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道德教育的本质

道德教育的本质

道德教育的本质

道德教育的本质范文第1篇

一、我校开展诚信教育的背景

1、当前社会诚信失落,社会上见利忘义、尔虞我诈现象较多,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少数学生存在的考试作弊、抄袭作业、说谎等不诚信行为。

2、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以德治国”的方针,并明确提出了公民道德十条基本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诚信品德必须从小培养,诚信教育是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要认真抓紧抓好。

4、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对中小学生明确进出“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的要求。

5、新修订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的诚信提出具体要求:“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不说谎,不骗人,不弄虚作假,知错就改。”

6、我们的思考:“诚信”是一切思想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有了“诚信”的思想观念基础,才能建立德育金字塔。

二、学校诚信教育的任务

一是学生以诚信养德。在诚信教育中培养基本的道德品质,促进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养成,学会了解自己,把握自己,使自己和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间取得平衡,并进一步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审美,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确立健全的人格,最终学会做人。

二是教师诚信立教。教师要以“热情、关爱、公平、宽容”为执教思想基础,以“职业道德”为执教规范,为人师表,以诚立教,在诚信教育中形成科学,现代,文明的施教方法和态度。

三是学校诚信兴校。学校诚信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加大教育的人力物力投入,促进良好班风,学风,校风的形成,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效益。

四是引导社会诚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这一论述赋予了学校引导社会诚信的重任。学校的诚信教育必须引导家庭诚信,家庭诚信影响社会诚信。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融相生,相应相扣,相互影响共成整体。最终实现社会诚信。

三、我校开展诚信教育的方法途径

1、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

诚信教育我们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要求学生不说谎话,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明礼守纪,拾金不昧,团结友爱等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从具体事情入手,归根到底是引导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比如,学生中普通存在为了班级荣誉在评比中作假。出现这种情形如何对待?关键是教师要有正确的态度。决不能把这种行为看做愿望是好的便加以姑息,相反要严肃指出这是一种违反公平公正原则的不道德举动,引导学生以平常心看待评比,使评比真正促进班级整体素质的提高。

诚信教育内空是广泛的,如文明礼貌教育可以养成诚信的内在品质;遵纪守法教育可以培养个人的社会信誉意识;诚信守信、真诚待人教育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个人的社会亲和力;言行一致和学生负责教育可以增强责任意识而受人信赖和欢迎等。这些基本内容都可以在日常行为规范中体现。

2、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

学校教育中有很多进行诚信教育的相会,比如团员入团宣誓,我们可以让团员学生重温一次誓词,让学生懂得,誓词是诚信的最高表现,正式的誓词是用生命来维护的。誓词不能滥用,誓词教育也是人格教育,古今中绕誓词的诚信文化很多。都是进行诚信教育的好材料。

3、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诚信教育要从小抓起并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学生因为不同年龄,其心理特点和对教育的可接受性有所不同,我们根据教育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专门的诚信教育主题活动、辨论赛等活动形式,来营造一种有利于诚信品质形成的必理氛围,引导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4、与师德建设相结合

开展诚信教育,教师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制度建设及对家长、学生承诺等方式,把诚信教育落实到全体教师的教育行为上。

平时须做到:第一是平等诚心听真话。要鼓励学生讲心里话,用自己的语言讲话,引导他们不讲大话,讲真话实话。二是情理交融讲真理,讲党的方针政策,不能言不由衷,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放进去,要有个人的创见和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讲的是真心话。三是言行一致做真人。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师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使学生通过教师的人格榜样体会“真”的高尚、“假”的渺小。

5、与知识传授相结合

学校德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作为德育基石的诚信教育也不例外。各科教学,特别是文科教学应成为向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语文历来强调“文以载道”,这个“道”,就包含着丰富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我们有意识地发掘,让学生接受已民族文化的熏陶,逐步使他们了解学校德育要求是有民族文化根基的,从而增强对民族文化的亲和力,培养他们的民族道德情感。

道德教育的本质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德育模式 工具性 目的性 载体性 中国特色

[作者简介]祁伟(1979- ),男,河北张家口人,河北科技大学组织部,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王洋(1987- ),男,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河北 石家庄 05001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046-02

一、当前大学德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道德观的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德育目标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简明的范型式活动程序及策略方法体系。当前西方德育模式主要有德目主义模式、全面主义模式和混合德育模式三种。德目主义模式注重教师主导的单向式灌输,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学过程教条化,使得学生的认识滞后于社会发展;全面主义模式需要周密的组织,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混合德育模式基于唯心史观的哲学基础,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必然导致德育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我国的德育模式主要有发展性德育模式、情感德育模式、活动道德模式以及对话德育模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从德育模式的某些要素出发来建构自己的德育模式,缺乏对德育模式的整体性理解,排斥和否定传统,德育实践实效不明显。

“体”“用”是我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体”是内在的、本质的,是第一性的;“用”是外在表现、表象,是第二性的。西方的德育模式在活动程序、策略方法体系即“用”的部分,是值得借鉴的,但其道德观的某些成分是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必须加以改造。我国的德育模式的建构往往着眼于局部问题,使得其模式更侧重“用”的部分,缺少“体”的研究。高校德育模式只有树立现代道德观才能适应现代德育活动,道德观的现代化是高校德育模式现代化的核心与灵魂。因此,我国德育模式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确定道德观以及厘定德育目标。

二、道德活动的工具性本质、目的性本质、载体性本质对道德观的要求

从社会哲学、人学哲学、文化哲学三种理论出发来研究道德活动,形成了道德活动的工具性本质、目的性本质、载体性本质三种形态。①其中,目的性本质追求人的发展,是道德活动的根本;工具性本质注重道德活动的社会作用,是目的性本质的派生本质;载体性本质是二者的桥梁,起着中介的作用。

(一)工具性本质对道德观的要求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道德活动维系着人类社会生存、规范人类社会运转、促进社会文明发展。②同时,社会是道德活动得以成立、生存、发展的根本,道德活动与社会之间的依赖依存关系,使得德育打上了历史、阶级、文化的烙印。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体制等对于道德活动有着重大的作用与影响。首先,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使得当代中国形成了以唯经济思维为特征的民族精神。③市场经济在使社会主体发挥主体能动性的同时,也导致了社会主体的功利化倾向,产生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冲突。其次,文化是自然孕育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中国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得小农经济得以发展,形成家国一体的宗法政治结构。西方的海洋性地理环境利于商业发展,形成政教合一的政治结构。④如果不研究中国文化,就不可能真正的把握中国哲学的精髓,也就不能真正把握德育模式的灵魂。因此,在道德观层面,市场经济强调以“人”为本,中国的社会文化强调以“仁”为本。“人”“仁”关系是道德观在工具性本质层面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二)目的性本质对道德观的要求

道德活动促进人从动物性存在不断提升到人性存在,导引人们自觉占有自己的本质,追求人的终极关怀,学会追求觉悟。⑤西方的道德哲学经历了“有神论道德哲学”到“人性论的道德哲学”的演变。当代西方基本道德哲学分别为“善良意志”“快乐主义”“本能需要”“极端个人主义”“绝对自由主义”,⑥它们都将个人作为出发点来建构整个道德哲学。中国古代道德哲学的研究范畴主要有道德、仁义、中庸、权变等,注重天人关系、人我关系、生死关系、苦乐关系、荣辱关系、知行关系、义利关系等,⑦重视整体思想,以群体为思考单位。因此,在道德观层面,西方国家注重个人价值与主体的选择作用、求得自身的完满,中国注重群体的价值、寻求整体的发展。中西方在目的性本质上体现为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冲突,我们在引进西方德育模式时,必须对其进行改造。

(三)载体性本质对道德观的要求

道德活动是文化精神的积淀载体、传导载体、创新载体。⑧中国的文化传统影响着德育模式,中国属于趋善求治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其特点表现为人本主义、重道轻器、经世重教、崇古重老、德政相摄、重整体倡协同。⑨我国的传统文化要求德育过程注重从实际出发,做到文道结合、潜移默化、自然形成,注重德育主体的长远发展。当代中国处于文化重构的发展中,文化选择的层面是混乱的、冲突的,道德观的确立也反映了上述问题。面对思想文化的争论,我国当前的道德观必须以时代精神为指导,即坚持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因此,在道德观层面,中国古代传统注重道德主体的终身发展,现代中国在文化重构的背景下强调时代精神。在载体性本质层面,我们要处理好德育主体的终身发展与时展需要的关系。

三、中国特色大学德育模式的建构

(一)中国特色大学德育模式的特点

1.坚持党政方针的时代特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中国特色大学德育模式必须立足社会实际情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德育模式的建构,充分体现德育模式的工具性本质。

2.以“理”为源的民族特色。中国特色大学德育模式要基于中华民族自身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运用西方思维来加工中国材料。西方是“求真”的哲学型文化,中国是“求善”的伦理型文化。中国特色大学德育模式就是合理化的德育模式,“合理”指的是要兼顾工具性本质、目的性本质以及载体性本质,求得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和谐统一。

3.符合青年群体亚文化特征。大学德育的主体是在校大学生,他们与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征:批判性特征、非自立者文化、消费者文化、反对父权主义的倾向、青年自恋主义、越轨亚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敏感和吸收、对内部文化的灵活多变、对社会主导文化的离心倾向等。⑩中国特色大学德育模式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特点,以增强德育模式的针对性。

(二)中国特色大学德育模式的组成

1.“仁”中求“人”的道德观。中国“求善”的伦理型文化要求中国特色大学德育模式的道德观要兼顾工具性本质、目的性本质和载体性本质。工具性本质层面的“人”“仁”关系,目的性本质层面的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关系,载体性本质层面的终身发展与时代要求的关系,这三对关系决定了我国现代道德观的确立。三种矛盾冲突归结为一点就是“人”“仁”关系,从更深层次来说是“人”“仁”关系何者为第一要义的问题。根据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路径,中国特色大学德育模式的道德观应该在“仁”中求“人”,在“人”发展的基础上成“仁”。中国传统道德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讲究推己及人与兼济天下的人道精神,中国特色大学德育模式要注重加强道德主体的自律,而非他律。

2.“连续统”程式的德育目标。中国文化的特征是“天下、社会与个人”三者于一体的集体主义,因此中国古代道德修养讲究“立志有恒―克己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推己及人、兼济天下”。道德观是德育目标确立的基础,道德观层次强调由己及人,侧重道德主体自身的修养,因此,德育目标要充分体现德育主体自身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诉求,而不是过于强调、指导其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从学生角度出发因势利导,避免了大学生的批判倾向与对社会主导文化的离心倾向,并且发挥了其自身的优势,通过满足大学生自身积极合理的道德发展诉求,从而有利于其更加积极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指向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德育内容。根据2005年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我国的大学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职业生涯教育六种。在六种德育内容中政治教育是首要的德育内容,其次是思想教育,再次是道德教育等。现行的德育内容的比例安排过于强调德育活动的工具性本质,忽视了目的性本质的意义。根据中国特色大学德育模式的德育目标,现行的德育内容的组成部分不需要改变,需要改变的是各部分的构成比重。因此,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等与大学生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课程应成为德育内容的重点,其次是思想教育与法纪教育,最后是政治教育。

4.德育途径与方法以交互主义哲学为指导。我们要坚持直接的道德教学与间接的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总体思路。我国的德育途径主要有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以及网络德育等,德育方法极其丰富、不可尽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因时、因人、因事制宜是选择德育途径、方法的真理。中国特色大学德育模式强调要继续坚持以上做法,还要进一步注重交互主义哲学在德育过程的运用。孔子认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如果我们将德育内容称之为“道”,那么教师的作用就是使学生“得道”,提升学生自身的修养。我们要避免当前大学德育“以道弘人”的错误方法,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师要注重“礼”的作用,真正从内心发出的“礼”才会使学生受到心理体认,通过实行理想化影响和个别化关怀,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

5.德育评价以“求善”为重。我国当前的德育评价方法大约有整体印象评价法、操作评语鉴定法、操作加减评分法、积分测评法、加权综合测评法、模糊综合评判法、评分评等评语测评法、考试考核测评法、写实测评法、工作实践考查法等。当前的评价方法仍然是以西方“求真”哲学为指导,一方面能够较科学地评价出一个学生的道德水平,另一方面学生的德育成绩受德育评价方法的设计、自我的道德修养、某些不良动机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成绩失真。德育评价的目的是增强德育工作的效果,德育评价必须坚持我国“求善”的伦理型文化,在圆满中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因此,建立“德育分数低,当然不可以;高,真的没有用”的评价标准,在德育评价后要做到“评而不论”,坚持以“救人”为第一要义,而不是“杀人”,避免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注释]

①②⑤⑧张澎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80,87,120,157.

③⑨李宗桂.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哲学省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9,123.

④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55.

道德教育的本质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创新

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人才素质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是根本性的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就是帮助人们形成与时展相适应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整个素质教育的灵魂。

一、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的一种理想存在状态,即社会内部各个系统之间协调有序,良性发展。它包括: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紧密关系。而社会文明的发展,无论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都以全体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和提高为基础、为条件,都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为归宿。

(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思想保证

思想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可以使人们很好地调节个人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最根本的素质,高素质的人是和谐个体的主体,和谐个体是和谐社会的主体,人的素质决定着个体和谐的程度,也决定着社会和谐的程度。

(三)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素质中的核心素质,是其思想意识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人的灵魂。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不断创新其途径

和谐社会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提高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开拓创新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新途径,促进中学生的和谐发展。

(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与“两课”教育相结合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所以,要以“两课”教育为阵地,全面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让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思想素质和能力,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学生的思想准则和行动指南,从而正确分析现实生活中政治、文化、道德现象,不断提高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与日常行为管理相结合

面对目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道德认识与行为脱节现象,必须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序列化、层次化,强化中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

(三)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社会实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中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两方面,它需要与学校的管理、教育、改善生活、学习条件及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等相结合。

(五)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教育的过程,单靠高校是难以顺利完成的,学校需要与家庭和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来共同完成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生命个体成长的摇篮,是最先对人实施教育和影响的地方。家庭美德教育能使人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和责任,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教育者,所以,家庭既是美德教育的摇篮,又是思想道德实践的重要领域。

(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与生态道德教育相结合

道德教育的本质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基本道德规范 道德教育

在我国,高职教育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其学科和专业设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社会适应性。然而,包括道德教育在内的高校德育没有现成的范式,高职院校的道德教育体系和工作机制也在探索和建立之中,为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荣辱观来审视高职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改革和创新高职道德教育,构建以人为本的高职道德教育体系、工作模式,尤为必要。

道德教育是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也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高职教育向道德教育工作提出更新、更严格的要求,也为道德教育工作向更高、更好方向发展提供了契机。

一、高职教育中道德教育特性分析

现代道德教育的特性,是指有别于传统道德教育的显著特点。这些特征、特性或特点,是我们在实现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工作模式创新转变过程中不容忽视的。

1.时代性。高职院校道德教育是现时代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内在的需求。时代性要求我们从高职教育的最大实际,即由学识教育向技能能力教育转变出发,来设计高职院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工作模式。

2.开放性。自身的相对封闭性造成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工作效果的脆弱,使其对来自系统外部的冲击显得苍白乏力。高职学生易于接受新观念,教育者惯于坚持传统观念,固而学生对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评价和取向,跟教育者有一定的差距。走出封闭,向系统外开放,构建开放型的新模式,将赋予高职院校道德教育生机与活力。

3.竞争性。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种观念、思潮,包括积极有益的和消极有害的互相交织在一起,充斥与整个社会与现实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开展道德教育,就好比在野草丛中种植鲜花,时时刻刻都在同不良观念作斗争,只有依靠真理的力量去战胜它们,才能使健康向上的道德观念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4.整体性。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工作不可能孤立存在和独立运行的,社会大系统、学校母系统和道德教育自身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制约着道德教育的功效。因此,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工作的改革加强必须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教育的整体机制,并促进其整体机制的发挥,而不是凌驾于高职院校教育整体机制之上。脱离高职院校教育整体机制而孤军奋战的道德教育,往往是徒劳无功的。

5.实践性。现代教育模式,给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实践创造更宽松的氛围和广阔的时空领域。发挥学生主动精神、调动学生主动积极性的实践教育,将是现时代高职院校道德教育的又一显著特征,也是相对于传统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区别。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观念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人们常常片面理解高职院校的道德教育,以为高职院校的道德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听话,就是要管住学生的行为。

以人为本,反映在高职院校道德教育上就是以学生的成人成才为根本,从学生的成人成才的实际出发,设计、实施道德教育。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就是确认学生在学校教育乃至道德教育中的地位,他们不再仅是被塑造、被教育的对象,而是主动参与教化的主体,使学生在人格受到尊重、权利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胜任愉快地投身到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去。

笔者认为,培育学生的主体性应是当务之急。培育学生的主体性,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让学生从学业负担过重而导致的灰暗阴影中走出来,不仅使道德学习,还使各项学习活动成为主体性活动。在自觉的主体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自主,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培育学生的主体性,要求高职道德教育很好地对自身做出反思和改革。从接受心理的角度看,强控制、强结构的情境不利于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影响,结构性较弱的情境有助于学生消除紧张感、“异化”感乃至对立情绪,而只有在身心愉悦的情境中接受影响,学生活动的主体性才能加强。因此,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在为培育学生的主体性而做出改革时,必须注重开放性,认真研究家庭、社会在道德教育影响方面的特点,并以此为必要的参照。培育学生的主体性,还必须加强实践,锻炼道德行为的实践力。

三、明确高职道德教育目标,突出高职学生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的重点

《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专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二十个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基于上述笔者认为,结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特点,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高职院校应着重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爱劳动、爱科学、诚实守信、勤俭自强、爱岗敬业、公民意识等为主要内容的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健全心智和健康人格。

集体主义道德教育是为着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社会主义道德与其他道德形态的本质区别,在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发扬互助友爱、团结协作的高尚品格。

爱劳动作为道德基本规范要求,具有积极的评价意义。爱劳动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能力。重视爱劳动道德教育要注意三个层面:一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意识。二是注重学生养成劳动习惯。三是训练学生掌握劳动技能。

爱科学道德教育在人类文明、科技进步时代具有极高的道德评价意义。对于个人来说,富有科学素养是一个人品行的重要表现。所以应大力弘扬崇尚科学、反对愚昧,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社会风尚。

把诚信教育渗透到高职教育的全过程,这是时代赋予高职教育的历史责任。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诚信教育,对学生养成“诚信待人、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良好习惯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道德教育在中国文明传统和特定国情条件下,是有着特殊重要意义的道德教育。勤奋,对于高职学生的意义就是要求他们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积极进取,争取早日成才。

四、落实高职学生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构建高职院校道德教育新模式的措施思路

面对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代,高职院校道德教育要解放思想、提高自身素质,着眼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将高职道德教育目标纳入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按照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和新的道德教育观,现时代高职道德教育工作模式要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转变。

1.变单一型为多元型,实现高职道德教育模式的时代化。要善于把握时代脉搏,着眼于21世纪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着力于道德教育内容的扩充和开发,在继续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的同时,充实公民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为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健全的现代人。学校还应从养成教育、个性特长教育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方面下功夫,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热爱集体、助人为乐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勇于竞争、不怕挫折以及自信、坚韧、果断、机敏、谨慎、热情等个性品质;培养学生“学有专长”的素质,增强学生在技能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逐步达到自强、自主、自立、自育,以迎接竞争时代的挑战。

2.变封闭型为开放型,实现高职道德教育模式的社会化。首先,要建立健全德育基地,强化德育实践。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本地的道德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辟校外道德教育基地。其次,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高职道德教育不能局限于学校的范围,必须纳入社会大体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重视、关心和支持高职道德教育工作。

3.变平面型为立体型,实现高职道德教育模式的综合化。市场经济时代社会文化对学生影响是全方位的,高职道德教育也应由单

一、静态、平面教育向多样、动态、立体教育转变。一要在具体形式上变单一的灌输型为多样的渗透型,使保持道德教育方法向着个性化、民主化、多样化、综合化的趋势发展。二要着力创造课程化模式,把道德教学、道德研究、道德活动课程化,成立专门的高职道德教育教研机构,定时定量地组织道德教育活动,增强道德教育的学术性、实践性、权威性,使高职道德教育真正居于学校教育的首位。三要探讨课堂道德教育渗透教学,研究摸索道德教育的渗透方法,挖掘道德教育渗透的潜力,使之成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四要活化道德教育主体,注重寓道德教育于教师的表率之中。采取更为严格的规范、更为有效的管理和更加可行的运行机制,调动和激发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热情,使广大教职工时时处处发挥师表作用,以良好的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五要实现高职道德教育手段现代化。

综上所述,高职道德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转变,既依赖于人们道德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对道德教育首位的由衷认同,也依赖于道德教育本身的作为。在教育目标确定的条件下,究竟运用什么样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抑制和消除负面影响,是高职道德教育工作的紧迫任务,也是不断探索、勇于实践的艰巨课题。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瞿葆奎.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学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胡厚福.关于现代德育特点问题探讨.教育学,1994,(3).

[4]高力克.历史与价值的张力.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5.

[5]王义高.评当前西方德育导向和德育理论.比较教育研究,1994,(5).

[6]李平著.中国思维坐标之谜――传统人思维向现代人思维转型.职工教育出版社,1989.

[7]杨克祺.德育・心育・心育工程.特区教育,1994,(4).

[8]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341-349.

[9]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8-52.

[10]王凡.道德失范道德成本道德补偿.广西社会科学,2003,(1):45-47.

[11]钟芸香.道德是市场经济的潜在本质.求索,2003,(4):147-148.

[12]马湘培.诚信是一种资源.广西社会科学,2003,(9):175-176.

[13]李齐全.自由、竞争、国际化特性对道德教育的启示.中国高教研究,2003,(11):78-79.

道德教育的本质范文第5篇

一、关于德育的本质内涵

一种观点认为,从学理上讲,德育即是道德教育。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坚持“大德育”的概念,我国的学校德育即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总称。这两种观点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路:一是学理的思路,一是约定俗成的思路。会议争论的焦点在于,能不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当作德育。双方都不反对学校应该开展这些方面的教育,问题是应该用什么来概括。从学理上看,用德育来概括是不理想的,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究竟用什么来概括目前学校德育的内容?有的学者提出用社会性教育,有的学者提出用价值观教育。会议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关于德育的本质,从教育哲学的高度来看,主要有两个视角。第一,德育是超越的,还是适应的?第二,德育是工具,还是目的?

“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曾经被人指责为“理想主义”。对此,有学者指出,“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所表达的是道德教育“应该”超越,反映的是人类对道德教育“理应如此”的期望,是从“道德教育应该怎样”来说的。它从教育的本性(超前性)和道德的本质(道德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中获得理论支持,是对时代误区(经济至上、物质主义)的超越,是对传统德育指导思想(机械适应论)的超越,它必然要求超越人们习以为常的规范化德育模式。

德育是目的还是工具?一种观点认为,德育是一定社会为教育下一代而进行的活动,它是社会、阶级或集团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应该摆脱一时一事的功利限制,坚持以人为本。当前的学校德育太功利化,以致于失去了自己的目的和价值。有学者在分析中外学校德育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指出:学校德育只有建立在个体德性需要的基础上,才能深入人心。在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应该是以个人为本位。

对德育本质的研究,也涉及到德育功能,对此要与德育功能联系起来考察。德育的根本功能是“育德”,是传递道德文化,延续人类道德生活。还有学者认为,要进一步研究德育何以可能的问题,即学校德育的条件性。应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要不要道德?要什么样的道德?道德是否可教以及应该如何教?教道德有哪些途径?学校德育是不是教道德最有效的途径?最有效的学校德育是怎样的?新时期德育理论的突破,可能就在于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之中。

二、关于德育哲学的研究

德育改革需要德育理论思维,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的共识。理论思维的更新,集中体现为构建新的道德教育哲学,这正是目前德育学科的新的“增长点”,也是“九五”期间德育理论发展的重大课题。

作为对社会变革的反映,新时期的德育思维也相应发生了转折。第一,德育思维的出发点由“泛政治”转向人的发展。第二,德育思维的根据,从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转向现实基础和可能。第三,从德育思维的价值尺度来看,从片面抽象的集体主义转向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集体主义。

本次会议反映了专家学者们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如何估计当前学校德育的历史进程?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的德育正在实现根本性转换,但这种转变远未完成。甚至可以说,学校德育存在着“危机”。有学者把它概括为“德”——“育”生态的危机。这种危机不仅仅是“德”的无奈——在文化冲突与价值多元的背景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处于困惑之中;也不仅仅是“育”的无力——教育者的教育努力惊人地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还是道德精神与育德模式的不相匹配,是“德”——“育”冲突的危机。要摆脱危机,就必须确立“德育生态”的理念。“德育生态”的理念强调:第一,德育的具体性。它强调德育过程中“育”与“德”的适应性,强调“育”的特性与“德”的品质一致性,认为只有在二者匹配时,才会产生德育效力。第二,德育的生态性。它强调道德教育的诸要素所形成的有机结构对实现德育目标的影响,突显的不是个别要素,而是诸多要素构成的生态。“德育生态”的理念提醒我们注意德育环境建设,注意德育的文化环境。

三、关于市场经济与学校德育

我国的学校德育何去何从?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时代精神、文化传统、市场经济和人类发展是确立新时期道德教育的价值选择必须加以观照的四个基本点。

关于德育的规律,有学者认为应该研究进行德育的可能性问题。道德究竟可教不可教?应该以什么样的人性观为基础?性善论?向善论还是反映论?现在一讲德育,就是说教,最通常的作法就是开课。那么,儿童道德的形成、发展主要依靠什么?学校起多大的作用?课程又占多大的比重?儿童不上学难道其道德就不发展,就没有道德吗?有学者指出,德育的前提就是学生有道德需要,因此应该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提高其需要层次。目前的德育模式是为了解决问题,以管住学生和不让学生出事为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四、关于新的德育模式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对传统德育的根本改造,还需要构建一些新的德育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模式”不是一种操作步骤,而是指从理论建构到实践尝试的系统过程。本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列入教育部“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的三个模式。

第一,整体构建德育模式。该模式着眼于学校德育的整体构建,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德育目标和内容体系、德育途径和方法体系、德育管理和评价体系的构建。其中德育内容构建,就是把德育内容的要素结构和层次结构划分出来,以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为纬,以各项要素的不同层次为经,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的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