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清明节的传统风俗习惯

清明节的传统风俗习惯

清明节的传统风俗习惯

清明节的传统风俗习惯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信息化;少数民族;文化转型;克拉玛依;影响

中图分类号:G12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4)02-0010-06

根据中共克拉玛依市委宣传部的要求,围绕“信息化对民族关系转型的影响”这一主题,笔者在2010年7―8月进行了相关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方法:一是发放调查问卷,二是进行走访和座谈。调研的对象是克拉玛依市的少数民族干部、教师、专业技术人员、青年学生和社区居民。民族成分涉及维吾尔族(50人)、哈萨克族(15人)、回族(20人)、蒙古族(15人)。调研地区为克拉玛依区(天山街道、胜利街道)和白碱滩区(中兴街道)。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其中,克拉玛依区60份、白碱滩区4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先后走访20人,组织40名少数民族干部、教师、专业技术人员、青年学生和社区居民座谈。根据以上调研活动获得的信息资料,形成这个调研报告。2013年6―7月,根据新疆斗争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笔者对这个报告进行了修改完善,希望能够发挥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民族文化的定义及其三个主要评价指标

(一)民族文化的定义

民族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塑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根本因素。其中,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是三个最基本的文化评价指标,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

民族文化的转型是指民族传统文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向现代文明的转型。

(二)三个主要评价指标

1.语言文字:它是民族文化最外在的特征,是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本工具。少数民族在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时,往往倾注着深厚的民族感情,因而也往往成为影响民族关系的敏感因素。运用这个评价指标,不仅可以测量各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程度,而且可以测量出各民族在传统文化转型中的价值取向和情感状态。

2.风俗习惯: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行为方式和历史传统。它主要表现为饮食习惯、服饰习惯、生产习惯、居住习惯、婚姻习惯、丧葬习惯、生育习惯、娱乐习惯、礼仪习惯和传统节日等。它是最能够反映民族文化特质的一些精神符号,具有民族习惯与民族性格、民族心理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的重要作用,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风貌或精神符号,是一种具有他律性的文化力量。

3.: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于世界和人生的共同文化信仰体系。它包括宗教(理论)观念、宗教仪式、宗教行为、宗教体验、宗教感情和宗教习俗。在我国西部民族聚居地区,它往往既是一种全民族的共同信仰(价值观念),又是一种全民族共同遵守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具有自律性的文化力量。

二、问卷调查分析

(一)信息化时代少数民族选择、使用、认同语言文字的复杂状况

1.对语言文字使用频率的调查

调查显示,克拉玛依市主要少数民族使用语言文字的总体情况: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频率为30.5% ,使用汉语言文字的频率为46.5%,使用双语的频率为20%。其中,维吾尔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频率为61% ,使用汉语言文字的频率为14% ,使用双语的频率为25%;哈萨克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频率为36%,使用汉语言文字的频率为34%,使用双语的频率为30% ;蒙古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频率为45% ,使用汉语言文字的频率为38%,使用双语的频率为37%。

这一调查结果说明:第一,克拉玛依市的主要少数民族在几十年的民族融合过程中,特别是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在语言文字的使用方面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交融现象,特别是对汉语和双语的使用频率较高;第二,克拉玛依市的各主要少数民族由于存在不同的经济生活方式和不同的,在语言文字的交流沟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2.对本民族语言文字认同感的调查

调查显示,对“在信息化时代我们需要保留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的,维吾尔族是11%、87%,哈萨克族是16%、83%,蒙古族是8%、89%。仅有少量回答“反对”或“既不同意也不反对”或“说不清楚”。这说明克拉玛依市的主要少数民族对保留本民族语言文字有着非常强烈的愿望,也体现出少数民族在信息化时代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现状的忧虑和不安。

调查显示,对“信息化时代民族语言文字对民族发展所起的作用”的回答,认为“有很大促进作用”或“有一定促进作用”的,维吾尔族是85%、13.5%,哈萨克族是83%、11.7%,蒙古族是89%、8.6%。仅有极少数人认为“有妨碍作用”或“有所妨碍”或“说不清楚”。这说明克拉玛依市的主要少数民族认为,在信息化时代本民族语言文字仍然对民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反映出他们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价值判断和强烈的民族情感。

3.对信息化时代语言文字选择的调查

调查显示,对“信息化时代最需要学习哪种语言文字”的回答,选择“本民族语言文字”的,维吾尔族是26%,哈萨克族是15.7%,蒙古族是28.9%;选择“汉语”的,维吾尔族是58%,哈萨克族是66%,蒙古族是71%;选择“外语”的,维吾尔族是36%,哈萨克族是39%,蒙古族是48%。这说明克拉玛依市的主要少数民族对信息化时代的语言选择呈现比较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多数人能够认识到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还有相当比例的少数民族干部、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青年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外语的重要性。

调查显示,对“信息化时代学校最好用什么语言进行教学活动”的回答,认为应当使用本民族语言的,维吾尔族是19.5%,哈萨克族是18.6%,蒙古族是8%;认为应当使用汉语的,维吾尔族是46%,哈萨克族是43%,蒙古族是69%;认为应当使用外语的,维吾尔族是36%,哈萨克族是28%,蒙古族是65%;回答“说不清楚”的,维吾尔族是11.6%,哈萨克族是17.3% ,蒙古族是1.6%。

结合前一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克拉玛依市的主要少数民族在对待信息化时代的语言文字选择时,显得颇为困惑、彷徨,一方面他们非常留恋、热爱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并且比较担心在信息化大潮中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会被弱化,乃至被同化、被湮没;另一方面他们出于学习工具的合理性、适用性考量,多数人认识到拒绝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外语是根本行不通的,否则就会被排斥在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之外,这对本民族的发展又是极其不利的。

(二)信息化时代少数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的稳固性和变异性并存的复杂状况

1.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认同感的调查

调查显示,对“信息化时代是否应当继续保持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回答,认为“应当完全保持”的,维吾尔族是35%,哈萨克族是51%,回族是31%,蒙古族是43%;认为“应当保持好的风俗习惯、摒弃不好的风俗习惯”的,维吾尔族是26% ,哈萨克族是24%,回族是35%,蒙古族是41%;认为“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维吾尔族是8.5%,哈萨克族是5.6%,回族是3.5%,蒙古族是9.5%。

调查显示,对“信息化时代民族传统节日是否还很重要”的回答,认为“很重要”的,维吾尔族是79%,哈萨克族是87%,回族是84%,蒙古族是79%;认为“不能缺少”的,维吾尔族是13%,哈萨克族是8%,回族是6%,蒙古族是15%;认为“不太重要或感到没有意义”的,维吾尔族是5%,哈萨克族是3%,回族是2.9%,蒙古族是6%。

上述调查结果说明:第一,在信息化时代,克拉玛依市的主要少数民族仍然对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节日持肯定态度,他们认为这是本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是传承民族精神的一种载体或粘合剂,不应该轻易舍弃;第二,非常难能可贵的是,一部分少数民族人士已经认识到,本民族的风俗习惯中既有非常优秀的、永远值得加以传承的内容,也有一些不良的糟粕,应当予以改造或摒弃;第三,调查结果也显示,一些少数民族知识分子、普通社区居民、青年学生等,对本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和传统节日感到困惑和迷惘,有些人甚至持否定态度。这反映出在信息化时代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趋势,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节日与别的民族(包括外国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克拉玛依市的主要少数民族也开始在文化心态上表现出一定的开放性和多元性。[1]330-354

(三)信息化时代少数民族对宗教的复杂心理状态

1.宗教对经济发展是否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调查

调查显示,克拉玛依市的主要少数民族对于“信息化时代宗教是否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回答,认为“有很大促进作用”的,维吾尔族是9%,哈萨克族是11%,回族是16%,蒙古族是3%;认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维吾尔族是28%,哈萨克族是34%,回族是29% ,蒙古族是15%;认为“妨碍了经济发展”的,维吾尔族是11%,哈萨克族是18%,回族是12%,蒙古族是27%;认为“有一定的妨碍作用”的,维吾尔族是26%,哈萨克族是27%,回族是35%,蒙古族是46%;认为“说不清楚”的,维吾尔族是16% ,哈萨克族是10%,回族是6%,蒙古族是9%。

这说明,克拉玛依市的主要少数民族对宗教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认识有较大分歧。总的来说,人们已经认识到,宗教在信息化时代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可能用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宗教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并存,每个民族、每个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从不同的视角来看这个问题,往往会发表不同的看法、得出不同的结论。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及社区居民、青年学生,对宗教在经济发展推动作用方面的价值判断是倾向于否定态度的。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进入实质性阶段,全国援疆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和信息化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宗教主要表现为一种制约性作用而非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由于新疆的宗教历史悠久、传统色彩浓厚,呈现出一定的稳固性和保守性,与现代文明难以接轨;各种非法宗教活动极为活跃,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猖狂的违法犯罪活动和分裂破坏活动,严重影响了新疆的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由此产生的社会负面作用不可能不对人们的宗教价值判断产生一定影响。[2]262-281

2.关于宗教对新疆的社会发展是否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调查

调查显示,克拉玛依市的主要少数民族对“信息化时代宗教是否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回答,认为“有积极推动作用”的,维吾尔族是15% ,哈萨克族是23%,回族是25%,蒙古族是8%;认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维吾尔族是49%,哈萨克族是42%,回族是36%,蒙古族是34%;认为“没有积极作用”的,维吾尔族是23%,哈萨克族是25%,回族是28%,蒙古族是55%;认为“说不清楚”的,维吾尔族是13%,哈萨克族是10%,回族是11%,蒙古族是3%。

这说明,克拉玛依市的主要少数民族对宗教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认识上也是存在较大分歧的,但总的来看,他们对宗教在社会发展方面的价值判断倾向于肯定态度,说明宗教在少数民族的精神生活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影响力,但面对现实他们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困惑、迷惘、彷徨的心态。

三、走访和座谈情况分析

(一)“你认为在信息化时代少数民族学习汉语和外语是否很重要?”

1.干部的观点:认为“很重要”的占89%,认为“有必要学”的占8%,认为“不需要学习”的占0%,“说不清楚”的占3%。

2.教师的观点:认为“很重要”的占93%,认为“有必要学”的占6%,认为“不需要学”的占0%,认为“说不清楚”的1%。

3.专业技术人员的观点:认为“很重要”的占98%,认为“有必要学”的占2%;其他为0%。

4.青年学生的观点:认为“很重要”的占78%,认为“有必要学”的占15%,认为“不需要学”的占3%,认为“说不清楚”的占4%。

5.社区居民的观点:认为“很重要”的占46%,认为“有必要学”占28%,认为“不需要学”的占9%,认为“说不清楚”的占17%。

这说明,克拉玛依市的少数民族干部、群众能够认识到,从学习、工作、或者生活的实际需要考量,在信息化时代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外语是很重要的或者是有必要的,体现出少数民族追赶时代进步的强烈愿望和对待语言文字的开放心态。但另一方面,在这种实用性的考量背后,是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热爱、留恋与现实选择之间的矛盾心理,在调查过程中也有所流露和表现。

(二)“你认为在信息化时代是否应当完整地保持新疆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

1.少数民族干部的观点:认为“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虽然应当保持下去,但是也要进行一些改良”、“有些传统风俗习惯太落后了”、“应当吸收一些更加先进的东西”的占56%;认为“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必须完整地保持下去,不需要进行任何改良”的占13.5%;认为“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已经受到现代文明的很大冲击”、“有许多好的内容已经丢失了”的占27%;感到“无所谓”或“说不清楚”的占3.5%。

2.教师的观点:认为“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大部分内容是积极的,但是也有一些不好的内容,应当进行一些改革”的占43%;认为“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是历史形成的,是民族文化遗产,必须完整地继承和保护下来”的占26%;认为“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在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要尊重现实,适应时代的变化”的占25%;感到“无所谓”或“说不清楚”的占6%。

3.专业技术人员的观点:认为“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主流是好的,但也应当与时俱进,吸收一些先进的内容”的占47%;认为“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是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是强化民族凝聚力和保持民族特色的重要载体,不应当随意放弃或改良”的占28%;认为“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已经受到很多冲击,丢掉了不少好的文化传统”的占17%;感到“无所谓”的占3%;感到“说不清楚”的占5%。

4.青年学生的观点:认为“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应当进行一些变化,与现代文明接轨”、“应当借鉴和吸收其他一些民族的优秀文化”的占47%;认为“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应当完整地加以继承和保护”、“比较担心本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的变异或消亡”的占13%;认为“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正在发生变化,但这些变化有的是好的,有的是错误的”的占26%;感到“比较迷惘”、“有些困惑”或“说不清楚”的占14%。

5.社区居民的观点:认为“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应当好好的保持下去”的占56%;认为“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也有一些不好的内容,应当进行一些改良”的占14%;认为“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正在面临一些变化,一些好的东西正在丢失”、“但也有一些先进的东西被吸收进来”的占17%;感到“无所谓”或“说不清楚”的占13%。

这说明,克拉玛依市的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在对待本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方面心态十分复杂。一方面出于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留恋,他们不愿意看到传统文化习俗被忽视、被遗忘、被湮没,特别是不愿看到本民族传统文化习俗中的优秀成分被遗忘或被丢失;同时,对扑面而来的信息化浪潮和现代文明,他们也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心理。另一方面,他们也非常清醒地意识到,本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中确实存在着一些落后的因素,应当予以改良;他们还意识到,不管愿意不愿意、赞成不赞成,传统文化习俗已经在发生着复杂的变化,这些变化有的是他们愿意看到和接受的,有的则让他们感到十分不安甚至有某种心痛的感觉。例如谈到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民族服饰、婚丧习俗的变异,新疆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的复兴等问题时,可以感受到少数民族朋友的喜悦和忧虑。

(三)“你认为信息化时代宗教对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怎样的作用?”

1.干部的观点:即使是在信息化时代,宗教(伊斯兰教)仍然会对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很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将是长期的、广泛的、复杂的,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有80%左右的座谈者持这种态度);特别是民族分裂势力常常利用宗教名义,以暴力恐怖手段对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使他们感到很忧虑、也很困惑(不知道如何才能与正常的宗教活动区分开)。蒙古族的干部认为宗教(藏传佛教)对本民族的精神生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在城市里面这种影响有明显弱化的趋势。对民族分裂势力利用宗教进行各种暴力恐怖破坏活动,他们感到很气愤,坚决反对。

2.教师的观点:各族教师普遍认为宗教教育、宗教文化在新疆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占88%),特别是在农牧区影响最大、城市次之。认为宗教有妨碍作用或消极作用的占35%左右。对于民族分裂势力利用宗教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各族教师都认为不能容忍,应当坚决打击。

3.专业技术人员的观点:他们多数认为宗教对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占78%),其中大多数人以“7・5”事件为例谈了自己的想法,认为新疆的宗教固守自己的传统,难以与现代社会接轨;民族分裂势力煽动宗教狂热,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破坏。一部分人认为,新疆的宗教对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仍然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农牧区,宗教的影响具有稳固性和保守性(占56%)。

4.青年学生的观点:15―18岁的学生很多人表示对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说不清楚”、“也许不太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约占80%左右;18―21岁的学生中认为新疆的宗教“太传统了”、“比较滞后于信息化时代”、“距离现代社会太遥远了”、“可能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妨碍”的占60%左右。对民族分裂势力利用宗教破坏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他们多数人表示“不赞成”、“坚决反对”、“这并不是正常合法的宗教活动”、“他们不代表新疆的少数民族”的,约占80%以上。

5.社区居民的观点:他们对宗教的精神纽带作用倾向于持肯定态度,认为宗教即使在信息化时代也仍然对少数民族的精神生活具有重要影响,持这种看法的人大约占85%左右。但社区居民由于文化程度和理解判断能力较低,对宗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感到“说不明白”、“不知道如何回答”、“可能有好处也有坏处”的,占到90%以上。对于民族分裂分子的暴力恐怖破坏活动,绝大多数人表示“坚决反对”、“不利于新疆发展”。

通过以上调查,说明克拉玛依市的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对宗教在信息化时代的作用存在比较复杂的社会心理状态,而且群体性差异十分明显,不同社会地位、不同文化素养、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存在较大分歧。还有一定数量的人们对这一问题感到迷惘和困惑,不知道如何进行评价。但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反对民族分裂势力进行干扰破坏活动方面,各民族干部、群众的立场和看法是高度一致的。

四、结语

目前克拉玛依市的少数民族对待传统文化转型的心理状态:一方面他们迫切希望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全面发展,尤其是高度关注民族教育的发展,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够受到良好的现代化教育;另一方面他们又看到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确实存在一些糟粕,需要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加以改良。但是,出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弱势心理和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前途命运的担忧,又本能地表现出一种对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排斥心理。无论是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还是在方面,这种矛盾、彷徨、复杂的心理状态都是客观存在的。这种民族文化心理可能成为少数民族实现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明转型的主要障碍。

可以肯定,民族分裂势力和敌对势力在较长的时期内依然会继续利用宗教进行干扰破坏活动。宗教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交织在一起,使人们难以对其做出客观一致的价值判断。通过对宗教进行正确引导和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尽量限制其消极作用,这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

通过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繁荣民族文化,着力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积极学习现代科学技术,融入世界信息化进程,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所有民族的先进文化,构建多元共荣的中华文化,这是最符合各民族利益的现代文化发展模式。在文化发展的问题上,任何民族都必须具有开放的眼光和胸襟,自我封闭、盲目排斥先进文化,不但不会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进步,反而只能导致民族文化的落后和消亡。

参考文献:

清明节的传统风俗习惯范文第2篇

关键词:黑龙江流域 中俄风俗文化 影响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清末民初中俄界江文明形态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A770019);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俄界江文明形态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11E077)系列成果之一

社会风俗虽不在传统意义中的上层文化有一席之地,但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因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深厚的联系。一般在边境地区的居民,地域差异明显,风俗习惯区别较大,但是随着文化交流活动的频繁,区域文化之间也有一定的融合。譬如,中俄两国渊源已久,文化交流甚广,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尤其是在黑龙江流域,俄罗斯的文化影响是极为广泛的。仅一条界江之隔,使得黑龙江与俄罗斯两岸的居民交流互动频繁,多元化的中国民间文化与俄罗斯的民俗文化相互交融与碰撞,在饮食、服装、语言和民宅建筑等方面,双方都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下面将研究黑龙江流域中俄风俗的交互影响,这对于我们了解该地区文明、文化的发展状况与体系脉络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对之后经济层面上的发展挖掘也大有裨益。

一、关于界江文化

黑龙江,中俄两国的界江,在此之前,是存在有着众多的俄罗斯后裔的,自19世纪,经过100年左右的迁徙,将近7万的俄罗斯后裔在此地区生存。现在的统计显示,在漠河地带的村镇中俄罗斯后裔也有将近1万人,分别分布在漠河县,塔河县,呼玛县,逊克县,嘉荫县,孙吴县以及黑河市的瑷珲区。在这些地方,当地的原始居民,外来移民,华裔居民,成为黑龙江流域的主要群体,最终形成该地区独特的文化体系――界江文化。

事实上,文化的定义并不是统一清晰的,但是它最终强调一个群体在发展过程中显现的本质,或者说本真,这种本真性使得各自的民族有着自己的身份认同,这也是不同民族之间得以区别开来的界线。而另一方面,这种文化对人有着内在的引导,怎样明辨是非,获得正_的价值判断,选择做那些“正确的事情”。它与人的道德情绪密切相关,具有一定道德含义,是服务于正确行动的道德手段。“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因而不可能离开自然和社会的物质、经济、政治条件而凭空产生和孤立发展。正是基于不同的自然、社会条件,才可能产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黑龙江在成为界江之前,该流域继承发展了大量的中国风俗于文化,成为界江后,中俄两国的交往并未中断,而是在相互学习对方的风俗习惯,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原先的一些文化习俗,逐渐的两国人民都欣然接受着双方的生活与习惯,在这种融合中就形成了新的不同于中俄两国的社会风俗。

节日反映着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信仰,是社会风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历史沉淀的产物,是特定的历史时期文化与精神的结合体。在黑龙江流域,崇拜自然是其共性,中俄人们两国的节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如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俄罗斯的送冬节,前者是源于古代秋天祭祀拜月,后者则源于祭祀太阳,究其根本都是对自然界的崇拜心理。在农业文化方面,中国对气候变化总结出二十四节气,俄罗斯人民则也总结出简单的四季。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俄罗斯的传统节日如新年,送冬节,丰收节,迎冬节以及与宗教相关的复活节,圣母领报节,主降生节等等,都是在自身社会文化与特定历史阶段的影响下渐而形成的。

二、中俄风俗文化的融合

中俄两国的居民虽国别不同,但是都位于黑龙江流域沿岸居住,在几近相同的地理环境下,交往频繁,相互借鉴对方文化习俗的可取之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求同存异的环境下融合形成相似的风俗体系。对比两国居民的一些习惯,我们可以明显发现这一点。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饮食是天,最为重要,首先对比下中俄的饮食习俗。中国居民于现代虽有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好一说,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往往晚餐的重视度较高,即使少也格外丰盛,而黑龙江流域的俄罗斯居民午餐则是最为重要的,晚餐偏简陋粗糙。不过,民族间的饮食文化有一个共性,在重要节日的时候,大多数菜肴都会格外丰富,中国居民也极为注重节日的气氛,春节放鞭炮,烟花,舞狮等,中秋赏月吃月饼,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清明节扫墓祭祀,在特意营造的氛围中享受着精致的食物;而黑龙江沿岸的俄罗斯居民,以往更注重节日的娱乐,食物也相对简单,而后来逐渐受到中国居民的影响,开始提高饮食的质量,节日时也会采用中国的一些欢聚方式。

在饮食方式上,两者还是存在着些许不同,比如餐具使用上俄罗斯居民还是偏向于刀叉,吃面条时习惯用叉卷成一团使用,而中国居民用筷子直接食用。面包是俄罗斯居民每天必吃的食物,关于吃面包有一个俄式的吃法,即把面包片放在小盘上,将面包掰成小块抹上黄油食用,从我们所接触到的一些影像资料上,可以发现,俄罗斯人习惯将食物切分成块然后食用,虽说黑龙江流域的中国居民吃面包的习惯部分受到俄罗斯的影响,但食用食物的方式上中国居民普遍没有这种习惯。

清明节的传统风俗习惯范文第3篇

1、山西清明节的习俗

扫墓时,山西南部多数地方不烧香、不焚纸,只是把冥钱、纸帛等物挂到坟头上或坟茔旁的树枝上,有“清明坟头一片白”的说法。这种民俗可能是来源于寒食节禁火的习惯,也可能是出自干旱的春季民间防火的意识。

不过,山西北部多数地方的民俗却截然相反,人们却要将冥钱等物烧尽,认为烧不尽就转不到先人手中,也有一些地方,如:大同等地,人们则习惯于白天上坟,晚上在家中焚纸。此外,晋西北的河曲等地,旧俗上坟要带酒菜,祭毕祖先,便在坟地里饮食,意寓与先人共饮共食。

2、山东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清明时节,在济南城乡,还流传荡秋千的习俗。清明节这天,男女老幼,身着新衣在绿杨深外,或在街前广场,立木为架,上袈横木,下悬二绳,绳下横系一板,人在板上可坐可立,手握两绳可前后上下飘荡,极富乐趣。

3、四川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插杨柳是全国各省份差不多的习俗,而四川地区独特之处在于,除了将杨柳枝挂在门口、坟前,爱美的四川妇女还会在清明节这天将柳条戴在头上,叫做柳叶符。由于四川产竹,竹子在清明节期间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清明这天,家家户户会请道长画上纸符,挂在竹子上,然后挂到坟头,作为清明上坟的一个必要仪式和步骤,是为“挂青”。

火神门祭火神,这也是四川地区比较独特的习俗之一。清明前一天是寒食节,人们把家里的火都灭了。人们在清明当天专门去火神门祭拜火神,回来以后再重新生火。

4、海南清明节的习俗

文昌、琼海等地一些村庄,一般不在清明节扫墓,而是在冬至那天扫墓。在给先辈烧香时,最为讲究的还要属海口府城地区,先长辈后晚辈,辈分顺序是不能搞乱的。而西部地区,如儋州等地,过清明时以人多为荣,不分男女老少,只要能到,人越多越好。那些终日生活在船上的渔民,在清明时节,往往会在船头燃放鞭炮,祈求先人保护风调雨顺,后辈平安。

海南人扫墓时,以猪、鹅、鱼、糕果点心祭祀,焚香化宝。也有同姓居民抓猪拉羊到始祖坟上祭祀,祈求后代子孙繁荣。清明祭祖分两种,先为祭“己祖”,以一户或几户为单位,在家中祖先牌位前摆放好“三牲”、干饭等祭品,人人跪拜。后为祭“众祖”,以几十户或几百户为单位,同姓氏的宗族均参加。将备好的祭品带到先人坟墓祭拜,清除杂草,添上新土。

5、北京清明节的习俗

传统的“寒食节”又称“换火节”,说的是家家户户烧了一冬的炉膛,开春后要灭火清理了,所以家里停火一两日,只能吃凉食了。因此旧时北京很多家庭都在寒食节的前一天准备出次日的食品,大多是一些小吃,逐步就演化出了老北京的寒食十三绝。

寒食十三绝是什么?有一种说法,“寒食十三绝”具体包括:蹄烧饼、螺丝转、馓子麻花、姜丝排叉、驴打滚、糖火烧、艾窝窝、糖卷馃、糖耳朵、豌豆黄、焦圈、硬面饽饽、芝麻酱烧饼。另版“寒食十三绝”:奶油炸糕、螺丝转、馓子麻花、姜丝排叉、驴打滚、糖火烧、艾窝窝、面茶、糖耳朵、豌豆黄、焦圈、硬面饽饽、芝麻酱烧饼。

6、浙江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浙江桐乡民间流传着“清明大如年”的俗语。桐乡是江南蚕桑的主要产地,其乡间流传着丰富的蚕乡习俗,清明轧蚕花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动。

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清明节这天,还要办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没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孙们在一起聚餐。

7、广东清明节的习俗

传统的广州人向来重视清明扫墓,有在正清当日“行清”的习俗。“行清”与踏青不同,踏青是郊游,“行清”则是一族人一起约定那一天齐齐去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广州人祭祀完了后,分了猪肉,并不算完成了拜祭形式,家人会将猪肉带回家后,配上清明时节的菜蔬“清明荞菜”去炒着吃,还有不嫌麻烦的人家另外用这个“清明荞菜”配一些鸡蛋丝烧肉丝炸一些春卷吃,吃完了这些菜肉,这一年的“行清”任务才算完成。

8、重庆清明节的习俗

重庆人在清明这天,也有吃寒食的习俗。过去人们扫墓时的“清明食品”,往往是锅魁加卤菜、凉菜。这种锅魁里面夹的“和菜”,由粉丝、莴笋丝、肉丝(或鸡丝),加上春芽凉拌而成。扫墓一般都在郊外,相当于春游,一大家子人还会带上凉面、酒菜、糖果等食品,祭奠先人后,大家一起吃掉,又有耍的又有吃的,最高兴的就是小孩子了。

当时人们扫墓除了带上纸钱香烛外,还会带上一串用纸剪成的纸串,挂在坟前,用以招魂,俗称“挂青”。俗话说,“有儿坟上挂白纸,无儿坟上屙狗屎”,是否有“挂青”,成了一个家庭是否后继有人,是否兴旺发达,是否父慈子孝的标志。

9、江苏清明节的习俗

常州人清明节一大早,家家户户门框上要插柳条和桃花枝,以鲜艳的红绿祛除隔年的邪祟。而小孩子则是把柳枝编成圆形环圈戴在头上,或把柳枝连叶带皮捋到顶梢,成一柔软可以抖动的“柳球”。也有人家将艳丽的桃花插在檐下的门环上,以示清明临门,平安报春,藉以辟邪,带来福祉。

除了这些,清明节当天,常州人早饭会吃没有馅的糯米大团子。大团子是春节前就做好了的,放在冷水中泡着,要一直吃到端午节。清明那天,拿出大团子,切成一片一片的下锅用油煎,根据自己的口味放糖或盐。也有人家会放点柳叶在里面,意为添“青”。常州人还有在清明节吃青团子的习俗,做青团子要到田头路边去采一种叫“绿茱头”的野生植物叶子,回来后洗净,揉出绿汁液来,经过滤煮沸后和米粉而做成青团子。

10、湖南清明节的习俗

长沙将扫墓称为“挂山”,有“前三后七”之称,即清明节的前三天后七天为扫墓期。扫墓祭祀有先后顺序,一般都要先将墓地清理干净,拔除墓地杂草,插上“挂山条子”在墓前拜祭,最好是下午3点前完成扫墓祭拜。

长沙府清明插柳,称为“记年华”。“插柳”的习俗始于唐代,本意是为驱疫避邪,后来又有了装饰的意思。传统习俗看来,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的疾病写在风筝上,放飞风筝,象征着带走秽气。

11、福建清明节的习俗

福建闽南并不一定只在清明节扫墓。扫墓日期一般有两种,泉州习俗是在清明节前后几天,漳州则有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附近扫墓,客家人则通常在春节之后。

方式是,清理完坟墓环境后(如杂草、树木),先祭拜土地神,然后祭拜祖先。祭拜完后在坟墓上,用小石头压上“墓纸”,代表已经将坟墓修缮完毕。清明节当天一般是不煮食物,只吃冷的润饼,这是源于寒食节的习俗。

12、湖北清明节的习俗

在湖北武汉,不管有多忙,清明节这一天,人们都会放下手头的事务,回老家给先人祭祖,当地俗称“上坟”。当地“上坟”包括坟前祭拜、送纸钱、献花、添坟等流程。祭拜前,由家中长者或长子首先除去先人坟墓上的枯叶杂草,另外拿出几张黄纸钱,以土石压于坟头,意在向外人显示家中仍有后人。前期工作完成后,当地人会在坟前划好上供范围,摆上香楮、元宝纸钱、鲜花祭品等,然后按辈分为祖先烧纸钱。

由于受到寒食节禁火影响,在湖北恩施、咸宁等地,人们会在坟墓附近的小树上或坟地竹竿上悬挂纸钱,叫做“标墓”。祭祀过的坟墓纸幡飘飘,而没有纸幡的坟头多是些未祭祀的孤坟了。

13、广西清明节的习俗

横州乡民清明节取柳叶及田螺浸水洗眼睛,据说可使眼睛明亮。兴仁县扫完墓后,以白纸作长幡挂在墓头,称为“标坟”,又叫“挂青”。开阳县扫墓时,由值年主祭备酒食以祭。祭毕,亲友就近饮宴,称为“野餐”。

梧州乡民大多数都是在清明节当天和后面的几天去扫墓,只有一少部分的乡民是在清明节的前几天就扫好的。

14、河南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传统风俗习惯范文第4篇

20xx清明节放假时间安排20xx年4月2日至4日调休,共3天。

4月4日(星期二,农历清明当日)为法定节假日

4月1号(星期六)调班,上班

4月5号(星期四)、4月6日(星期五)照常上班。

清明节习俗1、清明节的习俗:扫墓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2、清明节的习俗: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传说,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这一活动了。清明踏青的内在意义在于顺应时令节气,阳春三月,生气始盛,万物萌生,人们走出屋门,来到野外,积极主动地迎合时气,以促进自身体内的阳气流转,这对身体的健康大有好处。

3、清明节的习俗:蹴鞠

蹴鞠,就是现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相传蹴鞠早于商代已有,战国时期流入民间,至汉代更成了军中用以练身习武,并列于兵书。蹴鞠在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情景。杜甫的《清明》诗中写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也说明了当时蹴鞠活动的普及。

4、清明节的习俗: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唐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人们踏青归来,往往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

5、清明节的习俗: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6、清明节的习俗: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7、清明节的习俗: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8、清明节的习俗: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9、清明节的习俗: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清明节的传统风俗习惯范文第5篇

可不可以植树1、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2、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3、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中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要植树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这是因为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植物成活率高,成长快,所以俗语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植树的民俗源于丧葬习俗。 早在西周时期,封建统治者便开始在坟头栽种树木,不过那时的植树只是统治者显示地位的一种标志。而平民百姓是不准立坟和植树的,因此,坟头植树尚不普及。到了春秋时期,民间才开始仿照统治者的行为在坟头植树,而此时的植树也只是作为祖坟的一种标志而存在的。

据《礼记》中所述,孔夫子就曾在云游之前,为了将来能够确切辨认祖坟,就在其父母的坟头种植了松柏。但这时的植树与清明节尚无关联,而真正将清明与植树两者结合到一起的,则要归功于汉高祖刘邦了。

相传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因多年在外征战,无暇回故乡,直到他做了皇帝之后才回乡祭祖,但却一时找不到父母的坟墓。后在群僚的帮助下才在乱草丛中找到一块破旧的墓碑,于是便命人修坟立碑,并植以松柏以做标志。

恰巧这天正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刘邦便根据儒士的建议,将清明定为祭祖节。此后每逢清明,他都要荣归故里,举行盛大的祭祖、植树活动。后来此习流传民间,人们便将清明祭祖与植树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民俗。 到了唐代,清明踏青与清明插柳的民俗十分盛行。所谓插柳,原指人们身上插戴柳枝的一种行为,但在田野踏青和坟茔祭祖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将柳枝往坟头或地上一插,柳便成活,无意中也起到了植树的作用。

植树造林的好处1、可为人类提供氧气,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知道人每天吸入氧气,吸出二氧化碳,树正好相反,它的叶子在阳光照耀下不断进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