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食物;表征;国家想象在美食节目泛滥的今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前并不被看好,但播出后既叫好又叫座。有网友评论“口水与泪水齐飞”。这部纪录片不仅勾起了观众“吃”的欲望,更感动了观众。影片通过对食物的介绍,为观众提供了想象国家的空间,并揭示了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国家与个人的关系。这部影片如何提供想象国家的空间?被忽视的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是什么?想象国家的空间是否会被其他力量征用?

1食物表征的“国家”想象

单从纪录片的名字来看,“舌尖上的中国”就提供给观者想象的空间。每一个人都拥有一条独一无二的舌头,拥有属于自己的味觉感受。当观者在舌尖上体会中国时,食物成为了其想象国家的中介。食物是生活中每天接触到的东西,食材生长在自然环境中,需要人去种植;当食材转化为食品时,需要人对它进行加工。因此,食物不仅为人的生命提供能量,它还构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各种复杂的联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与国家关系的一部分,“国家”的概念中包含了自然地理、历史文化,而且国家也是由一个一个的人组成的共同体。

索绪尔认为,表征是由语言(不论是说话、写作、描画,还是其他表征样式)所使用的各种表达形式――能指――和与它们相连的各种精神观念――所指――之间的信码所提供的联系。这两个表征系统的关联产生了符号,而符号被组织到语言中,产生各种意义,并能用于指称“现实”世界中的物、人和事。[1]罗兰・巴尔特发展了索绪尔的观点,他指出表征是通过两个分别的但相互联系的过程发生的。在第一个过程中,各种能指和所指联合构成一个带有单纯的直接意指的信息的符号。第二阶段,这个完成了的信息或符号被联系到第二组所指。第一阶段完成了的意义在表征过程的第二阶段作为能指起作用,当它被读者联系到一个更广义的主题时,产生了第二层更精妙复杂和意识形态化的信息和意义。[1]

纪录片的宣传海报就是一个符号,它使观者对于国家的想象具体化。海报第一阶段的能指是一双筷子夹住一片肥瘦相间的咸肉。图片经过形象化处理,所指是中国的水墨山水画。肥瘦相间的咸肉和水墨山水画构成了表征第二阶段能指。第二阶段的能指是一个戴斗笠的人撑着一叶扁舟,徜徉在山水中,欣赏如画的风景。所指就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国家”在海报中有两层内容指向:(1)国家与食物联系在一起。整幅海报的背景就是一片咸肉,片名又是“舌尖上的中国”。因此中国可以通过食物来理解。(2)国家与山水联系在一起,用山水代表国家。这是另一种想象国家的方式,不同于人们熟悉的抽象的国界线的定义方式,也不同于地理学中用经纬度以及国土面积和人口总数的定义方式。

不仅海报是符号,影片的内容也是符号。《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的主题是“主食的故事”。片中介绍了陕西的馍馍、羊肉泡馍、臊子面、兰州的拉面、贵州的米粉、米皮、嘉兴的粽子、宁波的年糕。“国家”在影片中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各种抽象概念,而是通过视觉和味觉想象真实可感的食物。北方的主要粮食是小麦,南方的主要粮食是水稻,观者通过各地的不同种类的食物想象国家的疆域,感受不同的地理空间以及其中的风土人情。

2食物:一种定义自身的方式

文化是个人定义自身的方式之一。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食物是其中的一个分支。《舌尖上的中国》在海外的华人圈中也引起热议。有留学生表示,即使语言改变,思维习惯改变,饮食习惯改变,但对中国食物的喜爱一直不变,因为他有一个中国胃。在留学生的叙述中,食物也有了国籍。“中国胃”这样的表述不仅是对中国食物的喜爱,也是对由食物组成的共同体的认可。即使国籍改变,只要对食物的喜爱和偏向不改变,那么通过食物认定的共同体也不会改变。因此,食物成为定义自身属于何种共同体的要素之一。《舌尖上的中国》激发了人们通过食物对共同体的认定和想象。

国家是一个共同体,它由千千万万的个人组成,每个人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天然地和整体发生联系。英雄和伟人在共同体以及共同体历史中的位置显而易见。钱理群在《我的精神自传中》谈道,“在我们的历史视野中,只有历史事件而无人,或者只有历史伟人而无普通人,只有群体政治而无个体心灵世界。”[2]诚然,普通个人很难在宏大的历史观和历史叙述中找到自己,那么普通人通过什么定义自身在共同体以及共同体历史中的位置呢?制作食物是普通人定义自身的方式之一。《舌尖上的中国》第五集讲述阿刘晒盐的故事。阿刘在粤东农村晒海盐,年收入不到一万元。除了晒盐之外,阿刘还需要出海捕鱼或者做电工贴补家用。即使晒盐的收入微薄,阿刘仍然坚持着。中国人利用海水制盐已有五百年的历史,质地均匀的海盐不仅是调味品,也是制作盐鸡的重要原料之一。在阿刘看来,他晒海盐的意义在于保护传统制作方式,保持海盐制作的盐鸡的味道。制作海盐的工艺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统文化是当时历史的反映。阿刘在制作海盐的同时保护了传统文化,保护了历史。他通过制作海盐,找寻到自己在共同体中的位置和意义。

3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提供了想象国家的空间,还展现了别样的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在人们熟悉的报道中,国家通常以崇高、严肃的形象出现。人们在其中常常感受到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对立关系。例如,某人的房子被强拆,某地的城管打伤小贩、某地市民抗议游行等。难道个人和国家之间只有管理与被管理、约束与被约束的强制性的法律关系吗?在这样的国家想象中,人们常感叹“生活为什么这么难”。以往的美食节目并未提及被媒体叙述遮蔽的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摆脱了对“国家”抽象地表达,还展现了不同于监管和纯粹金钱关系的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观者向往《舌尖上的中国》中悠游自得的生活,很大程度上,这是对中国乡土生活的向往。久居城市的人在快节奏生活的压力下,自然希望拥有简单、朴实的生活。观者心中保存着传统中国文化中的“田园梦”,这使他们对纪录片通过食物展现的乡土生活产生共鸣。乡土社会展现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是今天人们向往的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讲的是一对母女采摘松茸的故事。松茸长在大山深处,对生长环境要求严苛。只有阳光、空气、水分达到合适的比例,松茸才可能生长。挖好松茸后,必须把周围的土壤和树叶重新掩埋好,否则它的生长环境就被破坏了。中国乡土生活中,农民依照节气的变化安排播种收割。他们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收获食物。现代都市中的人们,告别了农耕生活,在超市和菜市场中能方便地买到新鲜的瓜果蔬菜。城市人在配备着现代化设备的房子里工作和生活。空调可以随意地调节冷暖,即使屋外风霜雨雪,室内依旧温暖如春。朝九晚五或者三班倒的忙碌生活令人无暇关注自然四季的变化。在城市人的生活感觉中,自然的影响似乎越来越小,他们渐渐失去对自然的崇敬和敬畏。只有当城市人受到酸雨、沙尘暴、雾霾、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时,他们才猛然发现自然的存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就像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样。在细碎的日常生活中,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弥漫在各处,可人们通常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当遇到特定事件或涉及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矛盾纠纷时,人们才注意到它。国家有责任保护人民,而人民也要敬重国家并遵守法律和各种规则,二者才能和谐相处。

人民对国家的敬重建立在信任国家的基础上。食品安全是目前国人十分关注的问题,由食品安全引发的信任危机是国人面临的又一大难题。当企业和政府都无法保证食品安全时,个人对国家的信任出现动摇。《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很多来自家庭作坊、来自乡村、非食品工业生产的食物。纪录片中介绍的吉林的辣白菜、四川的豆瓣酱、安徽的毛豆腐都来自家庭作坊,由家中年长的女性制作。现代化之前的中国乡村社会中,农民自给自足,若是自己生产的东西不够,可以在集市上以物换物或购买别人的产品。大家互相信任对方的产品。反观眼下,农民不吃自己生产的食物。城市人虽然对农民的产品抱有怀疑,却不得不吃。由于工作的压力,他们没有时间自己生产放心的食材。制作食物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上班族没有闲暇和精力学习食物的制作方法。因此城市人不得不选择食品工业产出的食品。为了满足长距离运输和长时间保存的需要,食品工业生产的食物通常含有食品添加剂。适量的食品添加剂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但一些不良厂家和商贩为了经济利益,在食品中非法过量使用添加剂,甚至造假。《舌尖上的中国》使人们看到重建信任的希望。如果人们认识卖食物的人,彼此间建立信任关系,了解食物的生产过程,人们就能相信食物是安全的。当国家可以保证食品工业生产安全的食品时,人们对国家的信心才能建立。否则,人们的信心来源就无从谈起了。

食品安全和温暖融洽的人际关系密不可分。人们对家乡安全食品的怀念也是对人与人之间温暖融洽关系的怀念。纪录片讲述云南苗族自治区的农民,世代在陡峭的梯田上耕种稻米。每到稻米收获的季节,全村的青壮年都到梯田里参与收割,并捕捉水田里无污染的稻花鱼。丰收后,村里开流水筵席,青壮年和老人们一起吃新打的稻米制作的饭团。他们一起劳作、一起收获、吃自己种植的食物。乡村里人与人之间互相协作,关系融洽,长幼有序。中国曾经的乡土社会中,乡村有“公田”,“公田”由大家一起耕种。获得的收益用于赡养村中无子女的老人。现代社会打破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格局,村中的青壮年到城市谋生,老人和孩子留守农村。一些农村老人不仅要做繁重的农活,还要抚养孙辈。虽然老人能收到子女寄回家的生活费,但是他们缺少子女的情感支持。当然还有部分老人既得不到经济支持也得不到感情支持,他们迫于无奈自杀。现实生活的残酷使人更加怀念曾经乡土生活中互相扶持、守望相助的传统。

4结语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它的功能就远超出一部食物纪录片。由于《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各方的力量都在争夺和利用它,其中资本的力量最明显。“舌尖上的中国”成为一个品牌,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和美食、乡愁、怀旧、文化等各种词语结合起来,为消费打开市场。淘宝网上出现舌尖上的中国“吃货套餐”“吃遍中国”、旅行社推出“舌尖上的中国”旅游路线……凡是和“舌尖上的中国”产生联系的东西都火了。纪录片中的陕西卖黄馍馍的老汉和北京西贝餐饮公司签约,成为形象代言人。资本的力量锁定“舌尖上的中国”带来的各种商机,这对消费者来说既是好事也不是好事。一方面,他们能购买自己真正需要的食物和旅游服务;另一方面,他们的消费欲望被不断挖掘,欲壑难填。消费者通过商品可以建立对国家的想象,若商家们出售假冒伪劣商品或者货不对板,那么由《舌尖上的中国》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以及个人对国家的想象和认同又能持续多久呢?参考文献:

[1] 斯图尔特・霍尔(英).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536,3940.

[2] 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6.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第2篇

民众的感动是发自内心的,将“爱美食”上升到“爱国主义”的层面,虽显夸张,却也是民众发自内心的朴素表达。我倒不想沉浸于这种感动中再去赞美几句,而想反思这部唯美的纪录片之外另一个舌尖上的中国。理性地审视这两个舌尖上的中国,也许更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纪录片何以能一夜走红。

也许这样的思考会败一些人的兴,但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确实有两个“舌尖上的中国”:一个是央视这部宏大的纪录片借助诱人的美食和温暖的故事所展示的舌尖中国,一个是日常社会新闻中无数的食品丑闻所展示的舌尖中国。一个舌尖上的中国,充满阳光与感动,是由淳朴、温情、唯美、诱人、人文关怀、奶奶的眼泪、妈妈的手、故乡的回忆写成的;而另一个舌尖上的中国,充满晦暗与肮脏,是由有害的三聚氰胺、地沟油、增白粉、瘦肉精、农药残留写就的。

两个中国,截然对立,后一个“舌尖上中国”的存在,更反衬出前一个的光鲜与诱人。见惯了底线不断被突破的食品丑闻、焦虑于“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吃”的民众,更容易被这些温暖的美食故事所感动,在“每个人的舌尖都是一个故乡”的煽情和渲染中找到了一种精神抚慰,沉浸于美食故事叙述逻辑和唯美想象中的人们,回避着另一个舌尖上的中国。

也许这两个“舌尖上的中国”都不是真实的饮食中国,普通人日常生活并不如纪录片所呈现的那样唯美和诱人,充满观赏性,仿佛生活在童话中;当然也不像社会新闻拼凑成的现实那样肮脏和不堪,仿佛生活在一个互相投毒的社会中。现实的柴米油盐和人间烟火,远比那两个“舌尖上的中国”更多元和复杂,那是我们的生活。

不过,纪录片和社会新闻中两个截然对立的“舌尖上的中国”,值得深刻反思。

纪录片中的美食生产者,都是淳朴的老农,有做虾酱做了一辈子的“虾酱奶奶”,有深夜湖塘中的挖藕人、凌晨冰湖上的捕鱼老者、浩瀚大海上的渔夫。可回到现实中,为什么多是“从不吃自己做的面包”的过期面包生产者,是为了节省成本而使用地沟油的无良商人,往火锅中加无数违规添加剂的黑心店主?这种异化和沉沦,到底是在怎样一种制度路径中发生并恶化的?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美食文化;人文符号;人生百味;自然礼赞;挽歌情怀

“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7集),以明丽饱满的画面、诗意流畅的叙述和人文感性的视角跳动了中国人舌尖上活跃的味蕾,也挑动了中国人基因里与食物根深蒂固的文化牵连。”[1]《舌尖》是央视一套纪录频道在2012年5月14日夜晚推出的一部美食系列纪录片,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该片每集展现的内容非常丰富,从东北到西南,从西北到江浙,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都市到边远的大山深处的村落,共拍摄了80多个地方,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它用高品质的影像画面和最新视角的人文解读,为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美食、理解中华美食文化的窗口。《舌尖》一片虽然从中国人最为擅长的“吃”入手,但却没有仅仅停留在美食介绍、烹饪手法等浅层的表现,更不同于那些以消费引导为目的的美食节目,而是在呈现各色美食、挖掘饮食文化的同时,品读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传统以及变化着的中国,它既是对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也是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

视觉饕餮盛宴

这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在2012年5月的一周里掀起了一场“食物总动员”,连续几个深夜,无数观众静静地锁定纪录频道,望着“勾人馋虫”的各色美食,看得饥饿难耐、口水垂涎。人们忽然发现曾经忽略了那么多闻所未闻的美食:炸乳扇、炒麻食、鱼头泡饼、氽乌鱼子、黄鱼鳖;还有那些仅仅听菜名就禁不住垂涎的菜品:奶豆腐、醉湖蟹、梅菜烧肉、腊汁肉夹馍……从香格里拉松树与栎树中的松茸到浙江毛竹林中的冬笋,从云南诺邓火腿到湖北嘉鱼莲藕,从兰州牛肉拉面到西安羊肉泡馍,从宁波年糕到嘉兴粽子,从建水古城的豆腐到乌珠穆沁草原的奶茶……凡此种种,看过这部电视纪录片的人们最直接的一个共同感受就是饥饿难耐,就连平素呼喊着决计瘦身的人也禁不住美食的诱惑,开始制订深度品尝的计划。片中对于天下佳肴、席上五味、民间食态、民族饮食以及菜系都不同程度地做了展示和介绍,呈现视觉饕餮盛宴。

《舌尖》更多的画面呈现出普通劳动者在“中国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上、山林里、湖泊中和海岸线旁如何捕猎、捡拾、采掘、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夹杂着劳动者为生存、为生活挥洒着的汗与泪,交织着悲伤与喜悦、艰辛与快乐。从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杂交林中采松茸的卓玛母女到浙江毛竹林中的老包,从湖北嘉鱼采莲藕的圣武与茂荣兄弟俩到云南云龙腌制诺邓火腿的黄氏父子,从现代化流水线上的裹粽技师到宁波乡村的米糕阿公阿婆,从云南建水古城中围绕着豆腐清淡生活的一对夫妇到呼兰河边腌制朝鲜泡菜的一对母女,从绍兴的酿酒师傅到酱园的制酱工人,从香港的腊味店到浙江金华火腿,从三阳南货店到郑祥兴虾铺……反复呈现的是人们艰辛而诚实的劳动,表现了人们简单而真实的快乐,片中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是在每一集的结尾劳动者脸上绽放出的满足而灿烂的笑容,这是该片与以往的饮食类节目最大的不同。纪录片堪称是一个民族的相册,用纪录片的方式表达和呈现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发展轨迹和历程。纪录片应该是现实的,同时也应该是思考的,而《舌尖》则很好地表达了这一诉求。

饮食人文符号

俗谚云:“民以食为天。”人类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曾断言:“达到一个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著名美籍历史学家孙隆基教授在其代表作《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将以“吃”、“口腔化”为突出特征的“身体化生存”视为中国文化最重要、最坚固的深层结构之一。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饮食文化的萌发期和成形期。从远古时代走出的人们,经历了从茹毛饮血到钟鸣鼎食,从火燔石烹的粗陋到五谷六畜的丰盛,其间饮食文化的发展进程也从自然过渡到了自觉。此后,人们开始了漫长的寻味之旅。”[2]“饮食原初的发生是一种自然的生命本能。火出现后,人们开始主动掌握饮食技能。人为力量的参与,使饮食在不同地域、历史时期和生活方式下,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而人们的饮食行为在实践中也逐渐沉淀为生活习惯。饮食文化就此萌发了。”[2]11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从饮食角度看待社会与人生。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吃喝,故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不仅食前方丈、钟鸣鼎食之家把吃饭看作是一种享受,即使是普通人的日常饭菜也会使食者体会到无穷的乐趣。“饮食,生动地反映着个体的修养和审美境界。从火燔石烹到金齑玉鱠,从伊公说味到莼鲈之思,从异域食风到菜系,从钟鸣鼎食到满汉全席,饮食的内涵被不断地解读,进而演绎成为丰富灵动的人文符号。”[2]2《舌尖》所阐发的“饮食之道,包容着生命的智慧,也蕴含着文化的精神”。

品读人生百味

《舌尖》总导演陈晓卿说:“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现代社会中人们一边在异乡奔突打拼,一边怀着无限的依恋遥想那些来自记忆深处的味道,借以慰藉自己心灵的焦灼与浮躁。《舌尖》中“整整一湖的莲藕还要采摘5个月的时间,在嘉鱼县的珍湖上,300个职业挖藕人,每天从日出延续到日落,在中国遍布淡水湖的大省,这样的场面年年上演。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五岁的宁宁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等宁宁长大的时候,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则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秋日的清晨,古老的呼兰河水流过原野。它发源于小兴安岭,蜿蜒曲折地注入松花江。金顺姬从小在呼兰河边长大,对她来说,故乡,就是这种让她魂牵梦系的泡菜的味道”“不管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中国人的心”。正是这些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家庭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勾起了无数观众的思乡情结。“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情感与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从《舌尖》的这些旁白中,你可以读懂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情感和中国人的哲学。

自然生命的热情礼赞

在目前的各类电视节目中,关于中国美食的纪录片专题片很多,美食涵盖的范围也很繁杂,《舌尖》团队先期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开展深入调研,并将探视的目光伸向海外,更多地向国际纪录片学习和借鉴,借以拓展创作思路和确立基本理念。《舌尖》在纪录片风格上借鉴了BBC的《美丽中国》,它是一部BBC拍摄的中国题材纪录片,不仅展现了中国山水独特的风光,而且更多地展现了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现代社会的庸常生活形成强烈对比。正是要表现普通人怡然自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样态,该片在概念上倡导一种“慢生活”的理念。“慢生活”最早流行于意大利,它推崇一种与现代快节奏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放慢生活的步履,品味小作坊手工生产的食物,向往原生态食物的新鲜纯净,重视食材的清新鲜美与原汁原味,慢慢品味生产成果,慢慢品味人情况味,慢慢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舌尖》中,这种概念被广泛传播,这部纪录片没有展现丰富而奢华的美食,没有昂贵而高档的食物,更多的是对自然的、平民的、充满劳作辛苦与淳朴坚守美德的尊敬与礼赞。我们在《舌尖》中看到的都是东南西北各方水土生活着的人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尽管他们有着劳作的辛苦,但收获的喜悦和灿烂的笑靥传递着他们的满足与感恩。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一方面他们感激自然的馈赠,另一方面他们又在漫长的交融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表现出了人类生命的智慧,从而进一步传达出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舌尖》中的每个篇章,细细品味,无不是在向传统致敬。

纪录片《舌尖》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精巧细腻的拍摄手法以及色彩饱满的画面,向观众展示了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日常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的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具魅力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事实上,《舌尖》有些过于唯美、过于理想,它构筑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美好中国、传统中国。但是,现实的中国美食,或是普通人的饮食环境却与《舌尖》相去甚远。对于传统文明遭受到的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以及当前令人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片中隐形的话题,人们更多的是在影像的虚拟世界中获得视觉审美与内心情感的满足,而对现实与未来的担忧也同时藏匿在心底深处。

乡土世界的无奈挽歌

乡土是人们生长、居住或是与个人发生强烈情感认同之地,是涵盖所有的自然与社会人文背景及历史文化,对个人具有高度生活意义及使命感的地方。乡土、故乡、土地等物质形态往往会被赋予某些特定的文化内涵。然而自19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的乡土世界面临着“现代性”的冲撞。在西方现代性强大力量的冲击下,中国本土固有的传统、乡土价值体系以及古旧的文化美感正无可挽回地逐渐丧失。中国乡土世界田园牧歌式的自足状态被彻底打破,乡土田园牧歌世界的日渐消失,由此带来现代人们心灵故乡的失落和乡土经验的流失。事实上,《舌尖》既是对神奇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也是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

在《舌尖》中我们看到,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中国的传统正在慢慢丧失、正在告别的状态中渐行渐远。老人留守乡村,青年拥入城市,远离并荒芜了土地,无人或很少有人从事传统的耕种与劳作。而那些带给观众惊喜和怀想的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也留在了影像之中,大部分后继无人,年轻的一代少有愿意继续从事祖辈们循环往复的生活方式。而进入都市的人们,只能在对老家美食的回忆中体味妈妈的味道和生活的味道,用家乡的美食消解乡愁。《舌尖》就如一首熟悉的田园牧歌,慰藉着无处所依的现代人的心灵。

参考文献:

[1]舌尖上的中国,笔尖下的美食[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选刊,2012(7).

[2]周海鸥.食文化[M].过常宝,主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个旧方言;语音系统

Abstract:This is a first-hand material on the phonetic system of Gejiu dialect, which can be used for the study of southwest Mandarin and its several dialects.

Key words:Gejiu dialect, phonetic system

第一部分引言

1.个旧概况

个旧位于云南省南部,境跨东经102°54′至103°25′、北纬23°01′至23°36′之间,面积1587平方公里,人口45.3万,少数民族人口约16万,世居民族有彝、回、壮、苗、傣、哈尼、汉七个。“个旧”是由彝语“果作”的音译演化而来,意即种荞子、吃荞饭的地方。个旧是以生产锡为主的冶金工业城市,中外闻名的“锡都”。

2.语言使用情况

个旧市除汉族外,尚有21种少数民族,其人口占总人口数约35%,属典型的多民族杂居地区。区域内语言使用情况较为复杂:汉语为主要语言,是全区各民族交际的共同语;部分汉族通晓少数民族语言;彝语、壮语是除汉语以外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多数少数民族能使用汉语。由于长期共存,汉语同各少数民族语之间相互渗透,少数民族语之间也相互影响。

3. 个旧方言的形成及类属

个旧因其富有锡矿从清代始大规模开发,从而大量汉族人口迁至此地。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在个旧设厂,称“个旧厂”,专收锡、银课税。光绪十一年(1885),设个旧厅,建立衙署,专管矿务。因此,矿业的开采对个旧方言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分区,个旧方言属西南官话贵昆片。其在汉语方言中的系属可表示为:现代汉语方言北方方言西南官话云南次方言贵昆方言片。杨时逢(1969)将个旧等地域昆明等地的方言划为“第一区”。吴积才(1989)认为个旧方言属滇南小片。滇南方言确有不同与西南官话其他方言的特点,路伟(2003)认为可将其划为一个独立小片。

第二部分语音系统②

1. 声母

个旧方言共有24个声母,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排列如下③:

声母说明:

(1)双唇清塞音p和ph不与y、iou、ou、ue、ua相拼;双唇浊鼻音m不与y、ue、u相拼。

(2)唇齿清擦音f不与i、y、iao、iou、ao、ue、ua、uo相拼,唇齿浊擦音v只与e、、u相拼。

(3)舌尖前音ts、ts和s只与i、e、、u、ao、ai、uo相拼。

(4)舌尖中塞音t和th不与单韵母y、相拼,与复韵母ao相拼;舌尖中鼻音n只与i、a相拼;舌尖中边音l与i、e、a、、、ao相拼。

(5)舌叶不送气塞擦音t只与i、o、uo相拼,舌叶送气塞擦音th只与i、ou相拼;舌叶清擦音只与i、ue相拼,舌叶浊擦音只与a、i、e相拼。

(6)舌面音t和只与i、、o、iou、ao相拼,th只与i、相拼。半元音j只与、相拼。

(7)舌面后不送气塞音k与e、o、、u、ai、ao、ou、ue相拼,舌面后送气塞音kh与e、o、、u、ou、ua相拼。舌面后浊鼻音只作韵尾,舌面后清擦音x只作韵头。

2. 韵母

个旧方言共有17个韵母④。

单元音韵母9个:i e a o u y

复元音韵母8个:iaoiouaiaoouueuauo

3. 声调

个旧方言有5个声调:55 33 212 51 21

4. 音节结构类型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

参考文献:

[1]戴庆厦. 语言调查教程[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红河州个旧市人民政府[EB/OL].[2014-06-16]. http:///mlgj.htm

[3]方国瑜. 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M]. 北京:中华书局. 1987.

[4]路伟. 滇南方言的特点和范围[J]. 红河学院学报(创刊号),2003,5:61-64.

[5]路伟. 云南个旧方言谓词的体范畴[J]. 中国语文,2006,1:26-30.

[6]吴积才. 汉语方言志(云南省志卷五十八)[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7]杨时逢. 云南方言调查报告[M].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9:595-610.

注解:

①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海**,女,汉族,25岁,居于云南省个旧市,2008年迁至北京上学并工作至今。调查方式为实地调查。

②本语音调查以《方言词汇调查表》为蓝本,共调查了399个日常词汇,并按声母、韵母分别校对,详见附录一、附录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时间所限,调查词汇数量较少,所归纳的语音系统或存在遗漏,有待日后扩大调查规模进一步修正。另因学生无音韵学基础,故未能作历史演化分析,待完善。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第5篇

如果说中国文化是舌尖文化,那么西方文化就是肚子文化。对西方人来说,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中国人则相信,民以食为天。孔夫子虽然说“君子食无求饱”,但他又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中国人来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吃,如果一件东西不能“吃”,那它就是没有意义的。在长期的历史中,无论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普遍地面临着食物短缺的困境,即使在中国,舌尖文化也仅仅只是少数人的奢侈享受,大多数人仅仅只是勉强“糊口”。

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由于生产力的提升,使食物的产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其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人口增长的速度,人类在地球历史上第一次不再受食物短缺之苦。

实际上,我们获取食物的技能如此之高,以至于大多数人都在发胖。在中国,5个成年人里面有一个人超重,超重儿童的比例是20年前的28倍。

在食物短缺的年代,胖子是一种令人羡慕的审美,中国人叫做“富态”,美国一个胖孩子往往更可能生长在穷人家,因为他户外活动的时间太少,看电视太多。对现代人来说,他永远不会懂得饥饿的滋味,甚至失去了对食物的感动。工业体制下,人们完全可以用各种添加剂满足你的舌尖,用比以前便宜得多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填饱你的肚子。福尔马林让你可以吃到几月甚至几年前的食物,而且它们没有腐败——事实上它们永远都不会腐败。食欲越来越多的不再取决于肚子,而是取决于你的舌尖,只要你有足够好的胃口。

在中国古老的图腾中,饕餮象征着一个好胃口,而贪食却被基督教列入“七宗罪”。农业时代解体以后,食物演进为食品,工业化不仅消灭了泥土与成长,也消灭烹饪与节俭。人们不再被家庭抚养,而是被工厂和超市饲养。出售新鲜农产品的农民越来越少见到了,加工好的食品成为人们的主要营养来源。

传统的中国农民相信,吃什么最后都要变成屎,用来上地,因此讲究吃是一种浪费和罪过。舌尖的失控必将引发肚子的失控,目前全世界肥胖症患者有3亿人,颇为讽刺的是,肥胖正在成为穷人病。富人们享有全自然的有机食品、健身馆和私人医生。穷人们享受超市、快餐和电视。如果来不及做早饭,就带孩子吃油条或其他油炸食品,焦脆可口,能吃多少就吃多少。过剩的食物摄入与巨大的生存压力使人们堆积起最多的脂肪和热量。

中国有超过2亿高血压患者、1.2亿肥胖患者、9700万糖尿病患者、80%家庭人均食盐和食用油摄入量超标。

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可以改变自己。在理性和自律的指导下,解决身体失控的问题并不困难。我们要恢复身体本能,使肌肉重新生长,这来自锻炼;同时,我们要对眼前那些色香味过分诱人的工业食品保持警惕。女人说,抓住一个男人的胃,就抓住了他的心。改变自己的舌尖才能改变自己的肚子,但前提是改变自己的头脑,而这是最难的。

美国著名人文作家房龙曾说:“人类的历史就是饥饿的动物寻找食物的历史”。对人类这样一个竞争性的物种来说,食物匮乏其实是一种生存常态。对饥饿的人类来说,工业时代的食物过剩完全是一场挑战或者灾难。人唯一的敌人就是自己,从前人类被本能(需求)推动,如今却被欲望驱使。印度精神领袖甘地曾说过一句名言:“地球上的一切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却不足以填满每个人的欲望。”

相关期刊更多

社会建设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吉林省出版产品质量监测中心

工程设计与建设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建设与设计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