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玩具教案

玩具教案

玩具教案

玩具教案范文第1篇

《趣味蛋托》由18片蛋托,100多粒纸球(纸球有红色、黄色、蓝色、绿色、橙色、粉色6中颜色组成,其中粉色纸球上标有1—60的数字),20以内的数字卡,颜色卡(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符号卡(加、减、等号)、一个球拍组成。

制作这套玩教具的材料有:蛋托、报纸(纸球里面用报纸捏成)、彩色纸。

《趣味蛋托》玩法多样,操作便捷,适合小、中、大班幼儿,并涉及数学、益智、体育等多个领域,可以培养幼儿的专注力、想象力和合作意识。

蛋托有两面,我通过巧妙的设计,将正反两面都合理的利用起来。

正面蛋托的格子里小、中、大班的幼儿都可以玩数学游戏依次是:按颜色分类、10以内的点数、按规律排列、60以内序数排列、加减法等。

益智类游戏:创意拼摆:适合小、中、大班的幼儿,利用各种颜色的纸球在蛋托的格子里摆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房子、汽车、话、太阳等不同的造型。

玩具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学玩具;练字板;产品设计;游戏

玩具泛指可以用来玩的物体。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几乎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玩具的陪伴,一件好的玩具就像是一个安琪儿,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同时也促进了孩子们智力的开发。它们既是孩子们的玩伴,又是最好的、最直接的教科书。

教育玩具是指融入了教育功能,寓教于乐的玩具,很多人把这类玩具归为益智玩具的范畴。古今中外都有很多优秀的益智类玩具,国外最著名的要数匈牙利人发明的魔方,我国古代最出色的益智玩具是九连环。前些年,以早教机和学习机为代表的电子学习机是教育玩具的典型,但是这类玩具的迅速衰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仅仅依靠技术,没有充分考虑孩子心理特点和社会需求的教育玩具是没有生命力的。

1 小学教育科学玩具的分类

教育玩具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照形式可以分为六个大类。一是解环类玩具,比如九连环、花篮环、凤凰环等。这类游戏需要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力,比较难玩。二是扣类游戏,如M扣、千千结等。这些游戏相对简单一些,不需要复杂的数学原理,只要有耐心,按照一定规律,都可以解开。三是拼图类游戏。这类游戏的材料很多,有纸板、木头、塑料等,有平面的,也有三维的,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图形能力和空间能力。四是科学原理类玩具。这类玩具在操作过程中可以证明或演示一些科学原理,如磁性类、光学类、传感器类、碰撞类、气压类等,在游戏的同时,使孩子对这一物理原理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五是类玩具。这类玩具很常见,小学生也很喜欢玩,是开发智力的好工具。六是不在这五类中的玩具,比如滑块类的华容道等玩具。

2 小学教育科学玩具的设计原则

玩具设计要考虑的要素有很多,除了经常被谈到的安全性等因素,这里讲的几条是笔者认为比较重要的,尤其是在科学玩具的设计中。

2.1 寓教于乐是科学玩具设计的核心思想

科学玩具的目的是让小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了解某种科学原理或某些常识,因此如何把深奥的科学原理用简单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小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是设计这类玩具的关键。另一方面,还要让小学生在操作科学玩具的过程中感觉到快乐,而不是很枯燥,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这样的科学玩具才是合格的。

2.2 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

玩具的设计如果没有考虑小学生的心理,功能再合理,价格再便宜,也不能吸引孩子去使用。小学生正处于由儿童向少年过渡的阶段,儿童的游戏心理逐渐转化为很强的好奇心。所以,科学玩具的游戏元素是产品设计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2.3 科学玩具的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

当前,我国有一股学国学的风潮,很多小学都要求背诵《三字经》《百家姓》等国学经典。如果运用产品语意学的原理,在玩具设计中加入国学元素,让小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接触中国文化,了解国粹,显然比死记硬背更好。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国学的熏陶,这也符合国学教育的理念。这样,科学玩具成了小学生国学教育的一个媒介,这件玩具也将被赋予更多的文化涵义。

3 小学教育科学玩具的设计实践

基于以上三个原则,我们将水写纸与LED屏幕结合,设计了一款适合6~13岁小学生使用的毛笔字练字板。

3.1 功能定义

这款产品希望是一款练毛笔字和娱乐结合的写字板。围绕这个功能定义,对产品的设计提出了以下要求:功能方面,要能够实现练毛笔字的功能,并且使用水写纸这种环保材料;从小学生的心理考虑,为了迎合小学生游戏和好奇的心理,这个设计加入了游戏元素,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游戏;设计元素方面,选择了太极图案这一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的符号作为写字板的界面,使小学生在练毛笔字的过程中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3.2 产品结构设计和使用方法

练字板的盖子是由一组同心圆组成的太极图案,每一个圆被分成了几段,可以沿着圆形轨道滑动。当滑动这些滑块,使其组成一个太极图案时,盖子才能被打开。小学生在打开盖子的过程中,既动手做了小游戏,又了解了中国的太极图案。盖子打开后,可以滑动到写字板的背面,然后从盖子的背面边上拉出水写纸,铺在写字板上,再打开写字板上的LED屏,翻页选择字帖,就可以描红写仿影了。如果不需要描红,关掉LED屏就可以了。图1和图2分别为练字板没有打开和打开放好以后抽出水写纸的状态。

3.3 产品色彩设计

色彩设计是产品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有人说,人们购买商品很多时候其实是在购买商品的色彩。确实,我们对很多商品的第一印象不是它的造型,而是它的色彩。针对小学生的产品色彩设计,不能一味追求鲜艳的色彩,而应在明快的基础上,舍弃纯度很高的原色,采用明度比较高的淡黄、淡蓝、粉紫等颜色,使产品界面在视觉上保持一种轻松明快的感觉。这件练字板的正面采用了黑白两种颜色,还有竹子的自然色彩,整个产品看起来理性又不失活泼。

4 结论

常见的科学玩具在设计上过分强调玩具的科学性,而没有重视产品的趣味性和人文性。这款练字板设计使学生在练字的过程中既体会到了游戏的快乐,又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熏陶,可谓是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 简召全.工业设计方法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玩具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自制教具 自制玩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以引导学生动手制作能力为主的制作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比较、归纳概括、自主合作等过程,以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的激情。

一、引导学生自制教(玩)具的意义

1.通过引导学生自制教(玩)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知识。课题开展初,我们发现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课堂或一些资料。学习方式单一,学生失去动力,在学习中得不到任何乐趣,感觉枯燥无味。自制教(玩)具就有利于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学生利用矿泉水瓶、实验室废弃的导气管、铁架台等材料,然后根据教材内容,主动去探索研究,根据实验原理成功制作教(玩)具。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必然要考虑原材料如何获得、利用哪些原理、如何解决教(玩)具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知识和能力都会有很大提高。

2.通过引导学生自制教(玩)具,学生学会了合作学习。《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注重学习活动的过程。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共同学习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集思广益、总结规律、获得新知。

3.在自制教(玩)具的过程中,学生由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向实践应用转变。由于升学压力等原因,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很多学生不得不放弃很多活动,一味地钻研理论,长期下去,学生的其他能力就会下降。自制教(玩)具活动的开展,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理论知识,更能使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从而达到由理论到实践的升华。

二、引导学生自制教(玩)具的实施策略

1.结合学生兴趣,由制作简单玩具模型入手。指导学生制作简单模型是第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从中找到成就感。对中学生来说,应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学校、家庭及周围的生活圈中去寻找制作题材。最初教师可提出制作要求,解释制作原理。学生制作的模型一定是五花八门,但一定会有他们的独到之处,教师要对积极参与者进行表扬,对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学生要鼓励表彰。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制作的模型工艺更加完美,体现的物理原理更加复杂,让学生体会到创新的乐趣,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学习制作的热情。

2.挖掘潜在的实验,制作实用的教(玩)具。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时会说:“要是有……东西就好了。”这个想要的东西就可作为制作对象。结合教材中“说一说”“思考讨论”“做一做”以及练习题等信息,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制作验证型教(玩)具。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3.针对教学中的实验进行改进替代。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找可以改进或不合理的地方。然后分析实验目的、器材、原理,对实验器材加以改进,并不断完善,无论改后的自制器材如何,这种加入学生自己思维创新元素在里面的的实验方案及器材,必然引起学生更大的创造热情。

4.团结合作,组建创意小组,组织构思设计大赛。学生根据基本的科学原理和经验,设计出选题对象的形态、结构、方法与实施方案。构思时尽可能想出多套设计方案,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选出最佳方案。方案以取材简单、巧妙易行、缺点最少为好。这些设计哪怕难以实施,都应予以鼓励,并保留记录各种设计方案,以便以后查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渗透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的思维方法,介绍模仿法、想象法、组合法、移植法,使学生制作有更加充足的理论支持。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制作了风车、潜望镜、洗衣机甩桶等教(玩)具,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活动,提高了学生制作创新激情。

三、引导学生自制教(玩)具能达到的效果

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自主设计,培养学生自学、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进行转变,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学生由以前单独的冥思苦想逐步向合作交流转变,课堂上讨论的气氛也逐渐浓烈起来,这种合作学习在自制教(玩)具的时候充分体现出来。

3.学生的理念发生很大转变,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活跃了学生思维,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通过引导学生自制教(玩)具、学生由观察演示实验变为利用自制教(玩)具动手实验。提高了学生信息收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表达能力,促进了师生共同发展。

引导学生自制教玩具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提高进步的过程,坚持开展此项活动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希望教育同仁不吝赐教,以便使我们的活动更好地开展。

玩具教案范文第4篇

(一)幼儿人数

本班幼儿现有11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7人。

(二)存在的情况

1、幼儿存在分离焦虑。

2、幼儿各项生活自理能力差,没有集体生活经验,依耐性强,饮食习惯不好,并存在着胆小、怕生、娇气、任性,不懂礼貌等现象。

3、幼儿生活规律、方式的变化。在家里幼儿生活缺乏一定的规律,随意性很大。想喝就喝、想睡就睡。幼儿园有规律的生活使幼儿感到很不习惯

4、家长焦虑情绪对幼儿的影响。幼儿刚入托时情绪压抑紧张,哭闹、念叨回家等表现,常常会牵动家长恻隐之心。有的家长难以控制情绪,会和幼儿一起流泪,不忍离去。有的家长在门口,或在窗外窥看。家长自身情绪对幼儿有很大影响。

(三)优势

我们教师在带好年龄较小的幼儿都有着丰富的经验,每个教师合作意识强,沟通、协调好。

二、主要措施。

幼儿园小小班是幼儿离开家庭走向幼儿集体生活的关键阶段,也是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重要时期,该时期的因此“以养为主,教养融合”是我们开展小小班教养活动必须要遵循的一条重要准则,注重“保中有教,教中有保,自然渗透,教养合一”的观点。结合规程与实践工作中发现的具体问题,以培养幼儿喜欢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激发幼儿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愉快地参加各项活动,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和生活中健康成长。

(一)保教工作

1、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如:通过创设我在幼儿园生活“愉快的一天”的照片、家长与幼儿在家里的生活照等消除胆小、怕生及分离焦虑的情绪,使幼儿喜欢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布置适合小小班幼儿活动的各个区角,增设多种的玩具,引导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同伴为主,让幼儿愉快地参加各项活动。

2、注重幼儿保育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本班教师与保育员要注意教育一致,互相配合对幼儿进行各个环节的培养教育,注意引导幼儿的正确盥洗、进餐、入厕的习惯培养。如在固定点穿脱鞋袜,自己擦好嘴后毛巾放到哪里,让后在那个位置进行餐后活动。

3、建立良好的班级一日常规。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托班幼儿一日生活常规,重点教育幼儿初步懂得遵守集体生活中的各种行为规则,在老师的共同配合教育下,懂得轻拿轻放玩具,不争抢玩具,玩具玩后能在老师的带领下收拾放好。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懂得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与同伴一起玩的习惯,注意幼儿的礼貌习惯的培养,班上老师应引导幼儿自觉地向老师问好,离园向同伴、老师再见。

(二)安全工作

小小班幼儿年龄,安全工作体现的更为的重要,我们教师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教师学习安全知识手册,知道紧急情况的紧急措施。

2、每周检查班内有无安全隐患,如有及时采取措施。

3、严格执行一日生活卫生消毒制度。

4、各个教师提高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观察力度,严防幼儿走丢等现象的发生。

(三)家长工作

1、新生入园做好入园前的家访工作,熟悉班级教师,了解幼儿的性格、生活习惯、饮食情况等。并在《育儿沙龙》、《亲子屋》栏中做好家长工作——专题《新生入园专栏》,让孩子尽快地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2、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一学年班级工作计划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内容。

3、建立幼儿个人成长档案,根据档案建立的需要希望家长及时给予配合。如:做一些家庭记录,收集相应的资料(照片)等,进一步丰富、完善孩子的成长档案。

4、向家长宣传,引导家长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讲座,鼓励家长积极参加园务活动如:亲子活动、征文、开放日等活动。

(四)月份安排

九月份:

1、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进行家访,接待新生入园,稳定幼儿情绪。

2、根据本班幼儿情况制定班级计划,建立幼儿个人成长档案。

3、家长工作:(1)召开家长会(2)家长学校讲座(3)选家委会会员2名。

4、进一步完善班级周工作表内容,使之更加规范。

十月份:

1、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2、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幼儿懂礼貌,会说简单的礼貌用语。

3、对幼儿进行正确盥洗、进餐、入厕的习惯培养。

4、家长工作:配合班级活动,引导孩子认识家中各种玩具的名称、用途。

十一月份:

1、参加全园性秋游活动。

2、培养幼儿懂得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与同伴一起玩的习惯。

3、家长工作。(1)家长学校讲座(2)配合班级活动。让孩子知道家里的玩具怎么玩。(3)配合园部开展“我和孩子共成长”家教征文活动。

十二月份:

1、与家长合作创设环境,开展“迎新”活动。

2、教育幼儿在活动中爱护玩具。

3、家长工作

(1) 家长开放日活动。

(2) 新年亲子登山活动。

(3)进行家园协调对孩子进行爱护玩具的教育(配合幼儿成长档案进行)

一月份:

1、配合园部开展“亲子乐园”新年游园活动。

2、攥写班级总结。

玩具教案范文第5篇

    实录一: 到底用哪种电池呢?

    昊昊很喜欢电动玩具,因此他经常光顾“电池总动员”这个区角。看,他拿起一个小型电风扇,拆开盖子看看,然后用7号电池比一比,太松了吧!刘自强摸了摸脑袋,再用5号试试,很快区角里传出这样的欢呼声:“快来看啊,我把电风扇装好了,它能转了!”拿起电扇刘自强兴奋的大叫,小脸上笑开了花!

    实录二:咦,装了电池怎么也不会动啊?

    这个区角不仅是男孩子的小乐园,许多女孩子也喜欢参与。我们的雪帆就是其中的一位,不过她碰到的难题也不少。好不容易找到盖子打开来,很快找到了匹配的电池,但是,怎么装也不会转,她急的连拍了几下电动小玩具,还是不会转,眉头都皱在了一起。

    在经历了几次的失败之后,她求助于旁边的小朋友,魏来一把拿过去,帮雪帆三两下的装好了,可是雪帆还是很着急,“梁老师,这个电动玩具为什么我怎么装也装不好啊?”我请雪帆观察电池,发现了圆头与扁头的秘密,鼓励她看看成功的电动玩具圆头与扁头的位置。

    实录三:我学会记录我们的成功实验啦!

    玩过一段时间之后,孩子们逐渐会根据电池的形状、大小,寻找正确的正负极进行装置。这时,我增加了新的难度,让孩子在装好之后记录根据电池型号记录电池的节数。这时,孩子们又有了新的挑战!

    看,福福经历几次失败之后,再次装好电动娃娃的电池,一实验,亮了!于是立即查看电池节数,1、2、3、4,在看看小娃娃的编号,是8号!于是在8号处记录下电池的节数,完成之后,福福高兴的把电动娃娃放在了展示吧上!

    实录四:我们是环保小卫士!

    在这个区角,也发生出了这样的声音。这次是歆歆和飞飞的困惑。事情是这样的,当他们将电池装进音乐小人时,发现小人没有任何反应,飞飞检查了一下,发现装的方法都是正确的,这时歆歆说,“电池没点了,我们快去告诉老师吧!”立即歆歆把他们的困惑告诉了我,我提供了两节新的电池,他们装好后发现音乐小人马上跳起了舞蹈,他们也高兴的直拍手,这时新的问题出现了,飞飞说:“我爸爸说废电池是不能乱扔的!因为里面有坏的东西!”

    于是我们延伸了孩子的疑虑,在集体活动中将用好的电池和苹果心子一起埋在土里,过了一段时间去看看土里的电池和苹果心子,发现电池完好无缺,但是苹果心子却不见了!这说明废电池里面有有害物质,它是不被腐烂的,还会破坏我们的环境呢!我们要将他们收集好,然后放到专用的回收筒里,在这个活动中,中六班的小朋友成了“环保小卫士!”

    分析和反思:

    这个活动是发生在我们班的真实案例,它引发了我多种层面的思考和反思。

    一、区域活动也可以是根据孩子的需要而生成。

    有些时候,我往往会被开展什么样的区域活动而苦恼,好不容易绞尽脑汁想出了一种区域,并提供了材料,接下来却为如何继续开展和生成而苦恼万分。通过这个区域活动折射给我的信息,我觉得开展区域活动也可以是根据孩子的需要而生成的,就如案例中所说孩子在一次玩具分享的时候对电池产生了兴趣,那我何不将这个兴趣点点亮,并将它延续呢?!

    其实,在接下来的电池总动员中,发现正负极,记录电池节数和做一个电池的环保小卫士,都不是教师强加生成的活动,而是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生成的,这说明教师要成为孩子真正的支持者、合作者,首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需要,并能提供一定的条件满足孩子的需要。

    二、支持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和操作找到答案

    孩子在探索过程中一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孩子碰到的困难,需要孩子解决;有些是下一个活动延伸的预兆,需要教师留心。无论如何,当孩子碰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作为教师,应当支持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和操作找到答案。

    比如在案例中,一开始,我发动家长收集了很多的电动玩具,家长带来了电筒、小型电风扇和装电池的玩具,这些玩具需要电池的大小和形状都是不一样的,这需要孩子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匹配,所以第一个环节我们就让孩子自己根据玩具电池的大小进行匹配。但是在这个环节中,孩子发现根据大小装好之后,如果有圆头与扁头的两端装反了之后,电动玩具是不会动的,一开始,孩子们只能以各种方式试探着装,当成功的时候,小朋友总会很兴奋。这时我会提醒孩子看看里面的正负极,让孩子自己探索其中的规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提供了记录表,先记录电池的节数,一段时间之后,我们还可以让孩子以圆头和扁头记录电池正负极,这样便于孩子发现正负极的秘密。

    那么如果教师一开始就告知幼儿怎样的是正极、怎样的是负极,那么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就缺少了探究的动力,活动中,孩子虽然不知道什么叫正极、什么叫负极,但是他们能摆弄和操作,并且兴趣浓浓,这样就够了。当他们想知道圆圆头和扁扁头名字的时候,教师再告知于他们,我想这样也不晚啊。所以,我认为支持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和操作找到答案,是教师在区域观察指导过程中必须要做到的。

    三、支持幼儿新的尝试,生成主题活动,增长新的经验。

    这个案例的结尾环节,可以说是我没有预设的主题活动。通过活动,幼儿对前面的活动有了较多的经验后,他们又有了新的想法,“为什么这些电池不能随便乱扔。”“他们到底怎么不环保了?”其实,这是孩子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新的需要,这时教师及时开展了对比实验,让事实告诉孩子答案,其实这是让孩子通过新的尝试,增长了新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