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脑埂病人的康复训练

脑埂病人的康复训练

脑埂病人的康复训练

脑埂病人的康复训练范文第1篇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指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的慢性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继而右心室结构和(或)功能改变的心脏病。肺心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高。我国肺心病的平均患病率约为0.4%,北方高于南方,农村高于城市,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明显增多。急性呼吸道感染是肺心病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常导致肺、心功能衰竭。目前重症肺心病的病死率仍然较高。现将我社区4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为我社区观察的4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3~76岁,平均57.2±7.4岁。病程10年~23年。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有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活动耐力下降,其中有1例伴有胸痛。胸部x线与心电图检查,提示有肺心病症状。

1.2治疗方法

对本例中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采取控制感染,社区获得性感染以革兰阳性菌占多数。选用两者兼顾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等控制感染。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维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慢性肺心病病人一般在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心力衰竭便能得到改善;对治疗无效的重症病人,适当选用利尿、强心或血管扩张药物控制心力衰竭。①利尿药:以缓慢、小量和间歇用药为原则。常用药物有氢氯噻嗪;尿量多时需加用10%的氯化钾,或选用保钾利尿药,如氨苯喋定。重度或需要快速利尿者,肌注或口服呋塞米。②强心剂:宜选用速效、排泄快的制剂,剂量宜小。常用药物有毒毛花苷k0.125~0.25mg,或毛花苷丙0.2~0.4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内缓慢静脉推注。

辅助治疗方案:1.上门指导缩唇呼吸操练习,在呼吸操情况下行走6min,每日1次;2.加强体质锻炼:每日室外活动半小时,保持室内外通风;3.健康教育:开健康教育处方笺,合理用药指导,加强营养支持,养成戒烟限酒习惯。

1.3疗效评定标准 呼吸道感染基本控制,症状、异常体征及心肺功能较前改善,每年急性发作次数减少。

2 结果

本组4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均经过我科的精心治疗,病情稳定。

3 讨论

本病在我国较为常见根据国内近年的统计,肺心病平均患病率为0.41%-0.47%。任何年龄段均有患病可能。但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并随着年龄增长而患病率增高。本病常年存在。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急性呼吸道感染常为急性发作的诱因,常导致肺、心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经国内近20年的研究,对肺心病发生和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诊断和治疗均有一些进展,使肺心病的住院病死率明显下降。

肺心病是在肺、胸廓及肺动脉的慢性病变的基础上,由于长期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最终肺血管阻力增加,引起肺动脉压力增高,心肌收缩力降低及心排血量下降,最终发生心力衰竭。肺心病基本病理生理是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室肥大,导致右心衰竭。而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形成原因为肺血管床减少、肺动脉痉挛、血容量增加及血黏度增加。肺心病普遍存在反复肺部感染、低氧血症、酸碱失衡等。肺部感染一方面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启动凝血机制,使血液呈高凝状态,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可能有以下原因(1)慢性缺氧导致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出现血液流变,容易导致血栓形成。(2)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肺循环阻力增加时,右心发挥代偿作用而引起右心室肥厚。随着病情进展,肺动脉压持续升高,超过右心室的代偿能力,右心失代偿而致右心衰竭。此外,缺氧、高碳酸血症、酸中毒、相对血容量增多等因素,不但可引右心室肥厚,也可以引起左心室肥厚,甚至导致左心衰竭。(3)其他重要器官的损伤,缺氧和高碳酸血症还可导致重要器官如脑、肝、肾、胃肠及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的病理改变,引起多器官的功能损害。

本病发展缓慢,临床上除原有肺、心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步出现的肺、心功能衰竭和其他器官损害的表现。症状为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有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活动耐力下降。急性感染可使上述症状加重。少有胸痛或咯血。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绀和肺气肿体征。偶有干、湿性??簦?囊粢T丁7味?霭昵?诙?囊艨航??崾居蟹味?龈哐埂H?獍昵?鱿质账跗谠右簦?蚪M幌滦脑嗖??銮浚?崾居杏倚氖曳屎瘛2糠植∪艘蚍纹?仔啬で荒谘股?撸?璋?痪猜龌亓鳎?杉?本猜龀溆?R螂跫∠陆担?懈谓缦乱啤

本病常年存在,但多在冬季由于呼吸道感染而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病死率较高。1973年前肺心病住院病死率在30%左右,以后加强了对本病的防治,1983年已降到15%以下,近17年来仍在15%左右,这与肺心病发病高峰年龄向高龄推移,多脏器合并症,感染菌群的改变,绿脓杆菌感染增多等多层因素有关。主要死因依次为肺性脑病、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休克、消化道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全身衰竭等。本病病程中多数环节是可逆的,通过适当治疗,心肺功能都可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发生心力衰竭并不表示心肌已丧失收缩力。

近年来有许多关于慢性肺心病人康复锻炼方法和康复锻炼效果的研究报道。随着社区医疗服务的兴起,社区医疗形式被越来越多的病人所接受,特别是慢性肺心病人呼吸训练在实施过程中再辅以其他的康复治疗方法如吸氧、营养支持等,让病人处于身心的最佳状态,有利于限制及延缓疾病的进展,减少感染的发生。对于如何提高社区慢性肺心病人管理水平,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慢性肺心病社区管理模式,寻求更方便、更经济有效的适合我国国情的锻炼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 考 文 献

[1]王吉辉主编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8 1 .

[2]刘新民.实用内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125-126.

脑埂病人的康复训练范文第2篇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位普通教师就这样开了28年的铁门,敲了28载的铁钟。在这28年的日月里,他坚守岗位、辛勤耕耘。2014年第30个教师节那天,全州县教育局授予了他“模范乡村教师”称号。当他用一只手臂接过奖杯时,这位独臂硬汉流下了激动而幸福的眼泪。

他叫唐广芳,一位被当地人称为“独臂天使”的农村教师。

一个信念:自己的左手就是右手

灾难发生在10年前。当时,唐广芳还是一名民办教师,工资微薄,为贴补家用,他常常在暑假去桂林市找临时工作。一次作业中,他不慎被6千伏高压线击中右臂,在医院里昏迷了三天三夜。被抢救苏醒时,他的右臂已被齐肩截掉了。“看着空荡荡的右袖管,大脑一片空白,觉得自己的一生就完了!当时很绝望。”他回忆说。那是一段难熬的岁月,从医院回到家后,他开始沉默寡言、不吃不动,甚至产生过轻生的念头。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走过来?唐广芳说,是妻子的细心看护和关爱,是学生的殷切眼神和需求。断臂之初,他的爱人每天除了独自完成大量的农活外,还要给他喂饭、开导他,他的学生也在每天放学后来家里看他、陪他。“没有妻子的不离不弃,我会绝望;没有学生的笑声,我会消沉。是他们的爱,让我觉得活着还是有许多希望的。”谈及这些往事,唐广芳依旧会禁不住眼圈泛红。

随着伤口的渐渐愈合,唐广芳心里那个信念也逐渐明朗、坚定起来:左手就是右手!他开始尝试练习左手写字。然而,行动起来他才发现有多困难,简单的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往往要练习千百次才有一点模样。“我也是普通人,这样的痛苦怎么受得了呀?可是一看到妻子还在忙碌,学生还是每天来给我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我就有了坚持的动力。”唐广芳说。右臂伤口胀痛他忍着,左臂酸胀他忍着,手指磨出了血泡他也忍着。

半年后,身体基本康复的唐广芳再次登上了熟悉的讲台。由于使用左手的时间还不长,所以他在黑板上写下第一个字时仍“不成一个字”。当时,他在黑板前呆立了许久,忽然身后响起了掌声,学生喊着“唐老师,加油!唐老师,加油……”,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喊声给了他力量,虽然写出的字体歪歪扭扭,但他仍坚持写满了整整一块黑板。

“那节课我一直在写,不敢回头看学生,我怕学生看到我一脸鼻涕眼泪的样子,很丢脸。”唐广芳笑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在学生的爱护和鼓励下,继续艰难的练字历程,课间、午休、放晚学后,都能看见他在黑板前或办公桌前练字的身影。与此同时,他也没放松备课和专业学习,在办公室里工作学习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有之事。他说:“自己学更多的东西,才能教给学生更多。只有这样,我才能报答他们的恩情。”

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唐广芳的左手已经很灵活,无论是生活还是教学,他都能应对自如。他还现场给记者展示左手写粉笔字的“绝活”,端庄漂亮的楷体字,一笔一画都透出一种不屈的品格。他的学生也很出色,在每个学期全乡的统一考试中,成绩都名列前茅。

两个观点:学生都能变好,

老师要爱护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唐广芳也有类似的观点:“没有变不了的学生,只有不够爱护学生的老师。”多年的教学经历,让他对此感受很深。

全州县白宝乡属喀斯特地貌区,自然耕作条件恶劣,当地群众多数选择外出务工谋生,留守儿童问题突出。而经“撤点并校”后,北山完小只有一二年级共15名学生,他们清一色都是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家庭教育,他们或多或少存在沉默寡言、暴躁好动等问题。旭旭(化名)是2014年秋季学期到北山完小报名读书的,因为父母长期在广东务工,奶奶又疏于管教,所以他比较调皮好动,旭旭奶奶告诉记者:“刚给旭旭报名的时候,很担心唐老师管不了他。”旭旭上学后不久,旭旭奶奶发现,孙子放学回家后总是自觉做完作业后才出去玩耍,而且作业写得很工整,她说:“后来我问了村里的其他孩子才知道,是因为唐老师在旭旭不听话时,总夸奖他字写得好,还经常在课上当众表扬他。”

“只要老师能用爱心和诚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我相信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改变。”唐广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二年级学生艳艳(化名)在一天上课时,突然捧着肚子大哭起来。唐广芳立马放下课本背起她到村里的诊所看病,并掏钱为她付了药费。事后,他通过家访了解到,艳艳是因为家人照顾不周,常常挨饿受饥、吃冷饭冷菜,才患了胃病。这让同样身为父亲的唐广芳心疼不已。他一方面说服艳艳的家人多关爱孩子,一方面在生活上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爱。半个月后,他再到艳艳家家访时,发现艳艳脸上的阴郁消散了,绽放出了美丽的笑容,学习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那个学期的期末考试,竟由原先的中下等成绩进入到全班第三名。

天冷了,唐广芳会想方设法为学生准备温热的饭菜;开学了,家庭困难的学生交不上学杂费,唐广芳便替他们先垫上;学生成绩下降了,唐广芳抽出休息时间,给学生补习功课;下雨了,学生要走过泥泞的田埂或趟过小河回家,唐广芳就会一个一个护送……多年来,唐广芳用爱心、热心温暖了一个又一个学生。“我是一个残疾人,孩子们平时总会刻意回避我的缺陷,没有嘲笑,没有歧视。”他动情地说,“孩子们都能这样爱护我,难道我不应该加倍地关爱他们?”

三个愿望:终身学习,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工作到退休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唐广芳深知学习电脑的重要性。2014年暑假,虽然已年届五十,但他仍然主动报名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在参加培训的学员里,他是年龄最大、基础最差的一个,加上身体不便,对一个从未摸过键盘的人来说,学习的难度可想而知。在学习的一个月里,他克服重重困难,一只手不够用就把右肩膀和脚趾都使上,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他最终以电脑打字875分、办公应用75分、财务软件70分的成绩顺利完成学业。

当记者问及是什么给他如此强大的动力时,唐广芳反问道:“老师不学习怎么跟得上时代?怎么能教给学生更多、更新的知识?”他认为,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老师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学生、求知者,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进步。所以,他每年都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珍惜各种培训机会,像一块永不饱和的海绵,总是在汲取新知识。

不仅如此,唐广芳还为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花费了许多心力。缺乏教具,他就砍木头自己做,他说:“这些自己制作的简单教具,同样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他还鼓励学生用废旧的饼干盒、塑料瓶、纸箱做成圆柱、圆锥、三角板等教学用具。学生李鑫琦就非常喜欢自己动手做教具,他告诉记者:“学生自己做过之后更有印象,而且又能帮唐老师分担一些工作,很开心。”

这些年来,只要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唐广芳就从不向上级部门伸手。2012年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上午,正在上课的唐广芳发现一个人冒雨在学校里四处观望,他便邀请这个人到办公室避雨。交谈中,唐广芳得知来人是中国工商银行桂林市支行到村里挂职的领导,特意来了解学校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可支援项目。喜出望外的唐广芳立马抓住机会,向来人详细介绍了学校的种种困难。很快,学校便收到了该银行捐助的36 000元。唐广芳用这笔钱为学校挖了一口井,解决了师生的饮水问题,还硬化了校园和村里通向学校的主干道。

脑埂病人的康复训练范文第3篇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之所以把苏门称为“大手拳”,并理解其主要特点不是“较量”,而是以少敌众的防身,是因为我想,这是它最主要的特点。

虽然有二人对练的“侧手”。而“侧手”的主要目的并不只是一对一的较量(事实上,苏派的许多技术都不如现代散手简洁,也不太适合这种较量),而是在复杂的搏斗环境中保护自己和制服敌人的技术。绝大多数动作是擒摔,离不开手指的功力,如果要戴上拳击手套,大多技术根本无法运用。

苏门有一句著名的口诀,很多拳派都没有提到过:“打前照后!”

就是说,在出手反击的那一瞬间,特别是接触对手身体,确实已经“上身”的那一刹,眼睛应该用余光看着自己的后面,提防其他人的偷袭。

然而,无论你怎么练,人的眼睛都不可能完全看清周围特别是背后事物的变化,所以,苏派无论是哪一个拳师,都爱用两种技术,一是“变步”,是一种能在前进和后退时迅速地变换身体角度的步伐;一种是“混身”,各个拳师的教法不一样,但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迅速运动到对手的侧面。甚至后面,不给敌人留下偷袭的空当。

所以我说过:如果一对一较量叫做小手,那苏派的“混战”特点,当然可以称为“大手”了。

至于民间传说苏门“刀枪不入”的神话不过是误解,因为苏门拳师大都擅长空手对刀棍,个别苏派拳师在正式的多人搏斗场合看似空手,其实暗中使用了特殊的、旁人看不出来的保护前臂和胫部的“护具”,所以普通人的刀棍的攻击对他们构不成任何威胁,反倒容易落入武术上“轻重交换”的圈套而受到致命的反击。

我也许不该公开这些内幕,但我对传统武术最大的反感就是封闭和保守,让太多的爱好者浪费不少的精力和热情,总是不得其门而入。

我接触过的几位拳师,他们的功法内容差异太大,甚至大到什么程度呢?简直就是外家和内家之别。我不便在这里对各位老师作比较和评价,只通过我的第一位老师程国香先生处所学,谈谈苏门的其它一些特点。

首先,苏门似乎都是不太强调进攻技术的,我所看到的几位拳师,从他们处所学的“侧手”动作,都是后发制人。几乎没有一招是主动攻击的。有的在拳路里有伸拳和踢腿的动作,都是在后来配合“侧手”才用,相当于是“配角”。

其次,苏门是我所接触过的唯一需要拜两次师的拳派。第一次是学拳路,把架势学会,一般要一到两个月,第二次学应用的动作,就是在老师指导下的对练,必须先要重新拜师。两次都必须要准备公鸡等“刀头”,先拜祖师爷,再拜师父,第二次必须要发重誓,表示不用所学功夫从事非法活动。才能开始教动作的实际运用。

三是苏派的动作运用主要都是以制服对手为主,一般不主张过分伤害对手,最主要的技术似乎是摔打,苏派老师们叫做“丢打”。只有在对凶器的训练中,老师才在摔打的基础上主张一定的“补手”,即针对一些要害和穴位的发力。在此时,老师都要特别强调,不要轻易带“杀气”,动杀机。否则,即使你取得表面的胜利,逞一时之快出手太重,于理于法都不应该,后果可能很严重,并给自己带来潜在的危险。这就完全背离了防身的宗旨了。

四是苏派过去都有“打出师酒”的传统,这是它讲求实战的又一特点:哪怕一个师父收了再多的徒弟,你都必须在所谓的“出师”那天从他们保护下“抢”到你收的全部学费(通常都收在正中桌子上的一个小包袱里),有时收了四五十个徒弟,也必须照打不误,不能坏了规矩,也不能下杀手和重手,造成太多的伤害。如果师父没有能力抢到学费,只能说明没有本事,只有空手离开。我看这也是一个陋习,是苏门绝技不轻易传授的原因之一,俗话说:“好拳要留三路,免得徒弟打师傅。”解放后,教拳的和学拳的都少了,大多偷偷干,所以就自然没有了这规矩。

第五个特点是程老师一个人才有的,就是不特别讲究练力气,甚至不练一般的基本功。他认为,他的那个“六角桩”套路,只要打好了,就具有了一般的功夫了,特别是搏击需要的力气都已经足够了,除了一个起床时的简单早功和指功之外,程老师没有重点强调过其它功夫。程老师的个子可能只有一米六左右,却能轻易地抓起一个超过一米八的大汉,扔出近两米远。应该说,这是除了用劲的巧妙之外,全身还必须具有高度协调的整合力才能做到的。

早功和指功加起来,只需要十分钟左右,套路只有四十多个动作,不重复的动作恐怕只有二十来个,慢慢地打一到两遍,只要是用了功,老师认为就已经足够了。

由于要求打拳时特别慢,并且要配合精神意念,呼吸和用力,所以后来我认为,程老师的拳。应该是属于“内家”的。这是和其他几位老师的最大区别。程老师的拳套似乎完全是为了练功而设计的,只有一些桩法和架势方面的要求,里面似乎极少有实用的攻防动作。步法多用标准的马步,师父称为“龙门脚”,动作大开大合,直到现在,我都不完全明白这些动作中的具体作用,似乎完全不符合实战的要求,更容易让人联想到所谓的“大手”。

如其中有一个动作,意想着你边吸气边双手端起千斤巨石,慢慢离地,然后慢慢呼气一掌用力缓缓地剁下,很像是少林《易筋经》里的练功动作。而有意思的是,这些架势只对稳定人的下盘、增长全身的力量起作用,程老师在教运用技术的时候,除了“二郎悬腿”和镖步运用中的“长虹落地”两个动作之外,在我的印象中,他基本上不用拳套里的动作。

我在程老师手上学的动作只有二十多个,都是反击动作,程老师认为动作学多了反而没有实际的用场,关键是要“喂活”,意思是把它变成你身体和精神的一部分,不但在关键的时候能派上用处,而且能活学活用,举一反三,那才叫功夫“上身”了。他认为,如果学的内容太复杂,是不太可能“喂活”的。

下面,我把程老师的武术部分内容,主要是功法,动作方面的特点做一点简单的介绍,以便读者能从中感受他的武术特点。

要说明的是,也是让我最感到奇怪的是,苏派武术属于比较原始的民间武功,它的技术动作难免有简单粗陋的特点,甚至,从现代搏击的角度去评价,就不是很简洁和科学的,但苏派中的确出了不少优秀的拳师;但另一方面,让人感到矛盾的是:它的技术动作中却有时又有少量内容是超前的,极其科学和有效的,如有部分动作非常像王芗斋先生晚年提出的断手动作的部分内容,却又比王先生的似乎更加科学和简洁实用,这是我在多次实战中验证后得出的结论,在后面我当做一点介绍和点评。

早功

早功都是醒来第一刻就开始,在床上练的。包括了四个内容,熟练了,

只需要不到十分钟。由于简单易行和实用,且具有养生、健身和防身的特点,所以,多年来,属于我每天功课的内容之一,练武都四十多年了,我自然早就有其它适合自己的功法系统,但由于已经习惯了,仍然舍不得把它放弃。

第一步:早上醒来,先不要睁开眼睛,缓缓地深呼吸,气往上提,头也随之往上顶(最好是没有枕头),手握拳放在与头同高的两边,双肩紧贴床面,脚尖上勾,脚往下踩,同时顶舌咬牙提肛握拳吸气,呼气时全身放松。至少练三口气,最多只练九口气。这是第一步呼吸功。呼吸功看来简单,作用不小,可以让人从睡眠状态中醒过来,对青少年的发育大有好处,可使之保持健康而端正的身形,如果早晚都练一遍,还有增高的功效。对中老年人来说,可以预防中风和痔疮。师父说,如果你生性懒惰,不爱运动,就早晚练一遍呼吸功,就基本上能保持身体健康了。同时,它也是练排打功必不可少的基础。

第二步:睁开眼睛,双脚上举,双手抓住脚掌,提肛,然后叩齿三十六下,同时瞪大眼睛看着自己的脚。接着放开双脚,手握拳,深吸气同时向反时针方向拧动九圈,此时,舌头也在牙的外面向同一方向转动,脚掌也是,然后,又向顺时针方向运动,一口气完成。接着,手尽力上举后勾腕内转,并深深地吸一口气,保持这气不能动,手转到了极点,不能再转了,把掌变拳,紧握后向内拧转,这样转掌和拧拳共九次,其间,须保持一口气不动,到动作已经完成才慢慢地呼出这口气。练好了,这口气会发烫。

这个功法的表面作用是练习抓拿的力量,并且容易形成全身力量的一致,就是所谓的整力(我是后来才听到整力的说法的)。苏派的主要技术都是摔和拿,所以,必须要有强大的握力和腕力。这是练这两种力的重要方法,由于是早上,并且配合了呼吸,让全身气血充盈,所以,效果相当好,现代医学认为,人的握力和人的健康成正比。加上在练拳架时要求全身都要吃上力,所以,练上一个月,经常会有力气陡长的感觉。另外,古人说“双手攀足固肾腰”,所以这个功对柔软腰肢,坚强肾气大有作用,因为肾是全身力量和健康的根本,所以,练这功的中老年人晚上一般都不起夜,其它作用就不必多说了。这个功还有一个重要用途,这是我后来练排打功时体会到的,练过排打功的朋友都会知道:胸腹部位最好练,但心窝附近一小块如乒乓球大小的地方,武术上称为“方寸”的功最难练好。因为在这里密布了太阳神经丛,痛感最强烈,而要承受重击又必须要过这一关,这个功如果坚持练了,就会为练好“方寸”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后练排打就不难了。

第三步:放下脚,身体离开床面,只头肩和双脚着力,双肘轻放在床面,手指尖向上,然后轻握拳。开始做旋转运动:舌头,眼睛,内脏和拳头的旋转方向一致,牙关紧闭。拳在随身体运动时。每一旋转,一定要有一个着力点,就是在这个点上猛地握紧拳一瞬间,有握的“炸力”。前下,后下,左转,右转。每一方向九次到十八次。转动中,只能吸气,不要呼气,只能在每一势完毕后才能呼气,如果熟练了,只吸一口气,就能顺利地完成所有的转动,因为,我的感觉是,在运动中,身体自然在消耗一部分吸进去的气,所以,只要不断地缓缓吸进去补充消耗掉的那一部分就行了。

要说明的是,没有练过此功的人会不习惯,感到别扭,眼睛、舌头和拳头都好办,初学的人,身体根本无法运动,或者是只有身体的上下摆动,内脏的运动幅度太小,这是身体没有达到高度的自由而产生的必然反应,只要坚持,要不了几天,各部分都自然会旋转自如的。

这个功也相当重要,也是练全身整力,并且对身法的灵活,如吞身,都有重要作用,有肠胃病的人,肝脏不适的人练了大有好处,总之,不但身体练灵活了,也调理了内脏,使之能保持健康的状态。师父说,这个功实际上是一个“换体功”,就是把一个普通人的身体转换为练武所需要的身体状况,从气血到肌肉、筋骨都得换过来。

上世纪90年代,我因为义务献血,在重庆血站接连两年都查出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我不相信,又在医院验血查出大三阳,于是我开始恢复练功,练一点余拳的基本功,并重点坚持苏派早功,一年后,抱着试一试的念头去献血,却没有遇到一点麻烦,就按规定献了二百毫升。当时我也估计是检查的医生粗心了吧?因为我查过有关资料,乙肝病毒基本上是终生携带的。可是去年,因为胆结石在医院里彻底检查过两次,却没有发现甲乙丙丁戊任何一种肝炎,乙肝两对半全阴,乙肝DNA复制也为0。主治医生对我说这是极其个别的特殊情况,我想,所谓“特殊”,应该是坚持练功的功效。所以不能小看这个简单的功夫。另外,我个人认为,这个功也可以站着练,效果也不错。

以上功法,介绍起来似乎连我都觉得麻烦,其实做起来相当简单易行,并不费力,全部练完,除开呼吸功,不过二到三分钟而已,练慢一点效果肯定还要好一些。

第四步:卧虎功。这个功以前介绍过的人多,但能坚持长期练的可能不多,方法很简单:俯卧,双手十指及脚尖着地,指尖要钉在床上,不能向外。身体与床面平行,膝肘微屈,坚持这个动作一分钟以上,就可以说是练功完成了,体力和指力好的人,最多可以练到三分钟就足够了,这时就已经有比较好的指力了。不过,我当年是每天练三个指头五分钟的。师父的功夫我见过,六十多岁了,能用一对大拇指。练到五分钟,不能不让我们服气。我试过,用拇指和食指都不轻松,手型都容易走样。师父说,练这功不要强求,一般人练多了反而有害,要循序渐进,不能伤了指上的筋骨,到那时,就什么都练不成了。师父说,一般练三分钟就够了,如果要继续练,最好改成手背着地,练到五分钟就够了,气血已经畅通,可以说百病不侵了。不在时间多少,关键是能不能长期坚持。

老师虽然一生贫苦,却没有生过什么大病,平常极少有吃药的时候,他去世时我不在家乡,听师兄说,他只感到不舒服,就在床上躺了一会,家人说上医院,他只说不必了,说着,大吼几声,就断了气,走得实在是干脆和潇洒,也应该得益于他一生练功不辍吧。

这个功无疑非常重要和困难,也对全身整力、特别是手上的拥劲、指力都非常重要。我后来接触过的余拳、大成拳都能看到类似的功法,只是要求和侧重略有不同。

这就是苏派早功的主要内容,简单而且非常实用。

要补充的是:其它苏派拳师都要用到一些练功的器械,如石锁,石担,用来练“扁脚”(扫腿)的木桩。挂在墙上代替沙袋的草垫子、草纸等,有一位老师还用过一种能自动反击、用来训练人反应速度的、拿狗皮包裹的木人桩,可程老师练功几乎不用什么器械,只有练指功时老师介绍过一种小器械,就是一个石制的尖锥,下面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重约三十斤,上部成锥形,是用来放在凳上辅助练握力和指

力的。练时成马步,先吸气并握住圆锥部位,把石头提离桌面,尽量坚持到一口气结束,放下,共提三次,三口气。然后用三个指尖叼住圆锥部分,吸气一口后,努力上提,如果提不动。则指尖尽量不能离开圆锥体,或者在上面滑动,然后呼气时指尖尽力下按,逐渐加力,手指要有一定的弧度,如鹰抓。一般每天练九口气就行了。

不过老师坚持认为:人的身体才是最好的练功器材,所有的器材的功能都可以从身体的角度找到,并且效果会更好,即使是这种指头上的功夫,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代替:就是普通吃饭的八仙桌。每天早功完了后,半蹲在饭桌前,把手指搭在桌面上,三个指头或者五指全用,看你的功力而定。咬紧牙关深吸气,慢慢把你的脚向桌子下面移动,一直移动到你感到你的手指无法稳定为止,平稳地呼吸,坚持这姿势三分钟左右。一个月下来,你手指上的功夫已经不错了。

程老师的功夫对指力的要求高,我在文章中已经介绍过:当年我师姐能在背着孩子的情况下瞬间转身擒住大恶狗,让它根本无法挣扎,然后把它扔出去,没有指力是绝对做不到的。老师能一把擒住对手手臂,让对手痛瘫在地,并在大拇指处留下一个血印,就不是一般的擒拿能做到的了。

老师的这类事迹我只是听人传说,但师姐擒狗的事应该是千真万确!狗的主人是我们村长(也许就是这原因,那狗咬了几十人之多却没有人敢打),当时叫大队长,姓罗,和我关系也不错,常来我家坐,他说他会点武功,有一把很快的马刀,比手臂还粗的树,能一刀两断(我后来见过那刀,的确是好刀,他的堂弟武功在附近几个乡小有名气,一次较量就被我空手夺了这刀,他想劝堂兄把刀送我,没成,后成了我的武友)。

罗村长说那天他们有十来人插秧,正在树下休息,所以亲眼看到那擒狗的场面,他说那次其实是两条大狗,都不比现在的狼狗小,一条被擒后,另一条跑开了。他对师姐的武功是衷心佩服,讲起来甚至让人觉得有些夸张,但也说到了许多细节:师姐的孩子只有两三岁样子,拿当时我地流行的土布蓝色背带背在后面,当时她正走到他家门前小石坝上,两条狗追来了,师姐刚一转身,狗停了,只见她一个“镖步”射过去,就抓住了前面那“黑龙”的颈子,把它按在石坝上,那狗嘴拄在石坝上呜呜地叫不出声,后脚只见蹬。师姐回头看了大家一眼,似乎有所顾忌。没有出手,只骂了一句,你凶啥子凶?信不信我今天不息气,就把你出脱了(弄死)。说着提起那狗一扔,就是一丈多远。罗村长不知道我和程老师学武的事,但说他认识师姐,就住在两县交界处一个叫松林埂的小地方,还说得出名字。师姐的事给我以激励,我虽以前被狗咬过几次,从此却再凶再多的狗都没再想过怕,而且特别喜欢空手打狗,记不清倒在我手上的有多少狗了,在那个大家都缺粮的年代,狗肉当然是难得的美味了。一次一条野狗被邻居关了门后钻到床下怎么打都不出来,我硬是钻进去拖了它的后腿拉出来,然后照例朝它疯狂乱咬的脖颈那里打一掌把它制服……不过,离开农村后,我再不吃狗肉了,也反对家人买,我不想再伤害这最无辜和最忠诚的小动物,算是为当年的愚昧和贪婪忏悔和赎罪吧。

去年我对哥哥说,即使是我武功最好的当年,恐怕也没有师姐擒“黑龙”那么快的身手,哥哥不服气,说“黑龙”有什么了不起?我就踢过它一脚。但我问他能不能擒住,他没有说话。我想读者中一定有不少的高手,应该能体会到:在那种情况下转身擒住一条凶猛的狼狗需要的敏锐、果敢和技术上的难度。

关于套路,我再补充一点。程老师除刀棍尖尺之外,只教了一个大手拳的套路,就是所有苏派都有的叫“六角桩”,只不过每个人教的长短、内容都根本不相同。要求也完全不一样。其它拳师都不止一个套路,如饶老师就有“怀抱金印”等四个,朱老师的六角桩有一百多个动作,还有一个专门用于混战的“八进八出”等。

程老师要求打拳要越慢越好,和其它任何老师都不一样,并且他要求每一动作都要全身“吃力”,就是尽量让每一块肌肉都最大限度地加入你的练习,特别要注意“提肛”。这就和太极拳也根本不一样了。

可我的体会是,这样练习很能让人练出全身的“实力”。让人要不了多久就感到全身都充满了力量。我以前练功时,也举过石锁,一般五十来斤,石担一般一百三十斤就够了。没有想过能举多少,但刚参加工作,在操场上和几个体育老师开玩笑,一只手就举起了他们手上那一百二十斤的杠铃,并不感到困难,也许就是练这种苏派功夫产生的潜在的力量吧?

由于篇幅,我这里就不介绍具体的套路了,并且,老实说,我也并不认为原始的套路有多么好,我早就已经过了对套路有兴趣的阶段了,所以现在我看武术书,对套路甚至大多的招数动作之类都基本不看。我想,只要练过武术的朋友,按我刚才说的要求去练你的套路,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比如我现在每天都在练的,从动作看,都只是随心所欲的东西,只不过心法、要求不变而已。在练功的三个要素中,动作外形和呼吸都是比较浅层次的东西,最有价值的内核,应该是“心”那一部分。

关于苏门的一些心法,师父说只对我一个人讲过,并严嘱不能轻传,他知道我这人天生没有心眼,不自私,又说,倒不是因为保守,而是一般人根本听不懂,是对牛弹琴。但那些有武术底子并且有悟性的坏人得到了,功夫更好再干坏事,会损害本派的声誉。

不管他说的是真是假,我还是决定把大多数心法写在这里,供热心苏门拳的读者朋友们参考:

最重要的要求也许是以下几点:一是练拳时要有强烈的“桩”感,即“拳中有桩”,并且,桩要低,因为这是练功,不是打架,必须“下桩”才效果好。二是全身肌肉要紧,动作要够慢,但不能拘泥于此,就是虽然紧,仍然要有“活力感”,就像张紧了的弓弦一样,要有随时可以释放力量的感觉。虽然慢,仍然要有某一动作的瞬间速度,这一点老师没有讲,是我自己从老师的拳架中悟到的。就是要松紧有度,这个“度”应该自己掌握,别人说不清楚的。三是要有强烈的战斗意识,就是我的动作虽然慢,但我是在练功,对手的一举一动,周围的一草一木,都要了然于胸,这也是老师平常对眼法的要求。

眼力可以早上在脸盆前瞪大眼睛浇冷水来训练,也可以随时训练对人和环境过目不忘的眼力,但千万不要只盯着一两个方向,要全身都是眼。随时有强烈的不得不出手欲罢不能的搏击欲望。这一点说来容易,做到的就不多了,我觉得,自己也并没有完全达到老师当年提出的要求。我也许只是一个能吃苦的人,悟性不是太好。所以。直到现在,我都对看不到的背后敌人并没有仅凭触觉感知他的把握。这的确是大实话。

开始对练,就是“侧手”了,老师要求的仪式是相当郑重的:除了要求拜祖师爷、拜神、重新拜师外,还得要跪地发重誓。誓言主要内容就是“四不”:“忘师负义、聚党横行、妄戕人命、以逆行人”。具体内容以前我的文章都已经写过了,这里不再重复。从这誓言内容和文字看,苏门大手拳创始人绝非普通的文盲武夫,应该是个有一定见识和文化的智者。

仪式完了,才开始传授“侧手”。每一招“侧手”都有一个便于记忆的名字,如:猿猴掰碑、双峰贯耳等都是从“混身”产生的动作,霸王举鼎、猛虎下山都是由“奔身”产生的动作。

我所学过的少量动作主要是以摔为主,也有少量的肘法、肩靠动作,有几个反击动作中用到了拳法,老师才补充了用拳的一些要领,主要是避免拳头在重击下受伤,都不是直接的冲拳,没有教过一招腿法,只传过防腿法。

并且,为了体现“混战”的特点,他的技术中较多地运用了奔身、混身、吞身三种身法,灵活地变换身体的身型和方向,避开后面的偷袭,强调贴身格斗,具有典型的南派特点。由于以摔打为主,用得最多的是苏派特色的绊腿,运动速度最快的当然是镖步,也用于迅速接近敌人,摔倒对方。

下面我分别举一例,供大家了解、欣赏和参考:

脑埂病人的康复训练范文第4篇

她是一位74岁的农村老太太,从未出过远门,三年前才客据城市。她一生不曾识字,也没有学过绘画,却一画惊人。网友们惊叹于她有着与梵高类似的天赋,称呼她为“梵高奶奶”她的画带给人们惊喜,也点燃了所有都市人压抑心中的乡愁……

从山楂树开始画画

常秀峰今年74岁,是河南方城县拐河镇江家村的一位普通老太太。她没有上过学,也不懂绘画。丈夫去世后,2003年元旦,在儿子的坚持下,第一次离开老家来到了陌生的大都市广州。

住惯了乡下的常秀峰,不习惯都市生活的节奏氛围。刚到儿子家,老太太腿脚不方便,下一趟楼要花好几分钟。城市雷同的建筑和道路,让老太太常常产生迷路的惧怕,于是便很少下楼,渐渐接受闷在“小鸽笼”的生活。

在儿子家,老人津津乐道地为三岁的小孙女讲起了家乡的故事。说到自家种植的山楂树时,老人描述,果子是红的,树叶是绿的。但任凭老人如何描述,长在城里的孙女依然弄不清它的模样。有一天,小孙女用蜡笔在纸上涂抹,老太太顺手拿起了蜡笔,兴致勃勃地加入到涂鸦的阵营,把果子涂成红色,叶子涂成绿色,在白纸上画出了山楂树。一瞬间,小孙女全明白了。

以后的日子,老太太故事越来越多,画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一个偶然的机会,做美术编辑的儿媳看见了这些不讲究透视、没有比例的蜡笔画,立刻震惊了。儿子、儿媳怎么也不敢相信,从没学过绘画的老人会有这样的天赋,一出手竟然就是“后印象派”式的“大手笔”。

此后,拿孙女的蜡笔和水彩笔画画,成了老太太枯燥城市生活中的最大愉悦。儿媳发现,老人那些简单而来源于生活的蜡笔画,勾起人们对小时候生活的种种回忆,一切都是那样熟悉,很容易被画里流露出来的那种真诚、自然、纯朴的情感所感染。老人的画没有专业画匠的点、线、色块、色调、比例,但很逼真。那些花鸟都是与老人相伴多年的山区朋友,那些田埂上的花花草草,别人把它们踩在脚下,她把它们记在心里。

而且,老人的画不讲究技法、布局,真实朴拙,随性而为。在老人的笔下,自己曾经居住并抚养5个孩子长大的江家老屋,红彤彤的山楂树、金灿灿的向日葵以及山里顽皮的野猫、小鸟等家乡的―切都显得分外美丽。

蜡笔和水彩笔成了老人的伙伴。从2003年至今,老太太一共画了一百多幅作品。

“梵高奶奶”受万人追棒

2006年1月9日,老太太的儿子江先生开始在自己博客上粘贴母亲的画,并写下老人的一系列故事。让江先生意想不到的是,这些画上了网络之后,竟然迅速走红。

2006年2月13日,《南方都市报》整版报道了老太太神奇的绘画经历。随后,《南方人物周刊》等媒体也相继进行报道。2006年6月23日,老太太还被凤凰卫视请到《鱼豫有约》直播室。直爽、朴实的老太太一出场就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2006年7月22日,常秀峰图片故事博客在奥一网开通。同年8月,新浪也为她开通了名为“梵高奶奶常秀峰”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59410853)。博客公告栏中写道,虽然常秀峰不知道什么是“后印象派”,但大家还是送给她一个很响亮的称号“中国农村的梵高”。

开通博客不到一月,点击率超过8万。每一幅画的点击率都在2000次以上。一时间,“梵高奶奶”的称号红遍整个网络。

2006年11月,常秀峰再次受邀走进凤凰卫视《鲁豫有约》。在那里,老人的一幅《向日葵》与梵高的《向日葵》被并排放到了演播大厅。鲁豫询问老人对两幅《向日葵》的看法,没有一点绘画理论的常秀峰说:“这个叫梵高的人一定很不开心,他的向日葵不伸展,画得苦。我的向日葵有阳光温暖她,有土地养着她,有水滋润着她,就像我画她的心情一样,很幸福。”

老太太的儿子江先生说,在老太太的观念里,没有名利的概念,所以在录制现场,她非常地活跃。鲁豫给个话头,老太太就能接过去畅所欲言,爽朗的个性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大有抢去鲁豫风头之势。老太太对“红”也毫无概念,鲁豫问她:“你知道网上现在有多少年轻人在崇拜你吗?”老太太想了想答:“几十个吧。”观众笑场。

此后,老太太一下成了广州名人。并不常出门的她,偶尔在儿子和儿媳的陪伴下到附近公园游玩时,常常会有人请她签名,向她求画,不识字的她只能照葫芦画瓢签上自己的名字。

“梵高奶奶”依告网络走红。对于别人称自己为“梵高奶奶”,老太太更是纳闷。她说:“我不姓高,也不姓梵,村名也不叫这个,方圆几个村也没有叫这个名的,我咋就成了梵高奶奶?”当儿子给老人解释后,老太太方明白过来。就是这样一个对“艺术”、“文化”很陌生的农村古稀老人,以不经意间自然流淌出的本真之美,感动着众多生活在浮华之中的城里人。画画,让老太太找到了打发时间的事情,还有了“粉丝”和“外事活动”。老太太对此挺高兴。

江先生说,虽然老太太每天会简单点击博客,看看自己的画作,但不识字的她,只能叫儿子依照自己的意思写日志和复述网友回复内容。当然,作为古稀之年的老人,城乡文化的冲突几乎天天在她身上上演,也由此撞击出了很多的乐趣和老太太想不明白的困惑。

比如,老太太画了一幅画,江先生将它扫描到了网上,老太太就问了:“咦,我的画怎么爬到那上面去了?”还有一次,江先生将老太太的一幅画在外面放大,做了一张喷绘回来,拿给老太太看,老太太更觉得神奇了:“这画明明放在家里,你怎么又变出一幅,还这么大?”

“梵高奶奶”受到人们的喜爱,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江先生说,人人都渴望打破常规,但又不得不遵循所谓的常理和游戏规则。老太太的画不按规矩出牌,率性而为,真实朴拙,给渴望突破和改变的人们带来了惊喜。同时,老太太的画勾起了每个人的乡愁。

有网友评论说,这才叫艺术,谁要敢形容老太太的画精美,就跟谁急。更多的网友则在老太太的画和江先生配的写老太太往昔生活的文字中,读到了浓浓的乡愁,点燃了漂泊异地的人们对童年、对父母、对乡村的追忆和思念。

江先生说:“其实,城里人也有乡愁,很多城里人都在彼城和此城甚至异国奔波,他们也有浓浓的对家和往昔生活的怀想,老太太的画暗示了都市人压抑着的这种情感。”对于老太太今后的“绘画生涯”,江先生说没有规划,顺其自然,让老人家继续自娱自乐吧。

众人眼中的“梵高奶奶”

河南省美协副主席、著名油画家曹新林看到老人的几幅画后,非常惊讶。他说:“没受过一天正规训练就能画出这样的作品,老太太的绘画天分很高。这属于原生态画作,朴实、漂亮,很有艺术灵气。央视青歌赛不是分为流行、民族、原生态几种流派吗?我看,老太太的画就属于我们美术界的原生态画法,其中还夹杂着些农民画。”

当看到《江家老屋和古树》这幅老太太的成名作时,曹新林说:“这幅画很有味道,画里蕴含着一种韵 律。老太太的画质朴、纯净,完全没有美院或科班人的绘画技巧与套路,近似于天真无邪的儿童画,这是它之所以打动人的真正原因。”

重庆知名画家米可分析常老太太的画说,艺术是每个人天性的反映,质朴更能体现出一种境界。目前,国内已出现一些小流派,被称之为“素人画派”,他们主动放弃学院式规范教育,全心体会大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返璞归真可以达到更高艺术创作境界,使艺术品更具灵性。

陈鲁豫说:“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可爱的老太太。”

网友们也纷纷留言。网友“羊身上的BLoG”留言:太美了。用心灵和原生态的色彩,孩子般的拙笔画出到骨髓的意境。向奶奶学习,您告诉我们什么是地球,什么是家园。

网友“小马哥”留言:您的画有一种灵气,那是艺术家的灵气;还有一种活气,那是根植民间的活气;还有一种大气,那是超越绘画艺术的大气。

网友景凌飞留言:我不懂得如何欣赏画,但我喜欢这种平淡的生活和浓墨飞舞的痕迹。我都难以想象自己70岁时会是什么样子,是否和您一样永远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呢?祝您健康快乐长寿。

网友红叶留言:深深让我感受到艺术的震撼力,也让我想不到的是,一位老年着手画笔的人,画出让中国美术界震动的作品,艺术真变成了何人都能为,已不再是资深人士的专利了。

网友“猫儿Molly”留言:奶奶的画看着真温暖,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生活。用色也很靠谱,真的挺喜欢。想起了我奶奶,虽然她已经不在。但当时她做过好多布艺,都特别漂亮,上一代人真的挺棒。

网友周志坤留言:在一睹常奶奶的那些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图片后,我不得不承认,一丝温暖而柔软的感动在我心中缓缓升起。她和她的画,唤起了我对最纯朴的乡土情感和乡土风景的回忆与留恋。 佟天里村庄的亲人》、《夏天的荷》、 《秋天的高粱》、《玉米与豆角》、《石头、猪圈和鸡》、《江家老屋和古树》……一幕幕似曾相识的图景浮现在我的眼前。梵高奶奶以及梵高奶奶的画作让人们感动了。她笔下的那些往日生活场景,让许多人心向往之。这种有些矫情的向往直接来自这个高楼大厦的南美式魔幻主义城市语境,更来源于人类那最原始而美好的自然情感。

网友的追捧并非仅仅停留在网络上。一位旅居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中国女士,给江先生打来电话,说在网上看到他母亲的作品,简直都要折服得晕倒了,她热情邀请老太太去荷兰,想带老太太去梵高博物馆参观。

法国著名摄影家斯鲁本非常喜欢老太太的作品,他收藏了老太太画的《石榴树》。斯鲁本对江先生说:“你的母亲和我一样,都在用心地做一件事情――艺术。”

简单的都市生活

2006年12月18日,74岁的常秀峰从广州回到河南南阳,记者前赴老人的家乡采访。

对于常秀峰笔下的常常画到的荷花,村里的老人们回忆说,那个荷塘几十年前存在过,现在早已变成了玉米地,没想到她清宫记得。

谈起在广州的生活,常秀峰老人说,每天早上直起床后开始手洗衣服,用毛巾擦客厅地板和自己卧室地板。接着开始做早饭,煮白粥或者黑米粥。9点左右,到阳台画桌,铺开纸张。画几天前开始的画或者机关报作。不过,要光线好才可以,因为眼睛有病。

老人说,她平均半个月下楼一次,因为腿脚不便,走走觉得累,不如在家里舒服。每10天左右接待一拨或者几个“常粉”,说自己的画是画家乡哪个地方的树和山,是哪个时候的事情。每棵树的位置,以及房子是谁家的,为什么这样画等等。

脑埂病人的康复训练范文第5篇

一、学习无线电

1930年,我在中共上海法南区委工作,大约在四五月份,中央通过江南省委派陈寿昌(后进入苏区,牺牲)找我谈话,要我到中央特科工作,原因是我曾学过点电机专业。我说:“我都丢光了。”他说:“你有基础,可以边学边干嘛。”我是在1925年五卅运动中,参加共青团后又转党的。参加革命后一直在地下做青年学生和工人的工作,对于在学校时学过的电机知识都已荒废了,真是没有想到,早已丢掉的专业,又要捡回来。既然组织已经决定了,党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我只好再从头学起。

和我在一起的还有湘鄂西苏区派来的两个年轻同志,我们先在沪东华德路租了一间房子。我的任务是帮助他们学习,负责我们三人的组织生活和衣食住行。不久,陈寿昌派翁瑛(后进入苏区,叛变)为我们讲授无线电和电机工程的一般基础知识,他还给我们一本无线电课本和英文的袖珍本《业余无线电学》要我们学习。我们从组装三个电子管的收音机开始,然后四管、五管,同时我们还要学报务,学普通电码,伍云甫、王子纲又先后用手键教我们收抄练习。那时年轻,手巧眼明,学得非常顺利。两个多月后,我们就可以每分钟收英文120个字母,阿拉伯数字则可达到80到100个,并曾用我们自己安装的15瓦功率的发报机,为附近地区我党的地下电台做试验性的通报。当第一次叫通时,我们兴奋异常。后来和我们联系的还有吴永康(1937年在西路军牺牲),他们在北四川路开了个电器行,我们需要的设备、器材、元件,大多数是他送来的。

为了避免外界的怀疑,不能在一个地方久住。不久,我们搬到沪西小沙沟路和康垴脱路交界的地方,此时湘鄂西苏区来的两个年轻同志已经回原地去了,组织上又派来两个同志,一个是湘鄂赣苏区来的,姓王(后来发现他常到舞厅去玩,组织上不放心,将他调走了),一个已经忘记了姓名。有一天,陈寿昌突然闯了进来,他脸色阴沉,神情严肃,进门后就从衣袋中掏出一卷钞票,往桌上一放,对我说:“小宋,现在外面很紧张,除了到街上老虎灶打点开水外,从现在起,不要往外面跑,在小饭铺包饭吃,让他们按时给你们送。”又说:“估计要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不可能找你们联系,翁瑛和伍、王两位同志也不可能到你们这里来了,你们自己学吧。”事后我们才知道是特科书记顾顺章叛变了。虽然顾不知道我们的地址,但此人很精,对党中央情况非常熟悉,因此我们要格外小心。两三个月后,陈寿昌才再来和我们联系,并对我说:“翁瑛已去中央苏区。”不久,王子纲也和我们取得了联系。又不久,中央派乐少华接替陈寿昌领导我们。乐是外行,业务上我们不仅自学,而且还要教别的同志学习。

在小沙沟路住得太久了,我们只好又搬回原来的地方。这时,那两个同志也走了,组织上又派来徐以新和我同住。经过观察了解,我们发现房东是个流氓头子,拉帮结伙,人员来往更是复杂,同官方也有联系。他经常到我们的房间串门,我们对他十分戒备警惕,不再搞发报的东西。总之,一切文件以及任何能引起他怀疑的东西都不在家里存放。我们两人只有一把钥匙,出门总是把钥匙交给老板娘,以示我们对她的信任,也表示我们是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

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我们已基本上掌握了无线电通讯的基本技术。这时,红军的革命战争发展得很快,我们预感到新的战斗任务正在等待我们。果然不出我们所料,1931年9月,乐少华向我们传达了中央的决定:“在中央搞无线电通讯的一些同志,要进入苏区,宋侃夫和徐以新同志到鄂豫皖去。”并要求我们在动身之前记好四套密码。为了避免进入苏区时发生意外,密码不能写在纸上带去,要背熟记在心里,到苏区后再默写出来。要我记住的是三套:同中央苏区、湘鄂西苏区、赣东北苏区联系的密码。要徐以新记住的是与上海中央联系的密码。乐少华还告诉我们这个任务是由当时特科负责人黄平(后叛变)制定并指定要我们去完成的。

当我们把密码背熟后,就准备离开上海进入苏区。

二、进入苏区

我和徐以新一路,我们虽然同岁,但我显得大一点,于是决定路上以兄弟相称,我为兄,徐为弟。行前,组织上向我们交代了沿途所住的旅馆和路上所用的化名,并告诉我们,在约定的时间、地点自有交通来接我们。再有,此次进入苏区的不只你们二人,路上如果碰见其他人,即便认识,也不要打招呼。

1931年11月我们乘车经南京走陇海路到开封,当晚住进组织上为我们指定的旅店内。那时,旅客的名字都写在账房间的黑板上。果然,当晚有人按约定的时间和我们接了头,并已为我们买好去信阳的车票,叮嘱我们在鄂州换车时,到什么地方去吃饭,这时不会有人来接头,但会有人在暗中保护;到信阳后,住哪家旅店,用什么化名,在什么时间去一个卖纸烟的小铺子,用约定的暗语去买烟,会有人同我们接头。

我们到信阳,待住进旅店后,天色已经很暗了,徐以新急忙找到那家小铺,由于接头时间已过,小铺已经上板关门了。关系接不上,我们很着急,只好再住一个晚上。但那时每晚都要查店,于是我们谎称去武汉路过此地,徐突然生病,只好在此地下车为徐看病,桌上还放了几个药瓶,就这样骗过了查店的。第二天再按规定时间到小铺接上了头,与我们接头的同志要我们第二天去一个天主教堂医院拿药,那里有交通在等我们。

第二天,我们在天主堂医院找到了交通。我们当即改装,扮成小商贩,交通挑着担子在前面带路。出了信阳西门后,他告诉我们:“城外有几道岗哨,你们不要四处张望,对付盘问,不要惊慌。”走了将近大半天,他又告诉我们:“前面是民团的一个寨子,你们不要理他,我们和他们有过协定,如果他们抓了红军的人,我们就血洗他们的寨子。”果然,走到寨子前,他们喊我们“”,可是并不管我们。天色越来越暗,下起了毛毛细雨,田埂狭窄,泥泞不堪,一路上跌跌撞撞,浑身溅满泥浆。我这个一直在城里长大,过惯城市生活的学生,几乎无法走这样的乡村小路,只好在冬水田里行走。这时由另一个交通员带路,从路上又走来几个人,我们会合在一起后又继续赶路。夜幕降临,我眼睛又不好,人家早就到了宿营地,我才慢慢地摸进村里。到了老乡家,这才相互做了介绍,其中有成仿吾、任炳煌,还有一个姓戴,一个已忘记了姓名。同志相见,分外高兴。交通员告诉我们,这里已是游击区,房东非常热情地款待了我们,有酒有肉,成仿吾酒兴很浓,兴致极高,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大家为我们开始的新生活而干杯。当晚就睡在牛棚里面,身下铺的虽然是稻草,身上盖的虽然是草帘,但心里踏实,睡得很香。第二天,雨还在下,路极难走,可兴致很高。当晚到达罗山宣化店,在县苏维埃留宿。第三天,我们继续上路,县里的同志要我们骑马,我从来没有骑过马,不敢骑,其他同志也不骑,仍然结伴步行。这里距离新集(鄂豫皖苏区中央分局所在地)还有100里路,当天行军50里,在过界河又住了一夜。

两天来由于在雨中的泥泞小道上赶路,我的两条腿已是寸步难移了。同志们决定把我留下,他们五人先走。没想到快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我竟然一个人落在后面。第二天他们出发以后,我觉得很不是滋味。于是我对我那两条不听用的腿进行按摩,活动筋骨,慢慢觉得腿脚可以勉强行动了。我决定继续赶路。在天色将黑的时候,终于赶到了新集(即现在的新县)。

新集原是地主民团的土寨子,寨墙已经坍塌,墙基还在,有红军站岗,问明我的身份后,就领我到中央分局。在分局见到了先到的五个同志,他们让我和一位姓蔡的秘书长接了头,我把中央密写的介绍信交给蔡后,他热情地接待了我,随后带我去吃了晚饭。饭后,安排我和徐以新到对面的军委机关住下。在军委机关我见到了从徐州、蚌埠、六安先期进入鄂豫皖苏区的蔡威、王子纲。在新的环境、新的生活即将开始的时候,旧友重逢,怎不令人激动呢?我们彼此交谈进入苏区的见闻,越谈越兴奋。是啊,新的人群,新的人与人的关系,一句话,新人新事是那样的吸引我们,看来我们都开始热爱上这块土地了。

苏区的生活和地下党的生活完全是两个样子。在这里,人和人的关系是同志式的兄弟般的关系,诚恳真挚,亲密无间。地下党工作呢?同志间虽然也很亲切,但由于环境的限制,接触的圈子狭小,视野不可能开阔,更不能畅所欲言,因此总觉得有点距离。可以说在我的一生中,苏区的这段生活是永远令我怀念的,我从来没有过得那么快活、那么兴奋、那么舒畅。

从到达苏区的第二天起,清晨听到号音,住在新集的所有机关、部队、民兵,全都涌入“红场”,进行操练。歌声、口号声此起彼伏,人人热情奔放,个个心胸开朗,这里真是一座革命的大熔炉,各种私心杂念一扫而光。我深深地感到,这才是万众一心,这样的队伍是不会被打垮的。更可贵的是苏区的所有领导同志经常和大家一起来到“红场”,进行各种活动;在活动的间隙,广泛地和群众、干部接触,谈话、散步,晚集会也是如此。节假日也要在“红场”搞各种活动,大家在一起演戏、唱歌、赛球、开运动会,官兵之间、军民之间、干群之间毫无拘束,同享欢乐。当时我还是一个奋发向上的青年,在这滚滚的革命洪流中怎么能不激动呢?真是什么事都想做,什么活动都想参加,每天的情绪都在亢奋之中。

三、器材奇缺,无法建立电台

我到苏区是为筹备建立电台的。可是苏区的通讯器材奇缺,电台暂时建立不起来。于是比我们先期到达苏区的蔡威、王子纲他们首先办了一个无线电训练班,培养通讯人才,我和徐以新来后也参加了这个训练班的工作。这个训练班不仅搞无线电,也搞有线电,电话也归我们管。那时在训练班学习的学员,现在还在的有游正刚、冯吉禄、徐明德、刘息生、陶万荣等同志,耿协祥同志也是此时来学机务并兼学报务的。担任教师的除蔡威、王子纲外,还有钱钧、戴国栋、马文波等(钱、戴二人1932年过平汉铁路时离开部队,不知下落)。

在未建立电台前,组织上要我临时在军委参谋部工作,主管谍报和机要方面的事。而电台方面的工作,只好一方面训练人才,一方面积极收集电讯器材进行筹备。在1931年活捉岳维峻(冯玉祥部的一个军长,被俘后为我们做了不少事,也为我们购买了不少东西,如棉花、布匹等,我们撤离鄂豫皖苏区时,被下令杀掉了)那次战役中,曾缴获到不少电讯器材,同时让军委的特务队通过红安界河口的商人,到武汉为我们再购买一些。那时,如电池、变压器、电子管等重要器材,还是可以买到的。

电台虽然建立不起来,但我们还是在军委机关找了一间房子,组装了收音机,架起天线,装好各种设备,进行收集情报的工作。开始只收点中央社的新闻,由于苏区消息闭塞,在当时那也是新鲜的,经过我们分析,就可以了解到其他苏区的红军在什么地方打了什么样的仗,再作为我们的消息在小报上登出来。

后来我们又搞了一台发报机,但试叫几次,均未叫通。直至1931年底,我们占领了黄安县城,活捉了敌师长赵冠英,才缴获了一部不完整的电台,还是缺东少西,红四方面军的电台还是建立不起来。

四、“天”赐良机

未到苏区之前,我不认识。大概是到新集的第二天,我和蔡威到军委的小餐厅吃饭,见一个人正站在桌旁闷头吃饭,他没有和我们打招呼,我们也不好问他。我觉得此人很奇怪,表情冷漠,也不开朗。这时一个警卫员进来和他讲了几句话,我发现他是江西萍乡口音(我也是萍乡人),就估计他可能是,可我不好问他。吃晚饭的时候我采取了主动的态度。我问他是否是萍乡人,他说是,我说我也是;他说他是北路人,我说我是南路人。他马上说:“南路五陂下宋家可是大户。”我也不客气地回了一句:“北乡张姓也是个望族。”张问我:“从上海来?来了几个人?同谁一路?”我一一做了回答。张又问我:“在哪里读书?”我说:“在浙江杭州。”张说:“那是的老窝子。”当张知道我们是搞无线电通讯工作的时候,他表示对使用无线电通讯不放心,怕敌人偷听去。我们予以解释后,他又急于建立电台,催我们赶快搞起来。我们告诉他现在器材不全,他就亲自把保卫局长周纯全找来,当面交代他要想方设法到外地去购买器材,需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

中央分局没有人管我们,军委参谋部也不管我们,我们由直接领导,他指定周纯全和我们联系,需要什么东西都由周负责。周还管我们的吃用,他把缴获的最好的手表也给了我们。当时正进行“肃反”(周也是管“肃反”的),由于“肃反”扩大化,常常是上午还在一个桌上吃饭的人,下午就不见了。那时有三大罪名:改组派、第三党、。我、王子纲和蔡威由于刚到苏区,身上还有几个钱,遇到伙食不好的时候,我们就跑到新集的小饭铺炒两个菜吃吃。有一天,周纯全对我说:“小宋,你们要注意,想吃东西不要到馆子里去吃,可以买回家来吃。现在苏区有一个吃喝委员会,以吃吃喝喝为掩护,收集苏区的情报,如果有人说你们是吃喝委员会的,就不好办了。”从此我们就再也不敢到小饭铺去吃饭了。不过,这说明周纯全和我们的关系是不错的,是信任我们的。

攻克黄安以后,缴获了一些电信器材,东西不少,但不配套。最缺的是电源,有发电机没有汽油,电池也难以买到。发报机中的线圈和电容器也缺,电台还是建立不起来,特别是汽油,很难搞到。恰巧这时发生了一件事,真是“天”赐良机。

1930年初,军的一架德式教练机因迷航后汽油烧完,被迫降落在根据地,被我军俘获。1931年夏,这架飞机修复后转移到新集,命名为“列宁号”。这是红军的第一架飞机。驾驶员龙文光(后改名龙赤光)被俘。有了这架飞机,军委成立了航空局,龙文光经教育释放后当了局长,政委是中央派来的钱钧(曾在苏联学过航空机械),并派一个班的同志日夜守护。战斗中缴获的汽油都要送到机场,因此飞机场存有不少汽油。

一天下午,“红场”正在开运动会,我是总指挥。突然,军委副主席蔡申熙同志跑来找我,说有紧急任务,要我立刻去飞机场。原来他得到情报,龙文光要驾机逃跑。给我的任务是: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他逃跑。我思索很久,觉得最好的办法是把汽油从机场运走。蔡表示同意,并说:电台需要汽油,名正言顺。他还指示我把飞机上的汽油也放光运走,问我有什么办法。我说:见机行事吧。

吃过晚饭,我带了几个战士,连夜行军50里,到达机场后,找到龙文光,我说:电台需要汽油,蔡副主席要我们到你们这里来借,他说可以。我又说:这里只有十几桶,不够用。他说:那怎么办?我说:连飞机上的汽油也要借给我们。这时,他脸色十分难看,半天才说:你们拿吧。我说:你们帮我们把汽油放出来,他说你们自己倒吧。我一听,这不是有意难为我吗?我的确不知道飞机上的油箱在哪里。好在我懂得一点机械,大胆地爬上飞机,七摸八搞,找到了油箱的出口,把飞机上所有的汽油都放了出来,这次不仅解决了汽油,连机油、油都解决了。我们找了百多个民工,挑的挑,担的担,把所有的油都运了回来。

五、终于有了电台

油有了,器材也搞到不少,但仍然缺少电子管和电池,特别是发报机上的5瓦大型电子管,特工在武汉也买不到,因此,电台还是迟迟建立不起来。

1932年2月间,在新集北的潢川打了一仗,缴获了一部完整的电台,真是雪中送炭。我急忙跑到前线去接收, 又见到了。

我第一次见到是在1931年11月下旬,他在黄安战役负伤后,在新集养伤,在军委我见到了他,但没有交谈。我早已耳闻他是一位有名的红军将领,见面之后,给我的感觉是温文尔雅、一派儒将的风度。这次在潢川前线指挥部,亲切地接见了我。指挥部设在一间大房子里,和他同住的还有政委、参谋主任舒玉璋,他们都睡在地铺上。他们三人同我谈了很久,言辞不长,态度亲切,在他面前不会感到拘束。舒玉璋对有关电台的情况问得很详细,在一旁也不时插上几句话。叫舒玉璋把电台交给我带回,并简要地介绍了部队的情况,还带我到阵地上进行了参观,行前又赠送给我们两匹很好的骑兵马,一匹给了蔡威,另一匹我一直骑到长征路上。

有了这部电台,加上充电机、手摇马达,设备就比较完整齐全了。这时我们也离开了参谋部,在钟家畈(新集到麻城的路上)找了几间破房,修整一新,安装好设备,架设好天线,开始了工作。从此,四方面军正式建立了电台。电台由我、徐以新、蔡威、王子纲负责,还有几个训练班的学员,几个管充电机的机务人员,并派一个班的战士进行保卫。大约在三四月间,我们开始正式呼叫,首先呼叫的是中央苏区。

王子纲报务十分精通,手法极好,又快又明。好的报务员在手法上都是各有千秋,不用通话,从手法上就可以判断对方是谁打来的。与中央苏区叫通后,我们就判断出和我们通报的是我们很熟识的老康(即曾三),中央苏区电台的其他同志,由于他们大部分是被俘的解放战士,如王诤(原张辉瓒的报务队长)、刘寅(原张辉瓒报务队的见习报务员),过去从未接触和联系过,我们当然不可能知道。

因为通报密码是我从上海带到苏区的,译电工作就一直落在我的身上。一开始通报,报文极其简单,因为还是怕敌人听到,不大放心。第一封电报是向中央苏区汇报黄安大捷的情况。中央苏区回电也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向我们祝贺,并通报了中央苏区的胜利消息。随后我们才陆续收到用电报发出的一些政策性文件,如土地政策、工商业政策、俘虏政策、地富政策等。紧接着与湘鄂西、赣东北苏区也相继叫通。自从苏区有了电台,尽管各个苏区被敌人分割在祖国各地,相距千里,但政策可以随时统一,全国苏区形成一家。

1932年在皖西北苏家埠一带打了一仗,这是四方面军在鄂豫皖打得最漂亮的一仗。消灭敌军三万余人,活捉敌军总指挥厉世鼎及不少师长、旅长,缴获机步枪两万余支、山炮数门。

战役结束后,我和钱钧及兵工厂厂长(姓丁)急忙赶到前方收缴战利品。途经商城、青山寨、金家寨,到达麻埠街。在一间大房子里堆满了无线电电台的器材,我们简直是喜出望外,真是有如天上掉了馅饼。我们粗略地估计了一下,至少缴获了三部电台。我们用了四五天的时间,把所有的机器设备检查了一遍,进行了清点,准备把所有的器材拉回本部。行前,领导还交给我两个被俘人员,让我带回,一个是马文波(总参三部原副部长,“”期间曾任外交部副部长),他原是陈调元电台的报务主任,报务技术纯熟,比较精明,也懂一些机务。另外一个是机务员。和我们一起回来的,还有几个新参军的学生,其中有两个女生,陶方荣就是其中之一。

这批器材运回以后,电台的装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人手仍感缺乏,训练班的学员不能当班,那时对马文波还不敢大胆使用,只能让他收译新闻。由于需要,又建立了一部电台。一台由我和王子纲负责,跟随指挥部行动;二台由蔡威、马文波负责,跟随二十五军行动。

一台与二台的通报不很顺利,有时只好派骑兵联络,或者用电话联系,那时电话线已有两三百里长。此后,两个台又合并在一起。电台行动异常困难,比山炮营还麻烦,有些机件不能用牲口驮,要用人背。到四川后,才专门为电台成立了一个运输营,约600多人。

六、过平汉路进行外线作战

1932年9月初,部队从皖西北回到黄麻地区。这时,集中30余万兵力,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剿”。新集的大沙河发大水,的飞机开始集中轰炸新集,主力部队在七里坪及冯寿二打了一仗,这是一场最激烈的战斗。集中了他的嫡系部队胡宗南、上官云相等五个主力师,武器好,火力强、装备完整优良,并配有十几个团的杂牌军。这场战斗虽然我们也消灭了敌军几千人,缴获机步枪五千余支,特别是缴获了蒋军主力部队很多的自动步枪,装配到我军每连两支,火力得到了加强。可我军的伤亡也非常惨重,付出的代价太大,仅师团级干部就死伤不少。十一师政委、一位威信很高的领导甘济时光荣牺牲了(后为李先念接任),全师指战员都为之流泪。十一师师长刘英,头骨被打碎,脑浆溢出,不省人事。十二师师长陈赓、副师长何畏均身负重伤,他们都是被担架从火线上抬下来的。副总指挥蔡申熙在河口战斗中,身负重伤,抢救无效,光荣牺牲。申熙同志是黄埔二期的学生,是我党一个非常有才干的领导人,他的牺牲使我们感到十分痛心,至今我仍然十分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