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县农村电商培训方案

县农村电商培训方案

县农村电商培训方案

县农村电商培训方案范文第1篇

——XX县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典型经验

XX县农业农村局

(2019年3月26日)

2015年,XX县被列入第二批全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县、全省8个试点县之后,按照“需求导向、因地制宜、政企合作、机制创新”总体思路,立足实际,开拓创新,试点工作取得较大成效,作为全省利用益农信息社平台发展农产品电商上行成效显著的典型在全国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工作会议上做典型交流,作为全县特色工作之一在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议上作典型交流,作为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在全省数字农业培训班上做典型经验交流。一是覆盖广。在全县22个乡镇设立236个村级简易信息服务站与45个标准型信息服务站,在省级示范社与龙头企业设立5个专业型信息服务站,覆盖全县所有村(社区)的所有群众,实现了群众不出村就可以了解三农政策信息、展示销售农产品和享受各类便民服务。二是平台好。开通“XX县三农通”综合服务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广电网络电视首页,建立XX县三农通运营中心,实现电脑、电视、手机三屏操作,逐步培育成为区域信息服务品牌,有效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三是效益佳。目前,全县农村电子商务涵盖XX县芦柑、佛手茶、蔬菜、笋干、面线等特色产品50类500多种,产品销售全国各大城市,尤其是XX县芦柑、XX县佛手远销国外,2018年网络销售额达XX亿元。四是典型靓。在试点过程中,涌现出一批示范典型,如XX村益农信息社在2018年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展示整省推进示范成效,XX村信息服务站被评为农业部全国百佳益农信息社,XX村信息服务站XXX被评为全国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员典型案例。

一、狠抓“七个一”,确保有序实施

从组织领导、工作方案、项目运营、服务平台、工作队伍和服务保障等六方面发力,确保各项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一是成立一个领导机构。为确保把信息进村入户打造成为“互联网+”行动在农村落地的示范工程,2016年3月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XX县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与任务分工,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制定一套工作方案。结合实际,2016年3月制定下发工作方案《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为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有力的保障。三是确定一个项目运营商。经过多方研究与商讨,确定了项目运营商,2016年4月签订运营协议、6月签订补充协议,2017年12月签订再补充协议。四是开发一批服务平台。建立XX县三农通运营中心,2016年6月开发“XX县三农通”综合服务平台,开通“XX县三农通”微信公众平台,2016年8月开发广电网络电视的“XX县三农通”首页,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充实、完善平台服务功能。五是筛选一批信息站与信息员。2016年3月起,逐一调查筛选具备“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电脑与电视)、有宽带”条件、人流相对集中的站点,至2016年7月确定村级标准型信息服务站45个、专业型信息服务站5个、简易型信息服务站236个;挑选“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会经营”、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等办公设备和互联网、有“责任心、沟通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的信息服务站信息员50名。六是遴选一批服务商。积极与平安保险、移动、电信、邮政、农信社等多家服务商洽谈合作事宜,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目前已精心筛选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大的平安保险公司作为服务商,还有多家服务商正在进一步接洽。七是打通最后一公里。依托“智慧党建+”云平台,开发建设了包括美丽乡村、阳光在线、便民服务、远程教育等四大版块的平台,将农业政务、农技服务信息、农产品商务、信息进村入户等内容通过电视送入农户家中,在全县所有美丽乡村的党员用户开通美丽乡村云平台互动功能;目前,全县已开通该平台服务的农村党员超过1万户以上,切切实实地推进农业农村信息进村入户。

二、狠抓“四提供”,推广三农服务

1、提供公益服务。积极推广“电话、电脑、手机”三位一体的“12316”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协助村民下载手机客户端,通过软件向专家咨询,共享了全省专家和政策、基地、品牌、市场、服务等资源,病虫纺治、农业技术、特色农业等服务,协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通过网络就能获得专家远程视频服务、农业技术培训、查寻农业政策、农业咨询、生产技术等信息,累计提供各类公益服务XX万人次,实现了群众不出村就可以了解三农政策信息、展示销售农产品和享受各类服务。

2、提供便民服务。为村民提供代缴通信费用,代办金融小贷、保险、票务、医疗挂号、社保、民政福利、惠民补贴查询、法律咨询等各类便民服务,累计提供各类全民服务金额XX万元,逐步培育成为区域信息服务品牌,有效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3、提供电商服务。提供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及生活用品等代购服务;主动联系村民,成立乡村特色合作社,整合县里、村里的特色产品进行统一的推广和宣传,主动了解相关的生产经营情况及市场供求信息,并做好信息采集上传到三农信息平台,帮助村民在网上销售农副产品,提供物流代办等服务,累计销售农副产品XXX万元以上,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4、提供培训体验。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培训,提供农业信息技术和产品体验,向村民传授网购和开设网店的经验、技巧,已累计组织各类培训50场次以上、受训3000人次以上。

三、狠抓“多平台”,创新运营机制

县农村电商培训方案范文第2篇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发凸显,甚至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电子商务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经济学家预言:“在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

为进一步优化我县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壮大电子商务产业,着力打造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中江县顺应经济新常态,推动“全民触网、全企入网”,在电子商务行业发展上成绩突出。而随着我县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也将急剧增长,当今社会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缺乏,人才总量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县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因此,掌握县域电商人才实际状况,从而完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改进从业人员的学习方式、观念,培养出更多既懂理论又有实际能力的电子商务专业复合型人才,乃是当务之急。

一、中江县电商状况与人才主要特征

迄今,中江县已建成乡镇电商服务中心10个,会员包括种植大户120余户、农户1000余户;建成各类农村电商服务站165个,实现网上交易额1221万元;建成标准化电子商务服务站167个,实现网上交易额1286万元。中江县80%的重点企业建有企业网站,45%的企业利用网站开展市场营销,在淘宝、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开设网店,电商创业群体也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而根据调查显示,中江网商数量已有近千家,同比增长超过200%,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人越来越多。而我县电商人才特征状况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

(一) 行业仍在急速扩张,人才缺口巨大。

在所有调查的企业中,我县80%的企业存在较大招聘压力。20%的企业招聘压力源自企业快速成长,尽管在2017年很多电商企业进入调整期,但电商行业总体仍处在快速发展阶段。而作为新型产业的电商,人才存量不足的问题也日趋明显,电商行业的急速发展和人才供应不足是当前我县电商发展最主要的矛盾。此一矛盾形成电子商务领域巨大的人才真空。

(二)、综合性高级人才稀缺。

经过对中江万凤粮油,双和祥以及来金燕等公司的调查发现,我县电商人才的稀缺,最主要的表现是企业和社会各单位第一线需要的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电子商务技术应用型及管理型专门人才的急需,另外,大批传统企业进军电子商务,也是电商项目专业人才急需的重要因素。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增大。

就现在的状况看,电子商务企业的干流以90后青年人为主,而90后新的职业观、价值观给企业管理带来挑战;许多企业的电商事业正处于创业期或者起步阶段,因而在公司制度和鼓励系统等方面还不健全;另一方面,电商岗位节奏快、压力大、加班频繁,同时又充满新的机会,也造成了企业员工流失率高于其他行业的尴尬局面,加剧了管理难度。

(四)电商行业快速更新的知识结构对人才培训模式的挑战

电商产业每一天都发生着变化,这样的特征使其知识的有效期变得非常短,我们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在电商人才培养中碰到很大问题。传统人才培训在电商行业中往往存在着以下问题:理论体系、教材和教学案例的生成具有滞后性;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无法跟上行业的变迁;传统教育体制电商教学,与企业实践脱节严重。这就要求我县在电商人才的孵化与培训上要打破常规,创新完善培训模式,力争培育出具有创新思维的,实战能力强的电商人才。

二、传统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

要发展我县的电子商务,人才至关重要,“引进”和“培养”是唯一路子。然而引进电商人才也具有成本高,流动性大,治标不治本的特性,这就要求我们现目前阶段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培养”上。加大力度对我县进行电商专业化人才培训,尽快弥补短板,是当务之急,也是必然选择。而面对新兴的电子商务,传统的人才培训模式却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企业和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众多学校毕业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却处于失业状态。

(一)、电子商务专业定位不清

电子商务是一个既宽又广的专业,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清晰的定位,这个专业的建设肯定是有问题的。一些传统、成熟的专业,如金融、会计等,都有着很明确的方向和定位。学生在学这个专业之前,就明白为什么要学这个专业,这个专业学什么,以后会从事什么工作。电子商务专业却不一样,目前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处于探索阶段。为什么要学?学什么?以后要做什么工作?这些问题学生都是模糊的。

(二)、课程设置欠佳

由于缺乏对电子商务在国际上领先应用以及在中国企业实际应用状况的理解,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多数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设置了众多课程,虽然本意是为了培养“多面手”,但是中国企业特别是中江县的企业需要的是掌握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而繁重的科目、割裂的教学导致学生复合上不系统、专业上不精通,因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既不符合专业娴熟的当前要求,也不符合综合驾控的未来要求。

(三)、缺乏技能训练和实践

传统人才教学的模式是:教师以说为主,学生以听为主。而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的商务学科,无论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商务策划、项目实施都需要大量的动手训练。作为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环节是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尽管这两年很多学校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推出了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供学生模拟练习,但是这些软件仍然脱离于实际的商业环境,甚至有不少软件已落后于现有的应用。另外,由于教师本身很少参与商务实际运作管理,课程的案例来源、案例讨论、创业指导、实习指导都受到了极大限制。

三、我县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上的方法和思路

为深入推进中江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切实提高中江县域电子商务的运用能力,中江县创新人才培训模式,通过政企合作的方式,借助社会力量,共建应用型的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体系。县商务局于2016年7月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优秀电商服务企业为中江提供系统的电商培训服务。成都百宝创意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良好的培训设计方案、专业的师资团队以及丰富的培训经验成功中标。

县商务局协同县经科局、县农业局、县团委、县妇联等有关部门以及电商培训公司百宝创意,以《四川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方案》、《中江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为指导,开展了一系列的针对全县有志于从事电商的企业、个人、专合社、个体户、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农村青年和相关电商管理人员的电商培训活动,利用优秀的教学资源结合企业优秀的实践经验,打造人才培训体系。截止目前,分别举行了企业电商人才培训、农村专业合作社电商培训、电商知识普及培训等各类培训30余期,已有3000余人参与了培训,新增网店百余家。现在,“电子商务进农村”培训工作仍在继续开展,计划培训电商人才5000人次,并且对全县2100个贫困户进行有针对性的电商扶贫,力争真正达到“全民触网”。

(一)、树立精准的培训对象群体

我县电子商务人才培育计划是一项规模庞大、工程复杂的长期项目。在计划实施初期,需首先搞清楚重点的培训对象,采取正确的开展方式来落实精准培训县域电子商务人才。以企业、专合社电商专业人才、返乡大学生、大学生村官、农民工、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及经济困难未就业青年等群体为重点电商人才培育对象,通过政府扶持、企业交流、专家指导等集中培训方式,来最终实现电商创业致富意愿。

(二)、扩大电商人才覆盖范围

自从2015年中江县被评定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来,中江县域电商基础设施环境日渐完善,货件配送的相关物流公司也开始备受瞩目。无论政府或企业,都开始通过电商渠道来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入门基础培训,专门针对网络意识薄弱、产品电商推广工作经验不足的民众、或正当职的企业电商工作人员,进行一系列的全面推进专项电子商务培训工作,并力争扩大县域电商人才覆盖范围。

(三)、做活电子商务实训。

增加实训课程所占比重。电子商务专业本身是对实训要求较高的专业,所以根据学员实践能力培养要求,可以合理安排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验课,并采取多种实践方式,加大实践课程学时的比重,增强学员各知识层和多种技能的培训。增加学员的商务类课程设计实训环节,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技能。同时,结合企业与创业个人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增强课程内容的实际操作性。我们要采取正确的开展方式来落实精准培训我县电子商务人才,因材施教对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进行电商培训时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例如食萃、来金燕、万凤这些大型企业,就应设置电子商务管理型人才课程。而针对贫困户和电商爱好者,就应设置电商知识普及性更强的相关培训课程,再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产品因地制宜培训,以达到培训的最佳效果。

县农村电商培训方案范文第3篇

尊敬的冯春调研员、各位领导:

值此秋高气爽,秋色宜人的美好时刻,在美丽的苗木花卉基地——**迎来了国家商务部及省市各位领导,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各位领导莅临我县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各位领导多年来对肥西商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肥西地处省会合肥郊县,辖14个乡镇、3个园区,总人口91万,总面积1970平方公里。今年以来,肥西县紧紧围绕“全省创一流、中部进十强、全国争百强”奋斗目标,以“率先发展、科学发展、融入发展、和谐发展”为主旋律,充分发挥区位、产业、生态、政治、文化“五大优势”,按照“工业化增强县域实力,城市化改善城乡面貌,产业化促进农民致富”的工作思路,勇改革、抓招商、强工业、优农业、靓旅游、扩城镇、促民营、重民生、提效能、创文明,努力把肥西建设成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家电产业基地、华东地区重要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全国重要的现代化航空物流城、全国中部第一苗木花卉城,省会都市圈中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宜居宜商的现代化“卧城”,长三角最大的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后花园。今年上半年,我县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全县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11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30.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3.7亿元,4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招商引资到位市外资金40亿元、境外资金1310万美元。

近年来,在国家省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肥西县的商务工作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尤其是今年,我县被安徽省确定为首个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后,坚持以“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户”为宗旨,本着“内容设置实用、信息传递迅速、服务功能齐全”的思路,及时确定试点村,配备硬件设施,培训农户骨干、信息(助理)员等,逐步完善了信息网络平台,使试点工作得以有序推进。截止目前,“肥西县新农村商网”已各种信息1738条,通过“肥西县新农村商网”达成交易额580万元,有效地促进了农户增收。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大力宣传,营造试点工程良好氛围。我们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扎实搞好试点单位的选点、审核、申报等工作。为了切实提高农民信息意识,我们组织编制了3700份相关宣传材料,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信息技术和网络营销的重要意义,公布商务信息服务内容和联系方式。 高刘镇结合本镇实际,编发宣传单页2200份,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明白纸”。

(二)领导重视,推动试点工程有序发展。县商务局从20xx年开始就进行了商务信息网络化的建设,对该项目工作重视程度和工作推进力度不断增强,将信息网络化工作列入了重要的工作日程,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2名网络知识专业人员专门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建立了一支信息队伍。县委、县政府成立了肥西县农村商务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副县长王消帆同志为组长;副县长吴光艳同志为副组长;相关单位的领导及业务科室人员为成员。我们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扎实搞好试点项目的选点、审核、申报等前期工作,共上报5个乡镇所属的16个村作为试点,并通过了省商务厅、国家商务部的审核,肥西县被确定为安徽省唯一试点县。各试点乡镇也分别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全县共建立了16个村级信息工作站,每个乡镇确立1名专职信息助理员,培训了585名农户骨干和信息员。

(三)加大投入,加强试点工程硬件配套。县商务局将100万项目资金先后投入到县信息工作站和16个村级信息工作站及对农户培训工作之中,先后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电脑桌、档案柜等硬件设施,并举办了4次培训学习班,在中国电信、铁通的大力帮助下,开通了县信息工作站局域网和各村级信息站的adsl宽带网络系统,并配备了cdma无线上网卡。各乡镇也结合自身实际,先后投入了共计35万元用于该项工作,为下一步在全县顺利开展农村商务信息工作打造了一流的硬件平台和技术支撑。

(四)严密测算,提高项目经费利用效率。我县按照商务部对项目资金使用的要求进行了严格测算,把100万项目资金设立专户管理,在严密测算经费支出的同时,确定了采购办法,所有的硬件采购都通过了县政府采购中心和县招投标管理局,确保资金运行规范,把钱花在刀刃上,不浪费每一分钱。

(五)严格审核,强化信息(助理)员岗前培训。我们对全县5个试点乡镇上报的585名农户骨干、信息员和5名乡镇信息助理员的资格进行了严格审核,对其中35名不符合条件的及时更换,并对确立后的人员全部进行了档案登记。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按照培训计划要求,先期对5个乡镇的信息助理和16个试点村信息工作站的信息员进行了电脑基础知识和新农村商网上网流程的培训 ,并对他们进行了考核。后期又投入培训经费16万多元,对16个试点村共585名农户骨干进行了5次分级培训。小庙镇还专门为农户骨干编写了《小庙镇农村商务信息培训读本》,使广大参训农户的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加强。

(六)制度建设,确立试点工程长效机制。我们制定了《肥西县农村商务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xx年度肥西县农村商务信息工作年度培训计划》、《肥西县农村商务信息工作责任书》、《肥西县农村商务信息工作考核办法》、《肥西县农村商务信息工作制度》等一系列方案、计划和规章制度,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村级信息工作站档案管理制度,完善了试点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确立了目标责任制,加强监督、检查、考核。肥西县“农村商务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与各试点单位签订工作责任书,按照考核办法规定,对各试点村信息工作站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切实起到了奖勤罚懒、鼓励先进的作用。各试点乡镇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及考核办法,小庙镇在所辖30个村(居)、社区聘请了30名商务信息联络员,并建立了信息奖励制度,每一条有效信息由小庙镇政府给予人5元奖励。

(七)整合资源,搭建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平台。为了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化平台,肥西县委、县政府先后投资285万余元用于乡、镇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的购置,建立网络服务,设立服务窗口和信息专栏;县商务局先后自行投入10多万元更新了部分电脑设备,提高了网络运转速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投入共计35万元委托专业机构构建肥西县新农村商网,通过专业网络平台的建立,使我县农产品的供求信息得以及时查询和,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同时利用“肥西县商务之窗”以及商务部每年组织的购销对接会的现有平台,构建一个纵横联系、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网络,极大地扩大了我县农副产品供求信息的范围和点击率。在我们的宣传和带动下,全县部分种(养)大户也先后投入了大量资金建立了各自的专门网站,及时把农副产品的供求信息出去。如肥西县上派镇**村花卉种植大户钟祖洲就是通过自己建立的茂林园艺的网站,使自己的花卉产品远销全国7个省、市,年增收26万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并带动50余农户参与了网上购销交易。

二、主要成效

(一)增强了农民信息意识。和其他县一样,我县基层广大农民缺乏信息意识,对于他们来说,网络和信息都是新事物,只有让他们认识信息的重要性和网络的便捷性,才能使网络和信息更加贴近群众,进而服务群众。通过宣传,广大农民认识到新农村商网与他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他们的信息意识得到明显增强。肥西县**村是全国三大苗木基地之一,董世洲是**村一个普通的农民,以往为了能将苗木销售出去,董世洲每年都要外出一两个月时间,前往全国各地上门推销。像董世洲这样每年花费大量时间在外“跑路”的肥西**村民有近20xx人。如今,董世洲购买了电脑并连接了互联网,通过全国各地的农业网站推销苗木花卉。通过我们对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大力宣传,**村已有126户农民购买了电脑,足不出户便能了解到全国各地的苗木花卉行情和供求信息,通过“肥西县新农村商网”能够实时供求信息,实现了真正的网络营销。

(二)促进了农民增收。20xx年以来,我县通过网络销售各种苗木花卉1.35亿株,实现销售额1.72亿元。上派镇**村苗木大户刘义旭一直以来困扰他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一个稳定的销售网络和销售渠道,肥西县新农村商网开通以后,通过新农村商网他可以足不出户和全国各地的客户沟通联系,近二个月他销售的广玉兰、海棠、红花季木(小苗)、金叶雨针、瓜子黄杨等销售额达120万,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5%。并带动了上派镇馆驿社区刘明友、姚文林等苗木大户也都上网供求信息,他们通过商网和万科房地产交易桂花、香樟、广玉兰、石楠等,实现交易额6万元。还有上派镇谢塘村的卞国保,通过该村信息员苏玉莲在肥西县新农村商网上桂花供应信息,八月份就实现交易5.8万元,使他们尝到了新农村商网带来的甜头。肥西三河清平葡萄有多年种植历史,面积达到20xx亩,年产葡萄500万公斤,往年,由于销售信息不畅,加上农民缺乏市场营销相关知识,导致每年葡萄的销售范围仅限在合肥周边地区,很难卖出好价钱,并且每年有一定数量的葡萄销售不出去,给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自肥西县新农村商网开通以来,通过三河镇的村级信息工作站免费帮助广大农户及葡萄专业合作社供求信息,一举改变了往年销售不畅的局面。今年6月,三河镇清平葡萄种植户阮永荣,了解到安庆市场葡萄价格每公斤比本地市场要高,通过新农村商网把供应信息出去,并成功与安庆等地的葡萄经营户达成交易,使其多增收3.5万元。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附近葡萄种植大户也纷纷要求通过新农村商网信息,以增加收入。三河镇清平葡萄合作社60%的葡萄是通过新农村商网找到的销路,而且平均单价比往年提高了0.2-0.3元,预计平均每户果农增收20xx元左右,现已成交128万元。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正如当地的群众所说:肥西县新农村商网是农民致富的“红娘”。

三、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不足。虽然县商务局根据工作安排将项目资金按照规定进行了县、村信息工作站的建立和人员培训,但是由于资金不足,目前我县县、村信息工作站的硬件配置与先进兄弟县、市比较还有一些差距,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二)信息量报送各村不平衡。由于地域差异和试点乡镇的农业结构的不同特点,导致各信息站报送信息量不平衡。

(三)村级信息员队伍电脑应用水平不高。目前村级信息员只能进行简单的文字信息编辑、排版、,大部分村级信息员对photoshop等平面图象处理软件还不能熟练掌握,影响了图片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四、下步工作打算及建议

(一)下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大乡镇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横幅、墙报、标语、村广播站、政务公开栏、各种会议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全面深入地进行广泛宣传,让农民做到了家喻户晓,知道了开展此项工作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2、进一步加大投入。为了保证村级商务信息工作站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继续加大对县级、村级服务站的资金投入,完善信息服务站的硬件配置。建立长效培训机制,进一步加强信息员队伍的业务水平。

3、进一步提高信息数量和质量。在发展平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信息报送量,扩大信息采集面,要求各信息站都要报送信息,平衡发展。在保证信息内容真实性的同时,本乡镇的农业特色产品及规模较大的农产品供求信息,保证审核通过率。

4、建立信息激励机制。为了使肥西县新农村商网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村级站在完成目标任务的同时,对信息的数量及质量进行年底统一考核评比,按照不同的名次给予不同的奖励。

(二)工作建议

1、加大县、村信息工作站运转资金投入。商务部先期100万项目资金已全部投入到新农村商网的建设、16个村级信息站硬件投入和585名农户骨干的培训工作中,以后网站运行及相关费用每年仍需约20万元—30万元。

2、继续扩大村级服务站覆盖面。肥西县是个农业大县,有特色的农产品种类多、数量大,亟需通过各种途径销售出去,目前我县设立的16个村级信息工作站还不能满足我县农产品发展的需要。

五、试点工作中整合当地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发挥各种资源优势,联合有关部门和企业,共同开展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的具体做法。

县农村电商培训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现状及对策;思考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消费者购买习惯的转变,电子商务作为县域经济的强大驱动力已日益显现,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手。陆良县作为云南第一大高原平坝,地处滇中城市经济圈1小时内环经济圈,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主轴的中间重要节点,具有良好的交通区位、资源环境、产业基础等优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是助推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最好选择和必由之路。

一、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陆良着力加快推进“互联网+农村电子商务”建设,通过政策支持推动,平台坚强拉动,电商企业带动,资源整合互动,初步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真正将网上买卖的触角深入到农村,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农村消费,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自今年6月24日,全县农村淘宝项目正式启动以来,建成1个农村淘宝县级运营服务中心,31个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点,截至10月31日,累计完成网购70990笔,总成交额774万元。日均订单数591笔,日均成交金额6.5万元。日均订单数、成交金额排全省第8位、全市第2位,合伙人平均月收入5000余元,排全省第3位、全市第2位。为村民节省购买开支约100余万元,直接或间接带动100多名农村青壮年创业就业,使老百姓在方方面面享受到了实惠和便利。

一是政策支持推动。制定了陆良县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陆良县出台了《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成立了电子商务发展领导小组,县财政专门安排3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县级运营中心装修、5年内的房租、水费、电费、通信网络费及电商运营、农村淘宝合伙人培训经费的补助。对全县工业、农业和商业企业自建或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销售,年度网络销售超过300元以上的,按照销售额的2%给予补助,每户最高补助100万元。

二是平台坚强拉动。县人民政府与阿里巴巴签订《陆良县电子商务发展合作协议》,借助阿里巴巴旗下农村淘宝,接入大平台端口,完善后台服务体系,建设陆良县级电子商务运营平台,同时组建陆良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孵化园,促使入园企业利用县级综合服务平台资源,推进网上交易。

三是电商企业带动。重点以陆良图腾商城、农产品信息交易中心、蔬菜冷链交易中心、丝绸皮革城为突破口,实现平台对接,打造陆良商城和农产品品牌。截至目前,图腾商城借助腾讯、百度建设百货、电器中心,蔬菜冷链企业自建中国云南蔬菜冷链交易平台,华泰电器借助京东平台,开展电器网络销售。目前,远东水泥、米高化肥、绿缘菇业在农村淘宝开设企业网铺,3家企业年内完成计划完成网络销售3000万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正在迅速兴起的新型商业业态,虽已涵盖各行各业,走入千家万户,渗透到日常生活每个角落,但也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存在误区。目前,就企业而言,大多数企业还只习惯于传统的展示销售模式,对于上网展示来销售企业产品的工作重视不够、力度不大、成效不明显。就广大农村群众而言,传统的购物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对电子商务或网络购物不同程度存在偏见或误区。

二是基础设施配套滞后。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物流和信息化基础的进步和完善,就陆良而言,物流配送和信息化普及在县城范围内相对完善,但是到镇、村一级,物流网点相对较少、投送力量不足、从业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难以提供优质服务。

三是服务功能亟待加强。目前,虽已成立了农村淘宝县级服务中心,硬件设施基本能满足运营要求,但是企业上线营运、服务人才招募等软件建设基本没有因而难以有效地组织本县企业开展商务活动,电子商务的优势难以发挥。

四是电子商务人才匮乏。电子商务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多领域多层次人才的需求特点,如客服、营销、物流管理、美工、设计、网络技术等计算机及电子商务方面专业人才,就陆良县而言,这方面的人才比较紧缺。因此,人才引进、电子商务相关专业技术培训工作急待加强。

三、发展对策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要推动陆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宣传推介尤显重要。我们要利用各种方式、多种渠道对电子商务进行广泛地宣传,全方位地推介。充分发挥电视台、电台、宣传栏等媒体媒介的舆论导向作用,宣传和普及电子商务知识,形成良好的政策导向和创业氛围。

二是加强规划引领。重点以县级服务中心为引领,引进一些知名度高、信誉好、产品质量好的企业入驻县级电子商务创业园区。同时,大力推进工业制造业企业“电商拓市”,鼓励零售、大型超市、百货类企业联合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运用“网订店提”、“网订店送”等模式平价销售商品。

三是加强资源整合。积极整合物流配送资源,鼓励企业建设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体系、传统零售企业、连锁经营企业增加网上售物终端服务功能,打造快捷方便的物流通道,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最大限度降低货物在途时间。

四是加强教育培训。要以多种方式开展广泛的电子商务培训,采取专题讲座、洽谈业务、营销技巧、美工包装、专业摄像等方式,对行业主管部门、企业领导和从业人员进行免费培训。通过培训,努力增进企业、个体户和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经营模式认知,逐步提高他们应用电子商务的水平。

五是加强培育扶持。进一步细化关于鼓励电子商务发展奖励补助优惠政策的支持,积极协调争取电子商务税费优惠,推动建立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机制,为电子商务建设提供信贷支持。

参考文献:

县农村电商培训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电商;“互联网+”;农村通信网络;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平台

一、渝东南农村电商发展机遇

1.政策层面:目前,“互联网+”的风潮正在改变传统产业的思维方式和运作模式,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各种政策利好接踵而至。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都重点提出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2015年的10月31日,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78号)中提出,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2015年4月9日,市商委下发了《关于印发重庆市电商进乡村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商委发〔2015〕5号),重点扶持我市农村电商产业。目前,渝东南各个区县亦乘着“互联网+”的“东风”顺势而为,欲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以石柱为例,石柱正着力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相继出台了《石柱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实施方案》《石柱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并依托石柱邮政分公司、石柱易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完成了邮政农村电商运营中心、供销社石柱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建设。

2.市场层面:当前,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和农村网民数量的攀升,网络购物已经开始向全民扩散,农村受众正在加速扩大,农村电子商务消费市场的潜力大有可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截至2014年12月,我国农村地区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1.78亿人,在全部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5%。还有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农村网民网络购物用户达7714万人,年增长率高达40.6%,而城镇网民网络购物用户为2.84亿人,但是年增长率仅为16.9%,远低于农村网民的增长率。基于此,一些电商开始在农村开拓市场,电商销售额在持续增加。据报道,2014年全国农村电商销售额已经超过了1400亿,有报告预测,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总量有可能突破4600亿元。

总的来说,在农村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农村消费市场正迎来全面升级的历史新机,这不仅仅是几大电商平台的机遇,也不仅仅是农村群众的民生福祉或者是地方政府的新型政绩,更是各地千载难逢的转型机会。

二、渝东南农村电商发展对策建议

(一)加强农村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可以通过与一些电脑供应商开展合作,为农民提供一批品质有保证价钱又在农民负担之内的高性价比的电脑网络设备。同时,政府要与有关部门协调,妥善解决农民上网成本高等问题。二是可以与农村中小学校合作,尝试对外开放学校机房,共同推进农村电商的发展,这样可以为农村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节约一部分成本。三是加大对农村网络的资金和技术扶持力度,引进好的软硬件设备,升级农村电子商务网络系统,加大网络安全的技术支持,提高网上交易的安全性。

(二)打造完善面向农村的物流配送体系和机制

2015年5月底,国家邮政局、商务部联合了《关于推进“快递向西向下”服务拓展工程的指导意见》,旨在进一步健全城乡快递服务网络,加强快递在中西部、农村地区与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渝东南各区县要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政策红利,建立起高效完备的农村物流机制。可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纳入到各区县工业园区的整体规划中去,将物流园区部分区域用作电子商务创业园。形成集“商品贸易、物流配送、融资支持、创意学习、实训模拟”等为一体的电子商务园区,打造一个集所有以电子商务形式销售的产品展示、仓储、物流、配送等一体化的整合服务平台。

(三)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人才因素,农村电子商务要实现健康良性发展,就应当做好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改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为引进专业化的电子商务人才做准备,例如通过改善工作条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建设的岗位上来。另一方面,要加强培训力度。一是通过对大学生村官、支教老师进行电子商务技术培训,让他们掌握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并带领村民学习电子商务知识,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二是考虑借淘宝、京东等大举进入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机会,在人员培训上要为其提供便利。三是与高校和企业建立联系,在农村开展电子商务相关讲座,将产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同时引进电子商务成功案例,让农民感受效果了解未来农村的发展趋势。

(四)加大农村电子商务宣传力度

在农村电子商务活动中,农业生产者当然占主体地位,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宣传活动,鼓励和帮助农民上网,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电子商务。可以将成功运用电子商务的地区作为示范,从该地区抽调成功的有经验的电子商务人员对农民进行宣讲,传授一些网上交易支付的经验。同时还可以组织一部分有号召力的农民群众到先进示范的地区进行考察,体验先进的购物模式或销售模式,让他们相信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从而带动更多的农民转变观念,逐渐适应并参与到新型的网上交易活动中去。此外,为增强农民在从事电子商务活动中的风险防控意识和技能,还应宣传如何有效抵制或防范木马程序。

(五)构建专业适用的电子商务平台

一是要优化布局,改变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分布不均衡的局面,加强各区县的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乡镇站点建设。二是要搭建多种形式的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民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提高农民的信息应用能力。首先在内容上,要对农村电子商务具有指导意义的信息,比如有助于农民生产决策的信息、农产品市场需求的评价或预测的信息和各地农产品供求情况及价格走势等。其次,要提高网站信息的开放度,促进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再次,要加强网站使用的可操作性,切实发挥其推动农产品销售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