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保留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保留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保留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保留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古村落;文化;保护

一、研究现状

2014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等四部局联合公布《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传统村落保护在一批学者长期呼吁下,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初步建立了国家保护名录,制定了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并根据保护价值的不同进行分等定级管理。至2014年11月,全国已有2 555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辽宁省共有8个: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赫图阿拉村、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腰站村、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镇佛寺村、朝阳市朝阳县柳城镇西大杖子村、朝阳市朝阳县西五家子乡三道沟村、朝阳市朝阳县北四家子乡唐杖子村、八盘沟葫芦岛市绥中县永安乡西沟村、葫芦岛市绥中县李家堡乡新堡子村。就全国范围而言,近几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问题仍然突出,形势依旧严峻。随着城镇化建设与外来文化的冲击,辽宁省传统村落及其文化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

二、辽宁古村落现存问题与严峻形势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使得很多村落被空置或遗弃。同时,由于道路交通的改善、人口流动的增多和信息网络覆盖面的扩大等原因,加大了外来文化向农村渗透的力度,古村落传统文化趋于边缘化,其传统价值观受到严重挑战。

(一)古村落空心化问题严重

传统村落的空心化并非个案,由于大多数村落地处偏僻,经济落后,村民搬离越来越多,留守的大多是老年人,村里古屋的闲置率高,无人居住的房屋显得更加破旧,空心化已经成为古村落延续生命面临的最大问题。

(二)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破坏了村落的民族文化价值

地方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在城镇化进程中,急功近利,没有意识到保护传统村落的民族文化价值,即使极少数古村落被当做旅游开发项目保留下来,也常常按照商业规律来进行改造,导致传统文化被肢解、原住居民的生活形态被改变。

(三)传统村落乡土建筑保护的技术力量匮乏

长久以来,很多建造、修缮乡土建筑的民间工匠纷纷改行,很多谙熟乡土村落建筑样式和特色工艺的工匠大师已后继无人,给古村落建筑维修带来难度。

三、辽宁古村落保护建议

(一)要充分认识当前农村“空心化”问题的严重性

经历了百年风雨的古居民与现代人的生活拉大了距离,造成古村落的原住民居越来越少。古村落承载着厚重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传统文化真正的延续是在古村落里。在保护好村落的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的同时,要积极寻求与当地资源、环境、条件等相统一的科学发展模式,防止传统村落“空心化”成为演变态势。要使传统村落原住民“留得住”,就要有效提升和改善传统村落原住民的生活质量。整治重点是处理好村庄协调发展的问题,既要对村落建筑进行维护与改造,维护好文化遗产,又要重视村民的居住环境,更要正确引导原住民的价值观与消费观,帮助农民建立并强化留守和保护意识。比如,在不破坏村落传统格局的情况下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防灾减灾设施的建设;在古村落先选择1―3处代表性的传统民居进行示范改造,在保持传统风貌和建筑形式不变的前提下对室内设施进行现代化提升;激活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用民俗活动来充实和改善村民的生活;发展古村落的文化产业,复兴传统手工业,发展特色产业,从而实现“文化富民”路径。

(二)保护乡土建筑地方政府要有担当

振兴地方经济、发展旅游不能靠改变古村落原住民的生活形态。古朴的村落,美丽的景色,原始的生态,纯朴的民风,都成为城里人的看点。古村落吸引的不仅仅是城里人,其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也吸引了开发商的目光。旅游、休闲、度假等是开发古村落资源的重要途径,但要坚持适度有序。在古村落没有确定科学保护方案前,首要任务是保护村落的原貌,不要轻易改动。古村落具有唯一性,每个村落的历史、环境以及民族文化都各不相同,保存的现状也存在差异。面对古村落的多样性,难以出台一个统一的保护标准或保护规程,必须针对每一个村落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再确定保护与发展路径。古村落的发展规划第一要义就是保护。比如,不能为了发展旅游不考虑村落的整体风貌而建设大规模的停车场;村口的改造不能随意建成个大广场,或者把大型游憩设施生硬地嫁接到古村落上。在古村落发展旅游的过程中,还要考虑村落资源的承载力、村民的接受度等。古村落在发展中不能过度商业化,它发展旅游的目的是展示村落的文化内涵,宣传和传承传统文化。加强村落的活态保护,即保护居民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场所。为了商业开发而将村里的居民全部搬迁,然后对空荡荡的村落加以整体包装,这种做法其实是对古村落的致命破坏。古村落的原住民没有了,就像村落没有了灵魂,古朴的韵味也失去了。

(三)维持古村的整体风貌

为维持古村落的整体风貌,应当对老建筑进行适当修缮,采取措施活化并建立古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研究人才队伍。辽宁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地方政府应尽快出台政策,鼓励支持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研究人员和建造、修缮乡土建筑的民间工匠,将文化传承做到后继有人。很多村民对村落的保护是自觉的,政府应以物质形式鼓励对“根”的敬仰和世代相传的淳朴民风的补偿。

在辽宁古村落保护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保障村民的经济和文化利益,更要注重村民自身的文化保育和发展能力建设,这才会有古村落的长远发展。人田分离的古村落,不仅文物、古建逐渐荒破,更重要的是,贫困的现实让村落的“离心力”越来越强。要留住人,就需要因地制宜发展立足于本地优势的产业经济。来自政府的拨款总有用完的一天,旅游开发过度商业化,也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社会各界都要认识到保护古村落文化的重要性,同时,配套相关的保护资金和政策,让政府、民间共同挽救濒临消失的村落,寻回山水间的乡愁。

参考文献:

[1]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 刘永泽.扎实推进湖北“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J].当代经济,2011,(11).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the ancient villages in Liaoning and retain cultural roots

WANG Shu-hui

(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Shenyang 110136,China)

保留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风景区;传统村落;规划整治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风景区传统村落的价值与现状概述

传统村落是我国目前的比较常见的风景名胜之一,它的规划合理与否直接关

系到我国的传统村落观赏价值。因为,传统村落在我国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历代人文历史发展的结晶,承载了我国古老的民族艺术和文化,因而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在我国目前的旅游资源中,传统村落占有很大的一部分,它已经成为了我国独有的风景线。在目前国家所提倡的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传统村落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很好带动地方发展的模式,我们通过不断地开发传统村落,挖掘其内在的观赏价值,可以为保护传统村落打下坚实的基础。对风景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实际上就是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同时也是一种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有效捷径。但是,我国目前对资源的开发比较严重,很大程度上破坏了风景区整体美感与风景区内部传统村落的协调性,所以我们有必要处理和解决好它们两者之间的矛盾。规划者应该从整体上对风景区的传统村落进行规划与整治,对于传统村落的建筑、古巷和地方文化风俗在不破坏的前提下,使它们能够很好地搭配在一起,达到自然的美感和观赏价值。传统村落的整治规划已经成为了我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前提基础,对于保护传统村落的完整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村落的特点分析

传统村落因为其自身悠久的发展历史,所以在我国地方旅游景点中具有浓厚

的文化特色和地方风采。以下我们将对传统村落的特点进行分析:

年代比较久远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传统村落年代都比较久远,有的甚至已经达到了两千年的历史,在经历和风雨的洗礼虽然保存的不够完好,但是依然具有很好的欣赏价值。还有一些近代的建筑很多都是古代遗留下来的。

建筑风格多异

传统村落的建筑风格比较特殊,它可以为我国以后的建筑设计提供很好的参考价值。我国现代化城市中,除了之前遗留的传统建筑外,很多的建筑都是采用了古式的建筑风格,该建筑大部分都是参考传统的建筑风格建成的。

具有很好的保存价值

我国也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随着近些年的古代建筑的破坏和古文物的流失,我国开始逐渐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并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传统村落的保存价值还在于它可以为我国的旅游发展做出贡献,增加旅游收入,进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风景区内传统村落的风貌整治规划

方向规划

方向的规划在风景区传统村落风貌整治规划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在当代很多的传统村落都被开发成各种各样的旅游胜地,它的规划好坏与否可以直接影响游览者的心情。所以,设计人员一定要根据要充分结合风景区的实际地理环境,对传统建筑的朝向进行合理设计,在不破坏传统建筑的前提下,多角度改变传统村落建筑的方向。

建筑群规划整治

传统的村落建筑群是风景区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它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具有研究价值的空间类型。我们在对建筑群进行整治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结合建筑群周边的地理环境,并进行必要的实地考察和取证,以便确定整治工作的先后顺序。对传统村落建筑群的每一个不同的区域都要进行仔细的划分,同时还要根据建筑群的风貌特征和使用性质进行合理规划。建筑群的规划整治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深入的洞察力和谨慎的心理,对于规划整治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清楚,防止由于不协调等原因造成传统村落的美观失去平衡。根据建筑的风貌特征,我们可以将风景区建筑分为历史建筑、一般建筑和现代化及一般建筑几类,以下我们将对这几种建筑整治进行相应的分析:(1)对于历史建筑的整治工作,我们首先应该注意的重点问题是要对历史建筑的外表和内部结构进行相应的处理与加固,使其能够达到功能与美感的相结合。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对建筑的外部进行保留,并修建一些保护性设施,以便继续沿用古建筑的风格。同时对于古建筑的内部结构,在保留原有设施和布局的前提下,我们还要进行加固处理,对于内部的一些功能性设施还要进行改造;(2)对于一般建筑的整治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保证其与传统建筑的协调搭配性,对于一般建筑不符合传统建筑风格的地方进行改造,尽可能实现一般建筑与传统建筑的一致性,增加美感;(3)对现代建筑的规划,一定要结合传统建筑的美感与现代建筑的创新于一体,使其具有现代美而又不缺乏传统风格。

道路的规划整治

道路的规划整治对风景区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道路是景区通往外部的重要通道,它的规划合理与否会对景区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道路规划提出一些建议:首先,是对一些具有传统风格的道路。我们在对其进行布局时,一定要注意保留原有的道路风格,在对道路进行修补和加宽的时候尽可能避开不必要的拆除;其次,材料的选用方面我们还要注意与传统的道路材料相接近,达到整体上的传统美观。对于传统路面的碎石铺设材料我们还应该选择相同的碎石材料作为替代品,以达到装饰的效果;最后,我们还要对传统村落周边的生态环境给予一定的重视,尤其是道路旁边的植物和花草。在进行整治的时候,一定要使其能够与传统村落的道路相协调。

重要景点规划整治

风景景点是传统村落的一道风景线,为了能够达到整体的美感效果,我们一定要风景区的重要景点进行合理规划。尤其是风景区内部的一些植物及水资源进行合理的疏通与整治,使整个风景区的活动空间变大。对生活景点的整治也是尤为重要的,我们通过提供多样化的生活娱乐设施,满足景区游客生活的要求。

结束语

传统的村落风貌整治,是我国目前保留传统建筑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也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我们在对风景区的传统村落进行整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持原有的传统风格同时还要结合现代化的特征,使整治规划能够真正发挥最大的功效。

参考文献:

保留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一、经济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首先,现代经济的发展会对以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为基础的民族产生深刻影响,其结果是促进民族经济适应新的社会经济背景而发生经济形态的转变,民族经济形式的转变同时会导致民族文化调适、转型,从而在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新的文化诞生。这是现代经济对民族文化主要的影响。“各个民族的文化意义就在于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动力。”[1]民族文化的变迁与转型是为更好地适应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需要而进行的转变。“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的那些民族,最有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实际上,环境也迫使它们非迅速发展不可,由于它们面临的不仅有发展的机会,还有被淘汰的压力。”[2]在现代经济环境下,融入较先进文化,不仅是保留自身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促进本民族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避免淘汰最有效的手段方法。以农牧为主的达斡尔族人过渡到农耕与畜牧混合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例,达斡尔人的传统民族文化,如“罕拜舞”改变了原有的文化形态。新“罕拜舞”保留了原始舞蹈中农耕狩猎的舞蹈动作,结合了现代人的特点,发展成为老少在广场能够健身的大众化舞蹈,成为传承达斡尔文化的重要载体。鄂伦春人从单一狩猎向农耕文化转变,他们走出山林,放下心爱的猎枪,开始农耕生活。而农耕之余,发展起来的桦皮画艺术则将对山林的留恋留在了方寸之间,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存活在当下生活中。这些文化模式的转变一方面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使之更快适应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对于民族文化来讲,伴随着新经济而产生的新文化,是一种文化的进步。

    其次,混居经济对文化影响是促使文化模式的趋同,其结果是淡化本民族文化,共同形成新的大文化。从现在我国民族分布来看,我国少数民族“在空间上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显着特点。从全国范围来看,主要是和汉族杂居相处,就某一局部地区而言,主要是少数民族之间或同时与汉族混杂居住。”[3]在黑龙江地区,混居是本地区特别鲜明的居住特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黑龙江有54个少数民族,朝鲜族以黑龙江中、东部牡丹江及周边地区为主散居地;满族主要散居在哈尔滨双城周边地区;蒙古族主要散居在黑龙江靠近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地区;人数较少的赫哲族居住在同江、抚远紧邻俄罗斯的边界地区。散居的民族在居住的具体村落中又形成了相对集中的态势。各地朝鲜屯、回民村、蒙古民族乡镇多是民族人口相对多的地区。由于各民族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看是值得提倡的,问题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那些人口少的民族在其他民族影响下很难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散杂居地的不仅经济发展模式要相互影响,文化也处于相互融合的态势。要想保留住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就必须有自己特色的经济产业。因为这种经济上的强大并带有本民族文化基因的文化是能够随着经济发展得以延续的。但是,那些人口规模小、本民族的消费群体在逐渐减少的民族在文化与经济转型中面临着更多文化基因的丢失。如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都是由于人口过少,在周围强大的汉、蒙、满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下,经济、文化都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文化传承举步维艰。缺乏经济发展目标的民族文化保留是艰难的,民族文化丧失了本身具有的文化特点,致使本民族文化淡化,随之而来的是与主流文化的趋同。

    再次,地缘经济是衡量外部经济对民族文化影响的重要标志。空间距离是民族传统文化保留的重要尺度。经济越不发达,距离中心城市越远,民族文化的遗存保留就越加完好,受到城市化经济冲击的影响越小。地缘经济的辐射强弱,地缘优势对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以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聚居区为例,在接近市区的区政府附近的达斡尔族村齐齐哈村,达斡尔人居住的建筑与其他汉族人的建筑模式已经看不出有任何区别,唯独在建筑上保留了开西窗户的习惯。而当地的汉人在建筑时也采纳了西窗建筑风格,除此之外,看不到一点有达斡尔族的建筑风格的民居。而远离城市的偏远卧牛吐、莽格吐民族乡还保留着相对完整的民居。此外,汉民族经济发展,带动了周边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逐步融合,其原有的文化特点逐渐淡去。少数民族要想在社会上生存,必须要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这里汉文化与其他民族问题的交流是相互的,彼此相互影响着的。总的来说,汉文化由于处于文化的主流与支配地位,对其他少数民族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其他民族的发展自觉不自觉地向汉文化靠拢,与汉文化接轨。因此在民族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也自觉不自觉地改变着自己固有的文化传统。经济发展制约着文化,经济的变化造成了文化潜移,在与外来文化接触中导致民族传统的改变。

    二、民族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首先,传统文化模式的滞后性,制约着当地民族经济的发展。相应的文化建立在相应的经济基础之上,而经济模式的转变,要求文化相应转型。当出现经济文化不同步问题时,原有文化将失去存在基础。以黑龙江鄂伦春涉猎经济发展困境与鄂伦春原生态山林文化为例。当20世纪初期,大小兴安岭均有鄂伦春猎人的身影,他们或以“乌力楞”(同一父系的人们或几代子孙组成的集体涉猎组织)、“阿额”(由3~5人自愿组成的临时性生产组织)、个人为主,进行涉猎活动。但到了1953年,在黑龙江地区的鄂伦春人告别了驰骋山林的生活,分别在黑河瑷珲区新生乡、逊克县新鄂乡、新兴乡、塔河县的十八站乡、呼玛县的白银纳乡和嘉荫县乌拉嘎镇胜利鄂伦春民族村建立了5乡1镇的鄂伦春新乡村,开始了定居的生活。生产方式也由涉猎为主转向农耕为主。这种变化导致了以山林文化为主的文化形式,如桦皮文化、涉猎文化由于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而变得淡化乃至逐渐消失。“由于完全脱离了传统的渔猎生活方式,伴随生活方式而生的传统文化也随之断裂,处于濒临衰亡的边缘,现代的鄂伦春文化几乎被汉化。”[4]对于文化来说,原来伴随经济发展模式的传统文化逐步变迁、消失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对于经济来说,这种过时的文化因为很难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成为经济发展的羁绊。因此,要改变原有的文化模式,进行文化调试,这样才能使文化与经济和谐共进。

    其次,民族文化中的一些消极落后的习俗与心理等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导致行为方式消极,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以黑河市瑷珲乡新生乡为例。在1984年开始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鄂伦春族有42户承包了土地。到1985年,42户鄂伦春人共承包土地1665亩,人均22.5亩。实际情况是,在1984~1995年,全乡鄂伦春族只有10户种了部分土地,有20户将土地转包给他人,5户分到土地后既没有转包也没有耕种,而是出现了“弃农归猎”的现象。[5]这种怀旧的习惯对民族文化的坚守,对民族文化的保持固然有一定意义,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不与经济发展合拍的文化传统毕竟是文化进程中的阻碍,这种消极的因素极大地制约着民族经济发展,使民族经济在原有的圈子里循环,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

    再次,在现代化人际关系交往模式转变过程中,文化意识中的原始习惯定式对新变化的不适应,造成了民族心理的调适困难,影响着经济发展。如:鄂伦春人中的“乌力楞”氏族组织中实行绝对平均分配,即使是氏族内部劳动技能差的人也能够得到基本乃至最好的物质保障,面对现代化竞争意识加强,一部分鄂伦春人显得无所适从。固守传统、缺乏积极发展新经济等思想观念,加之骨子里民族性格中的耿直因素,使他们很容易与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模式合不上节奏。当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他们对新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变迁处于一种茫然状态。内心深处对驰骋大自然的留恋,使他们对农耕文化或更进步一些的现代文明产生纠结。

保留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例如在土耳其的现代化历史中,基马尔厥功至伟,被称为“现代土耳其之父”,因他在20世纪20年代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使土耳其发生了深刻变化。当时为表明改革的决心,他曾激烈地禁止戴传统的圆柱形土耳其礼拜帽。许多人认为这一禁令违反“传统”,因而引起强烈反弹,一些地方还发生骚动,引发血腥事件,一些人甚至因此被处以绞刑。本文不拟也不必分析这一禁令是否得当,只想指出一个引人深思的事实,即被一些人为保卫“传统”甚至不惜“以身相许”的礼拜帽,引进土耳其其实也不过才百年时光,是马赫默德二世在19世纪30年代作为一项取代穆斯林头巾的改革措施“发明”的,当时也因“反传统”引起激烈反对。只百年时间,多年媳妇熬成婆,“反传统”的礼拜帽就演化成了“传统”。

    

    同样,清末民初国人的“剪辫子”也曾遇到一些人的激烈反对,认为违反“传统”。其实,“辫子”也不过只有二百余年的历史。清王朝建立之初以“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武力强迫汉人剃发留辫时,许多人也因其“反传统”而激烈反对,一些地方甚至因此血流成河。然而只二百年时间,也是多年媳妇熬成婆,“反传统”的辫子也演化成了“传统”,甚至成为让一些人难以割舍的“民族特征”。

    

    科举制度往往被人称为与“四大发明”相并列的伟大“发明”,从隋文帝的初创到清末1905年的废止,历经一千三百余年,可谓悠久。但与此前漫漫岁月没有科举,而以血统、举荐等选拔人才的更为悠久的“传统”相比,科举的“传统”则要短得多。当科举制被发明出来时,无疑是对以往“无科举”的悠久传统的破坏。可以说,科举制度是当时人的理性创造,而且还被其他一些国家效仿。而这种效仿,也是一种理性选择,是引进“他者”的制度而对“本土”制度习俗的破坏。

    

    中外历史上这种传统的“发明”,可谓比比皆是,数不胜数。事实说明,无数传统能够而且一直在不断的改变、变动之中。对此,十分重视传统的现代奥地利思想家哈耶克有过精彩而深刻的阐述。不错,哈耶克的著作主要是针对人们“理性的自负”,针对那种认为可以任意、全盘反对、破除传统的思维和理论,因而论述了传统的重要和人们应对自己理性的限度有清醒的认识,但他绝非现在一些以他的理论来为传统作强烈辩护的人所理解的“传统至上”的保守主义者。他确实强调文化、社会“自生自发的演进”,但他认为能“自生自发演进”的社会原型只是历史的偶然,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或地区而言,文明之进展始终是“外部影响的结果”,那些经由先发达国家耗费大量经费、时间、精力等而形成的无偿赐予性知识,则使那些后发达国家能够在耗用远比此少得多的代价的境况下达致与发达国家同等的水平。尽管“后发”国家可能不具有自生自发性进步的条件,但只要有一些国家在领先,那么所有的后发达国家就能够随后继起。简言之,在社会进化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经由模仿成功有效的制度和习惯与做出的选择,对“后发”国家来说,这种对他人的模仿实即对自身许多传统的变革。他还认为,文明演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新观念一开始总是由少数人提出,后经广为传播而为多数所采纳”。现在以哈耶克为传统辩护、严厉批判五四新文化运动者也应反思一下,五四思想家是否即这种提出新观念的“少数人”。

    

    可能是担心或料到自己必定会被人误解,哈耶克的煌煌巨著《自由秩序原理》(一译《自由宪章》)即以“我为什么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为其“跋”,以此作为结尾,的确意味深长。在这最后部分,他对自己的学说作了高度概括分析,从学理上厘清自己与“保守主义” 许多方面的本质区别。他指出:“保守主义者的态度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恐惧变化,怯于相信新事物”,而他的立场“则是基于勇气和信心,基于一种充分的准备,即使不能预知变化将导向何方也要任它自行发展”。在给全盘反传统论、“理性建构”论以“沉重打击”的重要论文《建构主义的谬误》的结尾,哈耶克仍恐被误为“保守主义者”,因此明确写道:“我不得不即刻提请你们注意,你们当中的保守主义者,尽管在此刻之前一直感到欣喜不已,但是现在却很可能要感到失望了,因为从我在上文中提出的种种观点中得出的恰当结论根本就不可能是这样一种结论,即我们会极有信心地接受所有传统和旧有的价值。当然,它更不可能是这样一种结论,即人类社会生活中会存在一些科学不予质疑的价值或道德原则。”他确实注重知识的传承,但同样注重知识的传播,而“新知识”的传播往往引起“传统知识”的变革,而且,没有传统的改革也就没有文明的“演进”。

    

保留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梅州客家传统民居;保护;利用

Abstract: Meizhou as the world's largest Hakkas residence in one, is the World Hakka City, has a long history and profound cultural accumulation, the existing large number of Ming and Q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 traditional houses, is precious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people of Meizhou Hakka history left, is a rare flower of the Chinese ancient dwellings.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these traditional Hakka folk house protection and, keeping the Hakka History and culture.

Keywords: Meizhou traditional Hakka folk house; protection; ut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 K92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在历经千年的辗转迁徙中,创造了土楼、围龙屋、三角楼、四角楼、走马楼、中西合璧的建筑等各具特色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其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的就是围龙屋。梅州作为世界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是世界客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客家文化的繁荣之地,也是客家文化的核心区域,具有客家文化特质的原生性、完整性和代表性。梅州市现存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客家传统民居,保护客家传统民居,吸收客家民居建筑的合理元素,传承客家传统民居文化,对于传承和发展客家文化,对于促进梅州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梅州客家传统民居概况

梅州客家传统民居分布广,数量多。遍布全市范围,几乎每个村都有。根据统计,一般的镇现有传统建筑的数量在500至800座之间,按每县辖10个左右的镇来粗略估算,全梅州市域的传统客家建筑的数量约在5万座左右。梅州客家传统民居种类多,式样全,主要有围楼、走马楼、四点金、五凤楼、府第式、中西混合式、围龙屋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也最具特色。

二、梅州客家传统民居存在的意义

客家先民定居南方山区,地潮多雨,湿瘴弥漫,将中原传统文化与梅州当地环境相结合,不断摸索总结,形成了“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之浓、古韵之香”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这些民居与环境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原生化的建筑材料进行建设,构筑上考虑自然采光和通风来维持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是真正原始意义上的生态建筑。建筑体量、结构尺度适宜,施工技术过硬,多数建筑历经上百年仍保存完整,堪称是东方建筑的明珠典范,是各个时代历史文化的凝固史书。梅州客家传统民居是客家社会历史文化在梅州发展的缩影。以围龙屋为代表的客家传统民居,是历代客家人创造、发展和传承客家文化的基地,是客家人和客家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基石,是海内外客家儿女寻根问祖、重温乡情的故土家园,也是社会各界了解和研究客家民俗、社会和文化的载体。因此,颇具特色的客家传统民居,是历代客家人留给梅州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华古代民居的一朵奇葩。

三、在保护梅州客家传统民居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客家传统民居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梅州客家传统民居在保护中却面临着许多问题。

1、客家传统民居的自身问题。大部分民居是利用原生化的建筑材料进行建设,多为土木结构。这些民居历经历史变迁,易造成墙体风化、大木结构变形等问题,再加上农村很多家庭仍通过烧柴做饭、燃放烟花爆竹等,容易引发火灾而毁于一旦。

2、客家传统民居保护与现代生活节奏的矛盾。传统民居往往在通风采光,垃圾、粪便、污水处理等方面都存在问题。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现代的居民为了追求现代生活势必对房屋进行改造,增加许多现代化的设备等,这些都将对传统民居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3、城市建设带来的问题。在保护客家传统民居中,有两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一种是打着“保护与开发”之名,行“破坏”之实的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加快,不少传统民居被拆毁,有些则被改造,本来古朴自然的村庄就因这样的“保护与开发”而变得不伦不类。另一种则是“无力保护”的现象。随着很多乡村人口迁居城镇,造成乡村的“空心化”,客家传统民居特别是围龙屋建筑群,是梅州客家人世代祖居栖身之地和根系客家人宗族之所,正日益出现老人留守村、空巢村和房屋失修、无经费维护现象,导致老屋文物失盗、变卖流失,大量民居因无人居住和管理而被废弃等,对古民居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状况令人担忧。

四、对于梅州客家传统民居保护与利用的新方法

当今世界对古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突尼斯形式,完全保证古建筑的原貌;一种是华盛顿形式,保证古建筑的外观,又根据现代的生活方式改变内部需要。根据这两种保护形式,我们可以得出保护和利用梅州客家传统民居的灵感:对于历史悠久、保存完整,对文化有着深远影响的古民居,可以采用突尼斯形式,在完全保证古民居原貌的前提下,秉承“修旧如旧”理念对古民居进行修缮,对周围环境进行梳理、美化,赋予古民居新的使用功能,可以开辟为展览馆、陈列馆等,如梅州客家博物馆里的将军馆、大学校长馆由民居变为展览馆,成为了梅州新的旅游景点;而对于年代较近、保留价值相对较小,而又可以加以利用的古民居,可以采用华盛顿形式,在保证民居外观及建筑主要特点的情况下,对民居进行修缮,加以改造利用,变为吃饭、住宿场所等,如梅州城区的承德楼、万秋楼,改造为颇具特色的饭店。

为了保证这两种形式的推行,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一是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出台保护条例,成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做出保护规划,划定保护区范围,投入资金进行诸如道路、停车场、景区标识标志、公共设施、环境整治等建设;二是可通过业主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在确保文物安全不受侵害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保护,以解决日常维护与修缮的资金问题;三是设立梅州客家传统民居文物保护基金,由政府出资启动,热心人士捐赠积累,由文物保护基金和业主共同出资的方式对古民居进行维修;四是通过政府有效引导,充分发动群众的力量,利用客家人宗族观念、家园意识强烈的特点,由政府适当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引导世代生活在这些民居里的群众自觉保护自己的家园和祖屋,并在有条件的地方适当进行旅游开发利用,弥补保护资金不足,形成良性循环。

五、寄语

梅州,是客家文化的核心区,是“世界客都”。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客家文化,打造具有浓郁的客家韵味的客都形象,我们只有充分重视起来,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创新保护手段才能达到对客家传统民居合理利用的同时达到保护的目的,才能更好地留住客家的历史文化精髓。

参考文献:

[1] 陆元鼎《中国客家民居与文化》[M]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年1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