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政服务的优势和劣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业要肯干更要会干
1996年,杨千惠下岗了。离开工作了十多年的市外贸公司,她就像丢了魂儿。为了生存,她在早市上卖10元一件的外贸衬衣、给商场推销过化妆品……“那时候就是为了生存,就想挣口饭吃。可是,东干西干却怎么也不行。”一晃7年过去了,杨千惠还是没有找到适合的工作,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2003年4月,37岁的杨千惠当了妈妈,嫂子出钱为她请了个月嫂。细心的杨千惠从月嫂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就在孩子3个多月的时候,杨千惠看到了市总工会免费培训月嫂的消息,就心动了:自己也请过月嫂,月嫂干的活我都能干,何况自己刚生完孩子又有经验,月嫂工资又高,既能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还能挣钱养家,多好。
谁知,杨千惠的想法遭到了爱人的强烈反对:“孩子才3个月,孩子奶奶还患病,你去做月嫂,谁来管孩子?”爱人说的是实情,可是,听了杨千惠的打算,爱人最终同意了。她的盘算是什么?
不久,她拿到月嫂资格证,第一次走进了产妇的家庭。她总结了许多口诀:手勤、腿勤、嘴勤;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
由于工作踏实肯干,她很快拿到了家政服务培训师资格证。
2004年3月,杨千惠创办了千惠家政服务中心。这正是她当时说服丈夫的秘密武器。没有资金,姐妹们拿出了多年的积蓄;没有办公室,她们租了一间屋……条件虽简陋,但她们干劲十足。
“刚开始,大家没有经营管理的意识,再加上服务部规模小,没名气,几乎没有什么客源。”流动资金很快被耗光,一起创业的姐妹纷纷退出,只剩下杨千惠一个人。家人也曾劝她退出,可是,她舍不得,也坚信家政前景,咬着牙坚持着。
2005年的夏天,杨千惠参加了长安区就业服务局举办的创业培训,并获得了2万元的小额无息贷款。
“原来只知道傻干、蛮干、苦干,却不懂得怎样经营、怎样管理,通过参加创业培训,多年来遇到的疑难问题,都找到了答案。”杨千惠说,如果没有那次培训,就没有今天的自己。有了启动资金,千惠家政逐步恢复营业,科学管理的运用,使千惠家政焕发了生机。
强化培训 员工都是多面手
为了帮助学员学会一技之长,杨千惠带公司员工到北京等地考察、学习,汲取了先进的知识。“我还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编写了20万字的培训教案。一份讲课教案不知要写多少遍,改多少回,才能到讲台上去讲,多少次嗓子喊哑了,话都说不出来。”
针对员工年龄偏大、技能单一的特点,杨千惠还开展了各类嫂子技能培训班。把原来的“一嫂”独军发展到如今的月嫂、育儿嫂、洁嫂、护嫂、宴嫂、编嫂等“六嫂”,协同作战。如今,千惠家政服务中心已发展成为河北省“知名品牌”、“全国巾帼文明岗”。
成功也许注定要经历磨难。2010年1月,杨千惠突然得知:爱人已是肺癌晚期。“我知道爱人的病是被耽误的,他为了支撑这个家,为了支持我的事业,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那段日子,本来爱说爱笑的杨千惠突然沉默憔悴了。
“同事们得知我爱人身患绝症后,除了宽慰我,还纷纷捐款。拿着姐妹们的捐款,我感动得不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杨千惠说,是姐妹们的关心和鼓励,伴她走了过来。
杨千惠建议创业者:“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健康的心态、踏踏实实地努力、不断地创新,对创业者尤为重要。”
专家柴玉文(河北省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点评:
创业者所了解的别人的创业故事可能只是一个侧面或局部,实际上,别人的创业故事中最值得关注的不是结果,而是创业过程、细节与方法。
杨千惠人到中年,背负着来自于家庭、事业各方面的压力,没有被压倒,反而乐观地面对一切。她在创业期间经历的艰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创业成功后,她带动更多的人从事家政行业。
关键词:社区管理;精准定位;精细管理;模式
1 油田社区的现状与特点
油田社区从2003年以来陆续通过中石化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社区管理得到规范,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中心具有二级物业服务企业资质,在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社区绿化、供暖等设施得到全面改造,供暖能力大幅提高,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大力推进,为社区跟随主业单位“上前线”拓展服务市场提供了机遇。但社区的发展也存在一些劣势,主要是人工成本高、职工是从油田主业剥离出来的,住宅小区大都是老旧小区,成为收费改革的一大难点。 物业管理资质和管理经验与城市成熟物业企业还存在不小差距。
2 社区服务质量管理模式的建立
精益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 只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需要的产品”,“所有经营活动都要具有经济效益”。 社区服务质量管理模式要依据精益管理的核心思想,着眼于全过程精细控制,结合油田社区服务实际,抓好“定位、服务、管理”关键点。
2.1 社区服务质量管理模式的内涵
质量控制模式包括指精准定位 、精确服务、精细管理。 精准定位针对决策过程,关键是根据自身优势,选定风险小、效益稳定的项目,并选定简约、高效的管理机制;精确服务针对服务过程,重点是强化服务时间、内容、过程的精确性;精细管理针对管理过程,是以精简为基础,细节为抓手,优化员工、费用、质量控制,保障经营效益最大化。
2.2 社区服务质量管理模式的基本架构
社区服务质量管理模式,涉及决策、管理、服务三大过程,是组织体系与关键点的有机结合。 组织体系的核心主要职责是整合资源、统筹管理、协调工作,是保证服务质量并获取最佳效益的支柱。
3 社区服务质量管理模式的运行
社区服务质量管理模式的运行严格按照精准定位、精确服务与精细管理 3 条主线展开。
3.1 精准定位
本着发挥优势、降低风险、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思路,以油田矿区为基地,以油田企业为依托,拓展外部市场。(1)找准发展方向。拓展油田便民服务项目。以文明和谐小区创建为依托,以设施维修和商饮服务为着力点,推进家政服务。拓展城市社区服务项目。(2)优选服务项目。拓展小区设施维修与特色商饮服务项目。以小区设施维修改造和住宅内水、电、暖维修,带动油田社区家政服务,强化区域特色商饮服务。(3)优化项目管理。实行简约化管理。 油田社区物业服务实行专业化管理。 为了保证小区设施维修和室内水、电、暖维修质量,建立基建维修站,承诺服务部等专业化队伍,便民餐饮服务实行双轨制管理。
3.2 精确服务
社区主要承担着辖区环卫保洁、绿化养护、垃圾清运、公共设施维护、小区安保管理、冬季锅炉供暖、社区居委会等服务工作,提供的是特殊产品,不能预制和储藏,必须根据业主的服务需求,严格按订单及时准确地提供服务,需快速响应与标准化作业为支撑。(1)服务订单化。辖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环卫一日两扫,全天保洁,提供供暖服务等。业主室内水电暖维修,一旦接到顾客求助,需在指定时间内上门提供服务。(2)响应快捷化。日常服务责任到岗。 小区物业服务实行网格化管理,依托环卫保洁责任区,将绿化养护、公共设施
维护等一并纳入责任区管理,形成完整的网格体系。临时服务集中管理。 分片成立专业化的水、电、暖维修服务队伍,设立热线电话,24h 接待辖区居民求助,接到服务求助,最快时间内提供上门服务。常用物资快速供给。(3)服务标准化。强化“三定”工作。 合理定岗,明确定则,科学定额。 细化岗位分工,工作实现无缝对接,不出现职责真空。 深入现场实地观察、测量和试验,确定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完善服务规范。 注重服务要求的细化、量化、简,推行标准化服务。
3.3 精细管理
以 PDCA 循环闭合管理为主线,以流程化、表单化清晰管理为核心,推进内部管理精细化。主要着力点是用工、费用、质量控制。(1)用工精心挑选。完善用工激励机制。修订完善涉及劳动用工及薪酬待遇的规定,完善技术骨干培育机制。 鼓励单位向外部市场输送人才, 对积极培训输送人员到外部市场的基层单位补充部分劳务费用。完善项目岗位用人机制。 技术骨干以派遣为主,安保管理以外包为主,环卫保洁等岗位员工以主业单位职工家属为主。
(2)费用精打细算。油田社区服务管理规模化。 将基层单位进行整合,优选人员配置,优选服务方案,力求成本最小化。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常态化。 以比学赶帮超、“改善经营管理”建议、QC 小组活动为抓手,推进生产经营高效化。(3)质量精益求精。抬高服务标准。制定工作职责和服务流程,保障“环境花园化、秩序优良化、服务一流化、行为文明化”。加强质量监测。如冬季锅炉供暖,选择有代表性的住宅,进行室内温度跟踪监控,根据反馈数据,调整供暖锅炉给煤量,通过调整管网阀门等手段,缩小区域之间的供暖差异。严格现场质检。在作业时段进行巡检,每天抽检,覆盖所有生产班组。
4 结束语
社区服务质量管理模式运用精益管理的思想,着眼于精准定位、精确服务、精细管理,把社区服务过程质量控制落实到关键控制点,在服务实践中得到有效检验。该模式是在社区服务依托于油田企业特定环境,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的社区服务体系,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 方式
引言
虽然国外有很多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研究,但是其与中国国情并不相符。在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完备、金融体制健全、资本市场成熟、政府高度重视。而在中国,由于资本市场相对不成熟、创业法规不完善、政府重视程度相对不够等原因,大学生创业受到了一定限制。要研究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方式还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进行分析解决。
关于大学生创业,我们在网络上浏览了一百多篇相关文章,仔细研读了其中几十篇。张彦君教授(2008)认为:“当代大学生创业本身存在着优势和劣势,同时也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创业要有四种策略:发挥优势,利用机会;利用机会,克服劣势;利用优势,挑战威胁;克服劣势,回避威胁。”[1]阎德才教授(2010)认为“创业选择性方案,看看前辈怎么走”。资深创业指导师贾昌荣认为:“适宜大学毕业生操作的创业项目有商务服务类项目、商业贸易类项目、中介服务类项目、家政服务类项目、加工制造类项目、种植养殖项目、高新技术项目。”[7]其中大多数的文献是从大学生创业的融资风险、创业流程、团队建设等方面出发,很少有详细介绍大学生创业具体方式的,因此我们就针对这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分析,针对每种具体的创业方式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三条途径
根据《2011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本科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2%,全国高职高专的就业率为88.1%。而在我们进行的关于在校大学生对大学生创业融资和风险意识的问卷调查中,只有1.22%的大学生选择毕业后直接自主创业。根据与发达国家数据对比以及我国就业现状,我们可以断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在今后将不断提升。因此,如何选择适合大学生的创业之路便成为了我们的焦点。接下来,让我们分析一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途径和相关的创业方式。
(一)在校创业
在校创业,顾名思义,是指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利用课余闲暇时间进行创业。
丹尼尔·古拉蒂和薇薇安·翁是FashionStake的联合创始人。2009年9月在大学相识不久后,他们就共同构思出了FashionStake。他们的理念是将世界上新秀设计师的作品汇集在一起,放在一个平台上,人们可以募资或者提前汇款给喜欢的作品,使创意可以从图纸变为现实。在学校继续学习的同时,通过参加哈佛的商业计划书比赛,引起各方关注并且最终获得了Battery Venture和Alexis Maybank的投资。这时他们不仅要按照商业计划展开经营,取得令投资者满意的成绩,还要应对繁重的学业压力。不过,他们的付出最终有所收获。2010年9月,FashionStake正式在纽约时装周推出,展示了60件不同的作品。现今,网站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新秀设计师的2000多件作品,注册用户数量超过4万人。
对于大学生在校创业,社会各界褒贬不一,反对多于赞成。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在央视的《对手》栏目里曾明确表示反对。马云认为大学生最好的创业就是读好书,创业是一辈子的事情,需要厚积而薄发。如果在大学无法兼顾学业和事业,那么就专心致志地认真学习,不断积累专业知识,为以后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辍学创业
辍学创业,即为了创业,放弃学业,从大学退学,一心一意做生意。
在众多辍学创业中,比尔·盖茨绝对是家喻户晓的。他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就从哈佛退学,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1975年和Paul Allen一起创建的微软公司中。从1995年到2007年,比尔·盖茨连续13年在福布斯榜上蝉联世界首富。
随着创业意识的不断加强和辍学创业成功案例的过度宣扬,一股“辍学创业”的热潮正滚滚而来。这种热情和魄力是可贵的,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辍学创业所潜在的问题。像一直吹捧的比尔·盖茨、乔布斯或者埃里森这些辍学创业的成功者,他们接受的教育和创业背景与中国大学生截然不同。在独立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他们远远胜过现在的中国大学生。而且,比尔·盖茨是经历了十几年的打拼才成就了他的微软帝国。很多人在这漫长等待的过程中消磨了热情,折损了羽翼。
(三)毕业创业
毕业创业,就是大学生们拿到大学毕业证书后再进行创业。这是绝大多数人选择的方式。
林嘉喜是学投资的,毕业之后,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凑了10万元,开了南京国金投资顾问公司,主要从事并购顾问和上市策划的业务。开始由于缺乏人脉关系,公司只有几个人,业务很少。他就穿着一件普通的西装、踩着一双带泥的球鞋经历了人生中两件大事。一是将广州市讯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星潮在线文化有限公司合并为MemeStar Inc.并最终以2080万美元的价格全部售予新浪。第二件事是担任网龙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公司顾问,最终于以205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售予搜狐。在此之后,公司的业务逐步打开了局面。2004年公司的业务已经超过2亿美金,2005年业绩翻了一番,并成功占据了市场70%以上的份额。
相较于之前两种方式,毕业创业无疑是一个相对理性的选择。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知识储备完成,掌握相关专业技能;二是毕业后可以投入全部的时间和经历在创业上;三是可以充分利用政府对大学生创业者的各种优惠政策。
新的商业模式已经诞生,O2O掘金战的集结号正在吹响!
布局O2O
在人人都是互联网、人人都是自媒体的信息化时代,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人们的消费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一种极富创新的商业模式——O2O应运而生。
O2O,即Online To Offline,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O2O模式,使信息和实物、线上和线下紧密结合,这是互联网经济向纵深发展的全新业态。
消费者熟知的团购,就是O2O概念,如今O2O已扩延到服装、家居、餐饮、食品、运动健身、文化休闲等越来越多的领域,让消费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经济快捷,也让众多创业者和企业看到了一个新的掘金平台。
去年,电商大鳄阿里集团,7月在天猫启动家装O2O项目;9月支付宝POS机正式投放使用。虽然“双十一”遭遇19家家居卖场抵制,但是阿里集团岂会放弃O2O计划,11月支付宝与银泰达成战略合作,在银泰全国29家门店推出手机“当面付”,下一步还会跟全国其他知名百货商场合作。
另一互联网巨头腾讯,去年8月在微信5.0上添加了支付功能,现在已经支持扫码支付,并且将腾讯地图和微信打通,O2O基本环节已经畅通。目前易迅、当当、优酷、大众点评等企业先后接入。微信虽小,但威力巨大,因为现在国人的智能手机几乎都安装了这款APP。
腾讯、阿里等电商已在O2O集兵布营,埋锅造饭。无疑,O2O是电商的未来形态之一。
对于传统企业,出于自愿也好,还是被迫也罢,都纷纷进军O2O,2013年6月8日,苏宁线上线下同价,为自己打上了深深的O2O烙印。步步高、海宁皮城、王府井、南京中商、友阿股份、天虹商场、红旗连锁、中百集团、杭州解百、银泰商业、徐家汇等商业巨头也纷纷涉足这一商业模式。
试水O2O,传统商业希望与电商巨头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些企业通过建立网上商城、与网络强势平台合作,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探索和践行着O2O。
实体巨头、网络大鳄,一场争夺消费者的拉锯战正在上演!
企业如何借力
O2O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模式非常诱人,但也绝非万能,O2O是不是新的“掘金场”?这需要时间来检验。
目前并没有非常成熟的O2O先例,也未形成清晰的盈利模式。O2O是否适应各种类型的企业?面临哪些问题与挑战?
O2O绝非建立一个网上商城、到微信上发个商品信息、建一个企业博客、到网站打个广告这么简单,从自建平台到借助微信、微博等交互式传媒等都需要综合来规划。建立、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是O2O模式成功运用、有效管理线上线下商务活动的基石。
线上不仅仅是一个宣传的窗口,还具有销售、支付等功能。必须重视线上、线下两条腿的平衡,形成网络销售与传统销售并驾齐驱,甚至线上销售可能超过传统销售的局面。线上线下的体验式营销,这是O2O模式的一个核心,与传统商业、电商的区别。
当价格与体验都相差无几,竞争出现白热化时,售后服务的多元化就是致胜的法宝。
对于大型连锁企业而言,搭建属于自己的O2O平台将成为首选策略,因为它们拥有众多的行业品牌资源,本身也具备连锁零售、物流经营管理能力。
传统企业可以与强势电商合作,以电商的平台推广,甚至给不少客户间接供货,让更多网店店主成为自己的销售商;也可以自己在优势电子商务网站建立自己的网络旗舰店,比如友阿股份的“微购友阿”,就是国内首个线下零售商具有线上支付功能的微信公众平台。
对于一些小微企业、个体店铺,则可借力第三方O2O平台。
如今O2O模式已迅速扩张至线下更多的行业,给消费群体带来线上的方便快捷和线下的优质服务。
O2O的竞争
O2O,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成熟度是不一样的。有些行业,如酒店、餐饮,很早就实现了O2O,但并没有将这一模式概念化,只是作为一个辅助,还是以线下销售为主。而有些行业,如家政服务、教育培训、维修服务等,其O2O意识、水平还不是很高,客户的消费习惯也还在建立。
最先受益于O2O的要数连锁零售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吃、住、行、玩等率先获得利好。目前,其他行业也都在跃跃欲试,比如家政、婚庆摄影等,但因其行业特性,交易需要在线下完成,导致线上更多地处于一个引流、提供信息的角色,这也是阻碍O2O在这些行业快速普及的原因。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些行业一直没有停止O2O的步伐。
O2O炙手可热,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在往O2O的路线发展,创造了许多新的消费方式、商业模式,为传统行业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模式。但O2O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能淘得到金子、任何行业都能适应,这一模式的应用推广对企业的线下能力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也蕴含着一定的风险。不管是传统企业还是电商,都要综合考虑其中的成本和收益。
对于电子商务来说,O2O是一个增量的市场,毕竟服务行业的企业数量庞大,且地域性市场特别广泛。O2O不仅为企业创造了商业价值,更为整个电子商务行业开辟了全新的发展模式。但市场培育需要时间,O2O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消费者的观念转变也需要时间,有效引导并激发消费者关注O2O的热情,商家才会更加关注;此外技术也亟待突破,目前扫码器等终端设备的成本依然居高不下。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ed pace of population aging, and how science, properly solve the increasingly large number of elderly pension problem is national and social reality must be faced. In this paper, our country and the traditional family pension model has been initially established home care and institutional care model and pattern of a certain size,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ifferent pension model and problems, proposed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and ideas strategy.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机构养老
Key words: population aging;pension mode;home-care for the aged;institute pension
中图分类号:C913.6;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9-0290-03
1 国家养老政策的演变及养老模式现状
1.1 国家养老政策的发展及演变 1996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颁布施行,该法指出,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同时强调,要发展社区服务,逐步建立适应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务、文化体育活动、疾病护理与康复等服务设施和网点;发扬邻里互助的传统,提倡邻里间关心、帮助有困难的老年人,鼓励和支持社会志愿者为老年人服务。此后根据我国养老事业的实际发展情况,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指出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要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2008年民政部《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老年人养老服务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需要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2013年7月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施行,其中对老年人权益的界定及保护更加明确具体和完善。正是这些法规和政策的施行逐步将养老服务推上了专业化、规范化的轨道。
从这一列有关解决养老问题的政策和法规中,可以看出国家对养老问题的相关政策导向,社区居家养老已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举措。
1.2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模式是中国最传统的养老模式,即养老的物质需要和生活照料由家庭成员提供。老年人家庭照顾主要是指来自家庭成员对老人的照顾,家庭成员包括了老伴、子女、子女的配偶、孙子女和老年人的兄弟姐妹等亲属。[2]在老年人的亲属中,子女是照顾老年人的主要力量。我国宪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来看,一直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大家认为子女照顾父母天经地义。另外,老人在家庭中养老,处于一个熟悉的环境之中,家人从精神上的关怀和生活上的照顾更能让老人享受到天伦之乐,其养老生活质量也会更高。
1.3 充分发挥政府及社区功能的居家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是针对家庭养老存在的不足和出现的一些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模式是指社会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养老模式。就其定位而言,社区居家养老是“福利多元化”在老年人福利领域的体现:社区通过整合社区资源、联系基层政府组织、协调家庭与社区之关系,为社区内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系列服务。[3]居家养老模式主要以社区为依托,这种方式让老年人并不脱离自己熟悉的居住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又能享受到社区养老服务。这种模式既可以避免社区资源的浪费,又能解决部分人群的就业问题,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社区居家养老有一定的市场参与性(如购买服务),但福利性是其主要特色。
1.4 机构养老模式 机构养老是社会化养老的一种,就是以养老机构为主导,为老年人提供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方式。机构养老在养老服务体系中起到一个托底的作用。它主要是为一些无依无靠的老人、还有一些家庭困难,无力抚养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以及社会上其他一些需要机构养老的老人提供养老服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新的挑战,使机构养老成为一种日趋重要的选择。[4]为了适应这一需求,各个地区都纷纷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成立了由政府投资主导的养老机构,也有民间及社会组织成立的养老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人的养老需求。机构养老方式的优势在于:养护结合,服务专业化;老年人集体生活可以互相交流,排解孤独;可以减轻子女照顾负担。而劣势在于:老年人离开了熟悉的居住环境和人际关系网络,需要重新适应环境,重新建立人际关系;亲人的精神关怀减少;养老成本高,需要额外支付基本生活设施租赁费用;有些养老机构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要求较高。
2 不同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 家庭养老模式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困境。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的独生子女人数已突破1个亿,随之产生了家庭规模的缩小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家庭自我服务功能不断受到冲击和削弱,这些都导致了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5]目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独居老年人问题、留守老年人问题、空巢老年人问题、高龄老年人问题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有一定的关系。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户均规模3.16人,较改革开放之初的4.61人下降了31.5%;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3]由此可以看出,老龄化的问题是刚性存在的,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正在趋于弱化。
2.2 居家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这种养老方式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张卫东认为:“居家养老的家不是一个物理空间概念,而是具有人文关怀、情感交流,同时具备物质养老和精神养老的社会环境。缺乏心理沟通和精神抚慰的‘空巢家庭’,不符合居家养老模式中的‘家’的概念涵义”。前已述及,目前各地开展的居家养老模式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但在探索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职责边界不明晰。我国目前的居家养老服务尚处在政府扶持推动阶段,因此政府参与到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各个环节之中,这虽然有助于居家养老服务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居家养老服务内涵窄化,政府的行为及宣传使人们认为居家养老服务就是政府购买服务,实际上政府购买服务仅限于自理有困难的老人,主要是城市的“三无老人”。政府的过多参与造成家庭照料期望移植政府,加重了政府负担。另外还存在政策不完善,监督不到位,规划滞后等问题。
二是资金短缺。一方面,由于社区养老服务具有社会福利的刚性,社区养老服务支出具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对社区服务资源的需求日益多元化。这两方面因素都会导致主要依靠民政部门投入、部分来自福彩资助的传统筹资模式面临困境。只有解决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和可持续性问题,才能维系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提供、人员培训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所需的资金。
三是服务队伍建设乏力。近年来虽然各地都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但从服务人员的素质、数量还是服务质量,都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就全国而言,社区志愿服务队伍普遍缺乏,有的社区甚至根本没有建立志愿服务站。从志愿服务的管理上看,大多数社区缺乏量化的评估体系和长效激励机制,志愿者更多是基于道德的考虑而进行无偿服务。从业人员接受专业培训不足,这直接制约了居家养老的进一步发展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2.3 机构养老模式 多年来,各地区都投资兴建了一些公立养老机构,民间投资也逐步加入进来,设立了一些民营养老机构。但在运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家叫汇晨老年公寓的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政府投资9千万元,购买房产和装修,200个床位,目前入住80个老人。[6]这样的问题在各地养老机构中都有反映,部分养老机构经营陷入困境,难以为继。机构养老中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养老机构的入住率不高,想入住的老人却无法入住。这是因为收费低的公立养老机构配置不足,民营养老机构收费高。
二是老年人护理职业尚未纳入国家职业规划,从业人员的职业地位低,护理人才十分短缺。
三是机构养老的类型单一,功能雷同,不符合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由于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起步较晚,基础薄弱,财政投入力度有限,导致了养老机构未能全面、快速的发展,难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导致老年人缺少归属感。
四是受多种因素制约,养老机构的经营能力弱,难以盈利。我国的公办养老机构一般建筑设施较好,配套比较齐全,而民办养老机构一般规模较小,在机构设施上的配置较差,缺少相应的医疗服务条件。
3 对现有养老模式有关问题的思考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较西方国家要晚一些,在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遇到挑战时,相关的问题才开始受到重视。有别于家庭养老模式的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模式在政府、社会组织的推动下开始起步、探索。但也走过了较长的一段路,积累了一些经验。对于不同养老模式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措施,逐步解决问题,完善养老模式。
3.1 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法律法规,做好资源整合 养老问题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需要中央结合全国的实际情况,适时做出统一规划设计,指导全国的养老工作。在法律法规方面,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健全、细化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保障老年人养老的合法权益的力度,充实有关医疗保险的内容,以调整各类社会成员的关系,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保障老年人安度晚年方面起到切实的作用。在资源整合方面,要协调好民政、妇联、工会、文化教育、劳动人事及企业等各部门,统一组织和管理,打破社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养老服务资源等方面的条块管理,整合民政、国土规划、卫生及社会保障部门的资源,落实对老年人权益和老年社区建设的保障措施。
3.2 加强养老行业职业规划,培训专业人员,提高护理水平 我国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对专业护理人员的需求量很大。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做好这一行业的职业规划,让护理工作成为一个为政府、社会所认可的职业。给专业护理人员提供发展及上升通道,吸引更多的人从事专业的老年人护理工作。在这一点上德国的校企合作培养养老服务与管理人员的模式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在德国只有30%的人进入大学学习,70%的学生直接接受职业教育;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校学理论的时间只占30%,而在企业接受实践培训的时间占到整个学业时间的70%。[4]德国养老职业教育实行双证书制度:学校负责颁发理论课程合格证书,企业(养老机构)负责颁发实践课程证书,学校校长兼任养老机构院长,养老机构院长兼任学校校长。这样的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出医院式管理优势、专业技术优势和教育研究优势。
养老专业化人才在职业化的发展模式下,其队伍会逐步壮大并趋于稳定,解决在一线护理老人过程中存在的护理人员数量不足,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女性多,男性少;专业教育背景和训练不足,缺少护理经验等问题。
3.3 加强互助,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 在充分发挥社区功能的居家养老模式下,以社区内居民为主体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是社区多层次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在志愿者队伍建设方面,要注重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充分借鉴“道德银行”、“时间储蓄”和“老年生活互助”等富有特色的管理方式。通过量化评估志愿者服务的时间和绩效,激励和吸纳更多志愿者参与服务。这种通过社会信誉来保障的志愿服务机制比单纯依靠个人道德来维系的机制更具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另外要充分发挥社区内老年人自身的作用,互帮互助,让社区内身体健康老年人发挥余热,社区加强管理与引导,让老年人在帮助他人过程中获得快乐感和认同感,在这方面我们可学习台湾在社区义工管理方面的经验。
3.4 加大扶持机构养老力度,提升养老机构管理运营水平 机构养老作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养老模式,相关部门应该加强调研,合理规划,根据不同地区的老年人需求建设规模相当的公立养老机构;另外要努力扶持民营养老机构,切实落实好国家的税费优惠政策,各类养老机构要实现与居民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同价;要落实土地供应政策和医疗服务政策,鼓励在养老机构内设置或合作设立医院、门诊等医疗机构,同时要加强政府投入,多管齐下,加快推进我国养老机构建设,整体提升我国的养老机构建设和养老服务水平。
在养老机构管理运营方面,要积极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树立养老服务产品观念;重视老人的需求,增加服务品种,提升服务的功能;努力打造自己的服务品牌,实现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和特色化。养老机构要以自己的品质环境和品质服务取胜。坚持做好环境卫生、服务态度、护理工作、设施设备和伙食水准等各个方面的细节工作。合理收费,让有入住需求的老年人能入住,住得起,住得舒服,安度晚年。
4 结论
在我国人口加速老龄化背景下,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随之产生的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社会化养老模式对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针对这些尚处在发展中的养老模式,政府应加强管理与引导,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分担,对制度进行科学的分层与设计,充分利用覆盖全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有利条件,整合资源,规范管理,实现我国养老模式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CCTV-13 《共同关注》,2013年12月.
[2]郭竞成.居家养老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社会保障研究,2010(1).
[3]张奇林,赵青.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发展探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4]穆光宗.我国机构养老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电话:400-888-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