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舌尖上的家乡

舌尖上的家乡

舌尖上的家乡

舌尖上的家乡范文第1篇

【关键词】美食文化;人文符号;人生百味;自然礼赞;挽歌情怀

“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7集),以明丽饱满的画面、诗意流畅的叙述和人文感性的视角跳动了中国人舌尖上活跃的味蕾,也挑动了中国人基因里与食物根深蒂固的文化牵连。”[1]《舌尖》是央视一套纪录频道在2012年5月14日夜晚推出的一部美食系列纪录片,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该片每集展现的内容非常丰富,从东北到西南,从西北到江浙,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都市到边远的大山深处的村落,共拍摄了80多个地方,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它用高品质的影像画面和最新视角的人文解读,为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美食、理解中华美食文化的窗口。《舌尖》一片虽然从中国人最为擅长的“吃”入手,但却没有仅仅停留在美食介绍、烹饪手法等浅层的表现,更不同于那些以消费引导为目的的美食节目,而是在呈现各色美食、挖掘饮食文化的同时,品读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传统以及变化着的中国,它既是对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也是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

视觉饕餮盛宴

这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在2012年5月的一周里掀起了一场“食物总动员”,连续几个深夜,无数观众静静地锁定纪录频道,望着“勾人馋虫”的各色美食,看得饥饿难耐、口水垂涎。人们忽然发现曾经忽略了那么多闻所未闻的美食:炸乳扇、炒麻食、鱼头泡饼、氽乌鱼子、黄鱼鳖;还有那些仅仅听菜名就禁不住垂涎的菜品:奶豆腐、醉湖蟹、梅菜烧肉、腊汁肉夹馍……从香格里拉松树与栎树中的松茸到浙江毛竹林中的冬笋,从云南诺邓火腿到湖北嘉鱼莲藕,从兰州牛肉拉面到西安羊肉泡馍,从宁波年糕到嘉兴粽子,从建水古城的豆腐到乌珠穆沁草原的奶茶……凡此种种,看过这部电视纪录片的人们最直接的一个共同感受就是饥饿难耐,就连平素呼喊着决计瘦身的人也禁不住美食的诱惑,开始制订深度品尝的计划。片中对于天下佳肴、席上五味、民间食态、民族饮食以及菜系都不同程度地做了展示和介绍,呈现视觉饕餮盛宴。

《舌尖》更多的画面呈现出普通劳动者在“中国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上、山林里、湖泊中和海岸线旁如何捕猎、捡拾、采掘、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夹杂着劳动者为生存、为生活挥洒着的汗与泪,交织着悲伤与喜悦、艰辛与快乐。从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杂交林中采松茸的卓玛母女到浙江毛竹林中的老包,从湖北嘉鱼采莲藕的圣武与茂荣兄弟俩到云南云龙腌制诺邓火腿的黄氏父子,从现代化流水线上的裹粽技师到宁波乡村的米糕阿公阿婆,从云南建水古城中围绕着豆腐清淡生活的一对夫妇到呼兰河边腌制朝鲜泡菜的一对母女,从绍兴的酿酒师傅到酱园的制酱工人,从香港的腊味店到浙江金华火腿,从三阳南货店到郑祥兴虾铺……反复呈现的是人们艰辛而诚实的劳动,表现了人们简单而真实的快乐,片中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是在每一集的结尾劳动者脸上绽放出的满足而灿烂的笑容,这是该片与以往的饮食类节目最大的不同。纪录片堪称是一个民族的相册,用纪录片的方式表达和呈现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发展轨迹和历程。纪录片应该是现实的,同时也应该是思考的,而《舌尖》则很好地表达了这一诉求。

饮食人文符号

俗谚云:“民以食为天。”人类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曾断言:“达到一个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著名美籍历史学家孙隆基教授在其代表作《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将以“吃”、“口腔化”为突出特征的“身体化生存”视为中国文化最重要、最坚固的深层结构之一。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饮食文化的萌发期和成形期。从远古时代走出的人们,经历了从茹毛饮血到钟鸣鼎食,从火燔石烹的粗陋到五谷六畜的丰盛,其间饮食文化的发展进程也从自然过渡到了自觉。此后,人们开始了漫长的寻味之旅。”[2]“饮食原初的发生是一种自然的生命本能。火出现后,人们开始主动掌握饮食技能。人为力量的参与,使饮食在不同地域、历史时期和生活方式下,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而人们的饮食行为在实践中也逐渐沉淀为生活习惯。饮食文化就此萌发了。”[2]11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从饮食角度看待社会与人生。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吃喝,故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不仅食前方丈、钟鸣鼎食之家把吃饭看作是一种享受,即使是普通人的日常饭菜也会使食者体会到无穷的乐趣。“饮食,生动地反映着个体的修养和审美境界。从火燔石烹到金齑玉鱠,从伊公说味到莼鲈之思,从异域食风到菜系,从钟鸣鼎食到满汉全席,饮食的内涵被不断地解读,进而演绎成为丰富灵动的人文符号。”[2]2《舌尖》所阐发的“饮食之道,包容着生命的智慧,也蕴含着文化的精神”。

品读人生百味

《舌尖》总导演陈晓卿说:“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现代社会中人们一边在异乡奔突打拼,一边怀着无限的依恋遥想那些来自记忆深处的味道,借以慰藉自己心灵的焦灼与浮躁。《舌尖》中“整整一湖的莲藕还要采摘5个月的时间,在嘉鱼县的珍湖上,300个职业挖藕人,每天从日出延续到日落,在中国遍布淡水湖的大省,这样的场面年年上演。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五岁的宁宁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等宁宁长大的时候,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则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秋日的清晨,古老的呼兰河水流过原野。它发源于小兴安岭,蜿蜒曲折地注入松花江。金顺姬从小在呼兰河边长大,对她来说,故乡,就是这种让她魂牵梦系的泡菜的味道”“不管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中国人的心”。正是这些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家庭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勾起了无数观众的思乡情结。“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情感与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从《舌尖》的这些旁白中,你可以读懂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情感和中国人的哲学。

自然生命的热情礼赞

在目前的各类电视节目中,关于中国美食的纪录片专题片很多,美食涵盖的范围也很繁杂,《舌尖》团队先期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开展深入调研,并将探视的目光伸向海外,更多地向国际纪录片学习和借鉴,借以拓展创作思路和确立基本理念。《舌尖》在纪录片风格上借鉴了BBC的《美丽中国》,它是一部BBC拍摄的中国题材纪录片,不仅展现了中国山水独特的风光,而且更多地展现了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现代社会的庸常生活形成强烈对比。正是要表现普通人怡然自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样态,该片在概念上倡导一种“慢生活”的理念。“慢生活”最早流行于意大利,它推崇一种与现代快节奏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放慢生活的步履,品味小作坊手工生产的食物,向往原生态食物的新鲜纯净,重视食材的清新鲜美与原汁原味,慢慢品味生产成果,慢慢品味人情况味,慢慢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舌尖》中,这种概念被广泛传播,这部纪录片没有展现丰富而奢华的美食,没有昂贵而高档的食物,更多的是对自然的、平民的、充满劳作辛苦与淳朴坚守美德的尊敬与礼赞。我们在《舌尖》中看到的都是东南西北各方水土生活着的人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尽管他们有着劳作的辛苦,但收获的喜悦和灿烂的笑靥传递着他们的满足与感恩。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一方面他们感激自然的馈赠,另一方面他们又在漫长的交融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表现出了人类生命的智慧,从而进一步传达出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舌尖》中的每个篇章,细细品味,无不是在向传统致敬。

纪录片《舌尖》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精巧细腻的拍摄手法以及色彩饱满的画面,向观众展示了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日常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的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具魅力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事实上,《舌尖》有些过于唯美、过于理想,它构筑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美好中国、传统中国。但是,现实的中国美食,或是普通人的饮食环境却与《舌尖》相去甚远。对于传统文明遭受到的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以及当前令人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片中隐形的话题,人们更多的是在影像的虚拟世界中获得视觉审美与内心情感的满足,而对现实与未来的担忧也同时藏匿在心底深处。

乡土世界的无奈挽歌

乡土是人们生长、居住或是与个人发生强烈情感认同之地,是涵盖所有的自然与社会人文背景及历史文化,对个人具有高度生活意义及使命感的地方。乡土、故乡、土地等物质形态往往会被赋予某些特定的文化内涵。然而自19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的乡土世界面临着“现代性”的冲撞。在西方现代性强大力量的冲击下,中国本土固有的传统、乡土价值体系以及古旧的文化美感正无可挽回地逐渐丧失。中国乡土世界田园牧歌式的自足状态被彻底打破,乡土田园牧歌世界的日渐消失,由此带来现代人们心灵故乡的失落和乡土经验的流失。事实上,《舌尖》既是对神奇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也是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

在《舌尖》中我们看到,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中国的传统正在慢慢丧失、正在告别的状态中渐行渐远。老人留守乡村,青年拥入城市,远离并荒芜了土地,无人或很少有人从事传统的耕种与劳作。而那些带给观众惊喜和怀想的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也留在了影像之中,大部分后继无人,年轻的一代少有愿意继续从事祖辈们循环往复的生活方式。而进入都市的人们,只能在对老家美食的回忆中体味妈妈的味道和生活的味道,用家乡的美食消解乡愁。《舌尖》就如一首熟悉的田园牧歌,慰藉着无处所依的现代人的心灵。

参考文献:

[1]舌尖上的中国,笔尖下的美食[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选刊,2012(7).

[2]周海鸥.食文化[M].过常宝,主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舌尖上的家乡范文第2篇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国际传播;国家形象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134-03

一、引言

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于2012年5月14日至5月22日晚间22:30在CCTV综合频道首播。这是央视推出的首部美食类纪录片,一经播出,便成为2012年度最令人瞩目的电视节目之一。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本片平均收视率达0.5%,第四集收视率最高,达0.55%。本片分《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力量》《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七集,在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的同时,融入普通民众的情感命运和朴素的人生观,取得了超出预期的良好收视反响。在国内创下高收视和好口碑的同时,海外市场也反响热烈,本片在第65届法国戛纳电视节上引发国外媒体关注,仅播映权就卖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香港、台湾、韩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美国及东南亚地区等。据央视透露消息称,近期第二季的筹备工作已经开始。

带有乡土中国视角的《舌尖上的中国》何以如此大受好评,且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该片有哪些国际传播特性,对国家形象的塑造有何帮助?本文试从传播学角度解读该片,分析其特有的国际传播特性,以及其如何塑造中国国家形象。

二、《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特性

本片用国际化的选题,国际化的表达和国际化的品质将中华饮食文明推向世界,表现出强大的国际传播能力。本文将从内容和表达手法两方面分析其国际传播特性。

(一)内容:选题精准,受众本位

从选题上看,本片以中国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饮食为题材,符合了受众需求。无论是按照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民以食为天”,还是按照西方人本哲学的“需求层次理论”,“吃”都是一个人人都无法摆脱,又能普遍引起受众兴趣的话题,跨越了国境、种族、文化等国际交流障碍。本片对“美食”这一题材的选择,精准地把握了受众对于事物的情感,满足了全国不同地域受众潜在的基本生理需求。

从表达内容上看,本片以食物为线索,以食带民,将中国各地不同的地理气候、风俗礼仪、生活状态等一一呈现。展现的食物从云南的诺邓火腿到浙江的嘉兴粽子,从山西的丁村面食到台湾的乌鱼子,范围遍及内陆的大山深处到东南沿海,展现了中华饮食文明深厚的底蕴。北大学者王一川称:“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地缘环境来寻找食物,就食材化成种种迷人的味道。我们从这些味道中品出了中国人的人生百味,最后通过讲述日常生活百态成就了中国文化的深沉呈现,可谓由俗见雅。”与以往展现美食的节目不同的是,该片并未空洞宣讲美食的风味与制作技巧,而是着重体现美食背后的乡土情怀,展现与食物相关的,中国最普通老百姓的情感和命运。与以往注重群体展现的纪录片不同,个体在该片中得以着重展现,体现了普通个体与食物的情感故事和朴素价值观,表现个人、家庭甚至族群的饮食经历与中国饮食文化的内在联系。

(二)表达手法:平民视角,国际表达

在表达手法上,本片选择了饮食这个中国人最基本的生存手段作为切入点,以生活中那些为饮食而奔波的普通人承载最具普世价值的叙述策略,实现了从普通民众视角进行宏大叙事功能的转化,体现出个人话语导向宏大叙事的功能特征。与纪录片深厚文化底蕴相对的,是拍摄对象的草根化――豆腐、笋、藕、腊肉,山里的母女、捕鱼的汉子等,更“接地气”,引发更多受众的情感共鸣。

在拍摄技巧,制作理念上,本片向英国BBC、美国国家地理等世界顶尖纪录片制作团队学习,努力与国际接轨。该片以故事推动进程,并设置悬念,大大提高了纪录片的可看性。总导演陈晓卿说:“为了站在更加国际化的角度,去繁化简,本片节奏也更加贴近国际观众的欣赏品位。”非全知视角、高清拍摄、构图精美、故事化、戏剧化等国际纪录片的创作元素在该片中得以呈现。此外,该片的英文译名 “A Bite of China”简单传神,既体现了东方文化精髓,又符合西方人的认知心理和审美特征。网友戏称,《舌尖上的中国》是“以欧美拍摄手法为骨骼,中国美食为皮肉,中国文化为精髓”的综合产物。

三、《舌尖上的中国》的海外影响与国家形象塑造

导演陈晓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饮食文化是中国通行世界的软实力。该片在国内引起热烈反响,并借助第65届法国戛纳电视节在海外取得广泛关注,向世界展现了古老中国的饮食文明,推动了我国的对外传播交流。

(一)定义中国国家形象

胡晓明在《国家形象》一书中认为,国家形象是旨在国际传播和国际交往领域,由主体基于自身的认识、体会、经历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对一个国家认知的总和。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及国际地位的反映,同时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直观体现。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既有利于民族自尊的养成,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为国家的经济合作、政治交流创造更多的条件。北大学者程曼丽认为,国家形象国家形并非只是外部“形象”,而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国家形象的内容则首先是一种主体意识,是国家或民族精神气质中的闪光点。它是在历史文化的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化的要素,经萃取、提炼而成。作为民族精神、意志的集中体现,它不但有助于形成公民对国家、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更有助于向外界展示一个鲜明的、一贯的国家形象。中央电视台长胡占凡表示,该片就是“以让全世界了解中国为宗旨,表达出新时代中国人的风貌,以美食表现中国社会的变迁”。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让全世界接受的一种文化之一。本片通过展示中华饮食文化这一民族传统,以及中国人之间深厚的乡土情怀和家庭观念,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和意志,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和文化的认同感。

(二)定位海外受众群体

本片主要面对两类海外受众:一是在海外生活的华裔,即“海外华人”,这种传播属于跨国境传播;二是种族和文化背景不同的外国人,即“非华裔受众”或“外国观众”,这种传播方式属于跨文化传播。

《舌尖上的中国》北美首播花落美国中文电视,7月1日晚8点在美国中文电视63.4和73台播出,并在美国中文网同步直播。本片透过塑造普通百姓与食物的故事,展现出浓厚的乡土情怀,勾起海外华人关于故乡味道的记忆。据美国《侨报》的报道,这部在网络上热播的纪录片,“成为纽约80、90后华人茶前饭后、短信电话里必聊的话题”“勾起了无数华人的拳拳游子心、故乡情”。“味蕾上的记忆最顽固。许多人功成名就、远赴他乡,但是仍然有一个‘故乡的胃’,这是这部片子能吸引人的重要原因。”总导演陈晓卿说。

除了海外华人,该片仍然吸引了一批熟悉并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非华裔观众。来自波兰的留学生翠花(Justyna)看过该片后盛赞其不仅满足口腹之欲,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还想和朋友一起拍摄“舌尖上的波兰”。法国人朱力安说,看到这部描写普通中国百姓的纪录片,非常感动,想把它推荐给更多的人。美国人柳素英(ElyseRibbons)看后也大呼“上瘾”,要亲自尝试片中提到的美食。由此看来,本片在外国受众的文化和审美上具备国际传播特性,并通过文化传播提高了民族的认同感和文化的吸引力。

(三)《舌尖上的中国》如何塑造国家形象

本片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既是该片本身商业运作的成功,也是一次成功的对外文化传播,塑造国家形象的过程,是电视纪录片与国家形象塑造的完美结合。

1、淡化意识形态鸿沟,传播普世价值

作为跨文化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的主体,《舌尖上的中国》树立了“求同”的主体诉求,即在充分展现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差异性基础上,宣扬普世价值,注重表达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价值观念。不是简单的国家式的主旋律宣传,而是建构普通民主话语,从而达到引发不同文化背景下观众的共鸣,使作品有更强的国际传播能力和国家形象塑造能力。其特征具体体现在对普通劳动者的赞美,对家庭观念、亲情、乡情的珍视、热爱劳动、敬畏自然等。

本片透过食物,表达出制作食物的人珍视亲情、乡情的朴素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是无国界的,唤起不同文化背景下观众的人生体验和感受。如片中呈现的有以做豆腐球为生相濡以沫的姚贵文夫妇,在京多年却仍然忘不了家乡辣白菜味道的朝鲜族姑娘,独具妈妈味道的焖面和饺子……

对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也在片中得到弘扬,而通过辛勤劳动获取食物的美德在全世界能得到普遍认同。有凌晨出发寻找松茸的藏族母女,一次做700多个黄馍馍的陕北老黄,在冬天仍辛苦挖藕的湖北兄弟……种种劳动产生的美食奇迹,让世界观众对劳动者的崇敬和感动油然而生。

据《参考消息》报道,法国人朱力安看完《舌尖上的中国》后表示,真正打动他的是片中老百姓自然的表情和笑容。他希望将这部片子推荐给更多的人,而且不担心完全不了解中国的西方人看不明白,“因为这部片子讲述的东西是最简单的,人类文明传承这些东西谁都会思考的,不需要语言来理解,这就是它的魅力”。在他看来,这种中国目前严重缺乏的纪录片,恰恰才是最容易得到世界认可的桥梁。由此可见,在中国的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构建普通民众话语体系,树立“求同”的价值诉求,提高文化的认同感,才能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塑造正面的国家形象。

2、传统文化与现代特性相融合

本片不但展现了一个传统的中国,还展现出一个变化的、发展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表示:“《舌尖上的中国》实际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舌尖上的感动,另外一个是变化中的中国。我们希望观众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里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从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里看到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进步和发展。”总之,中国之“变”是这部纪录片的重要主题。该片给国外观众呈现的,不再只是古老的、神秘的、难以理解中国,还有中国的现在和未来。如《时间的味道》一集介绍金华火腿:“金华火腿正在与金华这座小城一起,在时代中演变、迈进”,以金华火腿这一传统美食为切入点,火腿制作保存方法的改进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相连,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特性的相融。

据《参考消息》报道,一位日本神户国际大学的教授给学生在课上放《舌尖上的中国》后引起反响。这些日本80后90后的学生,看完后才对中国有了更丰富的了解。一位学生表示:“中国也没有那么神秘难懂。”由此可见,该片呈现出多元的,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中国形象,给予国外观众对中国更丰富、更多层次的认知。

3、展现传统文明,传播东方价值观与古老智慧

本片除了借助国际表达方式传达普世价值,还坚持以本土文化为内核,传播东方价值观与古老智慧;通过展现中国普通人与食物的关系,来表达东方独有的传统民俗与处世哲学。如《自然的馈赠》中,吉林查干湖的渔民的网只能捕到两公斤以上的鱼,小鱼则被漏掉,体现出美食被后深层次的中国文化:讲求“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敬畏食物,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美食是一个窗口,将中国顺应自然的价值观传递给世界,塑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家形象。第六集《五味的调和》更是将美食的展示与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巧妙结合起来:“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五味最佳的存在方式是调节与平衡,这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人在为人处世甚至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都是在中国百姓生存智慧层面,东方生活价值观的传承和彰显。

同样是日本神户国际大学的学生,在看完这部片子后,对广东顺德的“村宴”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了进一步了解,还查字典查出了“堂会”。这些无一不说明了,通过展现中国传统价值观,让世界增进对中国的了解,本片扮演了国家形象塑造者的角色。

四、结语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央视推出的精品纪录片,既承担着对外展示国家形象的功能,又担负着对内建构国家形象的作用。它的成功是一个良好的开始,而通往国际影响的纪录片道路还很长,国家形象的塑造之路任重而道远。国家形象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加强公共外交和提高软实力,重视传播规律,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塑造国家形象,提高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吸引力,推动国际传播的不断发展,是新闻传媒人应当肩负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陈文.〈舌尖上的中国〉收视堪比BBC记录片.新闻晨报,2012年5月23日.

[2]高红波.〈舌尖上的中国〉的国际传播特性解析.南方论坛,2012(03).

[3]〈舌尖上的中国〉:才下“舌尖” 却上“心头”.解放日报,2012年5月22日.

[4]柏华英.从〈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谈纪录片的文化功能.新闻实践,2012(8).

[5]吴晓东.〈舌尖上的中国〉:一个民族的情感共鸣.中国青年报,2012年5月22日.

[6]黄小河.〈舌尖上的中国〉明日收官 业内人士解读成功秘诀.东方早报,2012年5月21日.

[7]胡晓明.国家形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

[8]程曼丽.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国际新闻界,2007(3).

[9]兰瑜.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研讨会综述.现代传播,2012(8).

[10]〈舌尖上的中国〉讲述中国百姓与食物的故事.新华网,2012年5月31日.

[11]龚海.〈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这么火.吴江新闻网,2012年5月30日.

舌尖上的家乡范文第3篇

关键词:舌尖;美食;工业社会;农业社会;文明

中图分类号:C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4.5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117-02

《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纪录频道的一个纪录片,是为“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而拍摄的。这部片子“要怎么做才能让观众了解中国,特别是要让国外观众了解今天的中国,这是我们最关心的”,“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这是《舌尖上的中国》努力追求的目标”[1]。换言之,片子本来主要是拍给外国人看的。然而,其一经播出,并不妨碍中国人视之为国人特供大餐而奔走相告,并爆发出巨大的热情。

有人说,它是美食与乡愁,[2]展示了中国人的文化与生活,[3]而且这种草根文化[4]勾起观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也有人说,食物中蕴含着的人对故乡的感情、亲人的情感和童年的记忆,才是片子真正要展现给观众的东西,更有人认为,观众透过屏幕,仿佛嗅到了历史的味道、时间的味道、家的味道,食物的味道能让中国人找到回家的方向,[5]可品读人生百味。[6]

不过,本文以为,从理性的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舌尖上的中国》反映出的是工业社会对农业社会的眷恋。

一、《舌尖上的中国》是“水泥”对“泥土”的眷恋

《舌尖上的中国》几乎看不到水泥,而工业社会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城镇化。在走向工业社会的过程中,人们从广袤、零散的田地上岸,向水泥架构的“城堡”蚁集。有的水泥城堡可占地成千上万平方公里,囊括千万人口。

在巨大的城堡中,触眼皆为水泥地面、水泥楼宇、水泥桥梁,人们很少见到土壤,很少闻到泥土的芬芳,更不要说有机会让自己的双脚直接亲吻大地。在巨大的城堡中,没有自然界,绿色与景致都是人造的,树,移植而来,草是种的,当然,飞禽走兽也基本上是笼中宠物。

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科举”和90年代起兴起民工潮以来,是近代中国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口大迁徙时期。30余年的岁月,从60后到90后的几代数亿人离开了故土来到了近则里许,远则千里的城镇都市。从此,“农转非”们能看见自然泥土的机会基本上就只剩下两种,一是乡间旅游,一是探亲回家。如果不幸生而城镇户口,那么,一辈子“碉堡”生活也可能了。

离别产生眷恋,上岸了的躯体其灵魂依然留在了童年时的老家。于是,“城市”对“农村”依依不舍,久居水泥城堡的人们便喜见泥土的一切,尤其是那些自己熟恋的饮食与饮食传统。《舌尖上的中国》遍及大江南北,让来自不同土地的人们在无法随时回归故里的时候再次以特写镜头的形式“亲眼”目睹了自己梦中的故土和来自于故土的物产。看到“舌尖上的中国”,人们就像回到了自己久违的“老家”,暂时忘记“水泥”而臆处“泥土”之中。

二、《舌尖上的中国》是“现在时”对“过去时”的眷恋

除空间的转移让人产生眷恋之外,时间的流逝也让人产生眷恋。时间就是历史,因此,时间产生的眷恋就是“现在时”对“过去时”的眷恋,这种眷恋与人们居住地是否迁徙无关。今天的中国社会变化巨大,人们的历史经历与历史感觉异常丰富。享受着现在,同时回顾着过去,是中国人的习惯。“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舌尖上的中国》因此有了一层厚重的历史感。”

《舌尖上的中国》的食材基本上都是普通的食材,以前和现在均随处可见,但是,传统的加工烹调方法却未随上岸的人们同时移往城镇。“现在时”下的城镇烹调方法已全面“电”“气”化,不见薪火与炊烟。于是,当对“过去”的再体验成为生活需求时,昔日的“土桌土凳”便被搬进了酒店,“土鸡土鸭”也上了菜单,未几,酒店“大厅”的改造渗透到“厨房”的“土灶”,最后,因为吃客的需求进而达到了外部“门面”的改造,结果,全景式的“土菜馆”就像电影棚似地装点在大江南北城镇的大街小巷。再于是,如同一个全国人民都能进出的广阔无边的“土菜馆”——《舌尖上的中国》就让人垂涎欲滴而大受欢迎,它让人感觉好像又多了一次机会可以“回到”过去。

三、《舌尖上的中国》是“现代游牧一族”对“传统农耕聚落”的眷恋

工业社会的发展,使得中国城镇化的进程迅速推进。然而,很多进城的人们只是表面在城市定居,众多没有“正规编制”的人们,他们并不一定在一个城市工作到老,一辈子在多个城市工作生活的人将大有人在,“现代游牧一族”由此产生。

舌尖上的家乡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舌尖上的中国;舌尖;纪录片;美食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2-0009-02

自2011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的《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制作播出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主要介绍中国各地美食生态。2012年5月在央视首播后,掀起中国纪录片的高潮。2014年4月,《舌尖上的中国2》再次登陆央视荧屏,继续探讨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

《舌尖上的中国》共有“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7个主题,纪录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向我们展示千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与日常生活、文化的关系。《舌尖上的中国2》分为“脚步、心传、时节、家常、相逢、秘境、三餐”七集和花絮,涉及150多个人物,300余种美食,见证生命的诞生、成长、相聚、别离,使人们有滋有味地认知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舌尖》系列作为一部成功的纪录片,是央视纪录片改革与创新所取得成果的集中体现。因此,深入分析《舌尖》的选题策划、拍摄手法、创作理念、情感表达以及商业化的推广策略十分必要,为今后的纪录片创作提供一种科学的方法,使我国纪录片取得更大的突破。

1创作理念:平民化

关于纪录片是这样定义的: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衡量纪录片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就是创作理念是否平民化,《舌尖》系列自始至终体现了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平民化”和贴近生活的场景展现。

中国人素有民以食为天的传统,《舌尖》成功的关键在于选取“吃”这一贴近生活的主题,但不是就吃论吃,而是通过现实社会中真实存在的美食个体展开叙事,展示大量温情的家庭生活、乡土记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镜头通过对劳动者在生活中与美食有关的点滴片段的记录,打动广泛的受众群体。《舌尖2》 “脚步”一集中出现的为生活奔波的养蜂人、出海捕鱼的夫妇、舍不得与父母分离的留守儿童……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仿佛发生在我们身边或者就是自己曾经的亲身经历。《舌尖》就是通过这种平民化的故事和生活化的场景抓住了观众的心。一部纪录片想成功就要把握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社会,对真实和平凡给予恰当的解读,才能吸引受众的关注。

2情感表达:故事化

主创人员谈到《舌尖》时提到“如果食物里没有人情味,没有人的故事,就不能被我拍摄,立题的根本是有一个人物在里面。通过食物展现人和自然的关系,表现人的生产方式和生存状态,是这个片子的主题。”《舌尖》系列里的每一集独立成篇,互不纠缠。每一集都是精心设计的,有一个大的主题线索贯穿全集,内容涉及几个独立平行的小人物故事,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来讲述故事。《舌尖》与同类美食题材不同,将美食文化融入到温情的故事之中,通过饮食延伸出来对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生存状态等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既以美食诱人,又以真情动人。

《舌尖》选取采集、制作美食的个人和家庭故事表现温情,表达方式真实自然、感人至深。如宁夏马阿舍和丈夫每天工作12小时,共同喂养2000多头羊,辛勤的劳作只为给人们带来鲜美的羊肉。长白山上,70多岁的姜贞淑和老伴沈范极每天走15公里山路为采集古老的植物蕨菜,只为把蕨菜捎给远方儿女……食物就是忠实的信使,传递的是家和亲情的讯息。《舌尖》作为一部商业纪录片,通过对故事里人物的命运、人物生活的环境及事件的发展过程的叙述,无论是乡愁、亲情,还是友情、爱情都在片中得到了抒发,展现了普通人家庭的团聚 与家庭的凝聚力,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这样的纪录片不同于以往的,内容紧密地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讲述多于展示,情感表达故事化强。

3作品内涵:人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被学者认定为“中国文化的代言人”,一部典型的文化与人文生态纪录片。该片不是罗列出各类特色美食,也不是泛泛地谈论中国饮食文化,而是将二者相互融合,巧妙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上达到的“知行合一”,通过具有特色文化意义的食物和故事来折射出充满寓意的文化审美。在影片的故事中,少数民族的影子随处可见,通过镜头语言我们了解到各个民族不同的饮食习惯与民俗特色,使我们感受到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即使不同地区的人们有不同的人文景观,但是我们都具有倔强、节俭、坚韧的民族性格。

观众通过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了解到中国古老而独特的农耕文明,还可以感知到在特殊环境下人与自然的关系,领悟到普通人们的情感世界、价值观念和生存意识,看到了社会的变迁和人的命运流传,进而去思考人与自然之间既矛盾又和谐的关系。《舌尖上的中国》将美食文化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用美食讲述百味人生,展现出美食与中国人、与中国家庭、与中国社会和谐共生、互为依托的密切关系。

4推广策略:商业化

《舌尖上的中国》在海外获得良好的口碑,与其制作包装水平和营销策略密不可分。纪录片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商业化运作的影响,因此,创作者也越来越重视纪录片的商业化运作。《舌尖》系列是一部商业化运作成功的纪录片,为中国纪录片商业化运作奠定了基础。

《舌尖》系列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强大传播力,将电视台与视频网站完美结合。爱奇艺、凤凰等网站先后为《舌尖》制作线上专题,使观众了解所有话题。在微博中,舌尖也迅速登上微博话题榜和热门排行榜,甚至总导演陈晓卿在微博中一句话,都被疯狂转发。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中,也最快速度出现了《舌尖上的中国》链接,这样的首页链接为该片带来更多的流量和报道,大大优化了纪录片的传播力。《舌尖》系列不仅掀起收视的高潮,片名中的“舌尖体”也迅速走红网络,出现了大量的模仿内容,足以证明该纪录片的影响深远。

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无疑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成为当下中国纪录片创作的典范,给创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启示,让人们重新看到了中国纪录片的未来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舌尖上的家乡范文第5篇

一、选题

一部好的纪录片需要有好的拍摄素材,即确定选题,在选题的基础上进行策划,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拍摄方案,有了好的选题和策划,那么一部纪录片的成功就取得了一半。

1.具有真实性和时代特点的事物。《舌尖上的中国》选题为中国大江南北的故事,从原料挖掘到制作过程到商品流通,讲得很透彻,而且善于通过煽情的话语引起乡人的回味和眷恋。《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家乡的味道”、“家庭的真实故事”,把天南地北的全国人民的心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回味,让我们思考,妙不可言的同时也隐藏着编剧的智慧。

2.具有典型性、故事性和趣味性的题材。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选择饮食作为纪录片的选题,具有广泛的受众群。在选题方面,《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介绍的都是遍布大江南北的各地特色食料,比如岐山的臊子面、陕北的黄馍馍、嘉兴的粽子、西安肉夹馍、镇江锅盖面、诺邓火腿、石屏的豆腐等等,他们大都是我们老百姓餐桌上喜闻乐见的食物。每一种食物都是以一个家庭、一个故事展开,引人入胜。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居民,浓重的当地口音,一听就亲切,一听就地道,这很容易让人相信,他做的美食也一样地道!

二、解说词的特点与画面、声音的关系及相互作用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的解说词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解说词多以短句为主,铿锵有力,朗朗上口。短句的好处在于,单位句子里的信息量很少,容易让听众吸收和消化。而且文字简练,第一段短短几句之后就开门见山地讲道:“本集将展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字里行间蕴含着对祖国自然景物的崇敬和热爱。

解说词不能单独存在于画面或者声音之外,解说词与画面、声音是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的,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使纪录片达到整体的和谐与优质。当解说词不能很好地传达画面信息时,就需要声音的帮助;同时,解说词还要配合画面的长短、节奏、音响和音乐的风格等因素。

三、结构

《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结构是以基层家庭故事为单位的微观空间结构。花色多样的食物,无一不出自一个个由夫妻、父子、母女、兄弟姊妹及他们的邻里组成的家庭。这些家庭分散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大到城市楼宇,小到乡村田野:从云南香格里拉采拾松茸的单珍卓玛及其父母,到湖北嘉鱼挖藕的圣武、茂氏兄弟;从陕北小城制作贩卖黄馍馍的老黄夫妻,到宁波和祖母一起做年糕的宁宁,再到黑龙江绥化呼兰河边腌制泡菜的金顺姬母女,在这些家庭中,每个人都有名有姓,但绝非高名大姓,与诸多纪录片中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不同,他们是中国的普通民众,是中国底层老百姓的主要构成者。这样的叙事结构使得《舌尖上的中国》具有了细节充实之美,通过塑造一个个普通人的形象及他们的平淡生活,《舌尖上的中国》把中国还原给电视观众,把庶民大众从更深的层次纳入中国的血脉。

四、拍摄生活化,善于捕捉细节

在开始拍摄之前,摄像师就要明白自己拍摄的主题,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单位时间内拍到想要的画面,才能确保细节的捕捉。《舌尖上的中国》讲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家庭故事,我们看不出故事的生硬、“演员”的生涩,他们表现得是那样自然,他们在做的、在说的,其实就是他们日常生活每天都在发生的,如果不是摄像师跟他们相处融洽,如果没有摄像师跟主角的沟通、一起生活,画面达不到这样的自然和真实。

在纪录片拍摄现场,摄像师其实就是大半个导演,必须具有丰富的纪录片拍摄技巧才能确保精彩细节的捕捉。在纪录片里,细节是片子的灵魂,是最吸引观众,最让观众动容的画面,我们可以从《舌尖上的中国》看到很多细节画面,比如《时间的味道》里面湘西苗族姑娘龙毅腌制禾花鱼的时候,一只猫静静地躲在角落,两眼盯着木桶,最后假惺惺地从盖上盖子的木桶前走过;比如《厨房的秘密》里面藏族尼西乡人扎西培楚制作陶瓷的时候哼着小曲等等,这些细节的捕捉可以说是无意的,也可以说是有意的,说无意是因为摄像师并没有摆拍,被摄主体完全是出于自然的状态,说有意是因为在后期剪辑中,编辑者有意留下了这些画面,目的是为了纪录片主体的表达和自己情感的抒发。

五、音乐

《舌尖上的中国》有很多首配乐,比如《劳作的春夏秋》《水与火的艺术》《才下舌尖》《又上心间》《时间的记忆》《厨房的交响曲》《劳动人民的平凡与伟大》《大自然的法则》《平和的心》等,单从这些配乐的题目就可以看出这些音乐表现的是大自然、美食、劳动者,劳动者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大自然赐予劳动者美食,劳动者创造、加工美食,他们三者相互作用,岁月就在这三者的相互作用中静静流淌。

相关期刊更多

社会建设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吉林省出版产品质量监测中心

工程设计与建设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建设与设计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