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镇人居环境整治

乡镇人居环境整治

乡镇人居环境整治

乡镇人居环境整治范文第1篇

为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部署要求,我镇积极开展以生活污水治理、垃圾治理、“厕所革命”、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提升、村庄规划、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村庄清洁行动为主攻方向,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目标,加快推进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管护长效机制,确保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农民环境卫生意识明显增强。

一、强化责任落实

我镇成立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统筹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各项任务。制定了2021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方案,召开工作部署会议,传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相关精神,落实分类指导各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指挥长”负责辖区的人居环境整治各项任务,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鼓励群团组织、社会力量等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确保各项整治任务落地见效。

二、完成重点任务

(一)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我镇完善了符合农村实际的“户分类、村收集、镇(村)转运”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为行政村配备环卫保洁员,以坪宝村、新华村为重点,积极推进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加大农村环境卫生盲区和死角治理力度,全面清理村庄周边积存垃圾,公路、河湖溪沟沿线散落垃圾,以及饮用水源地周边等重点区域垃圾,实现村庄无积存垃圾,环境整洁。全面禁止直接焚烧和露天堆放垃圾,坚决遏制城镇垃圾违法违规向农村转移,杜绝工业污染“上山下乡”,全面整治农业生产废弃物非正规堆放点,发挥好公益性岗位保洁员作用,引导群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明确村民保洁义务,并形成长效机制。

(二)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大力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农村改厕统筹考虑、综合研究、一体化解决有效途径。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积极引导农户节约用水、规范排放。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把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建立农村污水管控长效运行机制,基本实现我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全覆盖。

(三)大力开展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原则,积极引导养殖户实施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推动清洁养殖。整村推进畜禽养殖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利用,促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生态循环发展。加强农膜、农药包装物乱堆乱放和非正规堆放点整治,提升了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全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5%以上。

(四)全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以友谊村改厕为重点,目前XX村102户卫生厕所改造任务正在推进中,加强农村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效衔接,因地制宜、因村因户施策,合理选择改厕模式,严把农村改厕技术关,完善管护运行机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强化日常督查检查和竣工验收,注重改厕质量和效果。加快推进农村学校厕所提升改造和农村公共厕所建设,完成所有农村学校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建立。

(五)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提升。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强自然村通组路和入户道路建设,解决了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全镇通村公路的排水、安保等设施,建立稳定的常态化管理和运维机制。我镇电力入户全覆盖,在“村村通动力电”的基础上,以农村动力用电需求为导向,全面提升农村供电能力、质量和服务水平。大力实施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强化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全面落实饮水安全监管责任,实现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全覆盖,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大力推进农村绿化建设,以庭院、村庄、路渠绿化和村庄周围片林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绿色家园创建。村庄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整洁,无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残垣断壁现象。健全传统村落保护体系,加大友谊村传统古村落保护力度,突出乡土风情和地域特点,积极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六)积极做好村庄规划工作。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逐步实现村庄建设发展有目标、重要建设项目有安排、生态环境有管控、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有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有措施。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拓宽筹资渠道。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统筹整合相关项目,发动群众自筹,合理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依法盘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空闲农房及宅基地等途径,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人居环境整治。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个人通过捐资捐物、结对帮扶等形式,支持农村人居环境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倡导新乡贤文化,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二)着力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微信、广播、宣传资料等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做法、要求、意义,推广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适时组织召开现场会,交流经验,树立样板,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乡镇人居环境整治范文第2篇

“爱国卫生运动季”开展以来,我们围绕“建设宜居宜业美丽某某”一个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市委“陌南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举措,提升一区三园四线,打造集中连片示范带,在“爱国卫生运动季”中,深入开展为期3个月的“美丽某某·清洁乡村”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统一思想,营造浓厚干事氛围

全镇采取线上线下多种模式,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卫生整治和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围绕“五治并举”和“十乱现象”工作重点,广泛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认识。镇村电子屏滚动播放1000余次,广播宣传2000余次,悬挂横幅标语100余条,微信转发工作动态300余次,利用党员活动日开展党员带头卫生整治5次,重点区域带领镇村干部群众共同整治10余次,切实提高了党员干部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营造了良好的“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卫生整治浓厚氛围。

二、加强组织,构建三级工作网络

一是成立镇爱国卫生运动季领导组,详细制定实施方案,并实行“一天一排队,一周一研判”会议机制,扎实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开展;二是采取“各片集中人员力量深入一线,攻坚拆违重点难点;各村集中干部群众做细做实,进行网格化卫生整治”的方式,强化卫生整治工作落实;三是组建镇“拆违治乱”和“卫生督导”两支队伍,负责联合执法拆违和整治情况督查,保障整治效果。形成了“镇、片、村三级爱国卫生运动工作网”,层层压实责任,确保人员到位,密切协调配合,全力推进整治。

三、整体推进,突出细化五治并举

一是全面清。全镇共清理垃圾73802.8方,清除乱堆乱放26140处、乱扔乱倒109处、乱拉乱挂553处、乱贴乱画1724处。二是依法拆。全面排查,下大力度拆除四条干线可控、可视范围的违建160处、整治168处;拆除村内乱搭乱建513处。三是彻底改。全镇2020年改厕达425户、硬化通村路2.5公里、硬化街道2公里、铺设污水管道1.3公里等,通过持续“五改”和改善群众生活基础设施,改掉群众不良生活习惯,切实提升群众卫生素养。四是见缝种。全镇2020年通村路及村庄绿化11.8公里,精心打造5个小游园,目前已全部完工,努力创建森林乡村,致力于实现农村开门见绿。五是切实建。各村依据村情实际,召开党员群众大会,共同确立环境卫生长效机制153项,明确干部、村民、保洁员各自职责,规范进行卫生清扫,推进人居环境面貌长期向好。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乡镇人居环境整治范文第3篇

一、总体目标

围绕“美丽南江·宜居乡村”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改善农村面貌。到2021年底,力争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全覆盖;50%以上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生活污水乱排乱放现象得到有效管控;村内需改建户厕应改尽改,实现村镇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3%以上;秸秆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92%以上。到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所有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50%以上的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基本完成涉改村厕所建设,农民群众如厕条件明显改善、文明卫生意识明显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

二、重点任务

(一)补齐农村“厕所革命”短板。一是核准已部分实施项目涉改村改厕基数。进一步核准已部分实施项目涉改村厕所短板需求、建设数量和改厕农户,建立数据台账,明确一村一策、一户一策方案,确保改厕对象精准、项目实施精准。二是加快补齐已部分实施项目涉改村户厕短板。建立数据台账,明确一村一策、一户一策方案,巩固提升已实施改厕项目涉改村,重点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新(改)建,推动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到2021年底全面补齐该类涉改村户厕建设短板。三是分步推进未实施项目涉改村农村厕所革命。围绕还未实施改厕项目的涉改村,突出重点村、特色村、中心村,从2022年起,每年按照上级计划推进未实施改厕项目的涉改村厕所建设,力争到2025年,全镇涉改村基本完成农村厕所新(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明显提高。四是统筹实施涉改村农村公厕建设。聚焦还未建有独立农村公厕的涉改村,以地方为主,根据村庄地理位置、聚集程度、人口多少、人员流动等情况,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确定农村公厕建设数量及地点,实施农村公厕建设。五是继续推广农村厕所革命“333模式”。三定标准:一定厕所改建标准、二定改建对象标准、三定财政补助标准。三类模式:对于单户,通过新建或改造厕所,安装污水收集管道和修建三格式化粪池。对于多户,在建成卫生厕所后,根据粪污量共建三格式化粪池。对于城镇近郊户,居住在城镇周边的农户,通过管网将厕污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站)进行处理。三项监管:准入监管、质量监管、运营监管。

(二)巩固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一是加快收运处置体系建设。以村(社区)为单元统筹规划,对垃圾设施建设滞后的村按照农户分布情况和便于投运、清运的原则,规划前段收集点(站)布局和建设标准,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模式,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设施建设,力争到2021年全镇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实现全覆盖。二是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开展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提炼可推广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模式,逐步向全镇所有村铺开,发挥示范带动效应,积极整合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点,推动升级改造并形成体系,逐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治理率。三是提高设施运行管理水平。科学设置村庄垃圾收集点,优化布局垃圾转运站,合理配备垃圾收运车辆,调整优化收运线路,规范运行管理,提高收运效率。四是完善村庄保洁员机制。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完善清扫保洁制度和考核制度。建立和稳定村庄保洁队伍,各村(社区)按照标准配1名保洁员,明确保洁员在垃圾收集、村庄保洁、资源回收、宣传监督等方面的职责。鼓励采取聘用贫困户、留守妇女或村内招标竞争等方式确定保洁员。到2021年底,全镇所有村保洁员配备实现全覆盖。五是继续推广农村垃圾治理“234模式”。两次分类源头减量:一次分类引导村民分类投放指定垃圾桶,二次分类由村组保洁员把每户垃圾再次分类收集;三级联动转运处理:一级转运由村组保洁员将垃圾集中收集转运至勾臂式垃圾箱内。二级转运由镇将村垃圾集中收集至乡镇指定收集点,三级转运利用压缩式垃圾车收运至垃圾焚烧发电站或其它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四个到位长效治理:保洁队伍到位、资金投入到位、管理督查到位、民主评议到位。

(三)注重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能力。一是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根据“两改”后的行政区划,科学编制(调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根据常住人口、实际污水排放量等科学确定处理设施设备建设规模,确保到2021年,全镇100%以上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无生活污水乱排乱放现象。二是全面摸清现状。全面摸清农村生活污水产生总量和比例构成、村庄污水无序排放、水体污染等现状情况,2021年底前全面梳理现有处理设施数量、布局、运行等情况并建立相应台账。三是研究推广适宜治理技术模式。严格执行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综合考虑不同村条件、人口聚居程度、污水产生规模等因素,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对靠近城镇的村庄,将管网纳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统一处理;离城镇生活污水管网较远、人口密集且不具备利用条件的村庄,可建设集中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对其他不能进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处理的村庄生活污水,鼓励就地建设集中型、区域型、联户型、单户型生态化污水治理设施;对人口较少、地形地势复杂的村庄,可以卫生厕所改造为重点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四是强化运营维护。根据辖区内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模、数量、分布情况、处理工艺等,因地制宜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维护管理,完善污水管网配套。对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但未能正常运行的,要查清停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补其短板;对已开展农村连片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村庄,要进行农村污水治理情况“回头看”,督促村庄治理到位,确保正常运营。

(四)继续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一是加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继续推广“321模式”。三分离:粪液分离、干湿分离、固液分离。两利用:畜禽粪污堆肥利用、粪液厌氧发酵沼气利用。一循环:种养循环。建立健全畜禽粪污还田利用监管机制,因地制宜出台地方粪肥还田利用标准,加强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置建设,加大更换(改造)老旧、损坏粪污处理设施装备,确保到2021年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实现93%以上。二是加大秸秆资源化利用。同步开展“一控二减三基本”行动,控制农业用水总量,逐步减少化肥、农药用量,不断提高化肥、农药使用效率,实现化肥、农药用量的零增长;建立健全秸秆收运储体系,因地制宜开展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到2021年底,全镇秸秆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92%以上,秸秆露天焚烧现象得到全面控制。三是加大生物防治和科学施肥用膜技术推广。持续推进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力实施生物防治替代化学防治、有机肥替代化肥施用的“两个替代”工程,大力推广使用加厚地膜,开展农田残膜和农资包装物回收示范,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实现农膜使用和农田残膜回收“减量化、无害化”。到2021年底,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及残膜从耕地移除比例达到80%以上。

(五)持续提升改善村容村貌。一是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一是继续推广“351模式”。落实“三长”:“塘库长”“公路路长”“院落(户)长”。治理“五乱”:乱修乱建、乱扔乱倒、乱堆乱码、乱砍乱伐、乱采乱挖。综合提升。健全村级组织“1+6”公共服务配套,提升村民文明习惯素养。结合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开展大扫除、大清洁、大整治。加大卫生防疫、健康生活宣传,激励引导农民培养良好卫生意识。二是规范农村建房行为。坚持“户有所居、一户一宅”原则,明确符合分户条件后新建、原宅基地面积不达标扩建、因自然灾害和项目实施另建、迁入落户新建、提升生活水平改建条件方可申请建房。严格农村宅基地审批流程,按照农户申请、小组讨论、村级复核、部门核实、乡镇批复、备案建档等规范建房流程。严格落实规划选址、定点放线、竣工验收“三到场”,实行签署意见负责,同时要建立动态巡查机制,加强对农村宅基地利用和住房建设安全监管,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三是推进涉改村风貌改造。加强古村落、古名居、古树名木保护利用,加大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民居和乡村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力度。将改善院落环境和发展休闲旅游相结合,打造微景观、微田园、微环境。

三、工作措施

(六)加强队伍建设。各村(社区)要充分认识建设“美丽南江·宜居乡村”的重要意义,各村(社区)支部书记要亲自部署、亲自动员、亲自推动,切实推动具体实施工作。要选优配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干部队伍,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基层有人负责、有人落实、有人管理。村支部书记作为涉改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全面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七)注重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微信、抖音、村村响、公示栏等,大力宣传“美丽南江·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和进展成效,不断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卫生习惯养成、完善长效保洁机制同步进行,通过村规民约、家规家训、道德银行,实现乡村文明提升与环境整治互促互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美丽南江·宜居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实现共建共享。

乡镇人居环境整治范文第4篇

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来,镇党委紧紧围绕“五大战役”任务,落实“八清一改”要求,层层夯实责任,建立健全机制,加强督导问责,高质量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一、注重加强政治引领,保证有序开展。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镇村两级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办法》,明确了工作任务、责任分工和具体要求,确保了整治工作高起点展开、高标准推进。先后组织召开党委会、动员部署会、工作推进会、座谈交流会等各类会议90余次,统一思想认识、征求意见建议,激发工作热情。在此基础上,由党委书记、镇长带头,班子成员、包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多次进村入户,深入实地,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依托环境整治宣传车、广播等,逐村逐街道循环播放环境整治宣传录音,制作喷绘1600余平方米、悬挂横幅280余条、张贴标语950余条、发放彩页11000余份,提高了整治工作的知晓度,形成了全员参与的舆论氛围。近3年,群众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及公益性活动达到了20000余人次。

二、注重突出整治重点,提升工作水平。工作开展以来,我镇积极行动、主动作为,汇聚民心民智,举全镇之力,营造清新、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一是全面提升村容村貌。累计投资700多万,召开宣传动员会50余次,出动机械3000余台次,垃圾点清理320多处,8600多吨,参与人员上万人次,清理街道260多条,沟渠40公里,残垣断壁1140多处,造林绿化8000平方米,镇域内村容村貌改善明显。二是全面开展垃圾治理。采取“户投放、村收集、村清运、村处理”和“户投放、户集中、村清运、村处理”两种模式相结合,配备保洁员110名,垃圾转运车24辆,每天清运垃圾50余吨,确保了垃圾定点收集、定点清运、妥善处理,收到了良好效果。三是全面开展厕所革命。结合实际情况,多次实践完善,创新设计、制模、安装的三格式化粪池,坚固耐用,费用合理,得到了上级职能部门的高度评价。目前已完成改建468座,群众满意度很高。另外,全镇还有公厕40座、卫生厕所7512间,已经全部建档立卡,粪污也采用清掏回田、污水处理设备等不同方式进行了处理。四是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多方筹集资金,硬化道路X公里,修建排污渠XX米,新修了红星和西崖村史馆2个,新建升级了文化休闲场所12个、运动健身场所30余处、配发篮球架16副,喷绘文化主题墙3000余平方米,设置各类护栏花坛216个,持续打造整洁优美、和谐宜居的居住环境。

乡镇人居环境整治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总体思想,以指导、督促村(居)两委、保洁人员切实履职,使全镇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对综合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加以整改,完善制度,增添措施,进一步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效,建立健全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二、工作措施及重点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做好该项工作,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以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机关各部门、驻镇相关单位和各村(居)两委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同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

镇政府: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责任主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施环卫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镇财政年度安排一定专项资金,对各村(居)垃圾清扫、保洁、清运进行补助,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对保洁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

镇治理办:对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清扫、保洁、清运)的正常运行进行监督、指导,并每月对各村(居)进行考评,采取督查和不定期暗查的方式进行,考评情况向全镇通报,并纳入考核。

村(居)委员会:在镇治理办的指导下,负责本辖区城乡环境治理工作,同时制定“村规民约”;负责环卫设施的管护工作,对破旧毁损的环卫设施、设备进行修复。

(二)注重平时,强化检查

城乡环境治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反复性强,镇综合治理督查小组将加强对各成员单位的指导、督促、检查。并将每月一次的暗访作为年终考核依据。对平时工作推进不力,成效不明显的村(居)两委和驻镇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实施问责。

(三)协调配合,各司其职

我镇农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主要由镇治理办督查、指导,各村两委具体负责实施,为此,镇治理办和村两委要加强对该项工作的协调配合。各村两委要进一步合理分配清扫、保洁、分类、清运人员,按照作息时间“一日两保洁”,每周对全镇主要垃圾池内的垃圾进行清理分类处理,管好用好保洁清运人员,配备必要劳保用品,加强培训和安全教育。同时,村两委要负责对村民参与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宣传、引导、教育、督促、检查,要加强对保洁人员履职情况的监督,对不履职的保洁人员要及时予以更换,并按“属地管理”原则对行政区域内的垃圾池等环卫设施加强管护,对损毁的及时进行修复。

(四)搞好重点区域治理

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重点部位是场镇、各村主要交通要道、村委会驻地、大型院落、景区和建筑工地。居委会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场镇水、电、气、光纤电视线路的规范、整治工作;要加强对场镇住户及商户的宣传、教育、监督和管理,切实履行好“门前五包”的职责,管理好流动商贩遵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有关条例及规章制度;管好清运保洁队伍,按时进行清扫保洁;积极组织开展“低保尽义务”和镇上组织的重大卫生突击活动;协调好驻镇单位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村两委要重点加强对村内重点部位、地段的村民的宣传、教育,协调配合做好上述区域内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五)进一步完善巩固“七进”机制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涉及面广,各村(居)两委、驻镇单位要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按照各级要求成立机构、落实人员、增添措施,推进治理工作“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景区、进村组”。不断完善和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长效机制。

(六)加强示范村建设

村、村年成功创建了省级“五十百千”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村、村、印台村年成功创建了市级“五十百千”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村年成功创建省级“五十百千”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示范村的创建是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创建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和经验,对推进城乡环境治理工作都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为此,各示范村要认真总结经验,做好巩固,其它村和单位要学习借鉴示范村的先进经验,积极争创示范村。

三、有关要求

(一)各村(居)两委、驻镇各单位要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成立相应的村(居)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做到人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治理措施得力,取得效果明显。

(二)各村两委积极组织村民签订村民卫生公约,居委会要组织场镇住户和商户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教育群众自觉履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义务。

(三)各村(居)两委、驻镇单位要充分利用会议、广播、宣传栏和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大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目的、意义的宣传力度,积极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四)为确保整个治理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镇政府各部门、各村(居)两委、驻镇各企事业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通力配合、协调工作,进一步完善适合本辖区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镇党委、政府将此项工作纳入重点工作进行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决制“。

四、严格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