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苏教版初中化学

苏教版初中化学

苏教版初中化学

苏教版初中化学范文第1篇

所谓辩证的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辩证法中的联系观、发展观和矛盾观。联系观即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中,用联系观研读苏人版教材,可以让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知识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发展观即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用发展观研读苏人版教材,可以让我们知道任何理论都在发展,人们对它的认识有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矛盾观即全面的观点,用矛盾观研读苏人版教材,可以让我们知道任何一本教材既有合理之处,又存在不足和局限。以下主要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研读苏人版教材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一、用辩证的观点看苏人版教材教育观念的转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育观念也应随之发生变化发展。苏人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跟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伐,彰显新课改理念。苏人版教材从“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国家和社会”三个层面来安排内容,以主题模块的方式呈现课程标准内容,将心理、道德、法律、国情教育四个领域有机整合,实现了从“知识本位”到“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的转变。教材以“生活德育论”作为理论支撑,以初中生的生活经验为教育基础,实现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时下,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给人们的心理、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等方面带来了多重影响,思想品德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苏人版教材以公民意识来贯穿、融通相关的正确价值观念,并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好公民。

二、用辩证的观点看苏人版教材的编写方式

苏人版教材内容是遵循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编排的,采用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方式组织和表述教学内容,通过生活情境材料、名言、活动等使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从而将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引导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单元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配上大量的图片让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形象化。课本边缘用暖色调也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热情,但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少部分学生在教材图片上乱涂乱画。

苏人版教材将“交流”“探究”“感悟”等活动安排在正文前,通过探究活动悟出道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了材料与正文内容没有关联的,例如第49页张立同院士领导的课题组的材料。苏人版教材以相对独立的主题编写教材,淡化了单元间、题目间的逻辑性,例如:第六课《做守法公民》第二框《树立法治观念》中子题目间的逻辑顺序有误,可调整为“懂法、守法、用法”。第四单元《情系祖国》与第三单元《崇尚法律》关联性不强。并且第四单元《情系祖国》的知识专业性很强,在高中《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教材中涉及了,是安排约13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的,而初中只安排了8课时完成。高中生接受这部分内容都有一定的难度,初中生能理解吗?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思想品德教师该如何处理这部分内容呢?笔者陷入了困境。

三、用辩证的观点看苏人版教材中知识点的表述

苏人版教材在知识表述上虽然总体上是规范、准确的,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教材第4页第二段:“伴随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的政治生活也在发生变化。”建议修改为:“伴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政治生活也在发生变化。”这样教材前后一致,比较好理解。又如第三课产生挫折的原因中将外貌因素归为主观因素欠妥,且教材中阐述“内在的主观因素多数可以控制”,人的外貌是天生的,怎么控制呢?实在让人费解!再如第34页第三段和第35页第一段都是讲挫折的双重性,显得重复唆,将两段合并成一段不是更好吗?

苏教版初中化学范文第2篇

问题一:立方和、立方差公式的应用

立方和、立方差公式在初中苏科版教材中在课后的习题出现过,要求学生计算,而关于它们的因式分解的要求教材中没有。但在高中新教材苏教版必修1中课后习题与复习题有立方和立方差的应用,如何处理它?

1.要求学生计算下列两个式子

(1)(a-b)(a2+ab+b2);

(2)(a+b)(a2-ab+b2).

解:(1)(a-b)(a2+ab+b2)=a3+a2b+ab2-ba2-ab2-b3=a3-b3;

(2)(a+b)(a2-ab+b2)=a3-a2b+ab2+ba2-ab2+b3=a3+b3.

2.要求学生对下列两个式子进行因式分解

(1)a3-b3; (2)a3+b3.

学生自然知道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下来对这两个式子进行应用

例1.(苏教版必修1教材43页习题7(2))求证:

函数f(x)=-x3+1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函数.

解:设x1

因为x10,

而x2-x1>0,所以f(x1)>f(x2),

故函数f(x)=-x3+1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函数.

例2.(苏教版必修1教材93页复习题11)

计算:(lg2)3+3lg2lg5+(lg5)3的值.

解:因为lg2+lg5=1,

所以(lg2)3+3lg2lg5+(lg5)3=(lg2+lg5)(lg22-lg5lg2+lg25)+3lg2lg5=lg22+2lg5lg2+lg25=1

问题二:有关韦达定理的应用问题

在初中新教材苏科版里,韦达定理是在阅读内容中出现的,在教学内容中没有,课后内容也没有涉及到这个内容,但在高中新教材苏教版选修2-1中课后复习题有韦达定理的应用,如何处理它?

1.教师在讲这个内容时要对韦达定理进行讲解

已知ax2+bx+c=0(a≠0),求x1+x2,x1x2,x1-x2.

解:ax2+bx+c=0

a(x+■)2+■=0

因为a≠0,

解之得x1=■,

x2=■

x1+x2=-■,x1x2=■

x1-x2=■.

2.应用这些知识处理习题和复习题

例.(苏教版选修2-1教材66页复习题12题)直线y=ax+1与双曲线3x2-y2=1

相交于AB两点.

(1)求AB的长;

(2)当a为何值时,以AB为直径的圆经过坐标原点?

解:由y=ax+1与3x2-y2=1得(3-a2)x2-2ax-2=0.因为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两点,所以3-a2≠0且Δ=4a2+8(3-a2)>0,解得a2

则x1+x2=■,x1x2=■,x1-x2=■.

(1)AB=■=■×

x1-x2=■×■=■(a2

(2)由题意知OAOB,即O■・O■=0,即x1x2+y1y2=0,即x1x2+(ax1+1)(ax2+1)=0,即(1+a2)x1x2+a(x1+x2)+1=0,(1+a2)■+a・■+1=0,

解得a2=1,满足a2

±1.

从而,当a=±1时,以AB为直径的圆经过坐标原点.

类似的问题苏教版选修2-1教材63页习题5题、苏教版选修2-1教材66页复习题9题苏教版选修2-1教材66页复习题16题。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还有很多类似的教学边缘问题。处理这些问题时要应用初中课改后的教学方式,提倡采用“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的模式展开。初中新课程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从实际情景引入数学知识,更加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和切身体验.课改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注意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的机会,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等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高中新课程教学中,应认真探究、发扬上述初中课改新课堂呈现的诸多优点。

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准确地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生学习心理,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对于学生在初中数学中已经学习过的概念、图形,要作一些整理工作,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和形象加以提升。可以说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伸和提高,但并不是简单地重复,所以在高一的入学教学中,深入研究两者之间潜在的联系和区别,高中课堂教学的特点是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所以老师注重点拨,初中内容少,知识点少,老师进度慢,所以初中老师讲课会反复的强调,正确处理好新旧知识的串连和沟通,便能顺利地进行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教学衔接,使学生较快地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高一数学老师要把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初中到高中的过渡。

苏教版初中化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科书;习题;比较

      教科书是课程的重要载体,是连接课程标准、教与学的重要桥梁。新课程中教科书已从一纲一本过渡到一标多本,对不同版本教科书进行比较具有较强理论和现实意义。习题作为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研究者的一个着眼点。以人教版和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课后习题为例,对习题知识点、形式与数量、素材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新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学提供帮助。

一、习题知识点的比较分析

各学段中《数学课标》安排 “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四个内容。据此对人教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科书知识点及习题比较。

1、“数与代数”领域知识点比较

“数与代数“领域,人教版包括分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吨的认识,时、分、秒,年、月、日,数学广角。苏教版包括认数,初步认识分数,认识分数,初步认识小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一位数乘三位数,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千克和克,24时记时法,年、月、日,千米和吨。

表1:“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领域的习题数量和百分比表

 

人教版

数量/比例

苏教版

数量/比例

 

人教版

数量/比例

苏教版

数量/比例

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常见的量

数学思想

58/19.14

179/59.07

47/15.51

19/6.27

122/28.63

232/54.46

72/16.90

图形的认识

测 量

图形与运动

图形与位置

9/8.11

83/74.777

0/0

19/17.11

21/17.65

70/58.82

11/9.24

17/14.29

   注:习题(道);比例(%”)。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特有的单元,其编写意图是让生在活动的过程中领悟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两个版本在“数的运算”中知识点、习题比例数量大比例高,注重发展学生运算能力。“常见的量”中,两个版本的知识点基本一致、习题比例相当。

2、“空间与几何”领域知识点与习题比较

人教版中,“图形的认识”包括四边形的认识;“测量”包括四边形,测量,面积;“图形与位置”包括位置与方向。苏教版中,“图形的认识”包括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观察物体的形状,轴对称图形;“测量”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千克和克;千米和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图形与运动”包括平移和旋转;“图形与位置”有观察物体(上、下)。苏教版的优点是在四个分领域中都有知识点和相应的习题,且“图形的认识”的习题比例比人教版大,人教版的不足是没有“图形与运动”的知识点和习题。“测量”习题数量多比例最大。

     3、“统计与概率”领域知识点与习题比较

人教版的知识点有可能性、统计(简单的数据分析、求平均),苏教版有统计与可能性、统计。该领域人教版有36道习题,苏教版有39道。苏教版紧接着安排了“摸排和下棋”实践活动,知识承接紧密。

4、“实践活动”领域比较

人教版中安排“填一填,说一说;掷一掷;制作年历;设计校园”四个实践活动。苏教版设置了十一个实践活动:农村新貌;称一称;周末一天的安排;周长是多少;摸牌和下棋;生日快乐;美丽的花边;了解千米;奇妙的剪纸;我们的试验田;运动与身体变化。苏教版的“实践活动”较多,且选材丰富、内容新颖更贴近学生生活。但人教版增设有“生活的数学、数学游戏”。

综合以上,两个版本教科书除实践活动领域的内容、数量差别较大外,其它领域的知识点及其数量差别不大,但知识编排体系差异大。

     二、习题形式与数量的比较分析

习题形式上,人教版有做一做、练习、整理与复习、总复习、思考探究题、实践活动、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游戏八种,前四种是其主要形式。苏教版分为想想做做、练习、试一试、想一想、整理与复习、复习、思考探究题、实践活动、找规律九种,前六种为其主要形式。苏教版习题总数比人教版多,练习、整理与复习是二者共有的,但其数量、比例、功能却不同。练习占76.51%是人教版习题的主阵地,对各节知识的起巩固复习作用;苏教版习题的主体是想想做做占56.19%,练习的比例(25.83%)较小。整理与复习在苏教版中是以单元的形式单独出现在教科书最后,对全册知识进行巩固复习;人教版中则是安排在单元后,对单元内容起巩固作用。苏教版习习题形式较丰富,且表面层次性较强。

根据题型不同,习题可分为客观题、计算题、应用题、操作题、探究题、信息题和开放题。

     表3:应用题的背景素材

 

无背景

个人生活

公共常识

科学情景

其他

合计

人教版

45

61

96

19

94

315

苏教版

17

81

80

17

137

332

人教版

14.29

19.36

30.47

6.03

29.9

56.05

苏教版

5.12

24.39

24.09

5.12

41.3

50.07

人教版苏教版运用题中穿插大量的背景素材,素材注重联系学生实际,习题中均有“无实际意义”的背景,其中人教版中“无实际 意义”的背景的比例较大。苏教版中“其他”类的素材比重大。

插图作为素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等特征,与文字系统相辅相成[3]。人教版中习题插图总数(345幅)比苏教版(376幅)少,但人教版有插图的习题比例(61.39%)比苏教版(56.79%)高。三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图文结合、以图达意的习题,不仅转换了习题呈现方式,而且对辅助理解、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等大有裨益。

四、反思与展望

“习题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学习的质量”[4]。比较人教版和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科书课后习题,发现人教版苏教版教科书的知识点紧扣《数学课标》要求,渗透着新课程理念。习题多样,主观题比重大,题目更具灵活性综合性;图文结合的习题呈现形式;素材丰富。人教版苏教版教科书及习题各具特色,人教版安排了“数学广角”单元,学生通过活动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发展问题解决能力,还安排了“生活的数学、数学游戏”;苏教版安排了新颖丰富的实践活动。同时,问题奕不可小阙,如习题形式相对单一,层次性不明显,习题中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体现不充分(题干中明确要求合作学习的题目人教版占4.3%、苏教版占9.3%)。展望未来,教科书及其习题的建设与研究需要深化。习题设计上需要进一步丰富习题形式和层次,兼顾多种题型,紧扣新课程要求,时展、学生需要,选择切合的素材,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能力。习题教学中,注重教科书资源的二次开发。

参考文献:

[1]赵士刚.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习题的分类研究与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11.

[2]赵珊.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教科书的习题比较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  

苏教版初中化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 构建

随着新课改要求的颁布和实施,原有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苏教版初中语文内容、结构都比较丰富和合理,必须要有合适的教学方法与其相适应,才能体现教材的优势。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教学方法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对苏教版初中语文的教学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多元智能理论是在一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对人的智力和学习能力进行分析而提出的一种新理论。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其教学方法还比较传统和单一,初中生之间还存在着性格、能力等个体化差异,多元智力理论把这种情况归于每个人智力和能力的不同组合,例如,从小就开始学习音乐的学生其声乐智能要高于其他学生。把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应用到苏教版初中语文教学中,能够更好地体现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二、课堂构建设计

(一)课前设计

在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内容进行课前设计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本节课中体现的智能,选出重点难点,与教材中的内容以及教学相结合。例如,由于七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主要讲述的是信息传播内容,教师可在备课时把语言逻辑能力纳入到教材内容的讲解中。以本单元中《录音新闻》和《新闻两篇》两篇文章举例,这两篇文章都与新闻有关,主要锻炼学生对新闻语言的掌握能力,语文教师就可以把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作为这两节课的任务。语文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与选取智能方向的一致性,在对智能进行选取的时候,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将智能作为一个选择条件,选择与其适应的教学方法。成功教学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好的教学形式设计和分析,这样才能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课中实践

在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语言智能的锻炼

语言智能的锻炼和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语文教师在教学课堂上,要尽力做到这一要求,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进而完成课堂上的听说读写任务。

2.构建思维体系

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苏教版教材在编写构建时就把语文归为了一个体系。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体系思维的渗透,使学生能独自完成对语文思维体系的构建,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为以后语文的学习奠定智能基础。

3.锻炼应试能力

中考是对初中生语文知识掌握程度的一次大检测,是初中语文教学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锻炼学生的应试能力是教学的一项内容。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对人类能力的划分,假设学生没有应试能力,那么他就无法进行考试,即使拥有其他智能也于事无补。

(三)课后总结

课后总结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教学经验教训的总结,验证多元智能的选择是否正确,能使教师完善课前、课中的准备工作,改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对多元智能培养的接受能力,找到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与苏教版的结合点。

三、构建措施

(一)完善硬件设施

完备的课堂教学硬件设施和完善的教学环境是实现语文课堂多元化智能综合性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进行教学时,语文教师要对学校提供的硬件设施给予充分利用,尽量发挥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很多内容的讲授需要硬件设施的辅助才能顺利完成,课堂内容的规划设计通过硬件设施才能更好地展现。以《人与自然》一课为例,这节课的内容需要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课后实践,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开展一次有意义的视听活动,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对教学硬件的投资力度。

(二)提高教师素质,改善师生关系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大致分为三类:

1.师生关系

语文教学的内部环境中,经常遇到的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问题,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确保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使课堂顺利进行,还能使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促进语文能力的发展。

2.提高教师素质

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是构建多元智能综合性语文教学课堂的关键。因为多元智能综合性语文课堂的构建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所以,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自身素质,就要多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不断增添和更新自身知识,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强化业务能力,从而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学校可以建立竞争机制,把教师的科研及教学能力作为竞争内容,对优异者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间接性地起到提高教师素质的作用。

3.注意学生反馈

在实施多元化智能综合性课堂时,教师要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心理和生理的发育阶段,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能否接受,利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交流,或者是组织课堂讨论,了解学生接受情况,从而改进教学方法。

(三)多方面评价学生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过于关注学生的逻辑智能和语言智能,教师也只是根据这两方面的情况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被忽略。根据新课改对语文教育的要求,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异,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将单一的评价途径和评价目的向多元化评价转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苏教版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教材优势与多元智能综合性教学课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有效激发学生潜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军.苏教版初中语文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构建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2014(8) .

苏教版初中化学范文第5篇

一、对新版初中数学教科书的分析

1.新教材更贴近日常生活

新教材拉近了与生活的距离,说明江苏教育机构在编写新教材时更加重视结合生活实际的学习方式.改进后的苏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基本都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因此教师在课堂讲解时要更注重结合生活实际,这样一来对于学生的理解也是更有效的,便于他们快速有效地掌握知识.

2.新教材的知识面更广并更具逻辑性

新版的苏教初中数学具有更系统、更整体的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首先,苏教版数学教材的内容相互联系,结合所有内容便能构成一个整体,方便了老师的教学;其次,苏教版数学教材的各部分内容以及数学教材和其它教材之间的内容相互结合,做到了知识互补;最后,苏教版数学教材要求使用活动化的方式而非死板教学.

一、初中含参二次函数的概念

参数又名参变量,它是一个变量,当人们在研究一个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比较关心几个变量之间的变化以及相互联系,这些变量中,有些叫自变量,有些叫因变量,然后在研究时引入一些另外的变量来描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变化,这个引入的变量本身的数值并不重要,这样的变量就叫做参数.

最简单的二次函数可以用y=x2来表示,公式中的幂值最高不能超过2,如果用图象表示,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对称轴与y轴平行(重合)的抛物线,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图1.

二次函数的概念在初中数学中应用十分广泛,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非常重要.例如把二次函数应用于苏教版初中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章《圆》中:设圆的半径为r,面积为A,问题为圆的面积的函数表达式是怎样的.数学教师便可以通过类似于y=ax2(a≠0)的函数来解答此问题,这其中,a就是参数,可以用任意具体的常数代替.那么这个问题的函数表达式就是A=πr2.π就是代替参数a的某一个具体的数字,用π代替便可将此函数表达成圆的面积公式.

二、初中含参二次函数的教学策略

1.结合图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较为复杂的题目中数形结合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思路,有些二次函数通过借助图形进行解答之后,题目也就迎刃而解了.例如: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1,0),B(5,0),函数的图象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①ac4ac;③b+4a>0;④4a-2b+c

通过观察函数图象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所以b2-4ac>0,即②b2>4ac正确;由抛物线开口向上并且与y轴交于负半轴,所以a>0、c

由这一例子可以看出,数形结合在解含参二次函数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问题只要把函数曲线图画出来,基本就可以一眼看出答案.

2.通过先进教育理念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

初中阶段人的思维逻辑能力提升十分迅速,而数学的函数思想是培养学生逻辑方式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函数本身是比较抽象的,主要强调数形结合,老师只靠讲解无法让学生理解,如果引入多媒体设备,将图形展现出来,结合图形讲解函数的公式,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常见的基本公式: y=x2+a,在个公式中,a就是参数,a的数值决定了抛物线距离x轴的数值,老师可以用PPT或者一段小视频来讲解这道题,将a=0的情况画一个函数图象,可以理解为没有引入参数时的抛物线状态,假设此状态为A;将a>0的情况画一个函数图象,这时抛物线是向y轴正方向平移的,一定高于A时的位置;将a

图3(1)大约可以理解为a=0的情况下抛物线的状态,图3(2)大约可以理解为a>0的情况下抛物线的状态,图3(3)可以理解为a

如果是公式y=ax2,那么a作为一个参数,它决定了函数抛物线的“胖瘦”以及开口的方向.a>0时,抛物线是向上开口的,并且a越大抛物线越“瘦”;a

图4(1)和图4(2)对比a>0时,a值的增大对抛物线形状的影响;图4(3)和图4(4)对比a

以上这些例子如果老师纯粹靠讲解,那么学生们理解起来就会比较困难,老师讲得也累,但是如果老师让学生自己用描点法画出图象,再通过投影将抛物线呈现出来,学生就更加容易理解.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如果学生能够从复杂的图形中快速找到规律或主要特征,就能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图能力是学习含参二次函数相当重要的一点.

三、加强含参二次函数教学效果的途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比起小学数学会有一些难度上的提升,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比较枯燥,如果不重视学生对函数学习的兴趣程度,那么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以苏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的5.4课时《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联系实际环境,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老师问学校要修建一个圆形的池塘,需要在池塘底部铺瓷砖,已知池塘的半径为L米,每平米瓷砖要a元,请问需要总共需要多少钱.用含参二次函数表达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答:设需要y元,y=(πL2)a,那么y=πa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