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二、档案应由酒店经理或经理制定人员,必要时交公司统一归档管理。

三、档案应有目录,对文件的名称、数量及保存年限详细记录。

四、需要调取档案查阅时,应办理借阅手续,用完湖马上归还,管理人员应清点文件数量,以保证档案的完整性。

五、档案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特种设备使用注册登记表》:

(二)设备及其零部件、安全保护装置的产品技术文件:

(三)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的有关资料、报告:

(四)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维保记录、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应急救援演习记录:

(五)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报告,定期检验报告:

(六)设备运行故障与事故记录:

六、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维保记录、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应急救援演习记录,定期检验报告,设备运行故障记录至少保存2年,其他资料应当长期保存。

七、使用单位变更时,应当随机移交档案。

电梯维保制度

一、应对机房的电器和机械设备做定期的巡视检查,清理轿厢、机房卫生,检查司机交接班记录。

二、应至少每15日按照国家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电梯进行一次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

三、每季度对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和电控部分进行详细检查,更换各种易损部件,并做好记录。

四、每半年对重要的机械部件和电器设备进行详细检查,并做好记录。

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技术检验,确定电梯运行状态及不安全因素。

六、根据电梯性能和使用频率,可在三至五年内进行一次全面的大修(清洁曳引机、更换摩擦片、检修控制柜、更换钢丝绳、做平衡系数实验等)七、电梯停用1年以上或者停用期跨过1次定期检验日期时,应当在30日内到原使用登记机关办理停用手续,重新启用前,应当办理启用手续。

八、当火灾、地震、水淹等灾害发生后,应对电梯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修应做好记录,报请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九、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几时采用新的安全与节能技术,对在用电梯进行必要的改造或者更新,提高在用电梯的安全与节能水平。

十、建立电梯运行记录并详细填写故障及原因尤其是安全部件、安全装置维修及调整后的数据记录在案。为日后的维修保养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

定期报检

一、安全管理人员应制定和落实电梯的定期检验计划。

二、在《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规定的检验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检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并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申请检验前,应责成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查和保养并做好记录。

(二)准备好电梯安全技术档案,以备查阅。

(三)与检测机构约定具体检验时间。

三、检测机构现场检测前,应将停梯原因及时间通知相关部门并将公告贴在电梯首层门口和人员密集层站。通知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到场配合检测部门现场检验。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梯管理;医院;安全部门

电梯是为公众服务的重要特种设备,从2014年开始,国家对于电梯的监督管理法律依据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提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突出了电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医院是为大众服务的场所,医院电梯尤其是医用病床电梯的垂直运送急、危患者,是赢得患者生命宝贵抢救时间的重要措施。医院一般缺乏专业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对于电梯安全管理认知程度很低,对电梯的安全管理重视程度较低。为此,开展医院电梯的有效管理,预防电梯安全事故出现,保障人身与财产安全十分重要。

1 医院电梯安全管理

1.1 成立电梯安全管理部门

对于医院来说需要建立电梯安全管理部门,专门负责电梯安全管理。医院需要依据使用电梯的数量配置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通常来说在用电梯是0部之下的需要设置专门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在用10部以上的需要设立专门的电梯安全管理部门。所有从事电梯安全管理的人员与相关操作人员依法获得电梯管理员证以及电梯作业证,必须做到持证上岗操作。

1.2 建立各种安全管理制度

电梯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该至少含有:电梯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以及电梯司梯人员岗位职责、电梯日常安全检查制度、电梯司梯人员的培训制度,电梯应急救援预案等。

1.3 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

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应该含有以下几项内容:电梯的出厂合格证、电梯重要安全部件的试验报告、电梯安全维护保养说明书以及电梯技术图纸等技术资料与文件等;电梯的安装、竣工与递交资料;电梯的验收检验报告与电梯的定期检验报告;电梯的使用登记证,定期维护保养记录,电梯定期日常检查记录与电梯的日常运行记录等;电梯维修与改造记录,电梯运行故障与事故记录等。

2 电梯的日常管理

2.1 新安装电梯

对于新安装的电梯,需要经过特种设备检测机构检验合格之后才可以投入使用,并在投入使用之前或则是在投入使用一个月内,需要向当地的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电梯的检验合格标志需要置于电梯轿厢内部显著位置,一般挡在轿厢内操纵盘位置。对于电梯轿厢显著位置必须粘贴注意事项,其应该含有乘客均匀分散乘坐;禁止在轿厢内蹦跳与摇晃;电梯出现故障被困后立即对外取得联系,并保证镇静等待救援;出现火灾地震之后严谨乘坐电梯;医用病床电梯应该告知患者乘坐电梯应该有义务人员或家属陪同。电梯起,停时消耗的电能会多很多,同时乘电梯的人可能第个楼层都有。为此对于10层以上的电梯应该实行分开,对于10层以下的建筑物,在客流量较大的情况,实行分开单双层,也就是一部电梯只在单层停靠,异步只是在双层停靠。

2.2 已用电梯的检查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每天都需要对电梯进行安全检查,其主要含有含有:光幕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平稳、是否有异常的声音、电梯的警铃与通话装置是否正常以及电梯机房设备是否正常。对于电梯管理人员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需要立即处理,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决定停止电梯使用,并及时告知医院的负责人。

3 电梯的维修保养

3.1 电梯的维护保养

对于电梯的维护保养需要由电梯生产制造单位或者是依法取得电梯安装、改造以及修理许可证等单位进行,医院应该同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签订保养服务合同,维护保养单位依据电梯安全技术规范,每月最少开展两次的电梯清洁、以及保养等。对于签订维修保养服务合同的时候,医院需要选择电梯生产制造单位,对于新投入的电梯,都必须签订电梯维护保养合同,电梯质量保证期内生产制造单位定期的回访不能代替日常的维护保养。

3.2 电梯的维修与改造

电梯的日常维护保障中出现常用零件磨损、小故障的排除等,因为维护保养单位负责更换或维修处理。依据电梯有关技术资料的论证,电梯每运行3年需要开展1次的中修,更换老化的部件,电梯门吊挂轮等。对于运行5年需要开展一次大修,更换曳引轮、钢丝绳、限速器钢丝绳等重要安全部件。

3.3 降低电梯能耗的办法

及时更换老旧故障部件是提高单个电梯工作效率、延长电梯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对故障频发的电梯,要制定特殊的维护方案,增加维护次数,减少临时故障时间。另外,对电梯照明、通风系统做到智能控制,在长时间无人情况下能自行关闭照明、通风,减少电力损耗。在工作日下班期间及节假日等人员少的时间,只保留必要数量的电梯运转,减少电梯不必要的损耗。实施中可以先在每栋楼关停一部电梯,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再做相应调整。比如一部6KW的电梯,按25%的利用率来算,一天的可节省电量为:6×25%×12=18度,一个月(30天)就是18×30=480度电,这还不包括照明、通风、控制系统的损耗,长期坚持对节省电力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4 结语

医院至少每年需要举办一次电梯困人急救演练,演练前应该依据应急救援预案策划演练脚本,充分的做好演练准备演练应真实、有效、保证安全。演练后应进行分析、总结与评价,体现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杨金荣,王芳.早期风险干预在医院电梯风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1):59-60.

[2] 郭枫.医院电梯安全管理的策略[J].医疗装备,2016(09):104-105.

[3] 方斌.σ皆旱缣莅踩使用的几点维护与管理措施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22):76-77.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梯安装 工程项目 质量管理 安全管理

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电梯市场也日益竞争激烈,一般来说,现场安装工程的施工承包商也是电梯设备的厂商,这样一来进一步降低了设备制造利润与工程利润。目前电梯企业已逐步走入了微利时代,所以在电梯安装工程中电梯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已从粗放型管理转变为集约化管理。安全管理与施工质量在电梯安装工程中是必须要注意的,并且是在安装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都伴随着这两个因素,所以只有牢固地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思想,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严格管理,每—个环节、每一道工序的安全关、质量关都要认真把好关,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安全与质量。只有做好工程项目的管理,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是迫切需要电梯工程管理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1]。

一、电梯安装项目管理的概念

1.管理的规划

在进行项目安装施工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电梯安装工程项目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分解,进而形成施工对象的分解体系,阶段控制目标是必须要确定的,从而实现从局部到整体的工程实施和管理。除此之外,还要绘制工作信息流程图和电梯施工项目管理工程体系图以及建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体系。为了使项目管理得到有效执行,必须明确安装中的各个管理点,编制电梯施工组织设计。

2.全局理念

在电梯安装项目过程中,必须依据企业管理要求、体制与程序进行运作,统一接受企业管理。传统的电梯企业制造利润还主要是设备方面的部分利润,电梯安装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履约合格,主要是组织施工生产,所以一般其成本都较为宽松。而就目前而言,电梯市场设备部分利润远不如以前,基本上是收益很低更甚者是毫无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合同预定的经济目标获得与项目合同义务的履行就会受到电梯安装项目管的影响[2]。

3. 成本目标

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的机制要进行完善,使成本管理经济与技术结合型、经营型、主动型与科学型逐步取代经济型、经验型、被动型与算帐型,前提是成本策划要做好。其次是要控制好四大成本费用要素如现场管理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第三是项目经济活动分析会要定期召开,对经济目标、成本预算、成本支出等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点分析。最后是要将利润的实现思路进行拓展。从效益与成本之间的对比中寻找相对成本最小化。

二、电梯安装项目管理过程中几个控制的重点

1.质量控制

首先是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与此同时,在电梯项目管理时也要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执行,使质量控制全面系统地落到实处。同时,质量保证模式是电梯施工企业的基本原则点,电梯施工企业是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系统而编写质量手册的。其次电梯安装质量的控制关键在工序质量控制。为了使工程质量由事前控制取代事后检查,形成 “预防为主”的理念。为了使事前质量控制能够更加有效的实行,一要对工艺流程进行严格遵守。二是工序活动条件方面的质量问题要严格控制,主要活动条件包括施工操作者、施工机械、材料、施工环境和施工方法,将它们有效地控制起来,使它们处于被控状态,才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三是及时检查工序活动效果。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因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

2.成本控制

电梯企业经济效益创造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电梯施工企业中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控制,项目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的、全过程的、整体的动态管理活动。在电梯安装过程中,对于项目成本的动向电梯安装企业要及时反映,方便施行切实可行的方法,以符合工程项目低耗、优质的要求,从而不断降低电梯工程项目的成本,进一步使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另外,很强的成本效益观念是电梯安装项目经理必须具备的,开展工作时要围绕项目成本,并能够抑制各种不合理的支出[3]。

项目成本的事前与事中控制在电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应该受到重视。而在竣工阶段,基本上成本管理中成本盈亏的定局已经形成,就算有误差的产生,也改正不了。因此,施工阶段就成为了成本控制的重心,并对其进行动态管理,产生问题能够及时发现,采取措施,控制成本。

3.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的控制

在电梯安装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是确保实现安全目标的前提。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的控制作为施工安全动态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和控制点,这就要求企业制订各项制度、进行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检查、编制安全措施计划等,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4. 分包商的管理

为了降低电梯安装成本,提高利润率和生产效率,电梯制造企业会把电梯安装承包给分包商。因此,分包商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电梯安装工程的品质,从而影响安装工程的控制。为了能够达到项目管理的要求,首先,专业的劳务和分包队伍,必须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平和自身管理能力,并不断增强分包管理能力;其次,电梯制造企业要对分包商进行考核,从而及时淘汰与管理要求不符合的分包商[4]。

5.信息的管理

为了对工程资源、资金调拨以及今后经营等做出准确、迅速的决策,电梯施工企业的领导及相关员工就必须及时掌握企业当前各工程的相关进度、费用开销和资金使用情况。基于以上的要求,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途径。通过信息管理可以对电梯安装工程中的关键点的控制要求进行提前预计,这就会使原提前得到保障,提高工作效率。此外,通过信息平台还可以有效的保障管理程序的落实和提高电梯安装工程管理水平。

三、结论

综上所述,质量、安全、分包商管理、成本、信息管理等,都是电梯项目管理所必须符合的要求。电梯与一般的工业和日常生活用品不同,虽然电梯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但一般在工厂看到的都不是完整的成品,且电梯还需要进行现场的安装,安装后还必须在规定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测,检测过关之后才算是完整的产品。因此,只有做好电梯安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才能有效的保证电梯的高效、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邓鸿连,试论建筑中电梯的施工、安装及管理[J].现代营销,2011(8)

[2] 梁嘉恩,电梯安装的施工管理浅谈[J].城市建设,2011(15)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梯;安全管理;现状;建议

1 概述

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激增,原有的城市建筑模式和理念已经完全无法适应需求,故我们可以看到城市里面不管是办公场所还是居民住房都是高层建筑。大多数人必然不可能靠自己的双腿进行攀爬,同时电梯上下楼的时间比单纯用脚爬着上下楼梯的时间大大减少,所以电梯的需求迅猛增加,再加上国家规定建筑高于6层必须要安装电梯,这就使得电梯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越来越频繁。但由于电梯技术和结构的复杂性,再加上电梯每天的运行量是非常巨大,为了保障乘客的安全,必须对电梯进行良好的管理和安全维护。作为电梯的安装维保企业(以及使用管理单位),必须要重视电梯的安全保养,并且应当制定相应的紧急预案,以确保在电梯发生故障的时候,能够快速的排除故障,保证乘客不受伤害,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更好的为使用者服务。本文中,笔者基于多年的从业经验,对我国电梯的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现状做一个描述,并对如何更好的进行电梯维修保养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

2 电梯的维修保养和安全管理现状

电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随着使用人数的越来越多,以及使用频率的越来越高,电梯的运行安全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因而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那么我国电梯的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现状到底如何?下面来做一些阐述。

2.1 国家对电梯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有一套专门的制度来规范管理

在我国,电梯属于特种设备,由各省市地方的技术监督管理局负责规范管理;由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范。电梯生产厂家,必须取得相应的生产资质,具有相应的技术生产研发能力,并且其出厂产品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标准,方可进入市场;其次,电梯安装企业必须取得相应资质,并经当地技术监督部门认可后方可进行电梯安装工作;电梯的售后维修保养,国家也有强制性规定,必须由具有维修保养资质的企业与使用管理单位签订维修保养合同,依据保养合同严格执行合同约定,对电梯进行维修养护。

2.2 当前我国电梯维保市场现状

电梯维修保养工作不够及时,我国的电梯安全法例明文规定,电梯的维保部门要对整个电梯的安全负责。但是很多电梯维修保养公司对于电梯的保养却不及时,而且完全没有电梯安全事故的紧急应对预案。电梯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相P人员反应往往比较缓慢,而且就是到了现场也没有一个很快速的具体的办法来进行故障的排除和事故的解决。如果电梯中有被困乘客,那么效率如此低下的救援,会使得被困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3 电梯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的意识很淡薄

由于电梯一天的使用频率很高,而且电梯设备相对来说很复杂,里面一个零件出现问题,都会给电梯带来极大安全隐患,进而影响乘坐电梯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定时定期对电梯进行保养和维护,是电梯负责公司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但是目前来说,相当一部分公司的维修和保养意识很差,平时基本很少去进行电梯的保养和维修,一般等到真正出了事故或者故障才会去进行这方面的工作,结果往往为时已晚。这种亡羊补牢的观念完全是在拿使用者的生命开玩笑。还有一部分的电梯负责企业甚至连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的专业工作人员都没有,只是随便找个人敷衍了事。这都是对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极度不负责的行为。

2.4 电梯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

对于电梯安全保养的企业来说,他们负责的电梯的保养和维修,除了要保证合同电梯的安全正常运行,还要实现企业盈利,实现自身发展。目前的电梯维保市场现状是,各企业之间为了抢占市场,获取维保合同,竞相压价,恶性竞争,导致维保市场比较混乱,大多数电梯维保企业都处于低成本运营,为保利润不能、不敢聘用真正有技术懂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从而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受损害的是广大电梯使用人员,建议国家加强电梯维修保养市场的规范管理,严格合同制度,适度行政干预,制定市场合理指导价,督促企业规范运行,确保广大电梯使用单位和使用人员的利益。对于电梯维保单位,其面对的不单单只是一栋楼或者仅仅只对于一部电梯进行保养和维修。一般而言,它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工作。对于一些电梯来说,每次的保养和维修的人员可能都会变换,这对于电梯的维护工作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因为可能这次维修的人员对于电梯的具体情况不甚了解,不能很好的把握电梯的故障的频发区从而进行重点的关照,进而影响电梯保养和维修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有些维修的人员完全不具备进行专业维修的素养就上岗,一些新的员工没有进行培训就进行电梯的保养和维修工作,这些人员对于电梯真正的内部结构没有很深入的了解,不能很好的快速进行维修和保养,不仅可能使得电梯的安全存在隐患,也使得电梯保养和维修的工作效率很低,耽误使用者的时间,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变。

3 对于电梯进行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的建议

上面我们谈到,电梯的安全是对于使用者生命的保障。电梯的负责部门要对电梯的安全负责,加强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那么该如何加强对于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呢?

3.1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对于任何事情都是一样,要做好一份工作,必然要制定很好的制度,实行制度先行。对于电梯安全负责的企业来说,也同样非常适合。对于如何加强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工作制度。让整个企业在制度规定下办事,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意识。针对目前很多电梯安全维修的企业对维修和保养工作不重视的情况,企业应该要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使得员工增强对于安全维护的意识。同时企业也应该制定一些紧急预案方面的制度,对于人员上岗方面的系统培训制度也要进行完善,当这些制度进行完善之后,企业和员工都必须按照这些制度去进行操作,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安全管理。

3.2 做好电梯安全知识宣传

一方面要加强对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通过案例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引起相关单位对电梯安全的重视,保证电梯维修保养部门可以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应该定期开展知识培训,使管理人员了解更多、更新的救援、维护、维修措施,帮助他们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电梯使用者的使用效率,保证乘客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更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作为电梯安全管理的部门,要意识到自己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断的加强改善管理工作,认真的做好电梯的安全管理和维护,这样才能给使用者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才能使电梯更有效率、更加安全的运行。

参考文献

[1]辛宏彬,牛 ,李亚伟,等.电梯安全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4(02).

[2]张军.略论电梯安全运行危险因素分析[J].科技风,2012(15).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梯安全性能;监管;缓冲器;电子标签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6-0099-03

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电梯的数量及受用范围不断扩大。电梯的安全性能问题是一个社会性话题,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人身安全和切身利益,其监管现状直接关系到事故发生率和电梯的安全运行,需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1 电梯安全性能监管现状

近年来,我国电梯安全性能的检验规范在参照国外较为成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修改日臻成熟,强化了安全性能技术的检验要求,检验技术的针对性不断提高,电梯的安全性能监管规范和技术支持上亦日益贴近我国的实际国情,电梯监管的安全性较之以前有了大幅度提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梯生产业的质量管理控制水平。但不可忽视的是,我国电梯事故依然频发。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仅杭州市便发生电梯事故3066起,其中困人1452起,故障1614起,可见电梯安全性能监管现状仍不容乐观。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1 电梯相关从业人员监管不力、技术不精

1.1.1 相关从业人员监管不力

电梯的安全性能状况与电梯相关从业人员的监管力度、职业道德及责任心有直接关联。对电梯监管的原则应为“预检预修、计划保养、安全为主”,但是许多监管机构与人员却弃该原则于不顾,只在电梯出现故障时给予维护,平时则不注意检修与保养,导致电梯缺乏基本安全保障,事故频发。

1.1.2 相关从业人员技术不精

为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设置了相应的检验规程作为参照,对检验内容和检验判定标准做了较严格规定。但是检验规程只是检验的参照保准之一,检验过程中还应依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部分电梯的相关监管人员,专业技术知识不强、综合判断能力不高,单纯机械执行检验规程,当电梯承力构件存在严重问题时仍检验合格而不提任何整改要求,留下严重的事故隐患,易导致事故发生。

1.2 电梯设备自身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1.2.1 门系统事故

由于门系统特有的结构特点,在电梯事故中门系统事故居于首位。开关门是电梯运行必须执行的动作,这种频繁的开关动作易造成门锁陈旧老化或是电气联锁装置不可靠,造成电梯事故的发生。有的电梯监管人员在维护过程中,将门锁开关与永磁感应器并联以减少门锁路故障率,却容易造成在锁紧装置失效的情况下,电梯仍保持正常运行,这为电梯坠落或剪切事故的发生留下了隐患。

1.2.2 冲顶、蹲底、溜梯事故

制动器的故障与电梯冲顶、蹲底、溜梯等事故密切相关。电梯制动器是电梯停止及保持停止装置的重要部件,其安全性能与电梯事故发生率、乘客人生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制动器的故障主要有机械故障、电气故障和电梯其他安全回路故障。电梯在平层停梯之时,制动器若不能安全制动下闸,便极有可能造成滑梯事故,滑梯事故中乘客易遭遇剪切并出现蹲底现象。

1.3 电梯监管过程不够科学、合理

检验规程设置的检验技术重点不够科学合理。定期检验中的某些项目在某些条件下根本无法实施,如曳引轮、导向轮垂直度测量等在长绕法曳引的电梯中便不能实施;安全监管过称中对技术重点设置不科学,对实际运行中的整体安全关注不够而偏重于某些安全部件的监管;合格电梯的技术参数稳定性信任不够。

由此种种,在电梯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导致电梯的实际寿命限制与设计寿命限制不符,故障率提升。电梯作为与建筑物配套的常用设备,安全稳定有效是其基本要求,实际寿命的缩短与故障频发不仅给公众正常使用造成不便,更是对资源、环境等的极大消耗与浪费,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2 电梯安全性能监管的发展策略

基于当今电梯安全性能监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及公众的人身安全,增大电梯安全性能监管力度,减少电梯事故发生率,提升电梯的安全性能,使电梯的安全性能监管不断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成为当前研究与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2.1 加强电梯安全知识的宣传

电梯的监管、维护、使用固然是影响电梯安全性能的关键,但其不仅仅是技术或是电梯从业人员的单纯问题,电梯安全知识的普及也至关重要。我国由于安全知识普及不足造成的电梯事故亦是屡见不鲜。

首先,有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宣传。通过法律法规及电梯安全知识的宣传等引起社会各界对电梯安全问题的重视,落实安全责任主体和安全管理措施,保证监管质量。

其次,做好乘客乘梯安全知识普及。乘客乘梯不当易造成电梯事故,例如幼儿本身缺乏乘梯安全知识,在无成人陪同下很容易出现事故,因而做好乘客乘梯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十分重要。

2.2 加强电梯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

电梯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与电梯的监管力度、电梯能否安全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需引起关注,要注重其职业道德素质与专业技能素质的双提升。

2.2.1 提升监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许多电梯监管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责任感不强,工作上不上心,麻痹大意现象严重,这为电梯安全问题埋下了诸多隐患,对监管人员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感的培养尤为重要。作为机构单位,在招收电梯相关从业人员时,不应将专业技能作为单纯评价标准,应将其责任心、职业感等作为优先考虑因素。在职前选拔的基础上,应不断加强职后宣传教育,安全意识必须时时提醒和关注,督促员工恪尽职守,做好本职工作。

2.2.2 提升监管人员的专业技能素质

首先应重视电梯监管人员的职前选拔。现在部分公司为了节约资金,招收部分经验不足、业务不精的人员,甚至存在无证上岗现象,导致监管人员的专业技能素质不高。因而,首先应把好职前选拔关,招收专业性人员从事工作,减少后顾之忧。

其次,加强电梯监管人员的职后培训。电梯监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理论水平与熟练的业务技能,熟悉安全操作规程,科学分析各项数据,才能保证在监管过程中准确排除故障,在事故发生时迅速准确检修,及时恢复正常应用。现今,技术的更新可谓日新月异,因而,机构要为监管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接受专业培训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更好地攻克难题。

2.3 建立完善的电梯管理制度

完善的电梯管理制度是保证电梯安全性能的关键。首先应明确电梯安全监管的责任主体。当电梯投入使用后,必须由特定主体承担监督、管理等重任,各司其职。其次,必须有明确清晰的电梯安全监管制度。这样才能保证监管工作有章可循、职责明确,使电梯安全监管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方向发展,预防故障,提高安全性能。

2.4 为电梯安全监管提供技术保障

2.4.1 丰富和完善安全保护装置

现代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日趋完善与成熟,终端越位安全保护系统、非正常停止安全保护系统等系统需协同合作,共同维护电梯安全。缓冲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是终端越位安全保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保证其安全运行。

图1 缓冲器示意图

2.4.2 电子标签为电梯安全监管提供技术保障

电子标签的使用为电梯安全监管提供新的技术支持。上海市的《公共安全设施(电梯)监控超高频电子标签技术规范》早已在2008年通过验证。通过规范的,可对电子标签和记录在其中的基本信息、对动态安全管理的信息数据加以规范,方便调取和分析,使电子标签更好发挥作用。这将为电梯安全监管提供更好技术支持,保障电梯安全性能。

2.4.3 电梯安全性能检验与时俱进、优质高效

电梯安全性能检验是对设备安全性能的总体性评价,对其检验不应是机械一成不变的,而应是与时俱进、优质高效的。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电梯安全性能检验必须简便化、针对性强、重点性突出,关注细节,对技术数据分析准确及时,检验中以测量为辅参考,注重综合性评判,力求科学合理,做到安全性能检验向节约资源、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3 结语

电梯的安全性能是社会性问题,它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我们要清晰认识到当前电梯安全性能监管的现状,探究其不足的根源,并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拓展业务素质,保障技术支持,完善管理制度,使电梯的安全性能监管工作向安全化、可靠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建国.在用电梯安全状况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2,(2).

[2] 勾晓波.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探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4).

[3] 许林,陈强,刘祺.浅析电梯安全隐患与对策[J].机电工程技术,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