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考历史近代史

高考历史近代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考历史近代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考历史近代史

高考历史近代史范文第1篇

1.“虎门销烟”捍卫了民族利益和民族尊严,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虎门销烟的是()

A.关天培

B.琦善

C.道光帝

D.林则徐

2.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军备落后

B.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

C.清政府闭关锁国

D.道光帝犹豫动摇

3.关于《南京条约》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银元

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

D.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占中国领土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①法国②俄国③美国④英国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5.规定外国公使可进驻北京的条约是()

A.《望厦条约》

B.《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天津条约》

6.增设天津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二、材料解析题

7.阅读下列材料: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回答:

(1)此文是出自谁上道光皇帝的书中?

(2)其主张是什么?

(3)遵光皇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主张?

三、问答题

8.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答案

一、选择题

1.D。2.B3.D4.B5。D6.B

二、材料解析题

7.(1)林则徐。(2)严禁鸦片。

(3)因为兵和银是封建统治的命根子,所以,道光皇帝接受林则徐的禁烟主张。

高考历史近代史范文第2篇

史学理论的培养已然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关键点,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能力以及知识整合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了其历史学习的成效与在高考中历史成绩的高低,因此史学理论的加强培养是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进行的教学任务与责任。而高中历史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惯性思维,不能够将史学理论运用在教学过程与实践中,进而影响课堂的有效性与质量。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对现代史学观点进行明确的界定和充分的掌握,将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史观应用与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具备整合掌握知识的能力,充分掌握高三复习知识,切实做到加强学生的史学理论修养,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与品位的提升。

一、运用全球史观进行教学设计,提高课堂质量

历史教学中的全球史观即为以全球为视角而非国家与地区进行世界各国人类文明的产生以及发展的考察,研究与考察的重点为对全人类的发展、进程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具体的活动以及这些重大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从而反映局部对整体的对抗以及相互影响关系。全球史观研究与解释的主线为全球由局部到整体、由分散到整合的全过程,并以此为依据解释全球的历史运动发展轨迹。新航路的开辟直接导致了全球的快速融合与共同发展,欧洲、亚洲、美洲的全球性交流快速的推动了全球的一体化进程,这也是人类由分散到融合的分界性标志。数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现代化交通与交流工具的发展和普及,全球化发展更呈现突飞猛进的趋势。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全球史观的历史学习与思考方式教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以整体的角度研究和学习历史,以开阔的视野和广泛的思考进行历史知识的整合,加强其整合历史知识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一与必修二的中国近代史专题分类的重要依据是全球史观与近代史观。全球史观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全球化视野的形成,对不同的国家与地区独特的历史发展特点都有深刻的了解。并且同时能够做到汲取历史经验教训与精神营养,明确不同的国家在不断地交流与影响中是如何对历史的进程发展起到作用的。促进学生从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明确进步的意义与曲折的作用,将中国史置于全球史中进行研究与分析,认识到中国历史在世界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影响。全球史观的理论培养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历史分析能力,避免由于思想存在片面性而导致的偏见与盲目,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利用文明史观进行教学,加强学生史论修养

新型的史观理论强调了文明史观在历史教学与学习中的重要性,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合理的运用文明史观进行教学内容的变化与教学要求的进步。文明史观对于许多的具体历史问题都进行了阐述和说明,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中日本的明治维新教学时,这一历史事件常常被置于工业文明的背景下加以认识和理解,美国、英国、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常常从国家的民主政治角度进行说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按照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进行文明史观角度的评价与认识。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应当以文明史为依据构建历史体系进而体现历史的发展进程。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整合与高三复习时,应当根据高考考纲的具体要求,以文明史观为划分依据,进行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知识重新整合,构建体现文明史发展顺序与时间顺序的新型通史体系。

同时,教师务必关注文明史观的学习对学生高考能力的指导作用。文明史观对于高考的指导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作用也较为明确。近年来的高考发展与研究性进步都使得这一理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高考命题专家明确提出了以文明史观进行学科知识整合与学科体系构建的观点,文明史观有利于整合新课程标准的历史专题,而高考应当以这一体系进行知识的考察与命题的思路确定。文明史观已然成为高考中历史课目试题的设计依据与标准,而以此进行高考重点与考点的原则教育部也有明文规定。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还应当将中国历史文明置于世界文明中进行研究与考察探究。这样一来,在历史研究过程中就可以以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为背景研究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与特点。以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以中国文明发展的角度进行世界文明发展的研究。此外,在进行历史发展线索的探寻以及具体发展阶段的划分时,还应当改变并且摒弃由低入高的方式和传统做法,将中国文化文明的演变过程为主要线索,以中国文明发展中最具时代特色的时期为历史阶段的划分标准。

三、运用近代史观教学,促进课堂品质提升

近代史观史观是新的历史理论范式中又一重要的观点,其主要关注现代化的发展历史与其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与改变,分析的主要形式也是现代化理论的应用。人类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发生在16世纪开始,新型的工业文明得到了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工业文明的现代化有着自己的发展特点,即工业文明社会有着民主与法制化的社会政治,其经济形态具有市场化与专业化的特点。此外,工业文明的社会思想具备科学并且理性的特点,而在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层面上,社会的城市化发展脚步不断的加快,社会福利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每一个生活在社会集体中的个体都能够实现开放与平等参与的权利拥有。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现代化理论进行近现代史的研究,可以得出西方的国家在各个层面与领域中都实现了快速的现代化发展的结论。西方国家的民主化与法制化发展得益于其国家现代化政治体制的推进与演变,其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对外殖民扩张等行为都直接促进了工业化社会的产生。这些现代化理论分析近代史观的引入与运用,有利于学生进行历史的横向与纵向研究和剖析,使高中历史教学开展与设计都能够梳理出清晰明确的发展时间轴。近代史观的运用与分析,能够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西方社会国家发展的清晰脉络及各个领域,如经济、政治、社会变迁与思想文明等。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明确地向学生指出西方国家近代民主化的发展过程得益于其资产阶级新制度的产生,运用近代史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对此有充分地认识。又如,在进行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的《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的讲解时,教师要明确运用近代史观进行知识的整合与模块的划分归类,让学生能够明确地了解西方近代史发展的依据及其与现代化的密切关系。同时,教师可以将西方近代史与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对比,充分地利用现代化分析理论明确不同国家政治经济形态与现代化发展程度对其近代史演变的重要影响作用。运用现代化理论分析近代史,能够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充分的认识近代史的发展规律与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史学理论素养,具备缜密的历史分析思维并掌握历史评价能力。

高考历史近代史范文第3篇

    关于考查的知识范围

    国家教委在关于19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范围的《通知》里明确宣布:历史科范围是1 990年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修订本)》,其中的初中教学内容和高中世界古代史不作要求。这就 是说,1995年高考历史科的考试范围全部为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即高中中国古代史、高中中国近 代现代史和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其中高中中国古代史和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是第一次全部列入考试范围。1 995年历史科《考试说明》的修订,也体现了上述变化。

    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同以往比较变化不大,主要是增加了封建社会各个时期的哲学、宗教、教育、体育、史 学等文化史方面的知识。其中哲学、宗教和教育史方面的内容比较重要。进行文化史的教学,要注意把各个时 期的文化现象及其成就放到当时的哲学中去考察,重在使学生理解这些文化现象的内涵及其与当时社会政治、 经济的关系。

    中国近代现代史的内容特别是教科书的体例结构和以往相比变化较大。主要是:现代史部分(即中华人民 共和国史)和文化史的内容所占比例成倍增加;近代史部分大都将原初中教科书的2至4章合并为一章,如上 册的第五章“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第十章“大革命的兴起和失败”、下册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等等;现行高中教科书的体例结构和教学大纲的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部分所列内容要点也不够吻合,其中的 近现代文化部分现行教学大纲还不能全部容纳进去;现行教科书的信息量大大增加,课文字数超过原初中教科 书一倍多;由于考虑到和初中课本衔接与区别,高中课本中有不少重要历史内容被省略,从而显得高中教科书 自身的知识体系不够完整,这在客观上增加了教学与考试命题的困难;尤其突出的是,课文分为正文部分和阅 读部分(即大、小字),而二者在知识层次上没有严格的界限,致使教师在教学中感到难以把握。关于大小字 的教学要求,在教科书的使用说明里虽曾明确表示:正文部分为基本要求,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阅读部分 为学生阅读参考内容,不作统一要求。但这只是对高中教学的一般水平要求,是毕业会考和教学评价的标准要 求,对高考这种选拨性考试是不适用的。同时,由于正文部分对史实的叙述往往比较概括和笼统,而阅读部分 则比较具体和实在,不少阅读内容还是正文的阐释或具体补充,所以,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正 文部分,往往离不开阅读内容。因此,高考命题要科学地考查考生对中国近代现代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情况及 其相应的学科能力,是不可能也无法回避小字的,这也包含课文中的某些注释。但是,本文认为,命题专家在 对待教科书的大小字问题上,会充分考虑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持比较谨慎的态度,这就是在保证有效考 查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科能力的前提下,以大字为主;大字不足,小字来补。

    世界近代现代史的内容同以往没有什么变化。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教科书的相对稳定性 ,致使现行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科书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或缺陷。这主要是教科书所叙述的学科知识体系不够 完整,不能全面反映世界近代现代历史的基本轮廓;不少重要史实有缺漏,有的观点存在着片面性甚至已经过 时,或者割断了历史发展的过程,或者掩盖了历史事物的本来面目。所有这些问题,都影响着教科书的科学性 和权威性。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弥补上述不足,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注重挖掘重要历史事 实的内在联系,弄清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纠正原教科书中某些观点或评价的偏颇,给学生以真正科学的历史 知识。

    关于历史科学科能力要求

    1992年国家考试中心首次印行的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明确指出: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中学历史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高考历史科在考查考生所学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其学科能力。据此,正式提出了历 史学科的10项能力要求:(1)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实。(2)通过历史现象初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或观点(如: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 矛盾,继承和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中的 作用等);初步掌握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说明历史现象。(3)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 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论点。(4)运用所学知识,区 分历史材料中的客观事实和主观见解,并指出其立场、时代局限或社会偏见。(5)分析不同的历史材料,得 出正确的结论。(6)依据历史事实对某些观点进行论证。(7)比较历史事件中历史现象的异同。(8)评 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9)叙述历史现象产生、发展或消亡的过程并概括其原因。(10)作出文字准确 、条理清楚的有述[(1)]。10条能力的提出,不仅为高考命题如何考查能力提供了较为具体的可操作的 依据,大大增强了学科能力考查的力度及其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且为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科能力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依据,并大大刺激了中学历史教学加强能力培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推动了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学质 量的提高。同时,也引起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对学科能力问题的高度重视,许多专家从不同角度和 侧面进行了思考和探讨[(2)],推动着历史学科能力的研究不断深入。

    考试中心在修订1995年《考试说明》时,认真总结了近3年高考命题经验、教学实践经验以及理论研 究成果,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表述作了较大调整,意在进一步提高其科学性、逻辑性、层次性、可操作性以及中 学教学的可接受性。修订后的历史科《考试说明》强调:根据选拔性考试的要求,在考查历史知识的同时,注 重考查运用历史思维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有关历史问题的能力。新的《考试说明》尽可能按照历史学科能力的 实际表现形态,将能力要求归纳为4个方面进行表述,这就是:①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②历史阐释能 力;③材料处理能力;④文字表达能力。

    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确切地说,应该是再认、复述历史知识。这主要是对记忆能力特别是理解记忆能力 的要求。再认、复述历史知识可以包含两个层次的要求,一是再认、复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 论,这些是教科书中比较具体的、微观的和个别的历史结论,包括每个具体的重要人物、地点、年代、事件、 典章制度和其他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评价、观点等等,要求考生要尽可能理解这些知识的内涵,认识这些 事物的本质,并达到牢固记忆的程度。第二个层次是再认、复述历史发展过程的阶段特征和基本线索,这是比 较概括的、宏观的和系统的历史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重要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 系,掌握教科书所展示出的较为完整的历史知识乃至整个历史学科体系。

    历史阐释主要指历史思维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部分。《考试说明》把历史阐释能力划分为3个层次:一 是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要求考生能够对已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加工, 得出正确的结论。二是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要求考生能够把历史 事实或某些历史观点放到较为宽阔的历史时空背景和社会背景中考察,客观地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偶 然因素及其历史地位,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和历史局限性,指出历史观点的时代烙印或社会偏见,等等。 三是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 律。这观点主要包括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内因和外因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范 畴辩证统一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以及阶级分析的观点,等等。 要求少数考生能够初步运用上述哲学观点和思维方法,独立地分析各种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并 从历史全过程中加以综合考察,从而说明其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性。

    材料处理即材料辨析,主要包含了对历史材料的感知、鉴别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考试说明》将该项能 力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阅读理解历史材料。要求考生对试题所提供的有关文字或图画材料进行认读,充分领 会其中含义。二是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获取有效信息。要求考生根据试题所提 出的问题对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如辨别材料的真伪和价值,区分材料中的客观事实和主观歪曲,分 析材料来源的历史背景和阶段属性等等,从而获得全部有效信息。三是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 问题进行说明、论证。要求考生把从材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同已有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对试题所提出的问题 作出圆满的解释或证明。换言之,就是把材料、已有知识和问题三者之间有序地联结起来,得出一种和谐的结 论。

    文字表达是书面语言表达的最基本形式,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之一。历史学科的文字表达有别于一般的 文字表达和其他学科的文字表达,是使用历史语言对历史知识进行的书面表达或对历史问题进行的书面阐述。 它除了具有一般文字表达的共同要求外,还特别强调历史语言的时代性。历史学科的文字表达能力可分为两个 层次来要求:一是语言准确,观点鲜明,叙述条理;二是逻辑严密,层次清楚,说理充分。对历史学科文字表 达能力的考查,主要通过叙述性或论述性的题目如材料解析、问答等题型来实现。但是长期以来,历史科在有 效考查文字表达能力方面受到的干扰较多,成效不大。新的《考试说明》更加重视和明确了对它的要求,预示 着1995年的高考定会增强其考查的力度。

    比较新旧两个《考试说明》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表述,新的《考试说明》除了在科学性、逻辑性、层次性、 可操作性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外,它还更加强调了高考的选拔性要求,并力求与之相适应。这个信号表明,新的 高考命题在“两个有利”的原则面前将更多地倾向于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

    关于试卷的结构

    伴随着考试知识范围的调整变化,以及《考试说明》对学科能力要求的进一步明确,1995年高考的历 史试卷结构也将发生相应变动。

高考历史近代史范文第4篇

一、试题特点分析

1、稳中有变,关注人文素养

试题在结构形式、内容分布、阅读量、难易程度等方面基本保持稳定,客观题仍以政治史、经济史方向的内容为主,没有出现否定式选择题,史学常识和史学方法类题不再单独呈现,而是渗透到整个试题中,主观题突出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向内容的整合,以政治、经济为主。主观必做题分为一道材料解析题(40题)和一道比较说明题(41题),第41题打破了近几年常规,是一道脱俗创新的新题型,避免了复习备考中出现的经验性、模式化问题,试题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和分布比较合理,必做题部分中国古代史30分,中国近代史23分,世界史32分,选做题部分15分,其中的四个选修模块内容,第45题、46题均为中国近现代史,第47题为世界史,48题为中国古代史,试题材料新颖,可读性强,设问指向明确,难度不大,容易做答。

2、重视基础知识,坚持能力立意

试题围绕主干知识命题,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注重考查考生解读史学文献、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是否能把握历史阶段特征,灵活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40题中要求“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分析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45题中要求“概括清末新政与的共同之处”,46题中要求“概括指出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宗旨、任务、目的方面的认识有何不同”等,对能力的考查涵盖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考试大纲要求的四个层次目标。

3、渗透情感体验,凸显人文精神

试题中外关联,古今贯通。从历史入手链接社会现实,直面社会热点,关注时代主题,从人类文明和世界发展等多角度、多层面的历史思考中以史为鉴,学以致用,体现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有利于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如26题雅典民主政治特点的考查,32题对西欧联合的考查,40题对中国海洋维权的考查,35题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考查,33题对斯大林模式的考查等,都是以历史问题为切入点,直面当今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关注所学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的联系。试题贯穿着文明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革命史观、近代史观等史学观点,渗透了当前流行的文明史范式、全球史范式、现代化史范式等新史学研究理念。

4、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研究性学习

试题依据《考试大纲》和《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命题,体现新课改方向和创新的时代精神。试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全部使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变换新角度、提出新问题。满足了学习不同版本教材的确考生共同要求,也体现了一种多元民主的新课程理念。试题在设计上增强开放性、答案设计上体现多元化、重视对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如第41题要求学生通过读图比较,任意提取两次汉唐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该题注重史论结合,把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学习能力作为考点,给学生发挥个性特长留有充分余地,培养创新意识。

二、试卷结构分析

在试卷结构方面,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涵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模块,中国古代史的考察部分,体现在选择题、必做材料题和选修题上,必做题分值为30%,中国近现代史各种题型均有涉及,必做题分值为38%,世界史部分涉及选择题和选做题,其中选择题8个共32分,选做题一个共15分。综合观察,世界史比重最大。其次是中国近现代史,必做题23分,选做题15分,中国古代史比重最小,涉及必做题30分,选做题15分,本次高考选择题部分难度适中,重点关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非选择题部分在考题的材料选用方面逐渐简单化,减少了学生的阅读量,减轻了负担,但对材料的分析、综合、判断能力的考查方面较之2012年提高了难度,每道题的答案均需要通过材料全方位,多角度、深层的、全面思考与分析。

(一)从选择题命题来看

1、知识分布较为合理,中国古代(24题、25题),世界古代(26题),世界近代(27题、28题),中国近代(29题、30题),世界现代(31题、32题、33题、34题、35题),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内容都有涉及。

2、难度层次比较分明,对学生有区分度,史实考查与能力要求并重。

3、从题目的设置上主,与去年考题有明显不同,在题干材料的选择上,与教材中的考点联系比较紧密,紧扣教材,这是与以往试题的明显不同。如27题: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之主威廉为国王,与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 为女王,目的是……32题: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提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称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这些材料的选择与教材知识点联系很紧密,学生读起题目来不会感觉很生疏,但选项的设置上有些选项疑惑性很大。试题给人的感觉就是似曾相识,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下手,不好拿分。

4、注重对教材中史实的理解以及史实之间的联系的分析。如27题:对于“光荣革命”的知识,但如果没有很好地理解这一史实与当时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就会影响学生的选择。

35题: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该题重点考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苏俄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联系。

5、注重史观的考查,在历史的脉络中去理解历史的变化。如29题:考查中国近代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在中国现代化中的典型作用。

6、强调时序性,通过提取有效信息判断历史时期。

如34题:给出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根据德国与周边国家疆域的变化,来判断图的先后顺序。这道题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历史综合知识,史实必须清楚,考查知识范围涉及到了世界近现代的国际关系。这个题目的设置折射出历史学习中要有明确的时序观念。

总而言之,选择题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历史能力。

(二)从非选择题命题来看

1、命题内容:40题、41题,全部考查中国史内容,古代史比重大。

2、40题仍然是明确的主题性命题,选材上有很强的热点倾向。基于近期中国南海问题和问题所产生的纠纷,中国强化海洋权益,而选出的中国古代历史关于海洋利用及近代中国海洋利用的试题。总体难度适中,但要求学生有很强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答题时要紧扣海洋利用的主题,全面地分析材料,尽可能多地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的联系,并能做出对主题的提升。学生想拿高分很不容易。

3、41题是今年历史题的又一新变化,改变往年给出材料概括观点进行评述或评析的题型,而是以图片材料对比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概括信息,用史实加以说明,属于首次出现的新题型。

这种题目对考生的识图能力,以及历史知识的储备有很强的要求。从解答方式上要求学生史论结合,典型特点是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信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表个人见解,提倡自主思考,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考生的历史综合素养。宏观来看近三年的考题,41题的变化性最大,考查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比较明显。

4、选修题目的设置和材料的选取和2012年试题范式基本一致,仍然以新情境命题,突破教材的限制和束缚,自主选择课外材料,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试题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对历史材料的分析评价和概括能力,完整深入地理解材料内涵,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同时,今年的选修题虽然脱离选修教材,但其考查的历史问题是以整体历史或某一阶段的历史作为时代背景和历史主题的。如45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是在近代化向西方学习的进程中对和清末新政的认识。46题: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是在近代中国思想解决进程中的洋务派和维新派的认识。所以,选修题目的答题也必须是在总体通史和文明史的掌握基础上才能给出满意的答案。

三、试题内容分析

四、学科能力考查

1、正确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如24题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25题对程朱理学的理解,它要求考生能准确解读信息,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

2、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如41题对汉唐地方行政管理区划的分析比较,45题对清末新政与的分析比较等,通过对比,让学生准确把握历史事物的特征。

3、正确理解历史发展线索和阶段特征的能力。如40题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把握中国古代与近代海洋利用与建设的不同阶段特征。

4、史学理论,史学方法和史观的理解运用能力。如第29题的近代化史观、第40题的文明史观、第47题的全球化史观等,透过现象抓本质,即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历史地认识历史现象,对历史事件做出综合的、正确的分析,在推理中得出正确结论。

5、历史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能力。如第41题要求考生从汉唐两幅地方行政区域图中提取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加以说明,要求考生对全新的历史材料进行解读,运用多种思维能力,在科学思维的指导下,作出正确分析和判断,材料以图示出现,沿袭新课标理念,重视考生的知识迁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对今后高考复习教学的思考

(一)在教学中要尽多的引用原始材料,特别是在高三的复习教学中,这一步更显重要。根据今年的高考情况,历史试题材料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所以在教学中尽可能多的引用原始材料进行教学,一可以让学生增加视野,二可以让自己的课堂丰满,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一步。现如今,科技发达,原始材料随处可得,一是网上搜索资料,史书、视频、回忆录、中学历史教学园地、中国课程网等;二是历史专著,如美国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北师大刘宗绪教授编写的《世界近代现代史三十廛》等;三是将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历史教材结合讲。

(二)高考能力的要求是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最难落实的。学生在考场最终是通过能力发挥来完成升学的。平时的记、讲、导很难完成学生能力的具体提升。而且高考的能力要求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变幻莫测,甚至错综复杂。系统掌握这些能力,必须进行系统针对性训练。而且这种训练必须是长期的,从高三一开始就要进行;同时这种训练是分类型、分层次的,在今后的复习备考中要特别做到细致具体;进行这种训练时要结合全国新课标卷命题角度进行设计。

(三)无论是课程三维目标的要求,还是高考命题的主导思想,学生思维的过程和方法,成为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在高考的复习中,方法指导比讲知识更重要。所以在平时复习的各个环节中,我们都要侧重给学生进行方法、规律的指导,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自主学习。这就要求老师不仅善于把握教学各个环节的规律,也要熟悉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同时,课下是学生知识和能力重要的消化过程,学生能否将课堂探究和学到的知识、规律和方法转化为自身自如应用的能力,关键要看课下的复习回顾、自主总结和理解消化。这一步一定不能放任自流,我们应该建立起学科的检查和监督机制。保证人人都有课下的总结、思考和复习回顾,才能保证课堂效果不被流失。这是我们值得警醒的地方,也是我们课堂引导过很多次,学生为什么仍然糊里糊涂的原因。

(四)在历史教学中要教会学生使用历史的思维方法来思考问题,会使用历史的语言来回答问题。那么什么是历史的思维方式和历史的语言呢?个人认为,思维方式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主义。做到分析事件是因地因而异,要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问题。不能凭自己的个人爱好,戴有色眼镜去看问题。语言就是尽可能多的使用课本语言和材料中的语言。

高考历史近代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全国大纲卷 新课标全国Ⅰ卷 文综历史试题 评析 备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B-0121-02

2014年高考已落下帷幕,今年全国大纲卷仅广西地区使用,这是最后一张全国大纲卷,2015年广西将使用全国新课标卷。在全国新课标卷尚未广泛使用之时,广西的文综是和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陕西等地区共用全国大纲卷Ⅰ的(当然,这个并不能绝对肯定,全国新课标Ⅱ卷也可能在被选之列。但全国新课标Ⅱ卷历史试题与Ⅰ卷风格相似,由于篇幅的原因,本文不作探讨)。所以,2015年高考广西使用新课标全国Ⅰ卷的可能性较大。本文对全国大纲卷和新课标全国Ⅰ卷的历史试题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广西考生更好地备考2015年高考。

一、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文综历史试题特点

(一)命题风格基本稳定,少有创新题型。一是2014年的大纲卷历史试题基本稳定,命题思路、试题风格、试题的考查目标、问题的设置、题型和试卷结构都保持稳定。如第20题,没有通过新材料创设情境,而是常见的比较类问题,完全是对课本知识的考查。二是考查内容是学科的主干知识,如法国大革命、美国资本主义发展、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发展、新航路开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二战、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等,充分考查学生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三是试题呈现方式上和2013年一样,材料解析题占多数,有文字材料、表格材料和地图材料等,但以文字材料为主体;在阅读量上,选择题材料简短明确,主观题材料阅读量适中。四是考查难度方面,与去年相比略有降低。

不过,2014年考查的内容结构有所侧重。中国古代史30分(选择题20分、非选择题10分)、中国近现代史12分(均为选择题)、世界近现代史58分(选择题16分、非选择题42分)。而2013年全国大纲卷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24分(均为选择题)、中国近现代史12分(选择题)、世界近现代史12分(选择题),两道综合题52分为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组合。2014年命题内容与2013年相比,世界史部分的内容大大增加,中国近现代史内容有所减少。

(二)凸显历史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突出能力的考查,命题者注重利用历史现象之间的关联性,将历史现象置于某一知识系统中,对其进行综合性的、多层次和多视角的考查,区分学生历史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思维品质。如第18题,要求学生分析“国民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的一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土地制度、土地兼并等问题在中国古代经济史中涉及较多,而本题将情境设在民国时期,实则是考查学生知识运用与迁移的能力。又如综合题第37题,以法国大革命入题;在第(2)问,将中国近代两位历史人物康有为和寄生联系其中,与中国20世纪初的政治史联系起来,以不同角度去考查法国大革命的主干知识,并将20世纪初的中国政治背景联系其中;在第(3)问,要求学生从历史现象中抽象出来,多视角、综合性地进行概括“影响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评价的主要因素”。另外,综合题第39题,学科间的综合性很强,以棉花入题,纵跨政史地,而历史科目中又横跨中外历史,材料的安排与问题的设计浑然一体,过渡自然,充分考查了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

(三)突出理解,注重分析,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体现新课程精神,具有一定的新老教材过渡色彩。如前文所述,本卷历史试题几乎均为材料题形式呈现。材料来源广泛,有原始文献、史学论著、统计报告,但材料均与课本知识联系紧密。通过这些材料创设新情境,从新角度提出新问题,对学生分析史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考查力度,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如第17题,以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的社会现象为情境。让学生分析其背后的思想因素。又如综合题第39题,以棉花入题,第(1)要求“概括指出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原料的主要原因”,答案基本蕴涵在材料中,这就要求学生去认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而第(4)问,则以“棉花”切入口,要求学生“说明棉花种植业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这就把美国殖民时代到19世纪中叶的经济基本脉络给勾勒出来了。这体现了“小视角,大视野”史学研究精神。由此可见命题的立意高远。

试题通过创设新材料,新情境,注重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也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如第19题给出了1958年我国某地虚报农业产量的现象。题目一改之前我们常用的考查角度,从当时我国人民的切实心态出发,以材料反映“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题目以一种理解的态度来对待“”这个时代,有助于启发学生换位思考理解社会、理解他人,有助于学生理解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的不易,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特点

(一)试卷总体延续往年新课标卷风格,创新更多。全国新课标卷自问世以来,都以“能力立意,对历史的思维素质要求比较高”著称。年年都有新意,年年都有继承。如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第41题,一直都是创新区,2012年以“冲击―反应”模式入题,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知识的掌握和运用;2013年,以汉唐时期两幅行政地图入题,要求学生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综合考查学生的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史知识,同时还涉及地理知识,特别体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的能力。由于这一题创新性很强,很多学生束手无策,失分严重。而2014年要求学生对“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进行修改,题目新颖却紧扣教材,这样既考查综合能力又考查基础知识。

(二)创设新情境,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新课程理念更“浓”。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的基本知识、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要求学生对于重要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能够理解、分析和归纳。如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28题,就给出1853年印度和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情况;材料涉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也涉及我国传统自然经济特征。这就要求学生进行对比,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又如第34题,给出材料“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让学生分析苏联在工业化初期这一状况进行分析。虽然材料取自课外,却将苏俄新经济政策和苏联工业化时期的课本知识结合起来了。这些都充分考查了学生提取、归纳信息的能力,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事实的能力,全方面地体现了新课程精神。

(三)历史学科综合能力要求更高,试题难度也更大。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试题和大纲卷相比,有一定难度。如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第24题,关于中国古代天子祭天、子民祭祖的现象,答案干扰性较强,在较短的时间内不容易得出答案,需要学生依据材料运用基础知识进行“感悟”,排除法是解本题的一个较好的选择。又如第30题是关于20世纪20年代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的现象,给出的材料、选项与正确答案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学生理解能力。类似这样的题目还有,本文不再赘述。总之,在这份试卷中,命题者做了精心设计,材料与选项浑然一体,好几个选择题的选项干扰性较强,较之,全国大纲卷历史试题有一定难度。

三、2015年教学、学习与备考策略

(一)教师要研究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掌握新课程理念。即将使用全国新课标卷的广西地区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分析、掌握历史新课程标准,学习新课程理念,以指导我们的教学和引导学生的学习。例如,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并列。这就要求教师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入到平时历史教学和教育考查当中去,使其成为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再教育的过程。如新课标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这其中就要求学生运用正确的史观分析问题,形成历史认识。如果学生无法有效理解和掌握史观,就很难形成全面、正确的历史认识,更无法正确分析历史材料。所以,在教学和复习中,教师要将史观渗透到教学和训练当中。又如在近几年,社会史当今国内史学研究一大热门,近几年也常常出现在高考试题中。社会史研究往昔的社会整体及其各个侧面。以其材料丰富,考查知识角度多样,能紧扣课标,又能较有效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综合能力等优点,深受命题者青睐。

(二)学生要掌握新课程基础知识,构建立体主干知识体系。“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学生只有掌握了牢固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进行各种思维活动。无论是在教师的教学中,还是学生的学习中,都要注重“点―线―面―网”的结合。第一步是对“点”的把握。教材每一课都是一个“点”,依据历史新课程标准,把握好每一课,就是对于“点”的把握。如在政治史部分,辛亥革命就是一个“点”,我们掌握好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和历史意义,就是对这个“点”的基本掌握。第二步,在掌握“点”的基础上,将相关的“点”串起来形成一条“线”。如将辛亥革命的基本知识与太平天国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知识联系起来,就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这条主线。第三步,将这些知识的“线”织成一个网“面”。如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这条主线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这两条主线,就形成了“近代中国社会演变”的一个大画“面”。第四步,要将每一个侧面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立体“网”。如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近代西方的人文精神”这些主线所交织成“近代世界演变”的大画面,再与“近代中国社会演变”这个大画“面”结合,就成了一个立体式的主干知识“网”。在形成了这样一个知识体系的情况之下,学生可以对于历史学科知识纵横联系、融会贯通,在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能力上会有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