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水平人才培养

高水平人才培养

高水平人才培养

高水平人才培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计算机金字塔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要走自主创新道路,就必须培养造就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和研究型学科,作为我国自主创新体系的人才培养主体,应充分发挥自身高水平的科研和学科优势,探索与高水平科研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具备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当前,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和难点。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我们的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模式等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营造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和灵魂。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水平教师队伍和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关键,只有不断创新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是一流学科的源头活水,是培养高水平师资和提供良好创新环境的基本保障。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有力推动学科交叉和学科融合,推动新观点、新思想和新理论的不断提出和探讨,推动新产品、新材料的不断发明和发现,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氛围。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创新和创造,教师只有不断亲历科研创新实践,其知识的更新速度才能跟上日新月异的科学发展速度,才能够紧密联系学科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走向传授最新知识,传授创新之道,培养创新素质人才。

本文是基于哈工大计算机学院徐晓飞院长在第十一届全国高校计算机系主任(院长)论坛关于哈工大计算机学科的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创新人才培养及金字塔教育体系、与高水平科研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的报告整理而成的。

2哈工大“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及体系

2.1哈工大计算机学科的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

哈工大计算机专业建于1956年,是中国最早的计算机专业之一。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我们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走科研为教学服务、教学促进科研的良性发展道路,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毕业生。截止2008年,已累计培养出博士398名,硕士2000余名,学士5500余名。这些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享誉全国的品牌人才,他们中有院士、校长、所长、院长/系主任、总工程师等,受到国内同行的高度评价。

哈工大计算机学院自2000年成立以来,在总结办学传统和借鉴国内外先进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学科的特色和优势,确立了“以学科建设主线,以师资建设为重心,以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为中心,整体规划,重点突破,强化优势与特色,出标志性成果,育哈工大品牌人才,办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计算机学科”的学科发展定位,形成了培养“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品牌人才的培养目标。

通过对学生发现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参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研究型能力的训练,对学生个性化创新精神、协同合作能力、利他奉献精神等个性化属性的培养,以及对学生自信力、自觉力和自主力的养成教育,使得优秀的生源经过我们培养之后能够成为学科带头人、政府部门领导人、单位技术负责人的后备人才,逐步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的一流计算机创新教育体系。我们的一流品牌人才所具有的能力与属性如图1所示,在本科、硕士及博士的不同培养阶段其三个属性的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2.2哈工大“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创新人才培养及金字塔教育体系

为培养“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人才,我院逐步建立起了哈工大计算机金字塔教育体系。从教育观、教学指导思想、教学与课程体系、教学实施与保障体系、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教育基础设施体系和计算机学科基础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人才教育理念,如图2所示。

 教育观

在落实“金字塔”计算机创新教育体系过程中,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培养综合型和创新型计算机品牌人才。

 教学指导思想

坚持以“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求实创新,探索进取”为教学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强调在对学生的能力、知识、素质的综合教育。

 教学体系及课程体系

包括培养目标导向的学生培养方案与计划、教学课程体系、教学计划与大纲、教材及参考书等。在本科生培养计划与课程体系建设中,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系统体现,同时,在教学大纲制定中,注重知识的相关性与系统性、求解问题的综合性与实用性。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建设中,注重理论创新与工程开发并重的研究能力和综合科研素质培养。

 教学实施与执行体系

包括师资队伍、教学方式与教学实践、大作业及综合设计、课程内外学习过程、学生工作(“三三”育人模式)等。

 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

包括教学规范(白皮书)、教学管理体系、教学质量保证规范及管理体系、教师评估体系与奖惩机制等。

 教学基础设施体系

包括教学条件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软硬件与基础设施、网络设施等。

 计算机学科基础

一流的计算机学科水平与氛围是培养一流计算机人才的基础。一流的学科拥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有相当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并能够建立强烈探索未知的氛围以构成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2.3创新人才素质及培养要点

我们认为,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研究素质、工程素质、个性素质、身心素质、 文化素质、社会素质、精英素质、诚信素质。因此,我们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围绕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和哈工大计算机学科的特色,选择适当的知识为载体,实施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并强调创新意识和丰富想象力的培养。注重加强对学生的素质、能力、知识、创新思维、创新技法培养等多方面的综合教育,将其融会贯通于教育的全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求解问题的能力、学习新知识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对学生的培养应该是全方位和多层面的。在宏观层面上,我们必须建立创新教育的“教与学”环境及学生主体教育观,建立完善的创新教育体系及评价制度;在中观层面上,建立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体系及学生工作体系,推广启发式教学、交互式个性化教学与主动式学习方式,大力开展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在微观层面上,从课程、研讨、实验、作业、项目、实践、活动等环节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

3与高水平科研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3.1哈工大计算机学院的科研特色与优势

哈工大计算机学院坚持“以学科为主,以师生为体;以进取为魂,以务实为本;以个性为要,以和谐为贵;以文化为尊,以声誉为荣”的办学理念,学科实力不断增强,被评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尤以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学科为国内优势。2001年以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00余项(其中多为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平均每年科研经费7000余万元。2001年以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成果奖近30项;获得软件著作权及专利100余项。2004~2007年,发表学术论文2198篇,其中,国际期刊论文268篇,被SCI/EI收录850篇。

经过长期积累,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已在下列研究方向形成特色和优势:智能人机交互与数字媒体压缩、多语言处理与信息检索技术、企业计算与服务计算技术、基于多主体的智能体机器技术、生物计算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与信息对抗、穿戴计算机与移动计算技术、高可靠计算机与航天计算、传感器网与感知计算技术、并行海量数据库技术。

3.2科研与教学结合的方式

我院充分利用雄厚的科研实力,及时地将科研成果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效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1) 科研成果入课堂

许多科研成果和科研过程对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很好的作用,通过鼓励各研究中心开设选修课、举办讲座、开设计算机新进展课程、推行案例教学、开设硕士博士专业课程等方式将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研究过程很好的用于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向学生开放科研实验室

为充分利用研究中心的科研平台,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参加学术研讨会、鼓励学生到科研实验室参加科研工作和科技制作等形式,让本科生有充分机会近距离感受创新氛围,学习创新技能,让研究生有参与科学研究的广泛平台,同时把科研实验室资源很好的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

(3)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平台

将大量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平台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我们充分利用学院雄厚的科研实力,开发了一系列教学平台。例如,我们依托科研力量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自主研制了“C语言编程题考试自动评分系统”,并依托该系统推动C语言程序设计的考试方式改革,加大上机考试的力度,自2004年秋季以来,已在全校本科生范围内连续使用7次,年均参加上机考试人数达3000人,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大量的科研任务为学生毕业设计提供了充足的题目

近三年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大多能够结合实际,全面反映培养目标要求。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课题100%结合实际科研项目。本科生毕业设计方面,2004年结合实际工程或科研项目选题比例为99%,2005年为97%,2006年为98%。

3.3本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环节

按照“循序渐进、系统推进、多重覆盖、尊重个性、务求实效”的原则制定计算机学院本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重点抓住创新实践和毕业设计两个重要的培养环节,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大学期间都得到系统的培养与训练。

(1) 一年级年度创新项目计划

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做项目的能力,引导学生从确定项目目标开始,体验从资料搜集、可行性考察、方案制定与设计、实验比较到最后调试实现一个完整系统的全过程,从而激发他们对从事科研工作的兴趣。针对本科生,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实施年度创新项目计划,鼓励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立题目,采取老师与学生互动的形式完成选题工作,并开展公开开题,学生采取Poster方式进行项目解释说明,进一步理清学生开展项目研究的思路。为了确保项目开展的质量,我们依靠Trac网站对项目进行过程监控和管理,项目结题方式采取全组同学共同参加答辩,学生设计作品演示等成果展示的方式进行。通过这些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主动探索有一定研究意义的事物的意识,并在探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学会思考,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2) 创新课程建设

课程是教育思想转化为教学行动的桥梁,我们要通过创新性示范课程建设,推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学习方式的创新和改革。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紧紧围绕计算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与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把实践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创新示范性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通过布置课后大作业、课程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定期开展课程学习研讨会、开展课堂笔记展示、优秀作业评选等形式,并通过落实和完善累加式考试制度等引导学生探索“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等新型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3) 学生学术俱乐部

学生学术俱乐部是连接学生与研究中心的桥梁,有利于学生及早进入科研实验室,有利于本科/硕士/博士贯通式的培养,是研究型大学培养人才的最好体现。我们依托研究中心、知名企业建立由本、硕、博学生组成的学术俱乐部,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参加研究中心的学术研讨会、组织本科生到实验室参加科研工作等形式,实现课内课外结合和一、二课堂互动,增长知识和才干,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如图3所示。

(4)ACM训练计划

我们借助ACM ICPC的online judge,设置ACM ICPC创新学分,全面开展ACM ICPC活动,对学生进行编程训练。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将ACM与C语言课程结合起来,从最基本的概念、题目、方法入手,循序渐进地进行编程教育,培养规范化编程习惯。在第二学期开设讲座形式的ACM选修课,主要是各种基本算法介绍,以问题求解为导向,结合ACM题目进行讲解。

(5) 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本科学生大学期间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在毕业设计管理过程中,我们要求选题要注重与生产、科研和教学实际结合,严格抓好开题、中期检查、工作验收、毕业论文与答辩各环节的过程控制,以完成实际可运行的系统或系统原型作为毕业设计验收通过的一个重要条件,充分发挥毕业设计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3.4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重点抓住工程实践和论文工作,强调通过理论基础教育和实际科研项目开发,使之具有较好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特别重视课题研究在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论文选题时根据学生个性特点,结合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从实际应用或科研项目中提炼硕士课题,供学生研究,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中期检点考察学生课题研究进度和研究深度,引入淘汰机制。学位论文答辩是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工程开发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全面考察,使学生不但能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够将自己的创新思路和方法通过文字和语言表达出来。

博士生培养是我院“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人才培养理念的集中体现,我们要通过不断强调工程实践、理论创新、论文工作等培养环节,确保对博士研究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组织能力、把握与开拓研究方向能力的培养。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特别重视博士研究生专业知识的“新与博”和基础理论知识的“深与实”。博士生在读期间须完成实际科研项目,并在实际科研项目中提炼论文课题,论文工作选题强调创新性、先进性和社会经济前景。在选题上强调创新性,重视课题在学术方面的创新和开拓;在实现方法和技术上,强调先进性。为保证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我们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一方面强化导师制和指导强度,控制导师指导博士生人数(一般不超过2人/年);一方面强化博士生培养过程监控,制定了博士生状态对照表,明确了开题、学期进度、中期检查、预答辩前审查、责任教授审核、预答辩、答辩相关环节的流程规范,以及对,形成了高规格、严要求、高质量的培养传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高水平人才培养范文第2篇

“双培计划”涉及122个专业及方向 “实培计划”涉及8所部属高校和18所市属高校

2015年,北京市教委正式启动北京高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包含由北京市属高校与在京中央高校双方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双培计划”,由北京市属高校与海(境)外名校双方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外培计划”,以提高学生实习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实培计划”三项重点工作。

为确保“计划”顺利实施,北京市教委制定并印发《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双培计划”实施指导意见》《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外培计划”实施指导意见》《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实培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北京高校学生访学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细化项目实施过程和管理,强调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验收等环节。

2015年,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首次试点,得到高校、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学生及学生家长的一致认可。

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不仅仅是市属高校学生的访学,而是通过计划的实施,推进高校间的协同发展,深化北京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遴选的专业,契合国家和首都发展战略,为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定位、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培育了新的专业增长点;形成了多校园环境育人的机制;推进了不同学段间的良性联动。

高水平交叉培养计划规模情况

2015年,北京高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共涉及高校42所,其中,中央高校23所,市属高校19所;涉及学生3,788名,其中,“双培计划”涉及学生1,807人,“外培计划”涉及学生559人,“实培计划”涉及学生1,422人。

2015年北京高校高水平交叉培养计划规模情况

“双培计划”专业学科门类分布情况

122个专业和方向中,哲学专业1个、法学专业10个、经济学专业8个、教育学专业1个、文学专业12个、历史学专业3个、理学专业4个、工学专业54个、农学专业1个、医学专业2个、管理学专业19个、艺术学专业7个。

“双培计划”招生情况

2015年,“双培计划”得到了各高校的大力支持,首批试点高校40所,其中,中央高校23所,市属高校17所,涉及122个专业和方向,共1,807名学生。122个专业中,91个专业为新兴、交叉的目录外专业,占所有专业总数的75%;31个专业为目录内专业,占所有专业总数的25%。

“外培计划”招生情况

2015年,“外培计划”分为纳入招生计划部分和校内遴选部分。纳入招生计划部分覆盖了12所北京市属高校47个专业及方向,涉及26所海(境)外名校,共359名学生。校内选拔部分覆盖13所市属高校、29所海(境)外名校,2015年共派出200名学生。

“外培计划”专业学科门类分布情况

2015年,“外培计划”的57个专业中,经济学专业9个、文学专业5个、理学专业2个、工学专业23个、医学专业2个、管理学专业12个、艺术学专业4个。

“外培计划”境外合作高校情况

2015年,“外培计划”共覆盖欧洲、美洲和亚洲共10个国家(地区)的38所海外高校。其中,美洲学校22所,占比56%;欧洲学校14所,占比36%;亚洲学校3所,占比8%。

“实培计划”参与学校情况

“实培计划”主要包括北京市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项目、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深化项目、北京高校实验教学开放共享项目三部分。2015年,北京高校实验教学开放共享项目主要在8所部属院校和2所市属院校中进行,北京市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项目和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深化项目最终选定在16所市属高校学生中进行。

高水平人才培养范文第3篇

近年来,随着国内影视市场的蓬勃发展,业界对影视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相关部门对影视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目前我国已有超过440所高校开设了20多个与影视相关的本科教育,基本涵盖了影视创作的各个领域。影视人才的培养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影视相关专业一年的本科毕业生人数就超过了2万人,参加各种影视职业培训的人数就更庞大了。

然而,我们在影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严重不平衡。目前,影视行业中低端的制作人才相对较多,但既懂艺术,又懂技术,还了解管理的、具备艺术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相当匮乏。由于产业快速发展,技术革新日新月异,这一人才的瓶颈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造成本土的特效制作水平不高,影视作品质量难上更高层次,同时也使得不少优秀国产电影的特效制作只能外包给海外公司去完成。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在国家大力支持的同时,国内相关院校及专业培训机构也都作了各自的部署,以求全面提升了我国影视专业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中国传媒大学作为国家传媒人才的一个重要培养基地,在这方面也进行了许多创新与尝试。

二 影视特效人才培养的思路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成立于2000年,最初主要是培养动画制作方面的人才。2001年开设了数字影视制作专业,即现今的数字影视特效专业,旨在培养融合人文、科学、艺术的复合型影视后期制作人才。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影视特效专业方向已毕业的7届学生在国内外电视台、影视制作机构、网络公司等单位从事电影后期、新媒体内容创作等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依托中国传媒大学在传媒领域的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我们数字影视特效专业一直奉行“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思路,即人文、科学、艺术相结合,人文为体,科技为用,艺术为法,三者的结合,相辅相成。

影视创作艺术离不开科学技术。数字技术的使用,无疑给影视创作带来广阔前景。从最初的光学特效,到后来的计算机图形的广泛应用,再到如今实时创作的数字角色,技术的进步一直推动着影视特效的飞速发展。每一部好莱坞大片配后都有一支强大的科研队伍为后盾。

但光有技术手段是不够的。艺术是我们的目标和载体,所有的技术手段都是为影视创作服务。如果一味强调技术的难度,忽略了创作的艺术审美,最后出来的只能是一个技术展示。

另外,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创作的源泉。如果失去了这个根,再高再难的技术都是漂浮不定的。因此,在影视特效人才培养中,我们强调传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更多更深入地去了解自己的民族和文化。同时,我们希望学生能广泛吸纳世界文明优秀成果,古为今用,博采众长,推陈出新,给传统文化赋予时代内涵。

因此,在影视特效人才培养中,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原则,我们始终坚持“三结合”的培养思路,这也是我们吸取国内外优秀院校成功经验的结果,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三 提高影视特效人才的创作水平

本着人文、科学、艺术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思路,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努力做到这三方面的相互融合,给学生提供比较灵活的课程选择,在注重整体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强了个性化培养,加大创作辅导力度,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一)优化课程体系,加大创作实践,引导学生个性化专业发展

第一,提早开设专业课程。在以往的培养计划中,大学的课程体系基本是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层递关系来设置,一年级新生上的基本都是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程无法安排进去,结果是入学后不久,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很快就怠慢下来。等到大三开始上专业课时,学生的心基本都收不回来了。针对这种情况,在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将思政等公共基础课程分散到大学三个年级中教授,同时将一些专业课提早安排在大一大二开设。如此一来,学生刚从高中过渡到大学时,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很快对所学专业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并激发他们对自己专业更深入的学习热情,形成一个良性的学习氛围。

第二,整合课程内容,避免内容重复与课程衔接不畅。在以往的课程设计中,任课老师之间的沟通比较少,基本上是各自讲各自的,造成有些课程内容被多次重复教授,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够科学。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在制订培养计划时我们广泛征求了业界专家的意见,整合了许多专业课程,使得课程设置更紧凑,更合理,避免课程的重复开设。同时,我们加强了专业教师之间的沟通,要求老师经常相互听课,以了解其他老师的课程情况,在自己的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另外,我们还实行系主任负责制,由系主任负责培养计划的具体执行,并监督各课程的教授情况,最大限度保证课程的顺畅衔接。

第三,增加创作课程,协调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影视创作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影视特效是做出来的,需要以作品来说话。因此,在设计课程体系时,我们特别注重实践环节,加大创作实训的学分,每个学期都安排了相当数量的创造课程,同时在专业理论课程中加入创作环节,鼓励教师通过小创作来巩固学生对每一知识点的掌握,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创作中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更主动地去研究相关的理论知识,并更熟练地运用在下一步的创作实践中。

另外,我们在每个夏季学期期末考试之后,安排了为期一个月的小学期,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创作,其中包括与国外专业院校的联合创作活动。期间,我们鼓励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来制订创作方案,教师在其中起到辅导、监督的作用。夏季小学期自2005年开办一来,已成为我们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去年,中国传媒大学已将夏季小学期向全校推广。

第四,实行“平台+模块”的教学体系。即学生在必修课平台上完成相关课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专长发展,从选修课平台中自由选择不同的专业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都包含若干相衔接的课程,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创作有机集合起来,引导学生的个性化专业发展。同时我们要摆脱单一的培养机制,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特长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尽情发挥,同时使其偏弱的技能也得以发展,在人文、科学、艺术三方面都有长足进步。

第五,试行作品换学分的政策。为了鼓励学生主动创作,多出作品,今年,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试行了作品换学分的政策,即经学院严格审核后,学生可以拿自己创作的作品来换取某些专业课程的学分。这样,学生可以免修这些课程,而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作品创作上。然而,要通过学院的审核并不简单,学生必须有比较完善的创作方案,较强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学院会指派相关教师对这些项目进行指导、监督,只有足够优秀的作品才有可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二)采取多人联合授课模式,加大创作辅导力度

对于专业课程,我们数字影视特效专业鼓励多位老师联合教授。其实这样的授课方式在许多院校都有过成功的经验。

之前我们在个别课程中也有过试行,也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最近尝试将四门专业课程纳入到这一教学模式中。这四门课程分别是大一的影视特效概论、大二的数字合成技术、大三的数字电影特技和数字影像创作。把四门课串联起来,更能明确整体的专业教学内容,更好地引导学生完成相关专业技能的学习。

我们计划安排两名以上的老师共同教授一门课程。如此一来,我们首先解决了以往单个老师无法充分照顾、辅导到每一名学生,从而造成学生创作潜能无法得到充分激发的问题。而多个老师授课不但可以显著提高授课质量,而且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创作辅导,势必会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另外,在教师搭配上我们想有所突破:我们将不同专业方向、年龄层次老师的搭配起来共同讲授一门课程。比如基础课程教师搭配专业课程教师,可以减少课程内容重叠,更好地衔接专业课程内容。而艺术课程教师搭配技术课程教师,能更好地实现艺术和技术融合,体现了专业交叉学科的创作特色。老教师搭配年轻教师,通过传、帮、带的模式,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会得到迅速提高。

对于“数字影像创作”这门课程,我们希望通过采取包括workshop形式,将一个班级分成几个不同的创作小组,由不同的老师联合负责相关的辅导工作,学生和老师共同确定小组的创作方案,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作品。如此一来,必能加强学生的实践力度,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形成教研、创作良性循环。

(三)积极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我们着力打造名师品牌,实行工作室制,每一工作室就是一个教学团队,要求工作室以项目带动教学,以项目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及学生的创作能力。同时我们鼓励并大力扶持学科带头人、主讲教师、骨干教师的研究与创作,为了创作,甚至可以减免他们的教学任务。对于年轻的教师,我们积极寻找各种途径,把他们送到业界进行实习,或者派送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进行学习交流。只有教师的专业水平及创作能力提高了,师生中形成了良好的创作氛围,学生的创作热情才有可能被带动起来,创作水平的提高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四)建立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高水平人才培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评估 高职 学生工作

[作者简介]苏敏(1961- ),女,广东普宁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与管理。(广西 柳州 545002)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025-03

切实把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永无止境的追求目标。《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4号)别指出了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各高职院校也积极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利用一切资源和力量,突出教学改革的核心作用,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但是,“以教学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学生工作就是教学工作的附庸,高职学生工作也同样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面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的时代要求,重新审视学生工作,找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价值定位,将有助于从根本上把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方向、特征和要求,从而真正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我们认为,教育部自2009年起全面施行的新的人才培养评估方案,对高职学生工作有着旗帜鲜明的导向作用。通过对新老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比照、分析,很容易看出学生工作在新一轮评估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这为我们重新认识高职学生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意见。如何把握学生工作的教育发展方向,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是我们必须认真思索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工作不是教学工作的附庸与补充,而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乃至特色部分

在新的人才培养评估方案中,学生管理虽然只是教学管理这个主要评估指标下的关键要素之一,但在很多指标的重点考察内容中,都有访谈学生、访谈专职学生管理人员的建议。也就是说,在新评估方案中,将学生工作看做是学院办学的一个载体,认为学生工作是学院办学效果的终端体现,是人才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实际上,20世纪80年代末,大多数高校都进行了学生管理体制的重新调整,成立了主要承担学校学生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双重职能的学生工作处,使学生管理工作与课堂教学活动脱离出来。新评估方案要求设立专职学生管理人员以及与评估配套的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并且对数据收集和填报也有比较明确的要求,所有这些都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的一个直接体现。

新评估方案表达出来的教育思想,对我们厘清高职学生工作的定位很有帮助。所谓“教育”,“教”者,即为“上施下效”;“育”者,就是西方人认为的“成长”的意思。因此,一个完善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知识技能和素质教育、学术力和行政力、党的意志和国家意志相结合的系统工程。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与“育”很难辩证统一起来,致使知识技能教育(或称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问题,成为一直困扰近现代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课题,也是高等教育质量症结之所在。

人才培养作为高等教育最核心、最根本的任务,是不同层次的高校共同的使命及愿景。但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仅仅依靠专业教育来施行,是远远不够的。学校教育不能只是让学生获得某种知识或者技能,高职院校承担的最核心、最根本的职责始终是“育人”。我们常说“教书育人”,仿佛只要“教书”(专业教育)了,就直接达到了“育人”的目的。实际上,“教书”的目的是“育人”,“育人”的途径是“教书”,“教书”只是“育人”最基本的手段而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书”与“育人”往往很难相互联系、彼此促进,二者的关系容易在教育实践中出现扭曲,出现“教书硬”“育人软”的现象。“育人”的问题是长期的、隐性的、系统的和反复的,“教书”则是当下的、短期的、显性的。但是,对于教育而言,软硬两手都要抓,“教书”与“育人”缺一不可。

换个角度来说,从现代课程论的观点出发去理解,学校实际的课程,应该是由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经过相互转化、渗透之后形成的一个大的课程体系。《国际课程百科全书》将隐性课程明确定义为:“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又叫“隐蔽课程”,主要对应于学生工作。显然,那些进入了课表、由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就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了。如果说教学工作以知识教育为主,那么学生工作主要承担“在教学计划组织的课程以外学生在校所受的全部影响”的隐性课程,指的就

是学生素质的教育养成工作了。高职学生工作应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本任务,以充分弥补高职教育目标中非学术性发展目标的缺失,和高职教学工作一起,共同促进高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有专家认为,“学校实际的课程,无论是显性的还是潜在的,它的基本功能都是教育”。可见,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支撑高校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任务的完成。就二者的关系与作用而言,学界有观点认为,隐性课程比之显性课程,更能打造学院品牌和特色。著名教育学家张楚廷教授认为:“同类学校与学校之间,论常规课程,论教育计划表,几乎是没有多少差别的。然而,论隐性课程,论隐性文化,学校与学校的差别就可能很大。某些学校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高质量的隐性课程。”美国著名教育理论家柯尔伯格也指出,校园文化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比正规的课程更加有力。新评估方案把“校园文化良好”列为考察高职学生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实就是承认并肯定了隐性课程的重要作用,同时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学生工作的主要职责,也就是要求高职学生工作要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己任。

二、高职学生工作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一种教育活动,应该遵循文化管理原则

2005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新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明确指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最终目标。有学者通过研究提出大学生应具备四个方面的素质,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创新素质。学生工作主要是开展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系列活动,包括课外活动和非学术性事务等。这些活动既能起到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的作用,又能起到引导、规范和激励学生的作用,从而推动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我们说,学生工作就是与学生课外活动和非学术性事务相关的所有概念、事项及活动的集合,这些事务和活动,都是基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出发点的。

人的素质是一个包括智力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在内的综合范畴,这其中蕴含了思想、道德、品质、意志、情感、心理等非智力因素。学生工作正是通过如上所述的事务与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联合国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在《论未来教育》一书中指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在建构这四大支柱的全过程中,学生工作责任重大。

新评估方案要求通过深度访谈和资料查阅,考察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的人数。这里的人数是指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人文素质和拓宽专业知识为目的的各项科技文化活动的参加人数。这也恰恰说明新方案关注了素质教育,强化了职业道德,明确了全面素质是育人的核心,也是学生工作的核心。

高职教育管理的主体是学生,管理方式主要是通过知识中介和智力活动来展开。高职学生首先是人,关于人的管理必然具有很强的精神特性。这种特性决定了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不能等同于一般形式上的教育工作,也不能等同于一般形式上的行政管理工作,也不能等同于一般形式上的服务工作,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是高职学生工作所追求的目标,将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利用是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实现目标的一个很重要的推动力。由此,高职学生管理不能仅划分为一般的行政管理工作范畴,而应该属于高等教育学的范畴。应该说,切实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必须是我们开展学生工作的重要前提。

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学生工作是一种教育行为,这个教育属性决定了其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这个理念,学生工作应由指令性管理变为指导性管理,逐渐转向文化管理范畴。文化管理是通过文化建设达到管理效果,其“以文化人”的特质与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的追求是息息相通的。学生工作文化管理通过“以文化人”,让共同的价值观深入人心,成为规范学生行为的无形准绳,从根本上达到“育人”目标。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甚至认为“只有深入推行文化管理,才可能打造国家示范性的高职学生工作”,并且明确提出了从经验管理到制度管理、进而到文化管理的发展思路。

三、高职学生工作应该具有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特征,同样要“以就业为导向”

新评估体系经过重新调整和设立之后,考察重心放在了“实践教学”“课程建设”这两个指标上,这从它们的位置编排由原来的二级指标提升到一级指标可以看出。由此可见,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上,这也应该成为新时期高职学生工作的新视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求高职学生工作要积极地进行从理念到实践的全方位改革,不断创新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方法,不断开拓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新境界。

与以基础性、研究性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职教育直接面向市场、面向行业,更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单纯的知识传授再也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让学生通过“认知的形成”,到“获得再创造的实践能力”,到“成为会思考会做事,社会所需要的人”,这才是高职教育的理想。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杜威提出学生应在“做中学”,即在活动中学、在经验中学;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指出“学做合一”就是要求学生以应用为目的去“学”,在实践过程中去“做”,通过自己思考、消化、动手,从而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这个培养目标落实到高职学生工作中,就是要把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放在学生工作这个教育过程的首位,简单地说,就是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点使得高职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结合更为紧密。

高职学生工作主要是从实践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更多教学主渠道之外的机会和平台。高职学生工作不仅要协调好学生的第一课堂学习,还要积极拓展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之成为教学工作的延伸和拓展。甚至可以从课程的角度,将高职学生工作理解为高职教学的实践教学环节,这恰恰是高职学生工作有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学生工作的显著特征。例如,加强学生社团活动的管理,改变以往陈旧的管理方式,通过以学生社团组织及其学生成员作为“磁场中心”的做法,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组织、经营和参与社团开展的各类专业技能比赛或活动,以实战的形式促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应用、检验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并在综合实践中获得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前文提到的学生社团活动,我们还可以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三下乡活动等,让学生真正做到“学做合一”“知行统一”。

从课程的角度赋予高职学生工作的实践教学特性,有利于达成高职的培养目标。高职学生不仅要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专业技能;不仅要学做事,还要学做人;不仅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合作交往的能力,还要实习实训,参加社会实践,提高适应行业、职业岗位的能力素质。因而,相对于一般的普通高校,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难度更大,高职学生工作必须在这其中,找到自己的应承点和担当处。

我们还注意到,在新的评估体系中,一级指标“社会评价”替换了原来的“教学效果”。“社会评价”这一指标着重考察以下三方面内容:就业、生源和社会服务。着眼新形势,我们可以看出,高职教育着重突出了“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这一目标的地位。新的评估体系特别强调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考核,要求通过量化和纵向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考察毕业生的工作岗位、薪金、工作稳定性、专业对口率及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性质和规模,得出高职院校的就业总体水平。新的评估体系从就业的视角着重关注了高职学生工作的重心,学生工作体系就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最直接组织者。因此,高职院校要提高对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从学校实际出发,办出自己的优势,将日常的以实践为特征的各项学生工作,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观念紧密地结合起来。

高职学生工作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照比较新老评估方案,我们应该清晰地把握学生工作未来的主要方向:学生工作应更注重内涵建设,其目的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学生工作应更注重实践和不断创新,其目的是适应人才全面素质养成的需要;学生工作应更注重过程育人功能的发挥,其目的是促进人才潜能的系统开发,实现社会、学校、学生的和谐共赢。

[参考文献]

[1]申钊.“以教学为中心”背景下学生工作的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J].中国成人教育,2011(8).

[2]杨剑钧.从新老评估方案的对比分析看高职学生工作的导向[J].职业教育研究,2010(1).

高水平人才培养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针对档案在服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呈现的一些问题,从分析档案与“评估”之间的相互作用入手,论述了做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一、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目的意义及档案在服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所暴露的问题

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是教育部对全国高职院校加强宏观管理,以推动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手段。然而,在 “评估”活动实际开展中却遇到了诸多问题,其中评估资料数量不足、内容不全、质量不高、查阅不便是各受评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档案管理体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管理分散、混乱。随着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和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学校占地面积扩大、校区增多、校址分散,这无形中给档案管理增加了难度,加之有些领导档案意识淡薄,“重教学、轻档案”意识严重,在档案管理的体制上、制度上、职责划分、人员配备及资金投入上均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了档案管理体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职责不明确等问题,造成了实际工作中档案集中管理难、收集归档难、查找利用难的局面。

2.日常收集不完整、不齐全,整理不系统、不规范。有些高校在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上没有明确规定和要求,日常收集、整理及鉴定工作均由档案人员自行随意来完成,平时收集只重视红头文件,不重视各教学系部教学、科研活动材料,在划定文件材料的保管期限上也没有严格规定和统一标准,更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打算,这些势必造成日后查找利用难的问题。

3.管理手段落后。有些高校在档案管理上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薄弱,基本上还停留在手工管理模式上,档案信息存储量小,收集、整理、检索难,利用率低。有些高校虽然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管理档案,但由于没有实现信息网络化,使档案信息资源难以共享,档案利用效率不高。

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影响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顺利开展,有些高校为了能通过评估验收,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弥补档案的缺口,这既给学校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也影响了正常教学工作秩序,同时也影响了档案的原始、真实性。

二、档案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所起的作用及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

档案是“评估”的基础。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系统地搜集受评学校教育的主要信息,准确地了解受评学校情况,进行科学分析之后,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共有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32个观测点及1个特色或创新项目,每个指标体系、每个项目都需要大量的佐证材料予以论证,而这些佐证材料大多是由原始档案或以原始档案为基础进行加工过的二次文献组成。因此,完整、丰富、充实的档案资料是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基础。

1.档案是“评估”的依据。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专家组对学校进行了解的信息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查阅由学校提供的各项指标体系的原始资料;二是通过问卷调查、听取汇报、座谈、访谈、听课等形式获取有关信息。整个评估验收只有两三天时间,专家组要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对一所学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主要还是依靠查阅档案信息资料,通过手中收集掌握的档案信息材料,整理归纳出系列数据材料,最后做出符合学校实际的评估结论。因此,完整、系统、真实的档案资料是“评估”专家准确合理评价估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

2.“评估”促进了档案管理工作。由于档案在“评估”中的作用无可替代,所以通过“评估”也容易发现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可以说,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既是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估,也是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最好检验。“评估”之后,许多亲历了“评估”现场的教职工都不无感慨地说:档案工作真是太重要了!学校各级领导对档案工作也越来越重视,相继增加了资金投入,增添了人员配备,充实、更新了设施。档案工作的地位大大提高,全员的档案意识明显增强。

三、结合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进一步加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进一步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范围。把档案工作列入领导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与管理目标中,并作为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科学划分二级院系档案类目,明确院系档案管理职责范围,加强对院系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定期开展对院系档案工作的督查,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院系档案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指导,促使他们系统学习和掌握档案业务知识、业务技能,逐步实现工作理念、知识结构、工作技能的同步更新和提升。

2.加强宣传和教育,提升全员档案意识。加强档案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强化全员建档、存档、用档意识,使全体教职员工真正认识到在日常工作及教学科研活动中形成的各类文件材料都是学校的信息资源和文化财富,必须及时完整地归档保存。档案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为教职员工提供热情周到的档案信息服务,使每个教职员工的档案意识在利用档案信息的亲身经历中得到不断增强和升华。

3.加强管理和利用,提高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建立高标准、符合“六防”要求的档案专用库房,提高计算机档案管理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格技术逐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存储数字化、传递网络化、管理自动化、服务远程化以及信息资源共享和网上汇编资料的传送。积极探索利用途径,不断丰富检索工具,编制丰富的、适合高校当前发展需求的档案编研资料,使各类档案在服务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发挥其最大效用。

参考文献:

[1]沈萍. 教学档案管理在人才培养工作 水平评估中的作用[j].连云港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