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

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

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

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范文第1篇

18世纪,通过传教士的书信,圆明园引发了欧洲人对中国园林的震惊、向往,随之一度掀起了中国园林热。20世纪以后中国开始有更多的人关注圆明园,收集资料,举办展览,勘测遗址。1930年以后研究论著增多。1980年以后,进入研究高潮,针对圆明园的历史、建筑、造园、旅游、文物保护等方面、专著。进入21世纪后,引入了“总体史”的理念,采用多种类型的研究方法,揭示出这座皇家园林的独特性。今天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通过虚拟复原的手段,可以将圆明园辉煌壮丽的形象展现出来,同时建立数字档案馆、网站,研究成果。这样的做法不仅适用于圆明园,而且可以成为“大遗址”保护与展示的新途径。

对圆明园的研究

对于圆明园的研究,是从18世纪传教士寄回欧洲的书信开始的,当时这些传教士以圆明园为例,报道园林中的景物,涉及园林总体风格、山水尺度、环境特征、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等。后来,人们逐渐厌倦欧洲园林的几何形图案,开始关注自然式园林。建筑师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1723-1796)便把“中国式”园林植入欧洲,并发表了有关的专著,使对中国园林的研究进一步深化,随之在欧洲掀起了一阵中国园林热。

王致诚神父( P.Jean-Denis Attiret,1702-1768)1743年写给巴黎友人达索( M.D’ Assaut)的信,详细描述了圆明园的景物,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圆明园造园艺术风格和手法的综合印象,并与欧洲园林作了比较。他写到,“离宫里的人们几乎处处喜欢美丽的无秩序,喜欢不对称”,跟欧洲“处处喜欢统一和对称”截然不同,感觉到圆明园具有“成自天然”的特点,称圆明园为“万园之园”、“人世间之天堂”、“神仙宫阙”。

1752年这些书信以《中国第一园林特写》的书名在英国出版。1767年蒋友仁神父( P.Michel Benoit/Benoist,1715-1774)给巴比翁(M.Papillon d’Auteroche)的信中,具体地描述了圆明园中的建筑、山石、花木等众多层面。他说:“你看到了一个景,它的美丽打动你,使你迷醉,而走过几百步之后,又有新的景在你眼前呈现,又引起你新的赞赏。”他特别描写了园中的村舍和买卖街,“花园里有种稻麦杂粮的地方,农民住在村中,……花园里还有两侧全是街道的商店……”,他认为“中国人成功地运用艺术去使自然完善”。

1757年英国建筑师钱伯斯在《绅士杂志》(The Gentleman’s Magazine)上发表了《中国园林的布局艺术》(Of The Art of Laying out Garden Among the Chinese)一文,称“中国人的花园布局是杰出的,他们在那上面表现出来的趣味,是英国长期追求而没有达到的”。他在1772年出版的《东方造园艺术泛论》(ADissertation on Oriental Gardening)不仅谈到了中国花园的设计原则,并且还在欧洲造园实践中建造出中国园林式的景物。中国园林的设计理念对当时的英国自然式园林产生了重要影响。

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以后,随员巴罗(John Barrow)在1804年出版的《中国游记》(Travels in China)中记录了他对圆明园的看法:“我们的花园和中国花园十分相像,不过,我们擅长于改善自然,而他们擅长于征服自然,二者殊途同归。……他们把地面搞得起伏不平,垒起山丘,挖出沟谷,再加上几块石头,它使生硬的地方缓和些,使荒野的地方富有乐趣,用树林使单调沉闷的开阔地生动起来。……总体上说,主要的面貌是兴高采烈的,每个景色都气色明朗。为了使景色更有生气,就借助于建筑物;所有的建筑都是那一类中的佼佼者,根据预定要求的效果,不是雅致简洁,就是堂皇华丽,间隔合宜,恰到好处地互相衬托。”

186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同治十二年(1873)开始打算重修,于是样式房的工程技术人员进园测量一些建筑遗址的尺寸。当时对建筑的复原,并未完全采用原有的建筑平面,而是添加了新的内容,有的改变了原有的布局,有的个体建筑形式改变。如对绮春园寝宫区建筑群的设计,将原有的宫门内寝宫区布局完全改变了,并把其中的“天地一家春”设计成四卷殿,这在圆明园的历史上是从未出现过的形式,反映了设计者为适应新的功能要求所做的创新。

1861年雨果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在斥责“两个强盗”的同时,对圆明园的造园艺术成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地球的某个地方,曾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原则,理念与梦幻。理念产生了西方艺术,梦幻产生了东方艺术。如同巴黛农是理念艺术的代表一样,圆明园是梦幻艺术的代表,与巴黛农不同的是,圆明园不但是一个绝无仅有的举世无双的杰作,它汇集了一个民族的近乎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之崇高典范。”

1870年王闿运的《圆明园词》,是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首词对于圆明园这座皇家园林所反映的帝王审美情趣作了准确的提炼:“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

此后有少量到过圆明园的人写过圆明园被毁后的感想,其中多为“叹故园之零落,悯国事之日非”。

遗址的保护与展示的新途径

从20世纪 70年代末开始,圆明园重新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从民间到人代会,曾展开如何对待圆明园遗址问题的大讨论。也出现了一些极端的论点,如“废墟美”、“全复建”等等。虽然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出台,成为圆明园保护的指导性文件,但这样的争论并未停止,讨论仍在继续。

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在历史研究方面以张宝章《圆明园始建年代的探讨》为代表,本书确立了圆明园的始建时间为康熙四十六年(1707)。法国学者伯纳·布立赛的《1860:圆明园大劫难》,最详尽地研究了英法联军劫掠并焚毁圆明园前后的史实,作者在书中所加的按语更是异常精彩,它引导读者更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该书在法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法国总统希拉克说此书“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断作出了贡献”。前总统德斯坦说:“在法国,我们有我们所称的‘记忆的责任’,这意味着必须承认和不忘记过去的错误与罪行,……焚掠圆明园,对中国至为残酷,而英法两国殖民军则极其可耻,但愿这部扣人心弦的著作,有益于世界上仍在互相伤害的国家间的和解。”

这段时期,各个学科分门别类的研究尽管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缺乏整体性的考虑。近十年来经过前一段的学术积累,在全面整合不同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从圆明园建造的社会文化背景、圆明园使用者的特殊身份出发,将人与物相结合,重新认识圆明园的特点,进一步剖析它在建筑、园林实体上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文化状况,以及在150年中的发展变化,这一阶段所涉及的研究范围空前广泛,从总体上看,包括圆明园的山水环境、建筑艺术、造园艺术、园林植物、遗址的考古发掘与保护等,引入“总体史”的理念,突破某个学科的单一视角。

从2009年开始,“再现圆明园”课题启动,这是前一段科研工作的继续。

深入地科研是进行虚拟复原的首要条件。这次的工作选择有档案记载的景区进行复原,然而档案中的记载往往很简单,仅有只言片语。因此每栋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图的绘制,必须建立在对样式房图、文献、史料,或考古发掘成果等进行深入研究、全面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使图纸具有科学性。例如长春园含经堂群组,其中的三友轩处在淳化轩耳房的位置,由于档案中有一处记载三友轩条文时,出现“楼上”二字,有人认为三友轩可能是二层楼,但经过研究,发现“楼上”二字乃为前面叙述淳化轩仙楼的装修内容的补充,同时其所述内容与样式房图纸所画三友轩室内装修不符,因此判断三友轩不可能是两层楼。这个例子说明,如果看不懂室内装修的叙述条文,当然对整体结构也就无法判断了,复原图中画出来的虽然仅仅是一栋建筑的外部,但必须掌握其全部资料。

要画好虚拟复原图,就要全面了解建筑本身的所有信息,譬如房屋之间彼此相接处如何交代,只有经过广泛的实物调查,史料研究,才能有把握地绘出。又如彩画,是建筑表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图纸无记载,在《圆明园内工则例》中虽然记载了几十种彩画,但点出建筑名称的很少,大多未注明使用的具体部位。这样便需要研究彩画使用的时代风格特点,并寻找已有建筑上使用过的彩画,然后再判断圆明园中每栋建筑上应使用的彩画题材,及其所在年代应当具有的风格,区别出乾嘉时期与清末的不同。在园林中还要解决个体建筑与山水、花木之间的关系,只有这些问题一一落实,才能将圆明园的面貌真实地体现出来。虚拟复原也检验着研究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哪里研究得不到位,复原时便会发生问题,一块匾的名称、字体、颜色,一棵树的品种、种植部位,一座山的高低,一池水的广窄,都要进行仔细推敲。

建立圆明园数字档案馆的迫切性。对圆明园部分景区进行虚拟复原,需要随时方便地查找所需资料,以便将各个层面的信息全方位地整合到园林与建筑之上。因此建立海量存储的数字档案馆已经非常必要。目前面临的状况是资料分散,查找困难,一幢建筑的档案和相关资料分别藏在几十处不同的地方,仅以“圆明园则例”这个带有官方性质的文献为例,其不同内容的版本达11种,储存的图书馆就有8处之多,其中3处在大陆以外,即美国国会图书馆、日本国会图书馆、台北中央研究院。又如样式房圆明园图纸的储存地点,据不完全统计,已知有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华大学、美国国会图书馆、法国集美博物馆等6处。数字档案馆的建立将有可能把这些资料整合到一处,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方便。

建立网站,在网上研究成果。虚拟复原成果在网上,不但为研究者进一步深入研究创造条件,也可使公众方便地了解圆明园的面貌。通过网站,公众可以虚拟漫游,使数字圆明园成为受众广泛的研究成果,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圆明园移动导览系统的问世

2012年10月18日,作为“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圆明园遗址公园举办了数字圆明园仪式。

移动导览系统基于“再现圆明园”科研平台的严谨研究,凝聚了郭黛姮教授带领的交叉学科的团队历时数年的研究成果,是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创新应用。和以往的导览系统相比,该系统提供了更加丰富、权威性的内容,以及身临其境的增强现实体验。

九州清晏、坦坦荡荡、含经堂等10个最具代表性的景区首次上线,这些景区类型丰富,代表了很高的造园水平,而且很多经过多次改建,在不同历史时期面貌大不相同,遗憾的是这些景区建筑物已荡然无存,仅存部分遗址。导览系统不仅提供了游览路线、实时定位等游览帮助,还有图文并茂的景区介绍、全景环视、数字影片等供游客欣赏,体验者轻轻拨动时间滚轮,就可以轻松跨越时空,看到多个历史时期的精美复原图像,还可以在特定信息点360度环视圆明园盛时景象,如身临其境,导览系统独特的增强现实效果让体验者饶有兴趣,复原场景与遗址现场的强烈对比更让人感慨。

再现圆明园网站全新改版上线,这次改版,推出了360度全景图模块,让公众可在线游览圆明园,也让用户和开发者更多互动。

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范文第2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课件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课文介绍的景观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展开想象,凭借课件、图片等使学生对当年的圆明园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

教学目的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理解重点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学习的兴趣 。

4、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难点: 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教具准备

1、课前让学生自主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图片。

2、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分清详略,突出重点。从课题看,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毁灭”的内容。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全文写“毁灭”只用了一个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却占用大部分篇幅,且难点较多。根据教材,我创新教学,大胆地将课文第二部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确定为教学重点,将“毁灭”的内容略作处理。其目的是以爱激恨,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历史的灿烂文化,痛恨侵略者的野蛮行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然而,就是这样一座人类历史上最大最美的花园,一座拥有着无数奇珍异宝的园林建筑,却在三天三夜的大火中毁灭了。(出示课件:烈火燃烧下的圆明园毁灭图)

2、齐读课题。

二、提问质疑,理清思路。

1、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2、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板书:圆明园 毁灭)

三、直奔重点,学习“圆明园辉煌景观”部分。

1、出示课件,欣赏圆明园美景。

2、多么精美、多么壮观的园林呀,课文又是如何描写的,请自由读,想一想: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圆明园的景观?

3、生交流,师板书。(布局 建筑 收藏)

4、圆明园有着怎样的布局,齐读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圆明园平面图,介绍其布局特点。

(2)、文中哪个词准确写出了圆明园的布局特点?(板书:众星拱月)

结合图理解“众星拱月”。

5、明园不但布局独特,那里还有众多精美的园林建筑,看看书,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生汇报。(读句子、谈体会,并可补充相关资料。)

(2)、想象园中还有哪些美景?(板书:风格各异)

(3)、有感情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4)、读得多好啊,现在,我们仿佛就置身于那景色秀丽、风格独特的圆明园中。让我们再一同去饱览一番。

课件出示相应图片,师引读。

6、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1)为什么称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板书:奇珍异宝)

(2)出示课件,欣赏圆明园藏品。

(3)圆明园布局独特,建筑精美,收藏也十分珍贵。学到这儿,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心目中的圆明园吗?

(4)师小结、过渡:圆明园不愧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可以说走进了圆明园,就走进了中国历史的长河,走进了圆明园,就走进了民族艺术的宝库。可是今天,当我们再次走进圆明园,你还能看到些什么呢?

四、学习“圆明园毁灭”部分。

1、(课件出示废墟图)从这幅图中,你能看到圆明园宏大的规模吗?你能看到圆明园精美的建筑吗?你能认为这就是世界上最精美、最壮观的园林吗?然而这的确是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啊!是谁毁灭了圆明园,请快速浏览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笔划出描写侵略者野蛮行径的句子。

2、生交流,谈体会。(板书:掠 毁 烧)

3、出示课件“火烧圆明园”图片。

4、看后,你有什么感受?(板书:恨)

5、课件出示句子“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指名读。

(2)、连用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了什么?

(3)、带着痛惜之情齐读这句话。

五、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1、三天三夜的无情大火,一代名园变成了一片废墟。假如此时你就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2、说得多好啊,在我们华夏儿女的不懈奋斗下,中华巨龙已经腾飞,祖国正以强大的实力和崭新的姿态雄踞于世界东方。如“神七”升空、“嫦娥”飞天,卫星探月,国庆阅兵等昭示祖国的强盛、科技的先进、经济的发展。同学们,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读书,为了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为了未来的锦绣前程而勇敢奋斗吧!

板书设计:

圆明园 的 毁灭

布局 众星拱月 掠

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策略;探究

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彻底的改变了传统教育形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实施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融合呢?笔者结合自己在万全区第六小学从事多年小学语文教学所积累的经验,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理性的认识融合意义

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现代教育技术以它独特的优势彻底改变了传统不变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真正为小学教育注入了活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呈现方式。由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综合呈现,为小学语文教学营造了形象生动逼真、知识表现多元化的情境,非常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2.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提供身临其境般的真实界面、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师生进行平等会话、协作学习,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减轻师生负担。

3.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室和教学方式很难建构一种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而现代教育技术却很方便地建设这样的理想学习环境,体现在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逐步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

4.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媒体网络就如同一座随时可以打开的图书馆,只要交给小学生一定的搜索技能,再加上我们的有效指导,就可以让农村孩子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就可以见识天下的奇闻趣事。更为重要的是更加有利于农村学生的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进行个性化学习。

5.改变了我们教师的备课方式。教师的备课不再是传统的“写”教案,我们学校的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搜集大量的信息资料,丰富教材内容,引进最贴近新课标的教学资源,自己进行重组,以备上课使用。

二、正确处理融合中出现的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带给我们小学的教学意想不到的方便和快捷,不过我们也需要冷静的对待融合教学过程中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

1.适时设置教学情境

应用多媒体开展课堂教学,必须合理适时。例如讲授《黄山奇石》一课,这篇课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写,又有具体形象的描写,作者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但对于我们万全的小学生来讲,能够去过黄山的可谓少之又少,孩子们自然缺少对黄山的直接感触,如果只是让孩子们通过阅读课文,就要求他们去理解黄山的奇美特色显然是不够的。于是,我就上网搜集了一些有关黄山的视频资料和文本内容,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相结合制作成教学网页来再现黄山的美景。课堂上,学生们通过大屏幕反复的观看黄山的怪石嶙峋、危峰突兀,在这种身临其境的状态下,他们的视觉、听觉受到强烈的冲击,再加上其他图片和文字的介绍,加深了对黄山的认识。接下来我又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你们喜欢黄山吗?我们刚刚看到的、听到的课文都写得很具体,现在请同学们重新走进课文,在语言文字中和黄山再次亲密接触,感受黄山的奇美秀丽,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到此,本课的教学目的也就基本达到了。

2.发挥优势突破重难点

毋庸置疑,实施高效教学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如果我们合理地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机的融合,就可以迎刃而解。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学生对课文所描绘的圆明园这一“园林瑰宝”、“建筑精华”根本无从体会,然而这两点却对突出全文中心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我通过多媒体课件重现圆明园当年的绮丽景观。首先通过出示电子版圆明园全景平面图,让学生观察圆明园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周围小园的分布;然后结合对“众星捧月”词语的理解,在远观图中分辨哪是“月”哪是“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买卖街、山乡村野等景物进行了全方位展示,到此被称为“一切园林艺术的典范”的圆明园在学生心中有了大致的轮廓。课后,我又为同学们播放了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段,让学生体会如此辉煌壮丽的“万园之园”成为灰烬的悲痛和耻辱,使学生的内心受到震撼,并由此展开讨论:要不要重建圆明园?并说说自己的主张和理由,以此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

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策略刍议

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彻底地改变了小学传统教育形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实施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融合呢?笔者结合自己在逐鹿县辉耀学区小学从事多年小学语文教学所积累的经验,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理性的认识融合意义

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现代教育技术以它独特的优势彻底改变了传统不变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真正为小学教育注入了活力。具体表现为:一是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呈现方式。由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综合呈现,为小学语文教学营造了形象生动逼真、知识表现多元化的情境,非常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二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提供身临其境般的真实界面、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师生进行平等会话、协作学习,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减轻师生负担。三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媒体网络就如同一座随时可以打开的图书馆,只要交给小学生一定的搜索技能,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就可以见识天下的奇闻趣事。四是改变了教师的备课方式。教师的备课不再是传统的“写”教案,我们农村学校的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搜集大量的信息资料,丰富教材内容,引进最贴近新课标的教学资源,自己进行重组,以备上课使用。

二、充分发挥融合的优势

1、适时设置教学情境

应用多媒体开展课堂教学,必须合理适时。例如讲授《黄山奇石》一课,虽然作者用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但对于我们张家口地区小学生来讲,能够去过黄山的可谓少之又少,孩子们自然缺少对黄山的直接感触,如果只是让孩子们通过阅读课文,就要求他们去理解黄山的奇美特色显然是不够的。于是,我就上网搜集了一些有关黄山的视频资料和文本内容,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相结合制作成教学网页来再现黄山的美景。课堂上,学生们通过大屏幕反复地观看黄山的怪石嶙峋、危峰突兀,在这种身临其境的状态下,他们的视觉、听觉受到强烈地冲击,再加上其他图片和文字的介绍,加深了对黄山的认识。接下来我又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你们喜欢黄山吗?那我们就走进黄山区旅游。”

2、发挥优势突破重难点

毋庸置疑,实施高效教学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如果我们合理地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机地融合,便会使过去靠老师口如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划,表格挂图加粉笔末飞舞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农村学生对课文所描绘的圆明园这一“园林瑰宝”“建筑精华”根本无从体会,然而这两点却对突出全文中心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我通过多媒体课件重现圆明园当年的绮丽景观。首先通过出示电子版圆明园全景平面图,让学生观察圆明园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周围小园的分布;然后结合对“众星捧月”词语的理解,在远观图中分辨哪是“月”哪是“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买卖街、山乡村野等景物进行了全方位展示,到此被称为“一切园林艺术的典范”的圆明园在学生心中有了大致的轮廓。课后,我又为同学们播放了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段,让学生体会如此辉煌壮丽的“万园之园”成为灰烬的悲痛和耻辱,使学生的内心受到震撼,从而受到思想教育。

三、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范文第5篇

作为这方面的第一个西方知识分子,布里泽以感人的正义精神,揭开了西方政界,乃至文化界人士始终未予正视的一段往事。他毫不犹豫地宣称:“英国是第一个麻醉贩卖国”,“圆明园被洗劫,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心灵创伤,就同1871年普鲁士入侵法国,将卢浮宫和凡尔赛宫一并摧毁那般无法愈合”。希拉克总统读完他的著作后表示:“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断作出了贡献”。布里泽先生的专著出版以来,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应,各家报章杂志纷纷评论,称赞作者精神可嘉,文风高尚。

为此,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布里泽先生。

“可耻的行径”

记者:这是人类历史上野蛮摧残文明的见证,是英法侵略者在19世纪留给中国人民心灵深处不可磨灭的伤痕。在中国,这段历史妇孺皆知。西方却极少有人触及这段历史,您是个例外。

布里泽:1979年,巴黎吉美博物馆(MUSEE GUIMET)“东方之友”俱乐部组织了一次中国之旅。通过这次旅行,我深深地喜爱上了中国。在过去25年里,我已先后12次访问中国。过几天,我又要去北京和等地访问。

其实,我对中国的兴趣始于20世纪七十年代初,尤其对中国的艺术感兴趣。去中国之前,我参观过很多大博物馆。在巴黎,当然有以收藏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艺术品见长的吉美博物馆。在伦敦,我去了大英博物馆和维多利亚皇家博物馆。美国纽约、洛杉矶、波士顿、旧金山、丹佛尔等地的博物馆也都收藏着大量中国艺术品。

我去中国,首先是中国璀璨的艺术吸引了我,使我对中国充满激情!

有一次,我在北京参观颐和园后,又来到圆明园。我看到的是一大片废墟。北京市民周末喜欢到这里郊游、野餐,或泛舟湖上。在圆明园这片遗址前,我暗自说,这曾是法国人和英国人干的勾当,真可耻至极。身为法国人,我感到耻辱。

“揭开被西:方遮掩的历史”

布里泽:回到巴黎,我想了解更多有关圆明园的历史,开始查阅有关图书资料,我马上发现,关于圆明园的书籍微乎其微,可以说没有一本专著。我就想,我为什么不可以写一部有关圆明园的史书呢?!

记者:您;乏哪一年开始着手准备的?

布里泽:2000年。这是一段被西方人有意遮掩的历史,人们情愿忘记它。当时,别说是法文版的相关书籍,就是英文版的也没有。有的,也是庆祝“胜利”、自我吹嘘的文字。我不明白,如此可耻的行径,有什么好标榜的。读过书的中国人都知道英、法联军1860年洗劫,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

记者:您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您说对圆明园的毁坏,相当于同时毁掉凡尔赛宫、卢浮宫和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总和。

布里泽:我丝毫没有夸张。试想一下当时的情景,放眼望去,上百座中式建筑,亭、台、楼、阁应有尽有,其中大部分为木制结构,还不算根据常驻乾隆皇帝宫廷里的西方神南提供的18世纪图纸所修建的欧式建筑。还有数不清的艺术珍品,多年积存的贡品,数以干计的玉石、瓷器,成吨的丝绸,精美绝伦的古董,历史要追朔到11世纪,很多皇家图书馆里的绝世之作毁于大火。这是一个文明被截肢的痛苦记忆。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创作过程。您是从何入手,又是如何找到这些史料的呢?

布里泽:我刚才说过,当时没有现成的书籍。这就需要我找到那个时期的文字材料,即当时的军人、外交官、翻译等在远征开始前后,或远征期间的文字记录。我用了两年的时间,将这些材料汇总。其中既有法国人写的,也有英国人写的,但英国人的文字记录不如法国人多。

我很幸运。15年前,我不可能完成此书,这要归功于英特网的使用。我在网上找到了大量的英文文字材料,购买下来使用。要知道,其中的很多文字材料是1860年、1861年、1862年的,距今已有140年的历史,稀少昂贵,但通过英特网,我获得了它们。

记者:当然,尤其是这些有关历史事件的材料。有没有描述洗劫圆明园的细节资料?

布里泽:有一些这方面的材料。您的问题很有意思。在当时,不论是法国军人,还是英国军人,都喜欢淡化这段历史,英国人尤甚。他们经常说,“噢,没有发生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们拿的都是些小玩艺儿,不值几个钱”。

但是,也有记录了相关细节的人。法军翻译官德里松伯爵就是一位。他在其《翻译宫手记》中较为详细地描述了当时发生的事件。德里松当时为法军指挥官莫托邦作翻译。

我认为,我的《洗劫圆明园》一书是一部上乘之作,因为,里面的材料都是第一手资料,是当事人的手记。为查阅资料,我多次去英国,在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博物馆和英国国家图书馆查阅了有关文字材料,还看到一些由英军带回的实物。不过绝大多数收藏是看不到的。

记者:您的著作结构紧凑,行文流畅且比较易读。您似乎对“远征军”的准备阶段比较有兴趣,因为这部分您用了近250页的笔墨。

布里泽:我是历史学者,又是记者,要用新闻记者的笔触,严谨地表现历史事件。这本书比较厚,有800多页。我向出版社交稿时,还担心不能通过,因为,当时合同上写的是400页。出版社负责人看后没有提出异议,反而觉得这本书可读性比较强。

我确实在远征军抵达北京前的准备阶段上用了不少篇幅。我觉得这部分内容很有意思。当时英国军队有1.2万名官兵,法国军队有8000名。法国人从土伦港出发,首先攻占了上海。

英国人和法国人的目的略有不同。英国人利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使鸦片贸易合法化,用以支付其远征费用;法国人前去是要向中国派遣传教±,向中国人布道。

记者:法国人向来给人以布道人的印象。

布里泽:不错。这一点很有意思,英国人前去是为了钱、为了贸易;法国人则理想化得多,他们的厚望,是要让中国人分享西方文明和天主教。

记者:您在书中解释了为什么当时的中国朝廷拒绝西方人进入的原因。

布里泽:中国的皇上自称“天子”,是世界的中心,是王中之王,其他民族只是其臣民,而且特别鄙视野蛮人。确实,英法联军就是一帮野蛮人。他们的所作所为如同野蛮人一般。不幸的是,这些野蛮人手中有枪炮,更懂得战争。这是一次帝国主义的殖民远征,是以强凌弱的强盗逻辑。法国人,特别是英国人从中国那里夺取了大量的钱财和物品。这是莫大的丑闻!

建议总统归还“四十景观”

记者:我注意到您在用词上的变化。您刚才既用了“掠夺”来的物品,也用了“带回”来的物品。是不是还存在着某种怀疑,我不是指您而言,而是讲在法国的博物馆专家们的意识里。现在有了国家遗产和世界遗产之说。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噢,这属于世界遗产的范围”。

布里泽:这个问题间得好。如果您遇到法国的博物馆的专家们,他们会对您说这是战利品。我认为,这就是掠夺。专家们有可能心里也这么认为,但不好对您这么明说。

记者:听说您最近上书希拉克总统,希望法国方面能将收藏在国家图书馆的珍品“圆明园四十景观”归还中国,能介绍一下信里的主要内容吗?

布里泽:确有其事。我是今年八月份写的信。我在书中第419―420页也提到了这一绝世珍品。这些丝绸诗画出自18世纪的两位中国艺术家之手,主题是昔日圆明园的四十个美景,是唯一能反映圆明园原貌的诗歌绘画作品。1860年,杜班上校将其从中国抢来,并于1862年2月卖给德鲁欧拍卖行。最后由国家图书馆收藏了这一绝世之作。

记者:您这本书上市后,读者的反映如何?

相关期刊更多

光源与照明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三明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三明学院

茂名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茂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