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前台顶岗实习计划

前台顶岗实习计划

前台顶岗实习计划

前台顶岗实习计划范文第1篇

通过顶岗实习,深入企业感悟职业活动必备的隐性知识,让学生熟悉工作内容、掌握工作方法、理解工作标准,是职业教育“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必然要求。由于企业存在着生产任务与实习内容的冲突,学校存在着学生分散实习的管理、考核困难等问题,学生存在着参加顶岗实习的身份转变所造成的角色难以适应等问题,致使“基于学习的工作”的顶岗实习,成为了高职院校管理的难点,“放羊”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的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成了“学生工”。

基于上述原因,笔者学院自2009年提出了校企联动循环顶岗实习的理念,认为顶岗实习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高级阶段,是校内学习的延伸,是连接校内学习和企业需求的桥梁和纽带,是一种“基于学习的工作”,只有通过校企联动,使实习过程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轮流顶岗,才能形成系统的企业岗位职业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无缝对接的就业能力。

二、借鉴PDCA循环和ISO质量管理模式,构建校企联动循环顶岗实习模式

校企联动循环顶岗实习模式以校企联动作为保障,循环顶岗作为目标,其基本思路是,校企联合制定顶岗实习计划,联合确定循环岗位,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共同考核实习效果。

1.校企联动建立顶岗实习的质量目标

在研究国家、省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院总体人才培养质量目标,校企联动确定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目标。

(1)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参与率为100%,实习岗位与专业的对口率为95%以上,循环顶岗实习的岗位数为3个以上。

(2)实习单位对学生综合评价优良率达到90%以上,家长对顶岗实习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学生在顶岗实习单位的就业率达到80%以上,总体就业率达到95%以上。

(3)学生参加中级(或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参考率达到100%,取证率达到100%以上。

2.创新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构建校企“三层”联动机制

第一层:组建由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推进,交通运输骨干企业、潍坊市对口大中型企业、行业协会和有关交通职业院校参与的山东交通职业教育集团。集团理事会下设秘书处、六个工作部和七个专业工作委员会,其中人才培养部对接学院内部的教务处、就业中心和企业中的生产、人力资源等部门,校企联动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学生顶岗实习等业务。

第二层:专业群与行业企业对接的汽车、道桥、物流等7个专业工作委员会,校企双方有专人负责,处理签订顶岗实习协议等各项具体事宜。

第三层: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以学生顶岗实习为纽带,联合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计划、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共同评价实习效果。

3.借鉴ISO质量管理文件,构建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

导入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制定顶岗实习质量管理文件,通过PDCA循环,将顶岗实习工作划分为前期准备、中期过程管理与监控、后期考核评价三个阶段,使顶岗实习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持续改进,达到顶岗实习质量目标。

顶岗实习质量管理文件由三级文件构成。

第一级为程序文件,描述校企双方的顶岗实习工作流程,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规范顶岗实习各环节的操作流程,为各部门的良好协同提供了制度上的依据和保障。

第二级为作业文件,对程序文件规定的顶岗实习工程流程制定具体的操作细则。

第三级为记录文件,包括顶岗实习流程中所需要记录的数据项目和格式要求,作为顶岗实习过程监控和评价的依据,同时为今后的持续改进提供分析数据。

4.校企联动实行双导师制,建立四元评价机制

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动配合,在顶岗实习前,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企业工作岗位设置,确定学生的实习岗位,以及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实习时间、预期成果和考核标准等,并制订学生顶岗实习计划。实习过程中,校内导师通过现场检查指导、网络、电话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企业导师在现场完成技术业务指导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

学院建立四元评价机制。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由校内导师评价、企业导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四部分组成。

5.通过顶岗实习管理监控网络平台,实施过程动态监控

学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实行远程管理,实现学生、企业、学校三方顶岗实习计划、实施、控制的远程实时交流,真正做到实习安排、过程管理、结果考核“可视化与动态化”。

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主要包括“实习公告”“实习规定”“岗前培训”“实习计划”“实习周志”“实结”“实习评价”等功能模块,学生可在平台上完成自主学习、实习报告的提交、实习疑难问题的交流等,导师可完成学生实习报告的评阅、问题的解答以及实习效果的评价等。

通过顶岗实习管理监控网络平台建立,实现了实习过程的动态监控和实时交流与评价,拉近了学生与导师的距离,有效地解决了实习地点分散、难于管理的问题。

三、校企联动循环顶岗实习,实现三方共赢

1.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校企联动循环顶岗实习是一种“基于学习的工作”,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学生的顶岗实习是连接学校专业知识和企业专业技能的纽带,通过多岗位循环顶岗实习这一途径,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全面的实践,对行业企业的工作流程有了全面了解,从而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了“零距离”就业。

2.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校企联动循环顶岗实习也是一种“基于工作的学习”,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学生顶岗实习不同于工人的做工,是一种以做工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学习。在顶岗实习中,学生渴望通过顶岗实习的途径尽快融入到行业企业中,对枯燥、单一的工作岗位积极性不高,通过岗位循环方式,提高了实习的积极性和实习的稳定率,能更好地完成这种以学习为目的的工作。

3.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价值观得到全面提升

在顶岗实习中,企业对产品质量、生产任务、工作纪律和社会责任的严格要求,规范了学生的职业行为。为了适应企业环境,学生必须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必要的社交礼仪,感受到“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不再是空洞抽象的概念,而是真实、可靠、容易引起共鸣的人和事。

4.促进了校企的深度融合和渗透

校企联动促成了学校与企业的亲密关系,由“邻居”发展到“亲戚”,最后成了“一家人”。校企联动使企业深层次参与到了人才培养的核心区,培养的人才更有针对性。学院2010届毕业生在顶岗实习单位就业的比例达到了87%,受到了企业的高度评价。

校企联动循环顶岗实习模式构建了校企“三层”联动机制和系统的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实行了双导师制,通过顶岗实习管理监控网络平台实施了全过程的动态监控,建立了四元评价机制,有效解决了顶岗实习中存在的组织管理不到位、指导和管理困难、实习目标不明确、实习岗位单一等问题。

前台顶岗实习计划范文第2篇

(1)缺乏法律制度保障。顶岗实习只是教育部和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一厢情愿,理论实践举步维艰。(2)职业院校管理层面对顶岗实习爱之有加,怕之有余。高职院校担心顶岗实习的最深层原因:一安全,二和谐,三稳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安全;企业—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协调;学生在一家企业、一个岗位长久稳定地完成顶岗实习任务;顶岗实习模式稳定长久运行,等等。(3)企业态度热冷不一。国企不欢迎,担心不稳定的人员变化会影响生产及产品质量;而多数私营企业迫于劳动力紧缺,乐于合作。(4)校外顶岗实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企业、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关系到学业、工作、交通、生活和安全等很多方面。(5)学校对顶岗实习的管理监控很难实施。特别是分散型顶岗实习,时间较长,学生分布地区广,企业数量多,师资力量不够,指导不到位,监控指标不具体、不科学,管理机制不健全,致使部分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处于“放羊”、“散养”状态。(6)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情感波动很大。从小学到大学,高职学生的在校时间已经达十年之多,总是梦想着尽早参加工作,但真正的企业工作对学生的憧憬打击很大,加上学校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有的学生不服从学校安排的企业,不停地换单位、换工作;有的学生开始怀念学校的学习生活,干脆从企业又返回到学校准备专升本;还有的学生开始害怕、逃避工作,躲在家里无所事事。

2分析顶岗实习的实质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的一种方式,学生必须进入专业相应对口的企事业等用人单位参加的一项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是指由实习单位给顶岗实习生提供一定的实习环境,并指派单位里实际工作者指导实习生从事具体工作,以帮助实习生把在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取得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际技能,锻炼工作能力。②对于机械制造专业的顶岗实习不应该仅是最后一学期的实习,从学生一进校就开始,一直延续到毕业,包含集中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实习和校企合作工作站的实习,以及最后的分散式顶岗实习。

3构建顶岗实习长效运行机制的方案探索

3.1建立基于校企合作工作站的顶岗实习建立校企合作工作站,以此作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的重要阵地,实现“走岗认识实习、贴岗专业实习、顶岗生产实习”,利用工作站的条件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驻站顶岗实习有几个重点:(1)学校要负责学生完成入站前的知识、技能、思想的准备工作;(2)工作站需要将不同的工作岗位按难易程度划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3)学校组织学生分批次,交替进入工作站进行顶岗实习;(4)驻站实习采取1+1形式,即一半工作一半学习。采取分层、分批,交替驻站顶岗实习,既不会影响企业、工厂的正常生产,也不会造成人员冲击,在不断对新入站的学生进行培养锻炼,技能层次提高的同时,也解决了企业工厂对不同岗位层次的需求。企业也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人才,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3.2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建立顶岗实习123的长效运行机制将机械制造专业顶岗实习这一教学环节分学期、分段式进行,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建立顶岗实习123模式,将顶岗实习纳入到有组织、严管理、重素质的正轨。1即第一学年,学生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校内“实验实训室”和“机械制造工程中心”两个情景中学、做融合,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2即第二学年,学生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和“校中厂”、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作站)两情景中工学交替学习专业核心知识,掌握专业核心技能。3即第三学年,学生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工作站两情景中,学习专业拓展知识,完成综合工艺设计,并进行最后一学期的分散型顶岗实习,个性发展,顺利实现“零距离上岗”。

3.3利用网络资源,开发综合实训平台实施有效的顶岗实习管理监控管理体系,开发综合实训平台,采用多角色和多功能的模式对企业、教师和学生实行实时、动态跟踪管理,并及时给予相关指导,解决疑难问题,提高顶岗实习教育与管理的效率。平台包含学生实习的单位及岗位信息、实习信息与动态实习周记提交与评阅、实习报告总结、短信平台、实时交互、统计决策等功能模块。③

4结语

前台顶岗实习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顶岗实习 质量问题 对策

一、引言

如何加强在真实工作环境下高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是目前高职教育面临重要的课题,这不仅仅是迫于目前院校办学条件限制,更是其本身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而顶岗实习作为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那么如何保障顶岗实习质量也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影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二、影响顶岗实习质量的原因分析

下面从从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两个层次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影响进行分析。

1.从学校小环境分析

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还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习内容与学生专业对口率较低

顶岗实习作为实践教学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在实际岗位上的锻炼和工作,实习学生很快成长起来,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而且还可以获得真实职业体验,锻炼提高工作能力,达到从业基本要求,最终实现顺利就业。

(2)整个顶岗实习期间,部分学生频繁跳槽

这说明实习过程的稳定性不够,因为实习具有一定的延续性,稳定性筹势必会影响到实习的系统性。因为跳槽的背后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频繁跳槽既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个人的收入与发展,也妨碍了学校对学生的跟踪管理,同时还损害了原就读学校的声誉。跳槽的原因可以从主动跳槽和被动被动跳槽两个方面分析。

①盲从心理和利益驱动导致学生会在短时间内频繁跳槽

刚进入企业的学生,眼高于手,心高气傲,缺乏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辨析是非的能力普遍不强。如果发现有比自己所在的公司生活补助多一点儿,或者听同学说哪个公司好,也不管是否适合自己,是否有利于自己未来的发展就盲目跳槽。

②不能适应原有单位的工作而被迫跳槽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缺乏必需的技能和本领,或者专业不对口,用非所学;二是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应,刚参加工作,机械的重复操作,经常加班,严格的企业管理,少数工种带给人长时间的高度紧张等,极易产生生理、心理的疲劳,身体受不了,只能另找适合自己单位;三是个人利益得不到保障,生活补助不能及时发放,工作条件和环境恶劣,受到不公正待遇,没有合法的劳资关系等都是她们频繁跳槽的原因;四是缺乏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与自己预想的工作环境有极大的差距,由此会出现心理偏差,生活、工作环境的不“顺心”,极大程度地压抑了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和进取心,无奈之举去寻找理想中的工作环境。

(3)实习考核评价不尽合理,考核过程不严格,量化考核难以实施

高职学院顶岗实习考核评价内容主要有实习纪律、实习内容、实习报告、实习效果四个方面。首先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企业指导人员对实习过程进行定性考核,最后由校内指导教师临近实习结束时进行综合赋分。从表面上看这种考核似乎十分合理,但由于校内指导教师与企业指导人员沟通不够,这种“结果式”量化考核实施难度较大,大部分教师考虑到学生即将毕业,只要学生实习鉴定上有实习单位盖章证明和评语,一般都给严通过。如此长期以往,不利于顶岗实习质量提高。

(4)实习单位分散,实习管理难度大

因为实习落实的单位一大部分是自我推荐,可能导致实习单位和岗位难以符合顶岗实纲的要求,而这种无序的“分散自主式”实习容易导致学生实习单位分散,导致管理成本和难度增加。

2.从社会大环境分析

(1)企业配合力度不够,一般大型企业对接收学生实习不感兴趣

企业是实施顶岗实习的平台,学生的指导老师是企业中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较高、热心人才培养工作的专家和技术能手。学生在岗位上,其技术的掌握、提高、熟练、创新主要依赖于企业师傅的言传身教。而企业考虑到生产秩序、产品质量、经济效益、技术保密等问题,一般不欢迎学生实习,即使是允许某些特殊关系的院校学生实习,一般也不让学生接触最先进的设备和工艺,这与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形成反差,影响顶岗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从现实可以看到,实习单位大部分是比较活跃的民营或私营企业,一次性接受学生实习的数量有限,并且一般只对那些表现优秀、毕业后能继续留在公司的学生感兴趣。

(2)目前,政府有关部门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

国家缺少激励企业和社会各界支持学生顶岗实习的政策及法规。政府应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法规,引导全社会支持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比如合理的减税、免税政策等。因为企业必须营利才能支撑下去,所以相关政策应该倾向于企业,使企业得到切身的利益。才能保障顶岗实习高质量顺利地进行。

三、解决方法和对策

1.平时教学与顶岗实习教育相结合

正常教学时,经常给学生讲一些案例,加强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专业教学的特殊性,利用校企合作办学的方式,组织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习车间教学实践活动,在强化技能的同时,将耐挫教育和训练贯穿于全部教学的始终,让每个学生有机会逐步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的生理、心理和技能的要求;让学生与就业单位进行双向选择,学校在学生就业后进行跟踪管理和服务。同时,在顶岗实习之前,要做好实施顶岗实习的宣传、动员工作。让他们明白要做什么,应当怎样做,准确给自己定位,为有序地落实实施方案和各项措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2.大力开发校外实习基地,以解决专业对口率低的问题

“多赢”是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顶岗这实习必须与企业的用人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关注学生职业发展需求,找到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利益的结合点,体现“多赢”,才能保证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谋求利益最大化,不可能主动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而是想通过接收实习学生,找到适合企业需要的员工。学生在毕业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试图通过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就业单位。学校希望利用企业的真实职业环境、真实的工作任务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因此,在确定实习单位之前,学校应搭建一个企业岗位需求与学生顶岗需求的交流平台,通过实习单位选人,学生选择实习单位、实习岗位,满足企业用人要求和学生真实职业环境专业技能训练的要求。只有双方的需要比较吻合,才能保证后续的实习有效地进行。校方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好工作。

(1)根据企业需要培养人才,提供实习学生,优先为合作单位提供优秀毕业生,企业则为学生实习提供教学实训条件。(2)学校教师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企业急需却无力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使企业从中受益;学生以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选题,开展研究,提出建议,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补充。(3)学校为合作企业提供培训,通过为合作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智力帮助,争取企业的理解与支持,以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3.制订科学合理的考评方案并设计相关管理制度

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并进行周密的策划和准备。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在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实行“两级、双导师、双考核”制度。指的是采取院、系两级管理;“双师”是在校专职教师,实习企业带班的师傅共同指导,共同评价;“双考核”则为顶岗实习的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将辅导员和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相结合、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导师相结合、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相结合、项岗实习和就业相结合等管理模式,采取指导教师定点、系部主任巡查、教务部门抽检、学校领导走访等多种形式,有效保证了实习效果。其中: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相结合是指学生带着课题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习过程又是一个综合学习和进步的过程,实习结束时,要同时完成课题。顶岗实习和就业相结合是指:顶岗实习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实现学习就业的无缝对接。实习结束时,学习已具备了直接就业的能力和素质,而且有大部分同学直接被顶岗实习单位接收就业。

将顶岗实习工作分为前期筹划准备工作、中期过程管理与监控、后期考核评价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均由多个工作环节组成。其中“前期计划准备”是基础,包含制定实习细则、考评办法、落实实习单位、制定实习计划等。“中期过程管理与监控”是顶岗实习工作的关键环节,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职业素养的养成、实习量的高低均依赖这个环节。企业指导教师要负责实习学生的业务指导,并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校指导老师要去单位回访,对学生两周一次技术小结进行点评和指导。“考核评价”要坚持校内评价与企业评相结合原则,并制定出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依据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共同完成对学生的考核。

4.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是保证顶岗实习质量的有效手段

因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比较分散,为了快速、及时地对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工作状态及工作效果等情况进行监控管理,可以依托校园数据网平台,设计基于web方式的顶岗实习信息管理平台,供学生、企业、学校管理部门及学生系部及时地了解顶岗实习教学过程信息。该系统分为7个子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总体上实现以下功能。一是信息服务。向学生、社会、教师及管理人员提供有关条例、管理制度、顶岗工作流程、实习安全教育、考评办法等。二是岗位信息。供校外实训基地或其他企业、学院及系部管理人员岗位需求及岗位描述信息,也可以作为提供校外实训基地或合作企业的信息展示等功能。三是选岗。供学生进行岗位信息阅读及选岗、退选操作,对学院及系部管理人员提供学生选岗监控、分析操作。四是过程信息监控。一方面为企业负责人、顶岗实习教师、顶岗实习小组组长等多方参与的管理人员反馈学生顶岗信息,包括在岗情况、工作进度、学生工作纪律、工作效果等;另一方面为学院管理部门及学生系部监控学生的实习情况。五是实习评价。供企业负责人、顶岗实习教师、顶岗实习小组组长或学生本人等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总体评价反馈,同时可对学生顶岗实体情况做出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六是交流平台。建立一个学校、企业及客户等共同参与、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交流顶岗信息、评价管理经验、实习经验等。七是系统管理。系统管理者负责用户身份认证以及系统模块设计与管理。

四、结束语

通过这些措施和办法,既能缓和企业、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又能促使顶岗实习安全有序、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其应用能力,还可以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从而促使高职院校不断改革创新,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及高职教育办学水平。顶岗实习只有在政府、企业、学校、家长、学生共同努力下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张雁平,成军.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5).

前台顶岗实习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职顶岗实习;协同教育;信息平台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顶岗实习是中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职业学校的顶岗实习面临着新的尝试和挑战,利用技术支持顶岗实习也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

适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信息化教育的新理论、新媒休与新模式研究”的立项,我校《基于协同教育理论顶岗实习管理平台设计及应用研究》项目成功申报了该课题的子课题;我们旨在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创新性地利用协同教育理论指导顶岗实习信息平台构建,设计并开发出利用该信息平台实现校企协同的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以及校企协同对实习任务进行动态构建,以此促进顶岗实习的改革,从实践层面上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进程,

(二)研究现状。

在国内,已有许多职业院校尝试将技术运用到顶岗实习中,并开发了顶岗实习管理平台。这些平台有些只面向校内用户,有些面向学校和企业两个层面的用户。这些平台为指导教师通过系统及时查询到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情况,对学生毕业设计及时指导提供了方便;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问题,比如:(1)缺乏协同教育理论的指导;中职顶岗实习中家庭、学校、社会(企业)三大教育系统必须发挥其协同的总效果才能达到其真正的教育效果;(2)只对顶岗实习进行管理,未对整个顶岗实习任务(课程)与企业进行动态地、有效地重新建构;(3)学生及家长的使用在硬件上存在局限性;“家―校―企―学生”多方互动不够畅通。

二、 平台指导思想及特色

(一)平台设计的目标及原则。

该平台设计目标是提高中职学校顶岗实习教育质量及效果,达到中职学校创新人才有效培养,促进课程不断改革,在实践上对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起到推动作用。平台基于协同教育理论,因此协同教育的各要素学校、家庭和社会(企业)如何发挥其各自功能及协同有序并在平台中如何体现是我们的研究内容之一;平台在质量监控及评价方面须从外部获得有效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达到“持续改进(顶岗实习)课程”的目的。

根据设计目标我们确立了以下设计原则:(1)立足职业教育、研究职教特点,以服务顶岗实习为宗旨;(2)以协同教育为理论基础,研究家、校、社三大教育要素的协同性、有序性,深入家庭教育研究、深入心理教育研究、深入企业教育研究;(3)实现质量监控及评价数据的采集,研究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课程改革提供决策依据;(4)平台使用的普及性,基于Java技术开发,利用其跨平台特性,实现用于各嵌入式等便携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的平台。

(二)平台设计特色。

1. 以协同教育理论为指导。

2007年,李运林教授就其研究,提出:家庭、学校、社会“三大教育系统与另一系统的要素相互联系与作用,产生协同效应,影响了该系统的教育功能,这种现象称为协同教育”, 并进一步依据系统独有要素的相互渗透对协同教育进行分类,包括协同家庭教育、协同学校教育和协同社会教育等多种类型的协同教育。总的来说,协同教育就是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大教育子系统的互动、合作、协同,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即协同教育的功能大于单个学校教育功能+单个的家庭教育功能+单个的社会教育功能,也即3>1+1+1。该平台利用这一理论,有机地把学校、社会(企业)、家庭三大要素结合起来,贯通整合在平台之上,使平台产生合力。在顶岗实习管理方面着重学校、企业、家长三方面协同,充分考虑各自的教育功能,实现全方面的管控;在顶岗实习教学内容方面,主要是校企互动,在学校教学大纲的框架下,结合企业实习工场情境,制定适合教学内容又能实施的实习任务,从而有效地指导学生整个顶岗实习过程。

2 .顶岗实习任务动态设计。

本平台在顶岗实习阶段方面运用协同教育理论,依托先进软件平台,进行校企业合作共同制定实习任务,并对实习任务进行子任务的设计,形成适用于各具体实习单位的可操作的顶岗实习课程方案。

实习任务的制定需“校企双向”模式共同完成,需要行业、企业专家、教育专家、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平台的实习管理模块实习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实施、评价等初始课程内容,企业查看这些内容后,根据教学要求,提供详细的工作环境(同时也是学习环境)和具体的工作任务;学校教育专家和专业教师根据这些资料开发出实习任务,并通过顶岗实习管理平台进行实习任务提供学生选择。

通过校企双向开发的顶岗实习任务,确保了系统化学习目标、顶岗任务结构、实习任务内容和实习组织与学习方式的科学性。

3. 基于Java技术的平台架构。

整个平台的开发采用Java技术,能利用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流,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及各种嵌入式的电子产品大大普及;因此采用Java 语言平台无关性的优点进行开发,而且采用被广泛使用的软件开发模式(MVC 模型-视图-控制器)进行开发。

三、平台开发及实现

(一)平台的技术选型。

基于协同教育的中职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的开发架构为struts+ hibernate采用Tomcat 6.0+ Myeclipse 5.5 + MySQL + IE7.0作为开发环境。

前台顶岗实习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顶岗实习;实习管理;信息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2

一、构建顶岗实习信息管理平台的背景及目的

(一)平台建设的背景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实行“2+1”的培养模式,即学生2年校内专业学习,1年校外进行顶岗实习。传统的学生毕业实习管理系统,更多的是停留在对实习生信息的静态管理与有纸化的被动反映上,无法利用互联网强大的信息传输、储存、分析与统计能力,管理成本高,效率低下。实习生也无法通过及时地通过现代网络来获取老师的指导与帮助。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通过电话、短信、走访等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够适应学生的定岗实习管理的需要了。

(二)平台建设的目的运用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对顶岗实习指导和管理质量监控,可以简化了传统顶岗实习管理的过程,因此,采用信息化管理将是将来顶岗实习管理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迫切要求利用以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改革,以提升高职学生的顶岗实习管理水平,提高顶岗实习指导及管理工作效率。针对高职院校在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设计一套顶岗实习指导和质量监控信息平台,该平台将解决学生顶岗实习较分散,指导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学生的实际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等问题。

二、构建顶岗实习信息管理平台的的必要性

目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普遍存在缺乏一个先进的信息管理工具来管理学生的企业顶岗实习。主要体现在:首先,传统的考核办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实需要。传统的考核采取学生常规的填写顶岗实习手册、顶岗实习日志,在实习结束时上交实结报告,参加顶岗实习答辩等方式,这些都只体现终结性的信息,过程性的信息积累缺失。因为大部分学生在顶岗实习接近尾声时为了应付指导老师的检查和考核,临时仓促补记录,抄写日志和手册,使得学生顶岗实习信息部分失真,难以科学客观地实现职业能力测评目标。其次,实习过程中缺少信息反馈。由于教师指导沟通不到位,学生提供的信息仅是单位名称及岗位工作等过于简单,教师对学生具体岗位操作的熟练度,技术掌握度,实际生产产品的合格率,学生的企业归属感、职业忠诚度等很难收集了解,因此,教师无法对学生技能训练、职业素养等进行科学有效的动态监控。最后,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承担着大量的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科研课题等任务,加之有些学生实习过程的流动性较强,转换工作单位和岗位较快,专业教师缺乏时间、精力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学校和指导教师极少参与过程管理和抽查,对学生顶岗实习情况与效果掌握不够及时、完整,师生建立及时沟通和信息反馈相当薄弱。传统的指导和管理方式面临过程管理难、质量监控难、安全掌握难、分类指导难、成果评价难、资料积累难等问题。以上难题的关键都最终汇总到一个核心上,那就是信息。可见,高职院校急需在顶岗实习的管理上通过信息化平台加以有效的管理。

三、建设顶岗实习信息管理平台的思路

建立顶岗实习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总体思路是通过建立学院、教师、学生的网络交流平台,实现动态管理控制、高效安全的顶岗实习科学管理。系统通过基于B/S模式的WEB平台和手机应用端(IOS/Android/Win8)的结合运用,实现了从计划到安全教育、实习申请/审批、实习汇报/考评、实习成果汇总的完整管理流程,并强化了跟踪管理和管理监控的功能,便于指导教师及时的进行实习指导工作。由于实习管理系统是一个综合的信息管理平台,开发涉及的内容较多,工作量较大,平台不可能面面俱到,涉及实习成绩管理和实习课程的管理在目前的一些教务管理系统中已经包含此功能,因此顶岗实习管理系统主要在于实习日常管理功能的设计,突显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日常管理工作的特色。

(一)平台功能设计

学生的实习管理在整个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整个实习管理模块功能涉及到实习准备、实习指导、实习监控、论文撰写和评审、实习答辩以及实习结束后的善后处理等方面,及时为学生提供专业与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知识支持。因此,应具备如下几个功能:

1.查看信息功能:学生登陆平台可以查看实习政策、浏览所在班级成员、浏览指导教师和班主任的联系方式、查看自己的实习月报、查看企业指导教师对自己的日常评定、查看实习单位负责人对自己最终实习鉴定、实习成绩、浏览系统公共资源(学院动态、最新通知公告企业的最新用人信息、规章制度以及实习论坛)等功能。系统可记录每个顶岗实习学生的实习痕迹,如实习计划、实习周记,实结。管理员、教师可以查询实习年级的基本信息,包括院系、专业、班级、学校指导教师、批量导入实习学生的基本信息,查询学生实习的企业信息反馈,了解企业的名称,性质,企业中的指导老师,企业的规模等,查询学生在线与实习指导、顶岗实习单位领导和同事交流的记录,了解学生实习具体工作情况。

2.信息沟通交流功能:针对学生的各种实习动向和实习特点进行设计,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学院应及时相关,使得同学们能够更好的把握实习的各种动态,同学间的实习状况也能相互了解,学生间、师生间在线相互信息交流得以实现,学生无论身在何处,在网络发达的年代均能保证实习学生与学校联系时时保持畅通(如实习单位信息、就业信息,校内通知、新闻动态、规章制度、招聘信息等),解决顶岗实习管理信息脱节现象。学院的实习信息应及时准确,并定时对实习信息进行删除、编辑、统计等各种管理。同时,指导老师也可以通过在线或留言提问的方式定期检查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情况,更好的了解学生实习情况,管理学生实习的行为。通过构建一个沟通交流、技术指导、信息反馈的平台,借助目前流行的BBS论坛,师生间发帖对实习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交流探讨。管理员可以对实习中表现优秀的同学,将其实习日志、感受和经历出来,感染、激励其他实习学生,形成良好的实习氛围。指导教师通过本模块可以及时了解指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可以对学生的提问作出相应的答复,回复学生提问。

3.在线提交电子信息功能:为了方便核查学生的实习信息的真实性,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按内容、时间上传实习场景等图片,系统平台保证学生传回的实习图片可以在线实时传输的,杜绝学生实习造假现象,提高实习质量。学生可以通过平台系统从网上提交顶岗实习申请表,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在线汇报,网络填写并提交实习日志,直至提交实习报告。实习期间指导教师、教务管理人员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时间、内容等过程,平成了教师、教务管理人员与指导学生的电子信息的在线提交。

(二)平台管理模块设计

1.学生实习管理模块:学生通过此平台可以进行实习申请,上传实习申请书。在线填写实习日志。学生根据学校安排定期反馈周日志、月日志和计划反馈(针对教师的实习任务)。学生的实结通过平台可以直接编写或导入WORD文档方式实现在线提交。指导教师通过本模块可以及时了解指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可以对学生的提问作出相应的答复,回复学生提问,同时,指导老师也可以通过实习日志、提问等多种交流方式定期检查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情况,更好的管理学生各方面的行为。

2.教师指导和监控管理模块:教师通过此平台可以查看企业列表,查看管理员分配的学生用户信息,进行学生实习状态管理、学生实习审核管理、学生实习管理、考勤管理,对顶岗实习实行科学指导和质量监控,始终与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保持联系,不脱离监管。顶岗实习指导与监控应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学生和教师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优化管理过程,借鉴远程管理的方式,有效解决学生实习分散、难以统一管理的问题。

3.后台管理模块:包括用户登录管理、师生管理和系统维护等。用户登录:在校园网站的教务管理系统登录实习管理系统时,用户输入账号和密码,点击登录按钮。用户登录根据不同用户级别进行管理。系统根据不同的用户级别设置了不同的登录权限,在登录过程中,采用单信息准确匹配的方式进行设计,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首先用户在登录页面提交登录信息后,首先验证用户输入的用户名是否为空,接着验证用户输入的密码是否为空,在这两者都不为空的条件下,查询系统用户数据库,如果用户名存在,则匹配密码,否则提出错误信息。当用户验证成功后,则进入系统主界面。当用户验证失败,系统自动跳转返回登录界面。师生管理:主要有四个子模块构成,分别是学院实习管理、系部实习管理、指导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模块。其中前三个子模块均设计有管理员,管理员可以添加新的用户,并对用户角色进行分配,设置用户名和密码,可以看到所有的用户信息。每个子模块均能添加和管理系统用户、冻结和启用用户;录入、编辑、删除、更改信息、上传信息;系统维护主要是硬件设备的配置更新、维护、保养,软件的升级、兼容、系统日志以及数据库初始化、数据库备份与还原等问题。

(三)平台界面设计

实习管理系统针对用户掌握的计算机水平各异的现实,设计简单易用友好的系统界面,实现操作上的简单实用,方便系统使用用户能在较短时间内熟练使用。系统操作界面采用图标配文字的形式,直观易懂,便于操作。为了便捷掌握急需完成的任务,师生登录后的主界面增加了任务栏、提醒栏、通知公告栏等显示,学生有周记、日志未批复时,指导教师的任务栏中有显示,设定时间超出而未撰写周记、日志时在提醒栏中提醒采用其它交流途径联系学生。

四、平台需解决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一)与校园网络教务管理系统兼容问题。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务信息管理平台没有顶岗实习模块,更没有与校园网无缝对接,无法实现系统数据兼容并形成互补,下一步需要加强与技术升级与合作,完成校内顶岗实习一体化管理,促进顶岗实习管理经验的推广。

(二)数据安全、交互安全的防范问题。系统平台将来应完善多层安全控制机制,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系统信息和资源,用户和用户权限可实现分级分层管理、维护;确保拥有完备的系统备份、安全日志和程序日志,保证了所有系统的用户访问、操作情况的完整记录,努力打造了一个数据安全、交互安全的有效的应用平台。

(三)职业院校的信息化不应只满足于将信息技术服务于学校旧有的管理流程,更应该探索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管理。当一些实习生在实习时可能因实习环境的因素不能保证经常在线,因此有必要通过平台发送手机短信、群邮件、飞信、微信等进行联系的方式掌握学生情况。

(四)高职教育国家教育的投入相对薄弱,如何谋取平台的建设资金,争取各方的投入与支持,确保平台的建设的硬件配置与完善,软件的购进及升级维护,为信息化的顶岗实习管理系统有效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顶岗实习信息管理平台具备学生个人实习信息管理、实习情况汇报、教师指导、学校职能部门全程动态监控、通知与查阅、顶岗实习过程评价等功能,实现了师生、校企、院系间的信息直通,达到了顶岗实习的信息化管理,有效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和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秦文胜黄兰,3G技术在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中的创新与应用[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