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全麻手术后护理要点

全麻手术后护理要点

全麻手术后护理要点

全麻手术后护理要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全身麻醉;手术中;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684-02

“无痛”是手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手术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利保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手术患者对“无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运用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等局部麻醉的方法所达到的止痛效果已越来越不为人们所接受。全身麻醉已成为更多手术患者的首选方式。如何对全麻手术患者进行全面、安全、有效地术中护理,以减少手术中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笔者对本院手术室2011年所进行的25例全身麻醉患者进行了周密、细致的术中护理。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7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5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男16例,女9例,年龄34-69岁,其中食管癌根治术3例,肺癌根治术5例,胸腰椎手术10例,心脏手术2例,复合性外伤5例。

2 护理配合

2.1 心理护理 手术室护士在术前24h内访视常规手术患者时可对其进行第一次心理护理,主要是通过对病人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而减轻焦虑感。如告知拟定手术的方式、术前准备及注意事项、麻醉配合要点等,尽可能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当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再进行第二次心理护理。此次重点介绍本次手术的医生、麻醉师的技术水平、手术的确切疗效和以往成功的经验以使手术患者放松心情,减轻患者因担心手术对自己无效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面带微笑,态度和蔼,教会患者巧用放松术,如全身放松、做深呼吸、默念数字等方法来缓解紧张情绪。

2.2 术中知晓的护理

2.2.1 术中知晓是全麻下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了有意识的状态且在术后可回忆起术中发生的与手术相关联的事件。

2.2.2 术中知晓的发生率 美国术中知晓的发生率为0.12%,在国内平均为2%。在特定情况下术中知晓的发生率较高,包括严重创伤手术,产科手术和心脏手术,这些情况下患者耐受麻醉的能力下降,导致术中用药量减少因而易出现术中知晓。

2.2.3 术中知晓的预防 麻醉前向患者讲明全麻术中知晓属于全身麻醉的并发症,告诉患者全麻可能存在术中知晓。对于严重创伤、剖宫产或心脏手术患者,由于麻醉医师有意识地减浅麻醉,术中不要评论患者,在足够的麻醉深度下,听觉认知过程可能仍然存在,不良印象或伤害性评论可被患者记住,可能导致心理创伤。

2.3 术前核对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应仔细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各种皮试结果,禁食禁饮时间是否足够,有无义齿等。去除患者金属饰物及义齿。了解麻醉前用药的种类及剂量,并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和呼吸。

2.4 管道的护理

2.4.1 确保输液管道的通畅 满意的静脉通道是术中快速补充血容量及麻醉用药的先决条件,应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套管针,20G套管针的最大流量是60ml/min,18G套管针的最大流量是100ml/min,16G套管针的最大流量是210ml/min,14G套管针的最大流量是360ml/min[1]。全麻诱导前需根据手术情况建立1-2条可靠、有效的静脉通道。为避免在手术中套管针滑脱、接头脱落等现象发生,应妥善固定好,并密切观察输液部位,以保证液路的绝对通畅。

2.4.2 气管插管的护理

2.4.2.1 插管前护理配合 将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2-25℃,相对湿度在40%-60%,常规检查监护仪、麻醉机、负压吸引器以及氧气装置等性能是否良好,备好品、急救药品等。

2.4.2.2 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 当麻醉师准备进行气管插管时,护士应指导患者做好配合,让患者平卧位,头后仰垫薄枕,协助固定。当麻醉师插好管连接呼吸机、加压给氧时,护士应用双手压住患者胃部以免胃肠胀气[2]。此过程中护士及时做好各种操作配合,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变化,出现异常及时提醒麻醉师。

2.4.2.3 插管后的护理 固定好气管插管,做好标记。随时检查导管的固定情况、插入深度,以及时发现导管是否滑出气道或者滑入一侧支气管。

2.4.3 导尿管的护理

2.4.3.1 导尿管插入的时机 手术患者为成人,无特殊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且术后不是立即拔除尿管者,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应在麻醉前,患者清醒的状态下置尿管,全身麻醉前留置导尿管对减轻术后导致的不适有着预防作用,是手术前留置导尿管的最佳时机[3]。

2.4.3.2 插尿管前的心理护理 麻醉前患者清醒时与其充分沟通,解释导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麻醉前放置尿管的利弊,告知采用在麻醉前插尿管,患者呈清醒状态时产生的不适感只是暂时的,对身体无害,这样做使其在麻醉恢复期头脑中留有留置尿管的记忆,术后复苏时能及时调整,增强耐受力,有效地减少术后复苏期躁动。并嘱其插管时如何配合,如做深呼吸、全身放松,想些美好的事情转移注意力等。

2.4.3.3 插尿管的护理 插尿管前用5ml注射器抽取无菌液体石蜡油3ml-5ml,取下注射器针头,从尿道口注入尿道,先进行,再插入尿管;手术进行中,护士应妥善固定尿管,严密观察,随时提醒麻醉师及手术医师尿量及尿液颜色的变化。

2.4.4 胄管的护理

2.4.4.1 胃管插入的时机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置入胃管。此时插胄管较气管插管前置管可使手术患者的心率、血压稳定,且一次插管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

2.4.4.2 插管的护理 采用14号或16号一次性硅胶胃管经鼻插入。置管前用液体石蜡油胃管。在麻醉诱导气管导管固定后,胃管置入,达口腔后,进入约15-16cm,抬高患者头部,使下颌贴近胸骨柄,插入食管45-55cm,护士抽吸胃液确定胃管的位置。

2.4.4.3 插管后护理 临时固定胃管,连接负压吸引球,使其处于负压。术中根据手术医生的要求随时调整胃管的位置,待手术结束后再用麻绳及胶布妥善固定胃管于患者面部及耳后。手术进行中密切观察胃管内液体的颜色及量,确保负压吸引球始终处于负压状态。

2.5 生命体征的护理

2.5.1 生命体征的观察 严密观察各项生理参数,及时分析、判断、及早发现病情动态,随时配合麻醉师妥善处理。我院全身麻醉患者一般采用气管插管加静脉麻醉,气管插管后持续静脉给药,患者处于昏睡无意识状态,手术中要注意观察,如出现血压升高,可能是静脉给药量不够。全身麻醉患者应用肌松药后主要依靠麻醉机维持呼吸,护士手术中应注意观察麻醉机和心电监护仪上的各项参数。

2.5.2 低体温的护理

2.5.2.1 低体温的概念 体温在手术中的任何时间点

2.5.2.2 低体温的护理 控制环境温度在22-25℃,相对湿度40%-50%,冬季温度在26-27℃。需要冲入大量灌洗液时控制液体温度在24-25℃。加温输液,液体一般控制在36-38℃。用约37℃温水冲洗体腔。注意患者肢体的保暖。

2.6 肢体的护理

2.6.1 损伤的预防 全身麻醉后,由于患者肌肉完全松弛,脊柱和大小关节均处于无支撑无保护状态。在安放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肢体的功能位。在俯卧位摆放时要使整个躯体同时旋转,避免脊柱轴线扭曲,以防加重或引起脊髓损伤。医务人员安放时应多人协作且动作协调一致,缓慢,稳妥,以保证患者安全。切忌粗暴操作。

2.6.2 恢复期躁动的预防 全麻手术患者由于长时间固定于一种,在全麻恢复期可能因肌肉酸困发生躁动。因此在全麻手术开始后2h、4h、5h、6h和手术结束前,在不影响手术进展的情况下由巡回护士为患者下肢作肘和膝关节屈伸、伸展,膝关节外展、回收,足背回收、伸趾、上臂和小腿肌肉按摩等被动活动,每次5min,此护理对苏醒期的躁动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 小 结

全身麻醉患者手术中由于的使用中枢神经系统暂时性抑制,意识和痛觉消失,肌肉松弛,反射活动减弱而处于机体无反应状态,作为手术室护士更应细心关注这一群体,为使手术顺利进行,与麻醉医生共同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技术、仪器设备的出现及使用,要求手术室护士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手术室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全麻手术后护理要点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主要是谈全身麻醉手术护理配合的意义。首先介绍了护理人员手术麻醉前配合,接着介绍了手术全身麻醉的护理配合,最后提出了手术护理的注意事项。

【关键字】全身麻醉;护理

近几年来,随着麻醉学科的不断发展,医疗仪器设备增加,品不断更新,同时各科手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微创手术的普及,全身麻醉手术的比率逐渐增加,高龄、复杂、危重患者的手术日益增多,麻醉中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配合好麻醉师的工作,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掌握各种护理技术,也应了解和熟悉麻醉的基础知识、掌握麻醉方法、步骤及麻醉意外的处理、各科的现代化监护技术,对麻醉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认识,这样才能与麻醉医生更好地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1 麻醉前的配合

1.1 术前访视患者:手术前患者大都对麻醉和手术产生紧张和恐惧情绪,手术前1 天到病房访视患者,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沟通手段,如主动进行自我介绍,消除与患者之间的陌生感,向手术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手术的配合事项及手术的方式,使患者对手术有所了解,减轻紧张情绪。

1.2 检查准备:准备工作每次在全身麻醉之前,手术室护士对手术室环境和室内仪器的检查准备工作也是保障手术和全身麻醉安全十分重要的一环。

2 全身麻醉的护理配合

2.1 全身麻醉诱导期的护理配合: (1)协助麻醉医生备好麻醉用药。包括麻醉插管盘、品、急救药品、麻醉机等。备好吸痰管,连接吸引器。将吸引器管插放于手术床边,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建立静脉通道,约束固定患者,协助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推注麻醉诱导剂后,应暂时加快输液速度,使药物尽快进入循环。由于麻醉后血管括约肌松弛,有效循环血量下降,遵医嘱及时补充液体。

(2)麻醉诱导时陪伴在患者身旁,必要时握住患者的手。麻醉诱导后,患者将在30~60 s内快速意识丧失,继而出现全身肌肉松弛,彻底失去防御能力,可能迅速产生身体某一部位的坠床。因此,巡回护士应在全身麻醉诱导之前完成对患者的固定,做到完全制动。

(3)了解麻醉前用药, 常用鲁米那、阿托品、杜冷丁、氯丙嗪等药物,以达到镇静、止痛、降低基础代谢,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及神精反射的应急性,减少麻药用量,预防和对抗等一些的不良反应或中毒。因此,麻醉用药后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体温等情况。

(4)麻醉诱导后巡回护士应在患者头端一侧协助麻醉医师插管,将备好的喉镜递给麻醉医生,待其充分暴露声门后递气管导管,并根据需要协助暴露声门,插管成功后拔除导丝递牙垫,协助挤压呼吸,观察导管深度并妥善固定。挤压呼吸压力

(5)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协助麻醉医师处理各种情况,安置手术时,麻醉医师保护好各种管道。全身麻醉术中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术中提高警惕,备抢救车及药物。

2.2 麻醉维持期的护理配合:全身麻醉维持期是患者耐受各种药物的相对稳定期,故麻醉本身突发的变化不多,多数意外情况是由于手术操作引起的。这段时间护理工作的重点是对患者生命体征的严密观察,及时发现意外情况,并迅速寻找原因。洗手护士的工作贯穿整个手术过程,故较麻醉师更容易发现由于手术操作所引起的危险情况。

2.3 麻醉后苏醒期的护理配合: ①密切观察:手术室护士在麻醉苏醒期应严密观察患者。由专人护理,酌情设15~30 min测1次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直至稳定清醒。②及时发现呼吸道梗阻:复苏期是呼吸道梗阻的高发期,包括舌后坠、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延迟性呼吸抑制等。所以在本期手术室护士应严密观察血氧饱和度和患者呼吸幅度,除有特殊医嘱外,安置患者于仰卧位,拔管后头偏向一侧,必要时抽吸口咽部分泌物。出现鼾声时,有舌后坠的可能,可托起下颌或应用口咽、鼻咽通气导管。当有喉痉挛时,出现尖叫的喉鸣声,应立即去除诱因,加压给氧,必要时环甲膜穿刺给氧。③检查各种导管的放置情况:包括胃管、鼻导管、引流管(T管、胸腔闭式引流管、腹腔引流管等)、导尿管、深静脉导管、漂浮导管,对于位置不当、引流不畅等情况应立即通知麻醉或手术医师予以处理。严防患者在苏醒过程中抓扯敷料及管道。④出血情况:检查引流瓶、切口、拔除的动静脉穿刺口有无新鲜出血,是否呈持续性,督促医生及时处理。应注意血压、脉搏、心率、心电图的监测,随时注意患者的变化,有血压过低,应检查输液及输血的情况。⑤患者制动: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发生躁动的情况为数不少,故巡回护士要事先做好制动工作,以免患者坠床以及自行拔除各种导管。并在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后主动与之交流,判断其意识情况,对于完全清醒的患者只需告知其不能翻身;对于尚未清醒的患者,要围起搬运床护栏,继续观察。⑥如患者送入恢复室,护士需即刻了解患者一般情况,随即检查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应急准备。

2.4 术后随访: 术后加强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命体征、术后恢复情况及用止痛泵止痛效果,是否出现麻醉护理的不良反应后果,听取患者及家属的意见,以改进麻醉护理配合。实践证明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的密切配合是确保手术麻醉工作顺利完成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作为手术室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娴熟的应急能力,随时注意术中情况,和麻醉师一起积极地预防意外和正确地处理意外,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成功性。

3 注意事项

患者入手术室后,检查并核对患者术前禁饮、禁食、用药情况。麻醉前应摘下患者的活动假牙,松开衣服、裤带,女性患者应取下发卡及装饰物。麻醉诱导时,护士应与麻醉师密切配合,保护患者,防止麻醉意外。麻醉医生核对静脉用药,所有静脉药均应有明显标记,以防与其他药物混淆。注意患者的摆放及护理,不使肢体神经受压,不影响呼吸及循环功能。

手术护理已成为外科护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麻醉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麻醉工作离不开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因此,要确保麻醉效果,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室护士不仅要在麻醉前、中、后做好准备及护理工作,而且要懂得麻醉基本知识、原理,要能够协助麻醉医生处理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要掌握临床麻醉基础技术,还要对麻醉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必须以科学、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规范的操作程序与麻醉医生配合。

参考文献

[1] 曹海萍. 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护理配合[J]. 中外医学研究, 2011,(04)

[2] 吴巧兰. 手术室全身麻醉的护理配合[J].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2008,(12)

[3] 王德凤. 全身麻醉的护理配合及注意事项[J]. 基层医学论坛, 2010,(12)

[4] 刘莉. 手术室麻醉与护理配合[J] 当代医学, 2009,(30)

[5] 代明君. 手术室麻醉与护理配合[J]. 医药论坛杂志, 2008,(18)

全麻手术后护理要点范文第3篇

腰硬联合麻醉起效迅速,效果确定,肌松好,阻滞时间不受限制,可用于长时间手术,局麻药用量小,已较多地应用于妇产科。本文针对实行腰硬联合麻醉下病人的特点,在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配合作分析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术前常规禁食、禁水6 h,进入手术室后即行测量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巡回护士协助病人下肢及头颈屈曲,脊柱突出,安全暴露腰脊部,常规安尔碘消毒,铺巾。选择腰椎2/3式,腰椎3/4为穿刺点,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后行硬膜外腔穿刺[1]。确定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再在穿刺针内行蛛网膜下腔穿刺,见有脑脊液流出即药麻成功、连接注射器推入罗哌卡因15 mg,将腰穿针拔出病人平卧位麻醉达到效果好,逐层切开腹腔,子宫迅速娩出胎儿及胎盘,检查盆腔观察有无出血点,清点物品,关闭盆腔,术毕后患者自控镇痛泵。

2 护理

2.1 术前诊视 术前诊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它是围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是患者获得高质量护理及顺利愈合的关键[2]。术前诊视时的基本情况注意交流技巧主动与患者谈心,了解分析患者的顾虑,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以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来更好地配合此手术。

2.2 术中护理 在剖宫产手术中,护士应做好配合工作:严格核查麻醉前用药及是否禁食等情况,病人进手术室后常规监测及物品准备,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在麻醉开始前常规输入复方氯化钠500~1 000 ml,以维护有效循环及血容量等目的,配合麻醉师摆放好体位,有利于穿刺成功,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

2.3 预防和处理低血压 一方面腰麻和硬膜外麻醉阻断了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是阻滞范围内容量血管和阻力血管均扩张,回心血量骤减,引起血容量相对不足,导致血压下降[3]。另一方面产妇仰卧位后,妊娠子宫压迫了下腔静脉腔导致回心血量下降,此为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针对术中出现低血压的情况,采取以下护理措施:(1) 加快输液,增加吸氧量,必要时静脉给予麻黄素10~20 mg。(2) 在保证手术床向右倾斜15°的基础上,再将产妇的妊娠子宫向左推移,以消除其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保护好产妇,加强对患者的安全防护,以防坠床,注意保暖。(3) 快速开腹,进入子宫取出胎儿。(4) 产妇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时,嘱其头偏向一侧。(5) 巡回护士应安慰产妇,告知情况可以迅速改善,放松心情。(6) 密切配合麻醉师给药。

2.4 麻醉中的监测 术后将病人送回病房,要与患者所在的病房护士交接手术麻醉方法,所用药品及麻醉效果等手术详情,叮嘱病房护士须注意的事项[4]。同时,护士应定期到病房探视进行回访,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鼓励下床活动,随时听取产妇的意见,进行科学的心理指导,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手术的成功有赖于手术麻醉的成功,麻醉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的护理配合。腰硬联合麻醉的关键需要医护人员的共同配合,一方面要有熟练的技能操作,另一方面要与病人密切沟通,注意心理护理,不仅能够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而且有助于病人平稳渡过手术期及手术后身体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翟清.腰硬联合麻醉一点法与两点法在剖宫产中应用比较.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10):1562.

2 谢倩,杨敏,陈莉,等.我国医院手术室术前访视的观望及展望.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809-811.

全麻手术后护理要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外周神经阻滞;麻醉护理

膝关节是全身最大、构造最复杂、负重较多的关节,运动功能要求较高。随着人口老龄化,膝关节炎发病人数和发病率越来越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处理严重关节病变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为长期遭受膝关节疾病折磨的患者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价值。近年来我院引进外周神经阻滞并置管麻醉下行膝关节置换手术,取得较好的麻醉和镇痛效果。术前充分的麻醉准备,术中和术后良好的镇痛是手术成功和患者早期快速进入康复的关键,积极的麻醉护理可保障麻醉顺利完成及达到满意术中和术后镇痛效果,能明显促进患者的康复。2011 年7 月~2013 年6 月实施20 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围麻醉期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一般资料

本组20 例,男性5 例,女性15 例;年龄58 ~ 82 岁,平均67.6岁。骨性关节炎19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 例。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损伤,手术历时(80~108)min。通过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在短时间内消除关节疼痛,恢复膝关节的正常活动功能,增加患者自尊感和独立感,提高了其生存价值和生活质量。所有患者的麻醉方式选择: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大肌间隙行腰丛阻滞和臀部坐骨神经阻滞,镇痛选择腰大肌间隙留管接镇痛泵镇痛,镇痛药物配方:0.2%罗呱卡因250ml,泵注量5~10ml/h,每次PCA量5ml,锁定时间20min。

2 麻醉护理

2.1麻醉前准备 ①患者准备,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决定麻醉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术前访视必须重视做好心理疏导。老年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合并症,针对患者病程长、行动不便、心理承受能力弱、顾虑多而出现焦虑恐惧烦躁等不良情绪,麻醉护士与责任麻醉医生术前1d下午到病房一同进病房访视,了解患者相关病情,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生活习惯及接受能力等进行详细解释。向老年患者及家属交待术前注意事项;介绍麻醉的目的和方法、过程,介绍手术室的环境。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已是一种把握性强、成功率高的手术,其可在短时间内消除关节疼痛,恢复膝关节的正常活动功能,一般来说,其使用年限可达20 年以上,手术后可如正常人样行走、上楼梯等,从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和精神状态面对手术,为手术和麻醉顺利完成及术后的康复提供保证[1];②物品准备,包括贝朗公司(德国)神经刺激仪(SB8-HNS12)、10cm长度贝朗公司STIMUPLEX带套管的刺激针(德国)、心电电极一块、神经阻滞消毒包、奥美电子镇痛泵;③药品准备,舒芬太尼5ug、力月西2mg、1%利多卡因20ml、0.4%罗呱卡因20ml+20ml、阿托品0.5mg稀释到5ml、多巴胺20mg稀释到20ml。

2.2麻醉配合

2.2.1麻醉前配合 ①麻醉护士、巡回护士、麻醉医生麻醉前共同核对腕带、手术标识及检查术前医嘱执行等无误,安慰患者并做到有效沟通,操作前进行解释;②患者平卧,麻醉前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患者做好4方核对。选择套管针,于患者的上肢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双上臂外展不超过90°;③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开放静脉,输注乳酸林格氏液5ml/kg),麻醉记录单记录生命体征;④协助麻醉师麻醉后留置尿管并妥善固定。

2.2.2麻醉配合 ①麻醉的摆放,患者侧卧,屈膝、屈髋、弓背位,患肢在上,在患肢小腿贴心电电极;②麻醉前用油笔体表定位,腰丛神经阻滞体表定位,确定两髂嵴最高点连线是腰4棘突水平,在此连线下3cm、旁开正中线5cm,为穿刺点;坐骨神经阻滞体表定位,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连线中点垂直线与骶裂孔连线的交点为穿刺点;③麻醉方法,麻醉穿刺前常规给予舒芬太尼3~5ug静脉推注,力月西2mg,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分别在穿刺点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打开神经丛穿刺针套件,并连接神经刺激仪,用1%利多卡因冲管排气,将神经刺激仪与电极连接,先行腰丛阻滞时刺激脉冲频率1~2HZ,电流强度1.4mA,引出股四头肌跳动时,逐渐降低电流强度至0.36mA时股四头肌跳动消失时视为穿刺针位置良好,回抽无血液和脑脊液后给予1%利多卡因10ml,再给予0.4%罗哌卡因20ML,留置套管并固定以备术后镇痛用,留管长度约4cm。坐骨神经阻滞,于穿刺点局部麻醉,再用1%利多卡因冲管排除管腔里罗哌卡因,将神经刺激仪与电极连接,刺激脉冲频率1~2HZ,电流强度1.0mA,引出足背伸或跖屈时,逐渐降低电流强度至0.36mA时跳动消失时视为穿刺针位置良好,回抽无血液后给予1%利多卡因10ml,再给予0.4%罗哌卡因15ML,10min后测试麻醉平面,待麻醉确切后摆好患者手术准备手术;④于患侧置气囊止血带,在大腿上1/3处用石膏衬垫缠绕4层,使其宽度略宽于袖带,再将袖带缠于石膏衬垫上[2],确定止血带是否漏气,调好参数,压力控制在50~60 kPa,不超过65kPa,时间在90min 以内。抬高患肢。用驱血带驱血后将气囊止血带充气,并在麻醉单上记录止血带时间。

2.2.3术中麻醉配合 ①为了避免患者紧张,术前给予得普利麻适量泵注镇静;②术中放置骨水泥时候,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视患者情况给予适量心血管活性药物及地塞米松静注;③止血带时间到90min时提醒手术医师及麻醉医生,松止血带前适当加快补液速度扩容,根据血压情况对症治疗。

2.3术后镇痛管理 ①手术结束前10min配置术后镇痛液,配方:0.2%罗呱卡因250ml,每泵注量5~10ml/h,每次PCA量5ml,锁定时间20min。诱导剂量5ml镇痛液,回抽无脑脊液及血液后直接推注,接镇痛泵术后镇痛,妥善固定接口,指导患者如何使用PCA,注意保持接口干净干燥,预防脱管;②手术结束后,整理和补充品,与麻醉医生核对收费情况,各类物品归位。填好记录单,与手术医生和麻醉师将患者安全送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认真交接班,向家属简要介绍术中情况,并交代好注意事项;③术后当日和术后第1d、第2d回访患者,了解并记录镇痛效果、导管固定情况,镇痛结束拔除导管并回收电子镇痛泵。

3 讨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最有效的关节重建手术之一, 经临床证明, 短期和中期随访时总的优良率接近90%[3]。全膝关节置换术是较大的关节重建手术,对手术的无要求很高,完善的麻醉是手术的关键。

神经刺激器( 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or,PNS) 是一种在手术麻醉过程中监测穿刺针与神经是否接触的局部麻醉设备,主要通过电刺激产生脉冲电流传至穿刺针,穿刺针接近混合神经,引起混合神经去极化,感觉运动神经去极化易造成其支配的肌肉颤抽,因此根据肌颤抽反应来判断定位[4]。在PNS 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穿刺针更容易靠近目标神经,使注入的局麻药物更集中于目标阻滞神经周围,麻醉起效更迅速,神经阻滞的维持时间更长。以往的研究表明:下肢骨科手术采用PNS 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既可明显缩短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还能使神经阻滞维持时间延长,同时减少术中输液量、改善术后VAS 评分,降低恶心呕吐、尿潴留、腰痛等不良反应发生,因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仅阻滞外周神经,阻滞范围较局限,全身干扰小,血流动力学稳定,能够充分满足下肢手术的麻醉要求[5-6],我们的研究结果也表明:PNS 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硬膜外麻醉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临床应用于下肢骨科手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疼痛,甚至很多患者会因疼痛而减步或拒绝锻炼,影响了康复的效果,我们选择腰大肌间隙留管术后镇痛也取得良好效果,相对于硬膜外镇痛,没有恶心、呕吐、尿储留、皮肤瘙痒等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恢复早期关节功能锻炼。

麻醉前做好充分准备,检查仪器设备性能完好,让麻醉机处于工作状态,为麻醉保驾护航,降低手术麻醉风险。按照麻醉步骤合理地准备品,调节神经刺激器电流强度,配合好麻醉操作步骤,注意细节,降低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注意无菌观念,减少污染机会。术中密切配合手术步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向麻醉医生汇报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对手术步骤做到心中有数,随时关注手术进展。做到主动快捷,准确无误地辨别麻醉及手术相关并发症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老年患者术前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术前合并症,心肺代偿功能差,使用止血带时间以1h为宜,最多不超过1.5h,如需延长手术时间,应通知医生暂停手术,用无菌棉垫压迫伤口,松止血带间隔10min后再次充气。松止血带前适当加快补液扩容,预防患者循环波动太明显,松止血带时要缓慢放气,必要时可要手术医生适当抬高患肢再行止血带放气。关节使用混合骨水泥前,一定要将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在置入骨水泥时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正确分析血压下降原因,采取准确的处理方法,确保患者安全,使手术顺利完成。

总之,围麻醉期护理及人文关怀保证了患者手术过程始终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医护密切配合明显缩短了麻醉时间,提高麻醉成功率,降低手术和麻醉风险, 积极的麻醉护理可保障麻醉顺利完成及达到满意术中和术后镇痛效果,能明显促进患者的康复,保证医疗护理质量,提高医患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谢碧蓉.术前访视对择期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0,31( 22):3696-3697.

[2]曾华云,陈明霞.医用石膏衬垫在气压止血带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07,24(2): 78.

[3]Heck D A, Robinson R L, Partridage C M,et a1. Patient Outcomes after Knee Replacement [J].Clinical Orthop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1998,356:93-110.

[4]李中华,李奇志,张涛,等.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胫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4):53-54.

全麻手术后护理要点范文第5篇

(资中县银山中心卫生院四川资中641201)【摘要】近年来,社会不断发展,小儿骨科临床病例逐渐增多。基于小儿自身的特殊性,小儿骨科手术麻醉护理精细化程度要求极高,需要护理人员在手术每一环节提高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本文从手术前、麻醉前、麻醉中、手术中以及手术后五个阶段,详细论述小儿骨科手术的麻醉护理要领,旨在实现小儿骨科手术麻醉的精细化护理。【关键词】小儿;骨科手术;麻醉护理【中国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308-01 通常医学上小儿麻醉是指针对年龄在15岁以下患者所实施的麻醉。一方面,处于这一年龄段的患者,年龄尚小,心智未熟,突出表现为自控能力差,手术期间很难配合医护人员;另一方面,这些患者身体为发育完全,部分器官功能未完善,因此,临床上小儿手术多采取静脉麻醉或者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的医护方式。小儿手术对患者的影响十分巨大,为了确保手术万无一失,医护人员需要高度负责,全面把握小儿的身心特点,做到精细化护理。以下是本院2010年收治的43例小儿骨科手术麻醉护理体会,详情如下。一、临床资料43例患儿年龄在3岁致13岁之间,其中男孩31例,女孩12例;上肢骨折29例,其中干骨折为11例,肱骨上骨折为9例,手外伤9例;下肢骨折为14例,其中股骨干骨折5例,踝关节骨折4例,足外伤5例。麻醉方式基本采用基础麻醉配合硬膜外麻醉、臂丛麻醉,有3例采用基础麻醉加气管茶馆麻醉。二、麻醉护理(一)手术前护理1.患儿体重测量:由于小儿身体尚未发育完全,器官功能不完善,新陈代谢功能不充分。因此,小儿麻醉用药浓度、剂量都要以小儿的体重作为依据。手术前精确测量患儿的体重是最基本的术前准备,为继后的手术提供基本参考。2.手术前心理护理:手术前,患儿及其亲属往往背负十分沉重的心理负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急以及恐惧心理,处理不好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损害,同时,也会影响手术顺利进行,降低手术的效果。因此,手术前给与患儿及其家属必要的心理护理,给与适当的鼓励和安慰,显得十分重要。相对与患儿亲属,患儿的心理护理更为重要,同时难度也更大。根据患儿的年龄不同,医护人员应当采取不同的方式,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对于年纪十分幼小的患儿,可以通过抚摸、哄抱等亲密动作,使得患儿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对于4到6岁的患儿,可以通过讲述神话小故事的方式,用神话人物对患儿进行鼓励,分散其注意力减轻恐惧心理。(二)麻醉前护理1.小儿麻醉常规准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麻醉前对麻醉器具的准备是十分关键的,麻醉前医护人员必须准备好所有器械。小儿手术时应当选择与患儿年龄相符、制造细巧、操作便捷的器械。麻醉前还要根据医嘱准备好品、氧气、吸引器、肩部软垫等。小儿手术通常实施一次性无损伤缝合针线,减轻损伤以达到提高手术成功率。2.严谨查对:将患儿接入手术室之前要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认真核对避免出现任何差错,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一些年龄幼小的患儿,离开父母就会大哭大闹,很难进行手术。这种情形下,可以在其父母协助下,将患儿由其家长抱至手术室门口,核实无误后由麻醉师进行麻醉,待患儿入睡后再由医护人员抱至手术室。3.静脉穿刺:较成年人静脉穿刺,小儿静脉穿刺时多比较哭闹,穿刺比较困难,因此,小儿静脉穿刺要更加注重静脉的保护。通常情况下,若患儿愿意配合,进入手术室之前先行穿刺建立顺畅的静脉通路。当遇到抵触情绪较严重,不愿意配合的患儿,可先肌注氯胺酮,待患儿入睡后抱入手术间进行静脉的方法,这样可以减少对患儿静脉的破坏,也避免了患儿哭闹给手术中呼吸管理造成的不便。严格把控输液速度,根据术前患儿禁食时间的长短、体液损失量等情况,补液速度控制在10mL/kg 为宜。(三)麻醉中护理1.协助麻醉 :静脉通道顺畅后,要协助麻醉师检测患儿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协助麻醉师施行麻醉。护理人员要遵照麻醉师的要求,搬动患儿采取适合的,保持患儿呼吸顺畅,为麻醉师进行麻醉创造最佳条件。2.患儿:麻醉起效后,患儿处于麻醉状态,无法自行配合手术医生摆好手术所需。护理人员就承担协助手术医生摆好患儿手术的任务,将患儿肩部垫高5°~15°,确保患儿呼吸顺畅。小儿骨科手术多位四肢手术,患儿年幼娇小,肢体柔嫩,手术中患儿的需要安置牢固,这样有避免了患儿抖动给手术造成的不良影响,污染手术部位。但是,约束带捆绑要适度,不能给患儿稚嫩的皮肤、骨骼造成硬伤,通常约束带以能放入一指为宜。3.止血带管理:手术中出血是必然的,止血带是手术的必备器具。手术中正确使用止血带是非常重要,止血带的绑扎要舒平,同时要松紧适度。止血带绑扎时间过长容易造成患儿神经损伤,松放止血带时要逐渐松开,否则会引起患儿血压变化。(四)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突发事情,麻醉师在完成麻醉后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麻醉师应当密切关注手术的进展,一旦出现任何需要麻醉的情况,立即进行麻醉处理,防止不应有的事故发生,确保整个医疗过程万无一失。(五)麻醉后护理患儿在麻醉后,通常处于意识模糊的状态,容易产生安全隐患,例如坠床等,这会给患儿造成不可估量的损伤。医护人员应当加强安全护理,守护在患儿身旁。术后要及时给患儿输氧,待患儿基本清醒后送回病房。三、讨论小儿顾客手术的麻醉护理工作十分重要,手术中的任何一点小失误均有可能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不堪设想的苦果。这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只有医护人员掌握娴熟的技巧,踏踏实实工作,才能取得最佳的手术效果。参考文献[1]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王淑梅.小儿手术的护理配合50例[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3]张敏.新生儿大动脉转位术的护理配合[J].中华护理杂志,2003

相关期刊更多

临床麻醉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

中外医学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