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园林工程行业发展趋势

园林工程行业发展趋势

园林工程行业发展趋势

园林工程行业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近年来,由于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市政园林行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市政园林招投标制度的引入极大地推动了全行业的发展,涌现出诸如东方园林等国内市政园林知名企业。该行业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得到了社会资本的一致关注和青睐,大量资本的投入对市政园林行业亦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推动行业集中度和运营管理水平的提升。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园林绿化行业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例如行业集中度偏低、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单一、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这对园林企业营运资金管控模式的改进和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作用,市政园林企业普遍存在营运资金沉淀较为严重,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身资金使用效益的提升与战略目标的达成,对此,市政园林企业应当在市场扩张的同时,积极推动业务层面和财务层面的创新发展,实现营运资金的良性运转,增强市场竞争实力。

二、市政园林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状况

(一)市政园林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市政园林企业的主要业务为园林环境景观设计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主要为各类重点市政公共园林工程、高端休闲度假园林工程、大型生态湿地工程等项目提供景观设计和工程施工服务。运营资产主要为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较少,与之相对应,其融资方式也多依据各个项目的设计或施工进度进行短期借贷融资,因此,营运资金管理在市政园林财务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如表1所示,东方园林2010-2012年资产总额中流动资产占比都高居不下,占资产总额的95%以上,固定资产等长期经营性资产较少,并且由于业务飞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外部融资需求,2010年上市后更多地依赖流动性负债融资,流动负债占比从33%跃至60%,成为公司的主要融资渠道,尤其是短期银行借款的依赖度快速上升,长期融资则仅仅依靠所有权权益融资。

(二)市政园林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分析 虽然营运资金管理在市政园林企业财务管理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绝大多数市政园林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并不理想。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主要通过周转效率即周转期等体现,传统的周转期指标主要为按要素的现金周转期,最新的理论发展则是与企业渠道管理相结合的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周转期,本文同时采用两类指标,并以标杆企业东方园林为例进行分析。由表2、表3可知,东方园林企业经营活动周转期与现金周转期都非常长,且呈逐年增加趋势,周转绩效存在下降趋势。

(1)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分析。由表2可知,东方园林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逐渐增长且呈加快趋势,成为经营活动周转期延长的主要推动力,这主要由应收账款账期较长所致,这与目前的市政园林工程施工价款结算模式有关。市政建设工程价款结算包括工程预付款、工程进度款和工程竣工价款结算等内容(见表4),针对每一个款项均有规定的给付时间及金额比例,但是实际操作中,市政园林企业在受发包方的谈判地位、项目的竞争程度等因素影响,往往并不约定工程预付款的结算,甚至需要自身垫付工程项目的绝大多数投资。而且,发包方通常对其所提供资金的调用进行限制,并通常要求承包方采用现金或银行保函的形式作为担保(见表5)。因此导致企业在前期项目招标、合同签署履约、工程设计、工程设备租赁、专项分包、项目维修质保等多个环节都需要大量流动资金垫资,一般需要企业前期垫资60%以上。

由于业务扩张中的大量前期垫资,导致市政园林企业应收账款余额高居不下,东方园林应收账款余额(扣除坏账准备后)占营业收入比重在2010-2012年分别为34%、43%和47%。尽管市政园林项目多为政府投资,地方政府一般以财政收入来支付工程款,信誉较高,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较低,但当政府财政吃紧时,园林绿化项目的付款进度很可能会延迟,例如东方园林一年期以上应收账款比例便从2011年的21.43%上升到2012年的44.49%。而且,其坏账准备余额比例也呈逐年提高趋势,2010-2012年分别为6.56%、6.91%和8.64%,其他市政园林企业也难免存在这一状况,这必然导致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绩效下降。

(2)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分析。东方园林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主要与其存货结构有关,存货结构则与自身业务特点和发展战略有关。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包括消耗性生物资产、工程施工等存货项目,而市政园林企业因施工需要通常需要保持大量的苗木等消耗性生物资产,且在年末往往存在大量未完工结算项目,这必然导致消耗性生物资产、工程施工余额高居不下,两项存货占流动资产比重在2010-2012年分别达到了45%、43%和54%。目前,东方园林等市政园林标杆企业正积极推动自身全产业链战略的全面执行,整合景观设计、苗木种植、工程施工、景观维护等各个环节以求寻求价值增长点,尤其是自身苗木种植基地的建设,这对企业的资金供给产生了较大压力,在无法过度利用无财务成本的供应商信用等经营性融资渠道的状况下,必然依赖短期借款等融资渠道。

(3)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分析。东方园林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呈逐年增长趋势,这主要与应付账款等供应商信用的占用有关,以2012年为例,公司当年营业成本为24.72亿,而同期应付款项期末余额则高达21亿,通过简单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公司业务扩张的主要支撑动力是对其供应商信用的大额占用。这种现象在市政园林行业非常普遍,最终将运营压力传导至苗木供应商、建材供应商等该行业的最终供应商,在供应商资金崩盘和客户工程款过度延迟同时发生的极端状况下,必然对该行业造成深重打击。

园林工程行业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园林;发展;现状;优势;管理趋势;前景分析

一、我国园林行业的发展现状

1.1行业法制及技术标准体系起步较晚

我国园林行业法制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制定风景园林技术标准,早期的标准主要有:1991年,建设部修订了《城市园林绿化行业技术标准体系表》,列出百余项拟编制的技术标准,已颁布《公园设计规范》、《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等近十项标准。1992年,建设部颁布《城市园林绿化条例》,2002年又颁布了《城市绿线管理办法》。据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统计,在建设部现有颁布的城市绿化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有26项。我国园林行业国家和地方颁发的法规文件,共368项,其中由全国人大批准颁布的条例4项;国务院令8项;国家建设部颁发的规定类43项、资质标准类11项、技术标准类15项;各省、区、市颁发的法规和标准272项。这些法规和标准是在我国园林绿化行业建设中逐步建立并巩固、推广,在规范生产、组织生产、指导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我国园林行业全面提高质量管理奠定了基础。

1.2 行业发展迅速,行业内容不断扩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园林绿化进程突飞猛进。1991年12月,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上提出,“九五”期间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应有总体的量化指标,如人均公共绿地、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等,并提出创建“花园城市”、“园林城市”等设想。至2006年末,全国655个设市城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4.38%,建成区绿地率30.27%,人均公共绿地7.94平方米,分别比“九五”末增长6%、6.01%和3.38平方米。建设部开展“园林城市”的创建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各城市绿化建设的积极性,至今,先后建立了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2个,命名了国家园林城市97个、园林城区4个。

1.3 行业产值持续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城市化建设催生园林绿化大市场,园林行业迎来发展的春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园林行业每年产值1500亿元左右。据城市建设统计公报统计,从2002年至2006年,全国650余个设市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上升,平均每年投资4741亿元,以平均20.55%的速度增长,其中城市园林绿化平均每年投351亿元,投资平均增长速度达16.42%,2006年城市园林绿化投资达427亿元。

二、园林行业的发展优势

2.1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是园林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是近20年来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十五"计划,"十五"期间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7%左右。今后20年,中国经济仍将快速、健康发展,这是园林植物材料和花卉产业得以持续快速发展的保证。

2.2 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房地产业兴起

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房地产业兴起是园林产业快速发展的加速器。当前,改善人居环境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房地产开发商认为房地产环境质量好坏是房地产项目开发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十五"计划规定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5%,目前很多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没有达到该指标,需要大量建设城市园林绿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规模迅速扩大,新的城市和城市建成区拉动了大规模的园林绿化建设。

2.3 基础设施建设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建设)拉动配套园林绿化和环境建设项目发展。近年来,我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庞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强劲。在公路建设方面,到2000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4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1.6万公里。到"十五"期末,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16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2.5万公里以上。道路绿化和配套景观建设规模扩大、要求提高。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强有力地拉动园林绿化产业的发展。在民航运输建设方面,大规模扩建、新建民航机场,配套园林绿化面积大幅度上升。"十五"期间我国将新建1.4万公里高速铁路客运网。铁路、公路沿线的绿色通道建设需要大量的园林植物材料用于绿化和景观建设。

2.4 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

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为园林产业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根据"零点调查"公司的调查结果,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居民关心的焦点,有49.2%的城市居民将环境问题列为其关心的焦点问题。随着市民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政府对环保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将大大促进了环境建设和园林建设的发展,从而拉动园林产业。每年都有城市园林建设项目被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或重点建设工程,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综上所述,中国园林产业高速发展的外部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将进入起跑和起飞阶段,估计今后5-10年,中国园林产业将以25%至30%左右的年增长速度快速发展。

三、园林行业目前的管理现状及未来管理的发展变化趋势分析

目前,园林行业的管理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还不够完善,需进一步改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实践,对我国经济社会乃至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我国园林管理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我觉得园林管理主要从技术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两方面入手。

从技术管理方面讲,园林管理主要从设计、施工、绿化养护等方面展开。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时充分考虑,设计到位,尽可能的避免和减少以后重新设计、改造、维修的费用,对业主负责,对广大居民负责,为企业创造利润,为公司赢得荣誉。施工方在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方的意愿,遇到问题时多与设计方沟通,坚决抵制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以保证工程的质量。绿化管理在园林景观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园林景观与其他场景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一门活的艺术,随着植物的生长,其景观效果会不断变化,因此,绿化养护管理就显得相当重要。

从人力资源管理来讲,园林行业管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人力资源体系,其管理有些紊乱。人力资源是公司运作的核心资源,拥有、保持一支合格的管理者与员工队伍是公司管理系统能否高效运作的关键。工作是复杂组织的基本细胞,每个人则拥有一种涉及具体责任、任务和活动的工作,经过合理的安排后,所有的人各尽其能,才能保证一个企业的长久不衰。目前,园林企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从基于工作的人力资源管理到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随着这种转变的进行,园林行业的发展必定会踏上新的台阶。社会在发展,园林行业同样也在发展。园林行业正在朝着正规化、市场化、生态化、多元化发展,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园林工程行业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一、评价模型及DEAP-2.1软件的应用

(一)评价模型

中国关于旅游用地的研究虽然起步晚于国外,但是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在旅游用地的概念界定、旅游用地分类、旅游用地特点及其与经济、社会、生态之间的关系研究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1~3]。然而,关于旅游用地的评价更多地局限于旅游景区、旅游风景名胜区及旅游资源评价等相关层面。相对于旅游用地经济效益评价及相关的旅游企业用地投入与产出的评价方法研究还沿用土地利用评价中的相关方法,如比较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模糊评价、协调度分析、GPS法及MAPGIS等。这些方法的应用为旅游用地效益评价提供了较好的途径,但由于受主观性、资料收集有限性等方面的限制,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在对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用地效益进行评价时采用数据包括分析法[4],是1986年由A.Charnes和W.W.Copper等学者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应用数学规划模型计算,比较决策单元之间的相对效率,从而对决策单元做出评价,它是处理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好方法,其优点在于很少需要假设和其他的前提条件。数据包络分析法从定量的角度基于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相对有效性对土地利用的效率问题进行的深入研究,在评价中,投入与产出的指标值之间没有明显的表达式,既不需要某种线性表达式,也不需要带有参数关系式,具有很大的客观性,方法简单易操作。数据包括分析法丰富了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的内容,建立了基于效率评价的土地投入与产出指标体系。

(二)DEAP-2.1软件的应用

DEAP-2.1是完全针对数据包络分析法所开发的绿色免费评价软件,根据数据包络分析法的评价原理,通过DEAP-2.1软件进行参数设置和评价模型选择,从而获得评价结果。在DEAP-2.1软件的评价结果中,主要可以进行两个方面的分析:一是效率分析,包括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规模报酬;二是单个样本的投入产出冗余及松弛变量的分析,从而分析不同的决策单元的效率有效性及非有效性原因。

二、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概况

(一)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广西东北部的贺州市境内,距离城区(八步)21km。公园总面积6 549.6公顷,有林地面积5 821.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99.55%,因每立方米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5万个,被誉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天然森林氧吧”,是香港―广州―桂林“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公园资源丰富,变化多样。首先,地貌景观丰富多彩,公园具有雄伟的山体,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5座,其中最高峰天堂顶海拔1 844米,是桂东第一高峰,其中落差在20m以上的瀑布多达16处;其次,园内的植物资源丰富,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基因库,森林植被属中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局部沟谷中的热带季雨林,天然阔叶林占80.2%;第三,公园内还有10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两栖类13种,爬行类6种,鸟类26种,兽类16种,蛇类26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鳄晰,二级保护动物的有大鲵、白鹭、穿山甲、小灵猫等。园区内峰高谷深,山势雄伟,森林繁茂,动植物丰富,瀑飞溪潺,环境幽雅,是一个集“雄、奇、秀、幽”于一体,兼有山水型和城郊型的国家森林公园。先后被评为“中国最佳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景区”、“最具影响力森林公园”等荣誉称号,2013年经公众投票评为“游客最喜爱的广西区”和“海外华人最喜爱的华南自然风光景区”。

目前,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发成熟的旅游景区8个,景点43处,旅游服务设施完善,公园内部交通、通讯便利,吃、住、行、游、娱配套齐全,是集观光、休闲、度假、探险、保健、疗养、科研、教学、会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旅游胜地。2012年底扩建的姑婆山旅游大道(贺姑路)的正是通车为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更为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旅游经营概况

贺州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接待设施齐全,对外开发的旅游景点主要有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十八水景区、玉石林、黄姚古镇、贺州温泉、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拥有四星级酒店两家,准四星酒店1家,三星级13家及经济连锁酒店多家,接待能力较强。2013年,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营业总收入5 100.24万元,占贺州市旅游总收入的5%;接待旅游人次56.07万人次,占贺州市旅游接待总人数的5.34%,旅游从业人数210人,是贺州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纵向比较,2013年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营业收入相比于2007年增长3481.81万元,年均增长580.30万元,经济效益明显;2013年公园接待旅游人次相比于2007年增长28.68万人次,年均增长4.78万人次,接待能力增强;2013年公园从业人数相比于2007年增加90人,年均增加15人,吸纳就业能力强。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自启动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仅仅围绕示范区建设要求,投入2 100余万元,实施自然遗产地保护设施建设及景区服务设施建设等,为公园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会随着景区建设的逐步深入而得到提高。

三、评价对象选取、数据的选取及整理

本文以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经济效益为评价对象,以经营效率值为评价目标,为客观地分析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经营效率情况,根据数据收集的可能性及有效性,以数据包络分析为评价模型,以DEAP-2.1为技术支持,采取以时间2007―2013年为决策单元,决策单元数量为7,旅游从业人数为投入指标,以旅游营业收入、游客接待量为产出指标。其中,旅游从业人数以单位统计人数为准,包括正式员工和合同员工,其中兼职人员不做统计;旅游营业收入和游客接待量以每年的营业统计数据为准,姑婆山旅游用地效率评价投入产出表(如表1所示)。

四、评价过程

根据DEAP2.1的应用,设置参数如下:首先,数据处理,将EXCEL数据文件转化为DEAP2.1软件可识别的文本文件形式,在数据处理中,产出数据在前、投入数据在后,不保留变量名称及决策单元年份,保存于目标文件夹;其次,运行引导文件-ins.txt,定义参数主要包括:输入数据名称及输出数据名称,评价单元数量(7个),产出数量(2个),数量(1个);第三,确定模型,本文在评价的过程中选择基于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产出最大化的BCC模型;最后,运行DEAP软件,导入引导文件,得出评价结果。综合评价结果包含firm、crste、vrste、scale和mean五个内容,其中firm为决策单元,crste为技术效率,也称综合效率,vrste为纯技术效率,scale为规模效率(drs: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irs:规模报酬递增),mean为平均值,其中crste=

vrste×scale。

五、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评价过程,通过DEAP2.1得到的评价结果(如下页表2所示)。

(一)综合效率分析

2007―2013年的七年间,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经营综合效率平均值为0.831,有效决策单位1个,为2013年;非有效决策单元中,综合效率最高值为2009年的0.937,最低值为2012年的0.544,并且从2010―2012年出现下滑趋势。

(二)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分析

2007―2013年七年间,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经营纯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864,有效决策单元2个,为2009年、2013年;非有效决策单位纯技术效率最高值为2010年的0.950,最低值为2012年的0.546,从2010―2012年出现下滑趋势。

2007―2013年七年间,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964,在三个效率中总体偏高,有效决策单元1个,为2013年;非有效决策单元中,最高值为2012年0.996,趋近于有效性,规模报酬递增,即产出增长量大于投入增长量,2007―2013年呈现总体上升趋势。

(三)结论

1.综合效率及纯技术效率总体出现下滑趋势

通过评价结果可以发展,除2013年外,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经营效率总体呈现下滑趋势,从2010―2012年表现明显,其中2012年的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均达到了历年最低点,而且与2010年相比下降接近一半的比率。其主要原因是这期间是贺州(八步)至姑婆山旅游大道(贺姑路)的修建期间,交通方式不便及没有直达的交通工具,对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的景区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游客接待量和旅游营业收入都有明显的降低,但是这一情况也将随着2012年姑婆山旅游大道的通车而得到良好的改善。

2.规模报酬逐年递增,发展形势良好

不同于综合效率及纯技术效率的波动及总体下滑趋势,2007―2012年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规模报酬率逐年递进,且均在0.9以上,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增即产出增长量大于投入增长量,因而,从总体发展形势来看,经营效率及投入产出发展良好。

3.决策单元2013为DEA有效,发展趋势逆转

DEA有效是指在决策单元,投入产出实现了最有效的配置,不存在资源浪费,是企业经营和管理最求的目标。从2007―2013年,除2009年纯技术效率为DEA有效外,仅2013年姑婆山的经营效率实现了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同时有效,在通过2010―2012年间的下滑,转变为良好的发展趋势,说明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在姑婆山旅游大道修通之后,其经营效率和经营效果都将取得更好的成绩。

六、建议及对策

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广西贺州旅游名片,是生态森林景区,在贺州市旅游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评价结果,为促进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基础数据的统计工作

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关于数据的收集出现较大的困难。从成熟的旅游目的地角度来分析,旅游营业收入、旅游接待人数、旅游从业人数及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等指标应该有详细的指标。本数据的收集工作经过相关行政部门及景区的共同合作而获得,这也从侧面反馈了景区在数据统计方面存在的漏洞,对景区经营管理造成障碍。

(二)完善景区大小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

景区经营效率的波动及无效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进入景区大交通建设造成的影响,直至2012年道路正式开通运行才得以缓解,并且在接待人数、旅游营业收入及投入产出的有效性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因而,旅游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问题应该是景区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园林工程行业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临沂市;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 2004年临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一创六建”活动,特别是市十六届人大一次和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围绕着“以河为轴、两岸开发,建设经济大市、商贸强市、文化名市、宜居城市”的开发战略,从此我市拉开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序幕,滨水生态园林城市已经彰显,截止目前,市区建成区园林绿化三大园林指标,绿化覆盖率44.91%、绿地率39.3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61平方米。园林绿化是唯一有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我市现状实际而言,面对生态临沂建设、建成区面积逐步扩展、人口密度逐渐增加、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等等,探索如何使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显得尤为迫切重要。

一、园林绿化起到的作用

1.改善了城市环境面貌。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我市注重从改善居民的居住、出行、生活环境等方面入手,下大力气改善城市环境状况,一些长期解决不了的难题得到有效解决,不仅创造了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而且营造了自然优美的生态环境,整个城市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优化了城市发展环境。通过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我市人居、创业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有力地推进了我市的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近年来,包括沃尔沃、麦德龙等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一批项目相继落户我市,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

3.增强了城市的凝聚力。城市园林绿化是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广大市民的迫切愿望,是一项为民之举、民心工程。通过城市园林绿化,提高了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让广大市民亲身感受到了城市园林绿化带来的实惠;通过城市园林绿化,全市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得到极大提升,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建设富强美丽大临沂、新临沂的热情空前高涨。今天的临沂,正在由生态资源大市向生态园林城市的转变提升。

4.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带动了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目前,我市综合实力跨入全国地级城市50强、列第48位,地方财政收入在全省位次前移;中国地热城、温泉之城、书法名城、市场名城、板材之都、物流之都等称号相继落户我市,创造了在全省、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临沂速度、模式和经验”。

二、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1.规划建绿的意识未有形成。从实际情况看,我市城市规划建设与绿化建设不能同步,存在先建后规的现状,根本未考虑绿化用地,建后再考虑绿化建设,例如绿地系统规划中规划的绿地有三分之一被侵占,新建单位(小区)绿地率不达标、占用城市绿线等,这些现象的发生,造成绿化各项指标欠缺,绿化布局不合理,达不到服务半径要求,也致使城区东西部园林绿化不均衡。

2.园林绿化保护意识较差。我市在城市园林绿化保护管理上存在各施其职,绿线、绿色图章管制制度得不到保障。在建设过程中,不按照城市园林绿化相关法律法规留足绿化用地,或者规划的绿地随意性大,新建单位无加盖绿色图章,小区建设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各种手段擅自改变绿地性质,又加上体制机构的管理存在诸多的问题,导致我市园林绿化保护意识差。

3.园林绿化管理资金投入不足。目前,我市建成区内有绿地6990公顷,平均绿化养护资金不足2元/平方米,而其他城市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绿化养护资金的投入,平均达6元/平方米。前几年,罗庄区在园林绿化管理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建后绿化养护管理资金投入不足,致使绿地荒芜,近年来又加大投入进行改造提升,造成二次投资。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沿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投资模式,市场化水平低下,对民间资本吸引力度不够,没有真正走“社会办园林、园林社会化”的路子

4.绿化监管机制薄弱。绿化建设工程不同于建筑工程,其严谨性、技术性不是很强,许多人误认为绿化施工只不过是种种树、铺铺草而已。致使许多技术不高的个体队伍涌入绿化施工行业,不结合实际机械地照搬图纸,不考虑土壤立地条件的好坏,只追求当时效果,没考虑到长远的效果,结果增加了后期养护管理的难度。

5.园林绿化行业职工队伍知识化、专业化程度偏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市民对城市园林绿化的需求更加迫切,市区从事园林绿化事业的人员达7000多人,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园林专业、规划设计、植物保护等方面的技术人员缺乏,加上体制机制的制约,导致园林专业队伍专业水平普遍较低,影响着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

三、园林绿化的发展方向及对策

1.大园林绿化建设是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借鉴北京市园林绿化的发展经验,将五区园林绿化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整体,实现城乡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力求园林形态多样化,功能各有侧重,避免千园一面。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继续修改完善绿地系统规划,使其更体现出大园林、大绿化、大水城、大管理的园林绿化格局。

2.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是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是园林绿化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是一次历史里程碑,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国家住建部提出节约型园林核心是“三节、四减”。我市积极开展此项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屋顶绿化走在全国前列,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研究与示范”课题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今后,应着重加强节约型园林绿化的研究,将节约型园林绿化贯穿整个绿化工程,从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节约成本,花少钱,建更多的绿地。

3.发展园林第三产业是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可以说是大跨越、大发展,一创六建活动、“山东省第四届园博会”在我市的成功创办,使我市园林绿化水平达到了全所未有的佳绩。而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应着眼于未来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再过几年,西部城区建设、中心城市改造提升和南坊新区二期工程的完工,园林绿化将达到饱和,市政府投资将会单一,只会投资于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例如,濮阳市、焦作市等城市,现状基本和我们相同,人员多,创城成功后,大的绿化工程基本停止,市政府只投资于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他们都及时总结经验,改变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园林第三产业,利用培育苗木、花卉、绿地的BOT模式、成立绿化公司等,以此来推动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我们应借鉴濮阳市、焦作市的经验,健全机构,充分发挥职能,承揽社会绿化工程,增加创收项目。

4.精细化养护管理是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职能未发挥,宏观管理不到位,只限于微观管理,而未全局通盘考虑,政策、资金等管理方面明显空白。应借鉴杭州市、宁波市等城市先进的管理经验,将城市园林绿化纳入各县区党政一把手的政绩考核,设立创城、重点绿化项目、湿地公园建设等奖励政策。精细化管理关键要靠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和支持,要确保绿地系统规划、绿线、绿色图章的权威性,才能推动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的顺利实施。创新园林绿化投资体制,建立政府投资和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园林绿化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渠道,制定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为社会资本投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加强园林绿化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充实科研队伍,落实科研经费,加大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快推进园林绿化管理信息建设,以建设园林数字化平台为目标,扎实提升市区园林绿化行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

园林工程行业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族院校 风景园林 发展路径 特色

1.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

中国风景园林高等教育始于1951年,以清华大学与北京农业大学联合创办的造园专业的建立为标志。在50-70年代,由于受到当时的历史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和办学基础等因素的制约,风景园林教育事业经历了更名、合并、撤销、恢复等波折,但仍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80-90年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各项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风景园林学科进入了恢复发展阶段;21世纪以后,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人们的环境和生态意识不断增强,风景园林教育事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开设风景园林专业的院校近200所,在校学生规模达到4万余人[1]。开设院校的性质由原来的农林、建筑类向艺术、民族等类型拓展,如西南民族大学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民族地区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于2010年经教育部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设立风景园林(原景观建筑设计)专业。2011年3月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风景园林学”(专业代码:082803)成为国家一级学科,授工学和艺术学学位,与此同时也对风景园林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之下,许多院校为了更好的适应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而进行着多样的探索。

2.民族院校开设风景园林专业的必要性

2.1学科发展的需要

吴良镛院士早在1996年就提出了建筑、风景园林、规划三位一体的科学发展构想,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UIA)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通过的《北京》和2001年出版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如今,建筑、城乡规划、风景园林3个学科均被列为一级学科,三者互相依赖.融合、促进,增强了学科的整体凝聚力,在学科交叉的领域表现更为出活跃的生命力。西南民族大学自2002年开设城乡规划(原城市规划)专业,2009年开设建筑学专业以来经过10年的教学实践和专业建设,无论从教学管理、师资配备以及各项硬件设施的配置等各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都已能完全满足风景园林专业教学的需要。因此,风景园林专业的开设是我校顺应学科发展趋势,对现有建筑类学科进行扩大和深化,使专业设置更为全面合理的措施之一。

2.2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目前,我国进入了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截止2009年底中国城镇人口6.22亿,城镇化率46.6%,而中国民族地区的城镇化率仅为23%左右,发展严重滞后,城镇的聚集力弱[2]。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城镇化步伐。但是,紧张的用地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频发的地质灾害是大部分民族地区面对的共同问题,城镇、人口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日益突出,前所未有的生态压力制约了民族地区的发展。而风景园林学正是综合全面的研究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城镇环境建设和人居环境建设中坚持人性化和生态化的规划设计方向,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推进城镇化。因此,西南民族大学风景园林计专业开设不仅是民族地区尤其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人才战略工程需要,也是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3专业人才市场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呼声也越发强烈。“生态田园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宜居城市”、“森林城市”等城市建设目标此起彼伏;城市景观设计、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设计、风景区规划设计等工程项目如火如荼,风景园林设计市场空前繁荣。反观我国的风景园林工程质量却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究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从业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和专业知识结构的欠缺所导致。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国内风景园林事业第一线的从业人员约560万人,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不足20万人,仅占3.5%[3]。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开设风景园林专业的院校迅速增加,招生规模得到扩大,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专业人员的市场缺口,民族地区风景园林高级专业人才更是匮乏。

3.民族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思路

西南民族大学是一所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也是第一个开设风景园林专业的民族院校。由于风景园林专业办学时间短,在借鉴其他院校、学科的发展经验和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民族院校自身的特色,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思路。

3.1明确专业发展的学科基础

风景园林是一门涉及建筑规划、人文艺术、环境生态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应用型学科。目前,开设风景园林专业的院校主要分布在建筑规划类院校、农林类院校和艺术类院校,建筑类院校具有较强的工科特色,擅长形态空间塑造及工程技术处理;农林类院校具有观赏植物类和生态类学科的优势,擅长植物的综合应用;艺术类院校具有深厚的美学基础和艺术创新,擅长景观环境形象塑造。不同的学科基础体现了该专业的多样性,各类院校也形成自己的定位和不同的办学特色[4][5]。西南民族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则是依托已开设多年的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以建筑学科教育为基础,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系列课程为主干线,风景园林理论和主要相关领域知识为重点,以形成较为稳定、有特色的学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