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必修政治知识点总结

必修政治知识点总结

必修政治知识点总结

必修政治知识点总结范文第1篇

敏锐的感觉其有用程度及不上常识的一半;四十个智者方才抵得上一个常识丰富者。只愿带金子的人每天都会为缺少零钱而束手无策。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必修三政治第九课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必修三政治第九课知识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根本要求、根本保证)

①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全盘西化”与“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②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发展先进中国文化的含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④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

A.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C.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D.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更加昂扬向上。

⑤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重要性: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①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②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重要性)

B.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面对文化发展这一阶段性特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要性)

③基本要求: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即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①根本目标(任务):培育“四有”公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为什么?

A.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C.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怎么做?

A.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B.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

C.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③建设和谐文化,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建设和谐文化的关系:

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B.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柱,建设和谐文化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造,培育文明风尚。

④补充: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建设。

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亿万人民的创建活动,当代青年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必修三政治第八课知识点走进文化生活

1、当代文化生活的特点及原因

特点:①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②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

原因: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设备、多样的文化载体、快捷的传播工具,使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也使大众传媒迅速发展。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

2、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人们文化生活的影响:

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积极的影响):能够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精神生活;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

②文化市场的自发性与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消极的影响):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有些文化产品迎合低俗趣味;有些媒体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炒作“新闻”。

③必须对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进行管理,正确引导,决不能放任自流,要加强法制建设,提高经营者素质,依法制裁取缔文化市场的混乱现象和违法行为,使大众传媒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要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文化。

3、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为什么?

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怎么样发展?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无论什么类型、风格的文化,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应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主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让精神文化产品符合人民利益,促进社会的进步。

4、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含义、危害及存在原因:

①落后文化: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

腐朽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

②危害:这些文化污染文化环境、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③原因:A.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B.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既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现象)

5、如今,我们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健康的和腐朽的、积极的和颓废的等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我们应该怎么样做?

①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应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②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必修三政治第十课知识点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中心环节):

①地位: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②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

①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②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表达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要求和特征,为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③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反映了我国公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3、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①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4、如何加强思想道德素养?

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5、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人们树立起崇高理想和信念,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主人翁的创造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文化创作的源泉,存在于亿万人民的生活实践之中,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6、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建设(具体要求略)。

(3)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具体要求略)。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亿万人民的创建活动,当代青年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7、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要性和重要性)

必要性:

(1) 道德本身所具有的时代性特征,要求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 实现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需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重要性:

(1)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2)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3) 进行思想道德建设,能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也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8、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三原则)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重要性)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内容。其中,特别要强调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也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中的精华。今天我们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人人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9、面对生活中的道德冲突,你如何判断和选择?

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国家,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道德手段来加强宏观调控。

10、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联系是怎样的?(为何要坚持二者的统一?)

(1)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掌握科学知识和文史知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有助于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提高思想道德认识,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知识文化修养水平。

11、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我们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3)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12、如何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1)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

(2)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3)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我们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4)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13、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发展先进文化)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其主流意识形态都是一元的。如果主流意识形态缺少正确的理论作支撑,不仅主流意识形态的大厦会倾覆,而且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思想混乱和政局动荡,国家不知向何处去,人民不知向何处去。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人们树立起崇高理想和信念,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主人翁的创造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通过先进文化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提高人们的素质,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必修政治知识点总结范文第2篇

一、利用课本目录,建构知识体系

历史的课文目录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的,利用目录进行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在构建起历史知识大纲的同时,实现对历史专题知识的总结与归纳。

以必修一为例,这本书主要是关于全球政治的介绍,全书共八个单元,第一单元是介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及演变,第二单元则介绍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相关内容,第三单元讲述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第四单元是介绍中国自鸦片战争起至解放战争中人民的反侵略和解放历史,第五单元主要以俄国为例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第六、七两个单元可以统一成是介绍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变革,至第八单元就是总体介绍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可以看到目录的安排是遵循从古至今、从内而外、互相对比的结构,第一、二两单元可以做中外政治制度的对比复习,第三单元则可承接第二单元的民主政治进行复习,即“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这一说法,第四单元的中国反抗战争史则可以与第五单元的俄国社会主义相互联系,第六、七、八则是整个现代社会的政治大背景介绍和对比,尤以中国的改革为主。通过这样相互比较联系的复习,既可轻松地完成知识的回忆,也可快速了解专题的内容,还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打破原有格局,对目录进行重新整理,如第一、四、六、七可以串联起来当作是整个中国的政治史,第二、三、五、八则安排成外国政治史,如此一来,线索也会更为清晰明了。

二、联系课本,进行思维发散

高中历史的课本与课本之间也是有密切联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间的互相影响,总结起来也可以成为学生复习的一个脉络。这种将课本拆开的复习方式,可以称作是专题复习。

如从历史必修一、必修二和必修三这三本的内容来看,就可以拆分并重新整合为中国古代、中国近代、中国现代、外国古代、外国近现代这几个模块的内容。必修一的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必修二的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还有必修三的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就可共同构成整个古代中国全面的发展历史,涵盖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演变发展,这种复习的模块可以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点上并进行扩展思考,从一个大的背景出发推断各种现象实际上的联系,最终对整个历史了然于心。

三、细读课文,重新回归课本

完成大体系的结构梳理后,最终还是要回到课本,通过课文的复习对建构起来的框架进行确认和填补。对课文的复习要细致认真,教师可以按照总结大纲的方式进行每一小节的知识整理,还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一定的历史规律。对具体单元小结进行知识要点的归纳,一般要注意涵盖以下几个问题: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目的、结果,以及经验教训和影响、作用。这样可以把历史知识点进行系统化,并有效地抓住重点,形成有条理的复习。

必修政治知识点总结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1-0032-04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历史必修、选修教材中,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晚清时期的不断弱化都未直接表述。这就形成了一个知识上的盲点。2011年全国卷第31题,“考查的是对当时历史趋势的认识,而不是东南互保问题……这道题看似超越范围,但答案的要求仅设定在‘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的层面上”,恰恰切中了我们一线教师通常会忽略的“晚清中央集权问题”。所以,我认为教学中应适当涉及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

一、晚清中央集权是怎样弱化的

晚清中央集权是怎样弱化的?教师自己理解好并能够指导学生去认识这一问题,是教学中适当涉及晚清中央集权弱化的基本前提。虞和平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历程》中对相关内容的阐释,使我对这一问题有了系统认识。

该书指出:太平天国运动“对清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以及双方力量的消长,都起了重要作用”。人教版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在曾国藩图像的下方也配文:“清朝八旗兵被太平军打得落花流水。咸丰帝命令地方组织团练。湖南汉族官僚曾国藩创建湘军,成为镇压太平军的主力。”我据此有针对性地补充有关史料,引导学生挖掘《课程标准》和必修、选修教材的相关内容,拓宽视野和拓展思维,理清了事件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由于八旗兵和绿营兵一败涂地,清政府需要依赖湘军和淮军等地方武装以维系统治,不得不赋予以曾国藩为代表的地方督抚尤其是汉族官僚越来越大的权力,从而导致了地方军事化的出现、督抚专权局面的形成和汉族官僚势力的增长,清王朝的中央集权因此被逐渐削弱。在此基础上,我又指导学生进行了如下归纳。

在太平天国等农民战争的打击下,清政府无力维持地方治安。地方士绅为了自卫纷纷组建团练等地方武装。但是,“地方军事化的出现改变了清朝地方的政治统治秩序,扩大了地方士绅的权力。……使清政府对乡村的影响力日益下降”。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督抚专权、内轻外重的局面逐渐形成并不断强化,“有洪杨内乱为之因,遂生曾、胡、左、李迭握朝权之果”。1860年,李秀成与陈玉成再破江南大营,加之英法联军北上进攻天津,咸丰帝不得不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兼钦差大臣,统辖苏浙皖赣四省军务,节制所有巡抚和提督。曾国藩又举荐李鸿章、左宗棠、李续宜和沈葆桢分别担任了苏、浙、皖、赣四省的巡抚,这也是近代督抚专权的开始。而且,地方督抚通过自筹军饷逐渐控制了地方财政,同时又掌握了地方用人大权并影响清廷的决策,政治分量越来越重。继曾国藩之后,李鸿章更是晚清的中枢人物,“因为当时要人之中以他最能对付外人,又因为他比较勇于任事,而且他的淮军是全国近代化最得力的军队,所以从同治九年到光绪二十年的中日战争李鸿章是那个时代的中心人物。国防的建设全在他手里”。李鸿章、刘坤一和张之洞等大批汉族官员担任地方督抚十数年之久,集军权、行政权、财权和用人权于一身,并左右着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成为强大的地方实力派。

二、为什么应涉及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

中学历史教学中,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问题通常“一边倒”在中国古代史。为什么要涉及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从而调整这一倾向呢?我的认识和理由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有利于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标准》提出:“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并就政治制度的学习列出了具体明确的目标要求,即“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在《课程标准》和历史教材中,作为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秦朝至清代中期的]变,知识脉络清晰明了。但是,这一重要政治制度在步入近代社会后、在晚清时期是如何]变的却不甚明了,教材给人的感觉是戛然而止了。教学中如果不涉及晚清的中央集权,对于这一重要政治制度的“了解”,“探讨其……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以及“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无疑是不起作用的。

而且,新课改要求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空间和更多的探究机会。在对晚清中央集权制度有了一个基本的探究之后,对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必要性与其革命性变革的影响,以及民主共和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学生就能够迎刃而解。这有利于进一步实现《课程标准》“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课程设计思路,进一步达成“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的课程目标。

其次,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必要的历史通感。高中历史课程分模块和专题式学习的特点,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整合学习以构建知识体系,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概念。《课程标准》和高中历史教材强调的是古代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变。仅仅通过必修一专题一的学习,学生是不能够从历史的角度来完整了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变迁及其历史影响的。历史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课程标准》所列的必修一专题二、三和必修二专题二以及选修一专题九、选修二专题六的相关内容,结合补充的史料,提炼出有关晚清中央集权弱化的信息,并将其置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变的整体历程中去认识。这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变化。

就整个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历程而言,占中国近代史2/3时长的晚清中央集权制度,应该引导学生对之有所了解。这有助于学生从纵向上贯通和宏观上把握古代中国、近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而能够比较完整地整理出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更好地认识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和特色,形成必要的历史通感和正确的历史意识。

最后,有利于帮助学生挖掘相关历史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说,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是贯穿当时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如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是辛亥革命爆发和辛亥革命成功帝制的重要历史背景,选修一专题九中提及:中各省地方官员除湖南巡抚陈宝箴以外,都对新政或明或暗的抵制。教师通过补充说明光绪帝从1889年3月亲政至时已经整整10年的史实,帮助学生认识:除却守旧势力的抵制和反对,这其中当然也反映出清王朝的王权危机。又如,结合选修二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概括出:《课程标准》所列的必修一的专题一至专题四实际上呈现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大致进程,即从封建专制到半殖民地半封建专制再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近代社会各阶层对变革政治制度的努力与对民主进步的追求也穿插在其中。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是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历程当中的一个环节。教学中如果不涉及,学生是难以发现并挖掘出这一内在联系的。

三、如何涉及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

那么,教学中应该如何处理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呢?根据《课程标准》,以人教版为例,我尝试着从三个角度去涉及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

第一,在总结中央集权制度时涉及。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也是必修一第一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最后写道:“这样,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此后,教材对这一制度鲜有提及。晚清中央集权的不断弱化,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衰落与终结的缩影。在学习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根据课文“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表述,结合中国历史的相关知识,试归纳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整体的走向。经过探究,学生清晰完整地总结出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变的基本脉络和发展的大致趋势:萌芽(战国时期)——形成(秦朝)——发展(汉朝至元朝)——加强(明清)——弱化(晚清)——终结(辛亥革命)。

在总结中央集权制度时,还可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结合2012年高考安徽文综第21题对华盛顿主张加强中央权力的考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能力的减弱,是清王朝统治被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终结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分权不断削弱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是明显不同的。从中进一步指导学生归纳出:正确处理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是古今中外很多国家政治制度建设的主题内容。

第二,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涉及。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是难以绕开的。如,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中写道:“太平军夺取了清朝的半壁江山”。我就此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拓展延伸:这场农民战争对清朝中央集权予以直接的沉重的打击,是清王朝中央集权逐渐衰落的一道分水岭。再如,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权力的下放特别是兵权的下放,成为民国初期军阀割据政治的根源之一。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的时代背景特别是北伐战争,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中“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对封建军阀统治”,都必须提及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选修二第六单元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更是直接写道“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因此,我在教学中就适当说明了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是民国初期军阀割据政治的重要背景。并通过补充两段材料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概括起来,清政府地方势力,在洪杨战役中的变化,不外两点:一、督抚取得军事上的实权,其势渐重;二、军队由单元体化为多元体,中央失去把握之权。这两点是清廷颠覆的诱因,也是民国时代军阀割据的诱因。

所以湘军是私有军队的开始。湘军的精神以后传给李鸿章所部的淮军,而淮军以后又传给袁世凯的北洋军。我们知道民国以来的北洋军阀利用私有的军队,割据国家,阻碍统一。追究其祸根,我们不能不归咎于湘军。

还有,中央权力的下移和地方势力的扩张,是洋务派兴起与洋务运动得以开展和维系的重要历史条件。我指导学生通过有针对性地对比分析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的相关内容,使他们认识到:林则徐、魏源等是最早具有“洋务”思想的清朝爱国官员,但是他们人数少且权力不大。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之所以能够掀起洋务运动,除了他们在与英法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形成的强烈思想意识外,他们自身已经实权在握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而且,由于大部分企业是地方财政筹资的,洋务运动的主要成果实际上也就掌握在地方势力手中。这又导致地方实力派与中央对话的资本进一步增强,清王朝的中央集权进一步弱化。

第三,在高考二轮复习中涉及。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是高中历史课程的一大特点, 古今贯通或中外关联的小专题式是近年历史高考主观题的一个明显特点。因此,历史第二轮复习通常是专题式复习。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课程标准》和历史教材的重点内容,而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则是一个隐性知识。在历史第二轮复习时,我通过挖掘现行教材的相关知识,涉及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帮助学生以中国的政治制度为专题,梳理出其发展的大致历程:古代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晚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衰落与终结——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这样,通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古今贯通,引导学生树立起全局性的中国政治制度变迁观念。

在二轮复习过程中,我还指导学生适当扩大视野,将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与近代西方政治民主化进行关联和比较。在对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选修一第八单元《明治维新》和选修二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进行关联式的学习后,帮助学生归纳出:1875年法国历经近百年的较量确立了共和制,1871年德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同时建立了君主立宪制,1889年日本颁布了君主立宪国家宪法。同一时期在晚清统治下的中国,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西方民主思想的冲击,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民主共和。清王朝虽然做了一些改革,但在本质上还是抱守着日益衰落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直至其统治终结。通过这一中外关联的对比过程,学生切实理解到了政治制度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必修政治知识点总结范文第4篇

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证记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考历史知识点必修一,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考历史知识点必修一1一、帝国的建立,即 “六王毕,四海一”

1.秦统一中原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

2.军事上的巩固

(1) 史实:筑长城、开“直道”,北击匈奴;开灵渠,平定岭南;开“五尺道”,开辟西南。

(2) 意义:加强了北方的边防;首次把岭南、西南归入中央王朝的政治版图内。

3.评价(意义):秦朝的军事、政治措施,不仅加强了对周边地区的政治控制,扩大了统治区域,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二、巩固帝国统治

1.地方制度:“废分封,行郡县”,即“海内为郡县”。

(1) 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大规模推行:秦统一之后。

(2) 内容:郡、县、乡、里;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称为“道”。

(3) 性质:是中国古代自秦王朝以来长期实行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4) 特点(与分封制相比):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5) 巩固:西汉继续实行郡县制,并逐步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

(6) 评价:实现了这样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的控制和管辖;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制度,即皇帝、百官公卿。

(1) 皇帝制度的创立:至高无上。

(2) 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

“三公”的职责:丞相:统领百官,协助皇帝处理朝政。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军事。九卿:略。特点:互相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3) 朝议制度

概念:丞相、御史大夫、诸卿讨论国家军政要务的方式。

评价: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但秦始皇晚年遭到破坏。

(4)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增加了“刺史”和司隶校尉。意义: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对于巩固政权,防止地方分裂势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评价

1.秦汉建立的“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的定了基本格局。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四、知识拓展

1.秦朝虽有太尉一职,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设立官员,而是由秦始皇自己亲自担任。

三公真正的确立是在西汉

2.秦汉时期:郡守和县令每年定期是向丞相述职,而不是向皇帝述职。

3.君主专制的两大基本矛盾:军权和相权;

中央和地方。两大矛盾的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中央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地方的权力不断被削弱。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本质特征: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统治。

5.君主专制的弊端:独断性和随意性,不可避免决策中的重大失误,且容易导致暴政。

因此皇帝的品行在其执政过程中至关重要。

6.三公九卿的评价:三公九卿组成的朝廷是秦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绝对受制于皇帝并代行皇帝政务的最高权力机关,三公的出现是对世卿世禄制的彻底否定。

高考历史知识点必修一2一、夏商政治形式

1.商代的政治特点

(1) 商代贵族以血缘为纽带;

(2) 实行宗法制;

(3) 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二、西周

1.分封制

(1) 背景: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2) 目的:巩固统治,扩大统治疆域。

(3) 含义: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同姓子弟,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4) 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建国、继续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义务:随周天子出征,随同作战;定期朝觐述职;缴纳贡赋等。

(5)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分离性和独立性。

(6) 性质:商周时期实现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7) 作用:巩固了(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边远地区得到开发,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 形成对周天子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8) 衰落:受分封的诸侯国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诸侯国势力的强大;西周后期周王室的衰落。

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 其衰落的具体表现为:诸侯争霸等。

2.宗法制

(1) 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3)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小宗相对。

(4) 评价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即,凝聚宗族、防止纷争、强化王权、家国合一)。

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 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

(3)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三、补充与拓展

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宗法制的实施进一步巩固了分封制。

2.宗法制也是一种宗庙之法。

其实质是按照血缘关系在其宗族内分配政治权利,以保持贵族对政治权利的垄断和财产的分配。

高考历史知识点必修一3一、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②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仅仅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②罗马法是欧洲历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高考历史知识点必修一4一、英国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防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特点:①保留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有。②国家的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三、美国政府的建立:

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四、美国1787年宪法:

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

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②增强了国家权力,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五、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七、德意志的统一:

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高考历史知识点必修一5一.新中国的民主建设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①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②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当选为主席。③大会决定以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实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有。

1956年,中国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根两基”: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阅读答案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966年,“”开始。民主法制受到严重践踏。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中国确立了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三.祖国统一大业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从此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隔绝状态。

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必修政治知识点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政治;教学

《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阶段的政治学习要求,在学生的能力发展、学习方法以及教师教学方式方面给出了建议。根据新课标要求,为提高高中政治的教学质量,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经验与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及课程结构

作为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把握教材中的每一模块,而且要将必修模块贯穿统筹起来,实现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有机结合,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结构,从整体上认知部分内容,从整体上确定教学尺度。例如,“生活与哲学”这一模块中的许多观点就可以运用于分析现实的经济现象,经济现象不仅复杂多变,且有微观与宏观之分,只有运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加以分析,才能真正把握其实质内容。新教材课程构建的特点是:①“生活与哲学”不仅是可供学生学习的单独模块,也是为其他模块提供理论指导的支撑模块;②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相互结合,当讲解必修类课程时,要充分了解选修类课程中的相关知识和基本内容。例如,必修模块“经济生活”第一单元中的货币、商品、价值规律等知识,应与“经济常识”第一单元中的李嘉图理论、亚当?斯密理论以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密切联系起来进行教学,而且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用来批判李嘉图理论和亚当?斯密理论的,如果在必修课程中没有完整的介绍清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那么对选修课程“经济常识”第一单元的教学就无法顺利进行。

二、根据学生差异性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由于学生在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反应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各不相同,所以每一位学生都表现出不同的个性,作为教师,要认识到这种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对象设置不同的提问问题,真正做到适时、适情和适度,即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问对象不同,所设计的问题难易度也不同,甚至是提问方式也应有所区别。提问的目的在于拓展学生思维,训练学生分析、理解、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应因材施教、因人制宜,设计具有梯度性的问题,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得到思维的坡度发展。一般来说,开始所设计的问题应简单、直接一点,可以从学生身边喜闻乐见的实例出发,例如,在讲解“信用”问题时,可以问学生:你们有信用卡吗?用过吗?怎样从银行申领信用卡呢?如果信用卡遗失了应该怎么办呢?这样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可以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例如,信用卡的“信用”指的是什么?对人们的言行起到了什么作用?对国家建设有何启示?等问题,促使学生通过对理性问题的主动探究,思维进一步上升到政治理论高度。

三、多种形式评价,让学生在鼓励中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做出适当的评价,通过日记、作业本、期中期末鉴定、信件等载体给学生写评语,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明确需要改进的地方,获得前进的动力,一步一步地发展自己,一点一滴地完善自己。除了有计划、有目的这些规范性评价,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注重非规范性评价的作用。非规范性评价又分为即时性评价与生成性评价。即时性评价常用于课堂教学,即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随时进行点评,大多数学生都希望得到来自教师和同学的赞扬,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随意地批评学生,点评的语言要深思熟虑,适当的课堂即时评价,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

总之,作为高中政治教师,要不断审视自己,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主动获取大量的、有效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⒈刘强等编著.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⒉丁朝蓬.新课程评价的理念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