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平移教案

平移教案

平移教案

平移教案范文第1篇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标》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当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好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在教学中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努力把数学教学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优良的教学环境,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工具,同时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

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生活中的平移”对图形变换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将要学习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设计图案等内容。同轴对称一样,平移也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是现实世界运动变化最简捷的形式之一,它不仅是探索图形变换一些性质的必要手段,也是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以及进行数学交流的重要工具。为以后的综合运用几种变换(旋转、轴对称、相似等)进行图案设计打下基础,以上是我对教材的分析。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让不同学生在学习上有不同的发展。

该班学生情况

本班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尖子生比较尖,中等生少,学困生较多. 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到尖子生的培优,又要注意到对中等生的培养,同时在小组活动时注意对学困生的帮扶.

教学准备:尺子 课件 小组分配 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平移例子

1.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内涵 ,并能按要求画出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2. 过程与方法 :体验观察、分析、操作、欣赏、探究以及抽象概括等的方法,学会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感受教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欣赏图形的平移,感受生活的美。

教学重点:探索图形平移变换的基本要素,画简单图形的平移图。

教学难点:决定平移的两个主要因素

教学环节

一、引入同学们,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有很多规律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其中最简捷的运动变化形式主要是平移和旋转,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探索第三章: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第一节:生活中的平移

出示学习目标

1、什么叫做平移?平移的两要素是什么?2、图形的平移性质有哪些?

你会画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吗?天上飞着的飞机,在公路上跑着的汽车,在笔直的火 车路上来来回回的开着的火 车,在工厂,产品整齐地在传送带上沿着生产线从一个生产工位流向另一个生产工位.提问:1、请同学们分析以上几种运动现象他们之间有哪些共同特征?2、变化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3、根据上述分析,你能说说怎样的图形移动称为平移吗?4、学生回答,集体总结。如:帆船沿什么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找那些点了解这种图形运动的平移。

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平移的例子吗?

大厦里的电梯、电梯中的人、辘轳上的水桶呢?

第二组

1、学习例1ABE到CDF是怎样运动?复习平移应注意的问题;2、平移前后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有哪些对应关系?例1、(课件演示)如图所示,ABE沿射线XY的方向平移一定距离后成为CDF。找出图中存在的平行且相等的三条线段和一组全等三角形2,学生观察多媒体中三角形平移的图形,探索平移的性质。-对应点、对应边、对应角有什么关系?3、平移的性质是什么?4、将第二组例1中的题变成追问。如AB=6cm,AE=10cm,,AC=20cm, ∠BAE= 53°, ∠B= 90°,你能求出图中哪些线段的长度,哪些角的度数?说说你的理由。 5、学习了平移的性质,你会画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吗?在画图时你应确定什么?

平移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程教学;移动微平台;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074-03

一、引言

据2016年8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而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手机上网主导地位强化,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达到74.7%。其中,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0.4%,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最大。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网络的全覆盖,手机通信资费下调,终身学习的意识增强等因素催生了移动学习,大学生则是移动学习的率先体验群体,移动学习应用于课程教学的思想,把移动技术和高校课程学习有机结合,打破时空限制,实现随时随地学习,是行之有效并值得探索的。

二、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M-Learning,mobile learning的简称),它是指在终身学习的思想指导下,利用移动通信设备,如手机、PDA、MP4以及手持电子书阅读器等设备进行远程学习。它的研究从2000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人机交互研究室启动“Mobile Education”项目开始,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和企业加入到移动学习的研究和实践中。“活动学习”是当前国内外移动学习应用的代表性的理论实践之一,以问题为中心组成学习团队,在外部专家与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下,通过主动学习、不断质疑、分享经验,解决问题。而课程教学移动微平台的建设为“活动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可以让学习者充分发挥“活动学习”的优势,活动的设计为课程教学移动微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活力,可优化活动学习的效果,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三、课程教学移动微平台

(一)课程教学移动微平台构建理念

课程教学移动微平台指学生采用教师团队开发的课程教学移动微平台进行移动学习,与目前推广的E-learning(electronic learning,电子学习)相比,不受时空限制,尊重个体的个性化学习特点,让更多的学习模式成为可能。围绕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以网页制作课程为例,通过把教学内容(如何利用网页设计软件制作网页)、教学软件(如网页设计软件Dreamweaver)、教学网站(包含网络课件、教学大纲、教学案例、任务项目等常规分离的教学项目)统一到教师团队构建的真实的课程教学移动微平台中,精选、设计符合移动学习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把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的能力培养进行统一,把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时时贯穿在真实的课程教学移动微平台中,实现课堂内与课堂外知识学习环境的无缝衔接,且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可继续深入学习课程相关知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学习及拓展学习。课程教学移动微平台的构思,如图1所示。

(二)课程教学移动微平台

课程教学移动微平台在建设之前,需考虑适合移动学习的知识模块和各模块的知识点及相关的学习内容。同时,还需考虑学习策略的设计、学习界面的设计。

1.课程教学移动微平台创建的前期工作。“课程教学移动微平台”创建的前期工作,包括确定并划分移动学习的知识模块和各模块的知识点、根据划分的模块,设计课程移动微平台的教学素材。

(1)确定、划分适合移动学习的课程知识模块和各模块的知识点。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划分课程知识模块。由于移动学习片段化的学习内容呈现松散的组织结构,研究移动学习“微”发展的应对策略,因此对学习内容的知识点进行明确划分,层次清晰,能持续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关注学习内容间的隐性关联,有利于学习者系统化知识体系的建构,并注重学习内容的质。根据国内外教材的知识体系,为更好地适应课程技术快速发展的特点,把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知识模块,分为图像、文字、多媒体、超级链接、表格、框架、网页布局、模板、扩展、表单、开发和管理网站等模块。

(2)根据划分的模块,设计课程移动微平台的教学素材。在确定划分课程知识模块及知识点后,以分层案例和任务驱动为引导,收集、选择、设计、创作若干个模块的不同层次的案例,包括各章的基本案例、拓展案例,拓展案例包括课程组成员自己设计的案例,同时也提取并组建一些与课程模块有关的互联网上的优秀网站的现实案例,并附上相关知识点和操作步骤供学生学习。由于选课的学生来自全校不同的专业,所以案例的设计根据专业和学生兴趣爱好为导向,部分内容来源于学生的作业案例。课程移动微平台的教学素材除各层次难度的案例外,还包括各章节的网络课件、重难点视频制作、动画等移动学习内容。

课程教学移动微平台的前期工作创建时,需注意在更好发挥移动学习的特点外,同时保持与原有课程教学平台的一致性。

2.课程教学移动微平台的创建和实施。课程教学移动微平台的创建除需考虑平台自身的因素外,需兼顾与课程组原先设计的课程网站的内容、风格的统一,还需考虑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及学生的团队学习。

(1)设计课程移动微平台页面。由于考虑到学校教学质量工程中的网站、自己设计的课程网站和移动微平台网站中的课程资料的统一性,把相同部分课程资料关联在一起,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根据手机屏幕的大小,设计微平台首页和常用的友情链接。通过在手机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网址或扫二维码访问课程教学移动微平台资源,图2为课程移动微平台的首页界面。由于站点申请受到客观条件限制,所以站点资料存放在学校服务器,其栏目有:首页、课程简介、教学队伍、教学大纲等,以红米2、Android安卓操作系统手机为例,利用手机浏览“课程移动微平台”上的课件界面如图3所示,视频界面如图4所示,分为左右栏的目录界面形式,按模块设计,便于教师和学生访问。

(2)课程教学移动微平台融合的多种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移动微平台是参照课程教学平台的规划设计的,目的是实现课堂内外学习时不受时空限制,利用手机就可快速访问和下载,实现课堂内与课堂外浏览内容的一致性。

课程教学移动微平台的创建不是简单的课程教学资源的堆砌,除常规课程教学项目外,课程移动微平台融合了多种教学方法,集分层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课程组创建的课程教学移动微平台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的综合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大项目或大任务,由许多子模块组成。而子模块的子任务的设计就是一个小项目或小任务,学生可以在案例的操作步骤或操作视频的指引下完成任务的操作。课程教学移动微平台除各级难度的案例外,还包含错误的案例和学生平时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移动微平台上时时更新的各级案例、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源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带来很大方便,一些能够突出移动学习优势的功能得到采用,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发挥更大的作用。

(3)课程教学移动微平台上的学生团队建设。课程教学移动微平台的实施解决了课堂教学的一系列客观问题,如单一教材知识深度不够、覆盖面不全、多本教材内容无交集、上课时间冲突等问题,对学习内容、时间、地点进行拓展。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团队式学习模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根据相同或相近专业组建学生团队,为使团队成员特性具有互补性,也可组建若干个不同专业特长的学生团队,其角色模拟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分配学生团队任务时,以教师为主导,从课程体系中选择若干个适合开展团队任务的学习模块作为学生团队明确的学习目标,包括“学期中”完成子模块的任务和“学期末”完成所有模块的综合任务。

四、结束语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许多高校的一项主要工作,课程教学移动微平台的建设为移动学习提供行之有效的途径,它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通过对我校网页制作课程的探索和实践,把融合多种教学方法的移动微平台、课程网络平台和学生团队建设结合起来,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放在首位,坚持教师传授与拓展学生课内外学习、实践相结合,优化融合多种教学方法,以能力评价为核心,探索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团队运作模式。

参考文献:

[1]陆国栋,何钦铭,张聪.强化过程、深化互动的教学方法改革[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王伟.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系统模型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1.

[3]菅春叶.国内外微课程的比较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4]吴燕琴.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1.

[5]牛鑫.大学生移动学习设备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3.

[6]屠昂燕.高校网站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3,(07):92-95.

[7]凌雄娟,彭建喜.基于工作过程的网页制作技术课程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0,(20):47-50,64.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Micro Mobile Platform and Research

TU Ang-yan1,CHEN Jian-cheng2,ZHAO Jian-yue1

(1.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oxing University,Shaoxing,Zhejiang 312000,China;

2.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Zhejia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Shaoxing,Zhejiang 312000,China)

平移教案范文第3篇

根据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软件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实际,针对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体系建设问题,提出层次化的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体系结构、模块化的移动应用开发技术课程群等建设方案,阐述增量式的课程群教学进度安排、校企深度合作的课程教学与质量监控等建设措施,并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对上述建设方案和措施的具体实践和成效进行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

软件服务外包;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体系;Android;iOS0

引言

软件服务外包是信息技术服务的新兴产业,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应用开发是该产业重要的业务集聚领域。高校在建设软件服务外包相关专业或人才培养项目时,有必要开设移动应用开发类课程[1-5],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水平。

1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

近年来,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各种移动应用数目急剧增长,正在深刻改变传统社会服务或企业业务的组织和运行模式[6]。移动互联网通常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提供移动应用业务,当前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列的移动终端应用开发平台包括Android和iOS等,而移动应用发展伴随着Android、iOS等平台的竞争和实际业务需求增长而促进了消费、商务、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分工格局重塑和转型升级。其中,软件服务外包行业已深入移动应用开发领域并在整个产业分工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有希望为移动应用开发提供快速可靠的专业解决方案。作为软件服务外包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是高校服务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这也是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措施。高校通过建设软件服务外包专业,可以系统地培养符合软件服务外包行业要求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而专业课程设置通常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而改变。移动应用开发领域的多样性、动态发展性、市场开放性等特征明显,使软件服务外包专业课程体系要采用就业导向的多样化应用开发平台课程和实践环节。此外,学生在软件服务外包过程中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是软件服务外包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这些综合能力包括在移动应用开发领域的创新开拓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等。

2软件服务外包专业的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体系设置

专业人才培养要通过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而软件服务外包行业发展更是要求学生掌握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拥有创新实践能力和必要的职业素质。因此,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体系设置要遵循基础性、专业性和创新实践训练等原则,既让学生具有较全面的移动应用开发技术与能力,又要让学生在软件服务外包行业中具有较好的竞争优势。

2.1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体系结构设计表1给出一种层次化的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体系结构方案,该方案将移动应用开发课程分为4个层级,即L1基础类课程、L2技术类课程、L3技术类集中实践课程、L4综合类集中实践课程,这个层级划分体现了基础性、专业性、创新性、实践性等原则要求。L1课程服务于其他层级课程,提供移动应用开发、软件服务外包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基础。L2课程让学生学习移动应用开发前沿技术,这个层级的具体课程可以根据市场需要来选择确定。L3课程通过小型项目实践,使学生深化掌握L1课程和L2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具体技术,这个层级课程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和实践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方法。L4课程在前三个层级的基础上,利用软件服务外包企业中大型项目进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和在企业环境中的职业素质。表1给出了每一个层级的示例课程。考虑到L3课程采用的实践对象是小型项目,所以这个层级每一个课程可以只针对一个移动终端应用开发平台。例如,软件服务外包基础实践课程可以只涉及Android应用开发技术,而软件服务外包工程实践课程可以只涉及iOS应用开发技术。这里将Android应用开发技术作为基础性实践内容的原因是该技术对硬件环境要求低,相比于iOS应用开发技术,学生更容易进行实践。此外,L4课程是综合类创新实践,该层级每个课程是在中大型项目实践中综合利用各种移动应用开发前沿技术。

2.2移动应用开发技术课程群设计根据表1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体系结构方案,表2给出基于移动终端应用开发平台的一个模块化的移动应用开发技术课程群方案。该模块化方案将移动应用开发技术课程分为3个技术课程群,即Android课程群、iOS课程群、集中实践课程群,这些技术课程群的具体组成课程可以互相交叠。Android课程群、iOS课程群分别涉及Android和iOS应用开发学习与实践,而集中实践课程群是通过项目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移动应用开发综合技术和能力,最终具备良好的软件服务外包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以表2中的示例课程为例,在具有部分相同组成课程的3个课程群中,软件服务外包项目实践和软件服务外包专业实习是共有的课程,而根据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体系结构方案,软件服务外包基础实践、软件服务外包工程实践分别属于Android课程群和iOS课程群。移动应用开发技术课程群的划分遵循专门技术发展和学习的脉络,是移动应用开发技术课程质量建设的必要措施,也是系统化增强学生专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此外,随着移动应用开发技术发展,上述模块化的技术课程群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进行质量提升或动态变更。

2.3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为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设置的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来源于新兴市场长期需求和技术前沿,强调技术学以致用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这与常规专业课程是不同的。因此,促进这些移动应用开发课程的学习并检验出学生的学习成效需要有效的教学模式,包括合理的教学进度安排、校企合作教学、全面的质量监控等。

1)增量式的课程群教学进度安排。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的学习和实践有一个渐进而逐步深入的周期,所以基于特定开发平台的课程教学进度需要给学生一个逐步消化和深入掌握技术的过程,而增量式的课程群教学进度安排方案可以满足这样的需求,该方案能够让学生在不断推进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系统化的技术体系。表3和表4分别给出了Android和iOS课程群教学进度安排示例。以表3为例,Android开发基础、Android深度开发技术、Android小型项目实现和Android中大型项目实现是难度依次增高的Android应用开发技术学习里程碑。覆盖这些里程碑的课程教学进度采用增量式安排,每一个后续安排的Android课程会使用先前所有课程涉及的技术,这将提高学生的持久性学习成效,并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信心。

2)校企深度合作的课程教学与质量监控。高校和企业在移动应用开发技术传授和应用上各具优势:高校注重系统化的理论和方法教学,还强调实践应用能力的训练;而企业具有真实的移动应用开发项目案例,并提供全流程的软件工程项目体验和技术开发经验,这些企业案例、体验和经验对学生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合理的校企合作可以有效提升移动应用开发课程的教学质量。校企深度合作的课程教学方案是让校企共同主导课程教学:①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资深工程师或经理共同担任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②课程教学在学校或企业进行,充分利用和调动校企优质的教学条件和资源;③校企合作进行课程教学质量监控,通过学校校院两级督导,学校任课教师同行,学校任课教师、合作企业任课教师、学生、教务管理部门等对课程教学效果、校企任课教师水平、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进行全面的评价,为课程教学质量监控提供参考。表5是课程教学质量监控表,该表详细规定了评价人和监控指标之间的对照关系。

3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案例分析

南京邮电大学是江苏省首批地方高校计算机学院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高校之一,承担江苏省高等学校软件服务外包类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建设软件工程(计算机软件与服务外包)、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等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类本科专业,该专业主要面向移动互联网产业,培养学生专业化的移动应用开发技术和职业素质。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体系建设是学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类本科专业建设的重要工作。目前,学校通过2011级和2012级专业建设探索和经验总结,从2013级开始在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类本科专业方案中开设表1给出的所有示例课程,并形成了校企深度合作建设的Android课程群、iOS课程群、集中实践课程群等,目前合作企业包括诚迈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等。

1)Android课程群。

(1)Java程序设计。该课程是Android应用开发基础,利用26学时的课堂教学和6学时的实验实践教学,为学生讲授Java语法基础、Java面向对象技术、Java常见类的使用、输入和输出处理、多线程和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等[7]。

(2)Android应用开发。该课程利用30学时的课堂教学和18学时的实验实践教学,为学生讲授Android的开发环境搭建、程序设计基础、用户界面开发、图片图像处理、数据存储、多媒体开发、网络与通信等知识,并讲解Android应用开发经典案例[8]。

(3)服务外包基础实践。该课程是Android应用开发、Java程序设计的集中实践深化环节,使学生集中2周(80学时),通过Android小项目开发,深入掌握Android控件与用户界面设计、网络与通信、版本库管理,并学会Android软件服务外包项目开发的规范和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敏捷开发、迭代测试、项目进度、风险控制等[7-8]。

2)iOS课程群。

(1)Objective-C程序设计。该课程是iOS应用开发基础,利用26学时的课堂教学和6学时的实验实践教学,系统地介绍Objective-C编程基础知识,包括Objective-C在C的基础上引入的特性、Cocoa工具包的功能和框架、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等[9]。

(2)iOS应用开发。该课程利用30学时的课堂教学和18学时的实验实践教学,详细讲解iOS编程的生命周期、内存管理、CoreData、动画等特性,使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开源框架快速开发iOS应用软件[10]。

(3)服务外包工程实践。该课程是Objective-C程序设计、iOS应用开发的集中实践深化环节,使学生集中2周(80学时),通过iOS小项目开发,深入掌握iOS编程的高级知识、iOS自定义控件及用户界面设计、网络与通信、数据管理、版本库管理等,并学会iOS软件服务外包项目开发的规范和流程[9-10]。3)集中实践课程群。该课程群包括软件服务外包基础实践、软件服务外包工程实践、软件服务外包项目实践、软件服务外包专业实习等课程。服务外包项目实训是Android应用开发、iOS应用开发的综合性集中实践深化环节,使学生集中2周(80学时),通过软件服务外包中大型项目开发,进行综合性创新训练,并深入掌握需求分析、项目规划、程序设计、项目实现、项目进度和风险控制等。服务外包专业实习是到软件服务外包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16周(640学时)的综合性实习或有关科学研究类项目开发,让学生通过深入企业生产或科学研究第一线,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和理论在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培养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根据上述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体系实践配置,总学时中约10%学时实际用于纯课堂教学,其余均为在学校或企事业单位的实践教学;软件服务外包专业实习原则上要求在企事业单位完成,而其他课程的授课在学校或企事业单位进行,通常总学时中逾60%学时是在软件服务外包企事业完成的。此外,移动应用开发课程具体内容界定了每门课程授课先后顺序和流程配置结构。根据课程教学质量监控数据,学生对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体系实施给出了正面和积极的评价。以Android课程群为例,近3年学生对校企合作教学的评价如下:①切实增强了实践应用能力,提高了职业水平,平均满意度约为96%;②激发积极思维,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平均满意度约为95%;③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平均满意度约为93%;④做到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激发学习动力,平均满意度约为94%。

4结语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体系设计与建设实践是移动互联网领域软件服务外包专业建设的重要工作,该工作要为移动互联网产业和软件服务外包行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层次化的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体系结构、模块化的技术课程群等建设方案系统化和较全面地提高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而增量式的教学进度安排、校企深度合作教学模式等建设措施有力地保障这些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南京邮电大学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案例说明上述建设方案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并切实提升了学校面向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软件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培养水平。考虑到未来移动互联网产业和移动应用开发技术发展,面向软件服务外包专业的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体系建设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工作,而课程内容和技术课程群的更新也应该作为常态化的有益建设措施。

参考文献:

[1]廖龙龙,路红.移动应用开发课程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12):58-61.

[2]王勇,李程俊,吴杰.手机应用程序开发课程教学初探[J].计算机教育,2016(1):109-111,116.

[3]张琳,容晓峰,沈虹.移动应用开发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2(14):95-99.

[4]宋喜佳,杨亮,刘伟,等.基于CDIO理念的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5(10):39-41.

[5]杨功元,李桂珍,李欣.“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课程建设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2(8):85-88.

[6]吴吉义,李文娟,黄剑平,等.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5(1):45-69.

[7]耿祥义,张跃平.Java大学实用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8]杨丰盛.Android应用开发揭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9]StephenGK.Objective-C程序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平移教案范文第4篇

对于例2的教学,面对同一个问题,两位教师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教学呈现截然不同的效果。在学习、比较的同时,也引起了笔者的一些思考。

教材中例2的教学内容如下:

两位教师对例题都进行了一定的改编,不约而同地先出示小房图和相应问题:小房图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

【A 教师的教学片段】

师:小房图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

生:小房图向右平移了2格。

生:小房图向右平移了11格。

师:还有吗?

生:小房图向右平移了10格。

生:小房图向右平移了8格。

师(有些着急):还有吗?

生:小房图向右平移了13格。

生:小房图向右平移了6格。

……

师:有那么多的答案,到底哪个对呢?小组讨论讨论。(生争论了大约3分钟)

生:我们小组认为10格。

生:我们小组认为6格。

生:不同意,我们小组认为8格。

……

师:我们一起看课件演示。学生跟着小房图的移动,数到是6格。

师:正确答案是6格。那怎么才能数到6格呢?

生:可以从原来图的这条边(指原图左边的线)数到现在图的这条边(指现图左边的线)。

生:可以从房角这个点(指原图左上角)数到右面这个点的(指现图左上角)。

师:哪种方法更简单?

生:数点。

【反思】

当学生出现多种答案后,教师安排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虽然学生争论得面红耳赤,但最终的答案仍然是五花八门。原因是什么?因为学生对于图形的平移格数没有真正的体验,互相交流也都只是纸上谈兵,各执己见。这样的合作显然是低效的。同时,对于“对应点”,教师也没有加以追问或强调,致使学生在后面“试一试”的练习中仍有较多错误。

【B教师的教学片段】

师:小房图是往什么方向平移的?

生:向右。

师:仔细观察前后两幅图,静静地想一想:小房图向右平移了几格?(生静静地观察着,小声地数着,半分钟后,小手陆续举了起来)

生:小房图向右平移了10格。

生:小房图向右平移了6格。

生:小房图向右平移了8格。

师:怎么知道哪个答案对呢?谁来出出主意?

生:移一移就知道了。

师:这个主意不错。拿出课前发下的小房图,同桌合作,看看到底平移了几格。(同桌操作、交流)

教师请一位学生到展台上展示移的过程。

教师再次用多媒体演示,学生明确是向右平移了6格。

师:如果每次都要拿出图形去移一移,那多麻烦呀。是否有什么好办法呢?(生都在独立积极地思考。片刻后,很多小手都举了起来)

师:把你的方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讨论交流得非常投入,2分钟后。

生:我是从这根线(指原图最下面的边)到右边这根线的(指现图最下面的边)。

生:我是从左边的房顶看到右边房顶的。

生:我是从房角这个点(指原图左上的)数到右面这个点的(指现图左上的)。

师:你为什么不看到这个点(指现图右上的)呢?

生:因为它移到的不是这边。

师:哦!看来对应点非常重要。(板书:对应)

生:我是从墙角这个点(指原图左下的)数到右面这个点的(指现图右下的)。

生(激动地):错了!应该也是左下方的点。

师:你知道他找错的原因是什么吗?

生:对应点找错了。

师(微笑):如果要移到这个点(指现图右下的),那应该是从原图哪个点开始?

生:刚才我看错了。从这个点(指原图右下的)可以移到这个点(指现图右下的)。

师:是啊!找对应点时一定要看看仔细。我们在研究图形平移了几格,为什么看对应点就可以了呢?

教师课件演示把原来的小房图变成“点子小房图”。

师:现在请你看好一条边或一个点,小房子要开始移动了。(课件演示“点子小房图”的移动)

学生充分体会到图形移动6格,其实就是图形上的每个点都相应地移动了6格。

【反思】

在B教师的教学中,当学生出现多种答案后,教师没有盲目地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而是让学生动手移一移小房图,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得到深刻的体悟,明确是向右平移了6格。但教师并没有满足于此,紧接着,又抛出了新的问题:“如果每次都要拿出图形去移一移,那多麻烦呀。是否有什么好办法呢?”一下子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引领学生的思维扬帆远航。学生通过积极思考,与同伴分享交流方法,明白了图形平移几格既可以看小房图的某一个点,也可以看小房图的某一条边,教师的适时追问,错例的呈现和探讨,让学生更是充分认识到“对应”的重要性。而后通过“点子小房图”的移动,初步体会到面的移动和点、线的移动之间的关系。

B教师巧妙地做到了“导而弗牵,开而弗达”,既在必要时给学生提供了具体的引导,又在关键处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时间和空间,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有序推进,有效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凸显知识本质,思维也向更深处拓展!

平移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图形与变换 教学设计 习题讲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074-0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变换的特征;学会运用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经过对几何变换知识的复习过程,体验直观观察、实践操作等学习方法。

2.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感受数学的美。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讨、交流、反思的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课,希望大家睁大你的双眼仔细看,动脑又动手,相信你一定会对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放大与缩小有新的认识、新的收获。同学们将真正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中的生活。

师:(出示课件谈话揭示课题)你们能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一下,在动的船舵、飞舞的蝴蝶、行驶的小汽车三幅图案中,发现了哪些数学知识?(同桌同学互相交流)板书:图形与变换

2.活动一:回顾与交流

2.1回顾整理:平移、轴对称、旋转、放大与缩小

欣赏图案:师:同学们,老师今天为大家精心设计了两个活动供大家欣赏与思考,让我们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出示课件)下面我们进行第一个活动――回顾与交流。

(出示课件)师:“同学们,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显示四个图案,分别为人教版“课标”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科书第3页的京剧脸谱、第6页的紫荆花图案、第7页的花边图案,第四个图案是三个模样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奥运福娃,依次从大到小排成一排。)

讨论交流:你们能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一下,在这些漂亮的图案中,发现了哪些数学概念?(前后同学互相交流回答)

反馈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动态课件)

生1:京剧脸谱是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的。

生2:紫荆花的图案是其中一个花瓣绕中心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

生3:花边图案是其中一个图案连续向右平移得到的。

生4:三个大小不同,模样相同的奥运福娃是按比例放大缩小后得到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平移、轴对称、旋转、放大与缩小

提问:谁能说说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2内化提高,建构网络

图l:行驶的小汽车利用了平移的知识;图2:稚霞酉玻双喜临门的剪纸他利用了轴对称的知识剪成;图3:顺时针方向旋。

(出示课件)师:这两个图形是什么图形?第二个图形的制作采用了哪些技巧?(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动态课件,并对重点进行点拨。)

(出示课件)提问:这个图形采用了什么技巧?(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动态课件。)

师小结:这些都是用了图形变换知识进行设计的。其实人们在生活中利用图形的变换可以设计出许许多多漂亮的图案,让我们置身于这缤纷多彩的世界之中。

3.知识与技能的运用――练一练

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104页“练十”。

3.1分层练习,重点突破

3.1.1练十第l题。

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图形。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动态课件,并对重点进行点拨。)

3.1.2(出示课件演示)找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小结:有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只有一条,有的不只一条。

3.1.3练十第2题出示课件演示:你能根据对称轴画出另一半吗?(布置学生课后完成,教师检查。)

3.1.4拿出准备好的练习画一画,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动态课件。

3.1.5练十第3题。

①先独立想一想,看图说一说。

②(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动态课件)说一说这些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分别得到:圆锥、半个球、圆台、球和圆柱。圆台将在今后的中学中认识。

3.2拓展延伸,整体深化

练十第5题。

①组织学生读懂题意。

②组织学生说一说,互相交流

③组织学生汇报:这四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它们的面积是怎么计算的?

④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动态课件,并对重点进行点拨。

教师小结:这些图形的形状虽然不同,但我们通过平移和旋转进行变换,知道它们的面积是相等的。从这道题中,你又得到哪些启发呢?(通过平移和旋转,将图形进行适当的变换,可必把一个复杂的图形变得非常简单。)

3.3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3.3.1练十第6题

①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②集体订正并小结解决问题时要注意的事项。

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动态课件1。

3.3.2总结:用动态课件2总结本题。

(设计意图: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空间感较弱的学生通过学具的操作和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切身体会到变换的趣味性和数学的好玩,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悟。)

4.谈一谈你的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复习你觉得通过图形的变换有哪些好处?你有什么收获呢?

5.作业:做一做,画一画

(1)画出图A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