理扩容、利尿等治疗患者病情好转。结论:妊娠子痫的患者,通过安全有效治疗和护理,使抽搐发作得到控制,发病率降低,程度减轻。

[关键词] 妊娠;子痫;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7(a)-136-01

妊娠子痫症是指怀孕20周以后开始出现妊娠所诱发的高血压、蛋白尿及水肿,且加上抽搐(指不是由同时并存之神经性疾病),血压160/110 mm Hg以上,蛋白尿(++)~(++++),或伴昏迷。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抽搐及意识丧失,如处理不当,母婴均易发生意外[1]。妊娠子痫症常伴有很多的征兆或症状:包括头痛、头昏,严重上肢疼痛,视力模糊,反射过度及血液凝集现象。至于抽搐可能是突发的,没有特别的警示。护理人员应小心注意这些前趋症状,以防抽搐发作。

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共有20例妊娠子痫患者,平均年龄32岁,在孕20周后出现高血压,>160/110mm Hg,水肿,蛋白尿(++)~(++++),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2]。临床特征为阵挛性及僵直性之痉挛。痉挛常由嘴部开始,此时脸部会抽搐,在几秒钟后,全身性肌肉收缩,使整个身体僵直。

2方法

2.1 治疗

2.1.1 镇静适当镇静可消除患者的焦虑和精神紧张,达到降低血压,缓解症状及预防子痫的发作。主要用药有地西泮和冬眠合剂。

2.1.2 解痉硫酸镁为首选药物,有预防和控制子痫发作的作用,适用与先兆子痫和子痫患者。

2.1.3 降压药物选择原则,对胎儿无毒副作用,不影响心脏每搏输出量、肾血浆流量及子宫胎盘灌注量,不致血压急剧下降或下降过快。主要用药有肼屈嗪、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等[3]。

2.1.4 扩容一般不主张应用扩张剂,仅用于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贫血,可选用人血清蛋白、血浆、全血等。

2.1.5利尿药物一般不主张应用,仅用于全身性水肿、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血容量过多且伴有潜在性肺水肿者。常用利尿剂有呋塞米、甘露醇等。

2.2 护理

2.2.1 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取左侧卧位,休息不少于10 h。左侧卧位可以减轻子宫对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的压迫,使回心血量增加,改善子宫胎盘的供血。有研究表明左侧卧位24 h可使舒张压降低10 mm Hg[4]。

2.2.2协助医生控制抽搐患者一旦发生抽搐,应尽快控制。硫酸镁为首选药物,必要时可加用强有力的镇静药物。

2.2.3 专人护理防止受伤在子痫发生后,首先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并立即给氧,用开口器或与上下磨牙间放置一缠好纱布的压舌板,用舌钳固定舌头以防咬伤唇舌或发生舌后坠。使患者取头低侧卧位,以防黏液吸入呼吸道或舌头阻塞呼吸道,也可避免发生低血压综合征。患者昏迷或未清醒时,禁止给予一切饮食和口服药,防止误入呼吸道而致吸入性肺炎。床栏应拉起,床与患者之间放置防护垫,防止坠地受伤及碰伤[5]。

2.2.4 减少刺激以免诱发抽搐 患者应安置于单人暗室,保持绝对安静,以避免声、光刺激,一切治疗活动和护理操作尽量轻柔且相对集中,避免干扰患者。

2.2.5 严密监护 密切注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及尿量、记出入量。及时进行必要的血、尿化验和特殊检查,及早发现脑溢血、心力衰竭、肺水肿、DIC、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并积极处理。做好胎儿监测,及时发现及时抢救[6]。

2.2.6 为终止妊娠做好准备 子痫发作者往往在发作后自然临产,应严密观察及时发现产兆,做好母子抢救准备。如经治疗病情得以控制仍未临产者,应在孕妇清醒后24~48 h内引产,或子痫患者经药物控制后6~12 h,护士应做好终止妊娠的准备。终止妊娠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有效措施。

3结果

通过对20例妊娠子痫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通过镇静、解痉、降压、合理扩容,必要时利尿、密切监测母胎状态等治疗,使患者病情好转。抽搐发作明显减少,保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减少了抽搐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

4 结论

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最严重阶段,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致母婴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组20例妊娠子痫的患者,通过上述安全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使抽搐发作得到控制,病情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降低了抽搐发作对母婴的危害。

[参考文献]

[1]李慧卿.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母儿的影响[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17(3):39-40.

[2]李春玉.子痫患者的抢救体会[J]. 中华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4(4):68.

[3]乐杰.妇产科学[M].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102-104.

[4]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6.

[5]杜冠杰.妊娠子痫的护理[J].中华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4 (4): 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