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级微观经济学

高级微观经济学

高级微观经济学

高级微观经济学范文第1篇

从西方经济学引入中国大学教育后,其教学安排一直是被分微观、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的教学和研究,所用教材基本上是以西方经济学为名称,最近在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阶段教学中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但是初级、中级、高级微观经济学这3类的边界区分不明一直是现在大多数大学教学安排面临的问题,没有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体系,学生在学习初级、中级、高级微观经济学时学习难度加大,教师的教学工作安排也出现重复内容的低效率问题。

2微观经济学教学现状

微观经济学的学科特点是以一系列假设条件为前提,在众多的前提与假设条件下得出一系列理想的模型,这样才能对经济的运行规律有一定的认识,之后修改前提和假设,再加入现实因素,使得经济学与现实情况更为贴近,并为现实经济提出有效的指导建议。目前的微观经济学教学体系并不是十分全面,不能满足在教学上的授课需要。

2.1理论体系庞大且复杂抽象

西方经济学各个学派观点不一或有时出现观点相互交织等情况,这样就形成了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理论体系,教师授课内容覆盖面广,涉及知识众多,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其本质,把握不住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进入高年级后仍对经济学的基本框架茫然失措,缺乏尝试。

2.2教材内容难以适应教学需要

由于经济学的内容比较晦涩难懂,因此对于教材的选择难度也是比较大的,目前的经济学教材主要有高鸿业,宋承先等国内学者编写的教材,同时还有曼昆,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等编写的经济学教材。实践中的初级、中级、高级微观经济学的教材各不统属,缺乏系统性。教材体系的建设不仅要考虑到学术界的研究结果,还要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特性、信息的接受能力,教学各环节的安排要循序渐进、科学合理。

2.3教师教学形式、手段单一

微观经济学应用性较强,不适应使用单一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目前多数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教学形式,仍然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模式。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缺少启发性。使得学生只限于理解和记忆老师上课讲授的教学内容,很少主观上去理解思考与总结。

3微观经济学教学体系改革的原则

3.1基础性原则

微观经济学课程体系的基础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基础性强,概念和原理抽象,并且使用大量的数学模型,逻辑严密;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这些基础性的重要概念及原理,并结合相关数学模型详细演绎基本原理。二是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平台课,是对整个学科的一个纵览和基础研究方法的介绍,在学生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中有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侧重理论原理的讲解,以便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拓展。

3.2差异性原则

差异性是指微观经济学课程体系中三门课程相关内容各有侧重且层次不同,一方面,初级、中级、高级微观经济学作为相对独立的三门课程,其课程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各有侧重,从而避免了教学过程中讲授重复内容的低效率问题;另一方面,作为相对独立的课程,应有其相对系统且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由于初级、中级、高级微观经济学共同组成微观经济学课程体系,从而,相关理论三门课程都有涉及,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区分层次,重点讲授。

3.3整体性原则

遵循整体性原则,要求从总体上把握课程的体系架构以及各部分内容的来龙去脉,并确定理论形成的范式,让学生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方法清晰,为学好课程奠定基础。

3.4综合性原则

一般来说,综合是按照事物本来面貌、运动的本来过程、系统的本来结构所进行的概括,是对概念结构系统中的内涵与外延的协同组合。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庞杂,既涉及以价格理论为核心的由供求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等构成的理论体系;又涉及众多学派,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这些理论及观点有的相互补充、相互完善,有的则相互排斥、相互对立;涉及的知识领域面非常广阔,同时涉及如数学、金融学、财政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领域。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按照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构架,高度系统地概括总结。

4微观经济学课程体系边界的界定

4.1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

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作为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庞杂,涉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涉及众多学派,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同时涉及相关学科知识领域。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做到轻重有别,主次分明。

4.2教学层次的合理区分

初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它们拥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加上共同构成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相关内容未免重叠。在各自的课程讲授中,可以遵循差异化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区分层次,重点讲授。如相关数学模型,初级微观经济学主要运用这些模型解释对应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则运用这些模型探讨这些理论的内在逻辑及联系;高级微观经济学则根据相关理论的内在逻辑及联系,修正相关数学模型,进而提出新的理论模型。

4.3教学手段方法的科学运用

由于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课,这些教学方法手段在微观经济学和其他相关应用学科的运用也应各有侧重。如案例教学在微观经济学侧重于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理论,分析相关理论形成的环境及逻辑思路;在相关应用学科侧重于帮助学生理运用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事物产生、发展的内在逻辑联系及环境,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应用经济理论。实验教学手段除了达成微观经济学和相关应用经济理论的教学目的外,其本身也是相关应用经济学科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相关数学模型,除了应用于分析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形成的环境及逻辑思路,以及计量经济学运用微观经济理论及数学模型分析经济实践外,其本身也是计量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弈分析也是类似情形。

5微观经济学教材体系建设

5.1当前微观经济学教材应用述评

从微观经济学教材建设历程与当前高校微观经济学教材使用现状看,大体上是两条腿走路,一是直接引入西方原版教材或翻译教材,如萨缪尔森《经济学》、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二是在引入当代经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上,结合中国的数据和案例国内自己编著的教材,如上述提到的梁小民的《西方经济学导论》、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微观经济学不同阶段教材混用情况,如初级微观经济学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中级用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中级用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不同授课老师所选各阶段教材不是一个体系的,这会造成相关知识点的脱节,导致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困难增加。

5.2微观经济学教材体系重构

教材体系的建设不仅要考虑到学术界的研究结果,还要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特性、信息的接受能力,教学各环节的安排要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出初级、中级、高级微观经济学的边界区分方案,最终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的教村体系,以避免重复授课,教育资源浪费、低效率等现象。

6结语

高级微观经济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级微观经济学;微课;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0.077

1课程教学目标与教材的选择

微观经济学是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初级微观经济学主要注重经济学基础知识的传授。而中级微观经济学作为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和科研兴趣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把握微观经济理论的框架体系,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做出分析和解释。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笔者所在学校的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创新与试验班等多个专业均开设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结合这些专业的学生的知识基础,综合考虑后,笔者选用美国经济学家哈尔・R.范里安编著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作为中级微观经济学的授课教材。该教材内容丰富、编排有序、推理严谨,层层深入。该教材还配有课后习题与解答,便于学生自学和巩固知识。

2授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模型和理论

中级微观经济学里面有很多比较抽象的数理模型和数学推导,采用了“边际分析、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等分析方法,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推理能力,才能充分理解这些经济学模型。不少学生尤其是文科生在学习这门课时感到比较困难。教材里面有几个章节还涉及概率论的知识,比如“不确定性”、“风险资产”以及“拍卖”这三章就涉及均值、方差、期望效用等概念。笔者授课的学生在第二或第三学期就开始学习中级微观经济学,然而学生此时尚未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课程。如果直接按照教材上的内容来讲授这部分知识,学生就会一头雾水,无法理解。

2.2部分学生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

微观经济学里面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是一致的。对于这些看似简单的基本理论,学生很可能会觉得早已对其熟知,没有新鲜感,从而学习兴趣不足。对于那些比较抽象而艰深的内容,部分学生则有畏难情绪,不愿深入钻研,也就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

2.3教材的内容繁多而课时不足

中级微观经济学涉及面广,涵盖的内容很多,但其教学时数一般都是51课时,课时明显不足。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就必须快速讲授,无法保证每堂课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或者是每节课尽量详细讲授且留出足够的与学生互动的时间,却无法完成全部的教学计划,在教学效果和教学进度之间往往顾此失彼,不能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知识。

3改善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建议

3.1应用“微课”提高课堂效率

“微课”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具有针对性强和时间短的特点。“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围绕某个知识点(重难点与疑点)录制内容短小精炼的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课件、练习测试及师生在线问答互动等辅教学资源。学生要学好《中级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不仅需要高效的课堂学习,还需要课后复习与做习题进行知识点的巩固与强化训练。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可以让学生自主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也可以压缩很多知识点的授课时间,给教师在课堂上加强案例教学和师生互动留有更多余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方面,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充分利用微课资源,必须加强学习过程的管理,可采用学习情况汇报等方式将微课学习纳入课程成绩的考核。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改进微课课件的形式和内容。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高校普遍在进行课程建设,如果同一门课程的微课资源不进行有效整合,就会造成教师重复劳动和课程建设成本的增加。因此,高校之间有必要加强微课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提高课程建设的效率。

3.2借助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级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那些枯燥的概念和抽象的数学模型。采用案例教学法,以案例引出理论、以案例印证理论,或者以应用理论来分析案例,都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教材中的案例多数是国外的案例,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理论,但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并非密切相关。教师应该多采用那些学生很熟悉的经济现象作为授课素材,并启发学生开拓思路。例如在讲授“拍卖”这一章时,用学生很感兴趣的网上竞拍的案例来导出问题,分析竞拍者应采用什么样的报价策略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又比如在讲授“机会成本”时,首先不直接提出机会成本的概念,而是先让学生讨论“破窗”这种很可能发生在身边的现象。有人认为破坏玻璃窗可以通过乘数效应而创造大量需求,这种观点乍一看似乎有理,但实际上是片面的、似是而非。启发学生思考“破窗理论”的谬误之处,从中引出C会成本的概念。破坏玻璃窗不仅存在机会成本,而且还导致无谓损失。也可以就此开展案例专题辩论,让学生在热烈的辩论中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并提高主动分析问题的能力。

3.3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整本教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材的不同章节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每一章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将前后章节融会贯通。例如,教材的第七章分析了社会保险金指数化与消费者福利的关系。教材中利用无差异曲线图,根据消费者均衡点的选择来说明社会保险金指数化为何可以增加消费者福利。若没有继续学习后面的内容,也许学生对该问题就不会有进一步的思考。但实际上还可以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概念对其作出解释。发生通货膨胀后,社会保险金指数化只是消除了通货膨胀导致的收入效应,但替代效应依然存在,即在实际收入不变的前提下,不同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化引起消费者选择的需求束发生变化。因而社会保险金指数化在保证消费者效用水平没有下降的条件下,保留了物价变动带来的替代效应,由此使资源的配置得到改善,消费者的福利增加。因此在第八章讲授了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之后,就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前一章提出的社会保险金指数化问题还能作出何种解释。若学生不能迅速反应,就提示学生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概念来分析,从而使学生既能加深对两种效应的理解,又能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同一个问题,启发思维的活跃性。

3.4针对不同的专业设计不同的重点教学内容

由于中级微观经济学涵盖的教学内容很多,至少应安排64课时。但实际情况是除了经济学专业,其他专业都不太可能在51学时的基础上再增加课时。在课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设计不同的重点教学内容,以便学生重点掌握与本专业联系最密切的经济学知识。例如,为财政学专业的学生授课,应将涉及税收和公共物品的章节作为重点来讲授。对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应重点讲授外部效应等内容。为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授课,则应将不确定性、资产市场和风险资产这些与金融学密切相关的知识作为重点来讲授。考虑到学生尚未学习概率论等数学课程,应先向学生简略介绍相关的数学名词与公式,再讲授对应的章节。由于整体经济的变动源于单个经济单位决策的变化,因此消费者的偏好、选择以及厂商供给决策等关于个体决策的内容,对各个专业都应该重点讲授。

总之,在中级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需要采用“微课”和案例教学等各种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摸索、总结经验和失误,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九版)[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5.

[2]谢超峰.中级微观经济学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金融教育研究,2016,(3):8184.

[3]邹晓涓,叶洪涛.微课应用于《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反思[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7):203204.

高级微观经济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科划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专业素质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美国、英国、日本和中国高等院校经济学学科划分及课程设置,提出我国经济学专业本科学生专业素质教育的一些改革思路。

一、经济学学科划分中的基础学科地位

学科分类的不断变化是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学科的分类及变化上不仅可以看到学科发展的趋势,更为重要的是它表明该学科领域中基础学科的重要地位。同时,学科的划分还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学科构成的基本内容,它为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科的内容、特征制定适合于本学科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考核制度奠定了基础。

1980年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研制的学科分类系统(CIP)由教育部颁布后,经过1985年、1990年和2000年的3次修订,CIP适用于研究生专业、本科专业、专科专业、职业技术专业等;从2002年开始,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处与大学招生委员会协作制定了一个具有普适性的学科专业分类体系JACS(the JointAcademic Coding System),它通用于研究生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日本文部科学省所属的日本科学基金制定了学科分类,并根据学科研究动向和申请件数大约每5年调整一次:我国除了国务院学位办对学科进行了划分外,国标学科代码表(GB/T13745―92)对详细的科目也进行了编目。从经济学学科的划分看,可以看出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美国和英国的学科分类具有较强的相似性,都强调主流经济学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从美国的情况看,他们将经济学划分为经济学(综合)、应用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与定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与国际发展、国

伏润民,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院长,教授。际经济学等六个领域。其中,“经济学(综合)”实际上是由主流学派的核心内容“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主要内容所构成;应用经济学虽然没有明确的细分,但是从各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实际运行看,它涵盖了经济学具体研究领域;发展经济学与国际发展、国际经济学的单独列出是为了强调这两门学科在经济学中的独立地位,计量经济学与定量经济学则是学习经济学与分析经济问题的工具。

英国将经济学划分为应用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计量学、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系统。除了政治经济学与经济系统外,英国的经济学学科设置与美国的设置基本相同,强调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经济学的实证分析工具。

第二,日本和中国的经济学学科划分具有一定相似性,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一方面,两个国家都将“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学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不过中国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所涵盖的领域较宽,日本的相对较窄。另一方面,日本将经济学说・经济思想、经济统计学、经济史、经济政策、财政学・金融论等领域与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并列,形成与我国类似的二级学科,然后再进行细分。从这些学科构成的详细内容、学科研究特点上看,日本将难以归类到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中的“经济统计学”、“经济史”和“经济政策”独立出来形成二级学科比较合理。此外,将经济学划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国家,几乎都将“财政学”与“金融论”归入应用经济学,而日本则将其从应用经济学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二级学科。这种划分虽然难于寻找到科学的依据,但它突出了这两个领域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第三,学科的分类是一种学科指导而不是一种强制性的计划。在美、英、日等发达国家,高等学校具有自主设置学科专业的权力,国家对学科的分类只是学科发展方向的一般指导,并不对各高等学校进行强制性实施的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法》虽然也赋予了高等院校自主设立学科的权力,但是对学科的发展与申报上仍然实施强制性的要求,高等学校具有的自只是体现在各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上。

从国内外经济学科划分的情况可以看出,尽管各国在学科划分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但他们是遵循了两个最基本的原则:一是从学科自身所涵盖的内容特征、研究方法特点进行粗线条划分。例如,从内容特征划分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从研究方法特点上划分的计量经济学、经济统计学等:二是从具体科目在经济学学科中的重要性进行划分。例如,美英国家强调的主流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日本强调的是经济政策、财政学和金融论等。此外,主要发达国家在学科划分上所采用的指导性而非强制性思想,为学科的延伸与发展、新兴学科的产生留下了空间。

总之,学科的划分,不仅有利于学科管理、预见学科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更为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具体学科的内容特征与性质,从而为形成适合于该学科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制度等奠定了基础。

二、美、英、日、中经济学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启示

课程设置是根据学科涵盖内容以及学科特点制定的培养内容,因此,科学性和合理性课程设置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总体上看,美国、英国、日本和中国的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第一,美、英、日和我国在经济学入门课程及学习经济学必备的数量基础课程的设置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经济学入门是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美、英、日的入门课程是通过“经济原理”(日本称为“经济原论”)这门课程来完成。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几乎没有开设“经济原理”课程,而是直接进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专业基础课程,这种设置使学生在理解专业基础课程时存在较大的难度。另一方面,美、英、日在课程设置上非常强调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习的必备知识,而且很多必备知识成为选择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前提条件。例如,美、英、日的很多大学,主修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选择专业基础课“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1”之前必须修完“经济原理”,同时必须修完“Mathematical methods(Calculus/linearalgebra)”,并获得一定的学分后才能选择“微观经济学2”等专业基础课程;如果没有修完“FundamentalMethods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概率论”等课程是不能选择更高级次的课程。而我国针对学生选课并未在必备知识课程、专业课程选择顺序上作出强制性的要

求,很多低年级或者未修完必备知识课程的学生经常选择高年级或者高级次的专业课,这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极其不利。

第二,美、英、日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层次性教育与我国形成鲜明的对照。“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学科中最基本的理论课程,美、英等国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1、2”、“中级应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以及“高级宏观经济学”三个层次;日本很多高校将“微观经济学”分为3个级次,“宏观经济学”分为5个级次,尽管后两个级次的“微(宏)观经济学”的对象是研究生,但是对于完成必备课程学习的高年级本科生也可以选修。从具体使用教材的内容上看,“微观经济学1、2”、“中级应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在内容上保持了相对完整的体系,但是层次难度却有明显的差异。前者主要通过图示、语言以及简单的模型来描述各种变量之间的经济关系,使学生理解、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后者是通过模型进行推导证明经济学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此外,后者在内容上还增加了经典政策分析案例、对某些问题的多种学术观点和分析方法的介绍。“高级微(宏)观经济学”则只是针对某个问题进行更深入地探讨,例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专题的研究。原则上,“高级微(宏)观经济学”课程基本只作为选修课。

我国只设立了“微(宏)观经济学”一个层次的课程,难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学校使用的“微(宏)观经济学”教材的难度只相当于国外入门课程“经济原理”或“初级微(宏)观经济学”的水平。教育部推荐的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的“微(宏)观经济学”难度水平大体相当于国外的中级水平,但是,在应用理论进行实证分析的案例介绍、政策分析等分析领域显得比较薄弱。

美、英、日与我国的经济学基础理论课程设置,不仅反映在难度上的层次差异、学生对基础课程的逐步深入了解和接受程度,而且在学时的安排上也反映出较大的差异。美、英、日分层次“微(宏)观经济学”等基础理论课的学时安排(包括讨论课在内)周学时大约在4~6学时,我国的“微(宏)观经济学”周学时安排一般为4学时,如果考虑级次计算,美、英、日三国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学时大约相当于我国的3~4倍,由此可以看出国外对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视程度。

第三,强化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技术教育是美、英、日和我国经济学课程设置上的另一个重大差异。现代经济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和趋势是数理分析在经济学分析中的应用。美、英、日三国在经济学的课程设置上十分强调实证分析技术方法的教育,他们的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几乎包含“统计分析”、“数理统计”、“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概率论”和“博弈论”等强调实证研究技术方法的课程,而且有的课程还分层次进行教学。例如“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就分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两个层次,前者为理论部分的学习,主要强调基本原理及数学推导,后者主要强调实证应用分析。

我国很多高校的经济学专业在实证分析技术的教学上显得非常薄弱。一方面,很多大学经济学专业设置的数学、数理统计等课程较少,而且教科书中缺乏经济学的典型案例,使经济学必备的数理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严重脱节;另一方面,作为实证研究必须具备“计量经济学”课程只是从理论和基础的模型推导上进行学习,实证应用分析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第四,美、英、日三国经济学专业应用性课程的多样化和一些新兴课程设置的明显增多。应用性课程(也可以理解为专业课程)的划分美、英、日三国和我国也有一定的异同。我国和美、英、日三国对应用性课程界定的共性主要表现在根据行业特征划分,例如,产业经济学(美英强调产业组织、日本强调产业组织和产业政策、中国更加重视产业政策),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另一方面,美、英、日三国的应用性课程还从行为者主体进行划分,例如,政府经济学、家庭经济学等,这种划分上的差异,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范围,而且很多课程更加贴近现实,内容丰富和便于理解。此外,美、英、日三国,尤其是美国的很多大学将医疗服务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心理经济学、非营利组织经济学等新的课程纳入经济学的课程设置,这种设置反映了经济学与其它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的不断扩大和延伸。

总之,从课程设置上看,美、英、日在经济学基础理论教育、技术分析手段的培养上明显强于我国,这不仅是经济学学科的内在特征和发展趋势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具备很强的技术分析能力。

三、美、英、日、中教学方法、考试方式的比较与启示

课程设置体现了学科内容的构成体系,同时也从不同的层面强调了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的重要性;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重要手段;恰当考核形式的选择则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从美国、英国、日本和中国的经济学专业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的选择上看主要存在以下差异。

第一,美、英与日、中国在经济学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存在明显差异。美国和英国的经济学理论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两个步骤:一是教师的课堂面授。一般而言,美、英国对基础理论的教学基本上由教授(在英国相当于教授资格的讲授等)承担,面授时间一门课程总学时的一半左右。二是助教组织讨论和习题训练。在美国和英国的很多高校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教学中,除了教授的面授外还配备1~2名助教承担组织讨论和习题训练指导。讨论的内容主要对最新学习内容的理解,习题训练是包括教科书罗列的习题内容,这部分学时占总学时一半左右。美国和英国大学经济学基础理论的考试通常对面授内容进行闭卷方式,分数占总成绩的50%:讨论课和习题练习课作为平时成绩,占总分数的50%。

与此相比,日本和中国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则基本采用单一的面授和闭卷考试形式,对基础理论课教材所罗列的习题并不强制性的要求完成。这种教学方式的差异必然导致学生对基础理论掌握程度的差异。然而,由于日本基础理论课程的层次性很强,学生的基础理论功底又明显强于中国学生。

第二,在技术分析方法的教学上,美、英、日等国家明显强于中国。如前所述,美、英、日国家在课程设置中将“计量经济学”分为理论层面的“计量经济学”和强调应用的“应用计量经济学”两个层面。前者主要是对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推导方法进行教学,后者则是在汇编微宏观大量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TSP、SPSS等软件对各种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尤其在应用软件进行实证经济分析过程中的技巧解答,包括理论模型的修正、替代变量的选择、异常数据的处理等都包括在教学内容中。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使学生巩固经济学理论基础,而且可以通过实证分析印证理

论、解释现实经济问题。然而,我国对“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只停留在理论部分的学习,对实证分析的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强调(尤其是实证分析中的一些技巧问题),这是我国在经济学学生素质培养方面的一个重大缺陷。

在理论部分的教学方法与考试方式上,中外国家大体相同,主要通过采用面授和闭卷方式。应用性技术分析方法的考核上,美、英、日主要由两个部分成绩构成,一是课堂出勤与课题练习成绩约占30%~40%,期中和期末成绩占60%~70%。

第三,教学中有无“讨论发表会”或“研究讨论会”(seminar)是美、英、日与我国的重大差异。美、英、日在教学中有学术发表会或研究讨论会,而我们则没有。研究讨论会大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学习讨论本学科具有重大影响学术论文;二是分析现实中重大的经济事件;三是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包括课题研究、毕业论文的前期研究内容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学术发表会或研究讨论会在美、英、日的教学作为一种规范的教学方式被直接纳入教学计划,并给予相应的学分。学术发表会的教学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阅读和分析学术论文,而且可以同学间分享学术观点,对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四,美、英和日、中国的大学在学生综合能力的考评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美国和英国对学生综合考评大约采用四种形式:一是规定课程完成后学分加权必须达到一定分数和级次;二是独立研究必须达到规定的级次;三是经济学综合考试必须达到一定的级次(美国尤其重视该项内容);四是毕业论文的合格。而中国和日本主要采用规定课程必须达到一定的学分、毕业论文必须达到合格就准予毕业。由此可以看出,美、英国家的评价方式明显比日中国家更加复杂和严格。

四、提高我国经济学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路

从以上比较分析可以将经济学专业学生素质的培养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奠定扎实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二是掌握从事经济学实证分析的基本技术手段;三是形成对经济政策和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四是具备对本国和世界经济的描绘性知识。而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都应该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结合美、英、日和我国的经济学专业的培养方式,我国经济学专业学生素质教育改革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化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有最基本的核心理论,而专业课程(或者应用性课程)则是经济学基本原理在具体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就经济学而言,最为基础的理论课程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我国经济学专业的教育应借鉴美、英、日的经验,强化基础理论的学习,包括区分课程设置的级次、增加课程的学时、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第二,强化经济学技术分析方法的学习。现代经济学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数理方法在经济学分析中的应用,只有掌握经济学的技术分析方法才能看懂经济学论文、才会用严密的逻辑去分析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才能用实证研究去印证理论和指导实践。因此,我国的高等院校必须强化经济学技术方法的学习与应用,一方面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增加诸如“应用计量经济学”等课程,另一方面应该加强经济类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来满足教学的需要。

第三,强化对现实经济的理解与分析。国外的经济学教学经常穿插对现实经济问题和现象的分析,例如,美国的大学要求经济类学生每天必读《华尔街日报》,英国的学生必读《金融时报》,日本的学生必读《日本经济新闻》,在课堂上老师也经常对这些报纸中刊载的经济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为此,在目前我国没有一份权威性经济类报纸的情况下,老师要收集和要求学生收集社会经济问题和现象在教学中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和现象的敏感性。

高级微观经济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框架分析 实名微博 畸变

国内微博实名相对较晚,而借助框架理论分析实名微传播的国外研究也少之又少,缺乏成熟的现实借鉴。本文选用具有多学科性质的框架理论来分析微传播实名,兼顾社会议题与媒体话语,统筹政治导向与网民呼声,分析当下媒体的框架本质,揭示实名微博发展的趋势,以期使媒体传播更有力,网名诉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为微经济展现价值蓝图。

微博实名与匿名,实际是一种相对状态。对于交流频繁的微博粉丝之间,已经实现了虚拟状态下的实名熟悉,而对于高活跃度的微博名人,他们初始状态即为实名。本文以2011年12月北京实名试点运行为界,2011年度数据归属匿名,2011年12月至2013年3月数据归属实名。第一,这段时期正值社会整体环境变迁如“两会”及中央领导人更替,实名与匿名在互联网上同时存在。第二,从网民个体角度,自媒体引发对问题的思考和评价差异。

台湾学者臧国仁认为,每一种社会事实的框架都有一种类似的结构,这种结构可分为高层、中层、底层三个层次,便于逐层解构文本。

具体来说,框架的高层结构是指对某一社会事实主题的界定,经常意指一些以特定形式出现的标题、导语,是新闻的核心意义,也是新闻事件的抽象意义,较易被大众所记忆。框架的中层结构包括某一社会事件的时间和空间要素,时间要素是指事件的前因后果,归因成为重要影响要素。低层次的结构又称框架的微观结构,框架需要通过符号以及结合符号的修辞风格来表现。

一、微博匿名与实名的高层级框架“主题”的娱乐化

微博高层级框架核心是微博主题的界定。随着信息渠道的增加,微博主题受到来自媒体框架和受众框架的双重影响。在匿名与实名对比2012年3月“两会”微博议题时,匿名呈现出对政治、政策的批评,独创性的话语比重较大,其中匿名上访表现尤为突出。另一方面,对于,呈爆炸式的响应,高层级框架主题设置更加尖锐。而高层级实名议题更多涉及个人的情绪状况,多转载性的话语或根据意见领袖的观点展开适度评论。

本文发现微博新闻的高层次框架即主题的选择与传统媒体构建新闻高层次框架主题选择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微博呈现事件的端倪,媒体展现事件的全貌;微博众说纷纭,传统媒体盖棺定论。

虽然微博因为字数的限制,无法做到事件五要素的描述,但接力式转发成为微博信源的主要途径,这也是衡量微博主题价值的标尺之一,是媒体选择主题的重要参考。转发中有一个奇异的回流现象:从最初微博事件的描述,在转发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发展要素添加,也不断有新的观点修饰,最终回到始发微博者时本人往往也难以辨认,转发在微博中的炒作功能体现得较为突出。

概括微博匿名与实名的高层次框架,特征如下:

第一,在“法不责众”匿名掩护之下,问责国家抱怨社会不公。从一个层面可以反映人们法制与维权意识的增强,有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道德的优化。并且在涉及国家问题时,能够用更开阔的视野,与国际社会进行横向的对比。

第二,实名微博高层次框架强化个人利益诉求的表达。涉及个人利益时,温和的社会公共议题探讨和与社会影响力人物观点的契合,实现个人意愿与观点的表达。实名并没有淡化对国家社会重大问题的谈论,只是减少了不必要的谣言与猜忌,微博的信源对官方和媒体的依赖性逐渐增强。

二、微博中层级框架的“归因”无力性

最能体现中层框架特征的是“归因”的核心变量“影响力”。影响力是公信力、说服力和传播力的集合,是微博信源权威性、高关注度和高转发率的保证。

通过统计分析,名人分享的新闻内容多是个人动态以及娱乐动向,倾向沿“边缘路径”分析社会问题引入个人观点。社会心理学家理查德·佩蒂在研究说服性信息传播时,提出了一种称为“详尽分析可能性”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会以两种不同方式处理信息,一种是以详尽的方式,用严谨的思考来处理信息,另一种是以较为简单粗略的方式处理信息;前者是沿“核心路径”处理信息,后者是沿“边缘路径”处理信息。详尽分析发生概率与当事人的动机和能力相关,也就是说,当个人与信息涉及的问题关系密切,人们会沿“核心路径”对该信息进行详尽处理,反之则沿“边缘路径”进行一般处理。对于网民处于“核心路径”关注的议题,既得利益者的意见领袖会不谋而合采取“核心边缘化”方式,使影响力失去应有之意。

传媒的经济属性——影响力经济,使得媒体要生存发展必须竭力争取稀缺资源——受众注意力。媒体深谙此道,不断通过开通微博,使媒体的记者、编辑直接与网友互动,从而汇聚受众注意力,抢占微经济先机。

对于实名微博中层级框架的变化,概括来说,媒体与名人即意见领袖成为娱乐化的领路人,在微博注意力不断汇集时,使微传播成为娱乐经济的又一主控平台。

三、微博低层级框架的“暧昧性”多元化表达

暧昧性体现语义的模糊性与多义性。美国符号学创始人皮尔士用二分法把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符两大类。暧昧性通过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和语言符号的多义性来体现,并且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受传者和情景意义的不断加入,更加强化了符号的暧昧性。

微博热词和表情完成暧昧性“声色”结合。热词作为构成微博语言的潮流词汇实现低层级框架的意义建构,微博表情实现了文字间情感的直白强化。在热词分类中,包括实时热词、娱乐热词、财经热词等。而这种分类主要体现的是微博热词的出处,但在实际热词运用中,将跨领域表达不同的语义。微博热词已成为一种现象,不断丰富微博新闻低层级框架的构建。因为热词的灵活表达性,逐步演化为娱乐热词政治化,政治热词模糊化,经济热词生活化,生活热词戏剧化,例如娱乐热词“hold”随后用于抗震救灾。

微博低层级构成的另一个关键要素是微博表情,通过简单的表情添加,可以高度提炼对话者的心情,或开心或难过,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微博体是实名框架的匿名“掩体”。微博体的出现类似于文学体裁,通过一个模式化的框架,添加不同的词汇,得到不同目的的表意效果。微博体在匿名与实名状态下,是借助于一种“体”的掩护或是衬托,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综上所述,微博低层级框架呈现如下特点:

(1)在匿名与实名博闻低层级框架上微博热词差异迥然。匿名状态下政治热词占据主体地位,直言不讳的对政治人物的失语进行调侃,对政治问题进行直接的评价甚至批评。微博实名后,会出现政治热词的娱乐化,娱乐热词的政治隐喻化。

(2)微博表情具有稳定性,成为网民直接表达想法的工具。表情作为一种图像式的展示,便于网络媒体监控新闻事实的尺度,获得更有参考价值的信源,但微博表情易察觉,难把握。

(3)微博体是博闻低层级框架形成的独特架构模式,承载多种语义,起到匿名保护作用。在实名状态下,不仅传统的“体”不会消失,还会通过不断的演化,成为实名状态下很好的工具。

四、实名微博引发的思考

逐层级分析实名微博的框架结构,在得出实名微博高层级“主题”娱乐化、中层级“归因”无力性、低层级组合“暧昧性”的同时,本文认为实名微博已经有畸变雏形。

1、实名微博正在“边缘化”普通网民,普通网民正在淡出微博空间

(1)“虚拟我”价值观形成,尊崇习惯正被动养成。浏览微博已经成为众多网民每日必做的功课,微博言论成为其现实生活的行为参考,微博名人成为崇拜和效仿的对象。“真实自我”逐渐与现实分离,呈现出三种状态:第一,以微博作为获取消息的唯一渠道;第二,将微博中人物作为真实的个体存在;第三,类似“强迫症”的事事以微博作为行为准则。

(2)注意力被娱乐消费吸纳,成为微博经济的“挖井人”。普通网民成为微博经济的真正推动者,大量注意力投放在微博上,使微博成为充满潜力与价值的空间。

2、实名引发传播空间的缩放

(1)社区的人际传播取代了大众传播,成为新闻活动的新形态;微博一站式体验实现了感官延伸却减少了实际感触。

(2)传播伦理开始成为社会伦理,不真实、不恰当的微博消息将社会事实扩大,引发难以估量的社会问题。

(3)微经济带给宏观经济的效益缺少公认的评价系统。微博经济代表的社交网络经济价值,量化的标准一直争论不休,微博经济的实际效益回报成为商家诟病的症结。

3、虚拟空间实名加剧现实社会“两极分化”

(1)弱势群体话语权的得而又失。微博匿名最初赋予了弱势阶层相对自由的话语表达权,而实名后对言论控制使这种自由的空间越来越狭窄。

(2)网络资源保有量偏重优势阶层,实名后资产增值。初始的经济优势,使其最先接触掌握最先进的技术、最先拥有利用技术价值的工具、最先获得虚拟空间的经济先机,滞后的公平显得无力而无奈。

参考文献

①E.Goffman.Frame Analysis: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M].New York:Harper &Row,1974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6-37

③《微博媒体特性及用户使用状况研究报告》,缔元信网络数据

④王玲宁,《国内新闻框架研究评述》[J].《中州学刊》,2009(6)

高级微观经济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微课;思想品德;运用;学习兴趣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逐渐在教学中崭露头角。“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与方式[1],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发展与创新,但不能取代传统课堂。教师必须对微课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才能真正发挥微课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价值。

一、新颖别致,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能焕发强烈的求知欲。微课集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能全面调动学生的视觉感观,满足学生“爱看电影”的心理渴望,以新颖别致的个性激发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有效化解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中产生的学习疲倦,提升学习效率。在《挺起民族脊梁》的教学中,以前我就地取材,利用课本上“思想驿站”鲁迅的材料进行导入,由于缺乏具体事例,又没有慷慨激昂的言语,难以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示范课时,我改变导入方式,播放了同仁岳老师的精彩导入微课《中国的脊梁》,在微课中岳老师犹如演讲家地朗诵出鲁迅先生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精彩论断,引起了学生对民族精神的情感共鸣,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心。

二、择优而用,释解知识疑难

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难点之时巧妙地展示网络上搜集的“讲解重难点”的微课视频,或教师集思广益后录制的精彩微课,可以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化解学习中的难点,尽解心中的困惑,实现知识与思想的融会贯通。在九年级政治中,“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一个重难点,但北师大教材对于“主要矛盾”的篇幅很少,一掠而过,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无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老师的讲解是必要的。为了使学生在“主要矛盾”这一知识点上没有“遗憾”,我在网上经过细心筛选,选取了太原弓老师的《主要矛盾》微课来代替自己的讲解,短短5分钟,弓老师从古代社会的阶级矛盾到现在的主要矛盾,从城乡之间的差异到医疗、上学、求职的各种难题,让主要矛盾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不仅浅显易懂,还为学生后面的学习铺平了思维大道。

三、纵横比较,引发课堂探究

探究课堂是新课改倡导的教学课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上适时播放其他教师或学生对知识不同理解与见识的微课,可以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对知识产生怀疑,在怀疑中自省、驳论,进而引发新一轮的课堂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改革建立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知识中,学生根据我提供的材料得出“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的结论,并以非公有制在市场中的数量、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予以论证。此时的单纯说教不仅不能让学生释怀,更会让学生在强制接受中怀疑知识的真实性,我就借机播放了在另一班级学生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微课,其“非公有制经济没有涉及国民经济的根本,依然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精辟论断让学生对自己的观点产生怀疑。我趁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列举事例进行分析探究。经过一番激烈、深刻的探究讨论,学生对“非公有制经济”有了准确的定位,对“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有了科学的论断。可见,微课资源不仅消除了学生“偏见”,更成为学习的“导火索”,为学生创造出探究学习的机会,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灵活方便,实现分层优化

短小精悍、灵活方便的微课资源能有效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2],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与发展。比如我预先就搜集或录制了教学微课,发放到班级的QQ群上,不少学习优秀的学生提前就观看了微课,对新课进行了预习与自学,明确了自己的学习难点,为课堂上的合作与讨论确定了主题方向,同时也节省出大量时间对学习进行拓展与延伸。再如班里的学困生小王,理解能力较差,老师的一次讲解、学生的一次帮助,难以解决他自己的困惑,但如果反复让他人讲解,不仅耽误他人的学习时间,更会令他人生厌,影响人际关系,但微课的出现就帮助他解决了难题,在课堂上,小王利用自己的电脑反复地观看对重难点讲解的微课,直到彻底弄懂为止。在微课的帮助下,小王的进步飞速,思想品德成绩在两个月之间由不及格进入优秀行列。

微课服务于课堂教学是一种创新,是一种发展。我要在课堂中科学合理地运用微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的活动中,在参与中丰富见识,在合作中加深理解,在探究中促进升华,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高效与优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