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浮雕技术

浮雕技术

浮雕技术

浮雕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东阳木雕;艺术表现;丰富性与多样性

一、引言

东阳木雕,是以散点透视构图、多层次雕刻、讲究平面装饰艺术效果的平面浮雕。它因色泽清淡,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精雕细刻,格调高雅,又被称为“白木雕”。一千三百多年来,东阳木雕以其丰富的题材内容和精湛的雕刻技艺,逐渐形成了平面浮雕艺术别具特色的效果。它丰富的内容、生动的神韵、精湛的技艺、精美的雕刻而蜚声海内外。为了使东阳木雕更具有艺术表现特色,东阳木雕的老一辈艺人、部级大师、省级大师以及东阳木雕艺人在不断地探索研究其表现形式,运用雕刻技法、运用雕刻材料、运用色彩、运用粘贴技术,来突出表现东阳木雕的层次、立体及三维艺术效果。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探讨东阳木雕艺术表现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二、运用雕刻技法表现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东阳木雕以平面浮雕为主,多层次浮雕、散点透视构图、保留平面的装饰,形成了极为鲜明的雕琢艺术特色。其雕刻技法有: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透空雕(锯空雕)、高浮雕、多层叠雕、园木浮雕、圆雕、半圆雕、彩木镶嵌雕、火烧板拼雕、贴片雕、阴雕、彩木多层叠雕等十多种雕刻技法。东阳木雕的传统艺术蕴含着东阳木雕艺人博大的智慧和精深的木雕技艺,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文化结晶。

运用雕刻技法表现,就是在整件木雕作品中,运用东阳木雕上述雕刻技法的一种、两种、或多种组合,对木雕作品的雕刻创作,以达到一定的艺术表现效果。运用雕刻技法表现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有:阴雕表现法、薄浮雕表现法、深浮雕表现法、锯空雕与镂空雕结合表现法、透空雕表现法、镂空雕结合浅浮雕表现法、高浮雕表现法、多层叠雕表现法、镂圆雕表现法、多种雕刻技法结合表现法等等,集中表现为层次的丰富性,运用各种雕刻技法的多样化。

1.阴雕表现法。是指在整件木雕作品中,以“阴雕”雕刻技法为主的一种表现艺术。阴雕是在木板上用刀以线条雕刻为主,而无大块面铲法的一种雕刻技法。“以刀”是阴雕技法的总旨。即在做好底色的木板上,以刀,用凿刀左右前后加以横铲,要求达到以工带写,掌握笔意,凹刻线条,称之为“铲阴花”或“铲白花”。因它是以凹刻线条,深度一般在5毫米以内,雕刻图案低于平面的一种表现艺术,称之为“阴雕”。刀在木中走,犹如笔在纸上游,但是木材质地有软有硬,木软,刀力可及,木硬,运刀难度大,这就要求雕刻者善于掌握控制,用刀利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阴雕工艺一般是无稿的雕刻艺术。在木板上下刀之前,雕刻者要先构思图案,周密设计,胸有成竹,意在刀下,画在板上;一旦下刀,刀锋利落,刚劲有力,刀刀见功夫,疏密粗细得当,层次分明,立体感强,在雕刻的画面中体现出兼工带写的意境,一件成功的“阴雕”艺术作品,全部显现在刀法的运用之中。这种表现艺术,又分为阴雕嵌色表现法和阴雕不嵌色表现法两种。其阴雕嵌色表现法是在阴雕的凹面内嵌入有颜色的油漆,突出色彩艺术效果的一种艺术表现方法。

2.薄浮雕表现法。薄浮雕表现法,是指在整件木雕作品中,以“薄浮雕”雕刻技法为主的一种表现方法。其薄浮雕是在2—5毫米的厚度中雕刻出图案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这种表现形式讲究保留平面,以线为主,以面为辅,线面结合。它要求雕刻工具以锋利斜面为特色的雕刀,薄浮雕作品所追求的精细线条的表现都要用雕刀施功刻出;要求雕刻艺人基本功扎实、刀法运用自如、刀法流畅、线条清晰、地要平整、层次分明、富有神韵,雕刻深浅把握在5毫米之内。此种表现手法是以刀,刀刀见真情,不允许有半点的差错,整件作品不允许有刀疤伤痕,这样才能达到艺术精品。其艺术效果是:“远看有层次,近看是立体,细看多有滋味,越看越神韵。”看似一幅图画,其层次感、立体感非常强烈,是一幅立体的画图。

3.深浮雕表现法。深浮雕表现法,是指在整件木雕作品中,以“深浮雕”的雕刻技法为主,镂空雕为副的一种表现方法。其深浮雕是一种线面结合,以面为主来表现图像的雕刻技法。雕刻深度一般不低于20毫米,深的可达100多毫米。镂空雕也是深浮雕中进行镂空,在深浮雕的物像背部施以镂空雕刻,使木雕作品疏密得当,玲珑剔透。在深浮雕中局部运用镂空雕,使木雕作品的立体感、层次感更加突出。这种深浮雕表现方法往往与镂空雕密切结合,来提高艺术表现形式。运用深浮雕和镂空雕的雕刻技法,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其作品的层次丰富、立体感强,有一种很深的艺术感染。

4.锯空雕与镂空雕结合表现法。锯空雕与镂空雕结合表现法,就是在一件木雕作品中,运用锯空雕和镂空雕这两种雕刻技法为主的一种表现方法。锯空是在画面物像以外的空地,用钢丝锯锯空后,再进行雕琢。其镂空雕是在锯空的物像背后进行镂空雕刻。在锯空雕刻中,又有镂空雕刻;在镂空雕中,又见锯空雕刻。两种雕刻技法穿插有致、使木雕作品粗细得当,疏密均匀,玲珑剔透。此表现法,运用多种雕刻技法,使作品的层次和空间丰富而又强烈。

5.透空雕表现法。透空雕表现法,是指在整件木雕作品中,以“透空雕”雕刻技法为主,结合浅浮雕的一种表现方法。其透空雕,就是在保留浮雕物像部分中,去除物像以外部分,形成虚实并存的浮雕艺术。是将“地”全部用钢丝锯锯空后再进行雕刻,并且以平面刻线切刀为主,采用浅浮雕的雕刻技法。它可分为:单面透空雕、双面透空雕和异型双面透空雕。单面透空雕是单面图案,单面欣赏的木雕作品。双面透空雕是同一图案,正反两面雕刻,正反两面都可以欣赏的木雕作品。异型双面透空雕是两面不同的图案,两面欣赏不同效果的木雕作品。由于空间的通透和虚实的分割,使透空雕显得更为空灵贯气而不沉闷,既有圆雕轮廓清晰的特征,又有浮雕平面舒展的特色。

6.镂空雕结合浮雕表现法。镂空雕结合浮雕表现法,是指在整件木雕作品中,以“镂空雕”的雕刻技法为主,结合浮雕的一种表现方法。其镂空雕是一种深浮雕,它最突出的标志是玲珑剔透,使物象有立体感,人物穿插场景层次多,镂空深雕,独具匠心,极富有艺术之美。此表现法是在镂空雕的主体雕刻下,底部采用浅浮雕的雕刻技法,使作品更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艺术效果。

7.高浮雕表现法。高浮雕表现法,是指在整件木雕作品中,以“高浮雕”的雕刻技法为主的一种表现方法。其高浮雕,是指将图案外框平面和图案内的“地”设计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使图案雕刻部分高出平面以达到凸显主题图像的一种雕刻技法。其画面构图匀称丰满,图案整体、连贯较强,很少露“地”,疏密得当,粗细相融。由于主体图像高出平面的“地”,凸显了主体图像,主体突出,平面立体艺术效果明显增强。

8.多层叠雕表现法。多层叠雕表现法,是指在整件木雕作品中,以“多层叠雕”为主的一种表现方法。其多层叠雕是指在平面浮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平面浮雕、半圆雕、圆雕等多种雕刻技法,采用分块、分单元雕刻,逐层对接组装而成的一种雕刻技法。此表现法,就是运用这种雕刻技法所创作的木雕作品。它在一个平面上形成了由近至远、由低到高的多层次画面,达到了在平面背景下三维立体的艺术效果。采用平面浮雕、半圆雕和圆雕等雕刻技法相结合,其一层层的层次丰富而又突出,纵深感加强,凸现多层次的立体木雕艺术。

9.镂圆雕表现法。镂圆雕表现法,是指在整件木雕作品中,充分运用深浮雕、镂空雕和圆雕的雕刻技法,但不光光是这几种雕刻技法的结合,而是在平面深浮雕物像的背后斜截镂空雕刻,再进行圆雕雕刻的一种表现方法。此种表现方法是在东阳木雕平面深浮雕传统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结合福建龙眼木雕的圆雕技艺和广东潮州的通雕技艺而创作的木雕精品佳作。其镂圆雕,不是简单的镂空雕雕刻加圆雕雕刻,而是在平面深浮雕的基调下,对人物、动物等物体块面背部采用30度至45度的背后斜截镂空雕刻到底部,再对人物、动物进行圆雕雕刻。经过此雕刻后,其作品的三维立体艺术效果非常强烈,不管你在前后、左右、上下各个不同的侧面观看欣赏,其作品的层次感、立体感、三维艺术效果非常突出。由于在深浮雕、镂空雕中,加进了圆雕雕刻技艺,作品的三维空间完全立体,适宜人们全方位观赏,三维立体效果非常强烈。在平面的二维空间里,凸现了三维的艺术特效。

10.多种雕刻技法结合表现法。多种雕刻技法结合表现法,就是在一块木雕作品中,有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半圆雕等多种雕刻技法结合的一种表现方法。平面浮雕雕刻出了凹凸起伏的形象,其形体是“压缩”处理后的二维空间效果;深浮雕、镂空雕由于雕刻深度较深,增加了层次和纵深丰富;半圆雕的雕刻加深了三维立体的艺术效果。多种雕刻技法的结合,赋予了木雕作品的空间感、三维立体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运用雕刻材料表现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东阳木雕的雕刻材料应用广泛,因精雕细刻,很少上色,称为“白木雕”。东阳木雕一般选用色彩较淡的木材作为雕刻用材。如樟木、椴木、白杨木、白桦木、白木、楠木、榉木等色彩较淡的木材。也有选用红木、黑檀木、酸枝木、花梨木、铁梨木、荫沉木等颜色较深的木材作为雕刻用材的。这主要是根据雕刻设计者和艺术表现的需要而决定。运用雕刻材料表现法,就是在整件木雕作品中,运用各种材料通过雕刻和组合,来达到表现艺术效果的木雕作品。有时根据木雕艺术表现的需要,设计创作者会选用几种或者多种颜色的木材来雕刻组合成木雕艺术作品。运用雕刻材料表现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有:彩木镶嵌表现法、彩木雕刻组合表现法等,具体表现为木质材料色彩的丰富,雕刻技法运用多种多样,从而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1.彩木镶嵌表现法。彩木镶嵌表现法,就是在整件木雕作品中,以彩木镶嵌雕为主的一种表现方法。镶嵌雕镶嵌的材料有铜、锡、玉石、象牙、贝壳、竹丝、彩木等材料,甚至有用金银珠宝的。此镶嵌雕镶嵌的材料是用彩木,其彩木就是用各种颜色的木材,如红木、桑木、黄杨木、榧木、柏木、苦槠木、黄檀木等有颜色的木材作为镶嵌的雕刻用材。它是利用木材的自然纹理与色泽,巧妙地拼凑成各种形象的图案。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可以作陈设欣赏的台屏、壁挂、屏风等木雕作品的创作,也适宜于橱、柜、箱、茶几、案台等各式家具的装饰雕刻。运用多种色彩的木质材料,分清了层次和色彩的艺术效果,使木雕作品有丰富的层次、立体感因木质的色彩一目了然。

2.彩木雕刻组合表现法。彩木雕刻组合表现法,就是根据图案设计的要求,分选各种颜色的彩木,分块雕刻,再按设计图案的要求组合而成的一种表现方法。其彩木雕刻,是根据图案内容分深、浅、淡或按景物的特点来挑选彩木,分块进行浅浮雕、半圆雕、圆雕等技法雕刻。在选择彩木时,十分讲究图案远近景物的内容,远景可用浅淡颜色的彩木,近景可以用深一点的彩木。否则,木雕作品制作组合后,会引起色彩的反差,影响色彩的艺术效果。按图案设计的要求分深、浅、淡选择彩木,其彩木雕刻组合完成的木雕作品,让观赏者远看似一幅彩色的图画,近看是一幅立体的彩色画卷。其作品的艺术效果,通过彩木的色彩和多层叠雕展示了立体三维艺术,彩木的色差分清了主景、远景,多层叠雕使作品更具有丰富的层次和画面的纵深感,平面浮雕的立体三维艺术效果更加突出。

四、运用色彩处理表现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东阳木雕因采用颜色较淡材料雕刻,又不上颜色,故被称为“白木雕”。但有些木雕作品为了艺术表现的需要,对白木雕进行着色处理,来达到艺术表现的效果。运用色彩处理表现,就是运用各种色彩在雕刻的木雕上面着色处理,使其更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的艺术效果。运用色彩处理表现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有:浅降山色表现法、淡彩表现法和贴金表现法等。

1.浅降山色表现法。浅绛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中的一种设色技巧,即凡以淡红青色彩渲染为主的山水画,统称浅绛山水画。其方法是先用浓淡,干温变化之墨线勾勒轮廓结构变化之后,再施以淡的赭石,(或掺少稍失砂类)染山石和树木结构处,最后用淡花青类色渲染即成。浅降山色表现法,就是仿照这种浅绛山水画的方式方法,对雕刻后的东阳木雕,在岩壁崖石线条皴擦的凹面上染濡一层非常浅淡的黑色,凹凸深浅的块面线条在阳光的作用下变成了“墨分五色”,浅绛山水的艺术效果就出来了。其特点是素雅青淡,明快透澈,岩石峻峭、层次分明,远近立体的层次感凸显。木雕作品雕刻后,在山石上施以黑的擦皴,山石的凹凸深浅处墨分浅淡,突出了山石多层次的立体艺术效果。

2.淡彩表现法。淡彩表现法,就是木雕雕刻制作完成以后,在木雕雕刻的主要部分(局部)或全部施涂淡彩的油漆,使其更具有立体艺术效果。这种表现法是在木雕雕刻完成之后,用淡薄的色彩稍作渲染涂在木雕物像的上面,让色彩的浅淡来表现层次、立体艺术,这种淡彩与木雕融合一体,又能显示木雕韵味,使其产生一种淡雅、朴素的艺术效果。

3.贴金表现法。贴金表现法,就是木雕雕刻制作完成以后,在木雕雕刻的作品中局部或全部贴上金箔,使作品更具有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金箔具有高贵典雅、永不褪色、耐腐蚀、抗氧化、防辐射等优点,雕刻后的木雕作品贴上金箔,使木雕作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木雕作品金光闪闪。木雕作品再贴上金箔后,木雕与金箔相互衬托,相辅相成,使作品更显得金碧辉煌、灿烂夺目、高贵典雅、豪华气派。具作品艺术表现力强,视觉冲击力大,令人赏心悦目,极具艺术鉴赏价值。

五、运用粘贴技术表现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东阳木雕是散点透视构图、讲究平面装饰艺术效果的浮雕。木雕作品要达到装饰的效果,有时需要将木雕作品单独雕刻后,进行粘贴或镶嵌连接组合。运用粘贴技术表现,就是将木雕作品单独雕刻后,进行粘贴或者镶嵌到底板上组合而成的一种表现方法。运用粘贴技术表现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有:贴片技术表现法、竹丝镶嵌贴片表现法和锯空雕粘贴表现法等。

1.贴片技术表现法。贴片雕,是指木雕作品单独或成组雕刻,然后粘贴或者镶嵌到深色底板上的雕刻技法。贴片技术表现法,就是这种雕刻技法形成的木雕作品,它使浅色的雕刻图案与深色的底板组成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主题突出,装饰性效果强。其木雕作品底板都是用深颜色的底板,雕刻的材料用白色的椴木雕刻,粘贴到底板后,形成了显明的色差对比,作品的艺术效果强烈。

2.竹丝镶嵌贴片表现法。竹丝镶嵌贴片表现法,就是在整件木雕作品中,以竹丝镶嵌为底板,粘贴木雕浮雕贴片的一种表现方法。竹丝镶嵌贴片,就是用2毫米厚、3毫米宽的篾片,锯出等距细榫,十字交叉衔接,拼嵌成工整的几何图案作为底纹;再用木雕雕刻成的人物、花鸟、山水等图案浮雕的贴片,以暗榫紧扣,镶嵌或粘贴在竹丝镶嵌的底板上。由于画面素色洁净,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它凸现了木雕的艺术效果,显得特别清雅珍贵。作品主体部分用精雕细刻的木雕,底板用工艺细密复杂的竹丝镶嵌,造型别致,雕工精细,独树一帜。既有竹丝清新淡雅的特色,又凸现木雕浮雕的艺术效果。

3.锯空雕粘贴表现法。锯空雕粘贴表现法,就是在整件木雕作品中,先锯空雕刻后,再进行粘贴组合而成的一种表现方法。其锯空雕就是对画面物像以外的空地,用钢丝锯锯空后再行雕刻。锯空雕刻后的木雕作品,通过粘贴技术的装饰,构成一幅木雕作品。其作品的立体感、层次感也十分突出,具有一定的室内装饰效果。

六、结语

上述是按运用雕刻技法、运用雕刻材料、运用色彩、运用粘贴等四个方面,探索研究东阳木雕的艺术表现丰富性与多样性。本文是笔者以东阳木雕平面浮雕为基础,对东阳木雕艺术表现丰富性与多样性的探索研究,这是其一。其二是通过对东阳木雕艺术表现丰富性与多样性的研究,推动东阳木雕艺术表现的不断创新,期望东阳木雕在艺术特色上有更多的艺术表现,使东阳木雕这棵民间艺术之花,鲜艳夺目,常开不败。本文尚未涉及的东阳木雕艺术表现形式,有待于以后的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华德韩.东阳木雕[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

浮雕技术范文第2篇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

浮雕的空间构造可以是三维的立体形态,也可以兼备某种平面形态;既可以依附于某种载体,又可相对独立地存在。一般地说来,为适合特定视点的观赏需要或装饰需要,浮雕相对圆雕的突出特征是经形体压缩处理后的二维或平面特性。浮雕与圆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相对的平面性与立体性。它的空间形态是介于绘画所具有的二维虚拟空间与圆雕所具有的三维实体空间之间的所谓压缩空间。压缩空间限定了浮雕空间的自由发展,在平面背景的依托下,圆雕的实体感减弱了,而更多地采纳和利用绘画及透视学中的虚拟与错觉来达到表现目的。与圆雕相比,浮雕多按照绘画原则来处理空间和形体关系。但是,在反映审美意象这一中心追求上,浮雕和圆雕是完全一致,不同的手法形式所显示的只是某种外表特征。作为雕塑艺术的种类之一,浮雕首先表现出雕塑艺术的一般特征,即它的审美效果不但诉诸视觉而且涉及触觉。与此同时,它又能很好地发挥绘画艺术在构图、题材和空间处理等方面的优势,表现圆雕所不能表现的内容和对象,譬如事件和人物的背景与环境、叙事情节的连续与转折、不同时空视角的自由切换、复杂多样事物的穿插和重叠等。平面上的雕凿与塑造,使浮雕可以综合雕塑与绘画的技术优势,保持手法上的多样性和多样化。二维空间中的透视缩减,陪衬主体形象的背景刻画或虚拟,使浮雕的塑造语言比之其它雕塑尤其是圆雕,具有更强的叙事性同时也不失一般雕塑的表现性。

压缩空间的不同程度,形成浮雕的二种基本形态——高浮雕和低浮雕。

浅浮雕起位较低,形体压缩较大,平面感较强,更大程度地接近于绘画形式。它主要不是靠实体性空间来营造空间效果,而更多地利用绘画的描绘手法或透视、错觉等处理方式来造成较抽象的压缩空间,这有利于加强浮雕适合于载体的依附性。美索不达米亚的古亚述人,大概是最善长于用此手段进行艺术表现的艺术家。在一系列的“亚述人狩猎图”中,他们很好地运用浅浮雕手法,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地表现出充满生气的艺术形象,并以复杂的动势贴切地展现出人物和动物的内在情感。

浮雕空间压缩程度的选择,通常要考虑表现对象的功能、主题、环境位置和光线等因素,其中环境与光线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优秀的雕塑家总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关系,从而使作品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在充分表达审美思想情感的基本创作原则之下,浮雕的不同形态各有艺术品格上的侧重或表现的适应性。一般地说,高浮雕较大的空间深度和较强的可塑性,赋予其情感表达形式以庄重、沉稳、严肃、浑厚的效果和恢弘的气势;浅浮雕则以行云流水般涌动的绘画性线条和多视点切入的平面性构图,传递着轻音乐般的平和情调和抒情诗般的浪漫柔情。

雕塑艺术的发展使圆雕日益强化了它的相对独立性,相比之下,浮雕虽然更多地受制于一种依存关系,即对“平面”或“墙面”的依赖,但其独特的表现特质和丰富的雕塑性造型手段仍是其它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而且,其审美特性在现代艺术革命的促进下,也日益强化了它的相对独立性。对固定“墙面”的依赖性和适应性,在现代浮雕上已不再象古典浮雕那样显得那么地强烈、拘谨和不可动摇。对现代浮雕而言,作为载体或环境的“墙面”是自由的、可选择的,它因此具有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

二、浮雕的起源与发展

人类社会存在以来,艺术一直是整个人类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原始先民由于对自然现象还无法正确地解释,于是产生了原始宗教,他们以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随着原始宗教的发展,原始雕塑艺术也作为祭祀信仰、崇拜观念的体现方式或表达形式而得以发展。山洞中的原始岩画和雕刻,最初表露出浮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原始特征。

人类的物质生活,往往影响到精神上的表现。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用颜色和线条来表现狩猎采集生活所接触的自然对象,把它们描绘成平面的绘画,以表达人们对这些事物的关切。当人们发明线刻,意欲以岩石等硬质材料固定和保存这些形象时,最初的浮雕便产生了。随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发现了暗影表现法,逐渐由平面形相的涂绘进到对物象体积的关注。这种关注以及采用各种材料来达到体积表现的造型实践,促进了圆雕最初的发展。

原始时代的岩画、线刻,无论是模拟自然的写实物象或是装饰性的图案,其描写方法或造型模式多大同小异。尼罗河流域及地中海东部,各洞穴中所发现的线刻,其方法皆是先大略勾勒外面的形廓,然后予以着实的描写并刻成线形。随制作工具的发展,浅浮雕性质的岩刻也受到相应的促进。中国北方的原始游牧民族在绵延千里的阴山山脉,留下了大量记载他们生活历史的岩刻(或岩画)。这个地区的岩刻特点是,写实性强,多以牛、马、山羊、鹿、虎、豹等野兽和家畜为题材;原始艺术家们将图形绘于致密光洁的黑石上,后用专门磨出的尖锐硬石刻出图形,成为石刻浮雕艺术的早期表现。

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陶器。与制陶相关的塑造技术和装饰技术,进一步促进了雕塑形态的发展。除彩绘线画外,不断推进的陶器装饰还发展出具有雕塑感的装饰形式,出现了立体的印纹、划纹、刻纹和堆纹等,甚至出现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陶质圆雕、浮雕或透雕。考古资料表明,与石雕一道构成原始雕塑的丰富面貌的陶塑包括泥塑,在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地中海、欧洲中部西部以及中国等广大的文明区域,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原始社会解体以后,浮雕艺术逐渐走向繁荣。在许多文明古国,为祈求死后永生而修造的陵墓,为祭祀祖先神灵而营建的庙宇,以及为颂扬帝王功业而树立的纪念碑,无不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浮雕这种兼具雕塑的实体性和绘画的叙事性的表现形式,很大程度地适应于古代社会生活和精神取向,它为表现人们想象中的神圣世界或伊甸园般的天国理想,以及记录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提供了有力的方式和广阔的天地。

公元前25世纪,埃及已经成为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在那里大量的浮雕被用来装饰陵墓、庙宇和纪念碑。埃及人创造性地运用了三种典型姿态(①全部的正面;②绝对的侧面;③俯视的顶面)来塑造浮雕人物形象,努力营造一种静穆、神秘与威严

的气氛。“纳米尔石板”的浮雕风格形式,标志着影响持久的埃及艺术程式的形成。其单纯简练的曲线造型和几何因素,在埃及古王国时期已趋于完善。有力的线性的塑造,使浮雕与题目、铭文的刻划具有相同的意义。在这里,硬直的阴刻线条强调了有精神象征意义的“动势”,而不再局限于再现一个现实化的形象和场面。

西亚的两河流域,孕育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浮雕艺术在两河流域的各个王国中呈现出不同风貌,而亚述王国的浮雕无疑达到了最高峰。亚述浮雕遵循叙事原则,以宏大的构图和细腻的刻画,铭记了国王的伟大功业和历代王国的兴衰荣辱。写实风格的《纳拉姆辛纪功碑》朴素而庄严,其构图巧妙,人物安排得当,对国王、侍从和敌人都作了出色的描绘;对体积感的强调和肌肉的夸张表现,赋予浮雕形式以遒劲而蕴藉的张力。《受伤的牝狮》也是亚述浮雕的代表作,它以生动准确的线条,精妙地把握住感人的瞬间动态,充分显示了亚述艺术家刻划形象、渲染气氛的高度才能。新巴比伦时期的琉璃陶浮雕,也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与亚述王国的平面式的处理手法有所不同,它以高浮雕的形式来塑造形象,然后再施以釉色装饰,这使得造型主体更加生动且具有真实感。新巴比伦的琉璃陶浮雕,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亚述的艺术传统。

希腊古典雕塑是西方雕塑艺术的典范。古希腊是一个泛神论的国家,建造大规模的神庙是出于对神的崇拜,这些神庙成为浮雕的主要载体。公元前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的古希腊开始大量地运用浮雕来装点城市和建筑。包括三角楣墙雕刻、浮雕间板和饰带浮雕在内的巴特农神庙上的浮雕艺术,无疑是希腊古典雕刻遗迹中最伟大的作品。楣墙雕刻的高浮雕近乎于圆雕,;占据饰带矩形空间的是为数不少的浮雕间板,它们描绘了勒庇底人和堪陀儿、神祗和巨人、希腊人和阿马戎人的战斗场面。这些显然出自不同学派艺术家之手的浮雕间板,尽管雕刻风格和手法各不相同,但都能将多样丰富的内容巧妙、得体地安排在特定的平面空间中,没有生拼硬凑之嫌。饰带浮雕象间板浮雕一样,沿着建筑向四面伸展,规模宏大。《游行行列的骑手》对透视缩短理解得更为完美,表现技法达到了一个新的深度,如恰当地缩小形象的最远的部分,而凸出的部分却保持高度上的一致;形象之间用相互穿插、依偎、重叠的方法,连续地传达浮雕的深度,以造成人的错觉。这种不断成熟的错觉深度的表现技巧,在珀加蒙的宙斯与雅典娜祭坛浮雕饰带《神祗大战巨人》中发挥到了极致。近似圆雕的高浮雕手法和渐远形体的大小交错排列,最大限度地暗示了空间的深度,整个构图形式则给予观者以强烈的运动感和冲击力。希腊浮雕艺术建立在卓越的写实基础之上,其人物造型结构严谨,解剖准确,表现出希腊人在写实造型方面的高超技巧。希腊人有注重“逻辑”和“求真”的传统,他们的艺术家通过对自然的观察,逐步找到了描写自然的方法。希腊早期的雕塑,衣服通常用凹线来表现,随着求真的发展,这些衣纹变为凸起的造型线,传统的二度空间被三度空间所取代。古希腊浮雕为西方艺术创造了一种美的典范,并在西方艺术史上达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

中国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浮雕艺术以装饰形式在礼仪性器物上获得突出的成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商周青铜器上的浮雕装饰纹样,它“以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现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感情、观念和理想。”(李泽厚语)“饕餮”纹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最有特色的一种浮雕装饰样式。作为平展的兽面纹,它以鼻为中心,向两侧展开,形象十分地图案化,雕塑技法的运用使之在器表的平面上表现出一种浑厚、凝重的立体效果。中国古代浮雕艺术的繁荣,集中体现在汉画像石、画像砖以及魏晋以后佛教造像与陵墓建筑之中。两汉时期为数众多的画像砖,是中国特有的浮雕艺术样式。它把叙事性和表现性统一起来,以生动的情节和传神的塑造,对当时的社会风俗、生产生活场面和神话故事予以形象的描绘。它的造型手法具有写实性,但其构图和空间处理却采用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方法,因此在把握对象方面显示出一种高度的自由。画像砖中最常用的手法和表现形式是“平面浅浮雕”,其一般做法是在印模压印出的凸起却细腻平整的画面上再加刻阴线,勾勒出画像的细部,穿插其中的面和线使造型形象丰富而生动。对中国浮雕艺术而言,作为造型语言的“线”的大量运用,是富有审美表现力和民族气质的特点。除汉画砖外,西汉的石刻艺术如陕西霍去病墓的石雕,也呈现出线性表现的重要特征。在这里,线比立体块面具有更大的灵动性和流动感,通过雕刻线条的运用,浮雕和圆雕结合一体,带给人以巨大的力量感、运动感和扩张感。东汉的墓室石刻艺术,突出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浮雕艺术的基本面貌。尽管它在内容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其雕刻技法或手法却变化较多,或剔地平雕阴刻,或剔地浮雕阳线,十分注重线型的凹凸处理,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观和聪慧才智。

在古代印度,最受重视且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形式是雕塑。浮雕形式成为寺庙雕刻的主要装饰手段。作为印度早期佛教艺术的巴尔胡特宰堵波的围栏浮雕,可谓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以线刻为主的浅浮雕,丰富内容的形象挤满了画面,显示出一种独特的充实感和独具匠心的构图处理。密集紧凑的填充式构图和一图数景的连续性构图,一定程度地突破了现实的时空局限,获得了艺术上的表现自由。作为神圣的象征,理想的人体造型为印度和古希腊人所认同,所不同的是,印度人强调人体的肉感,坦诚接受并歌颂肉体的存在。《约克西像》以优美的S形曲线,体现了合乎印度审美规范和艺术程式的标准的女性人体美,象所有代表印度教或佛教信仰的神像一样,该作也表露出惹人注目的性特征。这一切构成并赋予印度浮雕以独特的艺术魅力。

大致上,柬埔寨浮雕艺术比它的印度原型更强调抽象性。偏爱对称而不喜欢有机的线条,造型以近乎几何形的对称为主要特色,这种特质似乎暗示着有别于其它宗教体制的思想信仰上的奥妙与神秘。柬埔寨的浮雕艺术较少印度式的肉体真实感,它似乎更加关注超越尘俗的神圣力量。在东南亚,吴哥浮雕所显示的高超技巧和艺术倾向,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

以墨西哥为中心遍及中美洲的玛雅文化早已闻名遐尔,在那里,浮雕以其独特的形式装饰着巨大的神庙建筑。玛雅的装饰性浮雕,将政治变化、宗教事件和日常生活的复杂场景,表现于墙板、楼梯、门楣及方柱 。与世界其它地区的古典艺术不同,玛雅文化的这些浮雕作品,有一种方正的块状感和庄重感,加上以剪切手法处理的造型,使玛雅艺术显得十分独特。

佛教艺术的传入给中国的浮雕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石窟造像的兴起为浮雕艺术在中国大地上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飞天形象的出现和演变,显示了中国艺术家对外来文化的创造性接受。(图6—23)其飘逸的动势以及极富节奏和韵律感的飘带,体现了中国浮雕以线造型为主的风格。三度空间所特有的体积感、重量感,在这一时期的浮雕上显现出增进表达深度和造就凝重气氛的优势。魏晋的飞天浮雕形式,初步表现出对深度的探索。魏晋浮雕艺术所取得的最重要的突破,在于它把以往那种近乎于平面的线刻形态,发展成突出主体的丰满浮雕。这里所表露的、出于显示统治者的威严和佛的庄重之需要的对“体量” 的兴趣,使天王、力士造像随后大大地繁

荣起来。多置于石窟外壁的力士造型,总处在光线与阴影的变幻中,因此浅浮雕显然不如近乎圆雕的高浮雕装饰更为适合。

公元4世纪至14世纪,基督教的盛行,使欧洲中世纪艺术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在法国,多为建筑装饰的哥特式雕刻,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随宗教观念由“神圣化”向“人性化”的转变,建筑雕饰也由浅浮雕向高浮雕发展,并逐步从墙面上独立出来,促成了新的雕塑风格的形成。这种风格突显于法国沙特尔教学正门上的浮雕,其人像比例适应建筑柱身形状的要求,形体被极度拉长,形成瘦长清秀的风格。裹住柱身的人像浮雕,头部探出柱身,浑圆且真实,它们不再是浅浮雕,而是几乎独立于柱头的高浮雕。这种力图摆脱建筑框架制约的尝试,使以后二、三百年的法国雕刻走向真实的空间和真实的生命。

同样的情形出现在佛教盛行的中国隋唐,石窟造像的营造和布局,为浮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使这一时期成为继商周、秦汉之后,浮雕艺术空前繁荣的时期。它的最大突破是,变从前的浅平线刻形式为立体而丰满的高浮雕。

中世纪热带非洲的浮雕艺术,可以与世界各国同时代的浮雕艺术相媲美。它们通常以雕花的门窗、浅浮雕和铜质饰板等形式出现。它们对宗教生活保持着某种独立性,不属于崇拜观念的产物或注释。虽不具备建筑特征,可它们与建筑或与王宫和圣殿建筑物保持着一定的联系。《镶板》一作,在其中央的一位女性形象,是以近乎圆雕的手法雕刻的,性的特征被突出地加以强调;背板所刻满的几何形纹饰可能代表这样一些象征意义:三角形表示三位一体神,棱形代表女性特征。在这里,尽管意义是具体的,但其符号形式却是抽象的。贝宁的青铜饰板《将军与士兵》,严格遵循对称原则来构图,其变化因素在于装饰纹样的区别。雕塑的主体部分采用近于高浮雕的手法,突出了所要强调的中心人物。饰板上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处理的细部装饰,将青铜铸造的精致性予以充分的发挥,其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文艺复兴时代,在新的时代精神——人文主义思想的引导下,一种不同于中世纪表现性艺术的新艺术风尚应运而生,艺术家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人生和社会生活,努力将科学、艺术结合起来。雕塑家以理学的明智去认识世界,在肯定希腊、罗马写实雕塑的基础上,注重透视、解剖等科学的艺术研究,促使浮雕艺术日趋发展和繁荣。由吉贝尔蒂所作的佛罗伦萨洗礼堂铜门《天国之门》,运用科学的透视学原理,巧妙地将绘画透视法跟雕塑的主体空间效果相结合,其中背景部分的建筑物几乎是以画家的单一视点透视法来构成的。浮雕下部的人物采用了高浮雕形式,一部分人物的头部甚至被处理为圆雕。这种由高浮雕向浅浮雕过渡的表现形式,被艺术家运用得自然、妥贴和悦目。这一时期,浮雕线性透视技法的发现,使西方浮雕写实技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多那太罗在浮雕《希律王的宴会》中,通过运用绘画性的线性透视方法,对其背景作了引人注目的实验,即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用制造空间深度错觉来取代中世纪绘画或浮雕中的平面装饰效果。这种背景处理方法,成为西方美术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大特色。

16世纪法国在浮雕方面的突出代表首推让·古戎。他的浮雕《无罪的喷泉》深受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影响,既有古典韵味,又富有人情味。作品中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形象,是对中世纪禁欲主义思想的冲击,是对人和自然的赞美。

经过文艺复兴运动洗礼的艺术家们,面对前人所创造的伟大成就,不得不试图以形式上的创新去进行超越。18世纪中叶,欧洲产业革命的扩展及资本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西方城市文明的进一步繁荣,促使浮雕艺术在建筑、园林、广场、街道等方面以持续的发展向前推进。

19世纪末以来,整个西方世界受工业文明的影响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同的文化思潮风起云涌 ,传统的审美价值和观念受到挑战。在变革的形势之下,各种主题的浮雕纷纷脱离所装饰的主体而趋向独立发展,风格形式日趋多样化。

法国雕塑家罗丹,以它卓越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启动了雕塑变革的引擎,使他成为西方雕塑艺术由古典向现代转变的界标。罗丹在浮雕领域的天才力作是倾注他毕生精力的《地狱之门》。他几乎下意识地将自己对人物、社会的自我体验和真知灼见反映在了作品中,使其具有深刻的人性和巨大的魅力。《地狱之门》不同于以往的建筑性装饰浮雕。以前类似的浮雕多是按故事情节来构图,分割布局显得有条有理,合乎情节发展的逻辑。而这件作品虽然只表现一个主题,但其构图却是不规整的。它当然包含着精心的构思和布局,但整体看去,一切似乎铺天盖地而来,在门的每一空隙处都雕刻有被打下地狱的人。由于平面上起伏交错的高浮雕和浅浮雕,形成了复杂而变幻莫测的暗影,整个大门显得阴森沉郁,充满运动感,并仿佛响彻着地狱的嘈杂之声。当作品第一次以独立的石膏代替品竖立在巴黎公共广场的时候,竟遭至巴黎美术学院学生们的攻击,以至砸成上百碎片。今天,当人们由衷地欣赏罗丹的作品时,是很难想象作者当年受到怎样的冷遇和指责。但历史最终选择了罗丹,这真是很有嘲讽意味的。

在浮雕领域,罗丹的学生布德尔表现出了比先生更具挑战性的形式探索和实

践。他吸收埃及、印度特别是中世纪哥特式雕塑的装饰特性,强调在浮雕上追求建筑感,注意将建筑中的构成因素运用到浮雕中去。他的浮雕作品总是将背景进行平面的几何化处理,简洁、概括、方直的塑造手法和风格面貌,形成了布德尔雕塑语言独特性。

浮雕在整个20世纪百年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着圆雕愈益趋向独立发展的革命性变化,浮雕也开始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展示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传达着更具独立意义的精神内涵。与绘画、圆雕一样,这一时期的浮雕艺术受到众多流派风格的影响,象征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以及波普艺术等等,在浮雕领域都有所表现。就整体而言,最近一百年间的浮雕艺术呈现二大走向。一种沿着罗丹的路线继续推进,大体属于写实范畴。一批卓有成效、影响广泛的雕塑家活跃其中,如布德尔、马约尔、柯勒惠之,麦尼埃、贾克莫·曼组、奥古斯丁基奇以及稍后时期的乔治·让克洛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氛围中,他们始终坚持作为雕塑传统的体量和具象形式,同时也根据自身的感受和接触到的新思想,进行各有特色的现代风格形式探索。一种则另辟蹊径,背道而驰。这是一个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汇集诸多流派或主线的庞大队伍,他们以趋向多元化极端的各种形式探索,在反传统的道路上高歌猛进。高更、马蒂斯、阿尔普等一批雕塑家,于20世纪的初期将绘画上的革新实验引入雕塑领域,为现代浮雕突破传统体量观念的空间拓展迈出了第一步。

回顾世界浮雕艺术的演进过程,可以说浮雕艺术是在继承、借鉴与变革中不断发展的。各个文明区域、各个民族和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家,都对浮雕艺术建设与探索做出过值得记取的贡献,毫无疑问,来自整个人类的所有的历史成就和实践经验,都为浮雕艺术的未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浮雕的表现样式与风格类型

(一)浮雕的表现样式

试图对浮雕的样式进行分类,可以说是很困难的。在古今中外的漫漫艺术长河中,浮雕的样式早已呈现出纷繁多样的面貌,而且随着时代的演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浮雕的内涵和外延更趋宽泛。在这里,我们只能根据已经了解和掌握的资料,从浮雕的从属性、空间性及实用性几个方面,对它的表现样式,作一粗略的划分和梳理。

1、建筑装饰浮雕

建筑装饰浮雕是指依附于建筑,为配合、适应并装饰建筑表面空间而存在的浮雕形式。根据建筑物的功用性及装饰角度和装饰部位不同而又可划分为纪念性、主题性和装饰性三种浮雕类型。

(1)浮雕的创作要适应建筑的需要,同时也应充分展现自己的独特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纪念性和主题性浮雕多遵循叙事性构图的原则,并含有指示象征意味。它适应着纪念性建筑深远意义的表达,具有延展建筑精神的作用。它为表达人们某种向往、崇敬、膜拜的情感,以及记录重大事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其形式也由古至今,不断被使用和发展。

在雕塑史上,纪念性浮雕在人类进入奴隶制社会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它常被用在为死后希望得到永生而建造的陵墓中,更被广泛地应用于为祭拜祖先、神灵而建造的庙宇以及为庆祝胜利或举行盛典而建造的纪念碑、纪功柱和其他纪念性建筑上。如古希腊的雅典卫城,罗马、巴黎的凯旋门及纪功柱;还有埃及、亚述神庙前的石门、石柱、方尖碑;还有古代中国龙门、云岗等的石窟造像,以及随处可见的牌坊、华表。值得一提的是,人类古代文明的这些纪念物,往往将建筑、雕塑、浮雕和绘画综合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受到现代思潮的影响,传统的纪念性浮雕的面貌有了极大的丰富和改观,但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这里尤其要提到的是,那些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为题材和反映人民社会生活为主题的大型纪念性、主题性浮雕,以其特有的感召力和震撼力而为世人注目。例如,前苏联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英雄纪念碑》和《胜利纪念碑》等纪念碑综合体,即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另外,在东欧许多国家和中国,由于相当一段时间内积极提倡以爱国主义精神教育青年一代,鼓舞号召人民奋发图强、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艺术创作成为表现和宣传这些内容的重要手段,因此纪念性、主题性浮雕艺术便有了丰厚肥沃的土壤。浮雕所具有的叙事性功能的优越性被充分地展示了出来,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不断创新发展。诸如波兰、捷克、罗马尼亚等国的一些代表性作品,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纪念性浮雕等。1958年在天安门广场落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其上的汉白玉浮雕即讴歌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奋斗牺牲和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雕塑的经典之作。

1999年,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全体教员共同参与、创作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群雕》,立足于现实主义创作方向,在研究古今中外纪念性雕塑形式的基础上,从本土艺术传统中特别是传统木刻浮雕中,借鉴到能有效解决群雕造型关键点的散点布局结构和压缩叠加的构形方法,以巨大的时空转换和自由性情景性描述的兼容,满足了群雕大跨度、大容量的叙事要求。该系列作品在表现手法上,充分发挥高浮雕、浅浮雕等不同语言的塑造优势,显得生动而活泼;还通过盘旋流转的造型布局,造成既无主次面之分而又连续不断地有机整体感,让观者在环顾中感到无穷的兴味和深远的空间效果。抗战组塑的突出成就,在于打破了西方化的纪念碑浮雕模式,在借鉴吸收中国传统表现技法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当代纪念性浮雕创作的新领域、新纪元。

(2)作为对建筑妆点美化的装饰性浮雕来说,同样更多地依附于建筑主体并因此而存在。装饰性浮雕,一般总是雕刻在某座建筑物的部件或局部的表面,例如门框、窗边、梁柱、墙面、转角等或其它建筑物的表面。巴特农神殿的三角客墙和长浮雕饰带;巴黎凯旋门的浮雕和法国阿尔弗雷德、穰尼埃设计的巴黎现代艺术馆浮雕,都是这方面的成功范例。装饰性浮雕与主题性和纪念性浮雕的区别,主要在题材的处理和意境的表现上。装饰性浮雕一般不重情节描述和叙事性,也不着意于表现重大主题,而更多地是追求抒情性和赏心悦目的形式感,内容形式和装饰部位也相对地自由和活泼。它更强调对装饰对象的依附和烘托,更强调空间形态上的适应性功能,以及对平衡、对称、条理、反复等形式美的规律和装饰艺术语言的运用。20世纪以来,装饰浮雕的风格经历了从简约、抽象到多元繁荣的变化过程,被广泛地运用于城市建筑空间,起到了装饰建筑、美化环境的作用。

2、架上表现性浮雕

架上表现性浮雕是指依赖于建筑而存在,更注重雕塑家个人情感与观念表达的一种浮雕类型,它可作为架上陈列也可独立置放在特定环境中,在空间表现上独立性较强,题材表现也非常广泛,是一种较自由的表现形式。

随着艺术家对雕塑空间探索的不断拓展,浮雕这种形式已不再完全作为建筑装饰附属物而存在,而是开始以一种独立的形式展现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魅力,传达着更具独立意义的精神内涵。罗丹的作品是架上的,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艺术家,他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均衡方式的纪念性浮雕的实体和空间概念,预示和启发了现代浮雕对新的空间概念的认识,其意义是深远的。对雕塑空间的重新认识,形成了20世纪以来

浮雕艺术的多元、多种形式并存的态势。浮雕在和圆雕的手法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适应、相互影响中发展。实际上在中国汉代的霍去病墓石刻群像中,已经出现过类似形式。布朗库西的《吻》在技法上就是以浮雕的表现技法赋予了雕塑强大的生命力的表现。浮雕的意义已不再仅仅通过纯浮雕形式而体现。

真正具有独立意义的浮雕更多地存在于个别雕塑家的作品当中,浮雕作为独立的雕塑形式发表使浮雕更能展示其自身的存在价值。立体主义的一批雕塑家如杜桑·维龙利普希茨、亨利·劳伦斯等等都创作了大量的架上表现性浮雕。利普希茨的作品把立体主义绘画的原则运用于雕塑,从比较单纯的几何形体出发,分割并穿插成人形。他尝试着实与虚的颠倒,探索着形体与空间的互相渗透,显示出一种复杂的情绪和个性。劳伦斯的作品受毕加索的影响完成了一系列陶土、青铜、木材与石材的浮雕,其特点是将美丽清雅的色彩融合进低浮雕。色彩对于劳伦斯具有特殊的意义,尽管许多立体主义雕塑家都探索过色彩,就像立体主义画家追求浮雕和拼贴效果一样。劳伦斯认为色彩对于雕塑的功能,在于消除雕塑上光的变化,使雕塑具有它自身的光泽。

马蒂斯的作品《背·第5号》就象在他的野兽派绘画中一样,统帅其雕塑的是所谓“阿拉伯风”,即一种线条的观念和装饰的观念。4件“背”的作品反映了马蒂斯在不同时期的艺术倾向和心态的转变,所追求的是平衡、纯洁和宁静境界。

让·阿尔普和本·尼克松的浮雕都属于抽象形态,都被一种坚固形体的限制所支撑,却基于不同的前提。前者是“自由浪漫”的,后者是“古典持重”的。尼可松的《彩绘浮雕》是在蒙德里安的传统中完成的几何抽象;而让·阿尔普的“自由形式”则来自于达达派的艺术信条。阿尔普一直采用新奇的手法创作,并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创作抽象的浅浮雕、抽象拼贴画、着色木质浮雕,创造了一种简单而富有韵味的、具有隐喻和象征性的优美而单纯的形式。

奈薇尔逊的集合艺术风格是独树一帜的。在《天国大教堂》中,他把现成的物体和各种形体的箱子以格状分割排列,组织并堆积成一堵大规模的“浮雕墙”,构成一个抽象图案般的整体效果。旧木作的精细雕琢给作品增加了一种罗可可式的优雅,仿佛是对过去时代的辉煌文明的重新发掘和缅怀。

同样风格的雕塑家还有法国的阿曼,他创作的作品《长期停放》 是一个嵌进了60多辆汽车的方体水泥柱。作者没有肢解和破坏对象,而是把完整的旧汽车等物品集合起来,构成一件独立的浮雕作品。

波普艺术家西格尔,创作了为数不少的浮雕作品,他表现的对象是人体,但他采用的手法是直接从活人身上翻制,材料是石膏,道具通常是现成品。他有意保留下翻制的痕迹以及石膏的质感和颜色。以期既打破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又保持作品与现实的距离。他把雕塑当成一种整体环境来考虑,不仅建立起了一种具有波普艺术内容的独特雕塑风格,而且积极地推动波普艺术向环境艺术深入。

现代艺术的发展,促使艺术形式日趋繁荣和丰富。相对独立的浮雕语言和形态的形成,为架上表现性浮雕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功用审美性浮雕

功用审美浮雕是适应、并装饰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一种雕塑形式,它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通常适应大众审美心理,适合工业和手工业生产,是物质生产与精神表述的综合产物。一般情况下它完全依附于载体,是一种在有规定和有限的空间内进行的艺术创造,但同样也可以表达艺术家个人的审美创造。它是古往今来一直倍受钟爱和重视的浮雕表现样式。

实际上,功用性浮雕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最早的艺术大概都与实用性有关。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的民族、不同时期都有大量的功用性装饰浮雕出现。公元前6千~2千年,这种装饰形式就大量出现在不同造型的陶器表面,在实用器皿的外表和局部,以浮雕的形式表现人物、动物和几何形纹饰。商周时代青铜器的装饰,使浮雕的表现技法在实用审美领域推到了高峰,也使浮雕装饰手段成为各时期青铜器的典型特征。公元前4世纪出产于多瑙河流域的《包雷斯银杯》,展示了浮雕手段与锻造技术的独特魅力。埃特鲁里亚时期的赤陶《骑士》,以浮雕的几何化造形图案装饰,构成了一个富于装饰性的整体,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和展现了审美和实用功能的结合。

同样的例子在实用器物方面是数不胜数的。在各国的徽章、硬币、纪念币的设计制作中,浮雕形式显示出它独一无二的作用和意义。这类作品虽尺度不大,空间有限,但题材、内容和形式的表现均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我们通过一些章牌雕塑即可感受到其精致和完美的程度。这类浮雕多考究处理手法,做工精细,铸造精良,具有很好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一些现代艺术家从这种形式中得到灵感并大大拓展了其表现空间,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浮雕在实用功能上的表现潜质。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随时展而发展,随社会进步而不断变化的,实用审美性浮雕也是如此,它肯定会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而得到更大的发展。

(二)浮雕的风格类型

大体上,可以对浮雕艺术的风格类型作以下几种划分:

1、 具象写实型

这是一种源自欧洲古典传统尤其是古希腊传统的、覆盖古代和现时代的浮雕风格类型。在整个西方艺术史以至20世纪的世界艺术史上,它产生过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时至今日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早在古希腊时期业已确立的西方雕塑传统,受古典美学思想支配,始终遵循写实主义原则。其美学理论的依据是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它强调客观真理的存在,追求对现实世界的如实反映或客观再现。经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和自然科学的用力发展,古希腊的模仿理论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模仿技能不仅仅是一种反映自然的技艺,更是一种揭示自然真实的科学。相应的写实原则要求艺术家限制个人的想象和主观情绪,以便不偏不倚地、冷静客观地对待自然,从而理性地把握世界的真实性。新古典主义继承了这种写实原则,并把自古希腊以来的追求普遍真理的思想加以片面化,强调用单纯的形式、准确的结构、实在的体量、静穆的风格以及更多取自神话的高贵题材,来表现理想化的社会思想主题,追求普遍与永恒的理性价值。

在总体上,具象写实型浮雕吻合于西方雕塑传统和概念的古典内涵以及相应的要求。从古希腊到十九世纪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雕塑实践,历史地建立起有关雕塑观全部古典内涵。它大体包括:按几何学方式描述的长、宽、高三维形式架构;具有现实占据性的体积和实在质量的封闭静态实体:形体状态模拟客对观对象的自然结构和视觉特征:以石料、青铜等硬质材料为载体,以社会化、理想化的理念为内涵,种种形式要围绕理性规划的中心构成有机整体:这个整体最终依附于一个更大的具有限定意义的人文空间环境,并与其功用目的保持一致。

雕塑概念的古典内涵构成具象写实型浮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一般地说来,具象写实型浮雕因此所要接受的规范,体现为它针对建构预先规划的中心式雕塑整体和社会化、理想化的理念表现要求,必须以尊为审美标准或原则的写实性塑造手法、合乎主题思想与情节发展逻辑的结构、模拟事物自然特征和状貌的形式、以

及切合建筑载体的功用目的与形态品格的风格来展开自己。显然,这一切意味着对它而言的高度的限制性,它在本质上不能与传统规范相悖,否则就是一种不合格的东西。在现代艺术革命崛起之前,这些限制性甚至在最基本的意义上,首先表现为浮雕对建筑、器物等载体的必然依附。这种作为前提的依附性,决定了作为浮雕本体特征的“平面性”——一种从雕塑角度理解的、依然有别于古典绘画平面的“平面性”。

就上述方面而言,“具象写实”作为类型化的浮雕艺术的规定或限制,其含义远不只是风格学或形态学上的,实际上要广泛得多、复杂得多。正因如此,现代艺术运动中的各种雕塑革命和反叛姿态,都把矛头集中地指向这一类型的浮雕艺术传统。就现代艺术实践的实际情形来看,各种雕塑革命所强调的创新理念以及所取得的创新成果,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对这一类型的原则、旨趣和特征的突破来确立或实现的,无论它们是部分的、有限的突破还是全盘的、彻底的突破。

在这一风格类型范围内,还可以析出一种亚型即“写实变异型”。其特点是:在不触动写实主义理念本质和审美理想的前提下,其风格形式上的变异并没有完全背离常规欣赏习惯、放弃视觉形式的还可以辨识的具象特征。这种变异形态,可以包括属于欧洲古典时代的、相对古希腊典型样式的一些非典型的风格形式;还包括属于20世纪的、相对典型具象写实型的一些非典型的风格形式。

写实主义雕塑传统,在20世纪遭到现代主义的激烈冲击。就现代雕塑的整体格局而言,它失去了以往一统天下的主导地位,仅仅作为多元构成的一部分或一种手法。但是,它不仅从未中断,还通过深刻的价值调整,以某种变异的形态不断向前推进。写实变异型之所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于它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于它不断地适应时代的需求从其它风格中吸收营养以丰富自己,不断革新自己的面貌。艺术家从各种文明文化传统、各个地域或民族的艺术创造以及现代科技成果中汲取营养,在形式结构方面对具象写实造型加以变异,产生出各种新的变体或者说新的风格,运用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等手法强化具象形式的新面貌。

2、 具象表现型

这是一种源自西方文明传统之外的所有其他地域和民族的文明传统、覆盖广泛、成分复杂、形态多样的浮雕风格类型。其一般特点是,在遵循人类欣赏习惯、保持艺术表现可以辨识的具象特征基础上,更加强调浮雕空间结构或视觉形象的象征性、寓意性以及种种非单纯审美的复杂社会功能,因此它的风格形式与欧洲古典雕塑传统相去甚远。

纵观世界范围的人类艺术史,在西方文明实行大规模扩张之前,包括亚洲、非洲、澳洲、拉丁美洲在内的各地域各民族的本土艺术创造,早已形成体现自身文化精神和社会生活需要的艺术传统或艺术体系。它们以不可磨灭的文化特性和美学特征,提示了一种不同于西方话语却与非西方民族的社会生活休戚相关的艺术概念。像许多非西方艺术实践皆有体现的那样,这种艺术概念并不以可以独立看待和单纯把握的艺术性为艺术的本位价值,它强调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全面参与、全面融入、全面承诺或全面体现,承担社会生活所期望、所需要、所赋予的且又非其不能的价值担待。与其说这样的艺术不存在本位价值,不如说它的本位价值所执不以西方话语的艺术性、而以本土话语的艺术性为据。

就活跃并作用于本土社会生活的非西方民族的浮雕艺术而言,其艺术性体现在一种样式、一种造型、一种结构或一种塑造方式,切实地实现了它的某种或某些价值担待。失去这一定的价值担待,或者所担待的不是社会化的价值,那么,作为艺术形式的上述任何成分,其本身则不足以自立自为,无从可言艺术性。因此,以社会价值担待为本的非西方民族的浮雕艺术,总是和本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宗教信仰以及伦理道德等广泛的社会实践混合交融、并作为载体或媒介在整合社群、规戒示范、鼓动生产、记述历史、交流思想、传播知识、证明身分、昭示责权、惩罚褒奖、祈禳疗治以及寄情娱乐等复杂的社会功利方面,发挥积极而特殊的作用。大量材料表明,传统非洲艺术的创造,包括某种造型活动的开展或果种造型样式的推出,其动机总是关联着比审美要求远为宽泛、复杂的社会需要,而且这种关联往往以随俗的方式得以实现。原生形态的非西方民族的浮雕艺术,是本土社会生活的有机构成,不具有游离其外的生态独立性或价值独立性。一言以蔽,这种风格类型的浮雕艺术,是不具有独立性质也不以独立性质为终级价值追求的艺术,它拒绝任何意义上的单纯性、独立性企图。

在遭遇西方文明的分裂力量并受其破坏之前,非西方民族的浮雕艺术始终保持着自身的文化特性。尽管各民族信仰和文化并不统—,但如同中国人、印度人、印尼人、澳洲土人、玛雅人以及包括巴拉人、多贡人、塞努福人、巴加人、巴库巴人、区卢巴人等在内的热带非洲土人所创造的浮雕艺术所显示的,诸多非西方文明的艺术传统经受了巨大时空跨度的考验,而不曾为政治演变、朝代更替或外族入侵所改变。这是文明活力的使然,是民族信仰和文化内在连续性的使然。对非西方民族而言,浮雕艺术是可以诉说一切的语言、沟通一切的途径、体现一切的载体,它被那里的人民视为与普遍灵性打交道的适当方式。

3、 抽象表现型

这种风格类型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既包括世界各民族在漫长历史时期中创造的古典浮雕艺术,也包括西方现代艺术革命以来在世界范围流行的现代浮雕艺术。一般说来,这种风格类型的艺术造型很大程度地或完全地摆脱了模拟自然对象的倾向,而强调以非具象的视觉形式对人文理念或主观感受的表现;它在形式上的共同特征是,艺术形象失去了可供辨识的具象特征,而多采用抽象的或几何的造型元素来构造。

当然,古典的抽象表现型和现代的抽象表现型浮雕,在精神内涵方面却有很大的甚至是根本的区别。

古典的抽象表现型浮雕,虽象现代抽象艺术一样表现为非具象视觉元素的结构,但它并不取决于单纯的形式趣味和形式法则。它强调并体现“意义”的联结,以“意义”本身的圆满构成为原则。而且,至关重要的是,这种“意义”与纯粹个人的旨趣无缘,其根本来源是以传统风俗信仰为载体的历史性集体意识或社会意识。对于这类浮雕的内在结构,视觉形式元素本身,诸如其性状如何、关系如何是无关紧要的问题,紧要的是它们必须顺应圆满构成一种“意义”的中心需要。我们由许多非西方民族的古典浮雕形式上所感受到的,那种一应的抽象、夸张、变形和概括,都是结构表意化的自然形式效应。对这种古典抽象表现型浮雕来说,其抽象的艺术风格不能仅从艺术风格学上理解,而特别需要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把握。它是这类艺术针对“意义”的圆满表达和传递所呈现的一种静态形式特征。

现代的抽象表现型浮雕,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以抽象主义、构成主义为主体的现代艺术,体现了一种基于非具象倾向的广泛艺术思潮。早在罗丹的时代,这种艺术思潮便从反叛写实传统的细微处悄然滋生。早期现代艺术探索的各种非具象倾向,逐渐形成一种合力或趋势,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以相应的理论和实践形式明确化,抽象主义由此崛起。艺术史家们,大体将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一书的出版作为一个标志,该书首先从理论上论证抽象艺术。在抽象

主义的崛起过程中,除康定斯基外,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蒙德里安和风格派集团、塔特林等人创立的构成主义、以及包浩斯学院等个人与集体,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作为广泛的艺术思潮,抽象主义确立了二十世纪的“抽象艺术”概念。它的含义一般被限定在这样两个层面:“一是指从自然现象出发加以简约或抽取富有表现特征的因素,形成简单的、极其概括的形象,以致使人们无法辨认具体的物象;二是指一种几何的构成,这种构成并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邵大箴:《西方现代美术思潮》第232页,四川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依此,抽象表现型浮雕又有“抽象有机”和“抽象构成”之分。不管在哪一层含义上,现代的抽象表现型浮雕都最能体现现代文明精神,在风格形式上代表着20世纪浮雕艺术的一种主流。

在精神内涵方面,现代的抽象表现型浮雕与古典的抽象表现型浮雕相区别根本点,在于它的非具象视觉元素的结构,多取决于单纯的形式趣味和个人意旨。它所强调的意义表现,更多地是强调个人旨趣的表现,强调艺术家个性或个体生命价值的表现,如罗丹所言“颂扬自己的灵魂”。对于这类浮雕而言,视觉元素的构成形式往往是紧要的东西,它直接体现艺术家的个性,这包括他自己的思想观念、情感情绪和主观体验。因此,现代的抽象表现型浮雕在价值追求和形态面貌上是五花八门、难以理喻的。象所有现代艺术那样,它整体地卷入到反叛古典原则的激烈变革过程,以致很少有某种稳定的风格形式能够贯穿整个变革过程。因此,姑且可以总结的,或许就是一种似乎巳经特化为现代艺术精神的创新姿态本身。它所强调的对一切权威的、主流的或既成因素的否定,是本世纪行如穿校的各种主义流派确立自身的普遍策略。

4、观念综合型

这是一种充分体现现代叛逆精神,力图挑战、突破雕塑以至整个艺术的界限,创造全新“艺术”概念或形态的浮雕风格类型。

就极端状态而言,这种风格类型的前沿追求,已突破界定浮雕或艺术的底线,而消融于难以与现实本身相区别的“身体行为”或“思想活动”。不过,就一般特点而言,这种类型的追求往往不再考虑“具象”或“抽象”、“写实”或“写意”、“再现”或“表现”这类风格或手法方面的问题,也不再计较载体、材料、结构、形态、成品这类涉及艺术的空间存在性的问题,而是致力于“观念”、“创意”、“设计”等思想理念意义的表述与实施,并强调这种表述与实施的完整性、巧妙性、超常性或颖异性。所重的是关联“观念”的“装置”,以及“表现观念”的“过程”。象前一种类型那样,它所表述与实施的思想理念意义,绝多缘自单纯的个人范畴,具有极强的个人主义色彩。目前流行的属于观念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的种种试验,在一定意义上,即还可以从形态上视之为“浮雕”的意义上,都可以归入这一类型。

现代雕塑运动在持续的空间突破中,于80年代进入往往被称作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时代。在这个时期中,很难再像以前那样,去辨析各种风格间的关系。支持人们作出确切判断的艺术规范,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创新的,都已不存在也未再产生。其实,多元化本身已无形地成为反规范的“规范”——任何一种东西,无论它怎样极端怎样地缺乏认同者,只要被谁认作“艺术”它就是艺术。在此情况下,艺术只剩“艺术”这一词语形式,而毫无足以界定它的实质性的内涵。观念综合型浮雕也已处在难以规范和界定的境地,并在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趋势中逐渐走向对浮雕自身以至艺术自身的彻底消解。

参考书目:

《世界美术史》 山东美术出版社

《现代艺术中的原始主义》(美国)罗伯特·戈德沃特

《黑非洲艺术》 让·洛德

《世界雕塑全集》 河南美术出版社

《艺术发展史》 (英国)贡布里希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装饰雕塑设计》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浮雕技术范文第3篇

一、浮雕的概念和特征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

浮雕的空间构造可以是三维的立体形态,也可以兼备某种平面形态;既可以依附于某种载体,又可相对独立地存在。一般地说来,为适合特定视点的观赏需要或装饰需要,浮雕相对圆雕的突出特征是经形体压缩处理后的二维或平面特性。浮雕与圆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相对的平面性与立体性。它的空间形态是介于绘画所具有的二维虚拟空间与圆雕所具有的三维实体空间之间的所谓压缩空间。压缩空间限定了浮雕空间的自由发展,在平面背景的依托下,圆雕的实体感减弱了,而更多地采纳和利用绘画及透视学中的虚拟与错觉来达到表现目的。与圆雕相比,浮雕多按照绘画原则来处理空间和形体关系。但是,在反映审美意象这一中心追求上,浮雕和圆雕是完全一致,不同的手法形式所显示的只是某种外表特征。作为雕塑艺术的种类之一,浮雕首先表现出雕塑艺术的一般特征,即它的审美效果不但诉诸视觉而且涉及触觉。与此同时,它又能很好地发挥绘画艺术在构图、题材和空间处理等方面的优势,表现圆雕所不能表现的内容和对象,譬如事件和人物的背景与环境、叙事情节的连续与转折、不同时空视角的自由切换、复杂多样事物的穿插和重叠等。平面上的雕凿与塑造,使浮雕可以综合雕塑与绘画的技术优势,保持手法上的多样性和多样化。二维空间中的透视缩减,陪衬主体形象的背景刻画或虚拟,使浮雕的塑造语言比之其它雕塑尤其是圆雕,具有更强的叙事性同时也不失一般雕塑的表现性。

压缩空间的不同程度,形成浮雕的二种基本形态——高浮雕和低浮雕。

高浮雕由于起位较高、较厚,形体压缩程度较小,因此其空间构造和塑造特征更接近于圆雕,甚至部分局部处理完全采用圆雕的处理方式。高浮雕往往利用三维形体的空间起伏或夸张处理,形成浓缩的空间深度感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浮雕艺术对于形象的塑造具有一种特别的表现力和魅力。法国巴黎戴高乐广场凯旋门上的著名建筑浮雕《1792年的出发》,是高浮雕的杰作。艺术家将圆雕与浮雕的处理手法加以成功的结合,充分地表现出人物相互叠错、起伏变化的复杂层次关系,给人以强烈的、扑面而来的视觉冲击感。

浅浮雕起位较低,形体压缩较大,平面感较强,更大程度地接近于绘画形式。它主要不是靠实体性空间来营造空间效果,而更多地利用绘画的描绘手法或透视、错觉等处理方式来造成较抽象的压缩空间,这有利于加强浮雕适合于载体的依附性。美索不达米亚的古亚述人,大概是最善长于用此手段进行艺术表现的艺术家。在一系列的“亚述人狩猎图”中,他们很好地运用浅浮雕手法,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地表现出充满生气的艺术形象,并以复杂的动势贴切地展现出人物和动物的内在情感。

浮雕空间压缩程度的选择,通常要考虑表现对象的功能、主题、环境位置和光线等因素,其中环境与光线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优秀的雕塑家总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关系,从而使作品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在充分表达审美思想情感的基本创作原则之下,浮雕的不同形态各有艺术品格上的侧重或表现的适应性。一般地说,高浮雕较大的空间深度和较强的可塑性,赋予其情感表达形式以庄重、沉稳、严肃、浑厚的效果和恢弘的气势;浅浮雕则以行云流水般涌动的绘画性线条和多视点切入的平面性构图,传递着轻音乐般的平和情调和抒情诗般的浪漫柔情。

雕塑艺术的发展使圆雕日益强化了它的相对独立性,相比之下,浮雕虽然更多地受制于一种依存关系,即对“平面”或“墙面”的依赖,但其独特的表现特质和丰富的雕塑性造型手段仍是其它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而且,其审美特性在现代艺术革命的促进下,也日益强化了它的相对独立性。对固定“墙面”的依赖性和适应性,在现代浮雕上已不再象古典浮雕那样显得那么地强烈、拘谨和不可动摇。对现代浮雕而言,作为载体或环境的“墙面”是自由的、可选择的,它因此具有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

二、浮雕的起源与发展

人类社会存在以来,艺术一直是整个人类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原始先民由于对自然现象还无法正确地解释,于是产生了原始宗教,他们以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随着原始宗教的发展,原始雕塑艺术也作为祭祀信仰、崇拜观念的体现方式或表达形式而得以发展。山洞中的原始岩画和雕刻,最初表露出浮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原始特征。

人类的物质生活,往往影响到精神上的表现。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用颜色和线条来表现狩猎采集生活所接触的自然对象,把它们描绘成平面的绘画,以表达人们对这些事物的关切。当人们发明线刻,意欲以岩石等硬质材料固定和保存这些形象时,最初的浮雕便产生了。随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发现了暗影表现法,逐渐由平面形相的涂绘进到对物象体积的关注。这种关注以及采用各种材料来达到体积表现的造型实践,促进了圆雕最初的发展。

原始时代的岩画、线刻,无论是模拟自然的写实物象或是装饰性的图案,其描写方法或造型模式多大同小异。尼罗河流域及地中海东部,各洞穴中所发现的线刻,其方法皆是先大略勾勒外面的形廓,然后予以着实的描写并刻成线形。随制作工具的发展,浅浮雕性质的岩刻也受到相应的促进。中国北方的原始游牧民族在绵延千里的阴山山脉,留下了大量记载他们生活历史的岩刻(或岩画)。这个地区的岩刻特点是,写实性强,多以牛、马、山羊、鹿、虎、豹等野兽和家畜为题材;原始艺术家们将图形绘于致密光洁的黑石上,后用专门磨出的尖锐硬石刻出图形,成为石刻浮雕艺术的早期表现。

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陶器。与制陶相关的塑造技术和装饰技术,进一步促进了雕塑形态的发展。除彩绘线画外,不断推进的陶器装饰还发展出具有雕塑感的装饰形式,出现了立体的印纹、划纹、刻纹和堆纹等,甚至出现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陶质圆雕、浮雕或透雕。考古资料表明,与石雕一道构成原始雕塑的丰富面貌的陶塑包括泥塑,在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地中海、欧洲中部西部以及中国等广大的文明区域,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原始社会解体以后,浮雕艺术逐渐走向繁荣。在许多文明古国,为祈求死后永生而修造的陵墓,为祭祀祖先神灵而营建的庙宇,以及为颂扬帝王功业而树立的纪念碑,无不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浮雕这种兼具雕塑的实体性和绘画的叙事性的表现形式,很大程度地适应于古代社会生活和精神取向,它为表现人们想象中的神圣世界或伊甸园般的天国理想,以及记录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提供了有力的方式和广阔的天地。

公元前25世纪,埃及已经成为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在那里大量的浮雕被用来装饰陵墓、庙宇和纪念碑。埃及人创造性地运用了三种典型姿态(①全部的正面;②绝对的侧面;③俯视的顶面)来塑造浮雕人物形象,努力营造一种静穆、神秘与威严

的气氛。“纳米尔石板”的浮雕风格形式,标志着影响持久的埃及艺术程式的形成。其单纯简练的曲线造型和几何因素,在埃及古王国时期已趋于完善。有力的线性的塑造,使浮雕与题目、铭文的刻划具有相同的意义。在这里,硬直的阴刻线条强调了有精神象征意义的“动势”,而不再局限于再现一个现实化的形象和场面。

西亚的两河流域,孕育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浮雕艺术在两河流域的各个王国中呈现出不同风貌,而亚述王国的浮雕无疑达到了最高峰。亚述浮雕遵循叙事原则,以宏大的构图和细腻的刻画,铭记了国王的伟大功业和历代王国的兴衰荣辱。写实风格的《纳拉姆辛纪功碑》朴素而庄严,其构图巧妙,人物安排得当,对国王、侍从和敌人都作了出色的描绘;对体积感的强调和肌肉的夸张表现,赋予浮雕形式以遒劲而蕴藉的张力。《受伤的牝狮》也是亚述浮雕的代表作,它以生动准确的线条,精妙地把握住感人的瞬间动态,充分显示了亚述艺术家刻划形象、渲染气氛的高度才能。新巴比伦时期的琉璃陶浮雕,也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与亚述王国的平面式的处理手法有所不同,它以高浮雕的形式来塑造形象,然后再施以釉色装饰,这使得造型主体更加生动且具有真实感。新巴比伦的琉璃陶浮雕,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亚述的艺术传统。

希腊古典雕塑是西方雕塑艺术的典范。古希腊是一个泛神论的国家,建造大规模的神庙是出于对神的崇拜,这些神庙成为浮雕的主要载体。公元前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的古希腊开始大量地运用浮雕来装点城市和建筑。包括三角楣墙雕刻、浮雕间板和饰带浮雕在内的巴特农神庙上的浮雕艺术,无疑是希腊古典雕刻遗迹中最伟大的作品。楣墙雕刻的高浮雕近乎于圆雕,;占据饰带矩形空间的是为数不少的浮雕间板,它们描绘了勒庇底人和堪陀儿、神祗和巨人、希腊人和阿马戎人的战斗场面。这些显然出自不同学派艺术家之手的浮雕间板,尽管雕刻风格和手法各不相同,但都能将多样丰富的内容巧妙、得体地安排在特定的平面空间中,没有生拼硬凑之嫌。饰带浮雕象间板浮雕一样,沿着建筑向四面伸展,规模宏大。《游行行列的骑手》对透视缩短理解得更为完美,表现技法达到了一个新的深度,如恰当地缩小形象的最远的部分,而凸出的部分却保持高度上的一致;形象之间用相互穿插、依偎、重叠的方法,连续地传达浮雕的深度,以造成人的错觉。这种不断成熟的错觉深度的表现技巧,在珀加蒙的宙斯与雅典娜祭坛浮雕饰带《神祗大战巨人》中发挥到了极致。近似圆雕的高浮雕手法和渐远形体的大小交错排列,最大限度地暗示了空间的深度,整个构图形式则给予观者以强烈的运动感和冲击力。希腊浮雕艺术建立在卓越的写实基础之上,其人物造型结构严谨,解剖准确,表现出希腊人在写实造型方面的高超技巧。希腊人有注重“逻辑”和“求真”的传统,他们的艺术家通过对自然的观察,逐步找到了描写自然的方法。希腊早期的雕塑,衣服通常用凹线来表现,随着求真的发展,这些衣纹变为凸起的造型线,传统的二度空间被三度空间所取代。古希腊浮雕为西方艺术创造了一种美的典范,并在西方艺术史上达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

中国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浮雕艺术以装饰形式在礼仪性器物上获得突出的成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商周青铜器上的浮雕装饰纹样,它“以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现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感情、观念和理想。”(李泽厚语)“饕餮”纹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最有特色的一种浮雕装饰样式。作为平展的兽面纹,它以鼻为中心,向两侧展开,形象十分地图案化,雕塑技法的运用使之在器表的平面上表现出一种浑厚、凝重的立体效果。中国古代浮雕艺术的繁荣,集中体现在汉画像石、画像砖以及魏晋以后佛教造像与陵墓建筑之中。两汉时期为数众多的画像砖,是中国特有的浮雕艺术样式。它把叙事性和表现性统一起来,以生动的情节和传神的塑造,对当时的社会风俗、生产生活场面和神话故事予以形象的描绘。它的造型手法具有写实性,但其构图和空间处理却采用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方法,因此在把握对象方面显示出一种高度的自由。画像砖中最常用的手法和表现形式是“平面浅浮雕”,其一般做法是在印模压印出的凸起却细腻平整的画面上再加刻阴线,勾勒出画像的细部,穿插其中的面和线使造型形象丰富而生动。对中国浮雕艺术而言,作为造型语言的“线”的大量运用,是富有审美表现力和民族气质的特点。除汉画砖外,西汉的石刻艺术如陕西霍去病墓的石雕,也呈现出线性表现的重要特征。在这里,线比立体块面具有更大的灵动性和流动感,通过雕刻线条的运用,浮雕和圆雕结合一体,带给人以巨大的力量感、运动感和扩张感。东汉的墓室石刻艺术,突出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浮雕艺术的基本面貌。尽管它在内容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其雕刻技法或手法却变化较多,或剔地平雕阴刻,或剔地浮雕阳线,十分注重线型的凹凸处理,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观和聪慧才智。

在古代印度,最受重视且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形式是雕塑。浮雕形式成为寺庙雕刻的主要装饰手段。作为印度早期佛教艺术的巴尔胡特宰堵波的围栏浮雕,可谓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以线刻为主的浅浮雕,丰富内容的形象挤满了画面,显示出一种独特的充实感和独具匠心的构图处理。密集紧凑的填充式构图和一图数景的连续性构图,一定程度地突破了现实的时空局限,获得了艺术上的表现自由。作为神圣的象征,理想的人体造型为印度和古希腊人所认同,所不同的是,印度人强调人体的肉感,坦诚接受并歌颂肉体的存在。《约克西像》以优美的S形曲线,体现了合乎印度审美规范和艺术程式的标准的女性人体美,象所有代表印度教或佛教信仰的神像一样,该作也表露出惹人注目的性特征。这一切构成并赋予印度浮雕以独特的艺术魅力。

大致上,柬埔寨浮雕艺术比它的印度原型更强调抽象性。偏爱对称而不喜欢有机的线条,造型以近乎几何形的对称为主要特色,这种特质似乎暗示着有别于其它宗教体制的思想信仰上的奥妙与神秘。柬埔寨的浮雕艺术较少印度式的肉体真实感,它似乎更加关注超越尘俗的神圣力量。在东南亚,吴哥浮雕所显示的高超技巧和艺术倾向,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

以墨西哥为中心遍及中美洲的玛雅文化早已闻名遐尔,在那里,浮雕以其独特的形式装饰着巨大的神庙建筑。玛雅的装饰性浮雕,将政治变化、宗教事件和日常生活的复杂场景,表现于墙板、楼梯、门楣及方柱。与世界其它地区的古典艺术不同,玛雅文化的这些浮雕作品,有一种方正的块状感和庄重感,加上以剪切手法处理的造型,使玛雅艺术显得十分独特。

佛教艺术的传入给中国的浮雕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石窟造像的兴起为浮雕艺术在中国大地上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飞天形象的出现和演变,显示了中国艺术家对外来文化的创造性接受。(图6—23)其飘逸的动势以及极富节奏和韵律感的飘带,体现了中国浮雕以线造型为主的风格。三度空间所特有的体积感、重量感,在这一时期的浮雕上显现出增进表达深度和造就凝重气氛的优势。魏晋的飞天浮雕形式,初步表现出对深度的探索。魏晋浮雕艺术所取得的最重要的突破,在于它把以往那种近乎于平面的线刻形态,发展成突出主体的丰满浮雕。这里所表露的、出于显示统治者的威严和佛的庄重之需要的对“体量”的兴趣,使天王、力士造像随后大大地繁

荣起来。多置于石窟外壁的力士造型,总处在光线与阴影的变幻中,因此浅浮雕显然不如近乎圆雕的高浮雕装饰更为适合。

在欧洲,与中国秦汉王朝遥相呼应的是强大的罗马帝国。罗马人凭借其政治、军事上的天才,创建了庞大的帝国。作为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他们讲求实际,从希腊文明中取其所好,然后随心所欲地加以运用。罗马人的浮雕艺术延续着东方和希腊的古典法则,他们为庆祝胜利高奏凯歌修筑起凯旋门和纪念碑,并使之遍布浮雕饰带。象奥古斯都的《和平祭坛》《图拉真纪念柱》等最富罗马特色的浮雕代表作,对于罗马人来说,无疑充分地满足了他们叙述帝国故事的爱好和热情。为纪念图拉真皇帝的功绩而建造的《图拉真像柱》,柱高27米,1米宽的浮雕饰带围之盘旋23圈,它完整地叙述了图拉真征服达西亚人的战斗故事。雕塑家将希腊艺术几百年来的技法和成就都用在这些战功记事的作品之中,但罗马人为使后人牢记其功德,而强调清楚的叙事和全部细节的准确表现。艺术的性质出现了某种改变,其主要目标已不再是和谐、优美和戏剧性的表现。与纪念柱同样著名的《和平祭坛》,在浮雕的技巧上略有突破。罗马艺术家在处理空间和深度上比希腊古典艺术家有所进步,如祭坛浮雕,他们处理平面化人物背景的柔软性,在技术上更到位些,几乎把后面的人物消失在背景之中的处理手法,将前面的人物浮雕层次托得更高。

公元4世纪至14世纪,基督教的盛行,使欧洲中世纪艺术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在法国,多为建筑装饰的哥特式雕刻,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随宗教观念由“神圣化”向“人性化”的转变,建筑雕饰也由浅浮雕向高浮雕发展,并逐步从墙面上独立出来,促成了新的雕塑风格的形成。这种风格突显于法国沙特尔教学正门上的浮雕,其人像比例适应建筑柱身形状的要求,形体被极度拉长,形成瘦长清秀的风格。裹住柱身的人像浮雕,头部探出柱身,浑圆且真实,它们不再是浅浮雕,而是几乎独立于柱头的高浮雕。这种力图摆脱建筑框架制约的尝试,使以后二、三百年的法国雕刻走向真实的空间和真实的生命。

同样的情形出现在佛教盛行的中国隋唐,石窟造像的营造和布局,为浮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使这一时期成为继商周、秦汉之后,浮雕艺术空前繁荣的时期。它的最大突破是,变从前的浅平线刻形式为立体而丰满的高浮雕。

中世纪热带非洲的浮雕艺术,可以与世界各国同时代的浮雕艺术相媲美。它们通常以雕花的门窗、浅浮雕和铜质饰板等形式出现。它们对宗教生活保持着某种独立性,不属于崇拜观念的产物或注释。虽不具备建筑特征,可它们与建筑或与王宫和圣殿建筑物保持着一定的联系。《镶板》一作,在其中央的一位女性形象,是以近乎圆雕的手法雕刻的,性的特征被突出地加以强调;背板所刻满的几何形纹饰可能代表这样一些象征意义:三角形表示三位一体神,棱形代表女性特征。在这里,尽管意义是具体的,但其符号形式却是抽象的。贝宁的青铜饰板《将军与士兵》,严格遵循对称原则来构图,其变化因素在于装饰纹样的区别。雕塑的主体部分采用近于高浮雕的手法,突出了所要强调的中心人物。饰板上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处理的细部装饰,将青铜铸造的精致性予以充分的发挥,其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文艺复兴时代,在新的时代精神——人文主义思想的引导下,一种不同于中世纪表现性艺术的新艺术风尚应运而生,艺术家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人生和社会生活,努力将科学、艺术结合起来。雕塑家以理学的明智去认识世界,在肯定希腊、罗马写实雕塑的基础上,注重透视、解剖等科学的艺术研究,促使浮雕艺术日趋发展和繁荣。由吉贝尔蒂所作的佛罗伦萨洗礼堂铜门《天国之门》,运用科学的透视学原理,巧妙地将绘画透视法跟雕塑的主体空间效果相结合,其中背景部分的建筑物几乎是以画家的单一视点透视法来构成的。浮雕下部的人物采用了高浮雕形式,一部分人物的头部甚至被处理为圆雕。这种由高浮雕向浅浮雕过渡的表现形式,被艺术家运用得自然、妥贴和悦目。这一时期,浮雕线性透视技法的发现,使西方浮雕写实技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多那太罗在浮雕《希律王的宴会》中,通过运用绘画性的线性透视方法,对其背景作了引人注目的实验,即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用制造空间深度错觉来取代中世纪绘画或浮雕中的平面装饰效果。这种背景处理方法,成为西方美术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大特色。

16世纪法国在浮雕方面的突出代表首推让·古戎。他的浮雕《无罪的喷泉》深受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影响,既有古典韵味,又富有人情味。作品中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形象,是对中世纪禁欲主义思想的冲击,是对人和自然的赞美。

经过文艺复兴运动洗礼的艺术家们,面对前人所创造的伟大成就,不得不试图以形式上的创新去进行超越。18世纪中叶,欧洲产业革命的扩展及资本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西方城市文明的进一步繁荣,促使浮雕艺术在建筑、园林、广场、街道等方面以持续的发展向前推进。

《1792年的出发》是雕塑家吕德为巴黎星形广场凯旋门创作的高浮雕。与凯旋门上的其它三块主题浮雕相比,它显得更为庄严、雄伟。雕塑家巧妙地运用了联想与照应的处理手法,通过一面向前迈进,一面伸手向后召唤的自由女神和蓄鬓男子的动势,让人们自然地感受到跟随其后的人流;由于运用照应手法把人群分上下两层,越发使人感到他们向前的运动是急速有力和真实的,以至造成雕像人物似乎要走出墙面的感觉。《出发》是这一时期法国浪漫主义雕刻的典范之作,采用类似手法的作品还有吕德的学生卡尔波所作的《舞蹈》,它们所表现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不仅善于处理雕塑的动态节奏和起伏变化,而且能很好地适应建筑墙面的整体。这一切突破了古典浮雕稳定而又显死板的格式,使浮雕在有限的空间中具有无限的活力与生机。

19世纪末以来,整个西方世界受工业文明的影响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同的文化思潮风起云涌,传统的审美价值和观念受到挑战。在变革的形势之下,各种主题的浮雕纷纷脱离所装饰的主体而趋向独立发展,风格形式日趋多样化。

法国雕塑家罗丹,以它卓越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启动了雕塑变革的引擎,使他成为西方雕塑艺术由古典向现代转变的界标。罗丹在浮雕领域的天才力作是倾注他毕生精力的《地狱之门》。他几乎下意识地将自己对人物、社会的自我体验和真知灼见反映在了作品中,使其具有深刻的人性和巨大的魅力。《地狱之门》不同于以往的建筑性装饰浮雕。以前类似的浮雕多是按故事情节来构图,分割布局显得有条有理,合乎情节发展的逻辑。而这件作品虽然只表现一个主题,但其构图却是不规整的。它当然包含着精心的构思和布局,但整体看去,一切似乎铺天盖地而来,在门的每一空隙处都雕刻有被打下地狱的人。由于平面上起伏交错的高浮雕和浅浮雕,形成了复杂而变幻莫测的暗影,整个大门显得阴森沉郁,充满运动感,并仿佛响彻着地狱的嘈杂之声。当作品第一次以独立的石膏代替品竖立在巴黎公共广场的时候,竟遭至巴黎美术学院学生们的攻击,以至砸成上百碎片。今天,当人们由衷地欣赏罗丹的作品时,是很难想象作者当年受到怎样的冷遇和指责。但历史最终选择了罗丹,这真是很有嘲讽意味的。

在浮雕领域,罗丹的学生布德尔表现出了比先生更具挑战性的形式探索和实

践。他吸收埃及、印度特别是中世纪哥特式雕塑的装饰特性,强调在浮雕上追求建筑感,注意将建筑中的构成因素运用到浮雕中去。他的浮雕作品总是将背景进行平面的几何化处理,简洁、概括、方直的塑造手法和风格面貌,形成了布德尔雕塑语言独特性。

浮雕在整个20世纪百年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着圆雕愈益趋向独立发展的革命性变化,浮雕也开始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展示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传达着更具独立意义的精神内涵。与绘画、圆雕一样,这一时期的浮雕艺术受到众多流派风格的影响,象征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以及波普艺术等等,在浮雕领域都有所表现。就整体而言,最近一百年间的浮雕艺术呈现二大走向。一种沿着罗丹的路线继续推进,大体属于写实范畴。一批卓有成效、影响广泛的雕塑家活跃其中,如布德尔、马约尔、柯勒惠之,麦尼埃、贾克莫·曼组、奥古斯丁基奇以及稍后时期的乔治·让克洛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氛围中,他们始终坚持作为雕塑传统的体量和具象形式,同时也根据自身的感受和接触到的新思想,进行各有特色的现代风格形式探索。一种则另辟蹊径,背道而驰。这是一个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汇集诸多流派或主线的庞大队伍,他们以趋向多元化极端的各种形式探索,在反传统的道路上高歌猛进。高更、马蒂斯、阿尔普等一批雕塑家,于20世纪的初期将绘画上的革新实验引入雕塑领域,为现代浮雕突破传统体量观念的空间拓展迈出了第一步。

回顾世界浮雕艺术的演进过程,可以说浮雕艺术是在继承、借鉴与变革中不断发展的。各个文明区域、各个民族和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家,都对浮雕艺术建设与探索做出过值得记取的贡献,毫无疑问,来自整个人类的所有的历史成就和实践经验,都为浮雕艺术的未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浮雕的表现样式与风格类型

(一)浮雕的表现样式

试图对浮雕的样式进行分类,可以说是很困难的。在古今中外的漫漫艺术长河中,浮雕的样式早已呈现出纷繁多样的面貌,而且随着时代的演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浮雕的内涵和外延更趋宽泛。在这里,我们只能根据已经了解和掌握的资料,从浮雕的从属性、空间性及实用性几个方面,对它的表现样式,作一粗略的划分和梳理。

1、建筑装饰浮雕

建筑装饰浮雕是指依附于建筑,为配合、适应并装饰建筑表面空间而存在的浮雕形式。根据建筑物的功用性及装饰角度和装饰部位不同而又可划分为纪念性、主题性和装饰性三种浮雕类型。

(1)浮雕的创作要适应建筑的需要,同时也应充分展现自己的独特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纪念性和主题性浮雕多遵循叙事性构图的原则,并含有指示象征意味。它适应着纪念性建筑深远意义的表达,具有延展建筑精神的作用。它为表达人们某种向往、崇敬、膜拜的情感,以及记录重大事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其形式也由古至今,不断被使用和发展。

在雕塑史上,纪念性浮雕在人类进入奴隶制社会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它常被用在为死后希望得到永生而建造的陵墓中,更被广泛地应用于为祭拜祖先、神灵而建造的庙宇以及为庆祝胜利或举行盛典而建造的纪念碑、纪功柱和其他纪念性建筑上。如古希腊的雅典卫城,罗马、巴黎的凯旋门及纪功柱;还有埃及、亚述神庙前的石门、石柱、方尖碑;还有古代中国龙门、云岗等的石窟造像,以及随处可见的牌坊、华表。值得一提的是,人类古代文明的这些纪念物,往往将建筑、雕塑、浮雕和绘画综合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受到现代思潮的影响,传统的纪念性浮雕的面貌有了极大的丰富和改观,但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这里尤其要提到的是,那些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为题材和反映人民社会生活为主题的大型纪念性、主题性浮雕,以其特有的感召力和震撼力而为世人注目。例如,前苏联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英雄纪念碑》和《胜利纪念碑》等纪念碑综合体,即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另外,在东欧许多国家和中国,由于相当一段时间内积极提倡以爱国主义精神教育青年一代,鼓舞号召人民奋发图强、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艺术创作成为表现和宣传这些内容的重要手段,因此纪念性、主题性浮雕艺术便有了丰厚肥沃的土壤。浮雕所具有的叙事的优越性被充分地展示了出来,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不断创新发展。诸如波兰、捷克、罗马尼亚等国的一些代表性作品,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纪念性浮雕等。1958年在天安门广场落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其上的汉白玉浮雕即讴歌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奋斗牺牲和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雕塑的经典之作。

1999年,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全体教员共同参与、创作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群雕》,立足于现实主义创作方向,在研究古今中外纪念性雕塑形式的基础上,从本土艺术传统别是传统木刻浮雕中,借鉴到能有效解决群雕造型关键点的散点布局结构和压缩叠加的构形方法,以巨大的时空转换和自由性情景性描述的兼容,满足了群雕大跨度、大容量的叙事要求。该系列作品在表现手法上,充分发挥高浮雕、浅浮雕等不同语言的塑造优势,显得生动而活泼;还通过盘旋流转的造型布局,造成既无主次面之分而又连续不断地有机整体感,让观者在环顾中感到无穷的兴味和深远的空间效果。抗战组塑的突出成就,在于打破了西方化的纪念碑浮雕模式,在借鉴吸收中国传统表现技法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当代纪念性浮雕创作的新领域、新纪元。

(2)作为对建筑妆点美化的装饰性浮雕来说,同样更多地依附于建筑主体并因此而存在。装饰性浮雕,一般总是雕刻在某座建筑物的部件或局部的表面,例如门框、窗边、梁柱、墙面、转角等或其它建筑物的表面。巴特农神殿的三角客墙和长浮雕饰带;巴黎凯旋门的浮雕和法国阿尔弗雷德、穰尼埃设计的巴黎现代艺术馆浮雕,都是这方面的成功范例。装饰性浮雕与主题性和纪念性浮雕的区别,主要在题材的处理和意境的表现上。装饰性浮雕一般不重情节描述和叙事性,也不着意于表现重大主题,而更多地是追求抒情性和赏心悦目的形式感,内容形式和装饰部位也相对地自由和活泼。它更强调对装饰对象的依附和烘托,更强调空间形态上的适应,以及对平衡、对称、条理、反复等形式美的规律和装饰艺术语言的运用。20世纪以来,装饰浮雕的风格经历了从简约、抽象到多元繁荣的变化过程,被广泛地运用于城市建筑空间,起到了装饰建筑、美化环境的作用。

2、架上表现性浮雕

架上表现性浮雕是指依赖于建筑而存在,更注重雕塑家个人情感与观念表达的一种浮雕类型,它可作为架上陈列也可独立置放在特定环境中,在空间表现上独立性较强,题材表现也非常广泛,是一种较自由的表现形式。

随着艺术家对雕塑空间探索的不断拓展,浮雕这种形式已不再完全作为建筑装饰附属物而存在,而是开始以一种独立的形式展现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魅力,传达着更具独立意义的精神内涵。罗丹的作品是架上的,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艺术家,他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均衡方式的纪念性浮雕的实体和空间概念,预示和启发了现代浮雕对新的空间概念的认识,其意义是深远的。对雕塑空间的重新认识,形成了20世纪以来

浮雕艺术的多元、多种形式并存的态势。浮雕在和圆雕的手法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适应、相互影响中发展。实际上在中国汉代的霍去病墓石刻群像中,已经出现过类似形式。布朗库西的《吻》在技法上就是以浮雕的表现技法赋予了雕塑强大的生命力的表现。浮雕的意义已不再仅仅通过纯浮雕形式而体现。

真正具有独立意义的浮雕更多地存在于个别雕塑家的作品当中,浮雕作为独立的雕塑形式发表使浮雕更能展示其自身的存在价值。立体主义的一批雕塑家如杜桑·维龙利普希茨、亨利·劳伦斯等等都创作了大量的架上表现性浮雕。利普希茨的作品把立体主义绘画的原则运用于雕塑,从比较单纯的几何形体出发,分割并穿插成人形。他尝试着实与虚的颠倒,探索着形体与空间的互相渗透,显示出一种复杂的情绪和个性。劳伦斯的作品受毕加索的影响完成了一系列陶土、青铜、木材与石材的浮雕,其特点是将美丽清雅的色彩融合进低浮雕。色彩对于劳伦斯具有特殊的意义,尽管许多立体主义雕塑家都探索过色彩,就像立体主义画家追求浮雕和拼贴效果一样。劳伦斯认为色彩对于雕塑的功能,在于消除雕塑上光的变化,使雕塑具有它自身的光泽。

马蒂斯的作品《背·第5号》就象在他的野兽派绘画中一样,统帅其雕塑的是所谓“阿拉伯风”,即一种线条的观念和装饰的观念。4件“背”的作品反映了马蒂斯在不同时期的艺术倾向和心态的转变,所追求的是平衡、纯洁和宁静境界。

让·阿尔普和本·尼克松的浮雕都属于抽象形态,都被一种坚固形体的限制所支撑,却基于不同的前提。前者是“自由浪漫”的,后者是“古典持重”的。尼可松的《彩绘浮雕》是在蒙德里安的传统中完成的几何抽象;而让·阿尔普的“自由形式”则来自于达达派的艺术信条。阿尔普一直采用新奇的手法创作,并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创作抽象的浅浮雕、抽象拼贴画、着色木质浮雕,创造了一种简单而富有韵味的、具有隐喻和象征性的优美而单纯的形式。

奈薇尔逊的集合艺术风格是独树一帜的。在《天国大教堂》中,他把现成的物体和各种形体的箱子以格状分割排列,组织并堆积成一堵大规模的“浮雕墙”,构成一个抽象图案般的整体效果。旧木作的精细雕琢给作品增加了一种罗可可式的优雅,仿佛是对过去时代的辉煌文明的重新发掘和缅怀。

同样风格的雕塑家还有法国的阿曼,他创作的作品《长期停放》是一个嵌进了60多辆汽车的方体水泥柱。作者没有肢解和破坏对象,而是把完整的旧汽车等物品集合起来,构成一件独立的浮雕作品。

波普艺术家西格尔,创作了为数不少的浮雕作品,他表现的对象是人体,但他采用的手法是直接从活人身上翻制,材料是石膏,道具通常是现成品。他有意保留下翻制的痕迹以及石膏的质感和颜色。以期既打破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又保持作品与现实的距离。他把雕塑当成一种整体环境来考虑,不仅建立起了一种具有波普艺术内容的独特雕塑风格,而且积极地推动波普艺术向环境艺术深入。

现代艺术的发展,促使艺术形式日趋繁荣和丰富。相对独立的浮雕语言和形态的形成,为架上表现性浮雕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功用审美性浮雕

功用审美浮雕是适应、并装饰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一种雕塑形式,它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通常适应大众审美心理,适合工业和手工业生产,是物质生产与精神表述的综合产物。一般情况下它完全依附于载体,是一种在有规定和有限的空间内进行的艺术创造,但同样也可以表达艺术家个人的审美创造。它是古往今来一直倍受钟爱和重视的浮雕表现样式。

实际上,功用性浮雕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最早的艺术大概都与实用性有关。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的民族、不同时期都有大量的功用性装饰浮雕出现。公元前6千~2千年,这种装饰形式就大量出现在不同造型的陶器表面,在实用器皿的外表和局部,以浮雕的形式表现人物、动物和几何形纹饰。商周时代青铜器的装饰,使浮雕的表现技法在实用审美领域推到了高峰,也使浮雕装饰手段成为各时期青铜器的典型特征。公元前4世纪出产于多瑙河流域的《包雷斯银杯》,展示了浮雕手段与锻造技术的独特魅力。埃特鲁里亚时期的赤陶《骑士》,以浮雕的几何化造形图案装饰,构成了一个富于装饰性的整体,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和展现了审美和实用功能的结合。

同样的例子在实用器物方面是数不胜数的。在各国的徽章、硬币、纪念币的设计制作中,浮雕形式显示出它独一无二的作用和意义。这类作品虽尺度不大,空间有限,但题材、内容和形式的表现均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我们通过一些章牌雕塑即可感受到其精致和完美的程度。这类浮雕多考究处理手法,做工精细,铸造精良,具有很好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一些现代艺术家从这种形式中得到灵感并大大拓展了其表现空间,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浮雕在实用功能上的表现潜质。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随时展而发展,随社会进步而不断变化的,实用审美性浮雕也是如此,它肯定会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而得到更大的发展。

(二)浮雕的风格类型

大体上,可以对浮雕艺术的风格类型作以下几种划分:

1、具象写实型

这是一种源自欧洲古典传统尤其是古希腊传统的、覆盖古代和现时代的浮雕风格类型。在整个西方艺术史以至20世纪的世界艺术史上,它产生过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时至今日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早在古希腊时期业已确立的西方雕塑传统,受古典美学思想支配,始终遵循写实主义原则。其美学理论的依据是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它强调客观真理的存在,追求对现实世界的如实反映或客观再现。经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和自然科学的用力发展,古希腊的模仿理论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模仿技能不仅仅是一种反映自然的技艺,更是一种揭示自然真实的科学。相应的写实原则要求艺术家限制个人的想象和主观情绪,以便不偏不倚地、冷静客观地对待自然,从而理性地把握世界的真实性。新古典主义继承了这种写实原则,并把自古希腊以来的追求普遍真理的思想加以片面化,强调用单纯的形式、准确的结构、实在的体量、静穆的风格以及更多取自神话的高贵题材,来表现理想化的社会思想主题,追求普遍与永恒的理性价值。

在总体上,具象写实型浮雕吻合于西方雕塑传统和概念的古典内涵以及相应的要求。从古希腊到十九世纪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雕塑实践,历史地建立起有关雕塑观全部古典内涵。它大体包括:按几何学方式描述的长、宽、高三维形式架构;具有现实占据性的体积和实在质量的封闭静态实体:形体状态模拟客对观对象的自然结构和视觉特征:以石料、青铜等硬质材料为载体,以社会化、理想化的理念为内涵,种种形式要围绕理性规划的中心构成有机整体:这个整体最终依附于一个更大的具有限定意义的人文空间环境,并与其功用目的保持一致。

雕塑概念的古典内涵构成具象写实型浮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一般地说来,具象写实型浮雕因此所要接受的规范,体现为它针对建构预先规划的中心式雕塑整体和社会化、理想化的理念表现要求,必须以尊为审美标准或原则的写实性塑造手法、合乎主题思想与情节发展逻辑的结构、模拟事物自然特征和状貌的形式、以

及切合建筑载体的功用目的与形态品格的风格来展开自己。显然,这一切意味着对它而言的高度的限制性,它在本质上不能与传统规范相悖,否则就是一种不合格的东西。在现代艺术革命崛起之前,这些限制性甚至在最基本的意义上,首先表现为浮雕对建筑、器物等载体的必然依附。这种作为前提的依附性,决定了作为浮雕本体特征的“平面性”——一种从雕塑角度理解的、依然有别于古典绘画平面的“平面性”。

就上述方面而言,“具象写实”作为类型化的浮雕艺术的规定或限制,其含义远不只是风格学或形态学上的,实际上要广泛得多、复杂得多。正因如此,现代艺术运动中的各种雕塑革命和反叛姿态,都把矛头集中地指向这一类型的浮雕艺术传统。就现代艺术实践的实际情形来看,各种雕塑革命所强调的创新理念以及所取得的创新成果,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对这一类型的原则、旨趣和特征的突破来确立或实现的,无论它们是部分的、有限的突破还是全盘的、彻底的突破。

在这一风格类型范围内,还可以析出一种亚型即“写实变异型”。其特点是:在不触动写实主义理念本质和审美理想的前提下,其风格形式上的变异并没有完全背离常规欣赏习惯、放弃视觉形式的还可以辨识的具象特征。这种变异形态,可以包括属于欧洲古典时代的、相对古希腊典型样式的一些非典型的风格形式;还包括属于20世纪的、相对典型具象写实型的一些非典型的风格形式。

写实主义雕塑传统,在20世纪遭到现代主义的激烈冲击。就现代雕塑的整体格局而言,它失去了以往一统天下的主导地位,仅仅作为多元构成的一部分或一种手法。但是,它不仅从未中断,还通过深刻的价值调整,以某种变异的形态不断向前推进。写实变异型之所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于它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于它不断地适应时代的需求从其它风格中吸收营养以丰富自己,不断革新自己的面貌。艺术家从各种文明文化传统、各个地域或民族的艺术创造以及现代科技成果中汲取营养,在形式结构方面对具象写实造型加以变异,产生出各种新的变体或者说新的风格,运用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等手法强化具象形式的新面貌。

2、具象表现型

这是一种源自西方文明传统之外的所有其他地域和民族的文明传统、覆盖广泛、成分复杂、形态多样的浮雕风格类型。其一般特点是,在遵循人类欣赏习惯、保持艺术表现可以辨识的具象特征基础上,更加强调浮雕空间结构或视觉形象的象征性、寓意性以及种种非单纯审美的复杂社会功能,因此它的风格形式与欧洲古典雕塑传统相去甚远。

纵观世界范围的人类艺术史,在西方文明实行大规模扩张之前,包括亚洲、非洲、澳洲、拉丁美洲在内的各地域各民族的本土艺术创造,早已形成体现自身文化精神和社会生活需要的艺术传统或艺术体系。它们以不可磨灭的文化特性和美学特征,提示了一种不同于西方话语却与非西方民族的社会生活休戚相关的艺术概念。像许多非西方艺术实践皆有体现的那样,这种艺术概念并不以可以独立看待和单纯把握的艺术性为艺术的本位价值,它强调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全面参与、全面融入、全面承诺或全面体现,承担社会生活所期望、所需要、所赋予的且又非其不能的价值担待。与其说这样的艺术不存在本位价值,不如说它的本位价值所执不以西方话语的艺术性、而以本土话语的艺术性为据。

就活跃并作用于本土社会生活的非西方民族的浮雕艺术而言,其艺术性体现在一种样式、一种造型、一种结构或一种塑造方式,切实地实现了它的某种或某些价值担待。失去这一定的价值担待,或者所担待的不是社会化的价值,那么,作为艺术形式的上述任何成分,其本身则不足以自立自为,无从可言艺术性。因此,以社会价值担待为本的非西方民族的浮雕艺术,总是和本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以及伦理道德等广泛的社会实践混合交融、并作为载体或媒介在整合社群、规戒示范、鼓动生产、记述历史、交流思想、传播知识、证明身分、昭示责权、惩罚褒奖、祈禳疗治以及寄情娱乐等复杂的社会功利方面,发挥积极而特殊的作用。大量材料表明,传统非洲艺术的创造,包括某种造型活动的开展或果种造型样式的推出,其动机总是关联着比审美要求远为宽泛、复杂的社会需要,而且这种关联往往以随俗的方式得以实现。原生形态的非西方民族的浮雕艺术,是本土社会生活的有机构成,不具有游离其外的生态独立性或价值独立性。一言以蔽,这种风格类型的浮雕艺术,是不具有独立性质也不以独立性质为终级价值追求的艺术,它拒绝任何意义上的单纯性、独立性企图。

在遭遇西方文明的分裂力量并受其破坏之前,非西方民族的浮雕艺术始终保持着自身的文化特性。尽管各民族信仰和文化并不统—,但如同中国人、印度人、印尼人、澳洲土人、玛雅人以及包括巴拉人、多贡人、塞努福人、巴加人、巴库巴人、区卢巴人等在内的热带非洲土人所创造的浮雕艺术所显示的,诸多非西方文明的艺术传统经受了巨大时空跨度的考验,而不曾为政治演变、朝代更替或外族入侵所改变。这是文明活力的使然,是民族信仰和文化内在连续性的使然。对非西方民族而言,浮雕艺术是可以诉说一切的语言、沟通一切的途径、体现一切的载体,它被那里的人民视为与普遍灵性打交道的适当方式。

3、抽象表现型

这种风格类型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既包括世界各民族在漫长历史时期中创造的古典浮雕艺术,也包括西方现代艺术革命以来在世界范围流行的现代浮雕艺术。一般说来,这种风格类型的艺术造型很大程度地或完全地摆脱了模拟自然对象的倾向,而强调以非具象的视觉形式对人文理念或主观感受的表现;它在形式上的共同特征是,艺术形象失去了可供辨识的具象特征,而多采用抽象的或几何的造型元素来构造。

当然,古典的抽象表现型和现代的抽象表现型浮雕,在精神内涵方面却有很大的甚至是根本的区别。

古典的抽象表现型浮雕,虽象现代抽象艺术一样表现为非具象视觉元素的结构,但它并不取决于单纯的形式趣味和形式法则。它强调并体现“意义”的联结,以“意义”本身的圆满构成为原则。而且,至关重要的是,这种“意义”与纯粹个人的旨趣无缘,其根本来源是以传统风俗信仰为载体的历史性集体意识或社会意识。对于这类浮雕的内在结构,视觉形式元素本身,诸如其性状如何、关系如何是无关紧要的问题,紧要的是它们必须顺应圆满构成一种“意义”的中心需要。我们由许多非西方民族的古典浮雕形式上所感受到的,那种一应的抽象、夸张、变形和概括,都是结构表意化的自然形式效应。对这种古典抽象表现型浮雕来说,其抽象的艺术风格不能仅从艺术风格学上理解,而特别需要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把握。它是这类艺术针对“意义”的圆满表达和传递所呈现的一种静态形式特征。

现代的抽象表现型浮雕,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以抽象主义、构成主义为主体的现代艺术,体现了一种基于非具象倾向的广泛艺术思潮。早在罗丹的时代,这种艺术思潮便从反叛写实传统的细微处悄然滋生。早期现代艺术探索的各种非具象倾向,逐渐形成一种合力或趋势,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以相应的理论和实践形式明确化,抽象主义由此崛起。艺术史家们,大体将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一书的出版作为一个标志,该书首先从理论上论证抽象艺术。在抽象

主义的崛起过程中,除康定斯基外,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蒙德里安和风格派集团、塔特林等人创立的构成主义、以及包浩斯学院等个人与集体,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作为广泛的艺术思潮,抽象主义确立了二十世纪的“抽象艺术”概念。它的含义一般被限定在这样两个层面:“一是指从自然现象出发加以简约或抽取富有表现特征的因素,形成简单的、极其概括的形象,以致使人们无法辨认具体的物象;二是指一种几何的构成,这种构成并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邵大箴:《西方现代美术思潮》第232页,四川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依此,抽象表现型浮雕又有“抽象有机”和“抽象构成”之分。不管在哪一层含义上,现代的抽象表现型浮雕都最能体现现代文明精神,在风格形式上代表着20世纪浮雕艺术的一种主流。

在精神内涵方面,现代的抽象表现型浮雕与古典的抽象表现型浮雕相区别根本点,在于它的非具象视觉元素的结构,多取决于单纯的形式趣味和个人意旨。它所强调的意义表现,更多地是强调个人旨趣的表现,强调艺术家个性或个体生命价值的表现,如罗丹所言“颂扬自己的灵魂”。对于这类浮雕而言,视觉元素的构成形式往往是紧要的东西,它直接体现艺术家的个性,这包括他自己的思想观念、情感情绪和主观体验。因此,现代的抽象表现型浮雕在价值追求和形态面貌上是五花八门、难以理喻的。象所有现代艺术那样,它整体地卷入到反叛古典原则的激烈变革过程,以致很少有某种稳定的风格形式能够贯穿整个变革过程。因此,姑且可以总结的,或许就是一种似乎巳经特化为现代艺术精神的创新姿态本身。它所强调的对一切权威的、主流的或既成因素的否定,是本世纪行如穿校的各种主义流派确立自身的普遍策略。

4、观念综合型

这是一种充分体现现代叛逆精神,力图挑战、突破雕塑以至整个艺术的界限,创造全新“艺术”概念或形态的浮雕风格类型。

就极端状态而言,这种风格类型的前沿追求,已突破界定浮雕或艺术的底线,而消融于难以与现实本身相区别的“身体行为”或“思想活动”。不过,就一般特点而言,这种类型的追求往往不再考虑“具象”或“抽象”、“写实”或“写意”、“再现”或“表现”这类风格或手法方面的问题,也不再计较载体、材料、结构、形态、成品这类涉及艺术的空间存在性的问题,而是致力于“观念”、“创意”、“设计”等思想理念意义的表述与实施,并强调这种表述与实施的完整性、巧妙性、超常性或颖异性。所重的是关联“观念”的“装置”,以及“表现观念”的“过程”。象前一种类型那样,它所表述与实施的思想理念意义,绝多缘自单纯的个人范畴,具有极强的个人主义色彩。目前流行的属于观念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的种种试验,在一定意义上,即还可以从形态上视之为“浮雕”的意义上,都可以归入这一类型。

现代雕塑运动在持续的空间突破中,于80年代进入往往被称作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时代。在这个时期中,很难再像以前那样,去辨析各种风格间的关系。支持人们作出确切判断的艺术规范,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创新的,都已不存在也未再产生。其实,多元化本身已无形地成为反规范的“规范”——任何一种东西,无论它怎样极端怎样地缺乏认同者,只要被谁认作“艺术”它就是艺术。在此情况下,艺术只剩“艺术”这一词语形式,而毫无足以界定它的实质性的内涵。观念综合型浮雕也已处在难以规范和界定的境地,并在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趋势中逐渐走向对浮雕自身以至艺术自身的彻底消解。

参考书目:

《世界美术史》山东美术出版社

《现代艺术中的原始主义》(美国)罗伯特·戈德沃特

《黑非洲艺术》让·洛德

《世界雕塑全集》河南美术出版社

《艺术发展史》(英国)贡布里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浮雕技术范文第4篇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

浮雕的空间构造可以是三维的立体形态,也可以兼备某种平面形态;既可以依附于某种载体,又可相对独立地存在。一般地说来,为适合特定视点的观赏需要或装饰需要,浮雕相对圆雕的突出特征是经形体压缩处理后的二维或平面特性。浮雕与圆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相对的平面性与立体性。它的空间形态是介于绘画所具有的二维虚拟空间与圆雕所具有的三维实体空间之间的所谓压缩空间。压缩空间限定了浮雕空间的自由发展,在平面背景的依托下,圆雕的实体感减弱了,而更多地采纳和利用绘画及透视学中的虚拟与错觉来达到表现目的。与圆雕相比,浮雕多按照绘画原则来处理空间和形体关系。但是,在反映审美意象这一中心追求上,浮雕和圆雕是完全一致,不同的手法形式所显示的只是某种外表特征。作为雕塑艺术的种类之一,浮雕首先表现出雕塑艺术的一般特征,即它的审美效果不但诉诸视觉而且涉及触觉。与此同时,它又能很好地发挥绘画艺术在构图、题材和空间处理等方面的优势,表现圆雕所不能表现的内容和对象,譬如事件和人物的背景与环境、叙事情节的连续与转折、不同时空视角的自由切换、复杂多样事物的穿插和重叠等。平面上的雕凿与塑造,使浮雕可以综合雕塑与绘画的技术优势,保持手法上的多样性和多样化。二维空间中的透视缩减,陪衬主体形象的背景刻画或虚拟,使浮雕的塑造语言比之其它雕塑尤其是圆雕,具有更强的叙事性同时也不失一般雕塑的表现性。

压缩空间的不同程度,形成浮雕的二种基本形态——高浮雕和低浮雕。

高浮雕由于起位较高、较厚,形体压缩程度较小,因此其空间构造和塑造特征更接近于圆雕,甚至部分局部处理完全采用圆雕的处理方式。高浮雕往往利用三维形体的空间起伏或夸张处理,形成浓缩的空间深度感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浮雕艺术对于形象的塑造具有一种特别的表现力和魅力。法国巴黎戴高乐广场凯旋门上的著名建筑浮雕《1792年的出发》,是高浮雕的杰作。艺术家将圆雕与浮雕的处理手法加以成功的结合,充分地表现出人物相互叠错、起伏变化的复杂层次关系,给人以强烈的、扑面而来的视觉冲击感。

浅浮雕起位较低,形体压缩较大,平面感较强,更大程度地接近于绘画形式。它主要不是靠实体性空间来营造空间效果,而更多地利用绘画的描绘手法或透视、错觉等处理方式来造成较抽象的压缩空间,这有利于加强浮雕适合于载体的依附性。美索不达米亚的古亚述人,大概是最善长于用此手段进行艺术表现的艺术家。在一系列的“亚述人狩猎图”中,他们很好地运用浅浮雕手法,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地表现出充满生气的艺术形象,并以复杂的动势贴切地展现出人物和动物的内在情感。

浮雕空间压缩程度的选择,通常要考虑表现对象的功能、主题、环境位置和光线等因素,其中环境与光线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优秀的雕塑家总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关系,从而使作品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在充分表达审美思想情感的基本创作原则之下,浮雕的不同形态各有艺术品格上的侧重或表现的适应性。一般地说,高浮雕较大的空间深度和较强的可塑性,赋予其情感表达形式以庄重、沉稳、严肃、浑厚的效果和恢弘的气势;浅浮雕则以行云流水般涌动的绘画性线条和多视点切入的平面性构图,传递着轻音乐般的平和情调和抒情诗般的浪漫柔情。

雕塑艺术的发展使圆雕日益强化了它的相对独立性,相比之下,浮雕虽然更多地受制于一种依存关系,即对“平面”或“墙面”的依赖,但其独特的表现特质和丰富的雕塑性造型手段仍是其它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而且,其审美特性在现代艺术革命的促进下,也日益强化了它的相对独立性。对固定“墙面”的依赖性和适应性,在现代浮雕上已不再象古典浮雕那样显得那么地强烈、拘谨和不可动摇。对现代浮雕而言,作为载体或环境的“墙面”是自由的、可选择的,它因此具有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

二、浮雕的起源与发展

人类社会存在以来,艺术一直是整个人类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原始先民由于对自然现象还无法正确地解释,于是产生了原始宗教,他们以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随着原始宗教的发展,原始雕塑艺术也作为祭祀信仰、崇拜观念的体现方式或表达形式而得以发展。山洞中的原始岩画和雕刻,最初表露出浮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原始特征。

人类的物质生活,往往影响到精神上的表现。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用颜色和线条来表现狩猎采集生活所接触的自然对象,把它们描绘成平面的绘画,以表达人们对这些事物的关切。当人们发明线刻,意欲以岩石等硬质材料固定和保存这些形象时,最初的浮雕便产生了。随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发现了暗影表现法,逐渐由平面形相的涂绘进到对物象体积的关注。这种关注以及采用各种材料来达到体积表现的造型实践,促进了圆雕最初的发展。

原始时代的岩画、线刻,无论是模拟自然的写实物象或是装饰性的图案,其描写方法或造型模式多大同小异。尼罗河流域及地中海东部,各洞穴中所发现的线刻,其方法皆是先大略勾勒外面的形廓,然后予以着实的描写并刻成线形。随制作工具的发展,浅浮雕性质的岩刻也受到相应的促进。中国北方的原始游牧民族在绵延千里的阴山山脉,留下了大量记载他们生活历史的岩刻(或岩画)。这个地区的岩刻特点是,写实性强,多以牛、马、山羊、鹿、虎、豹等野兽和家畜为题材;原始艺术家们将图形绘于致密光洁的黑石上,后用专门磨出的尖锐硬石刻出图形,成为石刻浮雕艺术的早期表现。

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陶器。与制陶相关的塑造技术和装饰技术,进一步促进了雕塑形态的发展。除彩绘线画外,不断推进的陶器装饰还发展出具有雕塑感的装饰形式,出现了立体的印纹、划纹、刻纹和堆纹等,甚至出现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陶质圆雕、浮雕或透雕。考古资料表明,与石雕一道构成原始雕塑的丰富面貌的陶塑包括泥塑,在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地中海、欧洲中部西部以及中国等广大的文明区域,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原始社会解体以后,浮雕艺术逐渐走向繁荣。在许多文明古国,为祈求死后永生而修造的陵墓,为祭祀祖先神灵而营建的庙宇,以及为颂扬帝王功业而树立的纪念碑,无不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浮雕这种兼具雕塑的实体性和绘画的叙事性的表现形式,很大程度地适应于古代社会生活和精神取向,它为表现人们想象中的神圣世界或伊甸园般的天国理想,以及记录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提供了有力的方式和广阔的天地。

公元前25世纪,埃及已经成为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在那里大量的浮雕被用来装饰陵墓、庙宇和纪念碑。埃及人创造性地运用了三种典型姿态(①全部的正面;②绝对的侧面;③俯视的顶面)来塑造浮雕人物形象,努力营造一种静穆、神秘与威严

的气氛。“纳米尔石板”的浮雕风格形式,标志着影响持久的埃及艺术程式的形成。其单纯简练的曲线造型和几何因素,在埃及古王国时期已趋于完善。有力的线性的塑造,使浮雕与题目、铭文的刻划具有相同的意义。在这里,硬直的阴刻线条强调了有精神象征意义的“动势”,而不再局限于再现一个现实化的形象和场面。

西亚的两河流域,孕育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浮雕艺术在两河流域的各个王国中呈现出不同风貌,而亚述王国的浮雕无疑达到了最高峰。亚述浮雕遵循叙事原则,以宏大的构图和细腻的刻画,铭记了国王的伟大功业和历代王国的兴衰荣辱。写实风格的《纳拉姆辛纪功碑》朴素而庄严,其构图巧妙,人物安排得当,对国王、侍从和敌人都作了出色的描绘;对体积感的强调和肌肉的夸张表现,赋予浮雕形式以遒劲而蕴藉的张力。《受伤的牝狮》也是亚述浮雕的代表作,它以生动准确的线条,精妙地把握住感人的瞬间动态,充分显示了亚述艺术家刻划形象、渲染气氛的高度才能。新巴比伦时期的琉璃陶浮雕,也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与亚述王国的平面式的处理手法有所不同,它以高浮雕的形式来塑造形象,然后再施以釉色装饰,这使得造型主体更加生动且具有真实感。新巴比伦的琉璃陶浮雕,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亚述的艺术传统。

希腊古典雕塑是西方雕塑艺术的典范。古希腊是一个泛神论的国家,建造大规模的神庙是出于对神的崇拜,这些神庙成为浮雕的主要载体。公元前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的古希腊开始大量地运用浮雕来装点城市和建筑。包括三角楣墙雕刻、浮雕间板和饰带浮雕在内的巴特农神庙上的浮雕艺术,无疑是希腊古典雕刻遗迹中最伟大的作品。楣墙雕刻的高浮雕近乎于圆雕,;占据饰带矩形空间的是为数不少的浮雕间板,它们描绘了勒庇底人和堪陀儿、神祗和巨人、希腊人和阿马戎人的战斗场面。这些显然出自不同学派艺术家之手的浮雕间板,尽管雕刻风格和手法各不相同,但都能将多样丰富的内容巧妙、得体地安排在特定的平面空间中,没有生拼硬凑之嫌。饰带浮雕象间板浮雕一样,沿着建筑向四面伸展,规模宏大。《游行行列的骑手》对透视缩短理解得更为完美,表现技法达到了一个新的深度,如恰当地缩小形象的最远的部分,而凸出的部分却保持高度上的一致;形象之间用相互穿插、依偎、重叠的方法,连续地传达浮雕的深度,以造成人的错觉。这种不断成熟的错觉深度的表现技巧,在珀加蒙的宙斯与雅典娜祭坛浮雕饰带《神祗大战巨人》中发挥到了极致。近似圆雕的高浮雕手法和渐远形体的大小交错排列,最大限度地暗示了空间的深度,整个构图形式则给予观者以强烈的运动感和冲击力。希腊浮雕艺术建立在卓越的写实基础之上,其人物造型结构严谨,解剖准确,表现出希腊人在写实造型方面的高超技巧。希腊人有注重“逻辑”和“求真”的传统,他们的艺术家通过对自然的观察,逐步找到了描写自然的方法。希腊早期的雕塑,衣服通常用凹线来表现,随着求真的发展,这些衣纹变为凸起的造型线,传统的二度空间被三度空间所取代。古希腊浮雕为西方艺术创造了一种美的典范,并在西方艺术史上达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

中国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浮雕艺术以装饰形式在礼仪性器物上获得突出的成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商周青铜器上的浮雕装饰纹样,它“以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现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感情、观念和理想。”(李泽厚语)“饕餮”纹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最有特色的一种浮雕装饰样式。作为平展的兽面纹,它以鼻为中心,向两侧展开,形象十分地图案化,雕塑技法的运用使之在器表的平面上表现出一种浑厚、凝重的立体效果。中国古代浮雕艺术的繁荣,集中体现在汉画像石、画像砖以及魏晋以后佛教造像与陵墓建筑之中。两汉时期为数众多的画像砖,是中国特有的浮雕艺术样式。它把叙事性和表现性统一起来,以生动的情节和传神的塑造,对当时的社会风俗、生产生活场面和神话故事予以形象的描绘。它的造型手法具有写实性,但其构图和空间处理却采用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方法,因此在把握对象方面显示出一种高度的自由。画像砖中最常用的手法和表现形式是“平面浅浮雕”,其一般做法是在印模压印出的凸起却细腻平整的画面上再加刻阴线,勾勒出画像的细部,穿插其中的面和线使造型形象丰富而生动。对中国浮雕艺术而言,作为造型语言的“线”的大量运用,是富有审美表现力和民族气质的特点。除汉画砖外,西汉的石刻艺术如陕西霍去病墓的石雕,也呈现出线性表现的重要特征。在这里,线比立体块面具有更大的灵动性和流动感,通过雕刻线条的运用,浮雕和圆雕结合一体,带给人以巨大的力量感、运动感和扩张感。东汉的墓室石刻艺术,突出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浮雕艺术的基本面貌。尽管它在内容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其雕刻技法或手法却变化较多,或剔地平雕阴刻,或剔地浮雕阳线,十分注重线型的凹凸处理,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观和聪慧才智。

在古代印度,最受重视且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形式是雕塑。浮雕形式成为寺庙雕刻的主要装饰手段。作为印度早期佛教艺术的巴尔胡特宰堵波的围栏浮雕,可谓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以线刻为主的浅浮雕,丰富内容的形象挤满了画面,显示出一种独特的充实感和独具匠心的构图处理。密集紧凑的填充式构图和一图数景的连续性构图,一定程度地突破了现实的时空局限,获得了艺术上的表现自由。作为神圣的象征,理想的人体造型为印度和古希腊人所认同,所不同的是,印度人强调人体的肉感,坦诚接受并歌颂肉体的存在。《约克西像》以优美的S形曲线,体现了合乎印度审美规范和艺术程式的标准的女性人体美,象所有代表印度教或佛教信仰的神像一样,该作也表露出惹人注目的性特征。这一切构成并赋予印度浮雕以独特的艺术魅力。

大致上,柬埔寨浮雕艺术比它的印度原型更强调抽象性。偏爱对称而不喜欢有机的线条,造型以近乎几何形的对称为主要特色,这种特质似乎暗示着有别于其它宗教体制的思想信仰上的奥妙与神秘。柬埔寨的浮雕艺术较少印度式的肉体真实感,它似乎更加关注超越尘俗的神圣力量。在东南亚,吴哥浮雕所显示的高超技巧和艺术倾向,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

以墨西哥为中心遍及中美洲的玛雅文化早已闻名遐尔,在那里,浮雕以其独特的形式装饰着巨大的神庙建筑。玛雅的装饰性浮雕,将政治变化、宗教事件和日常生活的复杂场景,表现于墙板、楼梯、门楣及方柱 。与世界其它地区的古典艺术不同,玛雅文化的这些浮雕作品,有一种方正的块状感和庄重感,加上以剪切手法处理的造型,使玛雅艺术显得十分独特。

佛教艺术的传入给中国的浮雕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石窟造像的兴起为浮雕艺术在中国大地上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飞天形象的出现和演变,显示了中国艺术家对外来文化的创造性接受。(图6—23)其飘逸的动势以及极富节奏和韵律感的飘带,体现了中国浮雕以线造型为主的风格。三度空间所特有的体积感、重量感,在这一时期的浮雕上显现出增进表达深度和造就凝重气氛的优势。魏晋的飞天浮雕形式,初步表现出对深度的探索。魏晋浮雕艺术所取得的最重要的突破,在于它把以往那种近乎于平面的线刻形态,发展成突出主体的丰满浮雕。这里所表露的、出于显示统治者的威严和佛的庄重之需要的对“体量” 的兴趣,使天王、力士造像随后大大地繁

荣起来。多置于石窟外壁的力士造型,总处在光线与阴影的变幻中,因此浅浮雕显然不如近乎圆雕的高浮雕装饰更为适合。

在欧洲,与中国秦汉王朝遥相呼应的是强大的罗马帝国。罗马人凭借其政治、军事上的天才,创建了庞大的帝国。作为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他们讲求实际,从希腊文明中取其所好,然后随心所欲地加以运用。罗马人的浮雕艺术延续着东方和希腊的古典法则,他们为庆祝胜利高奏凯歌修筑起凯旋门和纪念碑,并使之遍布浮雕饰带。象奥古斯都的《和平祭坛》《图拉真纪念柱》等最富罗马特色的浮雕代表作,对于罗马人来说,无疑充分地满足了他们叙述帝国故事的爱好和热情。为纪念图拉真皇帝的功绩而建造的《图拉真像柱》,柱高27米,1米宽的浮雕饰带围之盘旋23圈,它完整地叙述了图拉真征服达西亚人的战斗故事。雕塑家将希腊艺术几百年来的技法和成就都用在这些战功记事的作品之中,但罗马人为使后人牢记其功德,而强调清楚的叙事和全部细节的准确表现。艺术的性质出现了某种改变,其主要目标已不再是和谐、优美和戏剧性的表现。与纪念柱同样著名的《和平祭坛》,在浮雕的技巧上略有突破。罗马艺术家在处理空间和深度上比希腊古典艺术家有所进步,如祭坛浮雕,他们处理平面化人物背景的柔软性,在技术上更到位些,几乎把后面的人物消失在背景之中的处理手法,将前面的人物浮雕层次托得更高。

公元4世纪至14世纪,基督教的盛行,使欧洲中世纪艺术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在法国,多为建筑装饰的哥特式雕刻,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随宗教观念由“神圣化”向“人性化”的转变,建筑雕饰也由浅浮雕向高浮雕发展,并逐步从墙面上独立出来,促成了新的雕塑风格的形成。这种风格突显于法国沙特尔教学正门上的浮雕,其人像比例适应建筑柱身形状的要求,形体被极度拉长,形成瘦长清秀的风格。裹住柱身的人像浮雕,头部探出柱身,浑圆且真实,它们不再是浅浮雕,而是几乎独立于柱头的高浮雕。这种力图摆脱建筑框架制约的尝试,使以后二、三百年的法国雕刻走向真实的空间和真实的生命。

同样的情形出现在佛教盛行的中国隋唐,石窟造像的营造和布局,为浮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使这一时期成为继商周、秦汉之后,浮雕艺术空前繁荣的时期。它的最大突破是,变从前的浅平线刻形式为立体而丰满的高浮雕。

中世纪热带非洲的浮雕艺术,可以与世界各国同时代的浮雕艺术相媲美。它们通常以雕花的门窗、浅浮雕和铜质饰板等形式出现。它们对宗教生活保持着某种独立性,不属于崇拜观念的产物或注释。虽不具备建筑特征,可它们与建筑或与王宫和圣殿建筑物保持着一定的联系。《镶板》一作,在其中央的一位女性形象,是以近乎圆雕的手法雕刻的,性的特征被突出地加以强调;背板所刻满的几何形纹饰可能代表这样一些象征意义:三角形表示三位一体神,棱形代表女性特征。在这里,尽管意义是具体的,但其符号形式却是抽象的。贝宁的青铜饰板《将军与士兵》,严格遵循对称原则来构图,其变化因素在于装饰纹样的区别。雕塑的主体部分采用近于高浮雕的手法,突出了所要强调的中心人物。饰板上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处理的细部装饰,将青铜铸造的精致性予以充分的发挥,其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文艺复兴时代,在新的时代精神——人文主义思想的引导下,一种不同于中世纪表现性艺术的新艺术风尚应运而生,艺术家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人生和社会生活,努力将科学、艺术结合起来。雕塑家以理学的明智去认识世界,在肯定希腊、罗马写实雕塑的基础上,注重透视、解剖等科学的艺术研究,促使浮雕艺术日趋发展和繁荣。由吉贝尔蒂所作的佛罗伦萨洗礼堂铜门《天国之门》,运用科学的透视学原理,巧妙地将绘画透视法跟雕塑的主体空间效果相结合,其中背景部分的建筑物几乎是以画家的单一视点透视法来构成的。浮雕下部的人物采用了高浮雕形式,一部分人物的头部甚至被处理为圆雕。这种由高浮雕向浅浮雕过渡的表现形式,被艺术家运用得自然、妥贴和悦目。这一时期,浮雕线性透视技法的发现,使西方浮雕写实技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多那太罗在浮雕《希律王的宴会》中,通过运用绘画性的线性透视方法,对其背景作了引人注目的实验,即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用制造空间深度错觉来取代中世纪绘画或浮雕中的平面装饰效果。这种背景处理方法,成为西方美术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大特色。

16世纪法国在浮雕方面的突出代表首推让·古戎。他的浮雕《无罪的喷泉》深受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影响,既有古典韵味,又富有人情味。作品中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形象,是对中世纪禁欲主义思想的冲击,是对人和自然的赞美。

经过文艺复兴运动洗礼的艺术家们,面对前人所创造的伟大成就,不得不试图以形式上的创新去进行超越。18世纪中叶,欧洲产业革命的扩展及资本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西方城市文明的进一步繁荣,促使浮雕艺术在建筑、园林、广场、街道等方面以持续的发展向前推进。

《1792年的出发》是雕塑家吕德为巴黎星形广场凯旋门创作的高浮雕。与凯旋门上的其它三块主题浮雕相比,它显得更为庄严、雄伟。雕塑家巧妙地运用了联想与照应的处理手法,通过一面向前迈进,一面伸手向后召唤的自由女神和蓄鬓男子的动势,让人们自然地感受到跟随其后的人流;由于运用照应手法把人群分上下两层,越发使人感到他们向前的运动是急速有力和真实的,以至造成雕像人物似乎要走出墙面的感觉。《出发》是这一时期法国浪漫主义雕刻的典范之作,采用类似手法的作品还有吕德的学生卡尔波所作的《舞蹈》,它们所表现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不仅善于处理雕塑的动态节奏和起伏变化,而且能很好地适应建筑墙面的整体。这一切突破了古典浮雕稳定而又显死板的格式,使浮雕在有限的空间中具有无限的活力与生机。

19世纪末以来,整个西方世界受工业文明的影响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同的文化思潮风起云涌 ,传统的审美价值和观念受到挑战。在变革的形势之下,各种主题的浮雕纷纷脱离所装饰的主体而趋向独立发展,风格形式日趋多样化。

法国雕塑家罗丹,以它卓越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启动了雕塑变革的引擎,使他成为西方雕塑艺术由古典向现代转变的界标。罗丹在浮雕领域的天才力作是倾注他毕生精力的《地狱之门》。他几乎下意识地将自己对人物、社会的自我体验和真知灼见反映在了作品中,使其具有深刻的人性和巨大的魅力。《地狱之门》不同于以往的建筑性装饰浮雕。以前类似的浮雕多是按故事情节来构图,分割布局显得有条有理,合乎情节发展的逻辑。而这件作品虽然只表现一个主题,但其构图却是不规整的。它当然包含着精心的构思和布局,但整体看去,一切似乎铺天盖地而来,在门的每一空隙处都雕刻有被打下地狱的人。由于平面上起伏交错的高浮雕和浅浮雕,形成了复杂而变幻莫测的暗影,整个大门显得阴森沉郁,充满运动感,并仿佛响彻着地狱的嘈杂之声。当作品第一次以独立的石膏代替品竖立在巴黎公共广场的时候,竟遭至巴黎美术学院学生们的攻击,以至砸成上百碎片。今天,当人们由衷地欣赏罗丹的作品时,是很难想象作者当年受到怎样的冷遇和指责。但历史最终选择了罗丹,这真是很有嘲讽意味的。

在浮雕领域,罗丹的学生布德尔表现出了比先生更具挑战性的形式探索和实

践。他吸收埃及、印度特别是中世纪哥特式雕塑的装饰特性,强调在浮雕上追求建筑感,注意将建筑中的构成因素运用到浮雕中去。他的浮雕作品总是将背景进行平面的几何化处理,简洁、概括、方直的塑造手法和风格面貌,形成了布德尔雕塑语言独特性。

浮雕在整个20世纪百年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着圆雕愈益趋向独立发展的革命性变化,浮雕也开始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展示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传达着更具独立意义的精神内涵。与绘画、圆雕一样,这一时期的浮雕艺术受到众多流派风格的影响,象征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以及波普艺术等等,在浮雕领域都有所表现。就整体而言,最近一百年间的浮雕艺术呈现二大走向。一种沿着罗丹的路线继续推进,大体属于写实范畴。一批卓有成效、影响广泛的雕塑家活跃其中,如布德尔、马约尔、柯勒惠之,麦尼埃、贾克莫·曼组、奥古斯丁基奇以及稍后时期的乔治·让克洛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氛围中,他们始终坚持作为雕塑传统的体量和具象形式,同时也根据自身的感受和接触到的新思想,进行各有特色的现代风格形式探索。一种则另辟蹊径,背道而驰。这是一个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汇集诸多流派或主线的庞大队伍,他们以趋向多元化极端的各种形式探索,在反传统的道路上高歌猛进。高更、马蒂斯、阿尔普等一批雕塑家,于20世纪的初期将绘画上的革新实验引入雕塑领域,为现代浮雕突破传统体量观念的空间拓展迈出了第一步。

回顾世界浮雕艺术的演进过程,可以说浮雕艺术是在继承、借鉴与变革中不断发展的。各个文明区域、各个民族和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家,都对浮雕艺术建设与探索做出过值得记取的贡献,毫无疑问,来自整个人类的所有的历史成就和实践经验,都为浮雕艺术的未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浮雕的表现样式与风格类型

(一)浮雕的表现样式

试图对浮雕的样式进行分类,可以说是很困难的。在古今中外的漫漫艺术长河中,浮雕的样式早已呈现出纷繁多样的面貌,而且随着时代的演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浮雕的内涵和外延更趋宽泛。在这里,我们只能根据已经了解和掌握的资料,从浮雕的从属性、空间性及实用性几个方面,对它的表现样式,作一粗略的划分和梳理。

1、建筑装饰浮雕

建筑装饰浮雕是指依附于建筑,为配合、适应并装饰建筑表面空间而存在的浮雕形式。根据建筑物的功用性及装饰角度和装饰部位不同而又可划分为纪念性、主题性和装饰性三种浮雕类型。

(1)浮雕的创作要适应建筑的需要,同时也应充分展现自己的独特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纪念性和主题性浮雕多遵循叙事性构图的原则,并含有指示象征意味。它适应着纪念性建筑深远意义的表达,具有延展建筑精神的作用。它为表达人们某种向往、崇敬、膜拜的情感,以及记录重大事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其形式也由古至今,不断被使用和发展。

在雕塑史上,纪念性浮雕在人类进入奴隶制社会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它常被用在为死后希望得到永生而建造的陵墓中,更被广泛地应用于为祭拜祖先、神灵而建造的庙宇以及为庆祝胜利或举行盛典而建造的纪念碑、纪功柱和其他纪念性建筑上。如古希腊的雅典卫城,罗马、巴黎的凯旋门及纪功柱;还有埃及、亚述神庙前的石门、石柱、方尖碑;还有古代中国龙门、云岗等的石窟造像,以及随处可见的牌坊、华表。值得一提的是,人类古代文明的这些纪念物,往往将建筑、雕塑、浮雕和绘画综合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受到现代思潮的影响,传统的纪念性浮雕的面貌有了极大的丰富和改观,但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这里尤其要提到的是,那些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为题材和反映人民社会生活为主题的大型纪念性、主题性浮雕,以其特有的感召力和震撼力而为世人注目。例如,前苏联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英雄纪念碑》和《胜利纪念碑》等纪念碑综合体,即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另外,在东欧许多国家和中国,由于相当一段时间内积极提倡以爱国主义精神教育青年一代,鼓舞号召人民奋发图强、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艺术创作成为表现和宣传这些内容的重要手段,因此纪念性、主题性浮雕艺术便有了丰厚肥沃的土壤。浮雕所具有的叙事性功能的优越性被充分地展示了出来,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不断创新发展。诸如波兰、捷克、罗马尼亚等国的一些代表性作品,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纪念性浮雕等。1958年在天安门广场落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其上的汉白玉浮雕即讴歌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奋斗牺牲和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雕塑的经典之作。

1999年,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全体教员共同参与、创作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群雕》,立足于现实主义创作方向,在研究古今中外纪念性雕塑形式的基础上,从本土艺术传统中特别是传统木刻浮雕中,借鉴到能有效解决群雕造型关键点的散点布局结构和压缩叠加的构形方法,以巨大的时空转换和自由性情景性描述的兼容,满足了群雕大跨度、大容量的叙事要求。该系列作品在表现手法上,充分发挥高浮雕、浅浮雕等不同语言的塑造优势,显得生动而活泼;还通过盘旋流转的造型布局,造成既无主次面之分而又连续不断地有机整体感,让观者在环顾中感到无穷的兴味和深远的空间效果。抗战组塑的突出成就,在于打破了西方化的纪念碑浮雕模式,在借鉴吸收中国传统表现技法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当代纪念性浮雕创作的新领域、新纪元。

(2)作为对建筑妆点美化的装饰性浮雕来说,同样更多地依附于建筑主体并因此而存在。装饰性浮雕,一般总是雕刻在某座建筑物的部件或局部的表面,例如门框、窗边、梁柱、墙面、转角等或其它建筑物的表面。巴特农神殿的三角客墙和长浮雕饰带;巴黎凯旋门的浮雕和法国阿尔弗雷德、穰尼埃设计的巴黎现代艺术馆浮雕,都是这方面的成功范例。装饰性浮雕与主题性和纪念性浮雕的区别,主要在题材的处理和意境的表现上。装饰性浮雕一般不重情节描述和叙事性,也不着意于表现重大主题,而更多地是追求抒情性和赏心悦目的形式感,内容形式和装饰部位也相对地自由和活泼。它更强调对装饰对象的依附和烘托,更强调空间形态上的适应性功能,以及对平衡、对称、条理、反复等形式美的规律和装饰艺术语言的运用。20世纪以来,装饰浮雕的风格经历了从简约、抽象到多元繁荣的变化过程,被广泛地运用于城市建筑空间,起到了装饰建筑、美化环境的作用。

2、架上表现性浮雕

架上表现性浮雕是指依赖于建筑而存在,更注重雕塑家个人情感与观念表达的一种浮雕类型,它可作为架上陈列也可独立置放在特定环境中,在空间表现上独立性较强,题材表现也非常广泛,是一种较自由的表现形式。

随着艺术家对雕塑空间探索的不断拓展,浮雕这种形式已不再完全作为建筑装饰附属物而存在,而是开始以一种独立的形式展现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魅力,传达着更具独立意义的精神内涵。罗丹的作品是架上的,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艺术家,他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均衡方式的纪念性浮雕的实体和空间概念,预示和启发了现代浮雕对新的空间概念的认识,其意义是深远的。对雕塑空间的重新认识,形成了20世纪以来

浮雕艺术的多元、多种形式并存的态势。浮雕在和圆雕的手法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适应、相互影响中发展。实际上在中国汉代的霍去病墓石刻群像中,已经出现过类似形式。布朗库西的《吻》在技法上就是以浮雕的表现技法赋予了雕塑强大的生命力的表现。浮雕的意义已不再仅仅通过纯浮雕形式而体现。

真正具有独立意义的浮雕更多地存在于个别雕塑家的作品当中,浮雕作为独立的雕塑形式发表使浮雕更能展示其自身的存在价值。立体主义的一批雕塑家如杜桑·维龙利普希茨、亨利·劳伦斯等等都创作了大量的架上表现性浮雕。利普希茨的作品把立体主义绘画的原则运用于雕塑,从比较单纯的几何形体出发,分割并穿插成人形。他尝试着实与虚的颠倒,探索着形体与空间的互相渗透,显示出一种复杂的情绪和个性。劳伦斯的作品受毕加索的影响完成了一系列陶土、青铜、木材与石材的浮雕,其特点是将美丽清雅的色彩融合进低浮雕。色彩对于劳伦斯具有特殊的意义,尽管许多立体主义雕塑家都探索过色彩,就像立体主义画家追求浮雕和拼贴效果一样。劳伦斯认为色彩对于雕塑的功能,在于消除雕塑上光的变化,使雕塑具有它自身的光泽。

马蒂斯的作品《背·第5号》就象在他的野兽派绘画中一样,统帅其雕塑的是所谓“阿拉伯风”,即一种线条的观念和装饰的观念。4件“背”的作品反映了马蒂斯在不同时期的艺术倾向和心态的转变,所追求的是平衡、纯洁和宁静境界。

让·阿尔普和本·尼克松的浮雕都属于抽象形态,都被一种坚固形体的限制所支撑,却基于不同的前提。前者是“自由浪漫”的,后者是“古典持重”的。尼可松的《彩绘浮雕》是在蒙德里安的传统中完成的几何抽象;而让·阿尔普的“自由形式”则来自于达达派的艺术信条。阿尔普一直采用新奇的手法创作,并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创作抽象的浅浮雕、抽象拼贴画、着色木质浮雕,创造了一种简单而富有韵味的、具有隐喻和象征性的优美而单纯的形式。

奈薇尔逊的集合艺术风格是独树一帜的。在《天国大教堂》中,他把现成的物体和各种形体的箱子以格状分割排列,组织并堆积成一堵大规模的“浮雕墙”,构成一个抽象图案般的整体效果。旧木作的精细雕琢给作品增加了一种罗可可式的优雅,仿佛是对过去时代的辉煌文明的重新发掘和缅怀。

同样风格的雕塑家还有法国的阿曼,他创作的作品《长期停放》 是一个嵌进了60多辆汽车的方体水泥柱。作者没有肢解和破坏对象,而是把完整的旧汽车等物品集合起来,构成一件独立的浮雕作品。

波普艺术家西格尔,创作了为数不少的浮雕作品,他表现的对象是人体,但他采用的手法是直接从活人身上翻制,材料是石膏,道具通常是现成品。他有意保留下翻制的痕迹以及石膏的质感和颜色。以期既打破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又保持作品与现实的距离。他把雕塑当成一种整体环境来考虑,不仅建立起了一种具有波普艺术内容的独特雕塑风格,而且积极地推动波普艺术向环境艺术深入。

现代艺术的发展,促使艺术形式日趋繁荣和丰富。相对独立的浮雕语言和形态的形成,为架上表现性浮雕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功用审美性浮雕

功用审美浮雕是适应、并装饰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一种雕塑形式,它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通常适应大众审美心理,适合工业和手工业生产,是物质生产与精神表述的综合产物。一般情况下它完全依附于载体,是一种在有规定和有限的空间内进行的艺术创造,但同样也可以表达艺术家个人的审美创造。它是古往今来一直倍受钟爱和重视的浮雕表现样式。

实际上,功用性浮雕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最早的艺术大概都与实用性有关。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的民族、不同时期都有大量的功用性装饰浮雕出现。公元前6千~2千年,这种装饰形式就大量出现在不同造型的陶器表面,在实用器皿的外表和局部,以浮雕的形式表现人物、动物和几何形纹饰。商周时代青铜器的装饰,使浮雕的表现技法在实用审美领域推到了高峰,也使浮雕装饰手段成为各时期青铜器的典型特征。公元前4世纪出产于多瑙河流域的《包雷斯银杯》,展示了浮雕手段与锻造技术的独特魅力。埃特鲁里亚时期的赤陶《骑士》,以浮雕的几何化造形图案装饰,构成了一个富于装饰性的整体,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和展现了审美和实用功能的结合。

同样的例子在实用器物方面是数不胜数的。在各国的徽章、硬币、纪念币的设计制作中,浮雕形式显示出它独一无二的作用和意义。这类作品虽尺度不大,空间有限,但题材、内容和形式的表现均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我们通过一些章牌雕塑即可感受到其精致和完美的程度。这类浮雕多考究处理手法,做工精细,铸造精良,具有很好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一些现代艺术家从这种形式中得到灵感并大大拓展了其表现空间,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浮雕在实用功能上的表现潜质。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随时展而发展,随社会进步而不断变化的,实用审美性浮雕也是如此,它肯定会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而得到更大的发展。

(二)浮雕的风格类型

大体上,可以对浮雕艺术的风格类型作以下几种划分:

1、 具象写实型

这是一种源自欧洲古典传统尤其是古希腊传统的、覆盖古代和现时代的浮雕风格类型。在整个西方艺术史以至20世纪的世界艺术史上,它产生过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时至今日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早在古希腊时期业已确立的西方雕塑传统,受古典美学思想支配,始终遵循写实主义原则。其美学理论的依据是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它强调客观真理的存在,追求对现实世界的如实反映或客观再现。经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和自然科学的用力发展,古希腊的模仿理论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模仿技能不仅仅是一种反映自然的技艺,更是一种揭示自然真实的科学。相应的写实原则要求艺术家限制个人的想象和主观情绪,以便不偏不倚地、冷静客观地对待自然,从而理性地把握世界的真实性。新古典主义继承了这种写实原则,并把自古希腊以来的追求普遍真理的思想加以片面化,强调用单纯的形式、准确的结构、实在的体量、静穆的风格以及更多取自神话的高贵题材,来表现理想化的社会思想主题,追求普遍与永恒的理性价值。

在总体上,具象写实型浮雕吻合于西方雕塑传统和概念的古典内涵以及相应的要求。从古希腊到十九世纪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雕塑实践,历史地建立起有关雕塑观全部古典内涵。它大体包括:按几何学方式描述的长、宽、高三维形式架构;具有现实占据性的体积和实在质量的封闭静态实体:形体状态模拟客对观对象的自然结构和视觉特征:以石料、青铜等硬质材料为载体,以社会化、理想化的理念为内涵,种种形式要围绕理性规划的中心构成有机整体:这个整体最终依附于一个更大的具有限定意义的人文空间环境,并与其功用目的保持一致。

雕塑概念的古典内涵构成具象写实型浮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一般地说来,具象写实型浮雕因此所要接受的规范,体现为它针对建构预先规划的中心式雕塑整体和社会化、理想化的理念表现要求,必须以尊为审美标准或原则的写实性塑造手法、合乎主题思想与情节发展逻辑的结构、模拟事物自然特征和状貌的形式、以

及切合建筑载体的功用目的与形态品格的风格来展开自己。显然,这一切意味着对它而言的高度的限制性,它在本质上不能与传统规范相悖,否则就是一种不合格的东西。在现代艺术革命崛起之前,这些限制性甚至在最基本的意义上,首先表现为浮雕对建筑、器物等载体的必然依附。这种作为前提的依附性,决定了作为浮雕本体特征的“平面性”——一种从雕塑角度理解的、依然有别于古典绘画平面的“平面性”。

就上述方面而言,“具象写实”作为类型化的浮雕艺术的规定或限制,其含义远不只是风格学或形态学上的,实际上要广泛得多、复杂得多。正因如此,现代艺术运动中的各种雕塑革命和反叛姿态,都把矛头集中地指向这一类型的浮雕艺术传统。就现代艺术实践的实际情形来看,各种雕塑革命所强调的创新理念以及所取得的创新成果,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对这一类型的原则、旨趣和特征的突破来确立或实现的,无论它们是部分的、有限的突破还是全盘的、彻底的突破。

在这一风格类型范围内,还可以析出一种亚型即“写实变异型”。其特点是:在不触动写实主义理念本质和审美理想的前提下,其风格形式上的变异并没有完全背离常规欣赏习惯、放弃视觉形式的还可以辨识的具象特征。这种变异形态,可以包括属于欧洲古典时代的、相对古希腊典型样式的一些非典型的风格形式;还包括属于20世纪的、相对典型具象写实型的一些非典型的风格形式。

写实主义雕塑传统,在20世纪遭到现代主义的激烈冲击。就现代雕塑的整体格局而言,它失去了以往一统天下的主导地位,仅仅作为多元构成的一部分或一种手法。但是,它不仅从未中断,还通过深刻的价值调整,以某种变异的形态不断向前推进。写实变异型之所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于它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于它不断地适应时代的需求从其它风格中吸收营养以丰富自己,不断革新自己的面貌。艺术家从各种文明文化传统、各个地域或民族的艺术创造以及现代科技成果中汲取营养,在形式结构方面对具象写实造型加以变异,产生出各种新的变体或者说新的风格,运用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等手法强化具象形式的新面貌。

2、 具象表现型

这是一种源自西方文明传统之外的所有其他地域和民族的文明传统、覆盖广泛、成分复杂、形态多样的浮雕风格类型。其一般特点是,在遵循人类欣赏习惯、保持艺术表现可以辨识的具象特征基础上,更加强调浮雕空间结构或视觉形象的象征性、寓意性以及种种非单纯审美的复杂社会功能,因此它的风格形式与欧洲古典雕塑传统相去甚远。

纵观世界范围的人类艺术史,在西方文明实行大规模扩张之前,包括亚洲、非洲、澳洲、拉丁美洲在内的各地域各民族的本土艺术创造,早已形成体现自身文化精神和社会生活需要的艺术传统或艺术体系。它们以不可磨灭的文化特性和美学特征,提示了一种不同于西方话语却与非西方民族的社会生活休戚相关的艺术概念。像许多非西方艺术实践皆有体现的那样,这种艺术概念并不以可以独立看待和单纯把握的艺术性为艺术的本位价值,它强调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全面参与、全面融入、全面承诺或全面体现,承担社会生活所期望、所需要、所赋予的且又非其不能的价值担待。与其说这样的艺术不存在本位价值,不如说它的本位价值所执不以西方话语的艺术性、而以本土话语的艺术性为据。

就活跃并作用于本土社会生活的非西方民族的浮雕艺术而言,其艺术性体现在一种样式、一种造型、一种结构或一种塑造方式,切实地实现了它的某种或某些价值担待。失去这一定的价值担待,或者所担待的不是社会化的价值,那么,作为艺术形式的上述任何成分,其本身则不足以自立自为,无从可言艺术性。因此,以社会价值担待为本的非西方民族的浮雕艺术,总是和本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宗教信仰以及伦理道德等广泛的社会实践混合交融、并作为载体或媒介在整合社群、规戒示范、鼓动生产、记述历史、交流思想、传播知识、证明身分、昭示责权、惩罚褒奖、祈禳疗治以及寄情娱乐等复杂的社会功利方面,发挥积极而特殊的作用。大量材料表明,传统非洲艺术的创造,包括某种造型活动的开展或果种造型样式的推出,其动机总是关联着比审美要求远为宽泛、复杂的社会需要,而且这种关联往往以随俗的方式得以实现。原生形态的非西方民族的浮雕艺术,是本土社会生活的有机构成,不具有游离其外的生态独立性或价值独立性。一言以蔽,这种风格类型的浮雕艺术,是不具有独立性质也不以独立性质为终级价值追求的艺术,它拒绝任何意义上的单纯性、独立性企图。

在遭遇西方文明的分裂力量并受其破坏之前,非西方民族的浮雕艺术始终保持着自身的文化特性。尽管各民族信仰和文化并不统—,但如同中国人、印度人、印尼人、澳洲土人、玛雅人以及包括巴拉人、多贡人、塞努福人、巴加人、巴库巴人、区卢巴人等在内的热带非洲土人所创造的浮雕艺术所显示的,诸多非西方文明的艺术传统经受了巨大时空跨度的考验,而不曾为政治演变、朝代更替或外族入侵所改变。这是文明活力的使然,是民族信仰和文化内在连续性的使然。对非西方民族而言,浮雕艺术是可以诉说一切的语言、沟通一切的途径、体现一切的载体,它被那里的人民视为与普遍灵性打交道的适当方式。

3、 抽象表现型

这种风格类型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既包括世界各民族在漫长历史时期中创造的古典浮雕艺术,也包括西方现代艺术革命以来在世界范围流行的现代浮雕艺术。一般说来,这种风格类型的艺术造型很大程度地或完全地摆脱了模拟自然对象的倾向,而强调以非具象的视觉形式对人文理念或主观感受的表现;它在形式上的共同特征是,艺术形象失去了可供辨识的具象特征,而多采用抽象的或几何的造型元素来构造。

当然,古典的抽象表现型和现代的抽象表现型浮雕,在精神内涵方面却有很大的甚至是根本的区别。

古典的抽象表现型浮雕,虽象现代抽象艺术一样表现为非具象视觉元素的结构,但它并不取决于单纯的形式趣味和形式法则。它强调并体现“意义”的联结,以“意义”本身的圆满构成为原则。而且,至关重要的是,这种“意义”与纯粹个人的旨趣无缘,其根本来源是以传统风俗信仰为载体的历史性集体意识或社会意识。对于这类浮雕的内在结构,视觉形式元素本身,诸如其性状如何、关系如何是无关紧要的问题,紧要的是它们必须顺应圆满构成一种“意义”的中心需要。我们由许多非西方民族的古典浮雕形式上所感受到的,那种一应的抽象、夸张、变形和概括,都是结构表意化的自然形式效应。对这种古典抽象表现型浮雕来说,其抽象的艺术风格不能仅从艺术风格学上理解,而特别需要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把握。它是这类艺术针对“意义”的圆满表达和传递所呈现的一种静态形式特征。

现代的抽象表现型浮雕,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以抽象主义、构成主义为主体的现代艺术,体现了一种基于非具象倾向的广泛艺术思潮。早在罗丹的时代,这种艺术思潮便从反叛写实传统的细微处悄然滋生。早期现代艺术探索的各种非具象倾向,逐渐形成一种合力或趋势,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以相应的理论和实践形式明确化,抽象主义由此崛起。艺术史家们,大体将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一书的出版作为一个标志,该书首先从理论上论证抽象艺术。在抽象

主义的崛起过程中,除康定斯基外,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蒙德里安和风格派集团、塔特林等人创立的构成主义、以及包浩斯学院等个人与集体,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作为广泛的艺术思潮,抽象主义确立了二十世纪的“抽象艺术”概念。它的含义一般被限定在这样两个层面:“一是指从自然现象出发加以简约或抽取富有表现特征的因素,形成简单的、极其概括的形象,以致使人们无法辨认具体的物象;二是指一种几何的构成,这种构成并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邵大箴:《西方现代美术思潮》第232页,四川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依此,抽象表现型浮雕又有“抽象有机”和“抽象构成”之分。不管在哪一层含义上,现代的抽象表现型浮雕都最能体现现代文明精神,在风格形式上代表着20世纪浮雕艺术的一种主流。

在精神内涵方面,现代的抽象表现型浮雕与古典的抽象表现型浮雕相区别根本点,在于它的非具象视觉元素的结构,多取决于单纯的形式趣味和个人意旨。它所强调的意义表现,更多地是强调个人旨趣的表现,强调艺术家个性或个体生命价值的表现,如罗丹所言“颂扬自己的灵魂”。对于这类浮雕而言,视觉元素的构成形式往往是紧要的东西,它直接体现艺术家的个性,这包括他自己的思想观念、情感情绪和主观体验。因此,现代的抽象表现型浮雕在价值追求和形态面貌上是五花八门、难以理喻的。象所有现代艺术那样,它整体地卷入到反叛古典原则的激烈变革过程,以致很少有某种稳定的风格形式能够贯穿整个变革过程。因此,姑且可以总结的,或许就是一种似乎巳经特化为现代艺术精神的创新姿态本身。它所强调的对一切权威的、主流的或既成因素的否定,是本世纪行如穿校的各种主义流派确立自身的普遍策略。

4、观念综合型

这是一种充分体现现代叛逆精神,力图挑战、突破雕塑以至整个艺术的界限,创造全新“艺术”概念或形态的浮雕风格类型。

就极端状态而言,这种风格类型的前沿追求,已突破界定浮雕或艺术的底线,而消融于难以与现实本身相区别的“身体行为”或“思想活动”。不过,就一般特点而言,这种类型的追求往往不再考虑“具象”或“抽象”、“写实”或“写意”、“再现”或“表现”这类风格或手法方面的问题,也不再计较载体、材料、结构、形态、成品这类涉及艺术的空间存在性的问题,而是致力于“观念”、“创意”、“设计”等思想理念意义的表述与实施,并强调这种表述与实施的完整性、巧妙性、超常性或颖异性。所重的是关联“观念”的“装置”,以及“表现观念”的“过程”。象前一种类型那样,它所表述与实施的思想理念意义,绝多缘自单纯的个人范畴,具有极强的个人主义色彩。目前流行的属于观念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的种种试验,在一定意义上,即还可以从形态上视之为“浮雕”的意义上,都可以归入这一类型。

现代雕塑运动在持续的空间突破中,于80年代进入往往被称作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时代。在这个时期中,很难再像以前那样,去辨析各种风格间的关系。支持人们作出确切判断的艺术规范,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创新的,都已不存在也未再产生。其实,多元化本身已无形地成为反规范的“规范”——任何一种东西,无论它怎样极端怎样地缺乏认同者,只要被谁认作“艺术”它就是艺术。在此情况下,艺术只剩“艺术”这一词语形式,而毫无足以界定它的实质性的内涵。观念综合型浮雕也已处在难以规范和界定的境地,并在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趋势中逐渐走向对浮雕自身以至艺术自身的彻底消解。

参考书目:

《世界美术史》 山东美术出版社

《现代艺术中的原始主义》(美国)罗伯特·戈德沃特

《黑非洲艺术》 让·洛德

《世界雕塑全集》 河南美术出版社

《艺术发展史》 (英国)贡布里希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浮雕技术范文第5篇

浮雕艺术的涵义

浮雕艺术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的墓碑、神庙的雕塑(比如埃及的“负”浮雕),还是中国的洞窟、庙宇、君王的陵墓(如昭陵六骏),都能发现浮雕的身影。

浮雕是在绘画和雕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巧妙的将两者结合起来,其对对象处理采用压缩的方法,依靠透视等要素来对三维空间进行表现,但观众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两面或一面 。浮雕需要另来一个平面来附着,使用较多的是建筑行业,当然,也经常在用具器物上看到。因为浮雕所占空间较小,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在近年的城市环境美化中,浮雕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与圆雕相比,在材质、内容和形式上,浮雕并不逊色。木头、石头、金属等都可以用作浮雕的材料。

浮雕艺术的起源

艺术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都深深植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我们的原始祖先,出于对自然现象的困惑,催生出了原始宗教,并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崇拜神灵和自然的虔诚。原始雕塑是随着原始宗教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开始作为崇拜观念和祭祀信仰的表达或体现方式。出现在山洞中的原始雕刻和岩画,是浮雕的原始形态,开始具有艺术形式的雏形。物质生活的提高,通过精神层面表现了出来。在远古时代,我们祖先就开始用线条和颜色对狩猎、采集生活所接触到自然对象进行表现,表达对这些食物的关注。人们发明线刻,并通过岩石等硬性材料对上述形象进行固定时,便产生了最初的浮雕。

浮雕艺术的特征

1.题材的广泛性

浮雕的创作题材不一而足,无论是政治、宗教的、战争、历史还是经济、还是文化都有涉猎,神话传说、人文典故、寓言故事、动物植物都可以成为浮雕的题材。空间的性质和装饰场所场所不同,浮雕的题材也有所不同。

2.手法的灵活性创作

浮雕的创作既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还可以是写意的,因此相较于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说,创作手法更加灵活。

3.人文的独特性

作为烘托室内空间氛围的一种重要形式,浮雕艺术自始至终扮演的都是生活、社会和历史发展情感的传递者的角色。同时,浮雕艺术也是一种传统的人文艺术形式,是现代人类对文化追求、传承民俗的精神情感的寄托对象,表征的是一种对生命的渴望。丰富的主体内容、形式多样题材组合成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大餐,丰盛。舒适而又温馨。

4.高度的审美价值

从审美角度审视浮雕艺术,可以发现它是人类审美观念的承载者,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底蕴,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5.强烈的材质感和技术性

浮雕艺术和绘画艺术比较起来,更加注重成型技术和材质感。作为一位成功的浮雕艺术家仅具有艺术素养和造型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对雕塑成型的工艺技术和材料了如指掌,并以此为艺术语言对浮雕作品的艺术性进行表达。材料是装饰浮雕艺术表现的要素之一,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两大类。天然材料来自大自然中的木材、石料和其他材料。而人造材料主要有人造砂岩、玻璃钢、以及陶瓷等。不同的材料,其质感也不相同,其成型工艺也有很大差别。

浮雕艺术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1.应用现状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更加看重生活情趣、生活品位和居住环境,这个家居装饰行业带来了发展的契机。科技发展不断催生出新型的装饰材料,室内装修的风格和手法越来越多样化,更加高贵、更加高雅,也更加逸趣横生。在室内装饰设计中,浮雕和与之相关的艺术手段,以其广泛的实用性和强烈空间效果,从其他装饰手段中凸现出来,深受家装设计师们的青睐,采用浮雕艺术设计出来的室内装修受到普遍好评。

2.浮雕设计的基本要求

所谓室内装修就是一种艺术品造型设置的艺术,其目的在于对室内空间进行装饰和美化,它兼具建筑艺术和造型艺术的部分特征。因为室内空间比建筑公共空间更具有局限性,但与人日常生活的联系却更加紧密,这就给装饰浮雕提出了要求:首先在形式上要与居家生活的基本功能项吻合;其次,通过对家具环境气氛的调节来满足视觉审美的要求;第三,装饰浮雕在选择材料的问题上,着重要考虑的是环保无公害的材料。

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浮雕的自身价值必须体现出来,不然就是成了瞎子的眼睛成了摆设。室内装饰浮雕的效果要比较理想,就必须在不超越“墙”的空间界面限制、确保室内空间的整体效果和墙面的二维性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浮雕自身的特殊表现手段对空间形态进行科学合理的改变,是空间搭配最优化,从而产生良好的效果、实现装饰设计的预期目标。总而言之,在现代内装修设计中应用浮雕艺术时,必须同时满足一下两个条件:一是让装饰浮雕的艺术特征充分体现出来,二是室内空间效果必须理想,而且二者必须统一、和谐。

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浮雕首先是一种艺术品,同时也是家居装饰的有机组成部分,浮雕和室内空间在风格上必须保持一致。正如前文提到的,装饰浮雕之所以比圆雕更具有优越性,是因为浮雕经过压缩处理、并运用透视关系来对空间进行表现,同时通过艺术的手段对其背景进行处理,使其装饰意味更加浓郁。受到家居空间的限制,通常只能正面欣赏装饰浮雕艺术。基于此,在进行室内装饰浮雕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质感、造型结构、形式、气氛以及色彩构成等因素,让装饰浮雕有机的融入所装饰的室内空间中,形成整体感。

3.浮雕设计的注意事项

在室内装饰浮雕的设计中,设计者在对生活空间环境进行装饰和美化的同时,还必须注意一下两三点:

首先考虑如何如感染欣赏者。这种感染绝不可以是突兀的、强迫的,而必须是潜移默化的,这是因为家居空间密切联系着人的日常生活,如果在很短时间内消耗掉了感染力,装饰浮雕就失去了时效性。一般从造型意义上来说,室内装饰浮雕应该包括以下三个科学性、视觉性和心理性等三个范畴的内容。对于欣赏着来说,其视觉性主要表现为装饰浮雕的视觉刺激和视觉效果,心理性一般关联着浮雕本身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而科学性则是指辅以科学手段对造型产生作用,从而营造出空间的氛围,它既是对雕塑预言的拓展,又是艺术和科技新的结晶,具有远远超出造型本身的感染力和欣赏内容。

其次,在设计过程中对东方传统的室内风格处理问题上,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营造“淡泊宁静”的氛围,以宁静、含蓄为主体,体现于环境融合的随意性,这种风格多见于日本和式风格和中国田园风格,这种方法采用采用材质不受限制,无论是木、陶,还是竹,甚至草编都可以完美的表现意境。另一种则是营造一种祥和、欢乐的氛围,这种方法较为普遍些,从总体上来看,气氛是明快、喜庆的。

第三则是注意装饰浮雕如何在风格不同的现代室内环境中应用得恰到好处。因为这类空间的个性色彩往往非常强烈,而浮雕设计的目的之一也是要强化个性化视觉冲力,这种个性化可以通过创作风格、主体内容和使用材质等方面表现出来,同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对所在空间产生冲击也是允许的,这样可以形成强烈对比,给欣赏着以独特的视觉感染力,达到过目不忘的效果。这类浮雕在运用材质时具有更大的自由度,无论是轻钢、不锈钢,还是纤维织物都可以信手拈来。

结束语

相关期刊更多

佛教文化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宗教事务局

四川丝绸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省经济委员会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黎明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