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钢材贸易合同

钢材贸易合同

钢材贸易合同

钢材贸易合同范文第1篇

一、钢材贸易项下钢材质押的效力及仓单质押的原因

由于钢材贸易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钢材贸易商通常需要具备良好的资信背景、一定的资金实力方可从事,但对中小钢材贸易商而言,常常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需首先向金融机构融资获取贷款。因钢材价格具有相对稳定性与升值性,钢材贸易商用该笔贷款以较低价格买进,再以较高价格卖出以赚取差价;或者进行简单加工后以半成品形式卖出。由于赚取差价相对容易,利润较高,现金流充足,能保证偿还贷款本息,因此金融机构一般愿意向其提供贷款支持。但是,业务的单纯性决定了中小钢材贸易商拥有的有效价值物大部分也是钢材,致使其只能将一定价值的钢材进行动产质押以获取贷款。

但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动产质押物必须是质押人拥有的特定动产,并且质押人需将质押物转移于质押权人占有,否则动产质押合同不能生效,即钢材贸易商将拥有的特定钢材转移占有并质押给金融机构,也即钢材贸易商必须在其特定钢材上作一定标记,写明“已出质”字样,并交付给金融机构占有,才能构成有效动产质押行为。如此实施的结果必然导致钢材只能存放于仓库中,一方面钢材贸易商的库存量增加及金融机构对钢材监管工作量加大;另一方面由于该部分钢材不能流动,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使用价值。这种操作模式对金融机构、钢材贸易商而言成本都很高且麻烦,因此,钢材质押实际执行难度和效果不甚理想。另外,如果允许钢材贸易商将置放于其控制的仓库中的数量处于不断变动中的钢材进行质押,即将未被特定化的钢材进行质押则存在法律效力问题。因为根据《担保法》规定,不允许将未特定化的动产进行质押,否则质押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至少不得对抗第三人,法律风险很大。

二、钢材贸易项下仓单质押贷款的含义

钢材仓单是指仓库企业在收到钢材时向钢材贸易商签发的表示收到一定数量钢材的有价证券,钢材仓单质押是以钢材仓单为标的物而成立的一种质权。所谓钢材贸易项下仓单质押贷款,是指钢材贸易商将其拥有的目前所有的钢材置放于担保公司指定的仓库中,将钢材仓单质押给金融机构,承诺最低安全库存并获得担保公司担保后,与金融机构、担保公司、仓库企业共同签署联合监管协议后获取贷款的一种新型贷款模式。它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有效分散贷款风险,避免无效质押行为。

三、钢材贸易项下仓单质押贷款具体做法

由金融机构引进一家担保公司和一家仓库企业(仓库企业可以由担保公司推荐),钢材贸易商组成联保小组,并先将其所有的钢材存放于仓库企业中,同时向担保公司交纳一定数额保证金后申请担保。担保公司和金融机构联合对钢材贸易商进行资信评估,并由金融机构核定授信额度,担保公司出具担保函,然后钢材贸易商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贷款审批前,由金融机构、担保公司、仓库企业、钢材贸易商共同签署对钢材的联合监管协议。

上述操作之优点:

1、既由于允许钢材流动而保持了钢材使用价值的正常发挥,又因为采取了钢材库存数量不得低于最低库存之保证措施而确保了钢材贸易商的还贷能力。

2、由于有担保公司的第三方担保,一方面钢材贸易商无须大量动用自用资金或财产(仅少部分保证金)就可以做较大的贸易,另一方面也减小了金融机构贷款风险。

四、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钢材贸易商必须将其主要结算账户开在指定的金融机构,主要目的是便于了解及掌控钢材贸易商资金流情况。

钢材贸易合同范文第2篇

张佰英,王庆,班晓娜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产能过剩和贸易摩擦是我国钢铁企业同时存在的难题。行业重复建设,无序竞争使得钢铁企业产能严

重过剩,造成我国钢铁企业普遍挣扎在亏损的边缘;加大钢铁产品出口份额导致钢铁出口贸易逆差扩大又加大了钢铁产

品的国际贸易摩擦。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异常严峻。频发的国际贸易摩擦使得我国钢铁行业残酷的竞争环

境雪上加霜,对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我国钢铁企业应认真研究化解产能过剩

与国际贸易摩擦的起因,并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产能过剩;贸易摩擦;钢铁企业;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68(2013)12-0125-03

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这是新一届政府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经

济健康发展的新举措,对防止钢铁行业等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的形势恶化,打造我国经济升级版具有非常深远

的历史意义。对于钢铁企业来说,如何针对产能过剩,合理规划布局,淘汰落后产能,实现钢铁企业的产业升级

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据世界贸易组织调查显示,我国一直都是世界上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而针对我

国钢铁企业发生贸易摩擦数量也呈递增的趋势,2011 年,国外针对我国出口钢材的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高达

五千多万美元,例如:大型钢铁企业武汉钢铁集团连续遭受反倾销调查,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的被动,使

得武汉钢铁集团这个超大企业陷入困境。2012 年,我国钢铁行业遭到的反倾销或反补贴事件进一步增多,达到

60 余起,刚刚进入2013 年,欧美等国就对我国出口的钢材产品进行了多起的反倾销或反补贴调查。2013 年前

10 个月我国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再次遭遇困难,钢铁企业普遍在亏损中挣扎,仅有部分企业微利。工信部此前发

布的《2012 年钢铁工业运行情况分析和2013 年运行展望》显示,2012 我国主要钢铁企业尽管实现利润将近十

六亿元,但销售利润率却几乎为零。未来几年全球经济难以根本扭转颓势,我国企业将遭遇更多的国际贸易摩

擦。因此,对于我国的钢铁企业来说,化解产能过剩并和研究产生贸易摩擦的原因,并探寻化解产能过剩与应对

贸易摩擦的有效途径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我国钢铁企业产能过剩是频遭国际贸易摩擦的原因

同其他行业一样,引发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屡遭贸易摩擦的原因也呈现出多面性。既有企业内部的原

因,也有国际经济大环境引发的外部原因。

(一)内部原因

1.我国钢铁行业粗放式发展,产能过剩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近年来,我国国内市场明显呈现出内

需不足的饱和状态。这一现象在钢铁行业体现的更为突出,一方面我国钢铁行业产能明显过剩,另一方面内需

又明显不足。这样就使得钢铁产能持续过剩的我国钢铁企业,为了盈利就势必向海外扩张,扩大钢铁产品的出

口,不断加大海外市场产品投放量。2012 年,我国累计出口钢材五千五百多万吨,与2011 年相比增长一成半。

不断的对外扩张,严重冲击了东道国的钢铁行业,引发相关进口国钢铁企业不满,从而引发贸易摩擦。

2.钢材进出口目标市场分布不均。近些年来,我国一直都稳居世界钢产量的第一位。我国钢材的进口国分

布相对集中,据相关机构数据显示,2012 年我国进口国外钢材一千三百多万吨,其中七成多来自日本和韩国。

而我国的钢材出口目的国则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和欧美一些国家。整体上看,亚洲的邻国和地区仍是我国

钢材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其中对这些市场出口钢材的数量占我国出口钢材总量的三成以上。但近些年来,亚

洲主要产钢国钢材产量不断扩大,以韩国为例,包括现代制钢、浦项制铁和东国制钢的年产量不断提高,产能的

扩大使得这些国家对我国钢材的依赖度大大减弱,从而引发贸易摩擦。2012 年韩国钢铁协会就对我国出口到

韩国的主要钢铁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3.我国出口低端钢铁产品冲击了进口国的相关产业。在钢材出口的主要品种结构中,板材和棒线材占了绝

大部分,我们不难发现,由于我国拥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密集型低端产品成为我国钢铁企业出口的

优势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钢铁企业出口产品大多集中在中低端产品,国际知名品牌少,且企业对品

牌的保护意识弱,对产品的国际标准转化不到位等等。[1]在国际市场上,我国钢铁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过于集

中的出口市场、相对单一产品结构以及敏感的商品价格、汇率波动等因素都导致进口国频繁对我国钢铁企业进

行贸易制裁。

4.我国对世界主要国家的钢材出口长期顺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

织后,我国对世界主要国家的出口呈现递增的态势。尤其是钢铁企业,近些年来,对欧美以及世界主要新兴市场

一直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据海关最新公布数据,2013 年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钢材将近七百万吨,累计进口

金额达八十多亿美元;而同一时期累计出口钢材高达三千多万吨,与2012 年同期相比增长了一成多,累计出口

金额达近二百七十亿美元。持续的贸易顺差强烈的冲击进口国的钢铁企业,也间接地威胁到欧美国家的霸主地

位,因此,这些国家纷纷高举“双反”大旗,频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诉讼,限制中国钢铁的进口。[2]

(二)外部原因

近些年来,由于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刺激政策效应逐渐减弱,美国经济持续低迷,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国

内经济复苏明显放缓,欧洲债务危机使得欧洲经济如履薄冰,主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也呈疲软态势;为了改变

经济复苏速度放缓、经济增长乏力、应对国内较高失业率这一状况,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以及一些新兴经济

体国家纷纷选择放弃了2008 年10 月G20 华盛顿峰会达成的支持经济增长,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共识,纷纷提

出中国威胁论,采取扩大出口,限制进口等措施,以保护其国内产业。这样就导致,欧美和新兴市场对我国的商

品需求量迅速降低;而钢铁行业作为我国出口创汇主要行业之一,首先成为贸易摩擦的高发行业。

二、我国钢铁企业化解产能过剩,应对贸易摩擦的对策选择

国际贸易摩擦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同世界主要国家贸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而出现的,它是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产物。未来,我国经济将进一步发展,整个世界的经济和贸易规模也将不断的扩大,因

此,我国的钢铁企业应该清楚地看到,我国的贸易摩擦发生的数量短期内不会下降,而且形式将会更加复杂多

样。我国钢铁企业应该正确选择规避贸易摩擦的路径。

(一)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及市场的调节,解决钢铁产能过剩问题

我国钢铁产能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政府的有效控制,钢铁企业的整

体布局不尽合理,在利益的驱使下,各地钢铁企业盲目扩大生产规模,整个钢铁行业都呈现出粗放式的发展态

势,致使钢铁产能一直居高不下,从而造成了我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后果。要想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必须

借鉴欧盟、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限制产能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钢铁产业的实际情况,在政府的宏观调

控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通过政府、钢铁行业协会以及钢铁企业的共同努力,来真正地解决产能

过剩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政府制订合理的政策,加快具有发展条件的钢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同

时,政府要做好企业善后的工作,对那些不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逐步使其退出市场,从而真正解决产能过剩

问题。

(二)借鉴发达国家钢铁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经验,端正心态,积极应诉

中国加入WTO 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营销和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方面积累了大

量的经验,但和发达国家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经验上仍存在很大差距,获得国际贸易争

端案例胜利的比率还很低。

欧美及日韩等国是世界上最要的经济体,这些国家的企业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方面的经验十分丰富,他们

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方面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过程中政府、行业以及企业三个层面分工协

作、相互协调,同时,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摩擦的预警机制的建立方面,也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

我国钢铁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另外,我国的钢铁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巧妙地应对国际贸易摩擦,针对不同种类的

贸易摩擦采取灵活的应对策略,要善于整合行业优势,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集中优势进行合理的抗辩;在开拓

国际市场的过程中,要遵循国际市场规律,减少自身的失误,不给国外企业发起贸易摩擦的借口;在应对国际贸

易摩擦的过程中,要努力得到来自政府方面的信息和法律支持。合理利用国际贸易规则通过谈判对话的方式化

解贸易摩擦,寻求合作,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新环境,最大限度的实现互利共赢。

(三)完善对外经贸政策,帮助企业寻找新的细分市场

我国的钢铁行业要从总体上更好地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平衡发展,扩大

内需是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十二五”期间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

转型的重要方面。[3]扩大内需一方面可以减少我国钢铁企业对国际市场的过分依赖,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发展

国内经济,提高人民的收入,从整体上减少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提高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能力。

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之所以不断升温,直接原因在于我国外贸出口结构严重不合理。[4]目

前,我国钢铁企业大量出口价格低廉的低端产品,为了减少其他国家对我国钢铁企业发起的贸易摩擦数量,我

国的钢铁企业必须提高环保、安全卫生的标准,在降低能源消耗和对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

含量,对产品进行科技、技术创新、品牌创新、管理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

商品,营造钢铁产品的国际品牌,靠技术、品质赢得客户的长久青睐,提高钢铁企业国际竞争力,以智取胜,变

“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那么就势必可以将贸易摩擦降到最低点。

同时,我国政府在制定和调整相关的对外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如何降低我国经济发展对其他国家经济的冲

击,加快消除国内市场存在的行业垄断和贸易壁垒,全面合理地推进国内市场的开放,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理顺产业链条。

(四)建立钢铁行业贸易摩擦的预警机制以及应对摩擦的快速反应机制

发达国家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成功经验表明,政府的职能部门建立符合WTO 规则的国际贸易摩擦预警机

制是当前各国应对国际钢铁贸易摩擦的重要举措之一,从政府的层面对国际钢铁市场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权威

的收集整理,总结出国际钢材市场的变化规律,随时关注我国主要钢铁贸易伙伴的市场发展动向,为钢铁企业

提供及时的分析材料,对可能遭遇贸易摩擦的钢铁企业发出预警,并提供相关的信息和策略咨询服务,从而尽

可能减少国际贸易摩擦发生的概率。

建立钢材贸易摩擦预警机制是减少国际钢材贸易摩擦的预防手段。但现阶段,我国钢铁企业出口贸易涉及

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越来越多,在我国企业遇到反倾销,反补贴投诉时,有必要形成一个快速有效的应对机

制,即建立一个政府、钢铁行业协会以及钢铁企业联动的应急机制,形成一个快速反应链条,并结合我国钢铁企

业的实际情况,正确地制定应对策略,在应对技巧及相关法律方面给予相关企业以强力的支持。企业自身也应

该善于运用WTO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变被动为主动,结合我国钢铁企业自身情况,逐渐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国际

贸易信息体系和国际摩擦预警和解决机制,促进我国钢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严文庆.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市场研究,2012(11).

[2] 陈丽娟.浅析我国钢铁行业对外贸易摩擦问题[J].金融经济,2012(10).

[3] 段建新.影响扩大内需的制度因素与破解路径[J].经济问题,2013(3).

钢材贸易合同范文第3篇

[关键词]钢铁贸易;产能过剩;产品结构;贸易摩擦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4-0013-02

一、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现状及钢铁贸易发展特点

(一)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现状

2011年我国钢铁工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由于国内基础设施投资增多和工业生产存在大量需求,国内钢铁市场平稳发展。另外,国家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加大,也带动了钢铁需求的大幅增长。但在国内钢铁市场供大于求和钢材金融属性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国内钢铁市场经常出现价格大幅波动现象。2012年我国钢铁业仍将面临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外需放缓的局面,同时国内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速也适度放缓。这将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钢铁消费强度,我国钢铁工业将面临严峻挑战。

(二)我国钢铁贸易特点

1.钢铁贸易比重快速提升

从2009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国内钢铁供求和对外贸易也迅速增长。2009年,我国钢铁工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为2.41%,钢铁贸易额占全国贸易额的比重达到3.24%。2010年,我国钢铁进出口贸易额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超过了2009年。其中,钢铁出口额超过了180亿美元,进口额超过了280亿美元。

此外,中国钢铁贸易占世界钢铁贸易的比重也在上升。2009年以来,中国钢铁贸易总额占世界钢铁贸易总额的比重从4.8%上升到了7%以上,近年来中国钢铁贸易额的迅速增长主要是由出口拉动的,钢铁出口额的增幅已经超过了钢铁进口额的增幅。

2.从钢材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

中国一直是钢材进口大国,但2009年扭转了我国钢材净进口的局面,实现钢材净出口12万吨。但钢材贸易金额仍为逆差,这是由我国钢材贸易结构决定的,我国出口的钢材技术含量和价格普遍低于进口钢材。2010年1—4月,中国净出口钢材430万吨(同比增长142%),贸易逆差8亿美元(同比降低了70%),钢材贸易在继数量上转为净出口后,贸易金额逆差也在缩小。

3.低端钢铁产品出口能力提高

2011年我国RCA指数大于1的钢铁产品出口额占钢铁出口总额的80.61%,进口占比27.68%,实现了35亿美元的顺差。但RCA值大于1的中国钢铁产品基本上都是技术含量低的初加工产品。一些技术含量高、深加工的钢铁产品,如不锈钢、电工钢、涂层或镀层板材,则明显缺乏出口竞争力,在相当程度上还需要依赖进口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二、我国钢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一)贸易结构不合理

我国进口钢铁产品的技术含量要明显高于出口钢铁产品。例如,2010年我国出口钢材中技术含量较低的棒线材比重为32.8%,远高于进口4.2%的比重。这种低出高进的贸易结构,是由当前我国钢铁工业所处发展阶段决定的,也会对我国资源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生产低端钢铁产品消耗的能源、水资源和排放的污染物都要高于高端产品,我国大量生产并出口低端钢铁产品不利于低碳环保经济发展。

(二)进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是目前我国前三大钢铁贸易伙伴,我国从以上三个市场进口的钢铁额占钢铁进口总额的50%以上,钢铁出口额约占出口总额的40%。根据HS码分类,贸易中共有35类钢铁产品,在中国进口最多的10类产品中,有6类是板材。2010年,中国从这三个市场进口的钢铁板材占板材进口总额的62.4%,说明我国对这三个市场的依赖性较强。其中,我国向日本出口钢铁产品的技术含量最低,向韩国出口的钢铁产品的技术含量稍高,向台湾地区出口的钢铁产品的技术含量最高,但是加工贸易出口又占对台湾地区出口钢材较高的比重。

(三)原料进口依存度过高

在我国,由于钢铁存量不大,所以钢铁生产的原料几乎全部是铁矿石,废钢作为原料所占比重偏低。同时由于我国铁矿石储量有限,又受开采技术落后和铁矿石质低等问题困扰,我国铁矿石总产量和国产铁矿石的产铁量跟不上钢铁生产迅速发展的需求。国内钢铁工业所需的大量铁矿石只能通过进口来解决。近年来,我国铁矿石的进口依存度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55%~60%。但同时,进口铁矿石现货价格已经涨到1400元~1500元/吨,海运费也随之上涨。据统计,2011年,我国钢铁净出口比2010年增加4000万吨,同时进口铁矿石比2010年增加4000多万吨,即增加的进口铁矿石基本用来确保出口需要。因此,随着铁矿石价格上涨,钢铁企业的利润被不断削薄,部分企业没有长期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大大增加了我国钢铁企业经营风险。

(四)贸易摩擦日益增多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品出口迅速增长,价格相对低廉,出口市场较集中,与北美、拉美、欧盟和东盟等出口市场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使我国钢铁产品出口受阻。2009年以来,美国已对中国钢铁产品发起6起调查:对华油井管启动“双反”调查是迄今为止涉案金额最高的一起;对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钢绞线、对钢格板和对钢丝层板分别进行“双反”调查;对无缝碳钢和合金钢标准管、管线管和压力管以及对标准钢紧固件分别进行“双反”调查。除美国外,土耳其对中国的铰接链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加拿大对中国的石油管材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墨西哥对中国的无缝钢管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澳大利亚重新启动对中国空心结构钢材的反倾销调查;哥伦比亚对中国的管件发起反倾销调查;阿根廷对中国钢管发起反倾销调查。

(五)成本优势变小

多年来,我国凭借廉价劳动力成本获得钢铁产品价格竞争优势。但目前,我国对铁矿石进口的依赖程度超过50%,“人口红利”也不断减少,使得钢铁行业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都在提高,成本优势逐渐缩小。随着国际市场铁矿石、焦煤、废钢和海运价格大幅上涨,钢铁企业生产成本还将继续攀升。虽然通过上调钢材价格可以转移部分成本压力,但考虑到下游产业的承受能力,钢材价格涨幅有限,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六)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

由于我国铁矿石资源不足,人均铁矿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2%。与国际先进钢铁制造国相比我国钢铁行业普遍存在能耗高、物耗高和污染高等问题。资源约束日益显现,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不利于我国钢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七)金融危机导致钢铁下游产业衰退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发展缓慢的影响,我国钢铁出口量剧减、内需不振。国际市场钢材需求萎缩,全球钢价均深度下跌。在国内市场,国际金融危机对钢铁下游产业如房地产、造船业和汽车产业等造成了巨大冲击,均对我国钢铁行业产生消极影响,使得钢铁贸易面临困境。

三、对策建议

(一)鼓励进口低端钢铁产品

目前,我国钢铁产品进出口结构是以出口加工程度较低、高耗能、高污染的低端产品为主,进口加工程度深、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相对较少的高端产品为主。从能源的有效利用、环境保护和减轻铁矿石进口压力的角度来看,在保证钢铁供应一定自给率的前提下,我国应该鼓励进口低端钢铁产品,减少或减缓该类产品的出口,必要时可以考虑征收钢铁出口关税。

(二)推动钢铁产品结构和技术升级

一方面要提高钢铁产品的研发和高技术产品开发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国内钢铁产业重组力度,整合技术水平低、生产规模小的企业,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在此过程中,建立钢铁并购激励机制。企业要有超前意识,在技术开发、市场竞争和成本核算等方面制订科学、系统、完整和具有战略性的发展规划。应根据技术进步的情况做好产品定位和需求预测工作,超前研发先进的钢铁产品供用户选择。在钢铁产品原材料、用工和环保等成本不断增加、利润空间逐渐缩小形势下,企业应苦练内功,加强管理,提升市场竞争力。生成能力为五六百万吨的钢铁企业应当研究制订并落实资源、能源的长远战略以规避风险。企业应加大科技投入,努力推进技术进步,在品种开发,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开创新局面。大企业应将国内不能生产或生产能力不足的品种作为企业技术改造的首选,提高抗风险能力。

(三)扩大海外投资,充分利用海外闲置产能

钢铁行业不仅要扩大海外投资,通过参股或者收购海外的铁矿石资源保障国内的铁矿石供应和规避国际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风险,而且还应适度投资和并购海外产能闲置的钢铁企业,尤其是所在地能源丰裕和环保压力较小的钢铁企业,挖掘并有效利用这些钢铁企业的生产潜力,反哺国内市场。一是可以减轻国内的能源和环保压力;二是为国内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做好准备。

(四)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促进钢铁贸易可持续增长

我国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小型钢铁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及人民的福利水平为代价的,其发展的部分成本由社会来承担。因此应加快推动钢铁企业,尤其是规模小、高能耗和高污染排放的钢铁企业的结构调整,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大能耗和环保指标考核和约束力,将企业产生的外部性成本纳入企业的成本收益核算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

[1]赵昌旭,徐长生,刘泽斌.中国钢铁产业的国际贸易政策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05(8).

[2]杜奇华.国际技术贸易[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钢材贸易合同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服务贸易;外汇管理

随着涉外经济的发展,辖区服务贸易业务日益增多,交易形式趋于多元化,外汇收支总额逐年增长,服务贸易外汇均衡管理难度与日俱增。对此,嘉峪关市中心支局结合辖区服务贸易外汇业务及收支特点,对服务贸易外汇管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进一步完善服务贸易监管工作的建议。

一、嘉峪关市近三年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一)服务贸易跨境收支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收支逆差进一步加大

2010年,嘉峪关市服务贸易跨境收支总额195.14万美元,其中,收入71.66万美元,同比下降96.97%;支出123.48万美元,同比下降54.86%。服务贸易跨境收支逆差51.82万美元。2011年,服务贸易跨境收支总额484.98万美元,其中,收入255.21万美元,同比上升256.14%;支出229.77万美元,同比上升86.08%。服务贸易跨境收支顺差25.44万美元。2012年,服务贸易跨境收支总额1952.55万美元,其中,收入774.03万美元,同比上升203.3%;支出1178.52万美元,同比上升412.91%。服务贸易跨境收支逆差404.59万美元。2010至2012年,辖区服务贸易累计跨境收入1100.9万美元,跨境支出1531.77万美元,逆差430.87万美元。

(二)服务贸易结售汇呈现大幅逆差形势

2010年至2012年,服务贸易累计结售汇总额500.21万美元,其中服务贸易结汇24.83万美元(主要是2012年酒钢天风不锈钢公司充分利用其从德国西门子公司进口先进设备的优势,为英国等外方劳务人员提供培训收入的结汇);售汇475.38万美元,同比增长19倍,结售汇逆差450.55万美元,同比增长了17倍,与辖区银行结售汇长期逆差形势保持一致。

二、服务贸易重点企业业务开展情况

(一)交易主体基本情况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西北地区最具核心竞争力的钢铁联合企业,该公司以嘉峪关本部为基础,山西翼城钢厂和兰州榆中钢厂两个异地钢厂为延伸,形成了具有普碳钢、高碳钢、焊丝钢、焊条钢及不锈钢板、带、材的钢铁生产基地。目前,已经拥有年采掘铁矿石475万吨、石灰石172万吨、生产生铁609万吨、钢700万吨、材68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铁、钢、材技术装备水平迈入了国内同行业先进行列。目前酒钢公司主要负责综合管理、设备进口、冷轧不锈钢出口(该产品出口份额较小),生产加工环节主要由宏兴公司负责。

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兴公司)为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市子公司。宏兴公司主要负责原材料进口、原材料加工及碳钢(包括冷轧与镀锌)的出口,就整体业务量状况而言,宏兴公司所占份额比酒钢大。公司进口产品主要为球团矿、铁精粉、粉矿、块矿、锰矿等大宗钢材生产原材料,主要生产产品为三类,为热轧(包括线材和板材)、冷轧(碳钢冷轧及镀锌)和不锈钢(分为热轧不锈钢和冷轧不锈钢),出口产品主要为碳钢冷轧卷和镀锌卷。

(二)服务贸易业务开展情况

2010年至2012年,酒钢集团公司服务贸易跨境收入434.35万美元,跨境支出425.29万美元,服务贸易跨境收支顺差8.96万美元。酒钢公司跨境收入主要为进口铁矿石取得的佣金。三年来跨境支出仅有82.67万美元为向外支付的佣金,剩余均为引进碳钢冷轧生产线产生的技术服务费,共计342.62万美元。其中,碳钢冷轧生产线设备(产品和装置)安装调试费243万美元、进口设备技术文件及服务费80万美元、境内技术服务培训费19.62万美元。

2010年至2012年,酒钢宏兴服务贸易跨境收入620.77万美元,跨境支出1095.45万美元,服务贸易跨境收支逆差474.68万美元。通过调查了解到,宏兴公司为加快企业发展脚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从法国引进不锈钢二期生产线,并于2009年与该公司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合同。由于所需的机器设备从签订合同开始,到全部付款完成,耗时需2-3年左右,按惯例,宏兴公司已向法国支付一部分货款,到2012年生产线基本安装调试完毕,开始支付剩余尾款和期间所有的技术服务费,共计1013万美元。其中新生产线设备调试(产品和装置)安装费723.8万美元、中介服务费10.7万美元、境内技术服务培训费185万美元、管理咨询服务费75.5万美元、境内知识产权(专利)保护费18万美元。

(三)主要交易币种和国别

服务贸易交易以美元为主,交易国主要为新加坡和法国。2010年至2012年,从交易国别(地区)来看,服务贸易跨境交易收入总额前三位为新加坡、南非、中国香港,收入金额分别为635.57万美元、410.77万美元和6.94万美元,分别占收入总额的57.73%、37.31%、0.6%;支出总额前三位为法国、台湾、韩国,交易金额分别为1001.16万美元、148.67万美元和59.48万美元,分别占支出总额的65.4%、9.7%和3.9%。从交易币种来看,99%的跨境交易以美元结算,少部分以欧元、港币或日元结算。

(四)主要项目分析

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其他商业服务、运输、保险和金融服务项下。2010年至2012年,其他商业服务、运输、保险和金融服务项下跨境收支金额为2543.62万美元,占服务贸易跨境收支总额的99%。服务贸易逆差主要来自其他商业服务、运输和金融服务项目,逆差分别为392.28万美元、16.76万美元和25.12万美元。

1.其他商业服务

其他商业服务项下收入主要来源是酒钢集团公司从南非国际铁合金公司获得佣金收入。酒钢公司具有其南非境外投资公司——国际铁合金公司的出口权,国际铁合金公司向中国大陆及台湾出口铬铁及炉料,按照合同规定,酒钢公司以整货值(FOB价格)为基数抽取3%的佣金,三年共计299.22万美元。其他商业服务项下支出主要包括:一是酒钢集团公司和酒钢宏兴向韩国、香港、台湾出口钢材支付了一定数量的佣金。二是酒钢公司向德国、英国、奥地利等国进口的新生产线,除支付正常的设备款之外,还需支付生产设备的调试费、安装人员的技术服务费、培训费等费用。三是酒钢宏兴公司向法国支付了进口不锈钢二期项目的技术服务费等。四是因进口的货物延期产生的港口滞期费等。

2.运输服务

2010年至2012年,全辖运输项下收支总额67.62万美元,其中,收入25.43万美元,支出42.19万美元,逆差16.76万美元。运输项下收入主要是辖内重点企业酒钢公司进口铁矿石签订的合同大多以国际波罗的海航交所综合运费指数(BDI)作为标准签订运输成本,随着该指数的大幅下跌,使运输价格下降明显,其供货商必和必拓公司退回了部分酒钢公司承担的运费;另外,酒钢公司在进口铁粉矿石过程中,能够及时在卸货港卸运货物,必和必拓公司按照港口规定向酒钢公司支付了一定数量的速遣费。在速遣费和运费退汇收入的共同影响下,辖区服务贸易运输收入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造成逆差的主要原因是2011年酒钢集团公司和酒钢宏兴钢材出口量较大,向外支付运费共计21.09万美元,占三年支出总额的50%。

3.金融服务

近年来,随着辖区酒钢集团公司和酒钢宏兴公司的快速发展,企业资金运营压力也明显增加。为此,辖内外汇指定银行提供了“进口预付货款融资+海外代付”,“进口TT融资+海外代付”等多项贸易融资产品,特别是“进口预付货款融资+海外代付”产品,银行提供预付货款融资业务,由于时间跨度比较长,有效的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促使辖区海外代付业务明显增长。据统计,2012年辖区海外代付等贸易融资17391.62万美元,同比增长29.14%,同时由于海外代付需要向国外银行购汇还本付息,促使金融服务手续费支出业务有所增长。

三、服务贸易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一)服务贸易外汇收支资料真实性判断难

服务贸易具有种类多、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商品无形等特点,服务贸易项下发生的外汇收支是没有货物伴随的外汇资金流动,对收支审核不像货物贸易那样有海关把关,可以将进出口货物报关单作为货物流凭据来判断和审核其应收和应付的外汇,审核资料主要依据交易主体提供的合同或协议、发票或支付通知、税务凭证(规定需要时提供)等等,而合同或协议、发票或支付通知完全由交易主体随意愿提供,其交易真实性审核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均远远高于货物贸易等有形贸易,进一步增加了审核难度。

(二)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法规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迅速,新的交易主体和交易形式不断出现,法规无规定的业务日益增多,现行的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在政策规定及监管效果方面已无法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如服务贸易收结汇管理处于“真空”,外汇指定银行只能凭主观判断办理业务;对于一些诸如网上交易、网络虚拟交易等新业务尚无具体规定;非现场监管配套法规及操作细则尚未出台,非现场监管工作无章可循等。

(三)服务贸易非现场监管手段和指导有待强化

目前,服务贸易业务监管系统的数据准确性、及时性和分析功能完备性等无法满足非现场监管需要。例如,服务贸易非现场监管系统不能查询服务贸易项下明细情况,必须进入综合查询系统了解明细数据,并且通过综合查询系统获取的数据存在与服务贸易系统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如辖区2011年4季度金融服务收入21.5万美元,但是服务贸易非现场监管系统中却无该项数据详细情况,在国际收支申报综合查询系统中也无法查询。另外,由于总局未设定统一的监管标准,导致服务贸易非贸易核查和分析的针对性不强,效果有限。

(四)系统网络响应速度慢,数据查询功能不完善

目前,由于网络响应慢,对业务量较小的地方,因为数据较少,系统难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加之系统分析原理是数理统计工具,在运用上难以熟练掌握。另外在实际操作当中,经常会遇到进入金宏系统后不能正常登录服务贸易非现场监管系统的情况,而且在查询嘉峪关辖区相关数据时,常会出现含有其他地区数据的情况,例如在“一般统计分析”的“主体分析”菜单栏下,点击查询嘉峪关市跨境交易情况,但出现了兰州、平凉、定西、张掖、酒泉等地区数据,多次刷新后才会显示本地情况。

四、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和梳理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政策

全面梳理服务贸易有关政策规定,建议将服务贸易有关的法规、办法及实施细则等规定加以整合,同时补充部分常用的专业性强的服务贸易、特殊服务贸易的审核材料和操作规程,出台新的服务贸易收支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加强对服务贸易外汇收支的真实性审核,增强法规的系统性、操作性,为外汇指定银行提供政策依据及审核手段,在实现外汇资金流入、流出均衡管理的同时,防范异常资金借道流动风险。

(二)不断改进和完善服务贸易监管手段

进一步改善服务贸易外汇业务数据系统,提升服务贸易外汇监管手段,研发实时、实用、有效的监管平台。如可以有效整合现有的“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管理信息系统”、“国际收支申报综合查询系统”和“服务贸易外汇业务非现场监管系统”,以便形成功能更强大、使用更高效的服务贸易外汇业务监控系统,实现实时获取完整和准确的监管信息,从而实现对服务贸易外汇资金的实时监测,切实提升监管效果。

(三)积极联系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服务贸易监督管理

外汇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与税务、海关等部门的协作关系;外汇指定银行要认真把关,加强对服务贸易售付汇凭证的真实性审核。服务贸易交易凭证种类繁杂且单证较多,对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外汇管理部门和外汇指定银行在相互协作的基础上,要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贸易专项培训,共同研究日常业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要侧重风险预警手段方面的培训,提高服务贸易经办人员捕捉风险点的敏锐性和洞察力,杜绝服务贸易项下一切违规交易。

参考文献:

[1]吴敏慧.我国企业国际贸易外汇风险现状分析[J].商业文化,2012(9):118-119.

[2]徐光润,沈冰.服务外包跨境收支中存在的外汇管理风险研究[J].西部金融,2009(11):75-76.

[3]国家外汇管理局咸阳市中心支局课题组.服务贸易非现场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西部金融,2008(8):51-52.

钢材贸易合同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后;钢铁行业;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金融危机后河北省钢铁行业外贸出口SWOT分析

收录日期:2012年3月20日

河北作为我国第一钢铁大省,其发展中自身本就存在很多问题。金融危机后,河北省钢铁行业外贸的发展更是困难重重,具体表现在国内外需求极度萎缩,出口压力剧增,国内市场钢价大跌,钢铁盈利大幅下降,企业纷纷减产限产,贸易摩擦加剧等。但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对河北钢铁行业带来严重冲击的同时也对其产业调整和升级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以市场调节作用加快了落后产能的淘汰,其外贸发展也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一、金融危机对河北省钢铁行业外贸出口的冲击

(一)出口量锐减。金融危机对河北省实体经济的影响从2008年8月下旬开始逐步显现并不断延伸。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巨大,钢材退出“前三强”,2008年河北省前三大类出口商品为机电、钢材、纺织服装。而2010年钢材(剔除机电产品)仅出口15.5亿美元,下降76%,所占比重下降17个百分点,从第二大类商品退居到第四位。金融危机后钢材出口的环比、同比等分析数据全部走低,钢材消费需求大幅度降低。钢铁企业出口锐减。如表1所示,2009年第一季度出口量仅相当于2008年高峰期的一个月。(表1)

2010年河北省钢材出口有较大恢复,全年出口钢材4,256万吨,同比增长73.1%。6月份出口钢材达到年内最高的562万吨,之后受国际市场钢材价格由升转降、需求放缓和出口调控政策的影响,钢材出口逐月回落。8月后,月出口量维持在300万吨左右的水平,钢材出口累计增长幅度也由最高152%逐步收窄到年末的73.1%。2011年河北省钢材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6.15%和40.17%。吨钢售价平均852.57美元,同比提高20.68%,但是河北省出口钢材均价比上海出口钢材均价1,167.85美元低27.0%,比全国钢材出口均价1,050.36美元低18.83%。

(二)主要出口市场萎缩。从国外主要出口市场来看,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河北省国外主要市场均呈不同程度的收缩。其中,对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的和东盟国家的出口分别占全省出口的23.6%、15.4%、8.7%、8.5%和6.7%,分别下降了19.9%、12.3%、5.4%、49%和38%。如图1所示。(图1)到2010年河北省钢铁对韩国出口大幅增长,对欧盟、中东地区出口出现大幅下降。亚洲、东盟是最主要出口地区,对欧盟出口增长较快。1~9月份,对主要贸易市场亚洲和东盟分别出口284.8万吨和64.3万吨,分别增长10.1%和10.8%;对欧盟出口60.7万吨,出口值达5.6亿美元,量、值分别增长了68.9%和97.9%,增幅较大;另一方面,从行业划分来看,其中钢铁、汽车业的出口受到的影响较为明显,造船、化工业等受到的影响较小。

(三)重复建设,产能严重过剩。金融危机后,河北省钢铁行业外贸出口量一降再降,钢铁行业的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是导致钢铁成品出口恶性竞争的主要凶手之一。由于钢铁行业的高营业率,各钢铁企业都在疯狂上生产线,无需求而生产是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必然导致河北省钢铁行业的库存量上升,尤以板材、热轧板与中厚板过剩最为严重。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有所放缓,没有足够的新增经济项目,新的产能给市场增添了不少的压力。原材料市场的不稳定,政策的不完善,过剩可能还将加剧。而国外钢铁市场需求量更严重下滑,某些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政策,致使河北省钢铁出口受阻。河北省钢材产成品库存仅2008年10月份同比上涨87.1%。库存量在经济增长低迷、出口受阻的双重压制下,很难在短时期内消化。供大于求必然导致钢铁行业的恶性竞争,因此很多中小型钢铁企业在这场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倒闭。

(四)贸易保护主义盛行。金融危机后,河北省钢铁工业遭受到了很多贸易壁垒,从案件存续情况看,虽然案件数量有所减少,但是案例的复杂程度涉及范围却加深。2011年国外对华钢铁出口产品采取的贸易救济措施调查案件共计44件,其中新立案16件,初裁和终裁案件14件,复审案件14件。从河北省钢铁产品涉及的案件情况看,全年新立案件为9件。包括反倾销6件,双反3件。2011年涉及河北省钢铁产品的贸易救济案件特点突出表现为涉案企业和涉案金额激增。全年涉及钢铁产品的贸易救济案件数量与上年相同,均为9件,但是涉案企业数量同比大幅增长41.98%,涉案金额同比更是激增了351.83%,这种情况在河北省还是第一次。国际贸易壁垒的种类和形式不断变化,更灵活、更隐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在不断发展、种类不断增多,都给河北省钢铁工业的进出口贸易带来不少阻力。

(五)贸易方式发生转变。一方面由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贸易方式方兴未艾;另一方面传统的贸易方式受到挑战,一些传统贸易方式已不适应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一些传统贸易方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受到挑战,如信用证、托收等结算方式的风险越来越大,由于进口商资金链出现问题,导致进口商欠款很普遍;使出口商的坏账率越来越高,这就迫使企业必须采取更加安全、保险的贸易方式。

二、金融危机后河北省钢铁行业外贸出口SWOT分析

(一)河北省钢铁行业外贸发展的优势

1、区域资源优势。钢铁生产是铁、煤化工过程,所需大宗矿产资源包括铁矿、煤及熔剂性石灰岩。河北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矿产资源量居全国前10位的矿产有49种。这为钢铁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对外依存度较小。另外,河北省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北京、天津周围,有环渤海经济圈。境内铁路干线横贯全境,高速公路密集。隔海与朝鲜、韩国、日本相望,是东北亚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国际消费市场巨大。

2、产业基础优势。河北是我国第一钢铁大省,从2005年起钢铁产量就一直位居全国首位,是我国第一个年产钢超亿吨大省,产业基础良好。其钢铁生产设备水平较高,重点统计钢铁企业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生产能力所占比例达60.9%,100吨及以上炼钢转炉生产能力所占比例56.7%,大部分企业已配备铁水预处理、钢水二次精炼设施,精炼比达到70%。钢材品种齐全,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大部分品种自给率达到100%。

3、政府的大力支持。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9年钢铁需求大幅度下跌,我国政府重拳出击,出台“扩大内需十项措施”以市场需求和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减量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实施“走出去”战略,在2010年底前投资4万亿元,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据分析其中能够直接拉动钢铁需求的资金占20%左右。另外,在政策方面,政府更是对钢铁行业积极引导,准确把握钢铁行业市场形势,确保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河北省钢铁行业外贸发展的劣势

1、产业集中度低,布局分散。河北省钢铁企业达202家,其中拥有炼钢能力的企业88家,独立炼铁企业42家,独立轧钢企业72家。2005年河北省粗钢产量超过500万吨的钢铁企业只有3家,仅占河北省总产量的38.5%,炼钢企业平均产量仅为83.9万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集中度偏低,加剧了钢铁行业内的无序竞争,布局分散使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

2、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河北钢铁产品以粗钢为主,在全国的占比超过40%,而钢材产量在全国占比不足20%。对于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大、未来市场前景广阔的汽车用钢、特材钢以及高等级建材用钢等,河北生产能力还十分薄弱,导致河北钢铁出口产品结构的不合理,出口产品多为粗加工的低附加值产品,价格也比较低廉。高端产品产能不足与总体产能过剩的结构性矛盾依然较为明显。

3、发展粗放,民营企业污染严重。钢铁工业从铁矿石到终端产品,钢铁产业链很长,越靠近上游,污染越严重,附加值越低;反之,亦然。而河北省绝大部分民营企业,占得恰恰是产业链的最上游。随着产量的快速膨胀,河北钢铁产业遭遇铁矿石、焦炭、水、电等多方面制约,钢铁产业与资源、能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联合重组势在必行。河北省钢铁企业烧结、炼铁、炼钢等工序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管理有待完善,成熟的节能减排技术有待进一步系统优化。

(三)河北省钢铁行业外贸发展的机遇

1、并购国外企业的机遇。金融危机为河北省钢铁企业并购国外企业提供了机会。国外企业包括钢铁生产企业和原料生产企业。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钢铁行业面临巨大风险,有政府背景的大型国内钢铁企业资金实力雄厚,借金融危机大举并购国外钢铁生产企业。这有利于河北省钢铁行业海外建厂,进而入主国际市场,而并购国外矿企有利于中国钢企取得稳定的矿石来源,并为中国钢企未来在铁矿石谈判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提供有力支撑。

2、兼并重组的机遇。一方面部分经营不善钢铁企业在金融危机中难以生存,将退出市场;另一方面在钢铁行业低迷的时期,会让更多钢铁业者头脑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的出路和方向,在钢铁行业利润被压缩、甚至部分生产者将面临着巨大亏损的特殊时期,借助市场的力量进行大规模洗牌,推进钢铁业的重组大步向前。

3、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的机遇。中国钢铁业在此特殊时期,正积极调整发展策略,应对金融危机对行业带来的冲击。目前,钢铁企业正从加强成本控制,调整定价策略和销售策略以及制定更为有效的竞争策略着手应对钢铁行业低迷运行的局面。钢铁业者不约而同地将眼光集中到节能减排方面,这对增强全行业竞争力,加强全行业的规范与调整都大有益处。

(四)河北省钢铁行业外贸发展的威胁

1、贸易摩擦日益升温。近两年来,河北省部分钢铁产品出口增长迅速、价格较低、对象较集中,已经招致了来自北美、拉美、欧盟、东盟等出口目的国的贸易摩擦,阻碍中国钢铁产品的出口。金融危机后,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更是严重。

2、成本优势越来越小。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内钢铁业的原材料市场表现较为混乱。河北省钢铁企业对进口铁矿石需求量大,2009年超过世界铁矿石海外贸易量的60%以上,疯狂上涨的铁矿石价格,不停地挑战河北钢企的承受底线。价格上涨源于中国对铁矿石的巨大需求,而且这一需求正在逐年增加。而中国钢铁行业丧失了铁矿石定价主动权,使得钢铁行业的原材料成本相对较高,生产成本优势逐渐缩小。

3、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国铁矿石资源不足,人均铁矿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2%。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河北省钢铁行业普遍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高。资源约束日益显现,环境制约也更加严峻,这不利于河北省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崔树军.钢铁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与模式研究:以河北省为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