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合成材料行业分析

合成材料行业分析

合成材料行业分析

合成材料行业分析范文第1篇

1.研究数据基础

煤炭企业综合机械化采煤过程中,需要消耗各种材料以及水、电资源,其中材料又可以根据煤炭生产过程的各项具体作业和材料用途,将煤炭生产类材料划分为大型材料、小型材料、油脂、机械配件、专用工具、木材、火工品、建工材料、支护材料、末采材料、防突材料、其他材料等。在这些材料中,不同的煤炭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会相应的增加或减少材料消耗项目。本文在山西选择具有区域代表性的某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矿井进行调研,对综合机械化采煤材料成本进行分析,由于煤炭市场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下滑对煤炭企业的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生产材料的数据波动较大无法正常反映实际消耗,所以选择2010年和2011年的煤矿采煤材料消耗数据为基础展开研究。

2.研究数据的信度和效度

(1)数据的信度分析通过对样本矿2010年和2011年3个综采工作面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的采煤材料消耗数据进行收集,完成样本矿综合机械化采煤的吨煤材料费用统计。为保证数据测度的准确可靠,始终坚持三角检定法进行数据的核实和检验,即领料单统计、生产区队核实和现场查验相结合。在过程中,严格剔除综合机械化采煤生产过程的非正常材料消耗,尽可能基于长时间的材料消耗统计,分析样本矿综合机械化采煤的吨煤材料费用,最后将取得的吨煤材料费用情况与所属地区,采煤地质条件基本相同,生产情况基本相似的矿井进行横向比较,吨煤材料费用的差别在±0.003,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2)数据的效度分析在持续生产过程中,样本矿吨煤材料费的统计满足企业实际预算需要,但考虑到材料消耗中的诸多材料消耗动因与吨煤无关,例如大型材料一般采取配置的方式按照生产接续进行增加;油脂等消耗与机械的运转时长相关;木材、火工品、建工材料、支护材料、末采材料、专用工具和小型材料等都是间接的由吨煤生产而消耗。本文在对各项材料进行详细测算时,坚持采用直接动因分析,根据不同的成本动因为基础计算采煤材料消耗,这样保证了分析作业的消耗而不单纯是产品的消耗,从而把相应的材料消耗分解到各项作业中。最后,各项材料消耗总费用确定的基础上,按照对应产出的原煤量进行吨煤材料费用计算,这样既保证了数据的有效性也体现了可操作性。

(3)材料成本的分析根据煤炭生产过程的各项具体作业和材料用途,结合煤矿实际管理需要,将煤炭生产类材料划分为大型材料、五项材料、末采材料、专用工具、小型材料、油脂及乳化液、机械配件等七大项,针对每项材料进行定义、分类和消耗分析。大型材料是指原煤生产中使用的电缆(16mm2及以上)、输送胶带、钢管、钢材、钢丝绳及风筒。煤炭企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大型材料消耗,主要是在采煤工作面形成过程中,按照工作面的走向长度进行投入,回采过程中回收复用。五项材料是指正常生产中的五项材料消耗,范围包括木料、火工品、支护材料、建工材料及其他材料,其中对于生产准备、掘进等工程用的材料不应包括在五项材料的消耗中。专用工具是指在煤炭企业生产过程中专用的工具,包括常用工具、特殊工具及仪器仪表,一般按照周期进行人员配置。小型材料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量很大,属于易耗品,通常种类繁多,不同生产条件的煤矿生产所用的小型材料也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生产条件具体区分,通常具体包括:漆类、档板、档圈、弹垫、10mm2及以下的电缆、法兰及法兰胶垫、密封圈、截止阀、螺栓、螺母、铜线鼻子、胶类、电焊用具、电流表、管材、金属工具、开关、弯头、堵头、直通、绑扎带、钻头、灯具、矿井安全用品等。油脂及乳化液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为保证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良好运转所使用的各类油脂和乳化油,一般采取周期性更换。具体来说,油脂项目包括支架浓缩液(或支架乳化油)、工业齿轮油、液力传动油、抗磨液压油、机械油、脂(钙基、锂基)、二硫化钼、柴油机油、汽轮机油、防冻液、刹车油、冷却液、冷却剂、冷却油、柴油。机械配件指煤矿生产过程中所用设备的所有零部件,通常分为易损件和大部件。在煤矿生产中,小型设备主要包括水泵(非泵房使用)、开关(非组合开关)、空压机(井下使用,非固定)、照明综保、煤电钻综保、局扇(非主通风机)等;而大型设备主要包括采煤机、刮板运输机、转载机、破碎机、液压支架、超前液压支架、变电站、乳化液泵站、喷雾泵站、组合开关、通讯信号保护、胶带输送机(顺槽、大巷、斜井、上仓、配仓)、除铁器、振动筛、给煤机、锅炉、空压机(地面固定)、变电所高压柜、变电所低压柜、水泵(中央泵房、地面加压供水泵房使用)等。末采材料,指末采过程中所发生的材料消耗,一般是锚杆、锚固剂、托盘、铁丝、钢丝绳等。采煤过程中按照采煤结束时工作面长度进行一次性投入。根据该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材料消耗数据统计,七项材料消耗在综合机械化采煤的吨煤成本中所占的比例,由小到大依次为大型材料43.76%、机械配件36.63%、小型材料9.03%、油脂及乳化液6.34%、末采材料2.32%和专用工具1.39%。

二、采煤成本的控制和优化

通过对该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的各项材料成本分析,结合煤炭行业相关专家讨论,认为样本矿的综合机械化采煤材料消耗项目、消耗材料构成和材料消耗特点具有一般性,当前综合机械化采煤材料成本的构成主要有大型材料、机械配件、小型材料和油脂及乳化液,按照ABC成本管理法并结合煤炭生产材料消耗特点,重点对上述四类材料成本进行控制和优化分析,提出针对性控制优化路径和方法。

1.材料成本的控制优化路径综合机械化采煤的材料成本控制优化路径主要从两个方面:基于生产技术层面的材料成本控制优化和基于生产管理层面的材料成本控制优化。技术层面的材料成本控制是基础,重在降低投入,管理层面的材料成本控制是完善,重在合理使用,通过两方面的采煤材料成本控制优化路径探寻,能够较为全面的实现总的材料成本控制和优化。

(1)基于生产技术的材料投入控制优化路径采煤过程中,生产技术人员要科学分析工作面的煤层地质条件,按照实际需要选择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技术方案,同时立足自身进行设备选型,整合全套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的效能,使整个采煤机械化生产体系达到最优工作效率,降低设备损坏率和机械配件的投入量,最终实现原煤生产的材料成本投入最优。基于生产技术的材料投入控制优化路径:巷道支护方式的优化采煤过程的优化(合理设计初采、过断层和末采环节)运输系统的设计优化通风系统的设计优化机电系统的设计优化。在优化过程中。

(2)基于生产管理的材料使用控制优化路径生产技术方案确定,在理论上材料的基本投入类型和投入量随之确定,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人为的操作和使用等问题,会对材料的消耗产生极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强化生产材料管理,尽可能使实际的材料消耗贴近生产技术方案的设计值。基于生产管理的材料使用控制优化路径:按照ABC管理法进行材料分类基于定额指标控制材料使用量(按照材料消耗动因分析科学测算定额标准)基于LCA理论分类设置材料管理台账提高材料的回收率和旧品复用率根据材料使用特点采用多种方法优化使用量。在优化过程中,具体对应重点控制的投入材料见表3。

2.材料成本的控制优化方法材料成本控制优化的具体方法需结合路径选择:基于生产技术的优化路径中,材料投入控制的具体方法只有通过技术方案的对比和优选,按照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选择各项材料成本投入最低的方案,主要体现在采煤技术的创新层面;基于生产管理的优化路径中,可采用的材料使用控制方法较多,需要结合不同材料的使用特点进行分析和管理,主要体现在材料管理方法的创新层面。在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相对成熟的情况下,基于技术创新层面的材料成本投入降低较难,这里重点提出基于生产管理创新层面的3项材料成本控制优化方法。

(1)ABC材料分类优化管理借鉴ABC物料管理法的基本原理“区分主次,分类管理”,将生产材料管理对象分为ABC三类,以A类作为重点控制对象,属于价值高、品种少的材料;B类为一般控制对象,属于价值较高、品种较少的材料;C类为辅助控制对象,属于价值较低、品种多的材料。其关键在于区别一般的多数和极其重要的少数。根据综合机械化采煤的总材料成本分析,生产材料也可划分为ABC三类进行管理,具体分类和对应的管理方法如下:A类,大型材料,每项材料建立台账,进行全过程使用管理,重点避免浪费和损毁;B类,机械配件,按照配件消耗定额进行分类管理;C类,小型材料、油脂及乳化液、末采材料、专用工具等其他材料,按照材料特点进行定额管理、限额管理和其他控制管理。

(2)基于台账式的设备动态管理煤矿“采、掘、机、运、通”体系所属各项设备都应建立台账,按照设备使用寿命,采用LCA(life-cycle-assessment)并结合工作环境的具体情况,定期进行检修维护,按照“配件—组件—部件”的损坏原理及时进行更换,防止小的配件损耗转变为大的部件材料投入,同时也降低了设备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机械设备所需的油脂及乳化液需要定期更换,制定相应台账进行监督管理,定期检测油脂是否达标,保证机械设备的良好运转。油脂及乳化液的管理原则,通过合理适量的投入保证机械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以减少设备损坏所带来的配件材料消耗,进而达到整体材料成本的降低。

(3)构建全面的材料消耗定额体系采煤过程中所消耗的七项材料,除少部分材料消耗动因和原煤产量直接相关外,其他的材料消耗动因都和原煤产量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各项材料需要细分消耗动因,制定科学的材料消耗定额体系。基于材料消耗特点制定的分项材料消耗定额体系,能够开展材料成本的精细化管控,可以较为准确的控制和优化各项材料消耗。

三、实证效果

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综合机械化采煤的材料成本控制优化路径和方法在山西某煤矿进行管理实践,该煤矿年设计生产能力为300万吨,开采方法为走向长壁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历时1年,该煤矿的采煤材料成本控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总体上吨煤成本由原来的495元/t,降低至296元/t。

四、结论

合成材料行业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材料物理性能 教学改革 新材料产业化形式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9-241-02

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新材料是材料工业发展的先导,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材料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与新材料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在传统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一批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称为新材料。任何新材料从研发到生产使用过程中都离不开科学的分析检测手段,材料物理性能分析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因此,新时期材料科学研究工作者必须掌握材料物理性能理论,并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材料物理性能》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增强材料类专业学生解决分析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适应新时期材料科学发展需求。基于新材料产业化形式与该课程课堂教学特点,我校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入手对材料物理性能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以期使新材料产业化形式下的材料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科研与实践能力。

一、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性质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主要涉及材料的电学、热学、磁学、光学以及热电学等性能。该课程主要研究上述各种物理性能的本质及其随着外界条件改变的变化规律和外界条件对性能的影响机制等。在此基础上,掌握各种物理性能的表征手段和方法。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内容抽象,不仅涉及到传统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还涉及到功能材料的相关知识。如果仅仅是以讲授原理方面知识为重点或主体,一方面课堂教学内容枯燥,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我们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方法,并对其进行实施与研究。

二、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新形势下材料类大学生的科学实践与创新能力,材料物理性能教学除了应该具有科学研究方法外,还势必要将具有引导性、实时性、前瞻性的问题引入到教学中,我们将该方法称之为“实事教学法”。该方法的使用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阐明课程主线

该方法实施的前提是学生首先掌握该门课程的学习内容主线,即让学生掌握课程涉及到哪些材料及其相关物理性能分析方法。通过网络期刊等资料的查询,了解新材料的研究动向,例如新能源材料、光电材料、电磁材料、纳米材料等新兴领域研究的成果,并且总结课程学习与新材料研究和开发的相关性。利用4学时介绍课程的总体概况及相关物理性能的特点,让学生对课程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A上设置课外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设定一个物理性能研究方法,通过查询资料获得该物理性能方法的应用对象或范畴,然后利用2学时按照小组进行汇报。带着问题有学习课程内容,即可以加强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二)依托于现有的科研环境和条件

在学生对课程有了整体的认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教学单位的科研资源,将课程的学习与现有的科学研究结合起来,这样让学生做到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程教学中将本教学单位的相关科学研究工作引入到课堂中,通过对现有实例进行分析。

例如在热学性能学习中,各种转变包括熔化、凝固及固态相变产生的热效应,使金属及合金的热函、热容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正是利用这一特征,可以研究材料相变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利用本单位的STA409PC示差扫描量热仪对玻璃陶瓷CaO-Al2O3-SiO2-CeO2的相变热力学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该玻璃陶瓷体系进行热分析测定,获得热分析曲线,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该玻璃陶瓷体系的相变活化能,从而确定相变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利用热分析技术可以测定材料的相变点,这样可以科学合理的制定新材料的合成或者加工工艺,便于增强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度。

(三)开展第二课堂

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有条件的课程在实验室完成,实践操作环节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对电学性能中电阻测量的学习中,我们完全可以在物理实验室进行,一边讲解理论,一边让学生进行电路的连接。学生通过直观地数据能够更好地理解单电桥和双电桥电路在测量电阻中的特点及区别,这样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以教学方法为背景进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以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为目标,以掌握新材料研究和应用发展为导向,结合课程的内容及特点和本教学单位情况对课程进行合理化设置。表1是依据“实事教学法”而设置的《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方案。

四、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与新材料产业化进程的关系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低碳生活、清洁能源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这就对新材料的性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材料主要以功能材料为主体,其研发和应用过程中离不开物理性能分析方法。因此,材料物理性能课程可以利用新材料进行丰富与扩展,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学生是新时期材料研究和生产的后备力量,将会成为新材料产业的主力军。为此,提高材料类大学生对材料物理性能分析方法本质的认识和理解非常重要。材料物理性能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加速新材料产业化的进程。新材料产业化必将促进材料类大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并增加学习主动性。

五、结语

我们从《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本质和特点出发,结合新材料发展动向,进行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突破了传统的单一讲授形式。“实事教学法”的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我们虽然在《材料物理性能》课程的教学中获得了一些经验,但是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为新材料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JYLY2014-01)与佳木斯大学教育科研项目(NO.JKA2013-001)资助。]

参考文献:

[1] 马向东.《材料物理性能》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19)

[2] 江民红,张潇燕,陈国华,等.新世纪材料物理性能实验课程的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初探[J].高教视窗,2008(3)

[3] 李享成,邓承继.“材料物理性能”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2010(5)

[4] Lijie Qu, Bin Li, Jing Wang,Yuemei Gu. Application of DSC Technique in Study of Glass Ceramic.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0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合成材料行业分析范文第3篇

价值工程管理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通过对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提高所研究对象价值。价值工程研究对象的价值,与研究对象的功能和成本有关,价值的有效提高是价值工程管理活动的目的。价值工程管理提高价值的路径有两种,一种是降低研究对象成本,一种是提高研究对象功能。功能分析是贯穿价值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价值工程管理的核心,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功能分析,通过科学的方法,消除不必要功能,降低成本,使研究对象的功能与研究对象的成本相匹配,从而通过价值工程管理获取较高经济效益。需要注意的是,价值工程管理提高研究对象的功能水平,并非研究对象功能水平越高越好,而是要求功能水平符合用户的要求,价值工程管理强调产品的功能水平必须符合用户的要求。这里的用户要求是多方面的,包括功能本身、使用条件、价格等等。价值工程管理的一般工作程序为:①价值工程管理的准备阶段。选择研究对象,明确目标和分析条件;形成价值工程管理工作文件;确定工作小组成员;制定工作计划。②价值工程管理的分析阶段。搜集整理研究对象信息资料;对研究对象功能进行系统分析;对研究对象的功能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确定应当增加、放弃或改进哪些功能。③价值工程管理的创新阶段。制定功能改进的方案;从功能、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对方案进行科学评价;编写提案。④价值工程管理的实施阶段。制定实施计划,组织实施,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调整,进行成果鉴定。

2价值工程应用于采购招标的必要性

2.1价值工程管理是采购招标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需求的多元化,材料的种类和样式越来越多,材料价值的差异越来越显著,生产及工程所需材料的数额越来越大。这样采购招标涉及的材料的成本越来越难以控制,导致了企业生产和工程建设成本越来越高。因此,处理好采购时材料功能与经济的关系十分重要,采购招标的核心就是提升所采购原料的性能与成本之比。使用价值工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对所采购原料的性能和成本之比进行控制。通过价值工程管理,可以实现企业生产和工程建设之间最佳的综合效益,防止企业生产和工程建设在采购招标中超概算、超预算、超中标合同价的“三超”问题。

2.2价值工程管理是控制采购招标费用的需要

企业生产和工程建设的招标采购过程中,通过价值工程分析,研究材料的功能与寿命周期成本的关系,提高所采购材料的价值系数,并且通过价值工程分析关发现不必要效能的材料,予以剔除或改进。这样,通过价值工程管理,可以有效控制企业生产和工程建设总成本。运用价值工程管理方法,可以通过创新提高企业生产和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使技术、经济和管理实现紧密结合。运用价值工程管理时,需要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寻找材料功能与费用的最佳结合方案,从而为企业生产和工程建设创造更大的价值。

2.3价值工程管理是选择采购策略的基础

企业生产和工程建设虽然采购招标策略可能不同,但采购招标都必须符合价值工程的标准:①材料的必要功能;②材料寿命周期费用的降低。不同的材料,可以满足同一功能,所以有些材料可以相互替代,这是价值工程管理的理论依据。在材料招标采购中运用价值工程方法,针对材料的功能、成本做出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可以有效提高采购材料的功能性和经济性。企业生产和工程建设中,通过价值工程管理,可以在达到预期效用的同时,节约材料采购费用。

3采购招标中运用价值工程评价的策略

3.1确定价值工程问题

3.1.1确定价值工程研究对象

运用价值工程分析研究对象,根据材料的功能和特殊要求,进行功能定义和评价。价值工程所用于此的方法有:功能重要性分析法、经验分析法、ABC分析法、价值系数法等。对企业生产和工程建设影响大的采购材料,进行重点分析。

3.1.2搜集可靠信息进行价值分析

价值分析的质量,依赖于信息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需要的主要信息包括:①市场信息。采购材料的供求变化、价格、技术服务等;②技术信息。采购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水平、科研进展、生产技术等;③成本费用:同类材料的成本费用等;④采购信息:材料的生产厂商的分布情况、信誉、远近等;⑤其他信息:包括国内外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等情况。

3.1.3分析功能成本

在材料采购招标过程确定材料的单项功能和综合功能,并进一步分析采购材料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的费用,进行综合调整,实现采购材料功能的最低费用。

3.2制定价值工程改进方案

①制定价值工程方案。通过多种途径或方式充分发挥决策人员和参谋人员的智慧,制定、改进方案。通过试验和评价,把改进方案进一步具体化和优化。②评价价值工程方案。包括技术评价、经济评价、社会评价几个方面,保证评价方案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现实上可行。③总评价值工程成果。采购招标的价值工程方案实施后,要实时进行监控,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出现的问题。

3.3采用有效途径提高创新能力

采购招标价值工程要突破现有条条框框的限制,基于功能提升和成本降低,大胆进行革新和改进。可以在采购招标中利用价值工程激励条款,促使材料供应商主动开展价值工程活动。或者企业采购招标管理者提出价值工程计划,要求供应商必须完成约定范围内的价值活动。

4结束语

合成材料行业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原材料;挑选;成本分析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行业领域也有了广大的发展空间,也促使了我国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和繁荣。经过这些年来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建筑施工产业市场和企业也都逐步建立起一套健全的发展管理体系,而近期建筑市场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加强烈,为了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扩大企业的发展空间,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益,各大型企业都纷纷考虑对其主要施工材料——混凝土进行比较和挑选,希望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基础上,扩大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状况使得商品混凝土之间的竞争也在持续激化,而且目前我国商品混凝土的发展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迫使商品混凝土的价格持续降低,造成商品混凝土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在不断下滑。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商品混凝土企业就必须要考虑其成本问题,因此他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做好降低商品混凝土成本工作。文章主要介绍了影响商品混凝土成本的主要物质,并对这些物质的成本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得出最优的商品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和配比方案,进而为商品混凝土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商品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和影响其成本的成分

要想降低商品混凝土原材料的成本,挑选较为便宜的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我们就要熟悉并了解商品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和影响其成本的原材料,并努力研究分析那些影响成分的成本,然后挑选最合适的一种商品混凝土原材料,从而达到降低商品混凝土成本的最终目的。商品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分别包括砂石、水泥以及辅助添加剂,而对于商品混凝土企业而言,砂石的单价都是固定的,影响商品混凝土产品成本的主要成分就是水泥和辅助添加剂。也就是说,我们要降低商品混凝土的成本就要在保证商品混凝土质量的基础上,选择最便宜、最合适的水泥和辅助添加剂及其配比方案。下面文章就会对水泥和辅助添加剂等关键性物质的成本、性能进行挑选和分析。

二、商品混凝土原材料的性能和价格分析

由于商品混凝土原材料中水泥和辅助添加剂的组合的多样性,为了得到最优的组合方案,我们不妨采用假设的方法,固定一个要素的平均值,然后分别进行分析计算,然后得出最后结果再进行对比,确定最低消耗值。下面文章就进行具体分析。

我们按照一般商品混凝土的搅拌组合配比的方法来进行试验和计算。我们按照商品混凝土的一般性能和标准:即强度等级为C30,坍落度取值210mm±10mm,1h的坍落度保留数据为170mm±10mm。我们假定所选水泥的价格均为0.32元/㎏,如果要让组成的商品混凝土有相同的强度等级和基本相同的综合效能,我们对水泥的选择有三种方案(水泥1、水泥2、水泥3),并且也要最后进行配比添加其他物质。下面文章就对三种方案的成本进行研究。

我们对于辅助添加剂的选择,要采取下面两种,即FDN添加剂(萘系缓凝高效减水剂)和PCA添加剂(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FDN添加剂的市场价格为2.2元/kg,它是30%含固量水剂产品,其掺量为1.5%,减水率是15%,而PCA添加剂的市场价格为5.6元/kg,它是20%含固量水剂产品,它的掺量为0.8%,减水率则为20%。我们把三种选定水泥按照统一的基础配比方案进行配比组合,并对三种配比产物的结果、性能和强度进行分析,然后调整三种配比产物的水泥添加量、辅助添加剂的用量,直到三种调配出来的混凝土的强度和综合性能达到假设标准和要求。也就是说,对强度偏低的混凝土添加其水泥的含量,对坍落度及其相关因素偏低的混凝土则要添加辅助添加剂的比重,通过对这三种不同配比组合形成的混凝土进行添加调和,最后形成综合性能基本一致的三种商品混凝土。

下面我们就对这三种性能基本一致的三种商品混凝土的组合成分的用量和价格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经过调和后的三种商品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和强度都符合当初设计标准,再对这三种成品的最后成本价格进行计算和分析后,得出水泥3配置的商品混凝土的市场价格最低,而其他的两个的市场价格基本一致;比较其混凝土的原材料我们发现,水泥3的原材料成本也比其他两种便宜很多,而且性能也较其他两种更为优越。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纵横对比和分析后可以得出,选择水泥和辅助添加剂性能良好的材料,相对而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商品混凝土的成本。因此,对于努力想降低商品混凝土原材料成本的企业来说,以后可以对一些性能良好的水泥和辅助添加剂的组合配比上进行研究。

结束语

对于商品混凝土企业来说,影响混凝土生产成本的因素不仅仅是文中提及的商品混凝土原材料的挑选和组合的配比,还包括企业设备的生产产能和企业的管理水平等等。因此,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要想最大限度的降低其生产成本,就要在降低其产品原材料生产成本的基础上,优化其配比方案,加强其管理水平,提高其生产产能,最后达到提高企业生产效益,扩大企业发展空间的目的。此外,由于最近几年商品混凝土的市场发展已经趋于饱和,因此,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要强化其竞争优势,做好混凝土原材料的挑选和成本的分析工作,从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察和审核,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煜,廖国胜,潘会.影响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的主要因素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3(03).

[2]林雅莲.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J].河南建材,2013(01).

[3]顾阿伦,史宵鸣,汪澜,赵秀生.中国水泥行业节能减排的潜力与成本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08).

合成材料行业分析范文第5篇

材料一 表 2007-2011年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率及进口铁矿石价格

②《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行业集中度指导目标为60%。

材料二 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国际市场需求减弱,我国钢铁业产能严重过剩,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了《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要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形成比较合理的产业布局。规划要求,钢铁企业要将产品升级放在首位,推动产业转型;钢铁行业要通过兼并重组产能,调整区域内产业布局。

材料三 在我国钢铁行业进入微利时代的背景下,某国有大型钢铁企业投资数百亿发展“非钢”产业,包括养猪、种菜等。对此,小林同学认为,企业应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只要合法经营、能挣钱、养猪、种菜完全可以,其他的都不重要。但是也有同学持不同观点。

运用思想政治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⑴根据材料一中的表和图指出钢铁行业的现状。(7分)

⑵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公司经营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评析材料三中小林同学的观点。(13分)

首先,科学有序审题。主观性试题通常有背景材料和设问两个部分构成,图表题背景材料包括图表数据。图表是为设问服务的,设问是命题测试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考生在解答主观性试题时,审题顺序往往是阅读背景材料,思考问题。考生在解答主观性试题的正确解答时一定要注意正确地审题顺序。先阅读设问,再结合背景材料。如例题中第一问使用的背景材料是材料一,这样解答该问所涉及的背景材料是材料一,如果考生结合材料二或者材料三回答,就不正确了。第二问解答的问题就是材料三中小林同学的观点,即“企业应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只要合法经营、能挣钱、养猪、种菜完全可以,其他的都不重要”问题的评析。这样,我们对问题的解答更加具有目的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我们正确解答。

其次,恰当处理数据。图表题大多有图和表格构成,其中图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以及柱状、折线混合图。在处理表格和图中的数据时,一定要看清图表题的标题,包括大标题和小标题。如例题中表的大标题是“2007-2011年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率及进口铁矿石价格”,其中隐含了“重点钢铁企业利润率”和“进口铁矿石价格”两个小标题,这是表格中需要比较的主题。图的标题是“2007-2011年我国钢铁产业粗钢产量及行业集中度”及“我国钢铁产业粗钢产量”和“行业集中度”两个小标题是这个图比较的主题。在分析数据时坚持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分析方法,按照“纵比比变化,横比比差距”的原则,在纵比中把握趋势,分析成就;在横比中归纳差距,找出不足。例题材料一中表格和图的标题中均有“2007-2011年”的字样,时间意味着变化,需要考生坚持“纵比比变化”的原则把握其中变化趋势。表格表明2007-2011年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率呈下降趋势,而进口铁矿石价格呈上升趋势。图的分析要注意把饼状图和柱状图、折线图区分开来,前者是相对数字,只是一种比例或者比重,千万不可混为绝对数字。例题中图是柱状图和折线图合在一起的混合图,体现了2007-2011年我国钢铁产业粗钢产量及行业集中度均呈现上升趋势。注意结合表格、图以及注等内容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纵比基础上与注②进行横向比较,找到我国当前距离《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行业集中度指导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再次,把握内在联系。解答政治主观题,我们既需要弄懂各问分别问的是什么,又需要把握各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图表与图表之间也不是彼此孤立的,其中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经过比较,抓住这个联系,我们就会产生新的认识。图表主观性试题的第一问基本上都需要考生对材料中数据的归纳推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数据归纳既是正确解答第一问的必须,又对后几个问题的正确解答提供帮助。因此,我们在图表题的分析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把握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例题的第二问要求考生结合上述材料,就是要求考生也要结合材料一数据的分析结果,并将这个结果作为第二问解答问题的切入点。如在第一问分析中我们发现我国钢铁企业存在着“产能过剩”和“利润下降”等问题。在回答第二问中对小林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时,就必须针对第一问我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的结果进行解答,否则就文不对题,偏离了设问的要求。

最后,明确教材考点。图表主观性试题的解答除了依据数据的分析之外,还需要准确地回归教材,找到符合要求的理论支撑。我们可以在设问或者材料中通过把握关键词,以这些关键词为桥梁,实现试题材料向教材的准确回归。例题的第二问明确考生需要综合运用《经济生活》的“公司经营”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辨析小林同学的观点。再结合第一问的分析,基本上可以明确从企业盈利为目的,到公司经营成功的关键(尤其是科技、管理和创新)以及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对小林同学观点的完整认识。

图表主观题是由数字到术语的转化,她以数字来表达某种现象,在回答问题时必须用术语概括这一现象。我们必须在由数字到术语表述基础上,揭示出本质。这需要我们正确地把握图表题独特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提高审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答题的成功率。

参考答案:⑴材料一中的表表明,2007—2011年间,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率总体下降,进口铁矿石价格总体上升。材料一的图表明,2007—2011年间,我国钢铁产业粗钢产量不断增加,行业集中度逐年增长,但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指导目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