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网络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3-0148-03

【基金项目】江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提升江西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证分析研究”(批准号:2010DR03302)

【作者简介】杨良超,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资产管理处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江西南昌330013)

李小红,南昌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江西南昌330099)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当前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而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建设大批高水平的创新型企业,大力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所谓“创新型企业”是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来获得超过行业标准的较高利润,并作为一种持续的行为形成企业战略的组织。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创新型企业是指在制度、管理、知识、技术、文化等方面具有强大创新活力、具有本行业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优势、能够对市场环境变化作出灵敏反应的企业,其本质特征是持续创新。创新型企业通过其技术创新实践和应用,能够提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推动技术进步、扩大就业、提高经济竞争力。因此,加速创新型企业的建设,对江西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一、江西创新型企业建设现状

为充分发挥创新型企业的主体作用,支持和调度创新型企业的建设和持续创新发展,国家和各级地方部门均出台了相应政策和举措。在国家层面上,国家科技部、国资委和全国总工会3部门联合启动了国家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工作。自2006年开始,目前已先后确定了四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共计550家,遴选出三批创新型企业,共计356家。在地方层面上,各地方也纷纷开展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构建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2009年,江西省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的实施意见》要求,制定了《江西省创新型企业建设规划(2009-2012年)》,大力推进“创新型江西”建设。

目前,江西省共建设有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130余家,其中国家创新型企业7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这些企业基本涵盖了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具有较强劲的企业自主创新实力和显著的行业影响力,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与领军作用。

为及时调度、全面掌握创新型企业发展动态和趋势,促进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江西省创新型企业建设,江西省工信委制定了《关于建立江西省创新型企业调度机制的实施方案》,确定了50家重点调度创新型企业。据统计,2010年这50家重点调度的创新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51.8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17.3%,占全省当年GDP的25.9%;完成工业增加值506.3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16.3%,具有显著的行业影响力,在江西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10年这50家企业共实现利润124.1亿元,上缴税收132.7亿元,占全省税收收入总额的22.7%,为江西省财政收入和人民就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2010年这50家企业共投入研发经费31亿元,占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的35.6%,新产品销售收入47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9.3%,占全省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的59.3%,体现出较强的自主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能力,在江西省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科技支撑、引领与带动作用。

江西省重点调度的这50家创新型企业中,12家为部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010年它们实现产业销售收入207亿元,经税务部门确认的研发费用达到5.96亿元,占全省研发经费的6.8%,减免税额1.05亿元;累计获得专利授权1399项,其中发明专利200项,占全省发明专利总数的14.3%,显示出强劲的企业自主创新实力,为江西省各个企业力争创新发展起到了科技领军的作用。

二、江西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培育对策

(一)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

应根据我国和江西省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和科技创新评价机制。首先,建立科技创新宏观协调管理机制,全面负责省内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制定等统筹工作。由省委牵头、省科技厅负责,统筹协调全省科技投入的分配,监督并考核各部门、各领域的科技计划实施情况和科技投入产出情况。其次,建立完善的科技决策咨询体系。由省委牵头,以科研院所为主体,成立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设立动态专家库,专家由科研机构、企业、政府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科技人才组成,为江西省创新型企业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提供决策咨询;针对江西省创新发展中突显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提出重大计划、项目和技术支持等;参与科技计划执行过程的技术监督。

另外,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自主创新要求的科技管理体制,着力于解决各部门之间利益分割、多头管理、职能错位等问题,在企业投融资、行业技术标准、对外贸易、政府采购、财政资助和优惠政策等方面形成协同一致的创新激励政策,提高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水平。此外,建立有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多元参与主体的科技管理机制,推进重大科技和创新决策以发展战略为导向,民主化和科学化发展,提高江西省科技管理体制的适应性和实效性。

(二)营造良好的创新政策环境

要造就一批高层次的创新型企业来推动“创新型江西”的建设,就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政策环境,推动企业有动力、有能力持续创新。创新政策环境包括宏观制度环境和微观制度环境。宏观制度体系方面,第一要深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机制,规范市场行为准则,为企业发展创造公平、透明、竞争的市场环境;第二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企业制度,建立明确的产权制度,强化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使企业既成为利益与风险共担的独立法人,又成为集创新投资、决策和效益为一体的创新主体,提高企业的创新动力;第三要加快改革行政体制,推动政府职能由以直接组织创新活动为主转变为以宏观调控、创造条件和提供服务为主。

微观政策环境方面,江西省各级政府一方面要利用财政、税收等政策性工具,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创新型企业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重视自主技术创新、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后的再创新,重视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充分利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改善金融环境,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创新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三)造就创新型人才队伍

持续创新是创新型企业的本质特征。这类企业具有很强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够在技术上领先于竞争者,能够长期高额资助研发,且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企业创新能力的有效持续发展取决于企业家、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敢于承担创新风险的冒险气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企业技术创新和知识增长的关键性、稀缺性战略资源。因此,江西要从全局战略的高度打造出一大批具有强烈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家和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营造创新型人才队伍的核心是要充分调动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使他们为企业的持续创新作出最大的贡献,实现最大的创新价值。近年来,江西高度重视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实施了“赣鄱英才555工程”等人才工程,但是,要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还需要多方面的举措。首先,创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的平台,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充分发挥潜能、施展才华搭建舞台。围绕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有效措施将优秀科技人才培养成为高层次的拔尖科技人才和领军人才。其次,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尊重劳动的基础上,加大创新型人力资源引进、培养和开发力度,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充分发挥才干、脱颖而出的政策体制机制,做到“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

(四)推进技术创新能力

在当今“科技+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增长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的创造积累,技术创新已成为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前提。对于创新型企业而言,技术创新是其竞争力高低的表征和源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是否能持续发展与不断推进技术创新有关。因此,企业要提升持续创新能力,就要推进技术创新,就要完善技术创新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技术研发和创造能力,加大研究和开发的投入量,致力于核心技术研发,努力打造高知名度、高信誉度、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和高经济效益的名牌产品,提高行业带动能力。

(五)构建创新网络体系

创新型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其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也离不开由政府、大学及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等构成的创新服务体系的支撑。创造创新型企业良好的持续创新服务环境,应当着眼于创新网络体系的构建和创新专业服务机构的培育。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范文第2篇

1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和技术不断创新的时代,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加快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的步伐。当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背景下,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1可以有效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新农村的农业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现代农业。传统的农业技术显然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提升农业发展,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来指导农业生产,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只有不断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

1.2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产品质量我国的农业发展体系还不完善,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要解决我国当前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必须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数量,解决农业产品供需矛盾,满足市场的需求。

1.3可以有效地提高新农村建设进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主要的推进手段,把现代农业发展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当前,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业增长方式和农民增收渠道发生显著变化,一些新问题也随之产生,这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必须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步伐。农业科技创新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

1.4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城乡之间差别较大,如何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农村增收、农业经济发展,保证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和谐社会,一直是社会各界探讨的热点。只有依靠科技创新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效果,才能更好地完成社会目标。没有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就不会出现农业科研成果的运用和推广,就不可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抑制。只有加快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提高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运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展现代农村服务业,才能更好的保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别,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这对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因素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技在创新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瓶颈。

2.1财政投入力度不足充足的财政支撑可以保证我国农业科技持续有效的创新发展。然而,我国农业科技投入方面受国家整体财力不足的影响,长期投入不足,尤其是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农业科技创新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表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生产的基础,虽然我国一直在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但总体而言,我国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相对偏低,农业科技研究开发经费投放总量相对不足,致使农业发展缓慢,农业科技储备不足,农业科技创新开发缺乏资金保障,科技开发缺乏后劲。同时,我国农业科技资金大部分投向了传统农业,种植业比重过大,新兴农产品的资金投入不够,这严重抑制了我国新兴农业的发展。由于我国农业科技体系发展较晚,许多农业资金很难找准市场,使在农业科技活动中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现行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限制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步伐。影响着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率,农民增收、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当前我国农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学科结构发展不合理,科技水平和科技贡献率过低,不仅成为我国制约我国农业整体水平的瓶颈,也直接影响到农民增收。目前我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总体规模呈现上升态势,但我国农业科技体系建设还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激励保障机制,没有将技术创新和创新人员的相关利益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致使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流失严重。同时,农业科技创新人员较多的集中在传统种植产业,而新兴农业人才相对偏少,农产品加工人才、农业标准质量管理人才等复合型人才更是奇缺,这种技术人员缺失、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对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升级、农业产业转型是极为不利的。

2.2科技人才匮乏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成果的创造

者,同时也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动者,农业科技人才是实用推广的重要技术保障,他们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水平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率,农民增收、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当前我国农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学科结构发展不合理,科技水平和科技贡献率过低,不仅成为我国制约我国农业整体水平的瓶颈,也直接影响到农民增收。目前我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总体规模呈现上升态势,但我国农业科技体系建设还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激励保障机制,没有将技术创新和创新人员的相关利益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致使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流失严重。同时,农业科技创新人员较多的集中在传统种植产业,而新兴农业人才相对偏少,农产品加工人才、农业标准质量管理人才等复合型人才更是奇缺,这种技术人员缺失、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对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升级、农业产业转型是极为不利的。

2.3农民对新技术吸纳能力较差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接载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农业科技知识转化的效果,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居民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虽然现在已经普及了义务教育,但是在农村居民中高中以上学历占比依然较低,农村居民接受现代农业科技的能力较差,技术停滞现象较为严重。同时,农村居民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支付一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农业科技培训费用。这些障碍不利于农村农业科技人才群体的形成,导致现有农业技术应用基础薄弱,以农业机械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困难,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2.4农业科技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农业技术创新离不开相应的科技体制的配合,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是组织发展的重要保证。由于受传统计划体制的影响,我国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存在严重的条块分割、各部门管理混乱、职责定位不清等问题。许多科技研究部门的科研工作取向发生偏差,研究取向并不是面向社会,而是面向上级有关单位,将争取科研资金做为首要目标,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为“三农”发展提供服务。同时,各科研机构缺乏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协作,造成科技力量分散,缺乏统一的组织与协调,企业与科研单位之间缺乏仃效的信息沟通,致使科研成果无法及时有效的推广和应川.不能形成相对稳定和规范的管理体制,整体优势难以发挥。

3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策略

3.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通过科技力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农业科技投人足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必须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要不断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投入体系,完善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各类资本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

3.2加强科技创新队伍建设人力资源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队伍的建设力度,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人力支持。要对现有的农业科研机构进行改革,不断完善科研机构的设置,形成覆盖全面的科研体系。要建立一支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队伍,不断的对现有人才进行培训,鼓励其参加学习并促进知识升级。同时,要加强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各类复合型人才。要加强同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的联系,加强交流,通过对一些重大科研项目的开发,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要建立健全组织管理制度,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考核力度,按照课题和成果的完成程度以及社会效益、适用效果等指标进行考评,形成公正廉明的用人机制和人才成长条件,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为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成长创造有利环境。

3.3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加速农业科技转化的主要力量。因此,要不断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培训力度,提升农村居民接受新科研、新成果的能力。各级地方政府要充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落实领导责任制。要成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促进农民农业科技知识的更新,对农民当前在培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认真分析,了解问题所在。要结合我国当前农村发展的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措施。要创新培训方式,通过现代化的培训手段,形成功能齐全的培训新体系和灵活的运行机制。要不断整合现有农村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教育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法。这样才能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使农业科技得到更有效的推广和使用。

3.4完善农业科技体系运行机制健全农业科技组织管理运作体系,对于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不断地改革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机制,改革现有机构设置隋况,形成合理的组织机构体系。要创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经营形式,充分发挥各类运行模式的效能,强化农业科技的开发、应用与转化力度。各级地方科研机构要加强联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合作机制。要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各级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推广的主导作用,支持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了解“三农”发展过程的需求,使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能够来源于实践,并能够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同时,要建立和健全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完善体系发展,不断整合各方力量,实现资源配置最大化,逐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和运用率。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企业主体 成功模式

一、引言

企业是技术创新活动的资金投入主体、活动主体及成果应用主体,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复杂系统,其运行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体系内部各种要素的构成情况以及要素之间、要素与环境之间的协调运作。本文选取北京、上海、江苏、辽宁及湖北等创新绩效显著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作为样本,剖析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成功模式的构建。

二、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成功模式的构成要素

1、由合适企业构成的创新主体核心。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相比,市场触觉更灵敏,创新动机更强烈,因此,企业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对提高创新活力及效率起关键作用。然而,区域内企业众多,创新能力参差,当中需要有一部分企业充当创新主体的核心来主导区域的技术创新活动。

创新主体核心的选择具体取决于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创新目标层次、产业技术现状及企业创新能力等因素。选取与外部环境因素匹配的企业群作为创新主体的核心,并加以重点扶持,是发挥区域优势与资源特色、增强创新能力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合适的企业群并非纯粹是若干独立企业组成的集群,其中应包含由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联盟,甚至是跨区域的企业技术联盟等实体。

2、完善协调的系统结构。参与技术创新活动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总和构成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结构,完善有序的系统结构是创新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其创新功能的基础。因此技术创新体系内部的分工需完善合理,主体间的关系需协调有序。

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活动主体包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以及政府等,不同主体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责,进而分化成不同的子系统以支持整个技术创新体系的运作。成功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由技术研究与发展系统、知识创新系统、创新技术扩散系统三大主体系统及技术服务系统、创新环境系统、人才培养系统三大支撑系统协调构成。

其中技术研究与发展系统是核心;知识创新系统是重要推动力,为技术创新提供知识源泉;技术扩散系统是重要拉动力,为创新技术赋予市场价值;技术服务系统及人才培养系统是前提,是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撑力量;创新环境系统是关键,完善的配套政策及基建建设是系统运行及发挥功能的基础。

3、促进系统有序运行的机制。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同时受内部活动主体及外部环境因素的交互影响,要使各子系统有条不紊地运作,则须预先设置一套完整的、能有效约束各种利益分配、资源配置、创新竞争及投入决策等活动的运行机制。由于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不同,运行机制具明显的地方特色,它是综合考虑区域自身的经济及技术基础、创新资源禀赋、创新目标、创新主要矛盾、创新阶段以及区域对机制的承受能力、执行能力等因素的结果。

4、符合发展需求的创新领域及模式。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对创新领域的选择主要受制于区域自身创新资源的种类、丰度、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即创新领域的选择应满足经济及资源条件,并与技术发展的阶段性目标相一致,而非盲目追求科技的先进程度及附加效益。

区域创新模式的选择亦受区域经济、资源及企业创新能力等条件的制约。一般而言,区域创新模式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基本模式。原始创新模式作为“内生”型创新,是技术从无到有的爆发过程,能充分获取“机会窗”的超额利润,但创新起点很高,仅适用于创新能力雄厚、创新资源及成果积累丰富的区域。技术引进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外生”型创新,是区域外技术扩散至本区域的结果,它能迅速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大大缩短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过程,适用于创新基础薄弱的区域。集成创新作为“过渡”型创新,适用于经济及技术条件相对中庸的区域。三种模式并不排斥,应该加以组合利用。对同一区域不同层次的技术领域,可以根据各领域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创新模式。

5、推动创新的政府服务。创新活动风险高、收益难独占,在市场失灵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宏观调控不可或缺。这种调控主要体现在对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设计、组织、建设、维护及监督等方面,具体职能包括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引导创新方向、组织创新资源、培育企业主体地位、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技术服务及运行机制等。

政府服务一方面立足于全区域的发展高度制定技术创新目标,构建技术创新体系,调配创新资源。另一方面激励、引导、支持企业及其他主体开展技术创新,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并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其中,政府给予优惠政策、资金支持及创新保护法规对企业的刺激作用最为明显,可以有效弥补企业创新动力的不足,提高全区域的创新投入。

三、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成功模式的运作机理

1、顾客价值增值机理。市场需求是技术创新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与最终归宿,盲目追求技术改革与突破而忽略市场需求发展及接受能力的技术创新必然无法实现经济价值。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借助企业对市场需求信息的熟知优势,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然而,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就应在创新过程中除了以市场为导向外,还须围绕顾客价值的增值,努力优化技术创新成果。只有当顾客价值越高,才能从创新成果身上获得的收益越多,技术创新的价值才越容易实现。此时,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企业家对市场需求信息的筛选以及研发人员对研发过程的控制显得尤为关键。

如图2所示,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在市场需求信息的导向下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但并非所有需求信息均能引导高效益的技术创新。企业家需要以其冒险精神及前瞻眼光捕获有用的需求信息并挖掘顾客价值的升值空间,从而将市场需求转化为创新动力。在技术的研发过程中,企业家及研究人员亦必须通力合作,时刻关注顾客需求及技术的变化,适时调整研发方案并严格控制各个研发环节的质量、成本及效率,促使创新技术顾客价值的不断增值。最终,创新技术转化为商品进入市场,此时,若创新成果的顾客价值越高,则扩散速度越高、范围越广,越能推动产品结构乃至整个产业技术的全面升级,并形成新的市场需求,刺激后续创新的开展。

在顾客价值的导向下,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均以市场需求为前提并充分考虑顾客的感知及收益,保证创新成果能实现丰厚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顾客价值诱导机理的存在要求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须具备以下条件:企业尤其是作为创新主体核心的企业群有灵敏的市场触角;体系内拥有高速的信息沟通网络,能将有用的市场需求信息及顾客价值增值方式迅速反馈至企业技术中心或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中介服务机构具有良好的市场信息挖掘能力;政府职能由直接干预向市场化服务转变等。

2、物质网络流动机理。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物质流动主要包括资金流动及以技术、人才流动为主的知识流动。资金及知识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要素,是整个技术创新体系运作的基础,两者的流动速度及规模直接影响创新绩效。具体而言,知识流动速度越快则知识更新速度越快;资金流动越快则使单位产出占用的资金越少,产出效率越高。

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技术创新活动由企业主导完成,使得其对体系内部物质畅通流动的需求更大。一方面,单个企业的创新资金尤其是科研知识匮乏,导致企业对高校、科研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的依赖性强,迫切需要知识交换及资金信贷。另一方面,企业作为盈利机构,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目标及行为方式差异大,为内部物质的流动造成一定障碍。因此,构建完善畅通且持续稳定的物质流动网络是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成功的重要条件。

多元化且稳定的“渠道”是构建畅通物质流动网络的基础。目前,组织产学研战略联盟、搭建产业研发平台及培育科技服务中介均是铺设渠道的有效措施。各种渠道使不同创新主体相互连结,形成一个立体的关系网络,从而实现物质的高速流动,取其中一个截面进行解释。

如图3所示,产学研联盟是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联合体,其合作契约使联盟内丰富的市场需求信息、创新知识等物质迅速交互流动。科技服务中介作为物质流动网络内接触面最广的联结点,收集了来自体系内部不同主体的知识及资金信息,能直接为有需要的主体提取有用信息而节省大量信息搜寻成本及交易成本,推动物质的循环流动。比如,企业可以通过中介获得研发知识、人力、市场数据、资金信贷服务等,政府可以通过中介获取企业创新情报为科技决策提供依据等。行业研发平台是体系内最大规模的行业联合体,能有效整合行业内各个企业及相关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优势,加强物质交换。

3、创新中心辐射机理。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各个活动主体及联盟的创新实力并不均匀,可根据创新能力的高低将活动主体划分为不同的创新梯度。充分利用高梯度层级主体的溢出效应,是带动创新体系整体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技术创新体系的自行运作过程中,创新知识等资源会自发围绕创新中心集聚,形成强大的创新推动力,迅速提升局部的创新效率及产出。这种创新成果的积累会通过物质流动网络向低梯度层级扩散,扩散形式包括就近扩散、跨层级跳跃扩散等,从而形成辐射效应。当创新中心的辐射能力提升至一定程度时,其技术及知识甚至可以突破区域界限向其他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扩散。

创新中心辐射机理的存在能有效整合区域的创新资源,使技术创新体系能通过集中力量率先发展部分高梯度层级的创新活动,然后利用辐射效应缩短低梯度层级的创新积累过程,从而迅速提升全区域的创新竞争力。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体系要充分利用创新中心辐射机理的前提是体系内有完善的物质流动网络以及能协调活动实体间关系的利益机制及合作机制等。

四、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成功模式的构建策略

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从形成雏形到逐步发展并取得丰硕成果,一般需要依次经历创立孵化、成长、成熟及持续创新四个重要阶段。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在各个阶段的发展中获得逐步的优化与完善,创新能力及创新效率获得持续的积累及提升,从而实现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升级发展。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不同的进化阶段,具有不同的构建目标。在创立孵化阶段,主要目标是初步树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完成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组织框架、系统结构及运行机制的雏形建设。在成长阶段,主要目标是提升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完成对传统技术创新制度及模式的改革。在成熟阶段,主要目标是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各方面要素的建设。在持续创新阶段,主要目标是促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实现持续稳定的创新效率增长。

针对不同阶段的具体目标,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需要采取阶段性的对应策略,其核心是在始终遵循三大运作机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优化体系的五个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从而推动技术体系的整体发展。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构建策略。

1、创立孵化阶段。重点培育企业创新意识,引导并激励企业及其他活动主体开展或参与创新活动,树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搭建技术创新所需的各种子系统以及保证子系统有序运行的机制;强化政府服务,推动创新体系所需的创新环境及物质流动网络的建设。

2、成长阶段。重点支持大中型企业及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推动创新中心的形成;深化创新制度改革,改变传统的以学科为主体的创新模式,促进由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积累创新所需的资源及能力。

3、成熟阶段。重点扩大创新企业范围,扶持企业建立内部技术创新中心;激发企业及社会资本的研发投入,全面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投入;加强社会科技服务,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

4、持续创新阶段。重点加强对技术创新方向的引导;鼓励以创新中心为主的企业群开展原始创新;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提升科技服务体系的多元化、规范化;优化体系内部各种决策与利益分配等机制,从而通过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活动、提高创新资源效用,推动创新能力的持续稳定增长。

(注:本文系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2007GXSID-021。)

【参考文献】

[1] Cooke P.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The Role of Governance in the Globalized World[M].London:UCL Press,1996.

[2] 冯之浚: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4).

[3] 郭海滨、郑丕谔:基于知识链和价值链的技术创新体系可持续发展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3).

[4] 温新民: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运行的科学学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3,21(1).

[5] 陈浩:国内外区域创新体系研究进展[J].科技与经济,2006,19(6).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金融支持体系;金融创新

创新型城市是指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聚集和配置各种创新资源,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创新型城市概念的提出是在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金融、信息、管理等为代表的现代知识产业在发达城市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成为发达国家城市经济中最主要的产业形式,提供知识和信息的服务经济逐渐取代工业经济,以知识、技术和服务创新的创新体系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创新型城市金融支持体系的构成要素

具体地包括:第一,政府的支持。政府的资金支持是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融资手段。第二,金融机构体系。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金融机构体系有利于城市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利用, 从而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良好的金融环境。第三,金融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尤其是资本市场体系是重中之重。第四,金融服务配套体系。金融能否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有赖于金融服务配套体系是否跟得上。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中金融支持体系的功能

健全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是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主要体现在:第一,金融具有融资功能。创新型城市的发展,高科技企业的建立和生存,都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现代金融的使命就是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城市自主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第二,金融具有分散风险的功能。由于创新的不确定性,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金融业可以为其提供风险投资、私募、信贷、股权融资等不同的金融产品和工具,以分散和转移风险。第三,金融具有资源优化功能。金融通过整合社会的资金,引导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中金融支持体系构建的举措

(一)完善政府金融支持平台,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金融支持平台作用,围绕城市建设的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金融服务,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第一,加大政府科研扶持资金的投入,简化政府资助资金申请审批手续,从而进一步发挥财政拨款的科技三项经费对科研项目的支持作用以及对企业自筹资金的引导作用。第二,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自有资本金少、经营风险较大、信用度不高,并且往往难以提供足够的抵债质押物,在一般信贷市场上较难获得贷款,这就需要通过政府金融支持平台,采取提供贷款担保、贷款贴息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支持。

(二)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的高效的风险投资体系。

高科技企业在起步初期的经营风险较大,依靠传统的银行信贷资金来满足这些企业的融资需求可能性不大。可是,以市场化力量为主的风险投资力量则可以满足这些融资需求。当然作为政府也要为风险投资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风险投资在硅谷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充分显示了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培育市场化的高效的风险投资体系的重要性。

(三)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产权交易市场和证券交易市场。

在高科技企业成熟起来,风险投资退出以后,高科技企业就要考虑后续融资的问题了。而在这个阶段,高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只能主要借助资本市场来募集。对于满足上市要求的高科技企业可以利用证券交易市场来达到风险资本退出和进行后续融资的目的。对于还没有上市却需要进行股权转让和股本扩大的高科技企业,可以利用产权交易市场为其服务。例如,纳斯达克市场为硅谷的高科技企业提供后续融资;我国的深交所的中小企业板块,为推动创业板市场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企业。

(四)加强金融产品创新

加强金融创新产品开发,有利于创新型城市建设。例如,对某些重大科技专项资产实行证券化。高科技企业可以多家联合捆绑在一起,共同发行“高科技企业债券”。再如,推行城市基础设施企业股票融资试点。股票融资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的产权变革,一定程度上消除政企不分和行政垄断带来的弊端,有利于改进公司治理情况,促使城市基础设施企业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

(五)加强传统银行信贷体系对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

一般情况下,大型高科技企业可以较为便利地从传统银行获得信贷资金支持。但是,由于高科技投资项目的风险较大,这些高科技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所付出的代价也较高。而且,一旦项目失败,银行和企业都会面临巨额亏损,会损害双方对于高科技投资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会不利于创新型城市的建设。针对这些情况,应当加强传统银行信贷体系对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首先,为了减轻企业的利息负担,政府可以尝试实施高科技贷款贴息制度。其次,为了补偿银行因贷款高科技项目而可能形成的损失,可以建立银行贷款投资高科技项目损失补偿机制。再次,在大力发展市场化运作的担保公司的同时,建立政府担保机制,为高科技公司申请银行贷款提供担保,增强企业信用评级,提高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最后,借鉴硅谷经验,传统商业银行给高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信贷,而部分信贷资产可以转化为高科技企业的股权,这样的话,商业银行成为了高科技企业的股东,使得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和所获得的收益相互匹配,以此增加传统银行对于高科技投资的积极性。

(六)充分利用民间资金,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积极引导民间资金参与创新型城市建设,既可以拓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又可以为民间资金拓宽增值空间。例如,在遵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股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符合条件的还可以发展设立金融中介机构,发挥民间资金的金融服务功能。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城市建设

当今时代,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已经密不可分,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德阳未来的发展面临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德阳市作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企业集群特征显著,在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德阳建市以来,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其建设成就有目共睹。但是,我市区域科研力量薄弱,创新体系不完善,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核心竞争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德阳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我市科技体制改革,完成战略转型,由主要依靠传统生产要素推动经济发展到以创新引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这是关系德阳兴衰的必然选择。

1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按照市委提出的“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德阳”的要求,以创新为城市发展理念,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先导,以载体建设为抓手,以加快建设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为突破口,整合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以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优质的科技服务促进社会、经济全面、持续发展。

2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

着眼未来,扬长避短,夯实创新基础,增强创新活力,由“德阳制造”向“德阳创造”转变,建成西部制造业中心和与之相适应的科技支撑体系、服务体系,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的创新型企业家,打造一大批在海内外有影响的创新型企业,创造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构建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体系。经过10余年左右的努力,将德阳建成科技创新型城市。

到2011年主要目标为:

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中型工业企业全部建立研发机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以上,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6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0%以上。

到2020年主要目标为: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同类城市领先地位,取得一批重要原创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和高新技术,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8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以上,建立和完善多层次人才培养和聚集体系。使德阳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一流的知识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高水平人才聚集中心和技术创新示范基地,成为在中国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精细化工、节能与环保、现代农业等领域有较大影响、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优美舒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西部充满活力和竞争能力的科技创新型城市。

3实施步骤。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应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09-20010年)。制定相关专项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招才引智、招商引资,启动重点项目建设。

第二阶段:全面推进阶段(2011-2015年)。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公共研发和服务平台,初步建成科技创新型城市。

第三阶段:加快发展和完善阶段(2016-2020年)。实现各项目标,全面建成科技创新型城市。

4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重点任务。

4.1工业科技。实施工业强市科技推进行动,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使科技成为德阳工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到2011年,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得到普遍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总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GDP的15%以上(2015年达到20%以上,2020年达到25%以上)。骨干企业信息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及管理信息化系统覆盖率达到60%以上(2015年达到70%以上,2020年达到80%以上)。

加快德阳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步伐。大力发展三大特色装备(发电成套设备、冶金成套设备、石油化工设备),六类新型设备(数字化自动控制仪表和系统、工程机械设备、环保节能设备、新型特种电线电缆及其制造成套设备、军工配套产品、其它新型设备),三个特色装备制造业园区及相关配套产业园区(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重重工业园、广汉石油装备工业园以及天元工业集中区、小汉零部件加工园等配套工业园区建设)。到2011年,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560亿元,年均增长15.5%;工业增加值达到185亿元,年均增长15.5%;新建2家部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新建立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形成以二重、东电、东汽、川油宏华等重大装备制造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团。把德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国内一流、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生产基地、研发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加强德阳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重点发展壮大新型金属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精细化工新材料三大类新材料产业,大力培育扶持生物医药及医用材料、新型功能材料两大类新材料产业。到2011年,材料工业总产值达到306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96亿元;形成3家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企业集团,培育10家优势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产品,1/3的重点产品质量性能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新建1-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5-6个具有明显特色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区域;使新材料产业关联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成为德阳的支柱型产业。

大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以装备制造业信息化为重点,在化工、食品、服装、建材、医药等行业深入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实施一批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培育制造业信息化中介服务体系;锻炼一批人才,形成一支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的专业技术队伍;突破一批信息化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重大装备产品,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艺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数字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全面提升德阳制造业信息化水平。

发展生物技术及其产业。以中药现代化为重点加强新药研究、制药新技术应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加强生物能源研发,促进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加强生物技术解决环保问题研发,发展生物环保产业。

4.2农业科技。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推进行动,建立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以科技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农业重点产业为切入点,以龙头企业和农村科技服务中介组织(专家大院)为载体,以产学研结合为动力,提高企业和中介组织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建设科技示范、培训阵地(高产示范园、科技示范村和星火学校),不断提高技术辐射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快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和示范推广工作,重点抓好以油菜、水稻、各优果品育种攻关为代表的新品种选育和粮食丰产工程。2011年,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覆盖面达到90%以上,2015年达到95%以上。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到2011年,形成5个优势产业,建成13个星火产业基地,面积100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3585元增加到5000元。扶持4-6个大型龙头企业,开发新产品10-20个,农业企业销售收入50亿元。建设区域农业科技转化中心1个,以县为单位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试点1个,各类专业技术示范协会13个,培训农民100万人次。

针对德阳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切实解决农村面源污染、循环经济、产业组织形式等难点和瓶颈问题,在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方面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

4.3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按照《21世纪议程》要求,加强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的合作,为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绿色德阳、和谐德阳和创新德阳提供科技支撑,促进德阳社会全面发展。其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一是环保技术和可持续发展。以广汉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依托,推动全市可持续发展工作;加强废弃物治理与循环利用的科技攻关;加强生态环境监控与修复,加大环境综合治理。二是公共卫生与健康保障。重点推广应用常见病多发病社区预防、早期诊治和康复技术,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快速反应相关科技攻关和运用。三是城乡建设与发展,重点研究和推广应用小城镇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综合系统;城市高层住宅的安全解决方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体系等。

5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主要措施。

5.1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组建各类工程、技术中心,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大力开发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

5.2重点抓好果蔬、畜禽、粮油和中药材4个产业的产业链延长,大力发展加工业,狠抓产业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引导企业成立技术创新中心;抓好专家大院建设,把大院建成技术孵化器、传播器、效益放大器和农民技术培训中心。

5.3加强产学研结合,开展校(院、所)、市合作。

围绕改造提升机械、食品、化工、服装等传统产业,培育扶持新材料、生物医药、天然气化工等新兴产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形成合作共建工作机制;支持重大科技成果项目转化和校(院、所)市重大研究项目的联合攻关;充分发挥校(院、所)市合作协调办公室的作用,组织我市与校(院、所)合作协议和合作项目的统筹、协调和实施。

5.4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商品价值的评估体系;培育创新服务机构,加快搭建产业设计平台、咨询服务平台、成果转化孵化平台等平台建设,加快培育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为创新型企业提高良好的服务和支撑。

5.5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对科技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建立以人才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创新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完善技术、知识产权等生产要素参与投资和分配制度,推行骨干技术人员年薪制、项目工资制,探索股权、期权奖励制度;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公共研发平台面向海内外招聘自主创新领军式人才;广泛吸引海内外高级人才来我市全职、兼职或短期工作;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创新人才的发明专利提供资助,促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继续开展市科技进步奖、市科技杰出贡献奖等的评选和奖励,进一步提高奖金额度,加大奖励力度。对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四川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我市科技工作者给予配套奖励。

5.6加大对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扶持力度。

5.6.1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调整、优化财政科技经费的投入结构。用好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并增加专项资金投入额度。调整原创新人才奖,设立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市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对全市技术、研发、金融、文化、管理等创新作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给予奖励。

5.6.2积极运用政府采购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建立政府采购审核制度,不断提高政府采购中本市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比例。对本市企业开发的符合政府采购技术标准和产品目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实行政府首购。

5.6.3实施税收激励政策。加大落实国、省已出台的经济、科技、教育等政策落实力度,认真贯彻《财政部、发改委、科技部、劳动保障部关于企业实行自主创新激励分配制度的若干意见》(财企[2006]383号文)精神,继续贯彻执行《中共德阳市委、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促进自主创新的实施意见》(德委发[2006]8号文)中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5.6.4建立新型的融资机制,加大融资力度。继续鼓励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积极探索利用新型金融工具,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促进产业基金和资产证券化发展。

5.6.5建立、完善科技项目孵化机制,完善孵化设施。

5.7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坚持“高起点规划,分步骤建设,多元化投资,企业化管理”,形成功能完善配套、水平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网络,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资源、科技发展需要、产业发展方向协调一致,体现创新型城市内涵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