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树立科学育儿观

树立科学育儿观

树立科学育儿观

树立科学育儿观范文第1篇

2.你们的欢乐照亮了世界。孩子们,愿你们节日欢愉!

3.感谢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儿童事业的关心和撑持!

4.爱护儿童,教育儿童,为儿童作表率,为儿童办实事。

5.为学生造就高水平的西席,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6.今天阳光,明天希望。努力成长,未来栋梁。

6.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7.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爱护儿童,教育儿童,为儿童作表率,为儿童办实事。

9.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家长以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为子女做表率。

10.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

1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不雅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12.树立终身学习的不雅念,向孩子学习,和孩子一路成长。

13.不断优化少年儿童康健成长的社会环境,全面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14.学习环境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环境法制不雅念。

15.积极参与社区和学校的环保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卫生、树木花草和环保设施。

16.今天阳光,明天希望。

17.努力成长,未来栋梁。

18.优秀花环;献国献党。

19.努力学习,明天栋梁。

20.全社会都该当关心儿童的康健成长!

21、忽视教育等同于忽视儿童未来的希望!

22、童心颂祖国,六一的快乐孩子们!

23、营造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

24、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25、让健康幸福的新时代儿童在新时代茁壮成长。

26、给孩子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

27、爱护儿童,教育儿童,为儿童作表率,为儿童办实事。

28、全社会都应当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

29、培养祖国的花朵,抚育人类的未来。

30、学习环境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环境法制观念。

31、不断优化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全面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32、人生春秋六十载,儿童尤为一枝花。

33、关心儿童成才,就是关心民族的未来。

34、儿童优先,关心儿童,尊重儿童,支持儿童,优化儿童成长环境。

35、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向孩子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

36. 给孩子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

37.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38. 维护儿童合法权益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39. 爱护儿童,教育儿童,为儿童作表率,为儿童办实事。

40. 让健康幸福的新生代儿童在新时代茁壮成长。

41. 孩子们,愿你们节日快乐!

42. 优化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让儿童免受一切形式的歧视和伤害。

43. 孩子们!节日快乐。

44.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向孩子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

45.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今天的幼苗,就是明天的栋梁。

46. 爱护儿童,教育儿童,为儿童做表率,为儿童办实事。

47. 坚持儿童优先,共塑民族未来。

48. 儿童优先,关心儿童,尊重儿童,支持儿童,优化儿童成长环境。

49. 关心儿童成才就是关心民族的未来。

50. 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

51、忽视教育等同于忽视儿童未来的希望!

52、童心颂祖国,六一的快乐孩子们!

53、营造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

54、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55、让健康幸福的新时代儿童在新时代茁壮成长。

56、给孩子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

57、爱护儿童,教育儿童,为儿童作表率,为儿童办实事。

58、全社会都应当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

树立科学育儿观范文第2篇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学习科学发展观,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要认真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必须坚定不移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全体党员的庄严使命。我要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当前的幼儿教育工作结合起来,要提升我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教育素质,为搞好幼儿教育工作贡献我自己的力量,为此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

我不仅要深入学习业务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而且还要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系统安排。我不管学什么,都要与推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解决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扎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问题。一定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争当学习型教师,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二、提高工作能力,增强教育幼儿的本领

新形势下我要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精神,树立热情为幼儿服务的宗旨。在这里,我要认真学习幼儿新《纲要》,掌握幼儿新《纲要》的要点,把它实际运用到幼儿教育中。我要创设均等的机会,促进幼儿不同层次的提高;我要引导幼儿自主创作,快乐享受活动过程;我要让幼儿欣赏自我、欣赏同伴,注重幼儿个性的培养;通过这些,完成新时期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与目的,使幼儿健康成长。

三要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在性

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要使幼儿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就必须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如何结合幼儿教育新的要求,顺应形势进行不断总结、巩固、升华,是值得我认真思考的问题。要讲发展,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就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全新的工作。要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坚持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苦干实干,把心思用在幼儿教育的工作和事业上。

树立科学育儿观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 创新教育 实施 建议

人类发展过程中,目前受到的限制完全不是天资不足,而在于不能尽早地为天资创造最佳条件。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是人才必备的首要素质,要求基础教育要大力开展创新教育,而幼儿教育又是整个学校系统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开端。对幼儿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我谈几点建议:

1. 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文明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竞争激烈,对幼儿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发展不相适应,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死板。分科教学,集体授课的比例很大。课堂一直被教师控制,幼儿不是听老师讲,就是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学方法死板,影响了幼儿的发展。只有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使幼儿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将分科教学改为整合课程,可多学科综合,即:多个学科,共用主题,顺序展开,学科教学,结合为本。跨学科综合,即:围绕主题,学科共通点,解决问题,较具整合性,过程为本。将集体教学改为个别,小组和集体相结合的灵活方法,充分体现师幼互动的价值,预成课程和生成课程相结合,及时解决幼儿提出的新问题,注重对幼儿多能力的培养。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创造的机会,激励幼儿用不同的想法去解决问题。要克服死啃书本、按部就班、照葫芦画瓢,教条主义的倾向,把幼儿的发展放在首位,构建对幼儿发展具有价值的适合幼儿特点的教学模式,选择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可让幼儿操作、探索的活动形式,选择与幼儿生活相关的生动的活动内容,采取灵活的、幼儿喜闻乐见的方法去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设计以幼儿学会学习和创造为中心的活动方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去感受、去发现、去创造,力争培育出有创新意识新个性的幼儿。

2.创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

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自由创造的才能,幼儿和教师建立一种平等、信任、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育与活动环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和活动的过程。外部的压力过多,束缚过多,幼儿很少独立自主,心理自由,这样限制了幼儿创造性潜能的发挥。有的幼儿好奇心强,想象大胆,在他们充满童真与稚气的想象中,创造性若隐若现,教师要善于发现、精心培养。当幼儿想法稀奇古怪超越客观现实时、当他们的描述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时、当他们手舞足蹈自编自唱、乱涂乱画而兴致勃勃时,教师切不可以用成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去限制他们或者盲目否定。在这种环境中,幼儿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得到充分表现自己的认识情感和思想的机会,使幼儿消除胆怯和依赖的心理,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进行积极地探索、积极地思考,逐步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以一种创新的精神来看问题、思考问题。

3. 树立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角色观和职业观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角色不再限于文化的传播者。教学的组织者、课堂的管理者,而且还应该是表演者,激励者、服务者、支持者、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和交往者,更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创新者,研究者、学习者、决策者,协调者和心理学工作者等。教师应该是全面发展的楷模,成为集众多角色于一身的角色,为幼儿创新教育提供可能。教师的职业不再是仅有文化或者胜任就可以,教师必须是榜样、是楷模,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车尔尼雪夫认为;“教师要把学生造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该是这种人。”教师除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外,还要忠于职守,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热爱幼教事业。应该具体表现为对待幼儿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尊重幼儿,注重师幼互动的价值,善于用各种适应的方法去接触和引导幼儿,实行双向交流的沟通,使幼儿对教师亲近、信服,这样才容易接受教育。敢流露自己的感情、自尊、自信、活跃,敢于思考、敢说、敢问,使幼儿有一定的创造性。反之,教师的方法简单、主观、粗暴、甚至苛刻,只有命令,不讲道理,重视权威,不许违抗,缺乏爱心、耐心,这样会因为幼儿害怕老师而服从,往往对老师回避。干事缩手缩脚,有的甚至对老师产生厌恶和憎恨,时间长了幼儿的独特意识随之消失。

4. 树立与现代教育理念一致的幼教观

教育的任何变革最终是通过教师来完成的,而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引起教师行为的最直接因素,在诸多的教育观念中,教师自身的观念在实施幼儿创新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创新教育是传统教育所欠缺的,传统教育认为,循规蹈矩,老实听话,少说少动,驯服驯从,按老师的规定去行事就是好孩子。而一些好奇、好问、好动的孩子则被称为“调皮”、“捣乱”而加以限制训斥,不顾幼儿的需求忽视幼儿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幼儿整天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培养模式既机械又单一。在本园一次音乐节奏观摩课上,当教师出示五线谱音符问幼儿这像什么时,幼儿积极性很高,纷纷回答说:像“气球”、像“勺子”、像“小蝌蚪”,正在大家为幼儿丰富的想象而感到高兴的时候,教师却反问了一句,这像“蝌蚪”吗?结果再没有幼儿敢回答,活跃的思维一下被扼杀,原因只有一个:教师想要幼儿说出像豆芽。因此,在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学方法釆用灌、统、管。在日益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树立与现代教育观念一致的幼教观非常重要,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放在首位,教师要对幼儿回答的问题给予肯定,鼓励并及时发现他们的小发现.小创造的火花,保护孩子创造力的萌芽。

树立科学育儿观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师生;师德培养

幼儿教师是幼儿成长发展的引路人,是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与心理素质。其中,由于幼儿年龄、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师职业道德素质是幼师培养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幼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有赖于幼儿师范院校的师德教育,“幼师生师德教育是指幼儿师范院校的教育者依据一定的道德要求,对在校生施加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的一种活动。其目的是要帮助幼儿师范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增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树立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专业信念”。然而,目前广大幼儿师范院校的师德教育仍以说服教育为主,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实践方式,这一问题是本文试图探讨与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开设师德课程,形成师德认识

师德教育应避免枯燥空泛的形式主义,注重幼师生师德水平提高的有效性,首先要使幼师生形成明确的师德认识,开设相应的师德课程学习并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内涵与要求,在师德课程中将社会公德教育与教师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等行为准则,使幼师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德修养,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为师德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学习有利于幼师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以及日后的幼教工作中树立“以德治教”和“依法治教”相结合的观念,以法律法规为准绳规范自身言行,为教师职业道德划定底线,不越雷池。

二、打造校园文化,提升师德修养

师德教育也要避免形式单一的理论传授,重视文化熏陶的作用,于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幼师生的师德修养。幼师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凸显“师范性”,使校园设施、校园精神、校园制度成为师德教育的载体。如黑龙江幼专在校园主广场树立了教育家陶行知的雕像,在各草坪设置了刻有教育语录的假山怪石,在文化长廊、宣传栏、壁挂等设施上宣传以“兰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精神,着力打造幼师生高雅的君子、淑女气质,以促进其品质修养的提升。其次,重视开展“两代师表建设”,评选校级名师、教学骨干、教学新秀作为榜样目标,并邀请教育名家、知名学者进行专题报告、讲座,打造优良的教风与学风。此外,积极开展校园活动,如在教师节、儿童节、教育家的诞辰纪念日、校庆日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增强幼师生的职业认同感,以强化师德观念。

三、重视实习实训,树立师德理想

师德教育应抓住实习实训这一重要契机,在实践活动中帮助幼师生检验自身的职业素质水平,正确进行教师角色定位,树立教师职业理想。只有真正接触到幼儿和幼教工作,幼师生才能真切体会到“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作为幼儿的养护者、沟通幼儿与社会的中介者,幼师的师德素质直接影响着幼儿道德认识的形成。因此,在实习实训其间应尽力做到语言文明、规范,仪表端庄大方,教态自然亲和,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自身的学识和德行感染、引导幼儿。爱和责任是师德的灵魂,唯有对幼教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并将爱心贯彻到日常工作的始终,才能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进而树立“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的”目标,充实并丰盈师德幼师生的师德理想。幼儿教师师德素质的养成要抓牢职前培养这条重要途径,幼儿师范院校有责任与义务采取多样的教育实践方法培养出知识过硬、品质高尚、素质优良的幼儿师范生,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幼教人才。

作者:吕小婉 单位: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树立科学育儿观范文第5篇

关键词:儿童观;教育观;创造性;独立性

关于人的天性,中外历史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如荀子的“恶性论”,中世纪教育中的奥古斯丁“原罪论”和“禁欲说”等都依据了人性本恶的理论,认为人人有罪,连婴儿也有罪,把儿童看做是“上帝的羔羊”,忽视了儿童自身的主体存在,教育对象成为被动的物体。由此可见,教师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是培养幼儿创造性的先决条件,那么,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儿童观、教育观呢?

一、教师应具备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1.老师必须树立开发幼儿创造潜能的观念

作为我国儿童创造性教育的开拓者――陶行知先生曾经呐喊:“人人是创造之人。”他指出,创造是历代祖先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才能的精华,儿童生下来就秉承了人类的创造潜能。在适合创造才能发展的环境里,他们的创造性就能萌芽、开花、结果。教师应该明白幼儿的这些创造性表现,从而引导开发他们的创造性。

2.教师要树立解放幼儿创造性的观念

我国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解放儿童的眼睛、头脑、双手、嘴、时间和空间的“六大解放”,实际上是对幼儿创造性的解放。但今天,我们仍然存在种种束缚幼儿创造性发展的因素,如“教师中心”“家长中心”“幼儿教育小学化”“特色班”“特色园”,这些控制多、灌输多、要求多,幼儿主体性得不到发挥,这怎么有利于孩子的创造性发展呢?所以,要解放幼儿的创造性,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了解幼儿创造性的一般特征。研究发现,幼儿的创造性表现为:好奇、好问、想象丰富、有新颖独特的见解和做法、喜欢与众不同、好表现,有探索精神、观察敏锐、思维灵活,并且发散性思维强。因此,教师要把游戏还给孩子,让孩子在游戏中创造,在游戏中发展。

3.教师要树立正确认识儿童的独立性、主体性的观念

教师需要学习和研究创造教育理论,树立培养幼儿创造性的理念和意识,反思并纠正自己不当的教育行为。陶行知先生的儿童创造教育理论,中小学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创造学的基本理论等,都有助于教师形成学前创造教育理念。每个儿童都有着一种独立的倾向和独立的要求,如在不同的活动中尊重幼儿的不同看法,进行因材施教。教师重视幼儿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是培养和发展幼儿创造性的前提和基础。

4.教师必须树立培养幼儿扩散性思维能力的观念

扩散性思维是人们思维的核心,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它是在问题思考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从一点出发向各个不同角度辐射,产生大量不同的设想,寻找出更新问题的解决办法。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启发和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幼儿的扩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幼儿勇于探索、发现、创造的精神和能力。

二、教师必须注意幼儿创造性发展的培养

儿童的创造性需要及时的培养才能发展起来。2~6岁是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期,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培养,那么创造性在以后的生活中很难再被激发出来。可见,教育家的思想是一致的。张衡数星星,骆宾作诗,曹冲称象,牛顿自制小风车,爱迪生孵蛋等,古今中外的这些杰出的创造性的人才,在童年时就表现出了独特的创造性,这些事实也说明了幼儿时期是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期。然而,没有创造性的环境和正确的教育引导,富有创造性的“小神童”也就不能成长为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事例是最典型的。创造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起点也必然是创造性的萌芽阶段。因此,幼儿教育必然要担负起培养幼儿创造性的使命,成为幼儿探索欲望的点燃者,成为幼儿探索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进行:

1.创设良好的环境,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每个人都是一个天生的创造者,都拥有潜在的创造才能,但只有通过后天的环境和精心的教育,儿童的创造潜能才能得以生长。这就要求教师首先给幼儿多渠道地提供创造的物质环境。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创造力的开发离不开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说,物质环境的创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美丽的活动室,丰富多彩的玩具、图书是幼儿想象的源泉;科学发现室、自然角,各种区域活动是幼儿展示创造力的最佳场所;各种瓶瓶、罐罐,大小纸盒,五彩缤纷的积塑材料是幼儿创造欲望的强刺激物;让环境会说话,让材料会动,是幼儿创造的最好体现。

2.创造教育需要在一日活动中渗透

学前创造教育的实施,并不是跟传统的教育决裂而另起炉灶,而是把创造教育的理念、行为渗透进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人的创造性是一种综合素质,只有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幼儿的创造性才能发展起来。幼儿的创造性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幼儿的活动,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在此,将幼儿的活动划分为4个层次,即:动作活动,交往活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总之,幼儿创造性的能力中有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注意培养才能得以落实和发展。21世纪是创造的世纪,各种教育都把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自己的战略任务。我们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结合幼儿教育特点,在各类活动中重视发现和珍视幼儿的创造火花,成为幼儿创造性发展的启蒙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参考文献:

[1]王本陆.面向21世纪的学生观.课程・教材・教法,1998(10).

[2]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1.

[3]袁爱玲.实施学前创造教育必须把握其整体性.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