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发散性思维;培养;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一、发散性思维的概念界定

发散思维又称为求异思维、扩散思维等,指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信息,使思维沿着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辐射开去,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在我国,有关发散思维的理解存在几种不同的观点,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两种,其一:把发散思维作为思维的一种形式,在对思维形式分类时,按照思维指向分成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两类。其二:是把发散思维作为思维的品质,认为“思维的灵活性品质,也可以叫做发散思维”。笔者认为,发散思维是指对同一个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所给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横向拓展思路,纵向探索研究,逆向反复比较,从而找出多种合乎条件的可能答案、结论或假说的展开性思维形式。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方法与策略

鉴于上述对发散性思维的理解,结合笔者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认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应该注重以下方法与策略的具体运用。

(一)努力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

思维环境对于学生能否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提高发散思维能力等都具有巨大影响。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需着眼于以下两点:

1、努力增强学生开展发散思维活动的动力

虽然物理学科与生活联系最为紧密,但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对很多物理规律、概念往往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就很难激发他们的发散意识。发散意识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发散思维活动和发散实践的内部动机和前提条件。只有学生愿意思考、主动思考,才能形成思维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人都有潜在的研究与探索的心理需求。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这种潜在需求而转化为对于科学思维方式的积极搜寻。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发散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可运用物理学史、自然界中有趣的物理

现象、生动直观的物理实验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此来使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的内在动力。

2、创设和谐教学氛围

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基础。约翰•密尔曾经说过,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中,禁锢的课堂气氛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火花的。老师要做到师生间的平等,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微笑能够提升师生互信度,教师的微笑会给学生带去信任的安全感,当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隐瞒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学生才会乐思乐学。唯有教与学在双边互动的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才会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增强学生的质疑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建构发散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1、选取发散点

作为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着一种困惑:从理论上说,大家都知道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但实践上又不懂从何处切入、如何操作。因此,如何建构发散点已成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成功与否的“瓶颈”。在物理教学中训练发散思维的教学过程的第一步就是如何选取发散点,这是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利用发散点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又要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训练与提高。发散点就是能使学生思维向四面八方扩展与散开的知识点。教学中的发散点除了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等特点外,还具有知识性的特点。

2、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选取发散点

(1)在重点知识中选取重点知识就是整章、整节甚至整个高中物理知识的纽带,这就是所谓的教学重点。由于重点知识的内容是丰富的、深刻的,所以发散点应该侧重于在重点知识中选取。例如,楞次定律是电磁学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重点在于楞次定律应用非常广泛,难点在于对“阻碍”两字含义的理解。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抓住规律本质从不同的侧面认识,就有着不同的表述形式来展开学生的想象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学生也能深刻的理解此知识。

(2)选取易混淆知识为发散点

有的知识点表面上极为相似,导致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极易混淆。如一对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有无必然联系等。有必要选取这种知识为发散点。

【例】下列是一些说法:

①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这两个力在同一时间内的冲量一定相同。

②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这两个力在同一时间内做的功或都为零,或者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③在相同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但正负号一定相反。

④在相同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正负号也不一定相反。

⑤人推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人推木箱的力和木箱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②③⑤;C.②③;D.②④。这个题目很多学生错选B。通过选取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为发散点,可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它与一对平衡力本质区别;在教师的引导下让他们理解由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所以两者做功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3)选取科学研究方法为发散点

科学研究方法对科学认识能起到重要作用,它有助于延伸人的感官,使人获得更多的信息。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掌握概念、规律等基础知识外,关键就是向学生渗透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可有意识地进行类比、归纳和演绎思维方法的渗透。类比思维广泛地运用于物理学知识中,例如:由于电荷周围存在电场,通过类比引出了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在静电场教学中,利用重力场与电场的类比,帮助学生理解电势差、电势能的概念以及电场力做功。此外,物理学中很多规律是通过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而得出的。例如:力学中的胡克定律、牛顿三大定律、开普勒三定律、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等,电学中的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规律、焦耳定律等,都是用归纳的方法获得的。要更深层地理解这些规律、公式、法则的意义,又要进行大量的演绎,通过对这些规律、公式、法则的运用来解决具体的问题。通过运用大量的素材,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归纳、演绎的思维习惯,以至于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学生会使用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概念、规律等显性的基本知识,研究方法是隐性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创设出让学生联想到其结构中所有的物理研究方法的适用情境,自觉地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逐步达到具有灵活的思维以及创新的最终目的,而且还可以不断扩充知识面,建构知识网络、完善知识结构,使学生知识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朱智贤等.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发散思维;实验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1-198-0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对我们的新要求,记得一位著名教育家曾指出,任何人的创新能力均可用如下公式估计:“创新能力=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一些新发现、发明,多数源于发散思维。那么,怎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呢?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论断,是本世纪心理学的重大成果之一。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高中学生正处在智力发展、能力形成的最佳时期,他们爱动脑,爱思维,理解能力日趋完备,且爱钻研,善“标新立异”,这些为培养发散思维提供了客观条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要充分利用有关知识素材,通过教学活动,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一、利用概念的外延,培养发散思维

概念的外延体现了概念的个性化和具体化特征,只会机械、教条地记忆概念的定义(内涵)是化学学习的大忌,应鼓励学生尽量多地且有序发散思维,寻找出一个概念的诸方面的具体例子。如“酸”这一概念,随着从初中到高中,化学学习的不断深化,鼓励学生从1 mol酸所能电离出H+的物质的量去考虑酸的元数,列举出一元酸、二元酸……并设问“元数是否一定等于酸的化学式中氢原子个数?”从是否含氧元素,列举出无氧酸、含氧酸(无机含氧酸、有机含氧酸)以及从电离的程度大小列举出强弱酸(排出酸性相对强弱顺序)的例子。还可以从氧化性酸、非氧化性酸以及挥发性酸和不挥发性酸等考虑酸的外延。这样生动的例子摆在学生面前,酸的概念就有了立体感,就具体、形象了,再回扣概念的定义(内涵),不但真正掌握酸这一概念,更重要的是,拓宽了化学知识,培养了思维习惯,开发了思维的广度、深度,为形成创新能力打基础。

又如对各种反应类型的总复习,也是培养发散思维的好素材。在复习置换反应时,对它的外延可发动学生动笔写,动口说,看谁写得全,想得周到,归纳得好。具体实施,按以下两种有序发散思维方法:一是先找金属置换金属,金属置换非金属的例子,再找非金属置换金属、非金属置换非金属的例子,并按溶液中、熔融液中、固体间、气态间、固液间、固气间发散考虑;二是按氧化还原反应的思路考虑:还原剂(金属、Si ,C ,H2等)还原出单质(金属、非金属)、氧化剂(非金属X2 ,O2 ,S等)氧化出单质(非金属)。比较上述两种,后者发散思维更具有创新性,也更能揭示出反应本质。

二、利用物质性质、制法的学习,培养发散思维

无论单质、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对它们的性质的学习,也是多角度、多层面的。在实际教学中,当学生对研究物质的性质的渠道及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以后,再碰到类似物质的性质的学习或复习时,就可以引导启发学生联想,尽量多地发散思维,推测或归纳其各方面的性质。如学习了碱金属后,当学习镁、铝时,除了全面研究物质性质外,对于化学性质,可按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与强氧化性酸的反应,与某些盐的反应,与某些氯化物的反应等发散考虑。物质的制备可分为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各制法又都可找出若干各制取的具体方案,发动学生想,能有效地培养发散思维。如制备Cu(NO3)2,可让学生发散,归结为:①Cu与浓硝酸反应;②Cu与稀硝酸反应;③Cu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④Cu先与O2反应生成CuO,再与稀HNO3反应。对于四种方法引导学生从经济和环保两方面分析,哪种最好,学生的思维达到全面发散,发现了理想的方法。

三、设计不同实验方案,培养发散思维

利用化学学科的自身优势,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及参加社会调查、家庭实验,培养其实践能力。受高考命题的启发,我们不但充分利用教材的一些实验题,如物质鉴别题、鉴定题、物质检验等题目,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还将社会生活中以及学生身边的化学问题设计成开放性、探索性的实验设计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怎样用实验证明一包亚硫酸固体已部分被氧化,然后测算其所含Na2SO3的纯度。课堂上训练这个题目时,学生七嘴八舌,积极发言,找出了若干种可行方案,同时,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分析每种方案的原理、操作方法。又如,利用厨房的现有条件,检验加碘(一般加入KIO3)食盐中的碘(用KI-淀粉试纸、食醋即可,5I- + IO3- + 6H+ =3I2 + 3H2O)。通过这一类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利用习题教学,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发散思维;创造性;课程改革

华罗庚说过:“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的思维。”而研究表明,现代我国的青少年创造力低于计算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刻不容缓。而发散思维是构成创造思维的主导成分,人的创造能力的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发散思维能力和水平的高低。没有发散思维就不可能产生新的设想,新的见解,也就不可能有创造。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本文就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化学课程改革的特点是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作为教科书设计的出发点,把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作为教科书改革的重点。在使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更多地教给学生思路和训练科学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贯穿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努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创设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究的情景,很有利于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本人认为在教学中可采取如下的教学策略:

一、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实验探究是教师或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提出问题,然后学生通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进行观察和思维,最后依据实验现象,结合理论分析,最后解决问题的一种活动,这类实验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并在此基础上探求新知。学生在观察的同时便会伴随积极的思考,因而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契机。如在选修四盐类的水解这节的教学中,引课时提出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盐溶液是不是就呈中性呢?通过课文中的实验探究测出一些常见盐溶液的pH值,得出盐溶液并不都呈中性,有些呈酸性,有些呈碱性。接着问学生:盐溶液中只有水电离产生H+和OH-,面由水电离产生的H+和OH-浓度是相等的,为什么盐溶液中这两种离子浓度不相等呢?最后通过几个个问题分析原因。如NH4Cl溶于水后怎样电离?溶液中有哪些微粒?有没有哪些微粒可以结合成弱最解质?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溶液中H+和OH-浓度相对大小如何?这些问题学生一时难以回答,但学生的好奇心大起,此时老师可加以引导,学生经过分组讨论后,得出答案,最后问题得到解决,也大大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将该课推上了高潮。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从中也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思考,善于思考,在快乐的过程中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二、通过习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1.通过“一题多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一个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否得到提高,关键在于平时训练能否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即对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的思考。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扩散的因素,寻找发散点,进行思维的发散性训练。而一题多变正符合发散思维训练的要求。

2.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不拘泥于常规,积极寻求变异和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而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诸多专著中,都一致认为“一题多解”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最直接和简单的方法之一。应积极采用“一题多解”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一题多解”的愿望,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兴趣,讲清“一题多解”的思路,推广“一题多解”的好方法。

3.通过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古人说:温故而知新。这句话也说明了新知识的获得往往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对比,加工,提练而得的,通过知识的迁移,通过大胆的联想和猜想,学生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通过知识迁移,学生不但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对新知识也较容易理解,同时也教会了学生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在教学中应通过此法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三、利用教材中思考与交流、学与问进行发散思维培养

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是老师上完课后归纳知识点,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答一些题目就完事,学生并没有真正体会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思维也没有得到训练。而化学新教材中,有很多思考与交流,学与问,这些部分可由学生进行思考并交流,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最后进行全面分析,得出最佳答案或多个答案。如在氯这节的教学中,做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后,课本中安排一个思考与交流:通过H2在Cl2中燃烧的实验,你对燃烧的条件及其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学生通过思考并交流后得出:燃烧不一定要有O2参加,凡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叫燃烧。这些在教学过程要求教师适时适度地给学生以帮助,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训练学生归纳、综合,抽象等思维方式,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为我们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应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发散思维虽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但发散思维也不是独立的,它离不开多种思维的支持,尤其是集中思维。很多有价值的创造思维成果都是经过多次反复的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的过程。所以引导学生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进行集中加工收敛,做出正确的判断,得也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发散思维的培养是多途径的,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寻找发散点,进行长期培养,才能培养出思维活跃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化学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策略很多,采取什么方法,因人而异,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方法。

参考文献:

[1]“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论坛,2004,(3)

[2]李森,于泽元。对探究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生 创造思维能力 培养

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激发、智力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显然是尤其重要的。而发散思维却正好反映了创造性思维“尽快联想,尽多作出假设和提出多种解决问题方案”的特点,因而成为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一、在诱导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赞可夫这句话说明了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以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驱力。教师妥善于选择具体题例,创设问题情境,精细地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时不时地出现的求异因素要及时予以肯定和热情表扬,使学生真切体验到自己求异成果的价值。对于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教师则要细心点拨,潜心诱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使学生渐渐生成自觉的求异意识,并日渐发展为稳定的心理倾向,在面临具体问题时,就会能动地作出“还有另解吗?”“试试看,再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一下!”的求异思考。

二、在诱导变通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变通,是发散思维的显著标志。要对问题实行变通,只有在摆脱习惯性思考方式的束缚,不受固定模式的制约以后才能实现。因此,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一般方法后,要注意诱导学生离开原有思维轨道,从多方面思考问题,进行思维变通。当学生思维闭塞时,教师要善于调度原型帮助学生接通与有关旧知识和解题经验的联系,作出转换、假设、化归、逆反等变通,产生多种解决问题的设想。

三、在鼓励独创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别出心裁地提出新异的想法和解法,这是思维独创性的表现。尽管小学生的独创从总体上看是处于低层次的,但它却蕴育着未来的大发明、大创造,教师应满腔热情地鼓励他们别出心裁地思考问题,大胆地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与质疑,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思维从求异、发散向创新推进。如解答“某玩具厂生产一批儿童玩具,原计划每天生产60件,7天完成任务,实际只用6天就全部完成了。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件玩具?”一题时,照常规解法,先求出总任务有多少件,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然后求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件,列式为60X7÷6-60=10(件)。

而有一个学生却说:“只须60÷6就行了”。他理由是:“这一天的任务要在6天内完成所以要多做10件。”从他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的思路是跳跃的,省略了许多分析的步骤。他是这样想的:7天任务6天完成,时间提前了1天,自然这一天的任务(60件)也必须分配在6天内完成,所以,同样得60÷6=10,就是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做的件数了。毫无疑问,这种独创性应该给予鼓励。独创往往蕴含于求异与发散之中,经常诱导学生思维发散,才有可能出现超出常规的独创;反之,独创性又丰富了发散思维,促使思维不断地向横向与纵向发散。

四、在多种形式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以达到诱导学生思维发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

1.一题多变。对题中的条件、问题、情节作各种扩缩、顺逆、对比或叙述形式的变化,让学生在各种变化了的情境中,从各种不同角度认识数量关系。

2.一图多问。引导学生观察同一事物时,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仔细地观察,认识事物,理解知识,这样既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一题多议。提供某种数学情境,调度学生多方面的旧知、技能或经验,组织议论,引起思维火花的撞击。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发散思维;有效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所以强化学生数学的发散性思维训练,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学生智力和能力的目标,最终实现素质教育。下面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性思维有效培养的路径进行探讨,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以及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并主动探索知识。还要指导学生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帮助学生打开智慧的“天窗”。要引导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学生间的交流非常重要。培养学生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定期的评价与纠错,建立错题档案对知识加深印象。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能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故事、游戏情境,来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学习分数时,可以从学生切蛋糕的游戏导入教学,在讲分数的除法时,也可以通过切水果的方式来进行形象的教学,能够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起着积极作用。另外,还可以在教学的时候,通过小型的竞赛活动,让学生进行竞争,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训练思维的求异性

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它是指根据同一来源根据不同的思维方法而产生的相同的答案。发散性思维的基础是思维朝着不同方向进行思考,它与定向思维相对,其主导从多个方位或者新的思维和视角来思考问题。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发散性思维可以采取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的方式。

四、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发散性思维的基本特征。如果思维比较狭窄,那么学生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稍有变化,就不知所云。多指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比如,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至少想出3种不同的解答方案,在布置课外习题时,也要求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以一道题为基础题,让学生自己进行习题的变化,并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其他的学生进行思考、解答等方法。通过长期的坚持训练,既能够增长学生的相关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对训练的内容进行有层次、有坡度的精心设计,通过渐进式的拓展训练,使学生进入广阔性思维的佳境。

五、训练思维的联想性

思维的联想性是发散思维的重要标志,联想性思维指的是在思维的过程中能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也称为数学的“转化思想”。在进行思维广阔性训练时,让学生寻求多种解题思路时,就可以通过思维的联想性来进行思维转化、从而获得解题思路的捷径。特别是在解答数学应用题时,通过思想的转化、数学方法的转化,迁移深化,由此及彼,有利于对学生思维联想性的训练。比如一些应用题,表面上看不是工程问题,但是通过思维的转化,都可以按照工程问题中的整体思想“1”来进行解答,并且会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比如,四则运算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甚至是相对的,但是通过思想的转化,可以发现加减法之间是互逆的,乘除法之间也是互逆的,当知识之间建立了联系,就能形成知识的体系。因此“转化思想”不仅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有着显著的帮助,更是对学生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联想性,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进行有目的的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丁云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1(02):154-155.

[2]廖明侠.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培养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08):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