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舌尖上的味道

舌尖上的味道

舌尖上的味道

舌尖上的味道范文第1篇

这句话其实跟馒头关系并不大,但是今天我们要说说大家都很熟悉的“馒头”。馒头,是我国汉族的传统面食,是北方人的三餐中很重要的一种主食。馒头主要是用面粉发酵蒸成的食品,一般是形圆而隆起;也有方形的,名曰“刀切馒头”。

【馒头起源与发展】

馒头的起源距今已1700多年,它的创造者据说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

三国时期,诸葛亮带兵攻打南蛮之地,“七擒孟获”就是当时发生的事情。在收服了孟获,安定了南蛮,班师回朝的时候,却在泸水遇到了阻隔。风雨大作,江水猛涨,人不得过。诸葛亮觉得奇怪,于是求告神明,才得知原来是因为连年的征伐(fá)动兵,杀戮(lù)太重,触动了神灵,所以才出现这种情况,需要用人头来祭神,方可顺利过河。

而此时,诸葛亮不想再死人了。于是琢磨用什么办法替代人头来祭神。后来就想出来用白面包着肉,做成一团,代替人头来祭祀。就这样,馒头诞生了。所以古代曾有“馒头”本是“蛮头”(即南蛮的头)的说法。诸葛亮也因此被当成了中国传统面点业的祖师爷。这一说法因为《三国演义》的通行天下而更为人所广知乐道。

但是,这个传说中的“馒头”和现在北方一般所见的馒头是不同的,主要的不同点是里面加了馅,更确切地说是放了羊肉和猪肉在面里,示为人头。

这种做法做出来的食品在北方一般认为就是包子。在北方地区,只有纯面粉的,面里面没有馅,且形态是一团的才叫馒头。

其实,中国人吃馒头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

《事物绀珠》一书中记载“秦昭王作蒸饼”,萧子显在《齐书》中亦有言,朝廷规定太庙祭祀时用“面起饼”,即“入酵面中,令松松然也”。“面起饼”可视为中国最早的馒头。

晋(jìn)以后,有一段时间,人们把馒头也称作“饼”。凡以面揉水作剂子,中间有馅的,都叫“饼”。《名义考》:“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饼’,又曰‘笼饼’,即今馒头。”

唐以后,馒头的形态变小,有称作“玉柱”“灌浆”的。《汇苑详注》:“玉柱、灌浆,皆馒头之别称也。”

宋代,馒头成为大学生经常食用的点心,所以《武林旧事》中称:“羊肉馒头”、“大学馒头”。岳珂有《馒头》诗:“几年太学饱诸儒,余伎犹传笋蕨厨。公子彭生红缕肉,将军铁杖白莲肤。芳馨(xīn)正可资椒实,粗泽何妨比瓠(hù)壶。老去齿牙辜大嚼,流涎聊合慰馋奴。”

宋朝人著:《燕翼诒谋录》:“仁宗诞日,赐t臣包子,即馒头别名。今俗屑@发酵,或有馅,或无馅,蒸食者谓之馒头。”至此,馒头的“馒”字一直沿用至今!

至清代,馒头的称谓出现分野:北方谓无馅者为馒头,有馅者为包子,而南方则称有馅者为馒头,无馅者也有称作“大包子”的。《清稗类钞》辨馒头:“馒头,一曰馒首,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者。无馅,食时必以肴佐之。”

由此,历史上馒头的别称很多,如“馒首”、“馍”、“面头”、“炊饼”,等等。

舌尖上的味道范文第2篇

4月18日晚,暌违两年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终于被端上电视荧屏的餐桌。这部让万千吃货流尽口水的美食纪录片回归中央一套,首集《脚步》就取得开门红,全国网络收视率高达1.572%,收视份额为2.54它不仅改变了观众的收视习惯,甚至像蝴蝶效应一样,增加网络的销售量;综合多家视频网站的点击率,首集《脚步》播放次数短短几天内就突破1000万次。节目迅速蹿上了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第一位,一度成为网友们热议的话题,“舌尖体”的造句形式也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火了起来;而随之带动的“边看边淘”的“舌尖效应”更是给了电子商务一次措手不及的巨大商机。可以说,舌尖播什么,什么就会迅速火爆起来。在海外,《舌尖上的中国Ⅱ》也在华人社会和国际观众中引发震动,不仅勾起了全世界华人的思乡之情,更成为了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一部“影像教科书”。

其实早在2013年年初,这部投资只有3000万元的美食纪录片就已经在一次国际影视节目展上启动了首轮海外版权销售。单片销售额达到了35万美元,创造了近些年中国纪录片海外发行的最好成绩。在去年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上,《舌尖上的中国Ⅱ》获得了两家企业的冠名播出权,加上版权销售(电视台、网络、海外版权),插播的广告,保守估计,这个由仅30人的小团队打造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收益已经达到1亿元以上。

从类型上看,该片属于科教历史类型的纪录片,近年来我国制作这一类型的纪录片较多,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大家所熟悉的有《故宫》《圆明园》《话说长江》等。但《舌尖上的中国Ⅱ》的受欢迎程度空前,似乎观片之余仍然唇齿留香,这不禁勾起人们对于这部纪录片成功的思索。

才下舌头,却上心头:《舌尖Ⅱ》如何打动观众

《舌尖上的中国Ⅱ》一夜走红似乎有些意料之外。但仔细想想又确实在意料之中。“吃”在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就已经把“吃”视为头等大事。中国有一句俗语一一“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强调的不仅是饮食的重要,也传达了中国人的生活哲理。《舌尖上的中国Ⅱ》在传递有关饮食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在讲述中国人的文化和哲思。而作为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也有着不得不红的“背景”。

接地气:挑战“吃货”食欲

中国是一个饮食文明的古国,从古至今,各种皇家菜肴、名厨大餐,甚至古怪餐饮习俗(如生食蛇胆),传奇餐饮故事(如佛跳墙)等,皆是吸引观众眼球的素材,但《舌尖上的中国Ⅱ》几乎全部弃之不用,一心一意地表现最为普通、最为常见的中国人的餐饮习俗和食材的采集培育,以一种贴近百姓生活的姿态讲述中华餐饮的故事,难能可贵。

《舌尖上的中国Ⅱ》并没有选择让观众望尘莫及的高级食材,它所呈现出来的只是一餐餐普通的家常便饭,但就是这些让观众随手可得,甚至是不少人都会做的美食,反而让观众产生共鸣,大有马上就要吃到的想法。这充分贴合了人们的生活心态。其拍摄选题与一日三餐息息相关、与茶余饭后相连。而且其本身与中国历史、地理等元素相融合。无论你去旅游或去考察,都很难知道这些神秘的美味、找到这些人。

《舌尖上的中国Ⅱ》将各地的美食娓娓道来,同时也极大程度地挑战着观众的食欲,尤其是看着影片中的食材如何从原材料一步步制作成美食,更是让人边看边流口水,连影片总导演陈晓卿都笑称,《舌尖上的中国Ⅱ》绝对是一部既养眼、又养胃的文化大餐。

不仅如此,看似普通,但影片中却将每一种食材都介绍得不普通。甚至有网友称,《舌尖上的中国Ⅱ》将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食物放大得犹如一种理想,而在这种“理想”之下。“吃货”们除了看到的是香喷喷的美食。更激发了他们对美食的感情和敬意。

有情怀:以味诱人,以情动人

至味入心,味到深处即是家。《舌尖上的中国Ⅱ》讲的不是美食,而是以食物为基点,向四周延展的“中国人的生活”。

《舌尖上的中国Ⅱ》不仅仅是作为一部美食纪录片存在,更多的体现了温暖和人情味。“让世界了解中国”,这也是陈晓卿做《舌尖上的中国Ⅱ》的初衷,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在对着屏幕咽口水的同时,不难发现,除了烹饪好的美味摆在面前之外,影片中更多的是介绍劳动者如何采掘食材,进行加工、制作。而总导演陈晓卿也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的这部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Ⅱ》将美食和历史巧妙地掺绊在一起。通过美食展现历史的醇厚,展现中国人的人生百味。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网友表示边看、边饿、边流泪的原因。一道道美食除了勾起观众的馋虫。也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越是简单,越是家常的菜肴,反而让人越是容易泪流满面。“小时候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家乡的味道”看到影片中的一幅幅画面,尤其是和家乡有关的部分,亲切感溢于言表,但也让离家在外的莘莘游子更添了一分乡愁。

讲文化:用味觉审美观照了东方人的价值观

《舌尖上的中国Ⅱ》究其本质其实是对文化表达的一种突破,把文化放在中国人的食材和与食材相关的生活上。就像外国人所说的那样。中国文化归结到细节就是一双筷子。

舌尖上的味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美食文化;人文符号;人生百味;自然礼赞;挽歌情怀;

“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7集),以明丽饱满的画面、诗意流畅的叙述和人文感性的视角跳动了中国人舌尖上活跃的味蕾,也挑动了中国人基因里与食物根深蒂固的文化牵连。”[1]《舌尖》是央视一套纪录频道在2012年5月14日夜晚推出的一部美食系列纪录片,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该片每集展现的内容非常丰富,从东北到西南,从西北到江浙,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都市到边远的大山深处的村落,共拍摄了80多个地方,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它用高品质的影像画面和最新视角的人文解读,为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美食、理解中华美食文化的窗口。《舌尖》一片虽然从中国人最为擅长的“吃”入手,但却没有仅仅停留在美食介绍、烹饪手法等浅层的表现,更不同于那些以消费引导为目的的美食节目,而是在呈现各色美食、挖掘饮食文化的同时,品读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传统以及变化着的中国,它既是对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也是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

视觉饕餮盛宴

这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在2012年5月的一周里掀起了一场“食物总动员”,连续几个深夜,无数观众静静地锁定纪录频道,望着“勾人馋虫”的各色美食,看得饥饿难耐、口水垂涎。人们忽然发现曾经忽略了那么多闻所未闻的美食:炸乳扇、炒麻食、鱼头泡饼、氽乌鱼子、黄鱼鳖;还有那些仅仅听菜名就禁不住垂涎的菜品:奶豆腐、醉湖蟹、梅菜烧肉、腊汁肉夹馍……从香格里拉松树与栎树中的松茸到浙江毛竹林中的冬笋,从云南诺邓火腿到湖北嘉鱼莲藕,从兰州牛肉拉面到西安羊肉泡馍,从宁波年糕到嘉兴粽子,从建水古城的豆腐到乌珠穆沁草原的奶茶……凡此种种,看过这部电视纪录片的人们最直接的一个共同感受就是饥饿难耐,就连平素呼喊着决计瘦身的人也禁不住美食的诱惑,开始制订深度品尝的计划。片中对于天下佳肴、席上五味、民间食态、民族饮食以及八大菜系都不同程度地做了展示和介绍,呈现视觉饕餮盛宴。

《舌尖》更多的画面呈现出普通劳动者在“中国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上、山林里、湖泊中和海岸线旁如何捕猎、捡拾、采掘、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夹杂着劳动者为生存、为生活挥洒着的汗与泪,交织着悲伤与喜悦、艰辛与快乐。从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杂交林中采松茸的卓玛母女到浙江毛竹林中的老包,从湖北嘉鱼采莲藕的圣武与茂荣兄弟俩到云南云龙腌制诺邓火腿的黄氏父子,从现代化流水线上的裹粽技师到宁波乡村的米糕阿公阿婆,从云南建水古城中围绕着豆腐清淡生活的一对夫妇到呼兰河边腌制朝鲜泡菜的一对母女,从绍兴的酿酒师傅到酱园的制酱工人,从香港的腊味店到浙江金华火腿,从三阳南货店到郑祥兴虾铺……反复呈现的是人们艰辛而诚实的劳动,表现了人们简单而真实的快乐,片中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是在每一集的结尾劳动者脸上绽放出的满足而灿烂的笑容,这是该片与以往的饮食类节目最大的不同。纪录片堪称是一个民族的相册,用纪录片的方式表达和呈现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发展轨迹和历程。纪录片应该是现实的,同时也应该是思考的,而《舌尖》则很好地表达了这一诉求。

饮食人文符号俗谚云:“民以食为天。”人类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曾断言:“达到一个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著名美籍历史学家孙隆基教授在其代表作《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将以“吃”、“口腔化”为突出特征的“身体化生存”视为中国文化最重要、最坚固的深层结构之一。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饮食文化的萌发期和成形期。从远古时代走出的人们,经历了从茹毛饮血到钟鸣鼎食,从火燔石烹的粗陋到五谷六畜的丰盛,其间饮食文化的发展进程也从自然过渡到了自觉。此后,人们开始了漫长的寻味之旅。”[2]“饮食原初的发生是一种自然的生命本能。火出现后,人们开始主动掌握饮食技能。人为力量的参与,使饮食在不同地域、历史时期和生活方式下,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而人们的饮食行为在实践中也逐渐沉淀为生活习惯。饮食文化就此萌发了。”[2]11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从饮食角度看待社会与人生。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吃喝,故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不仅食前方丈、钟鸣鼎食之家把吃饭看作是一种享受,即使是普通人的日常饭菜也会使食者体会到无穷的乐趣。“饮食,生动地反映着个体的修养和审美境界。从火燔石烹到金齑玉鱠,从伊公说味到莼鲈之思,从异域食风到八大菜系,从钟鸣鼎食到满汉全席,饮食的内涵被不断地解读,进而演绎成为丰富灵动的人文符号。”[2]2《舌尖》所阐发的“饮食之道,包容着生命的智慧,也蕴含着文化的精神”。

品读人生百味《舌尖》总导演陈晓卿说:“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现代社会中人们一边在异乡奔突打拼,一边怀着无限的依恋遥想那些来自记忆深处的味道,借以慰藉自己心灵的焦灼与浮躁。《舌尖》中“整整一湖的莲藕还要采摘5个月的时间,在嘉鱼县的珍湖上,300个职业挖藕人,每天从日出延续到日落,在中国遍布淡水湖的大省,这样的场面年年上演。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五岁的宁宁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等宁宁长大的时候,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则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秋日的清晨,古老的呼兰河水流过原野。它发源于小兴安岭,蜿蜒曲折地注入松花江。金顺姬从小在呼兰河边长大,对她来说,故乡,就是这种让她魂牵梦系的泡菜的味道”“不管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中国人的心”。正是这些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家庭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勾起了无数观众的思乡情结。“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情感与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从《舌尖》的这些旁白中,你可以读懂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情感和中国人的哲学。

自然生命的热情礼赞在目前的各类电视节目中,关于中国美食的纪录片专题片很多,美食涵盖的范围也很繁杂,《舌尖》团队先期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开展深入调研,并将探视的目光伸向海外,更多地向国际纪录片学习和借鉴,借以拓展创作思路和确立基本理念。《舌尖》在纪录片风格上借鉴了BBC的《美丽中国》,它是一部BBC拍摄的中国题材纪录片,不仅展现了中国山水独特的风光,而且更多地展现了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现代社会的庸常生活形成强烈对比。正是要表现普通人怡然自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样态,该片在概念上倡导一种“慢生活”的理念。“慢生活”最早流行于意大利,它推崇一种与现代快节奏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放慢生活的步履,品味小作坊手工生产的食物,向往原生态食物的新鲜纯净,重视食材的清新鲜美与原汁原味,慢慢品味生产成果,慢慢品味人情况味,慢慢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舌尖》中,这种概念被广泛传播,这部纪录片没有展现丰富而奢华的美食,没有昂贵而高档的食物,更多的是对自然的、平民的、充满劳作辛苦与淳朴坚守美德的尊敬与礼赞。我们在《舌尖》中看到的都是东南西北各方水土生活着的人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尽管他们有着劳作的辛苦,但收获的喜悦和灿烂的笑靥传递着他们的满足与感恩。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一方面他们感激自然的馈赠,另一方面他们又在漫长的交融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表现出了人类生命的智慧,从而进一步传达出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舌尖》中的每个篇章,细细品味,无不是在向传统致敬。

纪录片《舌尖》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精巧细腻的拍摄手法以及色彩饱满的画面,向观众展示了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日常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的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具魅力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事实上,《舌尖》有些过于唯美、过于理想,它构筑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美好中国、传统中国。但是,现实的中国美食,或是普通人的饮食环境却与《舌尖》相去甚远。对于传统文明遭受到的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以及当前令人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片中隐形的话题,人们更多的是在影像的虚拟世界中获得视觉审美与内心情感的满足,而对现实与未来的担忧也同时藏匿在心底深处。

乡土世界的无奈挽歌

乡土是人们生长、居住或是与个人发生强烈情感认同之地,是涵盖所有的自然与社会人文背景及历史文化,对个人具有高度生活意义及使命感的地方。乡土、故乡、土地等物质形态往往会被赋予某些特定的文化内涵。然而自19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的乡土世界面临着“现代性”的冲撞。在西方现代性强大力量的冲击下,中国本土固有的传统、乡土价值体系以及古旧的文化美感正无可挽回地逐渐丧失。中国乡土世界田园牧歌式的自足状态被彻底打破,乡土田园牧歌世界的日渐消失,由此带来现代人们心灵故乡的失落和乡土经验的流失。事实上,《舌尖》既是对神奇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也是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

在《舌尖》中我们看到,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中国的传统正在慢慢丧失、正在告别的状态中渐行渐远。老人留守乡村,青年拥入城市,远离并荒芜了土地,无人或很少有人从事传统的耕种与劳作。而那些带给观众惊喜和怀想的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也留在了影像之中,大部分后继无人,年轻的一代少有愿意继续从事祖辈们循环往复的生活方式。而进入都市的人们,只能在对老家美食的回忆中体味妈妈的味道和生活的味道,用家乡的美食消解乡愁。《舌尖》就如一首熟悉的田园牧歌,慰藉着无处所依的现代人的心灵。(作者均为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

参考文献

舌尖上的味道范文第4篇

以美食看中国 以美食见人生

据总导演陈晓卿介绍,《舌尖II》延续了第一季的主题,“探讨人与食物的关系”。“纪录频道成立的宗旨之一,就是要让全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我们希望,通过《舌尖》展示的中国美食这个渠道,能让海内外观众看到中国的人文传统和社会变迁,看到中国国民性格中的倔强、节俭、坚韧。”他说,相比第一季,《舌尖II》加强了对社会文化层面的挖掘,以美食见人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

从去年1月起,《舌尖II》主创团队历时一年,走访150多个拍摄地点,行程40多万公里,足迹遍布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大部分地区,探访边远之地的野生食材、少数民族的传统烹饪,将食物跨越地区的交流融合纳入镜头。全片共分为八集:第一集《脚步》、第二集《心传》、第三集《时节》、第四集《家常》、第五集《秘境》、第六集《相逢》、第七集《三餐》,第八集则为拍摄花絮。150多个人物,300余种美食,中国人在美食上的奇思妙想,智慧火花相互碰撞后形成的美食奇观,在《舌尖II》中可谓蔚为大观。据介绍,近年的热点话题――“升学”、“富士康”、“单亲家庭”、“陪读”,都在片中出现,从中观众可以看到一个更有质感的中国。

“我们来自全国各地,远离故土,成为永远的异乡人。但是我们那拥有几千个味蕾的舌头却将我们瞬间区分开来,来自故土的味觉记忆成为我们的基因密码。我们最希望的是,观众看完《舌尖II》后有强烈的冲动,要回家给亲人做一顿家常饭,离开的时候带一样家乡的美食上路,跟母亲学一道菜,认真地对待一日三餐以及每一个美好的生活细节。”分集导演邓洁的一番话,说出了主创团队的心声。

首映式上,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表示,《舌尖II》是对“中国梦”深刻内涵的一次生动影像解读,在创作上力求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普通人,见微知著,润物无声。他说:“无论是在上海灶台边劳作的兄弟,还是在太行山断崖上耕种的一家人;无论是离乡背井打工的回族母亲,还是叶落归根定居的华侨,舌尖里的‘中国梦’是每个人都在为更好的生活努力付出,是美食背后的中国人对幸福圆满的追求、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对和谐自然的朴素情感。”

叙事节奏明快 影像风格多变

《舌尖II》的分集导演多为“80后”,但是都有多年的纪录片创作经验,不少人的作品还曾获得过国际奖项。纪录频道鼓励他们在影像风格上大胆创新,他们也都各显其能,为全片增添了丰富且鲜明的色彩。

据介绍,《舌尖II》借鉴了电影类型片的创作手法,有些片段像好莱坞的家庭,有些桥段会让人联想到公路片,有些甚至有武侠片的影子。另外,《舌尖II》的信息量非常密集,剪辑节奏非常快,主创团队希望用高剪辑率赋予该片更加动人心弦的节奏。每集50分钟的成片平均镜头数量是1500个,几乎每2秒钟切换一个镜头。不久前,在成都召开的亚洲阳光纪录片节上,国外片商看到了叙事节奏非常明快的该片片段,以为是精心制作的片花,而经过了解才得知,那些片段是直接从片中截取的。《舌尖II》对纪录片叙事语态国际化的追求,由此可见一斑。

为从多个角度呈现美食,摄制团队采用了包括高空、水下、红外、显微、窥镜等全新的拍摄设备。此外,剧组还研发了一种全自动微距拍摄设备,用于展现美食细节,使其更为生动诱人。

首创纪录片周播模式 全媒体宣介塑造品牌

由于《舌尖Ⅰ》的成功,催生了大批“舌尖迷”。去年1月,《舌尖II》正式启动,引来“舌尖迷”们翘首期盼。今年4月4日,中央电视台宣布该片从4月18日起至6月6日,每周五在央视多个频道同步播出,消息一出,让广大“舌尖迷”欣喜的同时也纷纷感叹:一周一集,太不过瘾!

“其实,在纪录片发展较为成熟的欧美国家,周播是惯常做法。”纪录频道总监刘文介绍,这种播出方式,将使“舌尖”这一公共话题持续发酵,实现传播效应的最大化。他还透露,纪录频道正尝试着将这部纪录片单一作品打造成为一个全媒体文化品牌。“当《舌尖Ⅰ》刚刚在海内外引发热议之时,我们就在第一时间设计并启动围绕‘舌尖’为主题的大型整合传播活动‘一城一味’。在时间上,该活动在第一季节目和第二季节目之间形成了传播热度的延续;在空间上,让《舌尖上的中国》品牌从传统电视媒体向新媒体互动与传播、线下品牌活动等领域实现跨界。”

舌尖上的味道范文第5篇

《舌尖上的中国》记录的是美味佳肴,更是中国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希望你能喜欢,欢迎大家来查阅。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今天,我打开电脑,看了叫《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我看了第一集,叫做《自然的馈赠》,看完以后,令我感慨万千,受益匪浅。

我一开始猜想,这不会是介绍一些山珍海味的纪录片吧,结果真是如此。我对于那些美味佳肴并不感兴趣,但我却完完整整的把这集纪录片给看完了,原因在于我看到了美味佳肴背后农民们付出的艰辛,那些镜头至今都令我难以忘怀。

片子开头介绍的是山茸,这是一种野生菌,实在很稀少,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每天早上凌晨三点就要起床走山路,找山茸,在挖山茸的时候不能破坏山茸的根,小心翼翼地将山茸取出,之后还要将土填上,让珍贵的山茸再度生长。那个小女孩说:“必须凌晨三点就起来去找山茸,现在是雨季,山茸长比较好,特别多人去挖,晚了就都被别人抢光了。”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艰苦的农民,据说在市场上一份碳烤山茸能卖到1600元左右,想一想,当你拿起菜单,一挥手,财大气粗的喊道:“把最贵的都给我点上。”有没有想过美味背后是农民们起早贪黑的工作。当你要走时看到桌上还有剩菜时,你是否想过这都是农民们每一滴汗水换来的成果。当你在酒店里暴殄天物时,你是否理解农民找不到山茸时那份绝望的心情。你们无视的剩菜是农民们视如珍宝的食品,你们视如珍宝的金钱让农民们视如粪土。浪费是可耻的,浪费农民们辛勤的汗水更为可耻,更为可耻的是浪费大自然的馈赠。别人在电视上看到这些美食或许仅仅只是欣赏,而每个农民看到自己家乡的产物被播出来,那就不仅仅是一种欣赏,更多的是自豪,这绝不亚于汪曾祺面对别人说起自己故乡的鸭蛋,因为纪录片记述的是他们的辛苦,是他们不畏艰辛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国》记录的是美味佳肴,更是中国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2今天老师花两节课的时间,让我们看了两集舌尖上的中国。它不仅给了我们视觉上的冲击,也给了我们灵魂上的冲击!最开始看是是陶醉于那诱人的食物当中,接着看下来是钦佩与劳动人民的不是当中,最后是感叹于中华五千年的饮食文化当中!

在看第一集的时候,看着那些诱人的食物,不得不勾起我们的兴趣认真的去倾听每道食物的神奇与诱人之处。在此片当中,它都有详细的介绍,每道食物的具体做法,它的讲述也是蠢蠢欲动。让我们边看边惊叹,甚至还留着口水。在观看那些美食的同时,那些朴实的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通过观看这部片子,我了解到每一道美食都伴随着辛勤的汗水。就像春笋的挖掘,那些有经验的劳动人民就知道在什么时候挖的春笋最鲜嫩可口,知道什么地方可以挖出春笋,挖出春笋后又该如何的保护好那些竹子的根系。知道挖出的春笋该如何保存。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辛勤劳作,才出现了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美食。正是因为他们勤劳的智慧,才能使得每一道食物完美的呈现在我们眼前,我由衷的佩服他们!

当然,在这部片中,我也感叹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饮食文化。就像那些传统的习俗,在除夕晚上,北方人喜欢自己做馒头,包饺子吃。通过自己的手工制作,做出可口的食物。这样的习俗一代接一代的传下来,虽说,在当今这个机械化的社会,自己亲手和面蒸馒头、包饺子的人越来越少,但是还是有人传承下来了,在这里我也希望不要让这种文化消失,有着更多的人可以传承这种习俗。繁衍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

在片中我也看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他们为了生活,为了让孩子上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用自己的体力换取一些钱。就像片中的挖藕兄弟,每年九月,他们都会来到湖北的嘉鱼县挖取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一种长在水里的美食——藕。说到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大自然对于我们人类的厚爱,我也希望作为人类的我们不要鼠目寸光,肆意的虐取!从他们兄弟两上看到了他们的艰辛劳作与朴实。他们说在大街上看到藕,就有一种亲切感,就感觉那些藕是通过自己的双手挖出来的!由此可见,他们是多么质朴的人,如今的我们在餐桌上随处可见藕,却不知道这些藕的背后有着多少故事,流了多少劳动人民的汗水。当我们在享受餐桌上的每一道美食上,我们都要想到那些勤劳的劳动人民,感谢他们的双手,让我们享受如此美味的佳肴!

虽说还只看了两集,但是这两集却让我受益匪浅!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3中国的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南北方美食数不胜数。中国的饮食文化与烹调技艺是它的文明史的一部分,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结晶。中餐的菜肴名称也别具特色,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给人以美好的回味。读了《舌尖上的中国》这本书后,让我对中国的美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同时让我产生了想去旅行想去品尝全国美食的愿望。

回想我也曾经也去旅行过,比如北京、青岛、南京、扬州、无锡等。但是我只是吃过肥而不腻的北京烤鸭,品种齐全的青岛海鲜,香鲜味美的南京盐水鸭,原汁原味的扬州炒饭。有好多旅游地点的美食我还没有品尝到,比如说《舌尖上的中国》介绍的扬州的鉴真素鸭、文思豆腐、清炖狮子头、扬州大包子。我还都没一一品尝过。忽然觉得有点遗憾,觉得应该去尝尝那的美食才不枉旅行一次。

喜欢吃美食,也喜欢旅行,因为我喜欢那种氛围,喜欢新的环境,喜欢历史的痕迹,喜欢品尝美味的特色小吃。如果在烟雨的江南,撑着一只油纸伞,走在那雨巷,走在那白墙黛瓦的古典房屋之间,那定是另一种心情。或许还会坐上一叶小舟,走水路欣赏那江南的朦胧之美。或许还能坐在小楼上一边欣赏着朦胧的江南烟雨一边品尝着江南的特色小吃,例如翡翠烧卖、鲜肉汤包等。那该是多么的惬意呢!

中国由于历史悠久,不仅拥有烟雨的江南风景,还拥有独特的美食,我记得《舌尖上的中国》这本书中提到了重庆的麻辣火锅,我也是个爱吃火锅的人,我喜欢火锅的味道,也喜欢吃起来酣畅淋漓的感觉。书中提到在重庆每家火锅店都有自己炒制底料的秘方,可见重庆的火锅味道多种多样。重庆的火锅不仅味道多种多样,而且菜品也是多种多样,传统的毛肚火锅以牛的毛肚为主。正宗的毛肚火锅的菜品用的几乎都是牛身上的肝、心、舌、背柳肉片、血旺、和莲白、蒜苗、葱节、豌豆尖等素菜。真想有机会去重庆品尝这等美食,会不会让人流连忘返呢?

从美味的火锅之都出来,是不是想来点清淡的食物呢!我想要是我还真想来点清淡的,例如美味的鲜笋。我去过黄山,那里有卖一种笋干的,食用前要在清水中泡上两三天,再用高压锅蒸。蒸好后即可用来食用,比如做成笋干红烧肉、老鸭笋干汤之类的。这种笋干的味道虽不如刚挖的鲜嫩,但口感也是极佳的。如果有幸去黄山旅行一定要带回来几包才好。

吃过了南方的火锅、笋干后是不是应该来点南方的主食呢!南方的烧麦口味不错,是大众喜爱的食品之一。烧卖包皮透亮,味咸椒香。糯米陷松软而不熟烂,粒粒可数。吃了南方的烧麦我才体会到,我在北方吃到的有多么不正宗,北方的烧麦馅是像小笼包馅一样,不似真正的烧麦里面是糯米。现在真想再品尝一次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烧麦。

南方的美食数不胜数,北方的美食也不少啊!北方虽没有烟雨朦胧之感,但是有粗犷豪放之气。给我另一种感觉,如果在白雪皑皑的冬天,屋外寒风刺骨,在屋内暖洋洋的吃着东北的酸菜炖白肉,那真是爽啊!酸菜炖白肉是以酸菜和猪五花肉为主要食材的东北菜,口味酸辣,营养价值丰富,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之效。我家冬天也会做酸菜白肉吃,我家虽不是在东北,但是我感觉酸菜的腌制方法与东北人家的差不多,《舌尖上的中国》也说了这个酸菜的做法,让我更加坚信了这点。我家在做酸菜炖白肉时还会放入血肠,血肠是现杀猪时,用大盆装些盐水接血,然后在开水锅内稍煮凝结成血块,再将血块捣碎后灌肠,扎紧捆实即成。血肠味道浓香,油而不腻。血肠与酸菜和白肉放一起那味道别提多棒了,每次吃的时候都比较喜欢吃血肠,味道很是不错,这菜也是很下饭。

说了这么多的美食,我还没介绍我家乡的美食呢!我的家乡美食是驴肉火烧。驴肉火烧就是把熟驴肉夹到火烧里食用,火烧口感酥脆,驴肉肥而不腻,回味醇厚。驴肉火烧加羊杂汤一起食用味道再好不过,羊杂汤虽然不是我们家乡的特色美食,但是我认为做得也是极好的。真希望我家乡的美食也能上《舌尖上的中国》这本书,古时不是有句话叫“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嘛!可想而知驴肉的美味,再配上我们那酥脆的火烧真是让人吃不够啊!

我想有时间不如让我们抽出时间去旅行一下,去品尝下天下的美食,或者停下手里的工作去做一顿美味的佳肴犒劳自己一下,这样不是很好么。希望《舌尖上的中国》这本书能出第二册,让我们更加了解天下的美食。我也希望以后再去旅行时能品尝到《舌尖上的中国》一书中提到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国》一书感动我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记忆的味道!让我们一起去旅行,一起去感受舌尖上的美味吧!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4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

这几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不仅吸引无数观众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让许多人流下感动的泪水。

本来,无论从选题还是从播出时间来看,《舌尖上的中国》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红荧屏,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观后感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的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反观当下许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么都不缺,却惟独少了真实;什么都尽心尽力,却惟独没有真诚。

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转型的挑战、创新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文化从业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陈旧空洞的说辞中打转;有一些人以种种束缚为由,在改革创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评质疑时,归咎于观众的“审美取向”和论者的“外行身份”……作为商业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类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5仿佛一夜之间,一部叫《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轰动了。

本来,近几年的经验使我对中国的影视行业中陡然而火的玩意儿都保持一种谨慎的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可鉴于这次的导演是央视著名纪录片导演、吃货、有色人种、网络名人陈晓卿老师,倒使我实在闹不清楚这部片子的红火究竟包含有多少诚意,又有多少营销的成分在内,于是毅然决定,还是先看一看再说。

相关期刊更多

社会建设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吉林省出版产品质量监测中心

工程设计与建设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建设与设计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