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圆明园历史背景基本现状

圆明园历史背景基本现状

圆明园历史背景基本现状

圆明园历史背景基本现状范文第1篇

    研学主题:建国70周年-爱我中华 争做时代好少年

    研学时间:三天两夜

研学地点:明清宫苑、圆明新园春苑、梦幻谷、清明上河图、广州街·香港街

二、对象分析

《爱我中华 争做时代好少年》课程是适用于中学阶段的研学实践课程。

本课程是结合《浙江省教育厅等12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中规定,开设满足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形式,完成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和培育的目标。

中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自身思维意识的发展,会出现逆反心理、盲目崇拜、攀比心理等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因此通过因此丰富有趣的研学课程体验可以起到辅助学校教育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并且能在体验活动中接受知识的灌输。

三、目的地概况

新圆明新园(春苑)是清朝皇家御园的时代杰作,共有48个景园,占地4000余亩,它以《圆明园四十景图》为蓝本,花卉草木与建筑山水自然融合,组成一个以春为主题特色的大型皇家园林。先后被授予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基地、全域旅游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

横店影视城各景区历史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具备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优势、爱国主义教育优势、以及山水生态优势,根据自身优势,因地制宜,推出了一些列研学体验产品,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圆明园中园林的知识,了解清朝的皇家建筑特点,发现皇家园林的独特性;树立传统文化与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意识;

(2)了解影视拍摄演员的基本素养,了解荧幕背后的故事;

(3)了解长征途中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感悟长征精神的内涵,初步了解现代军事武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能力目标:培养青少年独立思考的能力,农业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沟通与倾听的能力及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员的舞台表现力和应变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学会感恩,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完善人格发展,并在活动中融洽学生关系,增进感情。

五、活动内容

爱我中华  争做时代好少年  

第一天

时  间

流程

图例

备注

13:30

到达

横店影视小镇

 

14:00-17:30

探寻

清明上河图

 

通过实地走巡清明上河图,探究我国宋朝的废话盛世的全貌

18:00-18:30

用晚餐

19:00

入住酒店

 

入住酒店休息

第二天

7:00—7:30

起床洗漱

7:30—8:00

早餐

8:10-9:00

到达

广州街·香港街

 

导游到达门口迎接,学生有序进入景区

9:00—9:30

探究放映机博物馆

 

跟随导游探究广州街·香港街,对于放映机博物馆进行探究

9:40

到达

明清宫苑

 

导游到达门口迎接,学生有序进入景区

9:50—10:20

影视兵器学习

 

通过影视与兵器相结合,引导学生乐于发现历史、研究历史、积极学习的精神。

10:30—11:00

 

八旗马战

 

以现场精彩纷呈的演绎,重现当年康熙大帝威慑三藩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再现大清帝国这马背上的王朝盛世 

11:00—12:00

用剧组快餐

12:30—15:00

拍摄微电影

 

通过导演的现场指导,拍摄一部属于自己的微电影

15:30—16:00

花车巡游

 

以历史长河为大背景,结合影视城演艺秀,将整副历史长卷展现在学生眼前。

16:30—17:00

用晚餐

17:30—20:00

梦幻谷

 

体验游乐设施带来的欢乐

观看中国首例灾难性实景演出“暴雨山洪”

20:30

就寝

第三天

7:00

起床

7:00—7:30

起床洗漱

7:30—8:00

早餐

8:00

乘车抵达

圆明新园(春苑)

 

导游到达门口迎接,学生有序进入景区

8:00—8:45

澹泊宁静

百工体验

 

澹泊宁静是清朝皇家体验农耕生活之地,在这里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件传统文化作品。

9:00—9:20

武林春色

非遗绝技

 

在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风光中现场观看非遗绝技表演

9:40—10:10

乘坐游船

 

 乘坐游船游览沿路风光

11:00—11:25

同乐苑

非遗大舞台

 

观看南北舞狮争霸等非遗绝技展演

11:30—12:30

用快餐

13:00

返程

圆明园历史背景基本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圆通寺;佛教文化;多元化

云南省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区,历史的推移,环境的变迁,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碰撞,产生了云南多种多样的宗教文化。在昆明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中, 圆通寺因其历史及影响力,在昆明城市结构和市民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处闻名于世的佛教圣地, 更是市民日常生活、岁时节日或逢人生重要关口之际经常选择前往的重要场所,已经成为众多市民精神中的一部分。长久以来,圆通寺的影响能力已经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圆通寺简介及文化背景分析

圆通寺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是云南省重要的佛教文化遗址。它位于昆明市区内的圆通街,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也是云南省和昆明市佛教协会的所在地,已有 1200 多年的建寺历史,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享有盛名。由于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夹在几大文化板块之间,在众多宗教文化的感染熏陶下,作为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圆通寺具有许多不同于一般寺院的独特之处。

圆通寺始建于唐朝南诏时代,初名补陀罗寺。“补陀罗”补陀罗迦,乃梵语音译,在佛教中被认为是观音菩萨居处。 据此推断, 圆通寺兴建之初应为观音道场,专奉观音菩萨。经过多次重修与增建之后,形成园林景色和宗教寺庙融为一体的佛教圣地。

A通寺殿宇依圆通山势修建,寺门临街,给人以 “到门惟有寺 , 入寺始知山 ” 的感觉。寺门外是凡世间的芸芸众生,寺门内则是阪依佛门的一片净土。进寺门后,不是上坡,而是沿着中轴线一直下坡,这种建筑布局在我国是极为少见的。大雄宝殿处于寺院的最低点,低于寺门10米左右。这种倒坡格局固然是受地形的影响,但寺院初建选址时不加避免,应已包含了某种特殊的观念,让人想到观音退水、伏镇罗刹等传说。寺宇坐北朝南,以圆通宝殿为中心,前有一池,两侧设抄手回廊绕池接通对厅,形成水榭 式神殿和池塘院落的独特风格。从建筑学上讲,它闹中求静,以小见大,并借背后螺峰山之景,形成别具一格的水院佛寺,在中国的造园艺术中具有独特的风格,被誉为 “螺峰拥翠 ”, 成为昆明八景之一。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圆通寺已成为云南人昆明人登高揽胜的妙境及祈求神明的佳地。圆通寺作为佛寺园林,保持了宗教空间的基本格局,维持了宗教空间 中轴对称布局以及寺院的宗教氛围。同时以其强大的包容性,合理的布置,相处融洽。圆通寺整体特点突出,是云南宗教园林的杰出代表。

二、云南宗教文化影响产物下的圆通寺相关分析

云南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在国内与、 四川、 贵州、 广西相连,对外与缅甸、 老挝、 越南等南亚国家接壤,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南方 “丝绸之路” 的主要交通线。作为西南丝绸之路的中心枢纽地区,因此云南既受到中土文化,同时也吸收印缅文化和吐蕃文化的影响。文化是没有国界性质的,它发展到成熟时段必然会向外进行传播,佛教亦然。由于云南的特殊地理位置,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必然成为各种文化的交汇点。在上,云南是南亚诸国同中原王朝交往的中转站,是彼此进行经济、 文化交流的驿站,各种文化在此交流、传播。佛教通过民间和政治上的交往不断从四面八方传入云南,云南的佛教接受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佛教体系。

宗教文化的多年碰撞,塑造了圆通寺以汉传佛教为主,兼融藏传佛教、上座部佛教的独特寺院。云南佛教独有的“两系三传”,使圆通寺更加成为一座独具特色的佛寺。其主体建筑为汉式风格, 铜佛殿为东南亚风格,配以密宗殿的藏式装点,佛教 “两系三传”风格集于一寺。圆通寺作为一种文化的物质载体,与云南本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政治宗教、文化习俗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不仅传承了建筑风格上的传奇技艺,更重要的是展现出一个中原文化、东南亚文化、印度文化交融产生的佛教文化艺术品。使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到这种文化财富,并且保护和传承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

世人敬香,通常心有所求:或求财求福,或求病愈身安、老少健康,或求生子生孙、人丁兴旺,或求谋事顺利、升官发财,或求丰衣足食、岁检人丰……圆通寺的存在正是满足了众多信众们的诉求。用不同的方式 , 对生命和世界作出诠释,对现实世界的人类具有明显的启迪、安慰、寄情的作用。它能适应人们不同层次的精神需要,包括获得慰藉的需要,摆脱恐惧和孤独的需要,群体交往的需要,追求平静的需要,情感宣泄的需要。

三、圆通寺佛教文化下的音乐形式

宗教仪式与音乐艺术相伴,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人类初期就将宗教及音乐的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杨荫浏先生说:“正因为音乐艺术有强大的感染力,所以古人常将音乐的起源归之于神明的作为,视音乐的效果,为有巫术的作用。”佛教仪式中的音乐,也具有这种人类的共性心理,起源很早。“梵呗”即是古代印度宗教的曲调。现在中国佛寺中流行的佛乐,是从古代印度的“梵叹”经过漫长的演进,吸收并融合了中国古代乐曲及民间音乐形成的。

昆明圆通寺佛曲音乐是大乘教传派(亦即汉传佛教),佛曲音乐是宗派承袭式的。其佛事音乐中,没有云南地方性的音调及个人新创的曲调。所唱的各类佛事中的音调,主要是采用的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印行的部分。这些曲调的具体运用,与各类礼仪佛事相对应,相互交融流通。圆通寺佛事音乐状况,基本反映了昆明城区及近郊的情况。昆明的圆通、华亭、沐竹三寺,可谓是昆明地区最大、最具佛教权威的三个大寺。这三个大寺,都有正统的佛教宗传及佛寺制度。逢到一些佛教节日及礼仪,如小型拜忏,各佛圣诞日,有的寺里自己举行,有的由佛协出面,联合各寺及昆明居士林共同举办。在这些礼仪程式中,三个大寺及居士林所用的佛事音乐,均统一用圆通寺经常唱诵的经赞曲调。

四、结语

圆通寺是云南佛教文化的一个强有力代表。云南佛教文化与其他文化一样, 也经历了兴盛衰微的不断交替。就总的趋势而言, 当其能较好地吸纳其他文化因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时,就会兴旺,就会发展;反之,就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这与云南的民族文化发展历程别无二致。历史告诉我们, 坚持开放,传统文化不断吸收新的营养, 在呈现多样性的同时, 又不丧失其固有的文化精髓是其最佳的发展模式。云南佛教文化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云南民族文化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还必将这样走下去。

【参考文献】

[1]赵伯乐.云南佛教文化的多民族性[J].思想战线,2001(04):89-92.

[2]高岩.明代云南佛教文化现象探析――《徐霞客游记》读书札记[J].黑龙江史志,2009(17):22-23.

[3]王祖力,朱勇.昆明圆通寺佛寺园林景观分析[J].现代园艺,2013(06):75.

圆明园历史背景基本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休闲 人性 生态 文化 金花茶主题

一、项目概况:

规划用地基本位于防城港市防城区的中心地段,现状由一座山体和防城区汽车总站构成,略呈扇形。山于用地的北面,汽车总站位于用地的南面,规划的广场即位于汽车总站的位置,从空间格局上看,用地资源条件十分丰富。广场用地长约二百米左右、宽为二百三十米左右,总面积约为四万一千平米左右;基地东北面为高差约二十米左右、面积约为一万四千平米左右的圆形山体,山体上长满茂密的树木植被,山顶为防城区革命烈士陵园;基地北面为城市商业地带,西南面与东南面为防邕大道和防钦大道两条城市主干道的交汇处,东面与西面为城市居住区。其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平坦,空间开阔,人流密集,商业氛围浓厚。

二、设计目标:

防城区休闲广场方案,广场的主要功能是防城港市防城区人民休闲广场,以防城港市闻名中外珍贵的金花茶作为广场主题,同时也可以兼具防城港市每年举行金茶花节日盛会分会场广场舞台或日常广场汇演的使命。

三、方案构思:

依据项目基地的现状地形地貌空间与防城港市防城区休闲广场的主体功能和金花茶文化主题相结合进行整体设计。金花茶花色金黄,花蕊橙红色,形似椭圆,与广场基地空间形状成椭圆形非常吻合,东北面的山体形状也为椭圆形状与广场形状相互呼应,犹如防城区市中心两朵盛开的金花茶理念浮现,构成广场椭圆形放射状的现代广场构图机理。

四、设计理念:

防城区休闲广场由:A、中轴线景观B、金花茶文化主题C、主题广场标志性景观D、商业与服务配套E、红色文化、海洋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瑶族文化)、山脉高原文化等即地方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相互结合。

中轴线景观是广场设计结构的原则,以北面坡势高的山顶中心烈士纪念园与中心金花茶图案旱喷集散广场形成主轴线视觉景观,中心旱喷集散广场与主题雕塑形成次轴线视觉景观。长满郁郁葱葱的林木的山体延伸了防城区休闲广场金花茶主题的景观背景空间,休闲广场同时也丰富了绿色山体及山顶纪念景观的前景空间。金花茶文化主题主要表现在整个广场从平面构图、立体构架、雕塑小品等的三维视觉空间景观都是由金花茶自然形体概念抽象而生成。主题广场标志性景观为布置在垂直广场主轴线的次轴线入口处的喷泉主体雕塑,它是代表防城区文化的重要标志,是广场的灵魂物。商业与服务配套主要是以改造广场东北面的原有商业建筑和新建商铺、公厕等配套服务的特色构筑物。红色文化主要集中在山顶烈士陵园区域。海洋文化主要体现在喷泉、沙石铺装、小品构筑物、曲线的广场纹理。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瑶族文化的特色文化应用在广场雕塑、小品、花池、灯柱、座凳、铺装等装饰图案的特色设计。山脉高原文化是对广场与背景山体的高差巧妙处理运用。让历史与现代、传统与人文,自然与人工有机结合成一体。

五、功能分区:

防城区休闲广场根据其基本功能由椭圆形中心广场成对称布局共布置划分了十个主要功能区: 一、中心旱喷集散广场区(广场正中心):可满足大型集会需求,并设置有旱喷泉,二、舞台表演区(广场正北面):供节假日表演节目使用,三、主题雕塑水景区(广场正东面):以大型主题雕塑为中心,结合水景布置,形成广场和民俗商业街的焦点,四、文化长廊区(广场正南面主入口两边):可展示防城区的金花茶文化、海文化、大板瑶文化、山地文化、历史文化、古迹文化等等,使人们更直观的了解防城,五、民俗文化商业区(广场东北面):利用现有建筑进行改造,出售民俗产品、当地特产等, 六、休闲健身树阵广场区(广场东面、西面):可满足老年人健身、下棋等娱乐活动需求,七、儿童娱乐区(广场西南面):设有供儿童玩耍的游戏器械及沙池等, 八、阳光生态草坪区(舞台表演区正东面、西面):可满足市民休闲、聚会、娱乐等需求, 九、停车区(广场西南面、东北面):分为非机动的小型停车区和机动停车区来完善配套服务,十、烈士纪念园区(舞台表演区正北面):主要是对山顶和山体环道的铺装与休憩小平台进行局部增设或改造设计。

该方案以向心椭圆形构图为主,很好的顺应了地形特点,构图圆满、大气,使功能分区明确。硬质铺地与绿化相互穿插设置,每个区具备特定的功能,可满足市民多样的选择。广场文化的外在表达主要是通过地面铺装雕刻文化图案、浮雕文化墙、文化长廊(景观金茶花构架)、雕塑等手法来体现。

六、植物配置

根据防城区休闲广场整体对称布局和不同功能分区来进行丰富多样的乔、灌、草等花木植被相结合的植物配置,点线面组合搭配,绿化配植乡土化,多用地方树种,多用变色叶树种。中心广场区种植高大稀疏通透、整齐划一的成对称布置阵列式乔木,休闲树阵和迎宾区种植具有整体环境氛围和季相色彩变化的植物,对山体绿化锦上添辉,注重人在不同空间场所中的心理体验与感受的变化。形成疏密、明暗、动静对比,并充分利用人工灯光、雾气等创造出特殊效果。使广场休闲、开阔、简洁,现代、人性、文化、生态、自然等特性更充分优美的展现出来。

七、结束语

防城港市防城区休闲广场作为现代化的市中心城市广场,将会塑造防城区的城市形象标志、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活动需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将成为一个休闲型、标志型、生态型、文化型和整体型的独具魅力的市民广场。

参考文献:

1.王珂,夏健,杨新海编著. 《城市广场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刘蔓编著.《景观艺术设计》.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圆明园历史背景基本现状范文第4篇

2010年,圆明园被焚150载,报纸杂志大做专刊专版,社会上也搞了不少活动,但一阵风刮过,一切又陷入沉寂。也许是那场大火,烧光了圆明园的福气,她备受关注的时候,肯定是被负面新闻与唇枪舌剑笼罩的时候。2011年11月,北京市人大科教文卫体委员会提出开展“恢复重建圆明园”论证的建议,让这座万园之园再度淹没在口水中。

翻阅档案,笔者惊讶地发现,“保留废墟”还是“整修重建”,这个争论竟然已经持续了30年。只不过最近几年,这种争论愈发超出了学者专家的范畴,成为了全民参与的口水战。理不辩不明,但圆明园的前途问题,却在这30年越辩越模糊,越辩越背离。究其原因,是因为争辩双方压根儿就没有站在相同的讨论平台上,各种常识缺失与混淆,让讨论只能是自说自话。

园子是怎么毁坏的,园中保留下了多少遗产,修园的宗旨和方案是怎样的……甚至连圆明园是什么,都亟待梳理。

一个经典笑话在坊间流传多年:一老师问学生,圆明园谁烧的?学生答:反正不是我烧的。笑话的笑点,正是这学生对常识的缺失。然而,“圆明园是谁烧的”这一看似简单的常识问题,真的是尽人皆知的吗?

笔者在2011年12月,利用个人微博了一个投票,邀请各位网友在不查阅资料的情况下,不假思索地回答“圆明园是谁烧的”。可供选择的选项有“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以及“日本侵略者”等5个。在一周时间内,共有106人参加投票,仅65人选择了正确答案“英法联军”。投给错误选项的41人中,有28人选择了“八国联军”。如此的常识错误不仅存留于普通网友之中,就连一些拥有高学历的学者,以及发行量、影响力甚大的“主流媒体”也是如此。其实,如果这些人没有丢掉自己的小学历史课本,就可以在上面找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字样。而在初中的语文书上。还能读到法国文豪雨果痛骂“来自欧洲的两个强盗”的那篇《致巴特雷上尉的信》。

是的,英法联军烧毁了圆明园,但是坐在倒卧于草丛中的大石块上、仰望残破的大水法时,你脑中是否曾生出一个疑问――仅一把火,就把这座曾经的万园之园烧成了这般模样?

在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的家中,他向笔者展示了其收藏的一批圆明园老照片。这些照片拍摄于圆明园1860年被焚毁之后。都出自欧洲摄影师之手。带给人的震撼非常巨大。因为你能看到,直到20世纪20年代,西洋楼的远瀛观还是一组拱门,而如今就只剩下了几根柱子。此外还有众多美妙的中式建筑,如今已经只剩地基,令人浮想联翩。

“1860年火焚后,圆明园还保留了大量建筑,景观遭破坏的程度还要更小一些。”刘阳说,“即便是火焚后,园子的精美程度也远超颐和园。如果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北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的名额的话,被焚的圆明园一定能顺利当选。”

在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清宫档案上,可以清楚地看到,1867年,圆明园被焚7年后,清廷就已经开始考虑修园。1873年。同治帝正式下修园谕令,结果遭到恭亲王奕诉和李鸿藻等王公大臣反对,小皇帝为此事甚至一度赌气要剥夺奕诉的世袭亲王头衔。最后,因为舆论及财力问题,1874年同治帝下诏“无限期停修”。而直到1875年他驾崩后,圆明园的修复工作才真的彻底终结。可以想象,如果同治时期的圆明园和现在的一样,小皇帝和两宫太后又怎么会妄想,以当时清廷的力量能在短时间内重修起来呢。

雨果在《致巴特雷上尉的信》中,将掠夺焚毁圆明园的英法联军斥为“两个强盗”。其实,如果以国别来判断强盗的个数的话,应该是三个。众多历史资料证明,从1860年焚毁。到20世纪90年代间的130多年间,圆明园的劫难一直持续,而且后来的劫难,远比那次火焚更严重。最后的结果是,中式建筑湮没、景观系统破坏殆尽、西洋楼遗迹残缺不堪,圆明三园沦为荒地、农田。而实施这一破坏的“强盗”,竟是历代的中国人。

事实上,从1860年火烧圆明园时起,就能在破坏者队伍中,频繁看到中国各阶层民众的身影。1860年10月,内务府大臣明善上奏咸丰帝,圆明园起火后,附近的强盗和窃贼都潜入了园中,偷取他们认为值钱的一切东西。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不少从北京城溃败的清军,混杂着各地土匪涌入圆明园,进行再次抢劫。而这种抢劫的真正高峰竟然是在八国联军撤军之后。例如1900年秋冬之交,有近百名旗人手持斧头和铁锹两次闯入圆明园,拆毁建筑物,用马车运走木材,并砍掉园中巨大的树木来卖钱。这一年中,类似的破坏数不胜数,据历史资料记载,在圆明园附近的清河镇,从园中拆下来的窗框和柱梁竟堆成小山,等待选购。这一次掠夺,让圆明园不能再称得上是一座“园林”,而仅仅是个遗址了。可之后的更多次劫掠,让遗址朝着荒芜的方向发展。

1915年,中国已经进入民国时代。如果说圆明园此前还有一丝“皇家”光辉笼罩的话,这时随着溥仪逊位已丝毫皆无。1915年,为了装饰北京城的正阳门,国民政府内务部从圆明园安逸堂搬走一对石兽。北京的军官为了装点各自的宅邸,累计向溥仪索要了51块圆明园太湖石(当时京北皇家园林仍归逊帝使用)。1924年,从园中搬走了不计其数的汉白玉石材。去修建他在辽宁的墓地。

破坏圆明园的不只是这些“强权机构”,甚至连北京南城的“龙泉寺孤儿院”这种典型的弱势群体单位,都要走了不少墙砖和太湖石。而管理燕京大学的牧师们,也从圆明园运走了华表等工艺品搬到燕园(今北京大学校园)中,还美其名曰是在“保护文物”。1929年,北平特别市政府在九州青晏岛上建起了“三・一八烈士墓”,三・一八惨案中被枪杀的刘和珍等人就下葬于此。缅怀先烈的用意虽好,可这座墓地却占用了奉三无私殿的原址,使用的石料也是采自正大光明殿的废墟。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博物馆老馆)在1930年也从圆明园拿走了华表、石狮和两块石碑,成为北京城内保留圆明园遗物最多的单位。这些遗物,大多至今仍暴露在阳光之下,待人评说。

在文物、建筑和景观破坏殆尽后,圆明园的河湖土地也遭到进一步的蹂躏。北京日占期间,饥饿的农民、前清宦官、落魄旗人,将园子变成了农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农业行为的破坏更加严重,山丘夷平、湖泽填平、耕牛遍地走、鸡鸭满池游。期间,残存的围墙被拆除、数千棵在此前劫难中幸存的古树被砍伐。即便是到了20世纪末,圆明园西部还盘踞着数千名当地村民和外来人口,园子的核心地带甚至还有所谓的“圆明园艺术家村”。

直到1979年,政府才重新意识到圆明园的珍贵价值,并把她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可真正而全面的保护,至今也未能完全实现。破坏虽有所收敛,却也一直没有停息。刘阳告诉笔者,在圆明园列为重点文物的那一年,正大光明殿依旧是海淀区的垃圾总站,海淀区居民从圆明园拉石料盖房子的情况也在继续。直到今天,盘踞在圆明园西南园址上的两个自然村以及

占地庞大的北京101中学的腾退仍遥遥无期。

回望西洋楼仅是点缀

圆明园重修之说一出,之所以会遭到那么多人的反对,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心中想到的是要把那些欧式石制建筑复原。这种复原无疑是荒谬可笑的,不但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重修后也远没有现在的样子更具审美与教育意义。但圆明园就等于这些欧式建筑吗?

随便找一张圆明园的旅游图,或者直接去BAIDu或G00GLE卫星图一看便知,圆明三园是350公顷的偌大一个园子,欧式建筑――西洋楼部分仅占2%左右(7公顷)。这组欧式建筑虽是中国人第一次仿建欧洲园林,但对于整个圆明园来说只是小小的“园中园”。可由于占园子98%面积的中式建筑在历次破坏中面目皆非,西洋楼相对来说保持较好,故而反客为主,成了圆明园的象征。

各种艺术品、宣传物、教科书、影视剧用西洋楼来代表圆明园本无可厚非,但这样做的负面效果也非常明显,那就是政府、学术界以及公众对“真正的”圆明园忽视甚至无知。上个月,笔者曾对圆明园游客进行随机采访,有相当多的人不知道圆明园事实上是由三座园子――长春园、绮春园、圆明园组成,而且其中不少人表示,以为“进了大门就能看见西洋楼”。在这次圆明园重修的争论之中,这一点带来的遗憾暴露无遗。

在长春园、绮春园、圆明园的交汇处,是一个三岔路口,如今那里有一个电瓶摆渡车站。整个圆明三园规模过于庞大,确实需要这样的小车来帮助一些体力不好的游客往来于景点之间。但其实仔细注意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小车的目的地其实都是向北直达位于长春园北侧的西洋楼。而从三岔路口向西的一条小路,寂静无比,如果不是沿途墙壁上贴满了各种用来“引诱”游客的介绍图片,很可能会被认为是未开放地区。但即便如此,大多数游客也只是看看,极少有人前去看个究竟。殊不知,这条小路通向的地方。正是昔日圆明园的核心地带――九州景区。

九州景区位于圆明三园中圆明园本园的南部,雍正时期始建,乾隆时期建成,是乾隆钦定的“圆明园四十景”的重中之重。主要有“正大光明”,以及“坦坦荡荡”、“镂月开云”、“勤政亲贤”、“九州清晏”、“天然图画”等十多组景观。如今各种清宫戏、穿越剧充斥于荧幕,其中绝大多数的布景是紫禁城。但其实皇帝每年更多的时间是在圆明园、尤其是九州景区生活。以乾隆四+年(公元1775年)为例,皇帝在圆明园居住了168天,在紫禁城仅105天。由此一来,圆明园事实上就成了清朝从雍正到咸丰150多年间中国的决策中心。所以,在皇帝办公的正大光明殿前,还设有内阁、六部、翰林院和宗人府等主要政府部门的办公场所。

正大光明殿后,是一个巨大的池塘,其中有被称为“九州”的9座人工岛屿。九州源自《尚书・禹贡》,是中国人对世界的一种最古老的认知,后来就变成了国家的代称。皇帝的寝宫在九州最中心的“九州清晏”之上,寄托着一种天下太平、安枕无忧的盼望。九州清晏东部的“天地一家春”建筑群,正是传说中慈禧太后与咸丰帝“相知相恋”的地方。

特别应该说明的是,圆明园和今人所熟识的颐和园非常不同,颐和园依山傍水而建,而圆明园几乎是“平地起景”,充分发挥想象力,没山就堆土、没水就挖池。正如雨果所说,是“梦幻艺术之崇高典范”。九州景区西部的“坦坦荡荡”就是其中一个典型,这里曾是园中最大的一处观鱼之所。方形鱼池内建有敞榭,观者游于上,仿佛走入鱼群中。鱼池内建有太湖石围成的鱼窝数个。冬天池水虽结冰,但鱼窝内却温度较高,不会冻住,鱼儿就可以在那里过冬。这种设计,在清代皇家园林中非常少见。更妙之处,就是坦坦荡荡的金鱼池如今仍然保存十分完好。2003年,圆明园管理处对其进行了考古挖掘与初步修复,昔日奇趣之景重现今日,当年的皇家鱼池之中又有了小鱼游弋。

坦坦荡荡西侧的另一组建筑虽规模不大,但却占了我国历代皇家园林中的“独一份”。在一片池水中,矗立着一个不规则的怪异房子。只有从高处或者远远望去才能看出来,这座房子呈“”字形。圆明园中,雍正皇帝最爱此景,长期在此生活、悦乐,并钦题匾额“万方安和”。字殿内布局巧妙。就拿看戏这件事来说,戏台在西北殿,

“观众席”却在正西殿。跨水隔空观戏,很难再找出第二处了。

九州景区如此奇妙的景观,虽大都倾塌,但21世纪初经过初步整理后,景观水系和个别建筑已初具美感。再加上摇曳的芦苇、凄美的残荷,整个景区意趣非凡。可是笔者徜徉此处一下午,除三四名工作人员往来忙碌之外,竟再无一游人来此游览,实为憾事。

拯救不整修无从保护

九州景区虽美而无人问津,其原因也并不难懂。在与几名锻炼身体的老者闲谈时,他们大都表示,九州虽好,但比较远,而且冷清,地面建筑景观稀疏,和西洋楼相比,略逊一筹。再者游客大都慕西洋楼之盛名而来,虽多交一份园中园的门票,也不会觉得亏。而九州景区虽然不另收门票,但常见从那里回来的游客大呼“上当”,因为没看到什么值得合影留念的地方,却白白费了腿脚。最后的结果,就是西洋楼越来越热、以九州景区为代表的中式园林越来越冷,圆明三园在公众心中的形象与其本原愈发地背离。

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王道成教授直言,这种遗憾,皆是“重修”遇阻的恶果。作为中国圆明园学会的常务理事,他亲历了圆明园遗址公园的成立,以及30年来的历次重修争辩。

主攻清史的王道成与圆明园本无瓜葛,20世纪70年代一个偶然机会,他受邀帮助颐和园撰写一本介绍书籍,在昆明湖畔住了一年,才渐渐对一街之隔的圆明园产生了兴趣。因为,毕竟三山五园是一个整体,无法孤立地研究与欣赏。1975年,王道成第一次探访圆明园,他形容当时的这座万园之园已是“万荒之荒”,进出随意,没有任何管理,看起来像是农村。而事实上,这里也确实住着5000多农业人口,有养鸡场、养鸭场、水田、早田,说农村是名副其实。圆明园中最大的水面福海,当时变成了一片稻田,可谓“沧海桑田”。王道成坐在“岸”边,看着稻浪、听着蛙声、蝉鸣,如何想象也想不出皇家园林的迹象。

直到1980年,圆明园被焚120周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园林、建筑、历史专家在北京开了一个研讨会。其中有历史地理学大师侯仁之等名家,王道成也是其中一员。据王道成回忆,侯先生本来是主张维持原状的“保护派”,但经过这次研讨,并亲自到圆明园考察后,他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按他的原话说,就是“消极地保护是保护不了的,必须积极地保护。”最后专家们形成了一个共识,起草了《保护、整修及利用圆明园遗址倡议书》,并得到了宋庆龄、、荣毅仁、叶圣陶、巴金、赵朴初、王世襄等1000多名国家领导人和专家、学者的联名支持。侯仁之还亲笔撰文,提出了“以水为纲、以木为本”的第一步重修方案。

然而,让这些怀揣善意的学者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倡议书一经发表,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尖锐批评,其中不乏名家。例如,鲁迅的弟弟、时任民进中央主席的周建人就在

《北京晚报》撰文,称1958年杭州有人要重修雷峰塔,嘱咐他“鲁迅曾写文章说雷峰塔倒掉象征着妇女的解放。所以万万不能重修”。所以如今看来,圆明园也一样不应该重修,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四化建设上去。而比《北京晚报》更有影响力的《人民日报》则刊登了一条署名为“段运怀”的评论文章称,国家尚有上千万待业人员、山区老区居民生活水平仍低、职工干部工资和城市住房紧张状况还没有解决,重修圆明园这等有“名无实的”遗址实在是不合时宜。

支持圆明园重建的学者有人忌惮《人民日报》的影响力、有人畏惧周建人的德高望重,陡升退却之意,当时年轻气盛的王道成却站出来撰文予以批驳。他认为,无论是鲁迅还是,谈雷峰塔都不是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其社会意义出发。再说雷峰塔无论从规模还是历史地位上,和圆明园根本不可相提并论。另一方面,《倡议书》中并没有说“重造”圆明园,而是以保护为主、依需要和可能性逐步整修和利用,与“四化”建设并不矛盾。

但是令王道成遗憾的是,这次每论并没有让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回到耐心对话的轨道上,反而是莫名其妙地推生出了所谓的“重修派”和“废墟派”(或“保护派”),将圆明园的前途,片面地定位为“全面重建”或“保持废墟”两条路。

口水战在两条略上越走越远,圆明园的保护却在岔路口上举步维艰。

学术界一方面在争论,业已成立的圆明园遗址公园一方面在进行整理工作。可园子有很多历史包袱,例如前文所述,曾有几千农民居住其中,要保护遗址,整修重建,就要先解决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问题。其中有不少人,转变为了遗址公园的工人。为了解决如此多员工的工资福利,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圆明园开展了一些和遗址公园身份不符合的经营活动,例如在大水法前抬花轿,不伦不类的“原始图腾展”,以及游乐园等。此时恰逢香港导演李翰祥执导,刘晓庆主演的电影《火烧圆明园》热映,圆明园一时游人如织、备受关注,前面所说的那些可笑的游艺活动,遭到了很多人的鄙视。

反对整修圆明园的声音由此再起。这次打头阵的是著名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的叶廷芳研究员。1995年,他在《人民日报》撰文,称整修圆明园的工作是“将国耻变为摇钱树”。王道成一方面为圆明园遗址公园艰难维持感到无力,一方面感叹于社会各界对这座园林的误解已经日益加深。整修圆明园的反对者一方面是将园中一些经营性项目和整修圆明园画了等号;一方面是因为对圆明园了解太少,把西洋楼和整个圆明园画了等号;同时又将有选择地整修圆明园与原样重建圆明园画了等号。这样的错误,在此后的历次争论中不断重现,王道成等人的解释却一次次淹没在反对者义愤填膺的呼喊之中。

对比20世纪80年代的照片和如今景象,就可以看出,圆明园的整理、保护虽然进行得有限,但收效巨大。例如河道湖泊已经疏浚,福海从当年的稻田重新变成了浩瀚水面,西洋楼也经过整理,从纯粹的荒芜杂乱,变为有序肃穆之景象。重修其实在圆明园也有所尝试,例如西洋楼景区的黄花阵迷宫,就是完全重修的。如今成为了非常受欢迎的景点之一,在残破的大水法、远瀛观之侧,并无突兀之感,反而能让游人体验万园之园当年的胜景。

如今,关于圆明园的争论已经从学术界走向了民众,争论的平台也从报纸走向了电视台、互联网。作为王道成的“私淑弟子”,刘阳除了研究圆明园外,也一直在为圆明园的保护与整修奔走。20世纪末,他创办了第一家系统介绍圆明园的中文网站“圆明沧桑”。如今在微博上,他扛起了为重修辩护的大旗,与各路“废墟派”们唇枪舌剑。他现在最感到苦恼的,就是重建肯定是有选择的,西洋楼部分绝对不能动。另98%的中式建筑,也只能挑一些精品的、易修复的进行修建,可“废墟派”们听不进去这些话。

有一些反对的声音称,重修圆明园是为了发展旅游等商业利益,但王道成和刘阳都表示,重修其实就是保护。

“废墟派”所说的“让废墟静静地躺在那里”,对于一两座独立的建筑尚有可能,对于一座那么大的园林则并不现实。刘阳就举了畅春园这个“血淋淋”的例子――这座皇家御园和圆明园、清漪园(后来的颐和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同属“三山五园”,同样在1869年时遭到了毁坏。但如今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都还是美丽的园林,圆明园虽已成遗址,但毕竟还有迹可循。可畅春园去哪里了呢?在北大学习工作过的人一定知道,北大东门对面有个畅春园食堂,而许多研究生住在名叫“畅春新园”的宿舍区。而这座园子的原址,就在北大以及周边地区。如今,这座曾经的皇家园林,变成了大学、居民区、体育场、电脑城……谁还能想起这是康熙帝一生最爱的园林呢,谁还能想起这就是雍正即位疑案的发生地呢?片瓦无存,园子就成了地名,再过几年,地名也消失了,就真变成了“四大皆空”。空空如也,何谈文物保护,何谈纪念国耻?

圆明园从初建到被焚,走过了150多年;从被焚到今天,又走过了150多年。前150年。圆明园从小变大,从朴素到辉煌;后150年,圆明园从兴盛到破败,从有到无。300年是5个甲子,新的轮回理应开始,圆明园早就应该驶向她的下一站。国家的强大,保证了外敌不会再到首都来毁坏艺术的精品;社会的进步,人们也理应不应再公然对祖先的遗产进行破坏。是放下争议、耐心对话,为万园之园开拓美好的未来?还是继续在沟通不畅、常识缺失的情况下,为了一己之见而争论不休?

也许解决之道,在这座万园之园的名字之中。

圆明园历史背景基本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符号;现代景观设计;厦门市;区政府

1 中国传统符号

1.1 中国传统符号的定义

中国传统符号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先民就开始用图形符号来表达感情、传达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的传统符号就是指世代相传有一定特色的思想、道德、风俗、心志、文化、艺术、制度、技术等等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因此,传统文化符号即为能承载这些文化意义的媒介,表达传统文化信息和意义的语言或非语言的符号。

1.2 中国传统符号的分类

(1)动物篇。中国传统符号的题材非常广泛,其中动物纹的应用非常常见。比如四禽瑞兽、羊(与“祥”字通用)、龙凤也是人们常用的题材、鱼与“余”同音,“年年有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蝙蝠、仙鹤等代表长寿的意思,也常被人们用在设计中,另外还有貔貅、玉兔、蝉等也随处可见,它们都有美好的寓意,通过这些图案可以表达出设计者的情感。

(2)植物篇。人们最为熟悉的应该是四君子图,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形象,一直为世人所钟爱,同时也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他们那种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被世人所推崇。

(3)文字篇。中国传统的文字符号一般都是指基本含义吉祥,或者引申含义吉祥的文字,或者是在人们的生活习俗中赋予了某种吉祥意蕴的字。例如,福是最美好的字,是吉祥意义最丰富、最淳厚、最典型的代表;禄与“路”谐音,表示路路通,各路畅通。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文字更是最能直接的表达出人们的心中所想。

2 中国传统符号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和作用

2.1 丰富景观细节

景观细节的设计更能体现出设计者的水平,一件作品,不管规模多么恢宏大气,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就不能称之为好的作品。景观的细节设计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会让整个设计更加丰富多彩。景观设计的本质就是文化再现,在景观的细节上融入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可以留给使用者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景观的细节设计。

2.2 增加文化底蕴

每个城市有自己的文化,文化可以说是城市的灵魂,传统的符号元素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设计应该作为文化底蕴的载体,充分而恰当地体现出该城市的历史人文特色,体现该城市的文化底蕴。因此,在设计中选取一些当地传统的文化元素符号,通过抽象简化、化繁为简的艺术手法的处理运用在景观中,才能更好地体现当地的文化底蕴。

2.3 突出地域特色

每座城市的气质中都散发着它特有的历史、风格、民俗等特色文化味道。路易斯・巴拉甘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意识,他认为,缺乏地域差别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国际风格会毁灭文化的个性和品位。景观设计是当地传统文化的载体,设计时应当尊重这些传统,创造出能体现地域特色的现代景观设计。

3 中国传统符号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1 平面布局

厦门市翔安区政府广场位于翔安区祥福路和新兴路的交汇处,市政配套非常成熟,交通也十分便捷,周围有酒店、居民区、购物广场等,人流量大。本方案以中国传统符号为切入点,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体现出中国的传统符号。中心广场是视觉的焦点也是设计的重点,所以在平面设计中借鉴了中国古典园林中漏窗的形式,环状的亲水区域扩大了水域的面积,周围辅以中式观景亭和冰裂纹的铺装,用这些元素进行中心广场的景观设计,最大限度地体现出中国传统符号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2 园林铺装

铺装中采用中国传统的符号进行设计,不仅起着装饰路面的作用,而且符号因环境、场所的不同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本方案中,次入口的设计采用的是石汀路,中间的铺装设计成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和文字,凸显厦门市翔安区的城市特色,让人们一进入公园就会有归属感。这些吉祥图案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同时也强化了设计的主题,使人印象深刻。园林景观设计铺装中常用

3.3 洞门设计

洞门设计在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中最为常用,洞门可以起到分割空间、装饰建筑立面、供人通行等作用,在设计时一般以圆形为主,寓意圆圆满满。因此在本方案的设计中也采用了圆形洞门的设计形式,底座用两级台阶抬高,圆形的洞门用石材做成,两边是白色的墙体穿插仿古木条,营造质朴的感觉,两边白墙做了圆形的镂空,和主体的圆形洞门想呼应,上面雕刻文字,内容为厦门市翔安区的简介和地域特色,宣传翔安区的当地文化。

3.4 景墙设计

景墙是园林中常见的小品,其形式不拘一格,功能因需而设,材料丰富多样。本方案中,景墙一的灵感来源于厦门的市花三角梅,把三角梅的元素符号运用在水池的背景墙中,鲜艳的颜色使人印象深刻,突出了地域性;景墙二的设计元素是以翔安区历史名人为题材,将他们的肖像雕刻在景墙上供人们学习了解,加强人们对历史的了解。通过对当地的传统符号的归纳提取,运用在景墙的设计中,突出了当地的文化底蕴,

3.5 景观小品设计

厦门作为一个美丽的岛城,渔业资源非常丰富,翔安区更是以文昌鱼作为特产闻名于世。文昌鱼的营养非常丰富,深受侨胞的喜爱,素来有“尝鱼思乡”之说,由此看来鱼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海洋世界”的设计元素以鱼的造型为主,既发扬了翔安的民俗文化,又能与本次的设计主题相吻合,为整个空间营造了活泼生活的氛围,满足人们对美好环境的追求,既有观赏功能又兼具精神功能。

4 结语

随着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越来越成熟,设计师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上,都致力于在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宝库中寻找灵感,但又不墨守成规,运用现代景观设计的理念对其进行改造和提升,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景观设计。在设计中运用中国的传统符号,可以加强环境的历史连续感和乡土气息,增强环境语言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王晓俊.西方现代园林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 张绮曼.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3] 过伟敏,史明.城市景观形象的视觉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4]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5] 吴风.艺术符号美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相关期刊更多

光源与照明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三明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三明学院

茂名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茂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