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拓宽德育途径

拓宽德育途径

拓宽德育途径

拓宽德育途径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德育 体现 框架

在社会转型期,旧的理想、信念和价值体系已经抵御不了现实的冲击而轰然倒塌,新体系的建立又需要时间的积淀,面对80、90后的学生,以前那些有效的方法,甚至成功的经验都达不到预期的效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要切实围绕更新德育观念、拓宽德育途径、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采取新的策略,注重在德育的实践性方面做文章,探索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一、充分体现德育的社会化功能,加强实践育人

突破校园德育代替全部德育的格局,要崇尚实践,知行并重,坚持走实践育人之路,在最现实、最本质的生活中,给予学生最生动的教育。医学职业学校离不开实践性教学,一要以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科技活动、青年志愿者、劳动锻炼、军事训练、勤工助学、临床实习等,使学生亲身实践到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加深对本专业的认知,明确就业的路径和危机感,增强就业竞争意识从而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教真人、做真人、教真事、做真事,学会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活的憧憬,构建善于沟通、乐于助人、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直面困难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充分体现德育中的尊重与塑造,完善品格教育

“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书易而育人难,难在育人是一种品格教育,是一种塑造完善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工程。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关注兴趣爱好、关注能力倾向、关注价值观取向。尊重、关注、塑造有机地结合,才能实现教真育爱,才能够很好地把教育与80、90后学生的尊严、自由、“非主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转变角色,以现代人的精神培养健全的现代人,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注重感化与内化功能

教育不能搞机械化生产“一刀切”的单一目标教学。80、90后的学生更加需要尊重和理解,教育者要在坚持遵守和把握各种政策和制度的条件下,实施人性化教育与管理,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示范性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活化教育方法,克服德育工作居高临下的说教、批评处罚、硬性灌输等方法,摒弃师道尊严的陈旧观念,要以尊重的姿态和亲和的心态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获取学生最真实的思想、心理动态,做到换位思考,情感交流,价值共享。既要做到授之以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要导之以行,注重心理咨询,构建团队意识,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教育,使之懂得学会理解,学会感恩,学会报答。在各种活动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懂得珍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内化为学生的品德与修养。形成一种和谐的师生氛围和育人环境,促进学生思想工作的和谐发展。

四、充分体现时代特征,构建适应网络时代新的德育框架

在信息科学大潮涌来且泥沙俱下的时候,我们应帮助学生正确面对网络这个仿真世界,要利用网络的广阔性、丰富性、多样性、及时性和全方位刺激性的特征来开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建设体现集思想性、教育性和趣味性和前瞻性为一体的精品、特色网络文化主阵地,把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时尚元素、专业素养有机地融于网络之中,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读性、服务性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拓宽网络环境下学生思想工作的空间,发挥网络在德育教育方面的优越性,让网络德育走进中专学生的生活,指引中专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网络心态,以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抵御网络上的种种诱惑,使学生健康成长。建立符合时展的全方位网络化教育空间,教育观才能受到青睐并指导和规范教育实践。

五、构建以学校德育为主体、以家庭德育为基础、以社会德育为依托、以职业道德为目标的德育教育框架

德育既是整体化目标的培养.更是个体化目标的多元教育,是一个集生活教育、体验教育、主体教育思想于一体的社会教育体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拓宽德育途径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改;校外教育机构;德育途径

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突出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加实践活动,尤其是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的校外教育机构,应充分发挥自身的阵地优势,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在德育实践中进行积极的探索。

一、遵循原则 渗透课标

1.坚持主线的原则

对少年儿童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是校外教育机构一项长期的根本任务,是德育教育的核心。因此,我们在开展德育过程中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增强少年儿童的爱国情感,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确立远大志向,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2.以人为本的原则

“德育要以人为本,回归学生生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转向。因此,我们校外教育机构要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思品课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要求,把品德教育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品德养成教育成为小学生的自觉要求,更好地巩固和发展学校德育成果。

3.知行统一的原则

当前德育工作普遍存在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原因之一在于德育的知行统一原则未能得到充分的贯彻和体现。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更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将提高道德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让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二、丰富实践 体验教育

1.活动育人

(1)真情奉献活动

以“红领巾手拉手”为载体,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学会生存,自主自强;学会服务,乐于助人;学会创造,追求真知;了解国情,认知社会,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2)夏(冬)令营活动

暑(寒)假是校外教育机构对少年儿童进行德育的黄金时间,夏(冬)令营也是德育的有效途径。如:开展“国防、环保”“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夏令营,增强学生国防、环保的意识及爱国热情,逐渐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和行为。

2.文化育人

(1)校外教育艺术活动,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新时空,构筑了发展平台

如:由厦门、漳州、泉州三地青少年宫共同承办的第四届“闽南风·海峡情”系列活动,抓住艺术蕴藏着宝贵而丰富的思想教育这个珍贵资源,首次向海峡彼岸——金门延伸,以艺术为媒,根植于闽南文化,利用两岸共同认知的语言——闽南语进行艺术创

作、艺术表现,将两岸同根同源的民族教育渗透在艺术交流之中,共叙海峡亲情。

(2)“科技文化百花园”系列活动

以“雏鹰争章”为载体,通过讲座与实践的形式开展“新闻写作、摄影、航模、棋艺、生物、生活技艺、少先队基础知识”等系列活动,让少年儿童争当文字小记者、摄影小记者、科技小能手、小棋手、生活小能手、好队干等,努力培育良好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他们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促使自身品德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创建基地 拓宽领域

建立德育基地是整合教育资源、创新德育模式的新渠道。少年军(警)校、素质拓展营、劳动实践基地、亲子营、天文科技馆等实践基地,皆可为校外教育机构实施德育拓宽领域。

如:“漳州少先队队长学校”是漳州市青少年宫与漳州团市

委、漳州市教育局联合组织的由少先队辅导员骨干组成的以服务学校、服务少先队、培训少先队队干为目的的教育基地。我们通过定期开展这一活动,对少先队队干部的工作进行有机指导,调动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培养队干部的工作能力,提高队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使他们在少先队活动中不只是“看”,更多的是“干”,发挥带头人作用,从而带动学校全体少先队员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以德砺行、催人奋发是德育工作的使命。作为校外教育机构应一如既往地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切实为新一代少年儿童的和谐、健康成长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拓宽德育途径范文第3篇

【关键词】艺术实践类课程;线上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国家政策要求和网络科技的发展,在线教育已经步入全新的阶段,并且以迅猛的态势向前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教学背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高校教育教学迎来新的机遇。新技术的学习与适应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等问题成为高校教师面前的新挑战。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教育部出台指导意见,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高校教师要深入思考,以创新的思维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其他高校相比,艺术类高校以实践类课程为主,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本文立足于此,从融合课程思政艺术美育新理念、建立关联课程联动教学新模式、拓宽课程互动教学效果新途径、健全课程考核评价激励新机制等四个方面研究线上教学策略的实施路径。

一、提高教学目标融合“课程思政”艺术美育新理念

教育部于2020年5月28日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是新时期下,具有创新精神的教育理念。它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育人格局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的新理念从宏观上为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深刻阐释了“立德”与“育人”的精神内涵和本质要求。在艺术类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实践类课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除公共课之外,学校根据自身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需要,开设诸多艺术专业课程,如《戏剧表演理论与技巧》、《中国民间舞》、《色彩》等。有别于理论课程的教学形式,学生主要通过言传身教、实践创作、排练演出等方式接受专业学习。这种以实操为主要形式的授课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创作技能。但仅仅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精才艺、善应用”的综合型艺术人才是当代艺术高校的迫切需要。艺术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地点一般设在排练室、琴房、舞蹈间、画室、剧场等实践区间。受疫情影响,教师不能以面授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如此,是否一切艺术实践类课程都只能就此停止呢?笔者认为,空间的受限并不能完全阻止艺术实践课程的教学,线上教学不妨一试。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做到三个方面:一是以道德修养为先领,树“德艺双馨”为榜,立“品学兼优”为样,培养政治思想健康向上的有德青年;二是以知识理论为基础,拓宽视野,建立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三是以审美达情为特点,培养学生美感形象的思维构建,提高其艺术品鉴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虽然在技能学习方面受到教学场地的限制,教师无法当面亲授,但仍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建立线上教学互动机制,引导学生加强思政教育;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指导建立学习合作,拓宽知识结构,提高创新思维;通过创新教学新方法,建立“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完善艺术实践课程教学体制。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不能仅以“术”唯一,更要以“艺”为先。这里的“艺”,既包括道德修养、人文情怀,又包括知识底蕴、审美能力。高校教师应以深刻理解和把握“课程思政”的精神要义为契机,学以致用,转换教育观念,培养“美”“德”“智”“体”“劳”兼佳的艺术类专业人才。

二、优化教学内容建立“关联课程”联动教学

新模式“关联课程”是指在专业建设中,以课程体系构建为基础,具有核心-拓展、理论-实践、先设-后开等关联性的教学课程。为确保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专业性,教师不能孤立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授课方案,应在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的情况下,遵循教育教学和艺术创作规律,与其他“关联性课程”建立合作联动机制。这种“联动机制”包括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如,在表演专业建设中,《表演理论与技巧》为专业核心课程,以其为基础,建立包括《台词》、《形体》、《声乐》在内的核心课程体系。为拓展表演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围绕“核心”课程开设《导演基础》、《编剧技巧》等,建立“拓展课程群”。“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并存,相互补充,构建表演专业课程体系。同时,“联动机制”也包括实际教学中教学融合、借鉴和共享。实际教学中,授课教师间不易及时掌握关联课程的教学进程、内容、方法、特色等。“听课”是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由于时间、场地等因素,教师很难达到互相听课的便捷、自如和灵活。与线下授课相比,开展线上授课,时间和空间更为灵活。在教学内容、授课方法、教学风格、课程特色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教师能够及时互相借鉴、资源共享、合作教学。“联动机制”在教学应用中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观课”获悉课程的教学进程,及时调整自身课程教学的内容,做到相互促进和统一;二是通过“感课”真实感受教学氛围,根据课程的关联特点找到共通性,及时调整自身教学方法,做到各有风格,相得益彰;三是通过“思课”发现教学问题,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关联课程间教学评价的客观公正有效。新形势下应建立“关联课程”联动教学机制,高校教师透过“关联”作用相互补充,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三、创新教学方法拓宽课程互动教学效果新途径

较理论课而言,艺术实践类课程更加开放、自由,具有较强的体验感。学生能够通过课堂训练劳逸结合,获得身体和精神的放松,不易造成因长时间久坐而形成的“课堂疲劳”。线上教学在构建授课环境方面存在先天的局限性。对于艺术实践类课程而言,这种局限性更为突出。如《表演理论与技巧》的线下教学设在排练室进行,教师能够有效组织实践活动促成学习的“动静结合”。然而,将课程转为线上授课,原本的当面亲授变成了“隔屏相望”,教学效果经受着考验。教学不是照本宣科,更不是“一言堂”,“互动教学”和“寓教于乐”才是良策,活泼的课堂氛围能使教学事半功倍。教师应勇于创新方法,积极拓宽课程互动教学效果新途径。一是掌握和把控教学节奏。教师提前对教学进程和效果进行预测,将重心放在课程主要内容上,运用“课程先导”和“生活实例”阐释教学主体和重点,运用游戏训练、合作讨论、问答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课程难点,做到深入浅出。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做到寓教于乐。二是增强网络空间意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包括名师讲座,艺术赏析等。新时期下的线上教学更要求教师具备整合网络资源的能力,提炼信息要义,正确处理教学目标的统一与网络资源多元的关系,积极拓展网络教学空间,注重实时教学互动,采取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教学的延续性。总之,教师应与时俱进,借助新媒体整合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水平。但不可忽略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要始终保持教学的热情,讲解的细心,授课的耐心和育人的恒心。线上教学更加重视学习反馈,教学活动要有专业性、开放性、互动性。

拓宽德育途径范文第4篇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目标

1.拓展高校教师的知识面。当今社会是个知识飞速发展的社会,一个不学知识的人,终究会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危险。高校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品味,就要不断地学习科学知识。高校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占主导地位,他们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起着最直接、最有力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以其言传身教来教化学生、激励学生,从而实现培养人才的目的。高等院校常以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而闻名,当代大学生也常常以自己所在的高校拥有众多的大师、名师而自豪。然而,高水平、高素质的大师、名师绝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高学历、高学术或高水平,而且还取决于他们具有比较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一位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能否具有严谨治学、认真执教、乐于奉献、尽职尽责的精神品格和文化内涵,影响着他能否真正起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榜样示范作用。因此,高校教师要深入研究教育知识,准确理解教育内涵。高校教师要想从根本上弄清楚“什么是教育,怎么教,怎么学”等问题,就必须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

2.陶冶高校教师的品德修养。教师职业是崇高而伟大的,因此,优秀的师德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榜样示范作用。具有高尚品德的教师,往往受到学生的爱戴和拥护,并在他们心目中产生威信。这种威信一旦形成,教师就能充分发挥以德育人的作用。在当代高校这个特定的育人环境中,教师是一支教书育人最基本、最重要的队伍。“为人师表”是称颂教师可敬形象的表述,其中“师表”内涵德才兼备,即学高为“师”,身正为“表”。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传授给当代大学生的绝不仅仅是某种具体的科学文化知识,更根本的还在于给当代大学生传授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用自己内在的高雅素质和文明的行为举止去影响当代大学生;用正确的政治态度去教化当代大学生,以身作则去带动当代大学生;用乐于奉献的精神感染当代大学生,从而以良好的精神面貌为当代大学生树立好榜样。

3.规范高校教师的言行举止。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良好行为的标兵,这样才能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在实际生活中,当我们要求大学生每天必须准时到教室的时候,我们自己首先必须准时到达;当我们要求大学生讲究卫生的时候,我们自己首先必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当我们看到教室里有乱扔纸团的时侯,我们自己应该主动地捡起来扔到垃圾桶中,以培养大学生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当我们看到教室的桌椅坏了的时候,我们自己应该主动拿来工具修理整治,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爱护集体财产的观念;当我们要求大学生讲普通话的时候,我们自己应该先讲好普通话。唯有如此,高校教师才能真正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当代大学生,教育当代大学生,陶冶当代大学生的情操,实现以德育人的目的。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当今时代,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教书育人的意识淡薄,缺乏爱心;有的教师学风浮躁,治学不够严谨,急功近利;有的教师对自身要求不严,言行不够规范,不能为人师表;个别教师甚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严重损害了人民教师的职业声誉。面对这些问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必须随着大学职能和教师劳动特点、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的变化以及大学办学理念的不断调整,适应发展要求,探索适合时代特点、教师身心特点、职业特点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才能建立起科学的建设体系,提高综合成效。

1.强化隐性教育途径以提高全体教师的职业道德认知水平。新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通过管理实践和集体活动来体现职业道德理念,通过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学术交流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通过会议、报告、报纸刊物、互联网等媒介,把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渗透到教师的思想中,落实到教师的职业行为上。师德建设的内容不能仅局限于师德要求和具体规范,还要大力倡导教师职业精神,把规范要求与职业精神统一起来,既要微观、具体并具有针对性,同时又要与形势政策教育、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让教师从宏观上了解国情和当代教育现状,把握国家的教育需要,从而增强教师的全局意识和整体意识,增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教师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总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能以教条的形式孤立存在,而应该渗透到管理实践、教师的业务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去,通过隐性的、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方式才能产生实效。

2.优化环境以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学校的环境状况,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对教师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道德风貌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教育比思想道德灌输更具有感染力和渗透性,这种环境必须以稳定、开放、求实、发展为特征,必须具有一种勤奋、求实、敬业、创新的校风和蓬勃向上的进取精神,以及民主、平等、和谐、宽松、温馨的心理氛围。抓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一定要从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时刻把教师的需要和冷暖放在心中。要关心、理解、体贴教师,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思想道德建设寓于多做实事、做好事的实际工作中,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增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3.建立科学合理的师德建设机制以提高可操作性。一是要建立有效的政策导向机制。要积极探求合理的人才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在教师职称评聘、各级评审专家中实行职业道德一票否决制,在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著作、科研项目立项与评审、学术奖项评定等方面体现正确的政策导向,防止重数量轻质量或形式主义,防止弄虚作假等不良倾向。二是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当前高校在开展师德评价中要重点解决好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结果的反馈与落实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既有利于教师个体的充分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群体职业道德水准的提高。三是要建立有力的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的关键是要确立一个激励标准,对激励的方向和强度作出规定;对设定的激励标准广泛宣传,使之能起到导向作用且便于落实;在检测评价基础上对先进行为给予激励,激励手段可以是精神鼓励,也可以是物质刺激;可以提出表扬、颁发奖状、授予荣誉称号,也可以在职称评定、奖金、住房分配、办公设备等方面有所体现。总之,要奖人所需,使激励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四是要改进和完善师德考核。高校要将师德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并作为教师绩效评价、聘任和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完善师德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师德考核档案,全面评价师德表现。

4.加强心理引导以增强教师的自我约束能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增强有效性,必须遵循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疏解教师压力。一方面,要采取积极政策,通过增加和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或根据学校资源承受能力、调整招生规模等手段,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使教师尽可能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活动中;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把普及心理学常识、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引导、增强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作为师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教师还要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适,通过自律不断抵制、克服和清除自己思想中有悖于职业道德规范的念头,实现自身道德品质的完善和提高,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献身教育、敬业爱岗的师德风范,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高校管理部门还可通过各种形式,诸如组织恳谈会、参观先进典型事迹、举办教师联谊活动等,让教师对照好的典型,检查自己的行为得失。

5.拓宽业务培训内容和途径以提高教师的道德实践效能。现代大学要结合时代特点为教师自我提高提供现代化手段并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同时也要尊重现实条件,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职业培训。一是要推进教师的社会化和现代化,增强教师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和协调与环境关系的能力。二是要使教师树立现代教育价值观和人才培养观。三是要培养教师的自学能力。高校教师作为现代文明的传播者,自身必须站在时代前沿,把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和最先进的技能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也就是获取前沿知识的能力和消化、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四是要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技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能力。教师要增加课堂讲授的信息量,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掌握现代教学技术。同时,教师要掌握大量的学科知识和信息,就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收集技术;教师要实现科研创新,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就要改造科研手段和方法,掌握现代科研技术。五是要提高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提高教师的学术创新能力。不仅如此,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还必须拓宽教师业务培训的途径和方式。当前高校业务培训的主要途径是举办各种培训班,选送教师到国内外高等学府学习和进修,鼓励教师攻读在职学位等。这些途径为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同时,高校还应结合自身特点,开辟一些新的培训途径,挖掘新的培训资源,如加大学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发挥学术交流的培训作用。这种学术交流可以是国际范围的,也可以是国内的或校内的;可以是同一学科的,也可以是跨学科的;可以是大规模的学术会议,也可以采用学术沙龙的形式。

拓宽德育途径范文第5篇

根据权威数据,21世纪全世界将有50%的大学生走向自主创业之路。“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第三本护照”,加强创业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根据2002年《全球创业观察》的评估结果,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的不到毕业生的1%[1],而发达国家一般为20%-30%。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创业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显著的差距。而导致这些差距的重要因素就是高校的创业教育。

在国外,创业教育在西方国家的大学中已有较长的历史,高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开设系列课程,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设立风险资金,鼓励高科技创业;有相对成熟的创业环境与运行机制。在美国,创业教育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体系和教学研究体系,其内容涵盖了从小学、中学、大学直到研究生的教育。美国创业教育注重揭示创业的一般规律、传承创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开发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体系和实践体系来切实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素质。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1998年清华大学首开“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先河、2002年4月教育部才开始启动创业教育试点工作、2003年教育部在国内各高校启动创业教育并逐步推广[2],而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则更晚,整个过程比欧美发达国家晚了20多年。我国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还没有成熟的创业教育模式可供借鉴和推广。10多年来,经过我国各高校对创业教育的摸索和推广,2007年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创业的比例已提高至4%[3].因此,作为培养人的高校,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其创业能力,能进一步促进创业率的提高。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也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这是不可否认的,但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1.创业教育局限于就业指导。虽然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直接原因来自就业的压力,但创业教育其本质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4]。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创业教育的本质明显被忽略,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成为促进就业的方法和途径之一,希望通过创业教育,在解决大学生自己就业问题的同时,利用通过创业而新增的岗位解决其他人的就业问题。在这种就业导向的影响下,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也仅局限于就业指导和创业实务指导,被纳入就业指导范围之内,目的就在于促进就业。

2.创业教育课程开设不合理。对于创业教育,大多数高校没有具体的课程设置,或者说对于创业教育的开展,大多数高校的做法是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或是就业指导课程的基础上,加开几个与创业教育相关的课时;或者是将创业教育纳入实践教育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创业设计大赛”、参与“创业设计活动”、设立创业园等形式来达到创业教育的目的。而实践证明,这些实践活动缺乏理论基础,更多的学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说是“望尘莫及”,因此活动的参与率不高,只成为少数学生受益的对象,更多的学生只是以“事不关己”的态度对待。这种教育模式对于极少数的学生而言,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促进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但其覆盖面及实效性却大大地与素质教育不相符,也失去了开设这门课程的真正意义。

3.创业教育管理体制不明确。创业教育与教学相脱离,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由学生处、团委、就业处或称就业指导中心负责,这些部门具体负责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从中不难看出,创业教育仅仅是为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的,仅当作就业工作部门职责来对待。其实,创业教育要想切实得到落实,关键是要将其纳入教学环节。创业教育涉及到教学的系统改革,要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

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是:我国高等教育整个教育体系中还没有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仍然被至于高等教育体系之外,没能被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因此也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创业教育机制和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三、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模块设置

我国的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远远达不到“英国创业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性、创业教育教学的专业性、教学对象的广泛性与高校创业支持的系统性”[5]的这种程度,但各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的条件和学生的特点,合理设置创业教育模块,可以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及需求设置课程。即既有面向所有学生的“创业通识教育”,又有针对性的“创业递进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创业引导和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精神和创业品质。在整个高校的创业教育中,教育课程可设置为四个模块(如表1),每个模块可以通过具体的途径加以实施,不断强化创业教育的实效。

1.创业综合知识教育模块

这个教育模块主要是针对全体学生进行的创业启蒙教育和通识教育。具体教育内容包括:一是创业基础知识,如《大学生创业导论》、《创业管理概论》、《创业学》、《创业指导》等;二是社会知识,如《公共关系》、《创业法律基础》、《法律与税收》等;三是企业管理知识,如《市场购销》、《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规避》等。高校可以在大一或大二阶段,开设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通过创业综合知识教育模块的学习,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培养创业意识;也可以邀请一些自主创业成功人士或企业家来开讲座,与同学交流创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及获取知识的途径。

2.创业技能教育模块。

创业技能是指创业者所需要的核心技能,这个模块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创业技能的培养,具体内容包括:创新能力、社交能力、风险承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决策能力、自制能力、学习能力等地培养和锻炼。创业技能教育更多的是实践教育,在实践和锻炼中不断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其对创业技能和知识掌握和运用。

3.创业情商培养模块

美国公布了一份权威调查,显示了美国近20年来政界和商界成功人士的平均智商仅在中等,而情商却很高。对于创业者来说,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了创业所需要的情商。因此高校的创业教育也应与之相适应的进行创业情商的培养。创业情商内容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情绪管理能力、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创业意志等能力的培养,如开设课程“创业情商”、“逆境与创业”等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毅力。通过创业情商教育模块,指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掌握人际沟通和建立维系友谊的技巧,强调关心爱护他人和集体、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学会沉着冷静的来看待和分析忽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同时,通过创业情商模块的教育,充分开发学生的情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增强自信心,努力使创新设想付诸实践,为成功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4.传统道德教育模块

原统一集团的老总高清愿说过这样一句话:“学问好不如做事好,做事好不如做人好”,这句话主要是对学问好、做事好、做人好三者的比较,在此,这位企业家对于学问好、会做事、会做人这三者,更看重的是做人好。从古至今,我们一再强调传统美德,我国学者陈德智借鉴古代圣贤的思想,提出创业家应具备的品质为五德,即“智、信、仁、勇、严”[6],传统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传统道德教育模块内容包括:诚实守信、修身养性、勤俭朴实、正直正义、自强自信、艰苦奋斗等品质的培养。通过传统道德教育模块的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塑造良好的创业品质。

四、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途径

不同的教学模块其教学实施途径是相通的,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四个途径加于实施,达到其教育效果。

1.课堂教学与传授途径。一是充分发挥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的作用,创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拓展学生自主选课的范围,在教学方式上,以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为导向,采用探究式、启发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进行实施,并配以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手段,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创业思维,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二是拓展德育教育,塑造学生的创业品质。在将传统的道德教育融入“两课”教学地同时,根据学生的喜好开设一些道德礼仪类的讲座,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并结合实例加以引导。三是通过创业案例分析,收集大量的的创业案例素材,在课堂进行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家创业经历;四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一些企业家跟学生座谈,让学生与企业家“零距离”接触,分析创业的成败,形成“互通、互助、互联、互促”的交流氛围,不仅有利于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创业的分析能力。

2.实践与运用途径。专业技术能力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许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要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才能逐步提高、发展和完善,创业技能更是如此。创业者要重视创业过程中知识积累的专业技术方面的经验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对于书本上介绍过的知识和经验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予以提高、拓宽;对于书本上没有介绍过的知识和经验要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要详细记录、认真分析,进行总结、归纳,上升为理论,形成自己的经验特色,积累起来。只有这样,专业技术能力才会不断提高。因此,学校一是要认真组织“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推动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二是要充分发挥创业模拟公司和大学生创业园的作用,通过模拟和实践,不断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

3.学校与企业、政府的合作途径。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就能够做得面面俱到的,要做好创业教育,必须取得社会和企业的帮助。首先,学校要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激励创业的氛围,在开展创业知识传授的同时,激励学生的创业意识。其次学校要充分发挥第三课堂的作用,经常性地开展一些专家(企业家)讲座、模拟企业管理、创业服务咨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团队合作精神。再次学校要拓宽创业教育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以学习或提高创业能力的平台或场所,如与企业合作,形成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并对学生的创业实践进行指导和帮助。最后,学校还应与当地政府的相关部门联系与合作,通过邀请专业人士为学生解析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条件和政策,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创业的形势,有助于帮助学生风险预测及决策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