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范文第1篇

老爸,《舌尖上的中国》拍得好,你要看呵!我对烹饪有一种偏爱,知我者莫过于女儿也。这是一部很有深度的记录片,从始至终,“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才是这部记录片的主题。

那吱呀呀的石磨声,呼呼的擀面声,让人自然地想到了农村的生活。年夜饭的场景,不断的出现,我们感受到中国人特有的大家庭的和谐。广东的河粉,江浙的年糕,广西的米粉,山西的哨子面,兰州的拉面,每一种食品的挖掘制作,触动我的不仅仅是味觉感受,更多的是中国文化的美感。

他们的大多数人,不是专业厨师,也不是美女私房菜,他们不是饮食技术表演者,而是参与者,是主角,展现的是他们的生存,情感和命运。镜头的不断转换中,不同地域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扑面而来。仿佛我们也在旅游,边吃边游。我们又好象在对话,与人对话,与天地对话。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范文第2篇

关键词:纪录片;美食;主题;画面与声音;推广

选择研究此题目,首先是因为纪录片的重要地位。纪录片代表媒体的品质和实力。我国已意识到了纪录片的重要性,在政策上给予了较大支持。但是,从我国记录片的发展状况来看,在整体构思、艺术内涵、市场运作,以及制作的多样化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而2012年5月14日,《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播出后,立即引发了收视狂潮,并且一夜走红。它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自然是诸多因素的合力所致。论文旨在深刻剖析它的艺术特色,并进行总结归纳,为之后纪录片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一些综合的、有价值的资料。

(一)主题设置

首先,在主题选择方面,与以往央视鸿篇巨制的宏大主题纪录片如《大国崛起》、《故宫》、《话说长江》等不同,《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更加关注百姓生活的主题“美食”,讲述人们天天离不开的吃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吃饱”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已不是问题,而如何“吃好”是人们的新关注点;从文化方面分析:1、中国自古是一个重视饮食文化的国家,对“吃”的钟爱已植根于每个中国人心中。“吃”,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是维持生命的手段,更似一种仪式,饮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灿烂文化的一个子系统,西餐大部分为快餐,而中餐讲究精心烹饪,注意食材、调味、火候等每一个细节,且老百姓认为每一样事物都充满生命力,应该给予足够的关爱。2、另一方面来讲,“美食”是一个国际化视角的选题,既具独特性又具共通性,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但对于吃,大家却是有共鸣的。通过展现中国灿烂的美食文化,渗透着中国人民对传统、民俗、伦理与自然的虔诚,并传递了中国社会悄然发生的变化,光影间闪烁着生活的哲理。

其次,在表达主题的过程中,《舌尖上的中国》注意到了以下两点:1、视角的转化:《舌尖上的中国》改变了以往美食节目观众仰视的视角,选择了平视。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并不少见,但它们多展现烹饪大师精湛的厨艺和食物制作复杂的过程,观众在观看时多产生崇拜和羡慕的心理,却很少会得到共鸣,获得感动。《舌尖上的中国》则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在片中我们多看到的是人与食物、人与自然、食物与文化的交汇,看到一个个寻找食材的村民、精心制作晚餐的大妈,而不是所谓的“美食专家”。

(二)画面与音乐处理

1.画面:《舌尖上的中国》十分注重画面的处理,该片色彩丰富、层次感强、注重细节的表现,用视觉挑动了观众的味觉,可谓看的“津津有味”。该片画面处理方面的特点是:大量使用特写:特写是最能展示食物质感的景别,《舌尖上的中国》的主角是美食,镜头多对准各类食材、餐具和辛苦劳作的朴实百姓,大光圈的多重转换和局部特写诉说着一个个美味故事、一幅幅绚烂绮丽的风光。在《厨房的秘密》一集的开头,讲述扎西家制作陶器使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如和泥、削边,刻画图案等,几个简单的特写镜头就生动的呈现了扎西制作黑陶的过程。煅烧黑陶时燃起的火和扎西及家人表情的特写都让观众在看清制作工艺的同时,仿佛将自己置身于他们的生活、劳作之中,和他们一起流汗,一起为烧制好的一个个黑陶容器感到骄傲。据统计,《舌尖上的中国》一集就有800多个镜头,在我国以往的纪录片中极为少见。编导通过设置悬念、大跨度场景调度、交叉叙述加快了片子的叙事节奏,让观众在纪录片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

2.声音:精美的画面表现了食物诱人的色泽和讨人欢喜的形状,动听的声音则更加强化了这种视觉效果,挑动了观众的味觉,烘托了整体氛围,使整个作品充满了人文气息。声音可以分为音乐、音响、人声(解说词)三部分,《舌尖上的中国》在这三方面处理得都很得当。

1、音乐

《舌尖上的中国》主要运用了三种类型的音乐:现场音乐、背景音乐和前景音乐。它们在片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为纪录片提供了丰富的画外之意。(1)现场音乐指拍摄时同期收录的音乐,它可以真实再现当时的场景,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气息。《舌尖上的中国》中大量运用了现场音乐,如吉林查干湖祭鱼祭湖仪式上女演员演唱当地的歌曲、朝鲜族金顺姬一家人吃饭时一起唱歌等。它们代表着不同地域、民族的风格,打通了听觉与味觉,大大丰富了观众对作品中时空背景的感受,更容易把观众带入到纪录片的真实情境中。(2)背景音乐是一种主观音乐,指后期制作时为配合画面的表现效果而搭配的音乐,它是创作者对音乐的一种主管选择、取舍、创作和运用。《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有:张大为创作的《eMao》中的《Shangba-La》、Bruno Coulais创作的《Le Peuple Migrateur》中的《东方智慧》、《原野之风》等。这些音乐被裁取成片段随画面自然引入,又自然消失,组接的恰到好处,为画面内容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增加了片子的表现力,有利于抒感,为影片带来张力。(3)前景音乐指音乐专门为片子打造或者引用原声,随后画面根据音乐的节奏、表情和主题进行剪辑、后期合成,即先有音乐。前景音乐貌似违背了纪录片真实记录生活的原则,但其实它是一种特殊的解说词,具有叙事的能力,通过音乐预示事件的发展、情节的跌宕。

2、音响

音响可以再现现场,增强纪录片的真实性;可以渲染气氛,强化纪录片的感染力;也可以吸引听众,增强纪录片的可听性。《舌尖上的中国》在音响处理方面采用了两种方法:(1)同期收录:如油煎松茸声、林间鸟叫声、下雨声、炒菜声、砍竹子声等,这些声音配合画面真实的记录了当时的场景,具有真实性、诗意性、叙事感、空间感和时间感。(2)模拟音响:因为有些声音同期收录比较困难,但它们的存在又十分必要,可以大大增强片子的表现力,创作者便煞费苦心模拟制作了这些声音来配合画面进行全方位的表现。如:片中倒绿豆的声音,用到的是鱼粮。把鱼粮倒在一个防晒服上,来模拟一捧绿豆倒在袋子里。摄制组使用的生活音效基本上都是来自于生活,用的东西也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比如说木桶、脸盆等。如此组合起来的声音最大限度地还原了现场。

3、解说词

从解说词的内容上讲,《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多为乡野、家庭日常生活的描摹,语言极具文学色彩,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如第六集《五味的调和》中,结尾的解说词是“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国人在况味和回味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在厨房里,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并不是让其中有某一味显得格外突出,而是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和中医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在为人处世、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播音员浑厚深沉的诵出这段话,让我们体会到了智者的教诲,感叹着人生的美好。这里的解说词不仅配合画面完成了叙事,给本集圆满结尾,同时也升华了主题,拔高了画面所表达的思想。

(三) 后期推广

一部质量上乘的纪录片要想获得广泛传播和观众的认可还需要有良好的后期推广,《舌尖上的中国》是近年来影视作品成功营销的典型,可谓家喻户晓。这部纪录片能在传播上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与以下几点原因密不可分:

1、《舌尖上的中国》的好名字

制片人陈晓卿说“舌尖上的中国”这个名字经过了反复的斟酌,他希望在纪录片中表现出中国的变化。“舌尖”是味觉最为敏感的部位,我们要在这里体会中国,这样的语言结构还是首次进入人们的视线中。之后,“舌尖体”火速窜红,产生了介绍各地美食的“舌尖上山西”、“舌尖上的陕西”、“舌尖上的清华”等说法。再之后,“舌尖效应”攻势愈发威猛。电视广告中我们听到何炅代言的方便面的广告词是“带你一起发现舌尖上的美味”;新浪微博推出专题“舌尖上的明星”来集合明星推荐的餐厅及美食;春晚前主持人说“大家一起来聊聊舌尖上的年夜饭”;3.15快到了,公交广告打出了“舌尖上的维权”;人人网上出现了“舌尖上的十二星座”;太原德得轩餐厅团购宣传语中写到“舌尖上的韩国美味”等等,就连我校文瀛食堂门口的宣传板上都打出了“拒绝舌尖上的浪费”的响亮口号。在招聘广告上登出“指尖上的求职”,这样的标题也必是受到了《舌尖上的中国》的影响。

2、《舌尖上中国》的传播平台

第一,中央电视台一套及央视纪录片频道为《舌尖上的中国》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传播平台。央视纪录片频道成立和央视一套改版,用最好的时间段播放纪录片足以显现国家对纪录片的重视,《舌尖上的中国》正好赶上这个时机。

第二,网络媒体推动了《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热度。尤其是微博,据统计《舌尖上的中国》第一次在微博上出现是出自导演陈晓卿,他简单介绍了此部纪录片,得到的评论和转发次数并不多。之后2012年5月11日“cctv-9记录”的微博在《舌尖上的中国》正式播出前三天发了一条预告微博,这条微博在之初和节目播放之初形成了两次转发和评论的热潮截止5月29日,共被转发1595次,被评论197次。在整个传播链条中,合作账号充当了意见领袖,在“cctv-9记录”仅四分钟后,“新浪传媒”便转发了此消息,形成了规模传播效应。最后便是大规模的普通新浪微博用户转发或自己发表对《舌尖上的中国》的见解,形成了大规模的交叉扩散。据统计,在整个《舌尖上的中国》的微博扩散体系中,获得新浪微博认证的用户仅占3.83%,转发者粉丝人气集中在200――1000,足以见得,普通微博用户是《舌尖上的中国》获得强大宣传效果的主力军。

3、《舌尖上的中国》的口碑传播

《舌尖上的中国》虽是在晚间非黄金时段播出,但它却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扩散,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好口碑。口碑是指众人口头上的称颂,这种传播形式成本极低、可信度却高,且具有同向评价和自觉传播的特点。《舌尖上的中国》在播出不久后,就成为了街头巷尾、茶余饭后讨论的焦点。上至老人,下至孩子都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逐渐形成一股神奇的能量,不断传播扩散,因而使《舌尖上的中国》获得了如此骄人的收视成绩。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取得巨大成功的范例,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分析并总结这些成功因素,可以为中国纪录片的制作和发展提供一些综合的、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以便我国可以制作更多品质高、口碑好、市场广阔的优秀纪录片。

参考文献:

[1]孙莉、张丽萍.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因素探析[J].东南传播,2012,7:119-121.

[2]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3]范正伟.《舌尖上的中国》何以走红《人民时评》[N].人民日报,2012-5-21(9).

[4]高红波.《舌尖上中国》的国际传播特性解析[J].南方论坛,2012,3:33-35.

[5]郭泽德.《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学解读[J].南方论坛,2012,3:36-39

[6]刘艳艳.《舌尖上的中国》营销三招[N].共产党员,2012,6(下)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范文第3篇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能取得火爆的收视率,是当初的主创们所没有预想到的事情。在该部“专题纪录片”之前,大陆同类型的影片,多以历史的宏大叙事为主,如《大国崛起》、《华尔街》等等。在题材上,我们一直不认为诸如饮食这样的零碎清新叙事能够取得超过宏大叙事的收视。这种思维惯性的认知,可能直接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宏大叙事与清新格调旗鼓相当的局势。

随着影像专题片市场在中国大陆的慢慢萌发,我们的从业者其实一直在关注对宏大历史叙事的把握。这种关注与中国一百多年来大起大落的历史文化脉络有直接关系。比如,2007年发行的专题片《河之南》,就是着眼于对河南四五千年历史人文的梳理。无独有偶,河北方面也曾在2011年找过笔者,试图运作《大河之北》专题片项目,要“重振河北雄风”。在《舌尖上的中国》之前,大陆专题片太过于关注宏大问题,已经成为一种通病。

在这种环境下,注重清新格调的小叙事专题片《舌尖上的中国》,能取得优秀的收视成绩,未尝不是观众对“厌烦了宏大叙事”的一种报复性消费。同时,也应看到第一季的《舌尖》虽然讲述美食采集、制作等等,但绝对不是菜谱连环画样式的,它进行了一种有机地打乱与重新排版,给观众带来了审美愉悦上的亲切感与陌生感。亲切的,是食材的寻常可见,陌生的,则是这些寻常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可以升华出一种人文情怀来。尤其后者,就让《舌尖上的中国》区别于一般的烧菜节目了。

第一季的《舌尖》是由食材上升到人文,且食材的采集与烹制,是该部专题片的最重内容,人文的提升,不过是蜻蜓点水。到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时候,则缺少了第一季的轻重上阵,它坚信,只有具备更大的“人文关怀”才“对得住”万民期待的场面。所以在第二季中,我们能看到的不再是作为食材出现的采集与制作,而是作为主体行为者出现的人的故事。食材,被悄悄地置换为人。

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基本上每个美食制作背后,都可以看到一种人文关怀。比如,麦客、养蜂人、高考陪读母亲等等。这种人文关怀,传承自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以载道”的要求。即使再小的清新格调的叙事,也要承载一定的道义,这成为中国颠扑不破的文化圈套。

轻装上阵的《舌尖》第一季,对人文这个“道”的承载,没有那么多的自觉要求,所以在专题制作上更灵巧很多,敢于将视角深入食材中去,而不是纠结于制作食材的人。这种“叙事”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有对应的:第一季很类似明朝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该文只写庭院、读书、写字等等,这是人文情怀的零介入,但最终用“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收尾,这种人文的提升,实乃是用无技巧来掩盖作者“文以载道”的大技巧。

从食材制作上升为人文,需要对美食分门别类的掌控与整体大观的把握。这种细致中见全局中的叙事结构,是《舌尖》第一季的撰稿最见真功夫的地方。然而,从制作食材的人的故事来上升为人文情怀,则是轻便易行的。食材是无戏的,但制作食材的人,则是有生活味道的,只要有生活,就能顺理成章地提升出人文来。

因此,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基本上所有的美食桥段都是应用了从食材制作者的故事上升为人文情怀的这一技巧。这一季的《舌尖》重点不是在讲美食,而是在讲故事,讲人围绕美食展开的各种故事段子。蟹酱不是蟹酱,是乡愁;空心挂面不是空心挂面,是传统手工的后继无人……

讲美食故事的撰稿与拍摄,就简便易行得多了。近来网络热播的恶搞剧《舌尖上的中国之泡面》便是最好的明证。该部热播剧不是把“泡面”作为主体,而是将帮助整个宿舍泡面的人当做重点,面是佐料,缅怀大学生活,才是主菜。基于这一点,我们有理由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拍摄一部独属于自己的“舌尖上的中国”。

面对以上事实,《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撰稿与拍摄,又不可找太偏的个性故事――例如拍总导演陈晓卿的妈妈给其下西红柿面的夕阳味道,做得再精良,也不过是个体感受,无法对观众形成审美共振。《舌尖》第二季讨巧的地方便在于,找寻到了围绕美食展开的人的故事中具有共性的一些段子。比如该季第六集《秘境》,在某中学陪孩子高考的母亲做饭菜的故事,就是个非常优质的共性桥段。

《舌尖》的观众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人父母,第二类,还是孩子。为人父母的,自然清楚自己每日里为了子女吃食上心思的忙碌,因此可在这位高考伴读母亲这儿找到精神共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巧妙的地方在于,它也断然不会放弃青年观众。在高考伴读做菜故事之余,该季不忘镜头一瞥,毛坦厂中学的高考生在高考前日,漫天飞书。以此来撩拨青年的痕迹,太明显不过。

综上,我们便可以明确一个问题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技巧痕迹太重,为提升人文情怀而提升人文情怀,美食不过是人文的幌子罢了。按着这个叙事套路,我们也可以复制出《脚尖上的中国》等旅游专题片,讲一些具备共性特点的旅游故事,进而上升为人文价值,放佛也说得过去。然后,我们必须要面对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大家要的,是美食,还是故事?

《舌尖》第二季用故事来关照人文的方式,比之于其第一季中用美食来蜻蜓点水人文的方式,好像拙劣了很多,也太过于讨巧了很多。第二季在撰稿与拍摄难度上,均降低了要求,反而在人文价值的彰显上,加重了砝码。文以载道的文艺要求,可能在故意为之的载道中,求而不得。因此,有观众在微博中认为,《舌尖2》太过于煽情,诚然代表了一种声音。

同样也是与美食相关的专题片《寿司之神》中,有这样一段文稿:没有比寿司更适合作为载体的食物了,它冷静,没有油烟滚滚的火热,没有铲勺叮当的嘈杂,极致简单,味道充满深度,更重要的是,它是日本饮食文化美学追求的基础表达――在视觉和触觉,尤其是造型和色彩上对美的经营,包含了对食物原初滋味和季节的纤细感受。这部比《舌尖1》播出还早一年的美国人制作的专题片,竟然也深谙了“用食材上升人文情怀”的方式。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已经全部播出完毕。从目前整理出来的电视收视数据和网络收视数据来看,该续集虽然没有实现预期的火爆程度,但在纪录片与专题片无市场的中国,依旧是当之无愧的记录保持者。这一续集虽然面对了大量的质疑声音,但褒扬者也是大有人在。该部专题片是否会继续拍摄第三部,确实也让人捏了一把汗。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范文第4篇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亮相央视一套后,短时间内引爆观众“胃口”,迅速跻身微博热门话题榜,网络上的点击率一度超过热播的影视大片。网友高喊,“高清摄影机真是拿人命,口水流了一地,绝对是深夜的大杀器,都快要饿哭了!”

让人看饿更让人看哭

新疆烤馕、卤水豆腐、过桥米线、酥油煎松茸、螺狮粉、全鱼宴、油冬笋……没人料到,2012年5月14日起,一部非黄金时段播出的七集纪录片,让中国“吃货”为之疯狂。许多早已抛弃电视的人,纷纷锁定夜间的央视,坐等这部“吃货指南”。

一般的夜间时段,多半被“古装穿越、宫斗婆妈”等“重口味”电视剧占据,这次《舌尖上的中国》却让一贯低调的纪录片成为关注热点。

人们为美食垂涎,大动食指,自豪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人甚至高调赞美“这才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片”。

不同于推荐烹饪大师精湛厨艺的一般饮食类节目,《舌尖上的中国》从食材采集、主食差异、加工演变等方面人手,展示了中国人的会吃、爱吃以及与美食的深厚渊源。

纪录片播出后,网友的讨论达到了刷屏的程度,“吃货感言”五花八门:

“那个白吉馍腊汁肉做好后切了一刀……那个酥脆的声音……我暴走了!”

“作为一个要减肥的人,晚上看《舌尖上的中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自虐精神?”

“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冒着白花花的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驮着黄馍馍的人的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想落一点泪去,多可爱的中国。”

对于《舌尖上的中国》的意外走红,观众形容为“眼泪与口水齐流”。“流口水”自然是因为片中让人垂涎欲滴的中华美食,而“流眼泪”的原因,则是被纪录片所流露出的人文关怀所感动。

“让我想念妈妈做的饭了……”同为“吃货”,一位网友在微博上的感言引来无数转发。中国是农业大国,最大的部委是农业部。执行总导演任长箴认为,离开了农业无法把吃谈透,“这个片子之所以得到观众的喜爱,就是让观众离开眼前的局部世界,带他们到普通的小村、窑洞、林子’大海边。”

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美食节目在全世界都是收视率高的节目,因为吃是人之欲望的第一层。“美食节目再烂都有收视率,所以这种片子叫座想到了,但是观众能叫好,而且能炒成这样,我没想到。”任长箴说。

吃,几乎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熟人见面第一句便问:“吃了吗?”无论是不是饭点。

对于某些美食,吃了多年,很多中国年轻人尚不知道食物来自哪里,也不了解草根人民如何吃东西,纪录片的总编导陈晓卿说,《舌尖上的中国》重视的是人和食材的关系和状态。

“当然,我们拍了食物的差异性,也拍到了它们的共通之处。比如说,北方有凉皮,南方有米粉,这是稻米粉食的不同变种。像桂林米粉的出现,可能来自于秦始皇命军队修筑灵渠,北方的面条于是在桂林有了一种新的形式,就是米粉。”

作为“资深吃货”,陈晓卿的“副业”除了品尝和研究美食,就是在各大报刊、杂志编写关于美食的专栏。

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在云贵地区,至今延续着古老的“新米节”,新米下来的时候,人们要举行仪式,往禾仓里储存稻米;新生儿降临,亲戚朋友带来的礼物是大米。而在山西丁村,摄制组拍到了一位老人的寿宴,前来祝寿的村民把自己碗里最长的一根面条送给老人,以此表达愿他长寿的祝福。

“我每集都看,确实很独特!其实它讲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讲文化传承,讲现今社会中人要如何善待食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文化学者胡野秋如此评价《舌尖上的中国》。

在呈现各色美食之外,《舌尖上的中国》展示的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

片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他们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糕唠着家常,其乐融融。然而,短暂的团聚之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

“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舌尖上的中国》因此有了_层厚重的历史感。”陈晓卿说。

响应舌尖的同时,“吃货”们的疯狂不仅仅停留在语言上。

一位名叫“风息神泪”的网友深夜12点发出的微博迅速引来转发,“《舌尖上的中国》—定是淘宝出资拍的。观看期间,我至少30次忍不住打开淘宝搜索有没有这个吃的。”

许多网友也忍不住纷纷上网按图索骥,根据纪录片提供的线索来“淘”美食。

淘宝网最近的业绩可圈可点。毛豆腐、松茸、诺邓火腿、乳扇,销量增长最快的食品都是节目介绍的,其中云南诺顿火腿5天内成交量增长了17倍。在食品安全问题闹得人心惶惶的今天,国人对美食压抑已久的热情就这样一夜之间被重新点燃。

“舌尖上的中国”VS“地沟油中国”

有人认为,看《舌尖上的中国》,感受最深的是“食品安全危机下对食物返璞归真的要求”。

虽然这部纪录片极尽美好地调动了中国人的味蕾,但是回到现实,“地沟油中国”像一盆冷水浇将下来。中国人的味蕾,深受添加剂、地沟油戕害,中国令人骄傲的饮食文明,正在遭遇瘦肉精、致癌物的入侵。

面对无情的现实,网友发出“《舌尖上的中国》是宣传片,地沟油中国才是纪录片”的感叹。

一个是借助诱人的美食和温暖的故事所展示的舌尖中国,一个是无数的食品丑闻所展示的舌尖中国。

“纪录片带来的文化感动稍纵即逝,热情过后可能很快会被遗忘可唯美的镜头之外那个舌尖上的中国,作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日常生活,会逼着我们去正视、思考并给出答案。”中青报记者曹林说。

有人认为《舌尖上的中国》太美了,美得太不真实,应该拍个食品安全版本,连开场白网友都写好了:“冬天来了,当中国东南的××人民用蓝矾为韭菜保鲜时,华北平原上的××人民正忙着把旧皮鞋做成胶囊……”对此,执行总导演任长箴称,她只是想找到社会中最温暖的东西,并没有刻意表现黑暗,那只是局部的东西,包括食品安全,“平 静中性地表达,传递的是美好,就已经站在正义这一边了”。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范文第5篇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国际传播;国家形象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134-03

一、引言

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于2012年5月14日至5月22日晚间22:30在CCTV综合频道首播。这是央视推出的首部美食类纪录片,一经播出,便成为2012年度最令人瞩目的电视节目之一。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本片平均收视率达0.5%,第四集收视率最高,达0.55%。本片分《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力量》《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七集,在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的同时,融入普通民众的情感命运和朴素的人生观,取得了超出预期的良好收视反响。在国内创下高收视和好口碑的同时,海外市场也反响热烈,本片在第65届法国戛纳电视节上引发国外媒体关注,仅播映权就卖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香港、台湾、韩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美国及东南亚地区等。据央视透露消息称,近期第二季的筹备工作已经开始。

带有乡土中国视角的《舌尖上的中国》何以如此大受好评,且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该片有哪些国际传播特性,对国家形象的塑造有何帮助?本文试从传播学角度解读该片,分析其特有的国际传播特性,以及其如何塑造中国国家形象。

二、《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特性

本片用国际化的选题,国际化的表达和国际化的品质将中华饮食文明推向世界,表现出强大的国际传播能力。本文将从内容和表达手法两方面分析其国际传播特性。

(一)内容:选题精准,受众本位

从选题上看,本片以中国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饮食为题材,符合了受众需求。无论是按照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民以食为天”,还是按照西方人本哲学的“需求层次理论”,“吃”都是一个人人都无法摆脱,又能普遍引起受众兴趣的话题,跨越了国境、种族、文化等国际交流障碍。本片对“美食”这一题材的选择,精准地把握了受众对于事物的情感,满足了全国不同地域受众潜在的基本生理需求。

从表达内容上看,本片以食物为线索,以食带民,将中国各地不同的地理气候、风俗礼仪、生活状态等一一呈现。展现的食物从云南的诺邓火腿到浙江的嘉兴粽子,从山西的丁村面食到台湾的乌鱼子,范围遍及内陆的大山深处到东南沿海,展现了中华饮食文明深厚的底蕴。北大学者王一川称:“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地缘环境来寻找食物,就食材化成种种迷人的味道。我们从这些味道中品出了中国人的人生百味,最后通过讲述日常生活百态成就了中国文化的深沉呈现,可谓由俗见雅。”与以往展现美食的节目不同的是,该片并未空洞宣讲美食的风味与制作技巧,而是着重体现美食背后的乡土情怀,展现与食物相关的,中国最普通老百姓的情感和命运。与以往注重群体展现的纪录片不同,个体在该片中得以着重展现,体现了普通个体与食物的情感故事和朴素价值观,表现个人、家庭甚至族群的饮食经历与中国饮食文化的内在联系。

(二)表达手法:平民视角,国际表达

在表达手法上,本片选择了饮食这个中国人最基本的生存手段作为切入点,以生活中那些为饮食而奔波的普通人承载最具普世价值的叙述策略,实现了从普通民众视角进行宏大叙事功能的转化,体现出个人话语导向宏大叙事的功能特征。与纪录片深厚文化底蕴相对的,是拍摄对象的草根化――豆腐、笋、藕、腊肉,山里的母女、捕鱼的汉子等,更“接地气”,引发更多受众的情感共鸣。

在拍摄技巧,制作理念上,本片向英国BBC、美国国家地理等世界顶尖纪录片制作团队学习,努力与国际接轨。该片以故事推动进程,并设置悬念,大大提高了纪录片的可看性。总导演陈晓卿说:“为了站在更加国际化的角度,去繁化简,本片节奏也更加贴近国际观众的欣赏品位。”非全知视角、高清拍摄、构图精美、故事化、戏剧化等国际纪录片的创作元素在该片中得以呈现。此外,该片的英文译名 “A Bite of China”简单传神,既体现了东方文化精髓,又符合西方人的认知心理和审美特征。网友戏称,《舌尖上的中国》是“以欧美拍摄手法为骨骼,中国美食为皮肉,中国文化为精髓”的综合产物。

三、《舌尖上的中国》的海外影响与国家形象塑造

导演陈晓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饮食文化是中国通行世界的软实力。该片在国内引起热烈反响,并借助第65届法国戛纳电视节在海外取得广泛关注,向世界展现了古老中国的饮食文明,推动了我国的对外传播交流。

(一)定义中国国家形象

胡晓明在《国家形象》一书中认为,国家形象是旨在国际传播和国际交往领域,由主体基于自身的认识、体会、经历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对一个国家认知的总和。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及国际地位的反映,同时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直观体现。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既有利于民族自尊的养成,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为国家的经济合作、政治交流创造更多的条件。北大学者程曼丽认为,国家形象国家形并非只是外部“形象”,而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国家形象的内容则首先是一种主体意识,是国家或民族精神气质中的闪光点。它是在历史文化的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化的要素,经萃取、提炼而成。作为民族精神、意志的集中体现,它不但有助于形成公民对国家、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更有助于向外界展示一个鲜明的、一贯的国家形象。中央电视台长胡占凡表示,该片就是“以让全世界了解中国为宗旨,表达出新时代中国人的风貌,以美食表现中国社会的变迁”。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让全世界接受的一种文化之一。本片通过展示中华饮食文化这一民族传统,以及中国人之间深厚的乡土情怀和家庭观念,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和意志,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和文化的认同感。

(二)定位海外受众群体

本片主要面对两类海外受众:一是在海外生活的华裔,即“海外华人”,这种传播属于跨国境传播;二是种族和文化背景不同的外国人,即“非华裔受众”或“外国观众”,这种传播方式属于跨文化传播。

《舌尖上的中国》北美首播花落美国中文电视,7月1日晚8点在美国中文电视63.4和73台播出,并在美国中文网同步直播。本片透过塑造普通百姓与食物的故事,展现出浓厚的乡土情怀,勾起海外华人关于故乡味道的记忆。据美国《侨报》的报道,这部在网络上热播的纪录片,“成为纽约80、90后华人茶前饭后、短信电话里必聊的话题”“勾起了无数华人的拳拳游子心、故乡情”。“味蕾上的记忆最顽固。许多人功成名就、远赴他乡,但是仍然有一个‘故乡的胃’,这是这部片子能吸引人的重要原因。”总导演陈晓卿说。

除了海外华人,该片仍然吸引了一批熟悉并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非华裔观众。来自波兰的留学生翠花(Justyna)看过该片后盛赞其不仅满足口腹之欲,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还想和朋友一起拍摄“舌尖上的波兰”。法国人朱力安说,看到这部描写普通中国百姓的纪录片,非常感动,想把它推荐给更多的人。美国人柳素英(ElyseRibbons)看后也大呼“上瘾”,要亲自尝试片中提到的美食。由此看来,本片在外国受众的文化和审美上具备国际传播特性,并通过文化传播提高了民族的认同感和文化的吸引力。

(三)《舌尖上的中国》如何塑造国家形象

本片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既是该片本身商业运作的成功,也是一次成功的对外文化传播,塑造国家形象的过程,是电视纪录片与国家形象塑造的完美结合。

1、淡化意识形态鸿沟,传播普世价值

作为跨文化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的主体,《舌尖上的中国》树立了“求同”的主体诉求,即在充分展现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差异性基础上,宣扬普世价值,注重表达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价值观念。不是简单的国家式的主旋律宣传,而是建构普通民主话语,从而达到引发不同文化背景下观众的共鸣,使作品有更强的国际传播能力和国家形象塑造能力。其特征具体体现在对普通劳动者的赞美,对家庭观念、亲情、乡情的珍视、热爱劳动、敬畏自然等。

本片透过食物,表达出制作食物的人珍视亲情、乡情的朴素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是无国界的,唤起不同文化背景下观众的人生体验和感受。如片中呈现的有以做豆腐球为生相濡以沫的姚贵文夫妇,在京多年却仍然忘不了家乡辣白菜味道的朝鲜族姑娘,独具妈妈味道的焖面和饺子……

对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也在片中得到弘扬,而通过辛勤劳动获取食物的美德在全世界能得到普遍认同。有凌晨出发寻找松茸的藏族母女,一次做700多个黄馍馍的陕北老黄,在冬天仍辛苦挖藕的湖北兄弟……种种劳动产生的美食奇迹,让世界观众对劳动者的崇敬和感动油然而生。

据《参考消息》报道,法国人朱力安看完《舌尖上的中国》后表示,真正打动他的是片中老百姓自然的表情和笑容。他希望将这部片子推荐给更多的人,而且不担心完全不了解中国的西方人看不明白,“因为这部片子讲述的东西是最简单的,人类文明传承这些东西谁都会思考的,不需要语言来理解,这就是它的魅力”。在他看来,这种中国目前严重缺乏的纪录片,恰恰才是最容易得到世界认可的桥梁。由此可见,在中国的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构建普通民众话语体系,树立“求同”的价值诉求,提高文化的认同感,才能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塑造正面的国家形象。

2、传统文化与现代特性相融合

本片不但展现了一个传统的中国,还展现出一个变化的、发展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表示:“《舌尖上的中国》实际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舌尖上的感动,另外一个是变化中的中国。我们希望观众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里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从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里看到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进步和发展。”总之,中国之“变”是这部纪录片的重要主题。该片给国外观众呈现的,不再只是古老的、神秘的、难以理解中国,还有中国的现在和未来。如《时间的味道》一集介绍金华火腿:“金华火腿正在与金华这座小城一起,在时代中演变、迈进”,以金华火腿这一传统美食为切入点,火腿制作保存方法的改进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相连,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特性的相融。

据《参考消息》报道,一位日本神户国际大学的教授给学生在课上放《舌尖上的中国》后引起反响。这些日本80后90后的学生,看完后才对中国有了更丰富的了解。一位学生表示:“中国也没有那么神秘难懂。”由此可见,该片呈现出多元的,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中国形象,给予国外观众对中国更丰富、更多层次的认知。

3、展现传统文明,传播东方价值观与古老智慧

本片除了借助国际表达方式传达普世价值,还坚持以本土文化为内核,传播东方价值观与古老智慧;通过展现中国普通人与食物的关系,来表达东方独有的传统民俗与处世哲学。如《自然的馈赠》中,吉林查干湖的渔民的网只能捕到两公斤以上的鱼,小鱼则被漏掉,体现出美食被后深层次的中国文化:讲求“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敬畏食物,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美食是一个窗口,将中国顺应自然的价值观传递给世界,塑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家形象。第六集《五味的调和》更是将美食的展示与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巧妙结合起来:“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五味最佳的存在方式是调节与平衡,这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人在为人处世甚至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都是在中国百姓生存智慧层面,东方生活价值观的传承和彰显。

同样是日本神户国际大学的学生,在看完这部片子后,对广东顺德的“村宴”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了进一步了解,还查字典查出了“堂会”。这些无一不说明了,通过展现中国传统价值观,让世界增进对中国的了解,本片扮演了国家形象塑造者的角色。

四、结语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央视推出的精品纪录片,既承担着对外展示国家形象的功能,又担负着对内建构国家形象的作用。它的成功是一个良好的开始,而通往国际影响的纪录片道路还很长,国家形象的塑造之路任重而道远。国家形象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加强公共外交和提高软实力,重视传播规律,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塑造国家形象,提高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吸引力,推动国际传播的不断发展,是新闻传媒人应当肩负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陈文.〈舌尖上的中国〉收视堪比BBC记录片.新闻晨报,2012年5月23日.

[2]高红波.〈舌尖上的中国〉的国际传播特性解析.南方论坛,2012(03).

[3]〈舌尖上的中国〉:才下“舌尖” 却上“心头”.解放日报,2012年5月22日.

[4]柏华英.从〈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谈纪录片的文化功能.新闻实践,2012(8).

[5]吴晓东.〈舌尖上的中国〉:一个民族的情感共鸣.中国青年报,2012年5月22日.

[6]黄小河.〈舌尖上的中国〉明日收官 业内人士解读成功秘诀.东方早报,2012年5月21日.

[7]胡晓明.国家形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

[8]程曼丽.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国际新闻界,2007(3).

[9]兰瑜.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研讨会综述.现代传播,2012(8).

[10]〈舌尖上的中国〉讲述中国百姓与食物的故事.新华网,2012年5月31日.

[11]龚海.〈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这么火.吴江新闻网,2012年5月30日.

相关期刊更多

社会建设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吉林省出版产品质量监测中心

工程设计与建设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建设与设计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