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人工智能教育的建议

对人工智能教育的建议

对人工智能教育的建议

对人工智能教育的建议范文第1篇

议案1 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和中国脑计划,建立国家人工智能综合试验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刘庆峰认为,人工智能关系着国家未来发展的前景,是国际竞争力的体现之一。但现阶段国内相关产业的研发投入和规模还较为有限,也缺乏整体的统筹规划,难以形成合力。

面对这样的现状,刘庆峰在建议由科技部牵头加大对人工智能和中国脑计划等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建立人工智能国家实验室,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予以项目立项和经费支持;同时由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推动在中国语音产业基地的基础上建立国家人工智能综合试验区,在关键共性技术上实现突破,建立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在行业推广应用上实现创新,构建人工智能相关应用标准和法规体系。

议案2 建立国家教育大数据,促进师生个性化教与学,提升教育质量

刘庆峰建议由教育部牵头会同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共同推动建立国家教育大数据,并予以专项资金支持,同时加大国家教育大数据应用与推广,促进师生个性化教与学,提升教育质量。

议案3 将无人机监管列入《民用航空法》,推动无人机产业依法健康发展

刘庆峰认为,中国迅猛发展的无人机产业和市场需要相应的法规支持,基于美英法日等国的通行规定,借鉴他们的经验将无人机监管列入《民用航空法》,加快对无人机行业立法的需求迫在眉睫。

刘庆峰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2015年4月24日修正版)的基础上新增“民用无人机航空管理”章节。其中内容涉及民用无人机的法律属性;民用无人机的登记管理;民用无人机的适航标准和民用无人机的准入条件和监管规范。其中无人机的适航标准包括但不限行时间、飞行高度、飞行空域、飞行航线等等。

议案4 健全创新创业扶持保障体系,促进创新创业健康发展

刘庆峰认为,当下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抵御经济下行压力重要措施激发了大众的双创热情,但在双创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面对这样的情况,刘庆峰建议首先由教育部和人社部牵头在高校或者社会各类机构中开设创业辅导课程,教授基本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引导树立健康创业观;其次建议检察院和法院等相关部门加大对创新创业司法保护力度,破除行业垄断,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最后由人社部牵头针对创新创业者,完善法律体系,健全失业救助体系。

议案5 打通“一行三会”建立国家金融大数据,防止金融系统性风险,促进股市健康发展

刘庆峰认为面对经济新常态,居民财富配置多元化的时代已经来临,其对金融资产的需求正日益上升。但由于金融监管措施与当前股市等存在的问题不完全匹配,造成了市场的波动。如今处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关键节点,没有金融市场的繁荣,没有股票市场的稳定,社会就会缺乏投资和创业热情,对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损害。面对经济继续发展的需求,刘庆峰基于现在的人工智能成果,建议由中国人民银行相关部门牵头打通“一行三会”的数据,加快构建国家金融大数据中心,在数据打通基础上建立相应模型和完善的预案体系,同时由中国人民银行相关部门牵头在“一行三会”金融大数据基础上接入互联网大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金融市场情绪预测能力,提升金融市场监管能力。

专家观点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所言,基于对人脑信息处理机制及人类智能的研究,将可能发展出一套类脑智能计算理论与技术,引领未来信息技术向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迈进。他说,类脑计算是本世纪科学界的重大挑战之一,是目前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备受关注的“大问题”。

对人工智能教育的建议范文第2篇

建立集智聚力的“大”机制

集智聚力的效能取决于规模效应,规模越大,集聚的效能越大。因此,集智聚力工作机制应是一个大机制、开放的机制,在更大范围协调相互的作用。民进上海市委会每年承接中共上海市委决策咨询委员会、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市政协、市教委、市科委、市新闻出版局等课题,围绕这些课题组织力量,开展调研。

本届以来,民进上海市委会共承接市级层面课题25个,参与的组织25个,参与的会员120余名,这些课题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以承接中共上海市委决策咨询委员会课题“关于发挥派基层组织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作用研究”为例,在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党派处协助下,民进上海市委会成立课题组,主委担任课题组长,民进黄浦区委会、杨浦区委会、静安区委会、长宁区委会等参与课题组,通过深入调研,形成课题报告,得到中共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组好评,研究成果作为专报报送中共上海市委主要领导,《联合时报》全文登载了课题报告。

形成集智聚力的“专”机制

集智聚力的内涵取决于定向和聚焦,有内涵的大机制一定是众多专业、专项机制的有机构成。为此,民进上海市委会积极探索,着力做好“专”的文章。

一是把专委会打造成集智聚力的专属平台。民进上海市委会按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等设置10个专委会,各级组织推荐各界别具有一定参政议政能力的320多名员进入各专委会,各专委会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每年提交20多个课题报告(30%以上转化为市委会在市政协大会的发言、提案等),每年报送160多条建言和社情民意信息(被市委会录用率达75%),在专委会平台上集聚的会员,成为市委会履职的重要力量。市委会还将每年举办的中青年会员学习班全体学员安排到各个专委会挂职锻炼一年,参与专委会各项活动,提升自身素质和履职能力,并努力在专委会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是开设教育、文化、出版专业论坛(研讨会)。论坛(研讨会)覆盖了民进主要界别,围绕教育、文化、出版发展的热点问题,集智聚力,发出民进的声音。其中,教育论坛已连续举办了11届,论坛选取当年教育领域最具理论和实践价值的题目作为主题,并形成参政议政材料,报送有关部门。文化论坛为去年首创,围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接民进中央大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出版研讨会连续两年在“上海书展”期间举行,围绕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等专题展开讨论,研讨会与会者层次高,研讨针对性强。

三是建立参政议政专题智库。民进上海市委会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专题智库;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建立“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专题智库 ;与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建立“依法治国,依法治市研究”专题智库 ;与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建立“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研究”专题智库。专题智库承接民进上海市委会相关课题的研究任务,培养、提升智库所在单位的民进会员履职能力,成为集智聚力的重要举措。

四是举办专家学者履职专门研修。民进上海市委会针对会员中理工类专家学者的实际需要,连续3年举办量身定制的研修班。研修班由主委班子成员中专家学者担任讲师,指导学员找准专业研究与履职实践的结合点,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民进工作。200多名理工类专家学者参加了研修班,研修班由参政议政部和组织部联合承办,取得预期的效果。今年,举办了为期3天的“中青年专家履职研修班”,引导中青年专家学者提升综合素质,明确责任使命,积极参与履职实践。

完善集智聚力的“联”机制

集智聚力机制的运行取决于系统内部组织之间的联结程度。这种联结的价值,体现在功能、作用上。民进上海市委会注重加强各级组织的联系联动,注重加强各项工作的联系联动,努力使工作机制得以顺畅运行。

一是建立参政议政与各级组织联动机制。民进上海市委会每年第一季度召开参政议政工作会议,开展“参政议政课题”招投标活动,今年又新增“调研课题领衔人”招投标。各区县和基层组织、各专委会和联谊会结合各自参政议政工作实际以及会员专业分布情况进行投标。经规范程序确定课题中标单位后,市委会加强课题管理,划拨经费予以支持。课题完成后,成果由各级组织共享,其中50%以上为市委会所采用。市委会每年根据“党外人士座谈会”议题,举行8次议政沙龙,今年将沙龙拓展为协商议政沙龙。

二是建立参政议政与各项工作协同机制。民进上海市委会机关每月召开一次部室负责人专题会议,每次会议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主题包括:学习实践活动主线引领参政议政工作,代表人士队伍培养与参政议政履职实践,社会服务与参政议政有机结合等。在2015年社会服务主题年活动中,市委会组织讲师团赴贵州开展西部教师暑期培训活动,同时把“西部教师队伍建设”专题调研的任务交给讲师团成员,他们把两项工作结合起来,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开明书屋”捐赠是市委会社会服务的重点项目,已历时3年,2015年在组织进行项目中期评估的同时,进行了“西部留守儿童课外阅读”专题调研,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建言报送民进中央。

对人工智能教育的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教育模式;智能化;系统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4-0026-03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教育已渗透在许多领域,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系统推动着教育信息化的变革[1],在我国基础教育中也有了一些应用和发展,但还非常粗浅,已有的工作侧重于智能终端及相关设备的应用,缺乏一个全面的智能化教育模式和优化体系,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当前智能教育方法只从单一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法和改进措施。二是现有的智能方法对数据的掌握和处理不够全面,主要集中在课程讲义、练习、多媒体教学,没有对课堂数据、教师授课行为、学生反馈等信息进行精确和系统的分析,数据分散且不全面。三是缺乏智能教育管理方法和学习体制。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从管理和整体结构上融入智能思想,未利用智能技术建立完善的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关系。

笔者认为智能教育是一个综合体系,不仅包括现代科学技术及相关设备,而且是建立在智能和高效的管理体系之上。基于这种认识,在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开展了智能教育实践探索,提出了一个系统的智能教育模式及实施方法,用于改善现有教育结构,弥补当前的不足,将智能思想融入到中小学的教育之中。

一、建构智能教学体系

1.教师教学的智能

教师是智能教育的直接执行者,教师的行为体现教育理念的实施。教师除了进行教,还具有指导的作用,即导师的角色。除了将基本知识和技能教给学生,还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作为导师应当给学生提供一个问题范围,将寻找解决方法的工作交给学生自主完成,而不是一味的传授问题解答。对课程编排和时间分配体现智能性,每一学科根据学生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学时和授课方法,并为每个学生提供参考意见。根据教师及智能系统综合提供的结果,学生选择最优课程学习方式。教师注重教学反馈,根据学生学习效果和系统分析,结合自身实际教学情况,对下一个阶段的教学进行调整,从而不断完善教学系统。同时,智能系统根据教学数据对策略和方法进行调整和更新。

2.教师自我学习的智能

教师需要备课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智能系统可对教师备课内容、课后作业等提供建议。每隔一个周期(例如1个月或1学期),智能系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给予反馈和修改意见,教师可根据系统提供的意见对教学进行调整。在考核教学效果方面,目前常见的方法是考试,但是这种形式具有单一性。为全面衡量,参数指标应包含多种,例如课堂发言、课后作业、学生反馈等,智能系统根据多种指标给出综合意见。

3.教师与学校之间的智能

学校根据教师的各种教学指标,对教学工作适当调整,例如学科、教龄、教学量等。针对教学工作的不足,可组织教师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包括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理念、道德素质等。在分配任务时,智能系统结合每个教师的背景知识、特长及以往教学经历,进行针对性分配。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各项教学参数给予评价,每个参数包括两部分:影响因子和分数。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自动、逐步完成并及时反馈,不是仅以学期期末考试作为衡量标准。

二、 智能课堂和作业

目前,教育界已逐渐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学生在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是直接作用于所认识的客体,认知是发生在作用于客体的过程之中,是通过学习活动这个中介来完成的。 因此无论是面对面的传统课堂学习还是在线学习,都必须以有效的学习活动为中介,促进知识的内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学习的发生[2]。

智能课堂的作用在于,既是作为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检验教师自身教学效果和质量,同时也是教师和学生沟通和交流的场所[3]。智能课堂能够根据教学效果及时调整策略和方法,完善课堂体系。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应树立“智能课堂”意识,建立智能教学理念。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学效果调整内容和授课重点;智能课堂记录当前教学效果并进行评估,给出修改意见供授课老师参考(见表1、表2)。

任课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不是对所有学生分配统一的任务,而是有针对性的分层次分配任务。介于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以及前期基础知识的差异,课后作业应考虑学生背景知识和技能。除对个人安排任务,也可考虑按小组分配任务,即将一部分学生归为一个小组,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小组成员的组成应包含背景知识不同的学生,通过彼此合作和交流学习对方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

三、综合运用智能终端

智能终端除对电子资源的管理和智能查找,最大的价值是提供一个独立、自主、高效的学习环境。它具有自然语言输入功能,信息自动化处理,具有交互功能。尤其是在无教师的情况下,学生利用智能终端达到和教师授课同样的效果。此外,还提供了题库管理、电子字典等功能。

1.提供数据处理和反馈支持:对教学、作业、练习及反馈数据的收集和筛选,并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归档,提出教学和学习意见(见图1)。

2.开发学习功能:利用智能化方法对数据更新和处理,包括规则检查、逻辑定义、参数调整,基准数据测试等,建立完善的学习模式,提高智能分析质量(见图2)。

3.强化交互功能: 不仅是人与机器的交互,而且达到人与人沟通的目的。采用智能系统,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互动平台。具备虚拟教师的功能,发挥智能终端功能为学生提供与教师同等的教学服务功能。

4.丰富信息资源:建立完善的资料库,提供存储、管理、更新和查找。查找功能体现多样性,可按照不同需求查找,例如时间、知识分类、信息类别(文本、图像、视频)、出错率、难易程度等。

四、支持智能学习

学生利用智能设备完成在无教师情况下的学习[4]。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对问题的思考方式和基础知识也不同,系统将提供适合每个学生的方法和练习。智能系统将对学生已完成的内容进行分析,对已经掌握的技能避免练习重复出现,将时间和精力放在新的知识点和技能。提供系统的复习体系和参考信息,例如以往学生遇见的常见疑难问题、错题类比和原因分析,给出避免出错的方法,提高答题正确率。对于难度较高的题目,给予适当提示帮助分析。根据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归纳,对当前知识结构提出建议,反馈给教师。除了从知识和技能的角度帮助学生,也从学习习惯和思考问题方法给出建议,包括知识内容的系统学习、层次练习、系统对数据的分析,例如经常在A类题目上出错的学生也经常在B类题目上出错, 对出错题目和错误解题思路进行类比,给出改进措施。

五、探索实施方法

学校应建立完整的智能教育管理体系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体系,利用智能系统对教学任务分配、课程设计、学时安排、考核标准、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等进行管理和分析,得出最优计划。与此同时,相应的硬件系统、网络平台及软件功能也应达到要求,为整个智能系统提供保证。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执行者,新的教育理念执行依赖于教师。对于智能教育方法,教师首先需要深入理解智能教育模式并以此为指导思想从事教学工作,例如根据学生对已授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智能系统提供的建议,适当调整教学重点。在备课方法、课堂教学、课后练习及考核方法等注重智能化,利用智能系统对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背景深入了解,在智能系统的帮助下进行有针对性教学。系统根据收集的数据分析、归类和推理,给出结论,并提供建议供教师参考。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根据智能系统的意见完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体现智能系统的完备性。

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是智能教育的最终目标,除给学生配备智能终端,智能学习方法也需要传授。一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智能化学习思想,在认知活动和思维方式上体现智能。另一方面在课后学习中的智能方法更为重要,从作业设置、课后讨论、在线学习平台等多方面融入智能化思想,全方位实施智能教育。

研究智能系统是让系统能够模拟人类的功能,为学习者提供引导,并能够根据学习者的情况给出最优学习方案。[5]可以将一部分机械化工作交由系统完成,不仅处理速度快、保证准确性,而且利用智能技术对数据分析并给出反馈意见。通过教学过程的记录和分析,对当前教学效果给出科学评价,弥补不足并为今后奠定基础。

建立完整的智能体系不仅对教育教学起到了支撑作用,也对学校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给予有效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利远,王春丽.面向智能导师系统的Siri个人助理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131-135.

[2]叶荣荣,余胜泉,陈琳.活动导向的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9):104-112.

[3]祝智庭,郁晓华.电子书包系统及其功能建模[J].电化教育研究,2011,(216):24-27.

对人工智能教育的建议范文第4篇

逍遥行者

寒假马上就要来到了,寿光市教育局将组织第七届“新华书店杯”假期读书征文活动。为了指导广大教师认真阅读好所指定的阅读书目,特将教师阅读篇目作简要介绍,供朋友们参考。

1、《做一流的教学能手》

本书收录了作者作为中学特级教师,长期从事中学教学与教育研究工作的一些个人感悟,共分“清新实用的教学理念”、“独特高效的教学方略”、“容易操作的教学技巧”、“真实动人的教学案例”、“与众不同的教育主张”等五个部分,针对新课程改革的三大核心任务“更新观念、转变方式、改革制度”进行了生动形象的阐述,特别是对新课程追求的课堂教学主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提出了众多易操作的课堂实战技艺。通过生动的语言,简明的提法,易操作的建议,为引导广大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更快地掌握课堂教学的实战技法,走幸福的教学之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作者林华民,著名教育专家,特级教师,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项目专家,全国知名教育机构——北京树人天地教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艺术研究、家庭教育艺术研究。著有《未来教育——让中国学生把握21世纪》、《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等,还发表了8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

2、《回到教育的原点:窦桂梅教育教学管理精华》

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轻松与不轻松之间,圆满与不圆满之间。——她这样教课。

听课,听得出门道;评课,评得出名堂;写课。写得出水平。——她这样为学。

定位、到位,不越位;听从、跟从,不盲从;建功、立功,不居功。——她这样管理。

不管怎样,总要读书。不管怎样,总要善良。不管怎样,总要心向光明!——她对学生如是说。

工资再低也要买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屋子再小也要藏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她对年轻教师如是说。

她被网友亲切地称为“玫瑰”,她被广大青年教师服膺为榜样和领路人。她就是著名教育专家、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兼书记,兼任北京中央商务区实验小学校长的窦桂梅。

《回到教育的原点:窦桂梅教育教学管理精华》是她的教育教学管理智慧的精华,精选30多万字,包括了作者多年来在教学实践、学校管理、评课与课改等方面的深刻体会与思考。好教师应该具备的修养从哪来?好教师怎样才能真正走进课堂去?怎样有效评课?是“教语文”还是“用语文教人”?……

《回到教育的原点:窦桂梅教育教学管理精华》全方位阐述了窦桂梅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特别是关于语文教学和学校管理的理念和实践,尤其是课例部分,生动体现了她的教学魅力,让年轻教师有路可循。窦桂梅的课堂教学智慧、细腻、唯美;窦桂梅的管理工作扎实、细致而富于个性。她对文本的解读,对学生的引导,对学校管理的所有细节,都展现在文字的魅力中。

作者窦桂梅,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师德标兵、提名十杰教师。2001年,作为国家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演讲团”主讲人,在人民大会堂作专题报告。从教二十余年,致力于为生命奠基,从“三个超越”理念的形成,到“主题教学”实验的推进,再到“三个回归”的理论提升,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并获相关奖项。《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课程·教材·教法》等报刊、杂志及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作系列专题介绍。出版个人专著和主编、参编多部。

《回到教育的原点:窦桂梅教育教学管理精华》窦桂梅著文化艺术出版社

3、《赏识你的学生:最贴心的教育艺术》

教育是最崇高的事业,教师是一种高尚的职业,但是,必须看到,教育也是一种服务,这种服务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服务行业,它是为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千百万个家庭和亿万个孩子的幸福和前途提供的服务,它的要求更高,要求我们服务者——也就是教师不仅要有知识、有文化,更要有无限的爱心、耐心、有发展的眼光、有诲人不倦的情怀和能识千里马的伯乐慧眼,还要懂得心理学,从这个角度而言,每个老师都应该是教育家、学者、思想家、导师、顾问、权威和园丁,有这样的前提,才可能当之无愧地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赏识学生并且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考虑,为他们提供最适当的教育方式,这才是真正关爱学生的最佳体现。

孟繁华主编的《赏识你的学生:最贴心的教育艺术》所展示的,或是学生的心灵独白,或是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或是精选的专家评析,然而,它为我们开启的,却是教育的全部奥秘,那就是在对学生的心灵进行了真正的解读后,爱的付出。《赏识你的学生:最贴心的教育艺术》给每一位老师带来了启示,原来“惩罚”也可以让学生们如沐春风,在学生心底留下最深的感动。并为教师们提供了与学生最直接、最深切、平等的心灵关照的机会。让每一位“诲人不倦者”都不得不反省、深思和探索,因为,这些都是来自真实心灵的呼声。

从《赏识你的学生》中,我们析出了几个大字,这些都是教育中永不磨灭的关键词:尊重、信任、理解、激励、提醒和宽容,最后还有一个“爱”字。

孟繁华,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入选北京市社会科学“百人工程”中青年学者,兼任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研究中心评估部主任,全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会理事等社会职务。

4、《天才班主任的绝招》

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一个优的班主任,必须做一位智慧的行者。在教育实践的土壤里,不断审视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炼”就班主任工作的“绝招”,“炼”就教育的大智慧。

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忙碌而又繁重,从学生的学习到生活,从思维到品质,同时又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每一时,每一刻,无不倾注着班主任的满腔心血,因此,要圆满作好班主任工作,必须在工作中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绝招”。

《天才班主任的绝招》一书充分展现出许多优秀班主任这样的教育大智慧,从班主任自我管理的绝招、班级管理的绝招、学生管理的绝招三方面展示卓越的教育智慧。值得广大教师和班主任细细品味,且值得学习、借鉴。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个学生都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每个鲜活的生命都是一个完整、丰富、多彩、拥有无限可能和未来的世界。作为一名班主任,培养、完善、引导这种生命的成长需要智慧,也需要繁复无穷、变化万端的绝招。

其实,智慧和绝招是合二为一的,只会是抽象的、理论化的绝招,绝招是具体的、实践的、在和每一个独特生命每一次具体相遇的教育智慧。

因此,绝招不绝,绝招有根,也有情。

5、《班主任必读:全国著名班主任论工作艺术》

本书汇集了十多位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班主任和班主任工作专家的精彩报告。这些报告集中了他们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和智慧,内容涉及班级管理、班集体建设、问题学生的教育、未成年人德育工作和班主任专业素养等方面,旨在为广大一线班主任提供切实的帮助和方法的启迪。

在《班主任必读》里,有身兼数职,工作繁忙却没有让任何一位老师代过语文课的魏书生老师,他让我学会做一个“有协调力的老师”;在《班主任必读》里,有先后主持过多项班主任课题研究的王宝祥老师,他让我学会做一个“有研究力的老师”;在《班主任必读》里,有不放弃、不抛弃任何一个问题学生的王晓春老师,她让我学会做一个“有亲和力的老师”;在《班主任必读》里,有见招拆招,活用“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的万玮老师,他让我学会做一个“有思考力的老师”;在《班主任必读》里,有给许多学生留下“难忘一课”的丁如许老师,他让我学会做一个“有实践力的老师”……在慢慢品读后,让我感受到优秀的教师都是相同的。他们身上具有诸多相同的品质:勤学、善思、能写、博爱……这些都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读完这十二位班主任的教育人生,我思索良久,让我仿佛看到茫茫大海中一盏明灯,为自己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主编王宝祥,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专攻北大”课题组学术指导顾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教师素质、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班主任 banzhuren.cn)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学德育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家庭教育专家研究会顾问,北京老教育工作者协会家长教育研究会执行理事长。

《班主任必读:全国著名班主任论工作艺术》王宝祥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35元

6、《这样做在学生中最有威信》

“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从者,必兼备威信。”有威信的老师,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劝导,做工作常常事半功倍;没有威信的老师,学生对他的劝导会置若罔闻,甚至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往往事倍而功半。

什么样的教师最有威信呢?据调查统计,多方求证,本书认为九种教师最有威信:品出众的教师;业务水平高超的教师;有责任感的教师;起表率作用的教师;声誉良好的教师;亲和力的教师;公正开明的教师;有智慧的教师;管理有方的教师。

本书以清新的笔调、详实的案例向教师娓娓道来:要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教师除了要师德高尚、敬业爱生,专业精湛、诚实守信、仪表得当,还要宽严有度、教管有方、赏罚分明、公平公正。只有这样,学生对教师才能心悦诚服,也只有这样,教师才不会在“学生难管”的哀叹中失落教育的权威。

本书共分9章:分别从人品出、众业务水平高超、有责任感、富有亲和力、起表率作用、声誉良好、公正开明、有智慧的、管理有方等方面介绍了做好教师的标准,值得教师朋友们一读。

《这样做在学生中最有威信》钱卫民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7、《李泽厚论教育·人生·美——献给中小学教师》

让思想润泽教育,让美润泽人生。

本书系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第一本面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类图书,围绕美、教育和人生三个主题,选编了60余篇适合教师阅读的学术随笔,并从各类著作中精选了六十多则“哲思短语”。

本书是李泽厚先生第一部谈教育的著作。李泽厚先生在该书序言中说:“我一向认为,中小学老师在指引年轻人的人生道路上可以产生关键性的影响,比大学老师重要得多。那么,这本书就算我对中小学教师们献上的一份敬意吧,愿它能得到你们的喜欢。”沐浴在李泽厚先生宏阔、自由、丰富的思想之中,你必将对教育、人生和美,有新的颖悟!

作者李泽厚,1930年生,湖南长沙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德国蒂宾根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代表著作有《李泽厚集》(10卷)。哲学家对世界、人生认识的深度,使李泽厚的学术研究突破学科界限,使他对哲学、美学、社会、历史、教育、人生都具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同时,李泽厚又是生命大于学问的大学者,其生命因学问的滋养而更加饱满丰富,气象万千。

《李泽厚论教育·人生·美——献给中小学教师》李泽厚著杨斌选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35元

8、《这样做,教师更幸福》

我们的工作不仅需要智慧,更需洋溢着浪漫的情怀,诗意地把握每一种可能的方式,展示教育工作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学生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成长环境。愉悦学生,快乐自己!

本书从教师怎样去做才能更幸福这一基本观点出发,选取了全国知名班主任的优秀事例,分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当素养遇到考验时,应该恪守师德;沟通时,应该走进心灵;面对问题与问题生,应该三思而后行;要想取得高效,应该讲究工作艺术;面对专业成长,应勇于走快车道共6辑内容,与我们分享了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智慧。

9、《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个奇迹,他的教改严整而科学,他的教育理念极具前瞻性。十几年前他的互动教学,以学生为学习主题的教育方式,民主科学的管理知道思想,已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本书涵盖了以班主任为主题的全方位教育、教学、管理的策略和实施方法。从班主任自身定位,以学生为主体到发展综合素质、科学民主的管理措施,从指导思想到工作细节,全面科学,实在又实用,是广大班主任、教师的必读教科书。

本书风格平实,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冗长的理论说教,以大量生动感人的实例,全面叙说了作者独具一格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搞好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言词恳切,入情入理,读起来琅琅上口,令人心悦诚服。它内容丰富、具体,富于故事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蕴含深刻的哲理,闪耀智慧的光芒,具有吸引人一口气读完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著漓江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10、《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的原著《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写于1965年—1967年间,是苏霍姆林斯基用毕生的心血和汗水写成的最著名的教育遗产之一。在我国,此书最早于1981年1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后来教育科学出版社根据我国的情况和教师阅读的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精华部分,另从苏霍姆林斯基的其他著作里选择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仍然定为100条,改称《给教师的建议》,于1984年6月出版。后来此书再版和重印多次,成为全国中小学幼儿教师教育经典阅读的必读书目之一,在中国教育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给教师的建议》集中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之大成,是了解和掌握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特别是其教学思想的钥匙。编者选取了原著对中小学和幼儿教师的100条建议,主要涉及到了教育教学、学生培养、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教育思想,文字通俗易懂,并结合实际的教育事例,阐述了他的教育主张。

现在无法统计全国中小学和幼儿教师中,有多少人阅读过《给教师的建议》,又有多少人从这本书中得到启迪和鼓舞。可以说,许许多多的青年特级教师、优秀教师都是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都是从《给教师的建议》中汲取了成长的力量和教育的智慧。许多名师在谈及自己的成长经历时,都感恩于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给教师的建议》。

在新世纪之初开始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无数教育管理者认识到:苏霍姆林斯基的许多教育理念正与我们新课程改革的许多观念不谋而合。许多主管部门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纷纷印发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作为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的教师必读教材。此项活动,也促进了广大一线教师对苏霍姆林斯基著作的学习,也促进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对人工智能教育的建议范文第5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汹涌澎湃,冲击着华夏大地,众多优秀的民营企业精英涌现出来,他们白手起家,在创业中奋斗不息;披荆斩棘,在逆境中拼搏前行;审时度势,在开拓中鼎新求变;与时俱进,在发展中做大做强。合肥新明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智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初见张智,人们觉得他朴实无华,并不起眼;但与他深入交流后,人们更会发现他为人谦和,十分低调。就是这样一位平平凡凡的“小人物”,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锲而不舍,辛勤耕耘,以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执著于民办教育,二十年如一日,在民办教育界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上个世纪60年代中,张智出生于安徽合肥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他从小受到的是“实实在在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的传统教育,他勤于学习,勇于创新,凭着不服输、不回头、一步一个脚印的顽强性格,抓住机遇,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真谛。目前,他所创建的合肥新明投资有限公司麾下已拥有合肥市机电技工学校、合肥新明中学、肥西实验高级中学、安徽合肥机电技师学院、安徽汽车专修学院等优质教育资源,固定资产超过3亿元,成为安徽省及合肥地区具有一定实力和较大影响的民营教育集团。他个人也因办学业绩显著,多次获得省市“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省“德育教育先进个人”、市“创业带头人”、省“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政协委员”等多项荣誉。

锲而不舍 自主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张智还是一名国有企业的职工,因企业原因下岗待业。他没有气馁,没有消极等待,更没有怨天尤人,只是告诉自己不能屈服于这样的命运。彼时,正值全民兴办教育、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如火如荼开展的年代,时势造就能人,环境感染激情。张智通过认真分析形势,积极响应国家“动员社会力量办学”的号召,毅然决定走上民办教育的创业道路。

1993年,在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张智邀集十多位下岗职工和待业青年,借款3000元,几间教室、几名教师、几十件简陋教具,几个办学人两个馒头一壶水就能辛辛苦苦干一天,在政府的支持下,白手起家办起了“合肥新安职业培训中心”,迈开了自主办学的第一步。1998年,原合肥市城东技校面临困境,年招学生仅数十人,张智凭借多年倾心教学、摸爬滚打的经验,主动与校方联系,接手承包办学。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后,张智深受鼓舞,再次与校方协商,通过改制,购并了城东技校,妥善安置公办人员,实现了学校向民办学校的转变。

改制为民营后,城东技校经过多年努力,先后更名为合肥市机电技工学校和合肥机电学校。张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完全靠自主办学的点滴积累,使学校起死回生。特别是在教学和管理上,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办学方向,严格执行教育主管部门的验收标准,聘请名师,广罗人才,大刀阔斧进行治理整顿,对学校实施脱胎换骨的改造,使学校得到升级,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辛勤耕耘 创新办学

接管合肥市机电技工学校后,张智辛勤耕耘,坚持创新办学、特色兴校,在办学条件和学校管理上向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迈进,通过多方面努力,把学校铸成了职教领域的一个品牌。

一是明确面向社会的办学思路。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从严治校、注重质量、全面发展、办出特色”的治学理念,明确面向社会需要,讲究社会效益,为安徽省及合肥地区机电行业服务,为企事业单位培养适用型人才的办学思路。思路对,准确把握了社会脉搏;方向明,办学道路就十分宽广。

二是制定适应市场的发展策略。为了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多方位的人才需求,张智提出“专业面向市场,要有特色专业”的市场化发展策略,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适应市场需求。学校的机电应用、数控加工、汽车修理等专业年招生上千人,成为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热门专业。

三是实行灵活多变的用人机制。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民办学校的兴校之本。张智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灵活多变的特点,打破铁饭碗和终身制,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高薪聘请有用人才,以人为本,善待员工;同时严格绩效考核,并与工资待遇、评聘晋升挂钩。这样既稳定了优秀教师队伍,又提高了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是创立注重实践的教学模式。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张智提出了“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合作和勤于动手能力”的教学模式,全力推行教学改革,突出能力培养。学校自筹资金,建成14000平方米的综合实训大楼,添置200多台(套)实训设备,计算机网络中心配备370台全新液晶电脑,帮助学生大胆实践,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五是建设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学校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整治校园秩序,实行准军事化半封闭管理,学管人员坚持24小时不间断巡逻,确保校园平安和谐。学校是安徽省首批“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单位”,多次被评为合肥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平安校园”,2004年至2009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合肥市文明单位”,2011年又被评为“安徽省第九届文明单位”。

六是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为了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实用型、技能型技术和管理人才,学校按照张智“升学者有其学,就业者有其能,创业者有其路”的要求,在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和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上狠下功夫。多年来,学校学生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上频频获奖,成绩优秀,在省市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2012年,学校在省赛中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4个,并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的技能大赛中取得1个第二名、1个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七是开拓宽广通畅的就业渠道。学校先后与省内外百余家知名企业签订长期用工合同,按照“双向选择”原则,首先由毕业生选择满意企业,合格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多年来,学校已向长三角、珠三角及安徽省内特别是合肥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几百家大型外资、合资及国有企业输送了数万名技术和管理人才。阳光就业推动了阳光招生,学校连续八年招生人数和在校学生规模位居省、市同类学校前列,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充分肯定。

近年来,张智率领全校教职员工严谨兴教,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办学条件,强化教学和管理,向更高的办学目标迈进,实现了强势发展。2011年,学校先后被评为“合肥市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安徽省重点技工学校”。2012年,学校又积极创造条件,全力申报“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取得新的跨越,在地区民办教育中独树一帜。

加快发展 做大做强

在合肥市机电技工学校强势发展的基础上,张智与时俱进,主动融入中部崛起的大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投身民办教育事业,加快全面发展,努力将事业做大做强。

他的第一个大手笔就是成立合肥新明投资有限公司。2004年7月,为了融资和加大民办教育的投入,张智注册成立了合肥新明投资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经营和拓展,公司现有固定资产数亿元,拥有多个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了普教职教并举、初中高中全覆盖,并向高等职业教育迈进,现已成为安徽省及合肥地区具有一定实力和影响的民营教育集团。

2006年,按照张智提出的“调整公司教育布局,办好普教学校”的意见,经充分调研和精心筹建,具备了普教办学条件,公司向合肥市教育局申办高初中完全中学——合肥新明中学。2006年7月,合肥市教育局下文批复同意。办学5年来,经过师生员工的不断努力,合肥新明中学现有在校学生850多人,正逐步成长为一所深受学生欢迎、家长欢迎和社会欢迎的高初中完全中学。

为了配合肥西县委、县政府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的战略,张智筹资1.5亿元兴建了一所高起点、高水平的特色名校——肥西实验高级中学。2011年、2012年,学校高复班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本科达线率达到73%以上,将肥西县文科状元和理科前五名收入囊中,多次受到肥西县教育局表彰,2012年被授予“高中教学质量特别奖”。目前,肥西实验高级中学三期工程9.6万平方米的教学、办公、学生公寓、教师宿舍、后勤服务设施已经拔地而起,在校生达7130多人,办学一片兴旺景象。

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根据安徽省及合肥地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依托合肥市机电技工学校的师资力量和专业教学优势,张智积极申办建立机电技师学院和汽车专修学院。2012年4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发文同意以合肥市机电技工学校为基础正式设立安徽合肥机电技师学院。张智带领团队,积极创造条件,完成了领导班子组建,配备了精干高效的师资队伍,扎扎实实做好招生和教学准备工作。2012年9月,技师学院顺利开学,目前教学和管理状况良好。涉足高等职业教育的经历,为合肥新明投资有限公司以后更好地开展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优秀技能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基础。

2011年,在“新安职业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利用技工学校汽车修理专业教师和设备优势申办的安徽汽车专修学院也获得批准。积极选聘人才,添置专用实训设备,学院的招生和教学正在顺利运转中。

诚信做人 回报社会

公司发展了,事业做大做强了,张智没有忘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如何回报社会,服务社会,他对新时期民办教育有了新的思考。

诚信办学,不以盈利为目的。张智始终认为,民办学校在办学中不能急功近利,违反国家政策走“捷径”,要依法办学、诚信办学,走规范办学之路。唯有这样,学校才能长久、稳定、持续地发展。多年来,张智要求公司旗下的各所学校坚持低收费,走平民化教育的路子,无论经费如何困难,始终按国家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学生费用,而且是一次性收费,学期中不再巧立名目另收费用,收费水平在地区同类学校中也是偏低的,真正做到让利于民。

扶贫助学,关怀困难家庭。张智祖籍肥西农村,从小耳闻目睹农民的艰难生活,心中总会泛起阵阵涟漪。事业有成的时候,他更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肥西县农村有一户特困家庭,父亲李慕球曾在《新安晚报》上发出“想给养女讨张床”的请求,张智了解到这一消息后,驱车数十里,给李慕球的女儿李红霞送去一张新床、一套桌椅和一千元钱。2006年9月,他又把李红霞接来学校免费就读。2009年,李红霞以优异成绩毕业,张智亲自过问,将她优先安排到大企业工作。肥西县特困学生丁梅桂、庐江县流浪少年赵亮等也都得到了张智的帮助。多年来,旗下各所学校秉承张智的意愿,通过减免学费、资助看病、免费就餐、安排校内勤工俭学、安置待遇好的就业单位等方式,多渠道资助扶持贫困家庭学生3000人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充分肯定。

服务社会,实施温暖工程助学计划。张智积极响应中华职教社倡导的温暖工程助学计划,2012年,他利用公司所属各校较强的师资力量和较完善的实训设备,为下岗职工、农民工、社会待业人员开展钳工、车工、电焊、电脑操作和电器修理等专业技术培训,让他们掌握谋生技术,提高创业能力。一年来,技能培训达1700人次,创业技能培训达500人次,既服务了社会,又创新了技能培训新模式,打开了职业教育的新路子。

参政议政,关注民事、民情、民生。近年来,张智凭借自己在民办教育的成就,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他先后当选为合肥市政协委员、瑶海区政协常委、合肥市职教社领导成员,在做好民办教育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坚持参加群众性组织活动,以普通教育工作者的身份热心关注民事,了解民情,促进民生,积极参政议政。通过调查研究,他在各级政协会议上提出了一系列反映民办教育现状、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振兴地区教育事业的提案和建议,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2012年,他在合肥市政协会议提出的《关于改变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建议》的提案,事实清楚,分析透彻,观点有新意。合肥市教育局专门下发合教案【2012】49号文件,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逐项安排落实。张智在各种会议上呼吁广开言路,汇集民意,呼吁为民办实事、为民办好事,力促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良好风气。

回顾二十多年的办学经历,有挫折也有艰辛,有拼搏更有奋进。张智感到最值得总结的有三点。一是自己抓住了几次难得的机遇。第一次是上个世纪90年代,如果没有全民办教育、遍地培训班的浪潮,就没有他下岗后立志转行投身民办教育的冲动和激情;第二次是上世纪末,如果没有民营企业兴起,高歌猛进,就没有他下决心购并面临困境的公办学校,走上自主办学的道路;第三次是本世纪初,如果没有国民经济大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就没有合肥机电技工学校连年招生两三千人、实现大跨越的大好局面;近两年,他又敏锐地抓住普教和高职强势发展的新机遇,大胆投资,大胆布局,把合肥新明中学、肥西实验高级中学和安徽合肥机电技师学院办得红红火火。二是张智自小就磨练了不服输、不回头、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的顽强性格,二十年来,挫折艰辛压不垮,大风大雨只等闲。三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提高自己,勇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敢于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张智的事业走到今天,在别人眼里已经是非常成功了,但他认为一切只代表过去,一切还要从零开始。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如今,张智越来越有一种大任在肩的感觉,这个大任就是坚定不移地振兴民办教育。他准备用毕生精力,投身到这一伟大的事业中去,踏踏实实,勤耕不辍,努力实现自己办学报国的理想,为国民教育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