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证券工作思路

证券工作思路

证券工作思路

证券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而该同志的梦想就是成为这样的人。该、女、汉族、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89年参加工作至今,1989年到1993年期间,该同志在中国工商银行分行中山储蓄所工作,1993年到1996年加入了中国工商银行市信托投资公司证券营业部,之后七年时间里,担任了证券环城西路证券营业部大户管理员。03年后加入证券环城西路证券营业部,任客服中心经理,2006年至今证券环城西路证券营业部,任运行总监。纵观该同志的个人工作简历,从简单的字里行间感受到的确是人生历程的大起大落。

从最初银行柜台的一名普通员工,到如今的证券环城西路营业部管理百人团队的运行总监,该同志用事实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新时代金融界女性的风采。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发现该同志的闪光点。

一、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该同志常常认为自己的工作岗位很平凡,只要竭尽所能去做,平凡中也能焊就辉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为此,该同志工作以来,一直坚持加强自身思想建设作为自我素质提升的首要任务,坚持从思想上树起高标准,用企业提出的“以人为本、服务企业、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理念统一自身工作作风建设。同时作为金融行业工作者她积极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奉献意识。常常是抱着先学一步、学深一步的学习态度,带头为其他员工的做示范案例,作报告,并撰写建立健全部门工作体系、规章制度体系、组织管理体系等,引导员工清醒认识公司肩负的历史使命,进一步坚定员工爱岗敬业奉献的信心和决心。工作中,与部门员工一起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当前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忠诚企业,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在本职岗位和证券行业改革发展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在政治觉悟方面,该同志一直坚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会议精神,严格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以先进人物为榜样,牢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能够严格按照政府及本公司制定的学习方案要求,认真学习有关材料,撰写心得体会、读书笔记。

二、转换角色,正确定位

在拼搏中成长,在开拓中腾飞。1989年到1993年期间,该同志在中国工商银行分行中山储蓄所工作,可以说得上是爱岗敬业,不怕吃苦。由于一直坚持的“我为人人,无私奉献”的工作理念,得到了银行领导的赞扬,之后顺利加入了中国工商银行市信托投资公司证券营业部工作三年,成为证券环城西路证券营业部大户管理员。工作期间,该同志事必躬亲,到过证券部门的每个地方,认真查看过部门每个客户上交的资料,过问过每个有潜力的客户。工作上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充分体现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爱岗敬业的良好品质。随着证券部门运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该同志又应工作需要,学习了IBM管理,证券运营管理,员工的引导与激励,公司绩效管理等内容;根据现代化证券行业实际需要,自学了计算机操作和编程,掌握了计算机在证券系统中的应用。保持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尽心尽力为公司证券的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是该同志为自己制定严守的工作定律。功夫不负有心人,该同志用了七年的时间积累了自我人生丰富的工作经验,不负众望,03年加入证券环城西路证券营业部,任客服中心经理,2006年至今证券环城西路证券营业部,任运行总监。接过了证券环城西路证券营业部运营管理人员的大旗,成功的完成了普通员工到管理阶层的跨越。该同志担任证券环城西路营业部运行总监后,工作期间,能根据公司及监管部门要求,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开创性的工作思路、严谨的管理理念和知人善用的人才观,协助营业部总经理团结带领广大员工,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年年有新举措,年年有新变化、为营业部的快速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正是因为该同志转换角色,正确定位,才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

三、克服困难风采炫人

金子在那里总会发光,正因为该同志有着不怕苦不怕累全心全意为客户的精神,该同志的工作表现一直得到上级领导与同事的好评。在担任证券分公司客户服务部经理后,该同志依然保持着高昂的革命斗志,旺盛的工作热情。在新业务的推广过程中,独自承担了大量的策划、推进、协调工作。活动方案的制定方向明确、脉络清晰、周密严谨,可操作性强。保证了各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的有序推进。多次受到公司的嘉奖,曾被评为中国证监会“账户规范工作先进个人”。2009年营业部缺编营销总监,实际是运行总监建营销总监,负责整个营业部前、中、后台,营业部营销队伍近百人,用心服务客户,营销业绩在整个公司名列前茅,被评为2009年十大营销明星。

我们不得不感叹,江苏淮安是个山岭水秀的地方,这个美丽的故土,哺育了这样一位优秀的经济师,多年的工作经验使得她做事从善如流,为人积极努力而又默默奉献不求出风头,但求把事情做的完美更完美。她熟悉证券市场交易规则及操作流程,能制定相应的业务制度;熟悉公司合规与风险管理制度,能从各业务环节做好营业部合规与风险控制工作;熟悉公司理财服务体系,能制定相应的推广方案;2004年更是获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这些经验是该在华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学习所没有的,这些闪光是该在几年的奋斗不止、摸爬滚打中练就的。

四、优秀奋斗事迹

有些不知实情的人,见到该同志为工作常常加班加点、挑灯夜战,总认为拿了不少的报酬,其实不然。该同志生活很是清淡,在代表证券部门外出办事出差时刻,从不搞个人特殊,做到与所有员工同吃、同住。该同志给自己立下一条原则——凡要求普通员工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凡禁止做的事,自己首先不做。作为公司的运行总监,她从不,始终保持着廉洁自律的本色。

然而谁又能看到辉煌的背后是怎样的辛酸与付出,2008年该同志加班整整一年之久,几乎没有休息,为了工作不得不忽略家庭与亲情,加班晚点夜深拖着疲劳的步伐回到家中,清晨一早就赶到公司召开员工晨会,家里的家务与孩子的学业无暇顾及,爱人常常抱怨,做事过于拼命。父母常常埋怨,抽不出空闲探望。该同志只能摇摇头,把内疚的心在工作中收起。父母常对她说,“你是一名女同志,是不是考虑一下,晚上最好不要去加班?”每次丈夫看到她周末时间带着资料穿好衣服天还没亮就打算赶早去部门办公室,就会抱怨:“你不能少去一次加班吗?公公婆婆都70多岁了,我工作又非常忙,周末都没有休息时间,根本没办法照顾家,儿子也大了,是不是能考虑一下不去加班了。”这个时候她狠下心来对亲人说,这次能不能请不阻拦,让她自己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工作任务。她常常跟爱人做工作,艰苦是磨砺人生最好的硎石,工作任务艰巨的条件再艰苦她也不怕,相信自己能克服。

证券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该会议对负责经纪业务条线的市场部与交易运行部进行了名称与职能的变更,并对人员进行了重新分配。相关负责人要求,会议结束后便开始工作交接,4月16日全部到岗。

“三定”方案是针对中投证券的现有整体组织结构进行全面调整的开始,故经纪业务部门的“三定”会仅是中投证券内部改革的一个序曲。本次中投证券改革的力度之大,其勇气与魄力也令业内为之侧目。

实际上,中投证券进行大刀阔斧式的改革也是形势所迫。曾经的光环逐渐退去,然而愈发僵化的体制,冗繁的结构等弊病使其在激烈的资本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面对乏善可陈的业绩,若不思变,其状况或更加险恶。

在市场低迷背景下进行此番改革,中投证券无疑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然而任何一项改革,目标固然必不可少,但改革细节更为重要。这对于并无过多券商经验的龙增来与胡长生来说,要想改革成功,并非易事。

对于中投证券此番改革,外界充满期待。改革之后能否顺利实现愿景?一切尚不可知,但唯一可以断定的是,中投证券的改革之路并不会一马平川。

“动员会”变“裁员会”?

4月10日,中投证券经纪业务部门召开会议确定“三定”方案。原市场部与交易运行部组建新的经纪业务部,本次改革对两个部门的名称与职能进行了变更。

原“市场部”更改为“营销服务部”,下设三个部门:营销管理部、财富管理部、客户服务部。“交易运行部”变更为“交易运行总部”,下设交易管理部、融资融券部、综合管理部等四个部门。

中投证券相关负责人也在内部会议上表示,此次更改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名称变更,其内涵与职能都将随之发生变化。此举也适应了前期实行的营业部放权改革。

本次会议仅是中投证券改革的开端。“三定”方案的目标是对所有部门都将进行重新调整。上述负责人也直言不讳地指出,公司接下来还有很多改革,包括投行机制、激励机制的改革等。“为适应市场需求,中投也会进一步强化产品管理功能,甚至可能成立产品管理部。”她指出。

“三定”会落实了经纪部门最终的改革举措。但部分员工认为,将会议称为“裁员会”、“安抚会”或更准确。

“三定”方案是对原有岗位进行调整与合并,因此人员编制也将被重新安排。会议上,相关负责人公布了重新调整的人员名单,并表示没有被点名的员工将有两种安排:一作为派遣人员在呼叫中心工作,二是等待公司进行统一安排。

“这根本就是变相裁员,派遣人员只有合同,而在呼叫中心工作不需要任何技术含量,很少有人愿意去做。等待公司安排其实就是没安排。公司所说的可以竞聘上岗也基本属于希望渺茫。尽管公司没明确提出裁员,但是它的这些举措就是为了裁员。”一位中投证券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不过,中投证券解释称,公司在推行三定工作时,要求各部门出现空缺岗位时要进行内部公开招聘。公司已陆续开展了四批内部竞聘工作,有部分员工已通过竞聘上岗。目前内部竞聘工作还在进行中,不存在所谓变相裁员的问题。

然而在整个会议过程中,相关负责人仍花费了很长时间对人员变动的情况进行解释与安抚。“改革方案对编制等进行了明确要求,公司在确定最终名单时也面临较大压力,改革必然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不过,要相信‘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也会为你开一扇窗’。”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告诉员工。

在员工看来,一场动员会俨然变为安抚会,这或许也是中投改革力求低调的原因。时至17日,隶属经纪业务总部的北京分公司的员工们仍在焦急地坐等改革消息。“中投之所以采取‘三定’方案逐个部门召开,就是为了避免动作过大,引起外界关注。”一位接近中投证券的人士如此认为。

而早前就有中投内部人士透露,高层下了禁声令,不对外透露关于改革和裁员之事。

事实上,早在3月,中投铁腕改革70人等消息就已引发关注。不过,彼时的中投证券出面矢口否认。此次经纪业务部门改革实施后,中投证券表示,仅3人因个人原因辞职。

中投证券指出,公司各业务条线会在三定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用人机制、薪酬激励机制等系列的改革和调整。因此,在三定政策下,必然存在不符合要求的员工。公司将采取竞聘上岗,未能上岗的公司也将通过再培训、推荐上岗、内部退休等方式予以安置。

不得不变的局面

中投证券利用券商市场低迷背景,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外界认为,中投证券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因为对于中投来说,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否则2012年处境更加糟糕。

2011年未经审计的报表显示,中投证券实现营业收入为23.77亿,同比下降41.3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8亿,2010年净利润为14.3亿,缩水了55.47%。

中投证券解释,净利润下滑最主要的原因为经纪业务收入大幅下滑,从2010年的27.5亿,直线下滑到16.3亿,降幅达40.7%。实际上,中投的经纪业务早已开始下滑。2009年中投经纪业务实现收入37.5亿元,2010年减少为29.2亿元。

作为中投证券利润的最大贡献的经纪业务交易额的名次却逐年下降。数据显示,总交易额排名从2008年第9名跌至2011年1-9月的第14名。佣金收入从2009年的35.8亿元滑落到2010年的26.9亿元。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经纪业务是中投的最大利润贡献者,但是其市场份额逐年萎缩,其下降速度远远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同时,中投证券投行业务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从2008年至2011年,中投证券股票及债券承销金额排名以每年倒退一名的速度,从2008年的排名11下降至2011年的位居14。

投行业务市场占有率一直徘徊于15、16名。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2009年,中投投行收入每年不足2.7亿元。2011年保荐业务被指因被保荐企业业绩频繁变脸,证监会对其四名保代进行了处罚。

“投行部门由四个团队组成,四个团队的负责人在去年据说都已经离职了。”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投行项目往往会“随人走”,因此负责人离职对投行部门产生的负面影响将会逐渐凸显。

资产管理部门自成立以来一直表现平淡。2008年8月份才成立第一只产品―中投汇盈核心优选。目前公司旗下共拥有五只集合理财产品,规模尚小,仍处于起步阶段。中投的自营业务也一向不温不火,乏善可陈。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中投的研究所。2008年获得《新财富》杂志评选的进步最快研究机构第二名。研究所咨询收入2007年为2000万元,2008年达到4000万元,2009年则实现了9800万元。在生物医药、非金属建材等行业颇具影响力。但是比较可惜的是,研究所却向来得不到总部重视,地位一直得不到提升。

曾风光一时的中投证券在不断地走下坡路。业界人士指出,中投倒退的原因在于公司一直沿用原有管理思路,没有推出行之有效的应变措施,导致体制僵化,吃老本,因此逐渐落后于其他竞争对手。

面对国有企业的僵化,在不进则退的无奈下,执掌中投证券的汇金系开始了对其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革。然而,任何一件事,即便目标是好的,但如果手段方法不正确,就不可能实现预期效果,稍有不慎便会走偏。

改革路漫漫

2010年5月,汇金公司全面控股中投证券。至此,汇金系控股的证券公司包括中投证券、银河证券、中金公司、申银万国,并参股了中信建投、国泰君安。

2011年3月,汇金系龙增来空降中投并担任中投证券董事长。2011年11月,汇金系正式指派胡长生担任中投证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拟任总裁,同时刘军担任副总裁。

这意味着汇金系将全面掌管中投证券。但面对体制僵化缺乏活力的中投,面对汇金董事长楼继伟的发问,“为何汇金旗下的证券公司跑不过国信这些新锐券商?”,一场券商改革势在必行,改革重任无疑落在了龙增来与胡长生身上。

龙增来空降中投不久,便开始实行营业部改革。而胡长生的到来则将改革进一步扩大化。然而,龙增来、胡长生能否完成此重任却尚是未知。

龙增来颇为低调。公开资料介绍甚少。唯一在百度全科上得到的资料显示,龙增来,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历任中国银行北京分行信贷处科员;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金融部项目经理;中国对外经贸信托投资公司部门经理;航天部信托投资公司副总经理;贵州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工商银行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等。

胡长生,之前就职于中国证监会。后开始任职中央汇金公司。曾兼任中国银河金融控股公司董事、执委会委员;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党委委员、董事;中国银河创新资本管理公司董事长;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中国光大实业集团董事;中信建投证券股份公司副董事长。

“二人都长时间在汇金系统下工作,但是从履历上看,他们在券商业务上并无太多经历与经验。即便胡长生曾担任过银河证券总裁,但是时间也不长。因此中投改革尽管时机与思路是正确的,但在制定方案时或操纵中可能会忽视一些细节,甚至会操之过急。”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他认为,任何一项改革,目标固然必不可少,但细节更为重要。若不注重细节,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混乱。失之毫厘,或将谬之千里。

目前,就有人士认为营业部改革存在缺陷。“中投学习国信证券进行营业部改革是正确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有失偏颇。它强调权力要完全下放,但实际上又没有做到完全下放。”该业内人士指出。

证券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日前公布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该办法是对中国证券市场创办十余年来,在证券发行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充分吸取了国际惯例的指导意义,并兼顾了中国证券市场处于成长期的现实,将成为影响未来十年的最重要的发行规则。

一、《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与以往规则的主要不同之处

1、对发行证券的范围进行了扩展,附认股权债券横空出世

上市公司发行证券的范围拓展为股票、可转换债券、附认股权公司债券。与以往相比,除了股票和可转换债券外,管理办法还为上市公司再融资提供了新的选择途径――发行附认股权公司债券。办法规定,最近三年连续盈利且最近一期期末未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15亿元的上市公司,可向不特定对象发行附认股权证公司债券。

2、对证券发行的对象进行了扩展。上市公司可以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

允许上市公司向不超过10个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特定投资者可以是境内注册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持股前五名的股东也可以是定向再融资的对象,其他被允许的投资者还包括成立一年以上且认购前一年未经审计的净资产超过人民币2000万元的其他境内法人或投资组织,以及经国务院相关部门认可的境外投资者。

3、对上市公司配股条件的门槛降低,但增加了其他相关限制性条件,并提高了增发的价格下限

上市公司配股不再有最近三年净资产收益率要求,但增加了对上市公司治理、规范经营、盈利能力的持续性和财务状况良好等限制性条件。如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相对稳定;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最近一期末的分配利润均为正数。不存在发行当年主营业务利润比上年下降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情形等。另外《办法》规定,增发的发行价格应不低于公司招股意向书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或前一个交易日的均价。

4、降低了上市公司再融资额度的相对比例,并增加了对控股股东配股数量的限制

《办法》规定,上市公司配股总数不超过本次配售股份前股本总额的15%(以前这一数字是不得超过30%);增发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公司上年度末经审计净资产额的50%(以前这一数字是不得超过公司上年度净资产的一倍)。另外办法增加了对控股股东事先承诺认配股份的数量规定,不少于其可认配股份的70%。

5、配股权证重出江湖,意义重大

《办法》规定,上市公司配股,应当向控股股东以外的原股东无偿派送与拟配售股份数额相同的配股权证。并规定配股权证自派送之日起至行权截止日有效,上市交易和行使认股权的期间均不应少于五个交易日。

二、《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的指导意义

1、体现了监管理念的变化

从整个办法制定的原则和思路来看,对上市公司发行证券的管理将逐步向核准制过渡。《办法》第五条明确提出,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的核准,不表明其对该证券的投资价值或者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因上市公司经营与收益的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认购证券的投资者自行负责。

今后监管层不再充当为投资者进行“评审把关”的角色,而将工作的着眼点主要放在上市公司发行证券的行为是否合法、规范、有效上来。《办法》对上市公司运用股票、可转换债券和附认购权债券等融资工具进行再融资的条件、发行程序、信息披露进行了明确规定,并给出了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措施。

2、体现了融资市场化的思路

从再融资的资格条件,到证券发行的价格限制等,均体现了由市场决定的思维。如规定,配股应当向控股股东以外的原股东无偿派送与拟配售股份数额相同的配股权证,并取消了关于配股的近三年净资产平均收益率的硬性规定,增加了“组织机构健全运行良好”、“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等规定,由市场和投资者来对上市公司的价值进行判断,决定是否对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予以投资。再如,办法也没有对再融资间隔时间进行规定,但是规定了最近24个月内曾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的,如果发行当年主营业务利润比上年下降50%以上,则不得再融资。另外,关于增发的发行价格的规定,应不低于公告招股意向书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或前一个交易日的均价。关于认股权证的行权价格,应不低于公告认股权证募集说明书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和其前一个交易日的均价等。这些规定,等于是说增发和确定认股证行权价格必须以市价进行。

3、体现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思路

《办法》更加注重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了对上市公司发行证券的一般规定等软性指标,如组织机构要健全,具备持续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财务会计稳健无虚假记载,无重大违法行为等;二是增加了配股时控股股东事先承诺认配的股份不少于其可认配股份70%的规定,避免控股股东操纵配股价格和配股行为等情况出现。讨论稿还规定,定向发行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认购的股份,36个月内不得转让。另外,办法规定,增发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公司上年度未经审计净资产额的50%,以前这一数字是不得超过公司上年度净资产的一倍。

4、体现了证券供需双向扩容的思路

第一,《办法》扩展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的范围和对象。首先,《办法》允许上市公司发行附认股权的债券,既丰富了上市公司进行再融资时的工具选择,也丰富了投资者的投资组合。

第二,《办法》允许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是在增加上市公司证券供给量的同时,增加证券的需求方,从而增加对证券的需求量。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管理层在尽量谋求供需平衡。

5、债券发行将是管理层重点发展的方向

允许上市公司发行附认购权的债券是管理层思路的重大变化。以往只要一提出发展直接融资,大家就认为是要发行股票,往往忽视了发行债券也是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长期债券也具有准资本的性能。现在监管当局允许发行附认股权的债券,且将可转换债券的最长期限也由五年延长至六年,目的就是要利用和发挥债券特别是长期债券的准资本作用,并通过可转股或附认股权这样的创新来激活债券市场。

附认股权债券兼具债券和股票融资特性,20世纪60年代开始受到美国企业界青睐,20世纪80年代,日本公司发行的附认股权公司债风靡欧洲,欧洲、亚洲各国企业纷纷效仿采用这一融资工具。目前我国债券市场迅猛发展,认股权证也受到了市场极大的欢迎,正是推出附认购权债券的大好时机。可以预料,证监会此次准备推出的附认股权债券必将大受欢迎和热烈追捧。

事实上,2005年国内债券市场取得重大发展。据初步统计,2005年作为创新品种的短期融资券的总发行金额达到了1500亿元。与此同时,随着短期融资券的迅猛发展,发改委迅速做出反应,在2005年512亿元的企业债发行额度告罄之际,又增加了700多亿元的发行额度,两批额度相加为1212亿元,是去年全年发行额度268亿元的4倍多。

三、《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对市场的影响

1、对市场的影响中性偏好

我们认为,开启再融资对市场的影响呈中性偏好。开启再融资虽然增加了市场的证券供给,但管理层已经或者将要采取一些措施增加需求,稳定市场。一是再融资发行量不会很大。据市场消息,2006年的再融资量为500亿元。我们认为,由于监管机构的思路转向重视债券融资,500亿元融资量中有一半以上的额度将以可转债或附认购证债券的方式发行。

二是再融资的发行方式多种多样,包括配股、可转换债券、附认股权债券,特别是附认股权债券的发行,通过产品创新,可以大量吸引稳健型投资者加入市场行列,激活市场。

三是增加了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的发行方式,扩张了潜在投资者队伍,增加了市场需求。

四是一个健全的市场本来就应该是功能健全的开放市场,对规范经营、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上市公司应该敞开大门,热烈欢迎。

五是管理层在开启再融资之门的同时,将会采取一些相应措施进行对冲,减少对市场的冲击。

2、《办法》对再融资的条件要求明松暗紧,可积极关注再融资公司

《办法》虽然降低了配股关于净资产收益率的要求,对融资间隔的规定也取消了,但却相应地增加了一些关于公司治理结构、持续发展能力、财务状况良好和规范经营的规定。而满足这些条件的上市公司虽然净资产收益率暂时达不到要求,但其发展前景应该是有保障的。这样的公司,比那些目前净资产收益率符合要求但未来盈利能力可能下降的公司的投资价值要高得多。另外,对控股股东的配股数量不低于70%的限制,重新调整了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关系,使二者的利益协调起来了。因此,表面上看,再融资门槛似乎降低了,但从上市公司质量上看,其实要求是提高了。因此,投资者可对拟进行再融资的公司积极关注。

3、再融资方式创新,将会大大激活市场,投资者应高度关注创新品种

根据《办法》,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方式将得到创新,配股权证、附认股权债券等创新融资工具将获准推出。以往的实践证明,配股权证及其活跃,深受欢迎;目前权证产品也大受市场追捧。可以预料,即将推出的配股权证产品将会成为炙手可热的创新品种。附认股权债券,因为兼具债券和权证特点,既能取得固定收益,又有极强的投机性,既适合稳健的投资者,也适合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必然会受到包括稳健型投资者在内的广泛追捧,大行其道。

4、上市公司发行证券对标的股票的影响

(1)配股:正面。主要原因是标的股票含权预期会提高其吸引力,投资者会积极购入标的证券以获得配股权证。同时,如合格机构创设该权证也会增加对标的股票的需求。另外,控股股东承诺认配的数量不低于70%的规定,也会增加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任度,提高标的股票的吸引力。

(2)附认股权债券:正面。发行附认股权债券可获得低成本资金,提高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与每股收益,从而提高投资者对标的股票的预期。同时,如合格机构创设该权证也会增加对标的股票的需求。

(3)可转换债券:中性。一方面增加了股票供给扩容的预期;另一方面,可转债是一种低成本融资工具,有利于公司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与每股收益。

证券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机构监管

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是指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按照一定程序采取有关措施对证券公司风险进行释放、控制、化解和防范的过程。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是化解金融风险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对于提高金融制度效率、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2年以前,我国高风险证券公司被处置属于个案,被处置的证券公司主要包括万国证券和君安证券,另外,还有几家高风险的证券兼营机构被处置。证券公司因重大违规行为受到处置的事件更多地发生在2002年8月以后。2001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持续低迷,证券公司的经营环境持续恶化,证券行业连续几年出现全行业亏损,证券公司多年积累起来的风险集中爆发。在这种情况下,监管机构加大了证券公司风险处置力度。200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证监会《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提出了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原则、近期和远期目标,当年处置了12家高风险证券公司。至2006年7月,不足四年时间就处置了34家高风险证券公司,可见风险处置力度之大。

我国证券公司风险处置的几种主要模式

证券公司作为一种市场主体,存在着经营失败和市场退出问题。但证券公司又是一种特殊的市场主体,其经营失败会波及到数量众多的个人和机构客户,甚至中央银行和财政,其市场退出与一般的生产企业相比具有特殊性。所以,各国(地区)对证券公司风险处置都会采取与一般生产企业不同的模式。总的来看,各国(地区)对证券公司风险的处置模式主要取决于证券公司的风险程度及其对市场及社会的影响程度,主要包括政府救助、并购重组、破产清算、行政处罚和接管等模式。

我国有着与其他国家(地区)不同的国情:我国证券公司绝大多数是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受政策保护;证券公司数量多而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差;证券公司对风险没有清醒认识,几乎所有证券公司都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内部风险管理系统。因此,我国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模式和程序必须适合我国国情,才能真正化解风险,降低风险处置成本。在我国证券公司风险处置过程中,监管机构首先要求高风险证券公司进行自救,对于不愿自救或难以自救的证券公司,监管机构采取强制处置措施令其退出市场。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我国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模式主要包括政府救助、并购重组、停业整顿、撤销或责令关闭、行政接管、破产等模式。

一、政府救助模式

规模大的证券公司倒闭可能会重创证券市场,甚至会危及金融系统的稳定,直至影响社会安定。一般来讲,政府对出现危机的证券公司进行救助主要是对暂时出现困难的证券公司尤其是对社会影响较大的证券公司,通过注资、贷款等方式帮助其渡过难关,但这并不意味着大证券公司可以永远受到政府保护,如果已到了无法救助的地步,大证券公司也同样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2005年6月以前,我国央行对证券公司的救助主要以再贷款形式进行,如对鞍山证券、新华证券、南方证券、闽发证券的再贷款。后来央行救助证券公司的思路有所改变,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金公司”)、中国建银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建银投资”)的注资模式取代了央行的再贷款。对于被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划分为需要国家救助的重组类证券公司,由汇金公司或者建银投资出面,以股权或债权形式注资,进行阶段性的市场化财务重组。同时,央行还给承担清算关闭证券公司后续工作的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运营资金。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汇金公司、建银投资分别对银河证券、申银万国、国泰君安、南方证券等数家证券公司进行救助。

此外,由于我国证券公司多数是国有企业,在证券公司风险处置过程中,我国政府对证券公司的救助除了采取与其他国家(地区)相同的央行注资、再贷款等措施外,还采用更换管理层、主导证券公司的合并重组等行政手段。

二、并购重组模式

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并购重组是处置高风险证券公司的一种常用方式。目前,在我国大多数证券公司面临生存危机的情况下,并购重组也成为我国证券公司风险处置的一种较为可行的模式,这也是加入WTO之后我国证券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一批高风险证券公司被关闭、托管,以中信证券等优质证券公司、汇金公司和建银投资等银行系公司及以瑞银集团等外资系为代表的三大力量在我国证券业的并购重组中起着主导作用。

中信证券是优质证券公司的一个典型代表,力图通过兼并将自己做大做强。近年来,中信证券频频收购重组证券公司,曾收购万通证券和金通证券,又联手建银投资重组华夏证券等。中信证券还曾要约收购广发证券,虽然未果,但仍有进步意义。一系列大规模的重组行动使中信证券的证券业务得到迅速扩张,力量不断壮大。海通证券、长江证券、广发证券、光大证券、华泰证券等创新类证券公司也加快了并购重组速度,通过托管、吸收、兼并问题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和证券营业部等优质资产,进行低成本扩张。

从2005年开始,汇金公司和建银投资在我国证券公司重组和证券业整合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成为主导力量。汇金公司通过注资、重组等手段控股了银河证券、中金公司、申银万国、国泰君安等一线证券公司;建银投资通过建立新证券公司受让老证券公司的证券业务和相关资产的方式,参与重组了南方证券、华夏证券,通过注资控股了若干家证券公司。

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知名的外资金融机构对于国内证券公司重组都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其中,瑞士银行集团(UBS,简称“瑞银集团”)收购北京证券20%股权。北京证券重组模式是外资重组我国高风险证券公司的第一例,到目前为止也是惟一的一例,表明我国证券业对外资开放的程度正在深化,同时对外资进入我国证券业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停业整顿模式

停业整顿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一般意义的停业整顿是企业主管部门依据有关规定,责令被监管企业停止对外营业、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并纠正的行政处罚措施。由于证券公司业务特别是经纪业务不间断的特殊性,证券公司被停业整顿并不一定丧失其法人格或业务资格。证监会对证券公司实施停业整顿通常是针对投行、咨询、受托理财等业务,证券经纪业务通常继续进行,客户的正常交易不受影响。如2002年9月9日,大连证券停业整顿工作组公告,指出:“停业整顿期间,大连公司下属的证券营业部由大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托管,继续经营。” 2003年4月3日,证监会关闭了处于停业整顿中的大连证券。

证券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型经济;证券法;价值取向;逻辑进路

1新经济下证券法的发展困境与前景

1.1证券法发展的现有困境

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的改革发展迎来了新时代,国有企业以及民有企业等其他集体机制企业呈现百花齐放之姿,在巨大的经济压力背景下,也创造了无限机遇。改革开放的东风吹进门,中国市场除了在经济体制上趋向于明主机制的改革,证券的投入市场,使得证券法自身占有更多的控制权,还使得企业在各大行业得发展中加速兴起,为企业的经济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定的实力基础。

国内市场证券的种类繁多,结构样式选择空间大,而证券的管理控制也是参差不齐,在销售价格方面也有不同层次的对比,竞争压力大不言而喻。其次证券法应用的替代品的研发速率非常快,很容易使证券法的应用难以立住脚跟,金融市场就已经被代替品所取代,证券市场的优化改进,做了他人的嫁衣。除此之外,消费者对证券的认可也是非常大的挑战,金融市场环境变化复杂,消费者往往不能进行有效辨别,对证券的普遍了解和深度认识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其次,证券法不能够正确的认识企业自身所处的地位,盲目的引入项目或企业融资,缺乏政府部门的有关监督。

1.2证券法的未来应用广泛前景

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较为复杂,在近几年宏观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我国GDP具有明显的速率增长,这是证券战略所带来的正面效果,使得我国各地区证券经济创新型优化,经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宏观经济环境的后续发展管理不够严谨,导致金融公司证券发展过快,内部构架有待提高,形成长期有效的发展。其次在竞争关系中,缺乏合理的调整,促使企业在新经济体质战略实施改革过程中,我国证券法发展在新经济体制变化过程中得到了逐步的完善,随之而完善的还有法律制度,要想建立证券的逻辑进路战略发展模式,就务必保证法律法规相关制约到位,使得企业结构在价值取向的发展中达到相互平衡,能够促进我国企业结构的稳定性发展,在税收等诸多方面更有合理的规定,既能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法律环境服务,也能使企业为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利益。实现明主市场环境下经济产品的推广,在各大行业里更有力度的推广多元化战略。在权益维护过程中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确保企业、消费者以及国家的共同利益。

2证券法的价值取向分析

2.1证券法的价值表现

证券法的创新改进对未来经济价值取向的发展进程重要性不言而喻,影响企业资源基础的因素主要来源于内部动因,证券法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实在在存在有形资源,二是有关企业文化或价值取向等无形资源。(1)有形资源是指证券公司所拥有的财力物力,比如人力资源,机械设备,所在场地厂区等,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物品。(2)无形资源是指以其他形态所存在的自企业证券的内部金融资本,虽然没有像实有资源一样可圈可点,但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企业发展市场评价,文化底蕴、品牌代表等,都对企业金融市场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对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必须配合使用,两者科学合理的应用,才能让公司证券法在长期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2利用证券法汇聚资本的主要作用

在资金结构中,企业的经济实力底蕴必须强厚,才能保证证券在应对市场危机中才有缓和余地,在融资环境操作中也要有明确的原则,尽量缩短证券的营运时间,减少潜在危险。(1)在管理结构中,要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和奖罚机制,证券法理念要深入工作人员心中,实现明主的意见交流,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凝聚企业向心力。(2)在技术层面中,必须深度了解市场动态,把握证券市场发展的新需求,并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研究,为证券法的创新型经济思维提供先决条件,占据有利金融市场地位。达到的成效也是立竿见影,尤其是当今科技发达,金融各种形式的占有速度远远超越了生产速度。对技术领域的更新,是保证新产品研发的首要条件。(3)企业形象维护中,应该注重证券法的品牌形象设立,对外界是一个标注性的认知,建立良好的企业品牌效应有利于企业目标的设立,实行公司的文化宗旨,加深企业文化在消费者心中的影响,加大宣传方式利用。(4)有先进的证券法思维。随着各种因素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新经济体制下的市场,证券法的研发方向,要顺应方便简洁、绿色环保、高效时尚发展,想方设法的满足消费者各种思想需求,以及对市场环境的符合,增加占有实力。

3证券法的逻辑进路有效运用

3.1证券法的制度管理

由于证券自身管理的特殊性质,企业必须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报表进行周密详细的整理分析,数据全面比对,总计企业绩效以及对潜在危险因素做到及时的防控。其次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培养机密意识,保护企业利用。在企业执行项目计划前,必须要进行合理充分的资金估算,把预期资金配用做出詳细列表,资金预算要尽量充足,避免在项目运行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使得证券法面对的压力环境紧张,企业出现经济危机。

3.2正视证券法内置结构加快推进

拥有较强的证券法依照标准,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进行严格审核,在内置系统的优化中,要将工作落实到位,对员工可实现证券法参照标准来制定奖罚参考,从而提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完善证券法的有效应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国家政治安全总局在2008年制定了有关电子产品的3C认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科技相对落后的金融体系,这就是新经济体质下证券的创新发展机遇,L公司就是搭上了这趟新要求的班车,接机发展自己的特色电器产品,以独特的优势,良好的性能,深得人心,并且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支持,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证券利益收入,成为同行业中的领导者。

3.3证券法逻辑进路的法律援助应用

在证券法的权利结构的分配中要严格按照法律规范来划分处理,无论哪种企业的证券结构都要有明确的界定标准,以及相关权益的执行标准,避免在企业产生重大问题时,决策者的不同意见导致企业股权的纠纷,引起不必要的损失。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政策对企业证券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企业的发展前提就是必须遵从法律法规的相关政策制定,在符合政治要求的大背景下才能得到国家的支持,也更能把握产品研发的发展机遇。证券法的法律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只有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才能促进、加快经济体制稳定发展;二是国家相关法律要求的明确出台才能更好地规范市场,为证券法的市场创新提供优良的服务环境,以此来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4总结

国外企业金融证券法的发展战略要早于中国,所具备的发展条件也更加的完善,这些国家金融的创新改革的引领世界企业证券法经济命脉发展的新方向。我国金融证券法如雨后春笋般新兴崛起,加快了企业的新经济体制的改革创新力度,也为证券法的发展铺设了有利基础,通过本文有关创新型经济下证券的价值取向和逻辑进路的具体研究,希望对中国的未来证券法兴起有着巨大的借鉴作用,能使得我国的经济强国探索道路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李丹.创新型经济下证券法在金融中的应用[J].金融证券法与创新型经济发展,2015(4):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