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吞咽功能康复训练

吞咽功能康复训练

吞咽功能康复训练

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早期康复训练的观察。方法将56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康复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观察康复训练15天~1个月后吞咽功能的变化。结果康复训练组有效率为92.86%,药物治疗组有效率仅为71.43%,两组差异有显着性(P

【关键词】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也称球麻痹,其发病率为30%~65%,主要由于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或与吞咽有关的神经核或核下性周围神经病变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重者滴水难进,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不能进食者一律用鼻饲管来供给营养,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而且也影响呼吸,长期鼻饲可造成患者鼻咽部黏膜糜烂等其他不适。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常因并发吸入性肺炎[1]、营养失调而导致病情加重,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2010年7月至今本科开展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以来,其中对56例分成两组,经过15天~1个月的康复训练观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7月—2011年12月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中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药物治疗加康复训练组与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组。康复组28例,其中男21例,女7例;平均年龄62岁;脑梗死患者24例(其中包括脑干梗死6例),脑出血4例。对照组28例,其中男20例,女8例;平均年龄60岁;脑梗死22例(其中包括脑干梗死4例),脑出血6例。两者差异均无显着性。

2.1 康复方法[2]

2 .1.1 心理治疗 应针对患者的性格特点,文化程度和社会阅历等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健康教育讲座,向患者讲解吞咽机理,告之训练方法,使其积极主动配合训练。

2.1.2 呼吸训练 先让患者颈肩部肌肉放松,练习鼻吸气,以口呼气,于呼气末以手按压其腹部加以辅助,并练习屏气,使进食时呼吸与吞咽运动相配合,5分每次,每天3次。

2.1.3 口腔训练 如伸舌,鼓腮,笑,吹气等动作训练,以改善面部肌肉运动。患者不能做到时可进行被动或辅助运动,使其能充分摄食。同时加强发音训练,舌前伸,后缩,然后左右转动,舌尖抵下齿后转抵上齿,转动并发音,反复发“k”,“a”音。

2.1.4 咽部训练 (1)咽部冷刺激 用冰冻的棉棒蘸少许水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及舌咽后壁,然后让患者做空咽动作,每日2次,每次30分钟。(2)吸吮及喉上抬训练 让患者将戴胶套的手指放入口中模仿吸吮动作,反复练习。喉上抬训练让患者低头抬高舌后部,做到吞咽动作或将喉头向上推拉,促进吞咽。(3)闭锁声门练习 患者双手压住桌面或墙壁的同时,练声发“啊”,以训练声带闭合,可有效防止误咽。(4)声门上吞咽 让患者充分吸气憋气,进行吞咽运动,其后呼气,最后用力咳嗽等一连串训练,排出喉头周围残存的食物。

2.1.5 进食训练 (1)进食的 能坐起取坐位,不能坐起取半卧位,30-60度。(2)食物的形态 根据吞咽困难程度选择不同食物,流食易吞咽,固体食物较难,米类不易吸入气管,胶冻食物易吞咽不易吸入气管,因此,可按以上4类食物依次训练。同时注意食物的色香味,温度适宜,因为冷刺激可有效强化吞咽反射。(3)食物的口量 应先以少量试之,然后再酌量增加,偏瘫患者由健侧喂食,待完全吞咽后再送入食物。对能咀嚼而舌不能将食物送入口腔深处者,用汤勺将食物送至舌根处,便于患者的吞咽。

2.2 评价方法:护理一月后根据吞咽功能恢复状况及洼田氏试验[3]对康复护理疗效进行评价。洼田氏试验时,患者取坐位,在常温下饮水30ml,5s内1次饮尽,无呛咳为Ⅰ级(正常);>5s,1次饮尽,无呛咳或分2次以上饮尽,无呛咳为Ⅱ级(可疑);能1次饮尽,但有呛咳为Ⅲ级(轻度异常);分2次以上饮尽,且有呛咳为Ⅳ级(中度异常);常呛咳,难以饮尽为Ⅴ级(重度异常)。吞咽障碍症状基本消失,饮水试验提高1~2级,营养状况良好为显效;吞咽功能改善不明显或无变化,饮水试验无变化为无效

4 讨论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所致的吞咽功能障碍,不论是真性球麻痹,还是假性球麻痹,均会引起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窒息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通过康复训练,并且严格遵守饮食的注意事项,将大大降低患者的误吸、窒息的危险,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吞咽功能,使绝大多数患者能自主进食,保证了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谢娟 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07,6(3):31-32

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范文第2篇

【关键词】脑卒中 针刺 康复训练 吞咽功能障碍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具有高发性、高病死率、高残障性的特点,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的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临床表现为食物从口、咽、食管至胃的过程中出现异常,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摄取、疾病康复及生存质量。患者常因误吸而致呼吸道阻塞、吸入性肺炎,或因进食不足出现营养不良、脱水等各种并发症,进而导致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和生活质量下降,直接影响患者的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和脑卒中的康复。笔者采取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9月-2011年9月在我院康复科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56~72岁,平均61.5岁。对照组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50~75岁,平均63.8岁。

1.2 纳入标准:①脑卒中患者;②全部病例经头颅MRI/CT检查确诊;③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④全部病例诊断明确,意识清晰,生命体征平稳;⑤全部病例吞咽障碍诊断明确。

1.3 排除标准:①昏迷;②严重认知及视听功能障碍者; ③不能配合检查和治疗者;④并发心肌梗塞或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⑤对针刺有严重晕针者。

1.4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项针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单纯吞咽功能训练治疗。

1.4.1 项针疗法:取穴:选取风府、风池、翳明、廉泉、外金津、玉液。操作:患者取坐位,选用40mm×50mm毫针,以75%酒精常规消毒后,取项部双侧风池、翳明,刺入约1~1.5寸,针尖稍向内下方,施以100转/分钟捻转手法各约15s,留针30min,期间行针3次后出针;再取颈部廉泉、外金津、玉液,用60mm长针向舌根方向刺入约1.5寸;上述各穴均需快速捻转行针15s后出针,出针后压迫针孔。每日1次,6次后休息1天,两周为1疗程。

1.4.2 吞咽康复训练方法:①口腔、咽喉部冷刺激与空吞咽:用手指轻按患者口唇、颊部,将压舌板缠纱布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浸泡片刻刺激咽腭弓处并做空吞咽动作,每天2次,每次约10min;②舌体操:让患者将舌伸出,然后做左右运动摆向口角,再用舌尖舔上下唇,最后舌向上按压硬腭,每天2次,每次约10min;③摄食训练:进食体位为30~60°仰卧位+颈前屈位,调整食物为半糊状食糜团一口吞咽,患者神智清楚时进行训练,每天2次,每次约10min。

1.5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日本洼田俊夫的饮水试验,让患者喝下两三口一茶匙水,如无问题,以药杯盛30ml温水递给坐着的患者,让其像平常一样喝下,观察患者的饮水经过。

Ⅰ级 一次喝完,无噎呛。

Ⅱ级 分两次以上喝完,无噎呛。

Ⅲ级 一次喝完,但有噎呛。

Ⅳ级 分两次以上喝完,且有噎呛。

Ⅴ级 常常噎呛,难以全部喝完。

Ⅰ级,5s内为正常,Ⅰ级5s以上和Ⅱ级为可疑,Ⅲ级、Ⅳ级、Ⅴ级为异常。

2 结果

2.1 两组康复疗效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氏饮水试验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卒中是造成吞咽功能障碍的首要病因,脑卒中所致的吞咽功能障碍主要由于舌咽、迷走和舌下神经的核性或核下性损害导致真性延髓麻痹和双侧大脑皮质或皮质脑干束损害导致假性延髓麻痹,临床上以假性延髓麻痹更为常见。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目前在临床中广泛应用。针刺疗法可解除脑血管痉挛,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和神经细胞活化,增强病损组织周边细胞的代偿功能,对脑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从而改善脑组织的血液供应,促进神经细胞的恢复。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或抑制异常的反射,协调吞咽肌肉的运动功能,可防止咽下肌群发生废用性肌肉萎缩,加强舌肌、咀嚼肌的按摩与运动,提高吞咽反射的灵活性,有利于吞咽功能障碍的好转。

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康复治疗。

参 考 文 献

[1]大西幸子,孙启良.脑卒中患者摄食-吞咽障碍的评价与训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12(3):141-142.

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脑损伤 吞咽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R743.3; R4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13-0017-05

The effect of swallowing and cognitive training on dysphagia after brain injury*

TIAN Shan1, XU Shaohong2, HU Ruiping1, JIANG Congyu1, WU Junfa1, SHEN Xiafeng2, LI Dandan1, ZHU Yulian1, LU Weibo2, WU Yi1**(1.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China; 2.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the First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of Shanghai, Shanghai 20009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gnition training 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brain injury complicated with dysphagia and cognitive dysfunction.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underwent comprehensive swallowing training, in which 32 cases of the patients with cognitive dysfunction also underwent cognitive training. Dysphagia degree was evaluated with water swallow test, 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 and 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 The differences of curative effec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patients with cognitive dysfunction or without. Results: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 the improvement of dysphagia in the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cognitive dysfunction was not better than the patients with simple dysphagia, bu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ill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before the therapy.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and cognitive dysfunction, the improvement of cognitive function is also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improvement of swallowing function.

KEY WORDS brain injury; dysphagia; cognitive dysfunction

吞咽功能障K是脑损伤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据统计,脑损伤后急性期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1% ~ 73%[1]。吞咽过程是一种基本的生理过程,分为认知期、口腔准备期、口腔期、咽期和食管期,需要患者在饮食前做好感知食物、产生食欲、分泌唾液等准备工作,饮食时则需要有口面部、咽喉部、食管部相关肌肉的协调合作[2]。由此可见,吞咽的整个过程均需要有认知功能的参与。脑损伤如脑梗死、脑出血、脑外伤后患者,他们的吞咽和认知功能同时发生障碍的在神经康复科病房较为常见。随着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手段的发展,综合性吞咽功能训练,包括常规的基础吞咽功能训练以及联合电刺激、针灸等治疗的实际应用已趋广泛,对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康复治疗方法[3-4]。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性吞咽功能训练,对其中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还同时进行认知功能训练,以观察认知功能训练对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疗效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和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综合康复科于2015年1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60例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他们均经头颅 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为脑出血、脑梗死或脑外伤且经临床评估确定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了康复治疗知情同意书,并排除了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等脏器疾病,或有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或存在视、听觉障碍的患者。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将60例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28例和认知功能障碍组32例,对认知功能正常组患者进行综合性吞咽功能训练4周,对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进行综合性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认知功能训练4周。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变性质等一般资料见表1。

1.2 康复治疗方法

1)认知功能训练[5] 根据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训练方案,内容包括:①时间和地点定向力强化训练;②注意力训练;③单侧忽略矫正训练;④失用症恢复训练;⑤记忆力训练;⑥读、写、计算和逻辑推理等分析能力训练;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综合行为疗法;⑧心理支持治疗,包括对患者的情绪疏导等心理干预疗法,必要时可适当联合药物如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等治疗。

2)基础吞咽功能训练[6] 同样遵循个体化原则,内容包括:①发音训练;②舌肌、口面部肌肉运动训练;③喉抬高运动;④颜面部感觉刺激;⑤屏气、发声训练;⑥咽部冷刺激;⑦呼吸训练;⑧吞咽训练,包括空吞咽、交互吞咽、点头吞咽、侧方吞咽和声门上吞咽等;⑨摄食训练,此时应注意进食时的、食物的性状和周围的环境,使患者注意力集中,减少误咽的危险。

3)低频电刺激治疗[7] 采用美国VitalStim 5900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其双通道电极放置在舌骨上方垂直排列于颈部正中线或一水平置于舌骨水平、一垂直置于甲状软骨水平,电流强度因人而异,以患者适应并能见到吞咽动作为度,一般是3 ~ 7 mA。

4)针灸[8] 作为传统的中医疗法之一,针灸对吞咽功能障碍治疗的疗效也较为明显,最常用的穴位有百会、四神聪、廉泉穴、风池、翳风、廉泉、天突、外金津、玉液、列缺和照海等。

1.3 评价方法及指标值

1)MMSE[9] 认知功能评估采用MMSE,后者可对定向力、注意力、计算能力、长和短时记忆、判能力进行评估,分值范围为0 ~ 30分。按目前国内标准,以17分为界限值。

2)洼田饮水试验[10] 这是临床上评估吞咽功能的简易方法:让患者坐饮温水30 ml,观察其饮水情况,根据有无呛咳及分饮次数分为Ⅰ~Ⅴ级。

3)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 SSA)[11] SSA是现临床上用来评估吞咽功能的最常用量表,其第1部分评估患者的意识、呼吸、吞咽肌肉运动功能、咳嗽、咽反射等情况;第2部分是让患者吞咽5 ml水3次,观察吞咽情况;如上述评估未见异常,则继续进行第3部分的评估,即嘱患者吞咽60 ml水,观察其吞咽情况。SSA可有效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及误吸情况,分值越低表示吞咽功能越好。

4)X线荧光透视吞咽检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 VFSS)[12] 该检查方法为:让患者吞咽由相同量的硫酸钡和不同量的增稠剂调制成的稀流质、浓流质、糊状物等不同黏稠程度的物质,通过X线侧、正位像观察食物通过口腔、咽部和食管的情况,从而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及误吸情况。VFSS评分分为口腔期、咽期和误咽评分3部分,总分值为0 ~ 10分,10分表示吞咽功能正常。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康复治疗的疗效

对60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或再联合认知功能训练4周后,采用VFSS和SSA评估他们的吞咽功能障碍改善程度(表2)。VFSS评分越高,表明吞咽功能障碍程度越轻;SSA评分越低,表明吞咽功能障碍程度越轻。

从表2可见,60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在康复治疗前后的VFSS和SSA评分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他们的吞咽功能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2 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比较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经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功能(表3)。

从表3可见,认知功能正常和障碍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在治疗前绝大多数≤Ⅲ级,治疗后则评级前移,即吞咽功能均得到改善。

2.3 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SSA评分比较

SSA是较洼田饮水试验更为精准的吞咽功能评估方法,评估的项目及种类更详尽,其评分越低表明吞咽功能障碍程度越轻。

经康复治疗4周后,认知功能正常和障碍两组患者的SS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表4),即吞咽功能均得到改善。

2.4 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VFSS评分比较

VFSS可在X线下实时观察患者的吞咽过程,是现今评估吞咽功能较为精准的方法之一,其评分越高表明吞咽功能越好。

经康复治疗4周后,认知功能正常和障碍两组患者的VF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表5),即吞咽功能均得到改善。

3 讨论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损伤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凡因唇、舌、颌、软腭、咽喉、食管功能受损而造成食物不能由口安全地到达胃部的现象均被称为吞咽功能障碍[13],临床上表现为进食和(或)饮水呛咳、咽下梗阻感、误吸、流涎等,并可能伴发构音障碍,可引起营养不良、水和电解质失衡、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14]。

本研究通^对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认知和吞咽功能训练,观察了认知功能训练对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治疗疗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吞咽功能障碍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4周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他们的吞咽功能,但改善程度不如单纯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说明认知功能障碍会影响吞咽功能的康复治疗结果,认知-交流-行为能力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吞咽功能障碍的程度和进程,甚至决定康复治疗的实施和疗效[15]。

吞咽过程需要完整的认知及行为功能参与。进食前,食物的颜色、性质、气味等信息会首先通过人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器官被感知到大脑皮层,从而诱发人产生进食欲望,促进唾液、胃液分泌,为进食先行期(也称为进食认知期),是随后对食物进行咀嚼和吞咽的基础。但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食物的信息判断能力减弱、注意力降低,对食物反应淡漠,无法诱发食欲,从而出现摄食困难、不能纳食等症状。若患者还伴有口面部吞咽相关肌肉的失用,纳食动作受限,就会出现摄食肌肉启动顺序及程序紊乱,致使口腔期食团咀嚼困难,进食动作迟缓、无力,误吸感知能力下降,吸入性肺炎发生几率随之提高[16]。同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认知功能训练的配合程度较差,无法完全理解康椭瘟剖Φ闹噶詈腿挝瘢影响康复治疗的疗效。因此,对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增加感知刺激,促进其大脑神经功能重组,建立新的信息处理、加工和分析的认知神经环路[17],可使患者更好地运用吞咽功能,并促进吞咽功能训练,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吞咽功能障碍是对症状的描述,而不是一种疾病类型。脑外伤、脑出血和脑梗死是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的最常见病因,且吞咽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还与脑损伤部位有关,但病因不影响其康复治疗的疗效[18]。在本研究中,虽然我们发现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经康复治疗后的吞咽功能改善程度不如单纯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但较治疗前的改善程度还是比较明显的。总之,综合性吞咽功能训练、包括基础吞咽功能训练以及电刺激和针灸等治疗对改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是有效的,而对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联合认知功能训练也能有效改善他们的吞咽功能。

参考文献

[1] Han TR, Paik NJ, Park JW. Quantifying swallowing function after stroke: a functional dysphagia scale based on videofluoroscopic studies [J].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01, 82(5): 677-682.

[2] 窦祖林, 兰月, 万桂芳. 神经性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及其进展[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6, 28(11): 788-791.

[3] Heijnen BJ, Speyer R, Baijens LW, et al.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versus tradition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and oropharyngeal dysphagia: effects on quality of life [J]. Dysphagia, 2012, 27(3): 336-345.

[4] Christiaanse ME, Mabe B, Russell G, et al.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s no more effective than usual care for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phagia in children [J]. Pediatr Pulmonol, 2011, 46(6): 559-565.

[5] 张芳, 程晓荣. 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3, 35(12): 961-962.

[6] 魏彩霞, 席秋江, 易宇玲.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训练[J]. 实用临床医学, 2010, 11(1): 98-100.

[7] 杨瑞霞, 崔红花.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9): 26-27.

[8] 孟丹, 尚怡冰, 付源峰, 等. 基于Meta分析的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文献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 14(16): 148-152.

[9] Helkala EL, Kivipelto M, Hallikainen M, et al. Usefulness of repeated presentation of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as a diagnostic procedure ―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J]. Acta Neurol Scand, 2002, 106(6): 341-346.

[10] Teramoto S, Fukuchi Y. Detection of aspiration and swallowing disorder in older stroke patients: simple swallowing provocation test versus water swallowing test [J].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00, 81(11): 1517-1519.

[11] Ellul J, Barer D. On behalf of ESDB/COSTAR collaborative dysphagia study. Interobserver reliability of a 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 (SSA) [J]. Cerebrovasc Dis, 1996, 6(Suppl 2): 152-158.

[12] Ramsey DJ, Smithard DG, Kalra L. Early assessments of dysphagia and aspiration risk in acute stroke patients [J]. Stroke, 2003, 34(5): 1252-1257.

[13] 窦祖林. 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14] 徐碧瑜, 乐敏珍, 池秀英, 等.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康复疗效分析[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7, 16(3): 255-257.

[15] Halper AS, Cherney LR, Cichowski K, et al. Dysphagia after head trauma: the effect of cognitive-communicative impairments on functional outcomes [J]. J Head Trauma Rehabil, 1999, 14(5): 486-496.

[16] Broadley S, Croser D, Cottrell J, et al. Predictors of prolonged dysphagia following acute stroke [J]. J Clin Neurosci, 2003, 10(3): 300-305.

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范文第4篇

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60例,综合康复组采用吞咽手法治疗加吞咽治疗仪治疗,功能训练组采用吞咽手法训练。

结果:治疗14天后综合康复组较功能训练组在吞咽功能方面有显著差异(P

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显著促进脑卒中后吞咽功能的恢复,值得在综合医院进行。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综合康复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97-02

2010年6月-2010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对1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病人进行康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人资料。120例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且均有头部MR检查确定脑部病变部位,主诉都有饮水发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其中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45例。脑出血52例,脑梗死68例。都是首次发病患者,其中,根据头部MR定位,假性球麻痹患者89例,真性球麻痹患者31例,病人都是意识清楚、配合检查和治疗。两组患者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有可

1.2方法。

1.2.1将120例病人随机分成综合康复组、功能训练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两组病人均应用脑卒中治疗指南用药。都在病情平稳后48小时进行康复训练,功能训练组病人在康复治疗中主要采用康复治疗师一对一进行康复训练,主要内容包括口腔周围的肌肉的运动训练如口唇闭锁、下颌开合、舌部运动等,最主要的是冰刺激法,用冰过的棉棒接触以前腭弓为中心的部位,包括后腭弓、软腭、腭弓、咽后壁及舌后部的刺激部位。康复训练时间为每天45分钟。治疗14天为一疗程。综合康复组采用治疗师康复训练的同时加上吞咽治疗仪治疗。应用德国菲兹曼公司生产的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治疗方法是红色电极放在第七颈椎处,蓝色电极放在颌下及环状软骨之间,用带子固定好极片,然后启动仪器开始诊断,先采用方波脉冲刺激后得到一个数值A,采用三角形波脉冲刺激又得到一个数值B,通过公式α=B/A得到α的准确值,推断出脑卒中患者吞咽肌群损伤的程度,然后根据菜单选择低频刺激,刺激时间为1S,休息时间为3S,电流强度因人而宜,以患者适应并能看到患者有吞咽动作为佳。临床治疗时间为20分钟,每日一次,14天为一疗程。

1.2.2评定方法。采用日本洼田俊夫饮水试验:让患者喝下一茶勺水,如无问题,以杯子盛30ml温水递给坐着的病人,让其“想平常一样喝下”观察病人的饮水过程,并记录所用的时间、简况、细节。Ⅰ级:可一次喝完,无噎呛;Ⅱ级:分两次以上喝完,无噎呛;Ⅲ级:能一次喝完,有噎呛;Ⅳ级:分两次以上喝,且有噎呛;Ⅴ级:常常呛住,难以全部喝完。[2]以上评价均为同一医师进行。

1.2.3治疗效果判断标准。治愈: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评定Ⅰ级;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Ⅱ级;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显著,饮水试验评定Ⅲ级以上。

1.3统计学分析。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治疗结果:综合康复组和功能训练组治疗结果如下表。

3讨论

脑卒中后的吞咽障碍很常见,合并吞咽障碍的病人容易出现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脱水等,继而导致预后不良,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所以,早期进行综合康复训练可以使患者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3]。吞咽功能训练根据神经促通技术和神经可塑性理论,对构音器官的训练,通过让其得到主动和被动运动,促进吞咽和构音器官的血液循环和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吞咽言语治疗仪通过输出电流,对喉返神经、舌下神经、舌咽神经等与吞咽有关的神经进行刺激,缓解神经元麻痹,促进损伤的神经肌肉复苏,从而加强了参与吞咽肌肉的运动,改善了废用性肌萎缩,加强了肌肉的功能,改善咽部血流,实现了吞咽反射弧的恢复和重建。本组研究表明,应用综合康复和功能训练两种方法进行康复治疗14天后,以综合康复的治疗有效率高,2组方法的康复治疗前两组的吞咽障碍程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康复治疗14天后综合康复组的吞咽障碍的改善优于功能训练组。所以,吞咽言语治疗仪加上每日的康复训练,疗效显著,患者容易接受,缩短了病人住院时间,患者可以早日康复出院,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此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

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脑卒中 ; 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

【中国分类号】 R26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483-01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吞咽障碍可造成营养成分摄人不足,且易出现吸人性肺炎、窒息,同时易引起患者悲观失望的心理,致使自我生存信心下降,影响脑卒中整个治疗过程[1]。因此尽早实施康复介入,改善其吞咽功能,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显得尤为重要,我科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00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有计划地进行系统有效地以吞咽饮食训练为中心的康复护理,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均为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住院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界心脑血管会议诊断标准[2],并经颅脑CT或MRT确诊的急性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入选标准:经过筛查有卒中相关的吞咽困难,无明显智障或感觉性失语等影响患者理解指令情况,并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康复护理组100例,男 56例,女44例,年龄为39~76岁,平均为年龄为51.4±l0.1岁;对照组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为34~78岁,平均为年龄为51.8±9.8岁。吞咽功能评价标准参照日本洼田氏饮水试验:让患者按习惯饮下30ml温水,根据饮水结果进行分级:1级:能不呛地一次饮下30ml温水;2级:分两次饮下,能不呛地饮下;3级:能一次饮下,但有呛咳;4级:分两次以上饮下,有呛咳;5级:屡屡呛咳,难以全部咽下。康复组中评价结果是5级26例,4级40例,3级20例,2级14例,对照组5级28例,4级38例,3级18例,2级16例。两组在性别、体重、病情程度差异无显著意义(P >0.05)。

1.2 方法:① 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护理,康复护理组入院后第一餐即进行以吞咽饮食训练为中心的康复护理训练。②心理护理 脑卒中发病急,致残率高,且伴有多种障碍并存,尤其合并吞咽障碍时,患者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受到影响,易出现烦躁、易怒和抑郁情绪,甚至拒食等心理。有效的沟通与良好的护患关系、适时的健康教育和舒适的住院环境可以使患者增强自信心,配合治疗。③ 吞咽功能障碍的训练 (1)功能康复训练:一般安排在饭前,每日三次,每次20分钟。训练时,先清洁口腔,再用蜂蜜按摩口腔粘膜及舌。颈部活动度训练,即做头颈部前曲、后伸,左右旋转,左右侧头;呼吸训练,深吸气-憋气-咳出;面颊、唇等吞咽相关肌群的功能训练,即做吸允动作,张口、闭口、鼓腮、吐气动作;咀嚼动作,即舌运动训练:舌向前、左、右、上、下各方面的主动运动,训练者用纱布包住患者舌头,各方向牵拉的被动运动,舌在口内将两侧面颊顶起,也可以在面颊稍加阻力;下颌向两侧运动,逐渐加速。唇力量训练,包括闭唇、撅唇和嘴角上抬,每个动作维持5s。冷刺激,即在患者吞咽前用冰冻的棉棒沾少许水,轻轻、长时间触碰软腭、舌根和咽后壁,然后做吞咽动作。(2)发音运动:发音与咽下有关,先利用单音、单字进行训练,让患者从“你、我、他”开始每字每次两遍,通过张、闭口动作,声门开闭促进口唇、肌肉运动和声门的闭锁功能;(3)特殊的吞咽技巧训练:空吞咽、侧方吞咽,当患者吞咽时,咽喉上提,让患者在上时停止吞咽动作,保留5s。④ 摄食训练 (1):可抬高床头30~90度,颈部垫一靠枕,使头颈轻度20度向前,这种可以到达最大的气道保护[3];偏瘫者以垫枕起,身体也可倾向健侧30度,使食物由健侧咽部进入食道,若患者头部能转向瘫痪侧80度,此时健侧咽部扩大[4],使食物容易进入,防止误咽;(2)食具选择:宜用薄而小的勺子从健侧喂食,尽量把食物放在舌根部;(3)入口量:先以3-4ml开始,然后酌情增加至1汤勺大小为宜,约10-20ml;(4)食物的形态:根据患者吞咽障碍程度选择,原则是先易后难。糜烂食物最易吞咽,固体食物最难吞咽,糊状食物不易误吸,液状食物易误吸。患者如能够咀嚼,但不能向口腔深处送进食物,可用汤勺每次少量将食物送至舌根处,让患者吞咽,偏瘫患者应向健侧送食。如为中度吞咽障碍者,可将少量稠粥至健侧舌后方,指导患者用舌搅拌食物,抬起舌头,舌顶向上腭。教患者先有吞咽意识,后做吞咽动作。重度吞咽障碍者及早实施鼻饲。进食环境安静,少说话,不能进行任何处置,避免分散注意力而引起呛咳。患者食物应食细、软、易消化、密度均匀、有适当粘性而不易松散、易变形为原则。煮好的粥用搅拌机搅匀,可以扩大食物范围,同时避免了因为骨刺、大的菜丁不能吞咽的问题。喂食者要耐心,应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进食时间,进食后清洁口腔。禁食辣椒、芥末等刺激性食物。⑤ 观察指标 每天记录进食后疲劳感及程度,是否存在呛咳、误咽及程度,每次进食所需时间,进食后口腔残留食物的数量,每次进食食量及种类,需帮助程度等。⑥疗效评定 根据吞咽功能恢复状况及日本洼田饮水试验等对吞咽功能训练疗效进行评价。显效:吞咽障碍症状基本消失饮水试验提高1~2级,营养状况良好,无并发症;有效:吞咽障碍症状明显改变,饮水试验提高1级,营养状况好;无效:吞咽障碍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无变化,饮水试验无变化或在3级以上。⑦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2.0统计软件,检验水准a=0.05,以P

2. 结果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14 d后康复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2%,其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独立危险因素[5],其发生率可高达30-65%[6]。正常吞咽分为口腔、咽、食道三个时相。食物入(口腔相)时,需要舌上举,使食物沿着硬腭从舌尖被推至舌根,抵达诱发咽反射的部位,随之发生吞咽动作。吞咽困难的康复训练越早越好,此时患者还没忘记自己的咽下习惯,咽下肌群还未发生废用性萎缩,及早进行发音,舌及咽下肌群的的锻炼,细致耐心地教会患者正确的吞咽方法,不但能有效的防止误咽,而且对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大有益处。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康复干预是最大限度降低残疾的方法,同样对于吞咽障碍进行早期康复锻炼亦能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我们的临床实践也证明了这点。

参考文献

[1] 贾海燕,肖爱军.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估和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1):12―15.

[2] 中华神经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杂志,1996,29(6):379―380.[3] 张连菊.脑卒中患者摄食-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J].2007,22(20):1911-1913

[4] 朱小玲,何红.循证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09,26(11A):15-16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康复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九江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教育厅

心脑血管病防治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