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嫁接大树的方法和技术

嫁接大树的方法和技术

嫁接大树的方法和技术

嫁接大树的方法和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茶树;良种化;嫁接技术;云南省

中图分类号 S88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066-01

云南省作为全国重要的茶区之一,截至2010年,全省茶园面积达36.67万hm2,产量20.7万t[1]。其中无性系茶园面积仅占20%左右,造成平均产量低,商品茶质量优势弱,严重阻碍了“两高一优”茶叶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结合云南省的相关政策和云南茶业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分析,老茶园改植换种存在巨大的人力、财力问题,且周期长,投产慢。利用茶树嫁接技术可以加速老劣茶园良种化,且能为云南省茶树资源品种的繁育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加快云南省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

嫁接即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2个部分长成1个完整的植株。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或台木。接穗一般选用具有2~4个芽的苗,嫁接后成为植物体的上部或顶部,砧木嫁接后成为植物体的根系部分。嫁接技术最早是运用于果树和观赏植物上,后来被引用到蔬菜和林木等农作物上,福建省、广东省等主要产茶区将嫁接技术运用于改造老茶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因此,嫁接技术在茶树领域开始受到重视,目前嫁接技术在茶树良种化工作中的运用虽只有几十年的时间,但是科技工作者们已经从以前单一的嫁接繁育提升到茶树育种和资源收集的科学研究水平,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 嫁接对茶树良种化的作用

茶树(Camillia sinensis)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产非酒精类饮料的木本植物之一。它生长周期长,自然结实率和杂交结实率都较低,使得常规茶树育种需要15~20年[3]。早在20世纪80年代,嫁接技术就被应用于茶树的育种工作和良种繁育工作中[4]。目前,全国各地新建茶园已经基本都是采用无性系良种进行种植,而老茶园基本为有性系茶园[5]。为了改进老劣茶园品种差、产量低、长势弱等特点,采用一年生木质化枝条在长势良好的老砧木上进行嫁接,可以改良茶树品种,扩大茶树良种种植面积。并且与利用实生苗种植相比能够较好地维持茶树品种的经济性状,达到老茶园改造的目的。

近年来,云南省茶区的干旱尤为严重,对春茶的成茶品质和产量造成极大的影响,通过茶树嫁接能够增强植株抗性能力,例如采用云抗10号或者云抗14号等抗逆性强的部级良种进行嫁接后,形成的新植株抗逆性可以得到明显提高;茶树嫁接可提高植株耐低温能力,由于茶树砧木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嫁接苗耐低温能力明显增加;茶树嫁接扩大了根系吸收范围和能力。嫁接后的植株有利于提高产量,嫁接苗茎粗叶大,可使产量增加。茶树嫁接利用了砧木茶树原有庞大根系的吸收能力和营养库,因而接穗新枝生长速度远快于扦插改植换种时幼树的成长,从而使茶树成长成园时间显著缩短。与改植换种(扦插繁育)相比,茶树嫁接具有成活率高、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以及能够保持和改良茶叶品质,提高经济效益等特点。

2 茶树嫁接技术

2.1 嫁接方法

嫁接的主要方法有芽接、单芽切接和劈接等。茶树嫁接工作中一般采用的是低位、高位切接2种方法。云南省茶区主要采用的是低位劈接嫁接方法,即将要改造的茶树进行齐地剪去地上部所有的枝条,选取符合要求的茎干作为砧木进行嫁接,将短枝下半部削成斜楔形,即可进行嫁接,劈接刀架在砧木截面中心处,用锤子敲接刀背部,把砧木顺纹理方向劈开,深度约3cm,将接穗插入劈缝,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将着生叶的一侧朝外。在接口上下处用嫁接塑料膜绑捆扎实,然后把四周原来扒开的湿润泥土封盖砧木切口,用手压实,再把周围的土壤覆盖到接穗的叶柄基部。

2.2 嫁接时间

云南省一般在5月中旬至10月中旬进行茶树嫁接工作为宜。因为此时间段正值雨季,茶区的土壤含水量和空气湿度中的水分较高,茶树的生长能力较为旺盛,有利于提高茶树嫁接的成活率。

2.3 砧木与接穗选择

树龄在40年以下的茶树均可进行嫁接。在准备改造的实生树上,选取直径0.6~2.5 cm、生长健壮的茎干作砧木,每丛选8~10个。剪切砧木时,砧木尽量保留1~2片叶片。

云南省作为茶叶产业的贸易中心,茶叶产品主要是作为流通商品进行生产,因此选择具有市场潜力的品种作接穗是嫁接增效的关键。嫁接品种选定后,接穗选择半木质化的枝条最好。接穗采下后,及时剪除叶片,以50枝为1捆整理捆好。最好就是当天剪接穗当天进行嫁接,需要运输的,用湿稻草或湿布打包包装防止枝条脱水,需要储存的,在室内用湿沙保存。接穗选择还要注意接穗与砧木的亲缘性,例

如其来自于同一个母本或者是父本的2个品种进行嫁接后,成活率可以明显提高并且能够较好地保持品种的遗传性状。接穗选择好以后,对接穗进行削切,削切的坡度要保证与砧木的切面有最大的接触面积,使2个形成层较好地接触后,接穗和砧木破损的细胞结合后,使得养分和水分的流通,从而使嫁接的新植株正常生长。并且在愈合期要及时供水,保证水分充足。

2.4 嫁接管理

嫁接后每10~15 d在茶树行间浇水1次,保持土壤潮湿。嫁接后,在茶树的行间开挖20 cm左右的施肥沟,施1次基肥。6~9个月后,再施1次追肥,以保证新植株的营养物质含量。嫁接后70 d左右,接口已经逐步愈合,此时选择阴天及时解除绑扎带。在茶叶萌发期注意抹芽,以保证接穗正常生长,并根据接穗的长势及时解膜。

嫁接后的当年6月和11月完成定型修剪,做好健壮树枝的留养和打顶等工作。培养优良的树形、树势和树冠。另外,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合理使用农药。嫁接后如有杂草要及时拔出。

3 参考文献

[1] 李斌,高峻.茶树嫁接与云南茶园良种化[J].云南农业科技,2009(1):58-60.

[2] 江昌俊.茶树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3] 王荣.云南大叶种茶树嫁接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08(12):26-28.

嫁接大树的方法和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果树嫁接; 问题 ;意义; 技术

果树嫁接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保存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增强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而且能使林木提早收益,培育新品种。由此可见,掌握正确的果树嫁接技术,对于果树的生长和培育十分重要。

1 果树嫁接的意义

1.1 保存植物的优良性状

对于柑橘、苹果、荔枝、桃、梨等栽培植物中的优良品种,它们具有果实大、产量高、品质好等优良性状,为了使它们的这些优良性状得到保存,往往只能通过嫁接进行繁殖才能得以实现。实践证明,采用种子播种后的果树所孕育出的后代,常常会发生改变,使其原有的优良性状丧失,从而造成果实变小、品质变劣、产量降低等问题。然而使用嫁接技术所孕育出的后代,就可以很好的保存植物的优良性状。近些年来,这种方法已经在果树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1.2 增强环境的适应能力

果树在嫁接时所使用的砧木大多数是野生种、半野生种和当地土生土长的种类。这是因为这些砧木具有适应性强、生命力强等特点,即使在很差的自然条件下也能正常的生长发育并且扩大栽植范围。如:酸枣具有耐干旱、耐贫瘠的特性,将它作为砧木嫁接到枣树上,可以增强枣适应贫瘠山地的能力。

1.3 促使林木提早收益

嫁接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能够促进果树提早结果,这是因为嫁接的方法之一是接穗嫁接,这种技术主要采用已经进入开花结果期的成龄树作为砧木,嫁接后当其愈合和恢复生长,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开花结果。

1.4 培育新品种

通过嫁接技术能够培育出新的品种,这主要是利用“芽变”来完成的。所谓的“芽变”主要是指由1个植物芽的分生组织体细胞所发生的突变,从而所产生的枝条所发生的变异。芽变可以产生高产、品质变好、抗病能力增强等新的优良性状,果农将芽变后的枝条进行嫁接,并进行细心的管理,就可培育出的新品种,而且这些新品种具有很高的质量。如:“红星”苹果是利用“元帅”品种芽变,再经过嫁接而得到的,这种品种同原来的相比,具有色泽鲜艳浓红、品质好等特点。

2 果树嫁接时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果树嫁接是育苗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果树生长的整个环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嫁接方法掌握得不准确、不全面,就会影响嫁接的成活率,因此,要特别注意嫁接时容出现的问题。

2.1 芽接中易出现的问题

2.1.1嫁接后解绑不及时

在每年的6-8月,当砧木达到一定的粗度,接穗上的芽饱满时即可进行芽接,如果嫁接相对较早,在其成活后应及时解除绑缚的塑料条,避免因解绑不及时,砧木加粗塑料条陷入砧木内,造成接芽死亡,从而影响嫁接的成活率。

解决对策:首先要掌握好嫁接的时间,具体应定在8月20日左右,确保砧木、接穗形成层已经趋向于停止活动。这时的芽接在当年可以不用将塑料条解除,为了减少用工,便于管理,可以在第二年剪砧时取下。

2.1.2 塑料条缠法不合理

由于书籍、资料上只对塑料条的缠法进行粗略的介绍,如:“用塑料条绑严,绑紧”,而并没有进行详细的阐述,从而造成果农的任意缠绕。有的人从上向下缠;有的则从下向上缠,如果解绑及时,这两种缠法是没有异议的。但若是解绑不及时,这两种缠法则有很大的差别。实践证明,当解绑不及时时,从下往上缠要比从上往下缠的效果好。

解决对策:果农应该从下向上缠绕塑料条,最后绑在芽的上边3-4cm处。这样不仅会减轻对嫩芽的束缚,而且可以省去解塑料条的工序。这是因为培育速生苗和嫁接晚会造成当年不能解掉塑料条,这就可以在剪砧时减掉塑料条,从而减少工序,便于管理。

2.2 枝节中易出现的问题

2.2.1 处理失水接穗的方法不当

由于接穗的选择不当或是嫁接方法不准确等因素从而造成接穗失水萎蔫。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很多果农认为这样的接穗无法使用,则放弃对其的补救;也有一些果农因为接穗的缺乏,将就使用,但并未进行及时的处理。这些原因往往造成嫁接成活率较低等问题。

解决对策:使用清水浸泡失水的枝条,如果接穗能够吸水恢复,将其表面的水分晾干,蘸蜡后则可继续使用,而且不会影响接穗的成活率。相反,如果接穗不能恢复的,则不能继续使用。

2.2.2 对粗砧木的绑缚方法不当

果树在进行高接时,一些果农对于砧木较粗的处理方法是:首先,使用塑料条或绳绑紧接穗,然后在外部套上塑料袋进行保湿。这种做法需要在接穗萌发后进行分次地解除塑料袋,十分麻烦,而且容易烫伤接穗萌芽。

解决对策:插上接穗后,使用比砧木接头稍粗的粗料布盖住断面,然后使用较窄的塑料条绑扎。

3 具体的果树嫁接技术

嫁接大树的方法和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樟子松 异砧嫁接 红松 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1-0112-01

彰武地区风沙大,防风固沙是当地林业的主要任务,但长期以来以种植杨树、樟子松纯林为主,人们发现营造纯林有病虫害多、经济效益低等缺点,而且作为人工固沙林的樟子松,出现了衰退的现象。由于红松林不仅能提供大量优质木材和名贵的林副产品,而且还具有较大的防护效益,但是,红松特有的生态环境又制约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引种红松的可能性,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经过科学研究和实验,人们发现选用樟子松(油松、赤松)作砧木嫁接红松,能降低红松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所以,异砧红松在干旱、半干旱的彰武地区作为果材兼用林培育,不仅能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能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选择樟子松砧木作为嫁接红松的的首选树种,但在繁育过程中,仍有很多嫁接关键技术的细节需要人们重视,下面对此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统一嫁接方法和确定嫁接时间

统一嫁接方法和确定嫁接时间可以显著提高嫁接的成活率,这是樟子松异砧嫁接红松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试验研究,相关技术人员发现最科学的嫁接方法,确定合适的嫁接时间,为林农在繁育红松过程中提供理论指导。嫁接方法有很多种,如:劈接法、舌接法、髓心形成层贴接法、短枝接法。每个嫁接方法都各有优缺点,林农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实践检验证明,在彰武地区使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的效果最好,亲和力高、红松成活率最高。

其次,还应该确定嫁接时间,彰武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显著,年温度差大,降雨集中在夏季,但全年降雨量小,最大相对湿度差78%,最小相对湿度差48%。可以选择不同的时节作为对比进行试验,考察红松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等各方面,确定早春为最佳的嫁接时间。一般来说,以树液流动为准,在4月中上旬进行嫁接繁育红松的成活率更高,雨水充足,空气湿度大,选择在阴天或光合作用小的时候嫁接,效果最好。如果发现嫁接时愈合程度差,可延长嫁接时间和重新捆绑。

二、培育优质的砧木

樟子松砧木的选择是在嫁接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砧木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成活率,是樟子松异砧嫁接红松关键技术中该加强的一点。培育樟子松砧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上山造林地培育苗种,另一种是苗圃培育。嫁接时选择的樟子松砧木树龄为3-6年,枝干粗壮遒劲。彰武地区一般是选用在苗圃培育,培育樟子松砧木时,第一年是培育幼苗,第二年将长大的砧木幼苗进行移栽,幼苗之间的间距和行距,密度都要统一,保障每个砧木幼苗都能有充分的营养补给,第三年选择优质壮苗以草炭:表层沙壤土:三元素复合肥为1:1:0.05的基质进行装杯,杯规格应满足苗木再生长2-3年。使用营养钵培育砧木苗的效果更好,成活率高。

三、采集及储藏接穗

选择气候类型相近地域的种子园或采穗圃,在休眠期,一般为2月末-3月初,选择生长发育健壮、无病虫害、结实量高的优良植株的树冠上采取健壮、充实、顶芽饱满的发育枝,长度12-15厘米。采集后,立即捆好,缚以标签,运回待接地,置于窖中,并用温沙假植培好(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使用低温储藏窖控制)。注意保持温度和适宜的温度,防止失水、发霉和萌动,确保枝芽有良好的生命力。

四、嫁接技术

在彰武地区广泛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能使嫁接的接触面增大,而且接穗生长速度快、发育良好。嫁接时选取具有完整的顶芽和活力,接穗的枝头留有顶芽针叶,一般是保留10束左右,其他的侧芽和针叶全部摘除。将接穗放置在容器里,并有保湿措施,让接穗保持新鲜,避免其因阳光,风力等因素影响了成活率和嫁接效果。在用刀片定好嫁接的长度6-10cm,用左手的大拇指和中指捏住接穗,食指在下面垫着接穗,保证下刀时平稳、准确、快速,右手拿刀片从顶芽最后一束针叶下部渐切到髓心,然后顺着髓心平行前进,纵向切去半边接穗,削面一定要平直光滑,接穗基部成楔形。

选择3-4年生的比较平直的砧木容器苗,砧木要比接穗粗壮一点,然后用刀片平贴树干从下往上通过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切开,长度和接穗切面长度相等,切面要光滑,将接穗切面贴在砧木的切面上,必须使二者的形成层相互对正、紧密贴合,然后用伸缩性强的塑料条由下向上缠绕,一扣压一扣的绑紧。

五、嫁接后的管理

水分是保证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嫁接前后均应各灌一次透水,并做到及时除草、灌水、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确保嫁接苗木健康生长。经过两三个月的时间,若发现接穗叶子仍像嫁接时的鲜嫩,无枯萎之象时,则证明嫁接成功。嫁接成活以后,要对砧木去顶,最好抹上铅油防止水分的蒸发。嫁接苗冬季最容易受风害,因此要采取一定的安全越冬保护措施,在土壤结冻及化冻前,均需浇一次透水,以保证土壤水分充足,同时应近距离设置防风的风障,防治风害,减轻抽干。翌年春季松绑。

六、小结

通过以上对樟子松异砧嫁接红松一些关键技术的介绍,我们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到:樟子松砧木嫁接红松,樟子松的适应能力强,愈合程度高,提高了红松的成长速度,降低了红松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能培育出优质的红松树木,满足了市场需求,由此也提高了林业的经济效益。用樟子松异砧嫁接红松不仅保护了天然红松,同时,也解决了红松数量不足的问题,缓解了森林资源危机和企业经济危困的带来的影响,樟子松异砧嫁接红松的技术应不断完善,并广泛推广,在彰武地区的经济体制和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完善的前提下,林业科技也随之发展,并为林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从事林业的个体带来了利益,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祁云飞,赖淑艳,董建梅. 樟子松异砧嫁接红松关键技术[J]. 中国林副特产,2013,04:56-57.

嫁接大树的方法和技术范文第4篇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林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植树造林的工作理念与技术也发展迅速。近年来,伴随着工业的发展,在林业育苗上,新的容器育苗手段与营养繁殖育苗手段都得到了的发展。本文结合容器育苗和营养繁殖育苗的最新理念与技术,分析不同的技术在不同情况的应用要点。本文重点分析最常见的容器育苗和营养繁殖育苗,分析最近的技术改良。

1 容器育苗的理念与技术

容器育苗在我国林业发展上一直处于技术更新换代之中。容器育苗最大的好处是能够方便的移栽。这种方式对于低矮花卉育的副作用影响不大,但是对于大型乔木育苗,经常会出现缠根和根系发育不正常问题。于是近年来对于大型乔木的塑料容器逐渐被淘汰,新的容器材料不断出现,并得到印证。

对于大型乔木的育苗,已经基本上淘汰塑料容器和粘土,而是采用轻基质无纺布容器。以轻基质无纺布作为容器,不仅没有缠根现象,而且苗木移栽入土后,根系直接发育,避免了墩苗期,不仅提高成活率,而且促进了壮苗发育。因此,容器育苗在今年来的技术理念主要是在于选取合适的育苗容器,保证幼苗根系健康发育。其操作过程,比较关注插条选择、插条处理、容器要求几个环节。

第一,使用容器育苗的插条采集和处理工作。在育苗过程中,对母株进行幼化处理是有效、便捷的获得插条的工业化手段。以获得木质化插条为目的的母株栽培,并不强调母株本身的茁壮成长。因此大棚母株种植密度较大,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一株健康的、及时优化的母株可以在一年时间内采集出60条插条。每一课插条都需要拥有顶芽和树叶。

第二,育苗容器的选择。林业育苗的核心目的是促进苗的枝干直立,根系快速发育,能够缩短大田移栽后成才的时间。虽然很多低矮花卉在育苗中,仍然采用塑料容器,但是对于根系庞大的大型乔木,无纺布是更好的选择。这也是无纺布逐渐代替塑料容器的原因之一。

2 营养繁殖育苗的理念与技术

2.1 营养繁殖育苗技术的优点

营养繁殖的育苗方式自古就有,在现代林业技术中,这种育苗手段得到发展和完善。营养繁殖育苗的优点在于新植株能顾稳定的遗传母株的优良特性,而且可以提早开花结果,缩短培育周期。因此营养繁殖苗主要应用在经济林育苗方面。例如果树,通过营养繁殖育苗,能够快速的普及优质品种,而且提高挂果年限,降低农户的种植成本。本文以最常见的扦插育苗和嫁接育苗为例,介绍现代林业育苗的理念和技术。这两种方式也是最容易掌握,而且造价较低的技术。因此它们在林业产业中推广容易,便于农户掌握。

2.2 两种营养繁殖育苗技术要点

2.2.1 扦插育苗

这是最常见的育苗手段,即从母株上截取一段树干或者枝条,直接种在大田中或者育苗基质中。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技术原理,也是最简单和成本最低的营养繁殖手段。但是,插条是否能够容易的生根,是扦插后成活率的关键。

要促进插条扦插后快速生根,首先要选择好插条。来自幼树或者壮龄母树的插条比老年树木的插条更有生命力。而且插条本身的木质化程度越高,表示插条的营养成分已经完全与母树相同,更容易进行营养繁殖。其次,插条自身要携带良好的顶芽和树叶,水分充足,更容易生根成活。

在插条采集后,在储藏运输中保鲜保湿,促进生根。现在通常的做法是将插条与湿润的砂子混合储存运输。首先砂子湿润能够保持水分,保持插条新鲜鱼细胞活力;其次粗才的砂砾能够摩擦插条外皮,让插条柔软,从而促进砂条内部细胞分裂和再生物质转化。这样处理的插条扦插后更容易生根生长。

现在农业应用化学的发展也为林业育苗提供了支持,很多药剂能够促进插条新陈代谢,促进生根发育。因此用药物进行浸泡之后再进行扦插是比较常见的方法。

在自然条件下,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天气与扦插时间。但是温暖潮湿的环境也给病虫害提供了生长繁殖条件。因此插条在扦插时也要进行杀菌消毒处理。插条时间一般以春季为主。

2.2.2嫁接育苗

嫁接育苗是第二种常见的营养繁殖育苗手段,在林业发展上历史久远。嫁接苗的优点在于能够促进不同的优良品种遗传特定进行结合改良。当要快速更换林业品种,适应市场需要时,进行嫁接育苗,是比较高效的方式。比如苹果等果树,在上一年秋季嫁接的果树,第二年既可以在果实上体现出新的遗传特性来。

嫁接育苗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砧木与接穗之间的亲合力。砧木与接穗之间的亲和力是嫁接能否成功的首要前提。一般两种嫁接的树木其亲缘关系近,或者其遗传族谱中有同一品种,那么嫁接的成活率越高。因此,两种树木能否进行嫁接,要分析每个品种的父母代来源。嫁接育苗的关键因素之二,是嫁接后的田间管理,外部温度湿度条件,包括嫁接之后的伤口包扎,嫁接前后树木的营养供给等因素,也包括嫁接时和嫁接后外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面会具体介绍嫁接后的田间管理。

在嫁接过程中要减少接穗削面和砧木接口的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因此要求操作人员技术熟练动作流。接口处要使用凡士林和塑料布包扎,做好接口及接穗的保湿措施。为了创造有利于伤口愈合生长的条件,嫁接要选择适宜的嫁接时间。嫁接通常在秋季或春季进行,春季便于伤口愈合。

嫁接后对田间管理工作要求较严格。管理人员要及时进行田间巡视,检查成活情况;同时对砧木及时修剪萌蘖和萌芽,这样能暂时组织整个植株的发育而保证接口的营养供给。在确认嫁接己经成活,接口生长完成后,需要及时的接触绷带,以防止绷带阻碍接口成长。如果在短时间内发现不能成活的嫁接苗,还可以在一周内迅速进行再次嫁接,避免损失。

最后,在现代林业育苗理念中,科学的管理要求对苗木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这种评价不仅仅是评价苗木的成活率,也要评估苗木的生长质量,从而更加全面的管理育苗工作。评价的内容和范围主要包括育苗的生长速度,根系发育情况,表现的遗传特性是否稳定等几个方面。

虽然本文介绍的基本方法都是最常见的,但是林业部门更应该在最常见的育苗手段上刻苦钻研,不断地在基友基础上改进技术。比如从塑料容器到无纺布的更新,并没有改变成本和技术,却大大提高了育苗成活率或育苗之后的成长速度。因此,本文认为,现代林业育苗理念的重点不在于高精尖技术,而在于传统技术的不断改良和研发。

参考文献

[1]吴德军,杜华兵.林木平衡根系育苗技术与育苗容器成型机使用方法[J]. 山东林业科技. 2010(01)

嫁接大树的方法和技术范文第5篇

摘 要:红松是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天然林的主要树种。近年来,东北林区为探索新经济增长点,红松坚果产业发展迅速。本文针对黑龙江西部以樟子松作砧木进行异砧嫁接红松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供林业生产单位借鉴。

关键词:黑龙江省西部;异砧嫁接;红松坚果林;对策

1 嫁接红松主要问题

1.1 异体排斥

樟子松嫁接红松的亲和力在嫁接多数表现还可以,5~10年后有的樟子松嫁接红松这种不亲合现象表现出来,表现为嫁接口处流脂、“大小脚”、梳状分离等异体排斥作用,严重的使接穗生长部分被砧木树体挤出而枯死。高枝嫁接树体高大还存在风折问题。

1.2生长速度不同

樟子松和红松,不论在早期还是在中、晚期,它们的生长速度是不同的。嫁接成活的植株生物量大于同期本砧嫁接植株的生物量的1至几倍,营养生长旺盛影响繁殖生长,这也是普遍公认的事实。现象之一:樟子松嫁接红松,由于春季是红松生长旺盛时期,红松主枝生长过快,而根部的樟子松供应的水份和养份满足不了红松生长需求,加之,春季风大气躁,致使主生长枝侧倒或枯萎。现象之二:“大小脚”问题。

1.3寿命不一致

天然红松寿命长达300~400年,在生长条件适宜的地方,寿命长达500年左右,人工林红松主伐年龄81年;天然樟子松寿命一般年龄达 150~200 年,有的可达 250 年,人工林樟子松主伐年龄41年。

樟子松寿命是红松的一半,人工营造的樟子松树龄到50年就进入过熟林,其根、枝、干部早已开始老化,甚至枯死。不难看出,对樟子松嫁接红松的红松成活、成材、结实影响非常大。

1.4 异砧嫁接红松个别年份成活率、保存率不高

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栽培异砧嫁接红松林。采用樟子松容器苗圃地嫁接和原地樟子松高枝嫁接芍址椒ā

黑龙江省龙江县错海林场和龙兴林场从2004年开始进行异砧嫁接红松,每年在圃地利用4~6年生的樟子松容器苗嫁接红松达上万株,当年成活率均较高,经过越冬,嫁接的红松死亡严重。尤其秋天和翌年春天较干旱的年份更严重。嫁接平均成活率40%~50%,好的年份达70%~80%。移栽大地异砧嫁接红松苗,在自然条件较差的环境有逐年死亡现象。

龙江县鲁河乡从2004年开始试验进行樟子松嫁接红松,多数采用高枝嫁接。到2008年末樟子松幼树嫁接红松1240多hm2,虽然经过几次嫁接,平均嫁接成活保存率仅在30%~40%之间,好的仅有70%左右,且仅在涡风向阳的几个地方,面积和数量很小,绝大部分都未嫁接成活。

1.5异砧嫁接红松栽培面积小,时间短

《异砧嫁接红松国材针叶用材林研究》成果成果于1980年开始,历经14的时间,由黑龙江省牡丹江林科所主持完成的。于1993年9月,黑龙江省科委组织专家鉴定。1999年科学技术部关于下达《“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指南项目(六)》“异砧嫁接培育红松速生用材林”列入推广项目。研究和推广项目重点在东部山区牡丹江地区开展。已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红松异砧嫁接最早从1991开始,试验地在龙江县错海林场。当时砧木选择4年生樟子松容器苗,嫁接红松2000穗,成活达60%。

从2004年开始,龙江县鲁河乡大面积开展异砧嫁接红松建立果、材兼用林,多采用樟子松的幼林高枝嫁接红松的方法,面积近1333hm2,保存率达30%~40%。目前已开花结果,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这同时,大庆红旗林场、甘南县甘南林场和黑河市西岗子林场等地也开展了以樟子松为砧木的红松嫁接试验。数量不大,嫁接年龄较小,多在圃地内嫁接,高枝嫁接的不多,嫁接成活都不错,但后期成林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2对策与建议

2.1稳妥发展樟子松嫁接红松造林

樟子松嫁接红松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尚未得出实验结论之前,应在各个地类、各个区域继续进行小面积试验研究,不能盲目发展,大面积发展。通过小面积栽植,全面探索、总结经验、解决技术难题,逐步扩大规模,才能使樟子松嫁接红松成材、成林、成功。

樟子松嫁接红松应选择水肥条件较好的土壤、山的阳坡和沙地进行发展,最好选择有森林环境地域发展,并营造红松和其他树种的混交林。环境条件好的地区可以小规模地发展异砧嫁接红松坚果林,采取集约化经营管理,尽可能满足红松生长的环境条件。另外,为了增加地区的园林绿化树种和旅游度假场所的游艺项目(采摘园),也可适当发展异砧嫁接的红松。土壤瘠薄,土壤为石质土、风沙土、白浆土等土壤类型区域严禁栽植。

2.2积极稳健发展异砧嫁接红松苗木

树木嫁接技术是一个成熟的技术,嫁接技术较易掌握,易于普及。应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国有苗圃、林场苗圃和其他有实力的实体单位培育异砧嫁接红松苗木,降低苗木成本,但也不能盲目的大发展,要靠政府调控,要靠市场调节。目前单株异砧嫁接红松苗木价格在5.50元左右,而牡丹江地区单株异砧嫁接红松苗木价格在3.50元左右。

在培育异砧嫁接红松苗木过程中,抓好砧木培育,把好采集接穗的采集和保管关口,在天然林优树(树龄120~160年)上采的接穗,人工红松林(树龄25~40年)中选穗。

2.3切实做好异砧嫁接红松林营建各个环节的技术管理

营建红松果林最主要的是异砧嫁接红松造林的成活问题,其次是红松结实。红松对立地条件要求很严格,如果在其自然分布区之外进行规模生产,使红松成活、成材、结实,必须进行科学试验,精心培育,规范经营,扎扎实实做好后期营林管理工作。

2.4开展樟子松嫁接红松项目的系统研究工作。

目前看,樟子松嫁接红松项目实施时间短,规模小,开展的研究工作零散,不系统,随机性大,虽然进行了试验和生产栽培,得出的结论是初步的,仅凭几个点、少量的红松嫁接苗及嫁接幼树还不能足以说明该地区是否真正可以发展樟子松嫁接红松项目。实事求是的、客观的、科学的来讲,樟子松嫁接红松的一些问题还未弄清楚。因此,在东北半干旱地区开展樟子松嫁接红松项目的系统研究工作是十分必要。建议有关部门立项开展专题研究工作。重点开展异砧嫁接后的红松适应性,抗逆性,嫁接技术,栽培技术等,为该项目提供科学参考。

参考文献:

[1]曹明全,毕广有,王福森,黑龙江省地方林业发展红松坚果林的调查报告[J],防护林科技,2010(4):93-95

[2]舒凤梅,应用嫁接法建立红松坚果园技术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02(4):9-10

[3]李强,嫁接技术培育红松坚果林的技术要点[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