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物联网技术的了解

对物联网技术的了解

对物联网技术的了解

对物联网技术的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现状;前景

物联网是一种应用于多种技术领域的新技术,通信技术是物联网技术的关键。对物联网技术的定位: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EPC技术以及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成的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基于万物互联趋势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智能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物联网技术拥有的商业价值也越来越大,因此研究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对促进我国互联网+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

物联网技术是继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发展之后兴起的第三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Ashton教授于1999年提出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已经在社会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当前我国物流网技术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物联网技术。基于物联网技术巨大的商业价值,我国将物联网技术纳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并且加大了对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力度,实现了物联网技术在社会领域的应用;二是高校开设了物联网专业课程,例如我院就针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立了物联网实训室,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实践能力,使其具备物联网组建、管理、维护、应用等能力;三是物联网技术不断创新。NB-IoT技术重大突破,技术标准快速确立,该技术有效解决了物联网技术此前无法进行长距离、大规模广泛部署的技术空白,提高了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水平。

2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发展瓶颈

物联网技术在通信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量约为60亿个,根据这一速度,在2025年前,物联网连网设备数量将达到270亿个,因此发展物联网技术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分析当前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需求,实现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关键技术为:一是传感控制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技术实现价值的关键部件,传感器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并且将采集的信息传递给终端处理系统。二是中间件技术。中间件主要承担的是为底层与上层之间的数据传递提供互动平台,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因此该技术的关键是对数据的处理。三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实现云计算,因此在智能技术时代背景下,云计算实现了数据的空间转移,提高了智能家居的模式发展。当然,物联网技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物联网技术应用价值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物联网技术的标准规范有待统一。标准统一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各国对物联网标准体系的规定还不统一,这影响到物联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2015年国际标准组织(ISO/IEC)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物联网标准化(WG10)大会,新成立的WG10物联网标准工作组同步转移原中国主导的物联网体系架构国际标准项目(ISO/IEC30141),并由中国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专家继续担任该体系架构项目组主编辑,这标志着我国继续拥有国际物联网标准最高话语权。其次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有待解决。物联网技术应用最大的瓶颈就是如何保护信息安全和用户隐私,以智能停车场为例,虽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自动控制,但是当前市场中存在的仿制门禁卡的现象也影响用户的信息安全,因此如何解决安全问题一直是物联网技术发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最后物联网技术的终端设备性能、价格等也是影响其发展的瓶颈之一。

3物联网技术应用前景展望

通过实践观察,在大力发展大数据技术的时代背景下,物联网技术已经融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家居行业、交通行业、工业生产以及通信行业等等。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物联网技术应用将朝以下几个领域发展:3.1通信行业目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通信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开发与发展,尤其是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技术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通信网络技术。LoRaWAN的技术是物联网领域最受关注的技术,实现了长期间的运作,并且具有低功耗、远距离传输的特点,大大提高了物联网技术数据传输的速度,进而满足了公共资源数据传递的需要。3.2智慧城市建设当物联网这一新兴的信息技术日益成熟时,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技术问题便得到了有效解决。基于物联网蓬勃兴起的业务与应用逐渐成为智慧城市的主流应用,并且物联网能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使城市环境完备智能、城市服务高效灵活、城市治理精准高效,使城市更加智慧,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当然物联网技术还应用到智能家居建设中,将实现家居的智能控制。3.3智能工业制造石油天然气与工厂环境工业领域是目前物联网项目最多的应用领域。物联网技术的远程监控和优化重资产的能力,使得很多石油天然气项目的实施和运行得到了技术与效益方面的支持。尤其近年来,国内传感器市场持续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在智能化电子产品不断涌现、物联网智能终端与整机产品制造市场稳定发展的带动下,传感器产品国产化需求不断加大,为国内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赵静.低速率物联网蜂窝通信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移动通信,2016.7.

对物联网技术的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物联网;射频识别;安全体系

一、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是指利用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和相关技术,按照约定的协议,通过实时采集监控物品的信息,把监控物品与互联网连接成一个网络。物联网可以进行人与物品、物品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方便对于物品的识别、管理和控制。物联网是将传感器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技术,其核心是通过互联网,将射频识别设备自动识别的信息进行交换和共享,以实现对物品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二、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

(一)物联网的技术体系结构

物联网技术体系结构包括网络层技术、感知层技术、应用层技术和公共技术。

(1)感知层技术:用来采集物品信息和数据;

(2)网络层技术:为感知层采集到的信息和数据提供安全可靠的传送途径;

(3)应用层技术:包括应用支撑子层和应用服务子层。其中前者为跨行业、跨系统和跨应用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提供支撑功能;后者主要应用于各类行业服务;

(4)公共层技术: 与物联网技术架构的三层均有关系,包括标识与解析、网络服务、安全技术等。

(二)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1)射频自动识别技术

射频自动识别技术可以用来为物品提供独一无二的电子标识,这种技术具有方便读取、标识唯一、使用寿命长、支持动态更改、支持扩展、支持密码设置等优点。

(2)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

无线射频自动识别系统通常由阅读器、电子标签和应用系统三部分构成。阅读器通常是一台内置天线和芯片解码器的阅读设备;应用系统是计算机上运行的提供管理服务的系统;电子标签内置天线,安置于物品上。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阅读器向查询范围内的电子标签发送查询信号,电子标签接收到信号之后,凭借感应电流提供的能量发送储存的标识信息,阅读器将获得的信息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处理,以进行对物品信息的查询、统计、管理等操作。

物联网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如电子商务、物流、环境监测、建筑、电力电网,等。无线射频技术应用于电子商务,可以使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和选择到物联网包含的任意商家的任意商品;RFID电子标签应用于物流领域,可以提高库存仓储管理、产品装配、供应链管理和产品物流跟踪的自动化程度;射频识别配备GPS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装置与互联网结合可以形成一个智能的生活生产网络。

三、影响物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可以想象,物联网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但是由于新生事物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譬如建设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信息安全、知识产权等等,都需要得到解决。

(一)技术标准问题

标准物联网物品交流的规则。物联网的基础是互联网,因而其核心层面是基于TCP/IP协议的,但是在接入层面上存在五花八门的协议类别,有线、短信、传感器、GPRS、TD-SCDMA等均有使用。目前各国建设有各自的物联网,因此也存在不同的技术标准,互相交流起来还需要存在诸多麻烦。

(二)信息安全问题

通过信息的采集和交流,物联网使物品之间、物品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但是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着信息泄露的隐患。由于物联网本身所具备的便捷信息获取能力和射频识别技术的无线通信特点,如果安全保护措施不到位,就会使涉及企业机密或者个人隐私的信息暴露。如何实现对于海量信息和用户隐私的保护,是物联网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知识产权问题

由于我国对于物联网技术的许多核心技术(云计算技术、传感器关键技术、RFID高端芯片等)的起步较晚,在这些技术发展产品化的过程中很多高端产品被国外厂商垄断,我国并不具有知识产权,这种情况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物联网的建设和发展。

(四)规模化和产业链问题

产品的规模化对于行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产品多样性和终端的价格都会产生影响,在物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规模化生产是一条必经之路。另外,需要将物联网发展所需要的上游技术和产品(自动控制、信息传感、射频识别等)和下游应用联动起来,实现上下游产业联动,跨行业联动,形成一个完成的产业链,共同推动物联网的发展。

四、解决对策

(一)协调统一物联网技术标准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标准化问题解决的非常好,在全球范围内传输的TCP/IP协议、路由器协议、终端的构架与操作系统等都有统一的标准。物联网要想实现快速、稳健的发展,必须尽快统一传感、传输、应用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以保证整个物联网可以互相连通起来,成为一张真正的“大网”。

(二)安全体系的建立与形成

有关部门应当吸取互联网发展的经验教训,尽早研究物联网发展可能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对于物联网信息安全的保护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借鉴互联网安全保护的手段,发展物联网信息保护的技术,保护物联网信息和用户隐私的安全,使我国的物联网真正发展成为一个开放、安全、可信任的网络。

(三)应用的开发

为了提高我国物联网研究的核心竞争力,避免知识产权问题成为传感网、物联网研究发展的瓶颈,标准、核心技术及产品开发迫在眉睫。物联网的价值在于各个行业共同参与、共同应用,因而,其不应该知识一个传感网络,而是必须由不同行业共同参与,因而对于物联网应用的开发也应当由不同行业根据各自的要求和特点,共同进行深入的,有价值的开发研究。

(四)物联网的规模化发展

物联网的价值在于网,因而只有具备了相当的规模,物联网才可以发挥其网的作用。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庞大的、综合的物联网络,以进行信息的收集、交流和共享,并且这个全国性的网络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与世界范围的物联网络连接到一起,以保证物联网的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物联网必将成为继互联网之后又一次世界范围的信息革命。我国应当抓住时机,大力发展物联网关键技术、促进物联网标准的协调统一、推动物联网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创造物联网的发展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殊,阎毓杰,胡富平,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理论及应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8-17

对物联网技术的了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联网 物流专业 应用 情境教学

随着中国近几年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物联网技术的诞生进一步推进了物流产业的发展。然而,对于这个新兴技术的应用,在当今物流人才培养方面,许多院校却没有跟上步伐。因此,在新形势下,合理利用物联网进行物流专业教学,对学生理解并掌握物联网技术,对提高物流专业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物联网技术的基本特点

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物流网概念早在1999年便已提出,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以及其他各类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以实现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条件下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最终实现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与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军事、环境、交通、医疗、制造、科研、教育等各领域,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物流领域。

物联网的最大好处是能够提高社会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把原来不能实现或者难以实现的功能实现了。通过把没有智慧的“物”植入无线智能芯片,使得人类的感知更灵敏,控制更自如,生活更方便。

二、利用物联网相关技术进行物流专业课程教学

物流是极具时代特征和实践操作性的一门学科,在教学中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要突出对学生行业知识及技术技能的培养。在新形势下,将物联网这种新兴技术引入物流专业课程的教学,对提高物流专业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前沿技术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利用物联网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定位跟踪技术

在物联网应用中,与人们生活结合最紧密的就是定位跟踪管理。定位跟踪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品。通过定位跟踪管理或以其为基础,才能发展出更多的应用,实现“物物相联”。

定位跟踪管理可以应用于诸多物流领域,如人员定位跟踪、车辆定位跟踪、物品定位跟踪、集装箱定位跟踪、飞机轮船定位跟踪等。定位跟踪技术除了射频识别技术(rfid)以外,还涉及二维条码技术、gps、gis、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等等。

在物流管理专业中,《运输管理》课程的核心就是运输调度、线路规划和商品货物的跟踪管理。利用物联网,可以事先选定某一物流公司某批同时装运的货物,通过实时信息传输来掌握车辆货物的运行状态,包括运行路线,货物的装卸货、转运、分拨等一系列过程。最后,跟踪与记录该批货物的运行轨迹,运行轨迹在图上进行形象直观的回放,形象地反映货物当天行走的轨迹。

对于《配送管理》课程,通过物联网,学生可以了解商品集货、分装、配送及选择配送线路等过程。

这样,在进行专业课教学时,就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有更加理性和感性的认识。

(二)利用物联网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识别技术

物品的标识类似于人的身份证,对物品进行标识有助于实现企业的现代化和数字化管理。不仅如此,对物品进行标识是实施定位跟踪的前提条件。物品定位跟踪的原理就是经自动采集设备感应贴有rfid标签的物品,由定位中间软件计算得出该rfid标签的位置和状态信息,以此来判断物品的位置和状态信息,并显示在位置地图界面上。当物品的位置发生变化时,人们便可以感知到。

在《配送管理》课程中,通过物联网,学生可以了解到商品的采购、进库、盘点、分拣、出库等操作环节,可以比较系统地掌握商品的配送流程;通过商品标识条码管理,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包括商品的分类、批次等信息;通过商品包装rfid标签管理,可以了解包装箱号以及放入包装箱内的物资信息。

在《仓储管理》课程中,通过物联网,可以让学生了解仓库管理中的出入库管理、盘点管理、库位识别等真实情境。

在《库存管理》课程中,通过物联网,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知晓库存商品的一系列管理过程:(1)录入过程:通过扫描送货单据上的二维条码,将商品的文字、图形信息快速、准确地录入。(2)出入库商品自动清点:通过安装在货架上的rfid读写器读取出入货架的商品包装箱上的rfid标签信息,快速取得包装箱内的商品信息。(3)库内商品盘点:使用手持rfid读写器读取包装箱上的rfid标签,获取商品信息,扫描货位标识条码,经过确认后,数据传送到系统中,系统自动显示盘点结果,包括库位信息及相应库位内存放的商品信息。(4)库位识别:采用图形显示货位布局,选取某一货位,货架上相应位置的有源rfid标签进行声光提示。

在《供应链管理》课程中,利用物联网还可以清楚地让学生们了解物资的流通过程,如零部件的采购、产品的加工、产品包装和分销等环节。

(三)利用物联网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远程控制技术

远程控制技术在当前的物流领域中是一个比较完善的技术。然而,目前许多物流专业课程并未对其进行详细阐述,特别是《运输管理》和《国际物流》两门课程。

在《运输管理》或《国际物流》课程中,作为补充知识,可以使学生通过学习物联网系统,掌握远程控制技术:(1)采用卫星定位系统,结合gis技术,当装载货物的车辆通过特定的信息采集地点时,系统自动显示车辆当前的地理坐标、地点名称、通过时间以及车辆和物资的相关信息。(2)地点识别:当车辆通过某一特定地点时,计算机的gis系统显示车辆的通过时间以及本地的特征信息,如坐标和名称等。(3)通过物联网接收运输工具位置的数据,物联网终端计算机界面上显示运输工具的位置信息,同时显示运输工具的编号以及所属单位、发运单位、接收单位等信息;也可以进一步查询运输工具装载的物资名称、数量等信息。

此外,在了解远程控制技术的同时,学生也能掌握物资位置编码的特点,如在铁路系统中使用的“汉信码”,其具有信息容量大、汉字表示能力和汉字压缩效率高、抗污损和畸变能力强、修正错误能力强等优点。

三、对物联网在物流专业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一)利用物联网极大地丰富了物流实践教学

物联网的引入使得真实的企业物流运作情境与虚拟学习环境能够无缝整合。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即时捕捉、分析教学需要的各种物流实时信息;学生可以在教室内利用计算设备读取或调用企业的物流数据用于当前的学习。物联网能为学生的常规学习、课后学习提供支撑环境,拓展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学生可以通过物联网,探究任何实时的物流运作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物联网的介入为物流实验教学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共享的、智能化的实验教学环境,实现了虚拟学习环境与现实世界的交互。

(二)解决物联网各关联要素的互联互通问题是关键

物联网注重于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物联网在进行物流教学应用时,教学设备间联系更紧密,设备和人也连接起来,使得信息采集和交换设备大量使用,所采集的企业数据和教学信息量越来越大。在这些数据中,哪些属于企业隐私、学术隐私和人员隐私,是此类应用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如果不进行保护,数据的泄密将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对于企业而言。为了跟企业进行良好的合作,学校必须通过协议,承诺仅将数据信息用于教学,并对其加以保护。

另外,从物联网结构来看,每个物品都需要在物联网中被寻址。更多的ip地址将使ipv4资源被耗尽,那就需要ipv6来支撑。但目前,不仅在企业,甚至在不同的教学设施之间也存在着通信协议不统一的问题,例如,在接入层面上,gprs、短信、传感器、td-scdma、有线等多种协议类别五花八门。应该看到,当前的信息化,虽然网络基础设施已日益完善,但离任何人、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接入网络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并且,即使是已接入网络的信息系统很多也并未达到互通,信息孤岛现象较为严重。通信协议统一与否将是制约未来物联网在物流教学中应用的重要因素。

(三)物流课程专业教师应建立物联网教学意识

由于物联网刚刚兴起,很多物流专业的教师缺乏联系物联网开展教学的观念,对物联网技术的认识还很肤浅,还有一些教师甚至抵制物联网技术,在他们看来,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有极大的挑战,他们已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应该加强物流专业教师对物联网的学习,只有在观念上改变了,才能真正把这项新技术运用于物流教学实践中。

(四)各学校在物联网教育应用方面的投资偏少

对物联网技术的了解范文第4篇

继2011年第十三届中国高交会举办“感知中国”技术产品专题展后,中国科学院今年再次以“感知中国——协同创新支撑服务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主题参会。

来自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的小吴负责安防展台的讲解,虽然第一次来到中国高交会,还没有机会到处逛逛,却明显感觉到中科院馆内明星脸相似度比对的超高人气。

基于智能视频技术,中科院馆内现场搭建了6×6的窄缝拼接大屏,通过视频采集(摄像头)后,到云存储的数据库进行处理,为观众实时呈现明星脸相似度比对。

中科院物联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汇联告诉本刊记者,自2009年中科院物联网中心成立以来,物联网中心每年重点参加2次高科技展会,即无锡的物联网博览会与深圳的中国高交会。

但小吴感觉来这里的商家比无锡要多多了。一套嵌入式的人脸识别系统,仅仅开展一天,就有很多安防企业表示感兴趣。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中科院馆内的互动更多、项目更实、人气更旺。如此实际操作可行的物联网产品,在中科院馆内俯拾皆是。

概念落地

中国科学院物联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汇联告诉本刊记者,今年的参展无论从规模、内涵、项目组织质量较去年均有很大的提升。本次中国科学院共组织了130多个参展项目,均以系统解决方案、行业应用整体解决方案为主,针对民生科技、国家安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内容进行重点组织。其他涉及到的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包括:国家安全(安防)、农业(农资物联网)、智慧社区(社区医疗)、工业、环境监测、云计算、智慧城市、智能视频、智能建筑、导航(北斗云)等14个展区。

农资物联网的展台上有一个显示屏,上面显示无锡的农运货车车牌,只要点击查询,就能在深圳了解到江苏的车辆运行以及车内的温度、湿度等情况。物联网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农资物联网是与中华供销合作总社合作,将物联网的技术应用在农资行业,主要致力于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解决种子、农药及化肥的产品溯源与防伪问题,应用RFID与隐形二维码技术,建立一个信息查询系统,保证这些农资是正规的产品。二,为运输企业研发了一套农资调度系统,降低农资的运输成本。由于农资的点分散在各个乡镇,种子对运输过程中的温度与湿度要求比较高,需要实时监控运输过程中的一些情况,来保证最终售卖的种子的质量合格。三,农民买到种子之后,还可以知道怎么用它,如何实施科学种植,这就需要一个知识服务系统。四,种植取决于对田间土地营养结构的了解,比如土里氮、磷、钾的含量。这就需要土壤检测感应系统,对土里情况进行快速的检测。”

据悉,这套系统已经在无锡几大农资集团应用。农民可以从乡镇的农药种子经销站,在那里会有系统终端,提供查询和咨询服务。

为更好地诠释物联网发展和应用现状,结合展会现场活动特点,基于传感器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定位技术、智能处理技术、云存储与软件等核心技术,中科院还在展会现场集成了面向展会活动的系统解决方案,包括现场环境参数采集处理、人流统计、能耗、视频监控等信息采集,通过无线传输到云计算平台进行智能处理,以多媒体呈现的视频手段支撑展会现场的安防、监控、高人流监控、环境控制等业务。

此外,为体现基于物联网技术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基于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发的物联网智能视频技术、定位与跟踪技术,在第十四届高交会期间为参观中国科学院展区的观众免费提供现场视频拍照服务。通过在高交会5号馆6个区域布设了智能化的高清摄像机,可实现智能化的现场拍照。

中科院馆内的130多个物联网项目,是对中国物联网三年来从概念到技术,再到产品开发与应用的产业化成果与最高水平的集中展示。

瓶颈待解

物联网产业尚处于培育阶段,我国的起步与国际发达国家基本同步,我国的市场规模、特点具备了引领物联网发展的基础和产业优势。不过,在很多专家眼里,从物联网的概念落地到产业化发展并非易事。中国科学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叶甜春表示,尽管物联网是不少高科技企业热推的一个概念,但目前来看这些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要5年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

物联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芯片、天线、绑定、印刷包装、读写器、打印机、自动化控制等多项技术领域,需要多个行业参与。

王汇联认为,中国高交会作为一个国家层面的高新技术展示、交易和对外合作平台,自举办以来,逐步发挥着国家高技术产业政策、产业导向、开展国际合作的窗口作用。他希望,中科院能通过这个平台,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科技与我国经济发展、区域经济与科技的需求对接机制,进一步加强与行业、工业界、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物联网属于典型的以应用与商业模式驱动的产业,应用需求、业务模式构建需要行业、技术、市场、商业模式的协同与合作,同时物联网规模化应用将面临诸多问题。

王汇联告诉本刊记者,下一步发展的瓶颈突出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国家层面的科技资源、导向性资源分散,对物联网未来发展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尚未制定国家层面的布局和规划,部分区域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较高,但往往不考虑本地区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能力,缺乏整体性的布局和发展思路,造成资源浪费;二是,信息化基础及对信息服务业的认识偏差,以及现有工业技术基础薄弱、产业链不完善直接影响了物联网的应用和推广。市场资源、产业资源尚未真正开始投入,市场调配资源的机制尚未形成,缺乏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导致物联网的市场主体多为中小型企业、市场规模不大而且分散,行业资源整合、跨行业应用难度较大。”

合作共赢

“虽然瓶颈很多,但也是我国培育创新型产业的重要机遇,加强合作与交流是推动物联网发展的主要抓手之一。”王汇联对中国物联网的前景信心满满,“事实证明,通过物联网概念的牵引,对信息服务业、信息技术、集成电路、软件、传感器等领域及产业链的拉动非常明显。”

对物联网技术的了解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理念 应用恶略 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TP3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5-0000-00

信息技术的发展衍生出多种形态的产物,物联网技术就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联网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起来,属于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产品,同时也是现代各种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的结果。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生活,同时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模式已经进入到社会各个层面,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实际中,各种可能将逐渐成为现实。从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技术发展后,物联网属于一种全新的技术革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同时也说明了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1 物联网概述

在技术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物联网借助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应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与红外感应器等信息设备与技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将已经约定的协议作为根据,在物品与互联网之间建立起信息交换的桥梁,这样就构建成定位、跟踪、调控、监控与识别的网络系统。通过简单的概述就可以了解到,物联网在整个程序流通与系统构建过程,无需人为操作与干预,就能够自动识别对象,获取对象的属性信息,以达到目标对对象信息互联与共享[1]。从物联运行的全过程就可以了解到,物联网运行通常包括这几个步骤:首先,标识。在物联网运行的过程中,采用传感设备就可以对编制物体对象的ID与属性,将静态的属性进行标准并存储在标签内,随后就可以应用相应的设备进行探测与识别。其次,识别。在物联网运行的过程中采用设备识别技术就能够将对象的属性信息识别出,并且还将获取的识别信息转换成为可以传输的格式进行传输。最后,通信,在经过信息标识与识别后就可以读取对象信息的属性信息,同时还将其利用网络系统传递到信息处理中心,这样物联网也就完成了通信与数据的处理。

2 物联网关键技术

从物联网结构体系中就可以了解到,其主要由网络层、业务应用层与感知延伸层。物联网的这几项结构体系都具有自己应有的功能,并在物联网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物联网技术主要包括这么几项。首先,易购融合网络平台。通过物联网的联结功能,能够实现终端节点的连接。应用该种平台,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在基础性网络平台上,可以实现不同结构网络共性的融合与个性的协同。而共性的融合就是不同的易购网络融合公共通信平台的各种骨干传输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中,进而构成一张大网[2]。其次,感知节点与终端。通过感知节点,不仅可以收集食物本身信息,还能够存促、融合与处理事务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样物联网就会了解更多事物信息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最后就是业务支撑与智能处理。业务支撑首先要做的就是探索物联网业务需求与应用场景。在研究分析业务场景与业务需求之前,就需要对业务的特点与性能进行分析,这样就能够界定业务所具有的通用功能,随后就能够抽象画处理网络资源。另外,通过设计各类业务的结构、开发业务人物分布平台的方式,扩展接口,这样就能够制定与底层异构网络没有关系的业务分发机制。

3 物联网技术用策略

在后期的发展中,物联网将是发展的重点内容,并且应用领域会不断拓宽,同时会对人们的多方面产生影响,进而为人们提供便利。但是如何将其变成现实,仍需要经过策略。

3.1 树立融合、共享意识

在季候发展物联网技术的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一点就是树立融合、共享意识。融合,就是实现各个领域资源的共享,针对这项要求,在之前有很多技术就已经提到。融合的目的就是促使未来的网络能够相互融合,可以扩展各个领域范围的信息,进而实现物联网纵向与横向的共同发展。通过有效的融合能够带来维护简单、适应性强与应用费用低等特点。通过物联网能够促使各食物之间形成一条通道,将各个分散的事物联系起来,促使事物之间能够交流,而这样就能够实现信息共享。这必然是信息技术时展的一种趋势,同时也是发展的主流。通过多项信息的相互融合与共享,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大的便利,满足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

3.2 加强产业与行业之间的合作

再次过程中需要加强行业之间发展的协调。物联网在各行业中应用得极为广泛,并且各行业之间必然会产生交叉。而这种交叉不利于物联网的管理与技术共享。这也就说明了物联网的发展需要各行相互之间的积极配合与协作,唯有如此才可以促进物联网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物联网产业之间的合作交流。物联网本来就属于一个繁杂的产业链,自动控制与射频识别在产业链上端获得极大的发展,借助于此,下端的销售与管理才能够获得提升,并且还能够加强产业之间的融合[3]。要想物联网发展更好,就需要加强产业之间的联合,唯有产业的每个环节能够有效的结合,才能够推动物联朝着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发展,进而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

4 结语

物联网的出现并不仅仅是新的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其更是技术改革的变现。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物联网技术的影响,并且物联技术的发展水平将直接关乎行业发展。因此,致力于物联技术的发展,才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洪敏.中国物联网应用及发展策略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