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范文第1篇

1、热带季风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产生影响。旱季,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向南移动,该地受东北信风和由亚洲内陆地区吹向海洋的并在低纬度地区偏转而形成的东北季风的共同影响的结果。雨季,因夏季气压带和风带的向北移动,该地受到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来的西南季风和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由海洋吹向陆地季风共同作用的结果。

2、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冬半年。旱雨季明显,降水集中在雨季,且降水量大。季风显著,盛行热带气旋。与“夏季风”同步,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热带气旋盛行季节。

(来源:文章屋网 )

热带季风气候范文第2篇

(一)由初中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得出各气候气温和降水特点并按温度带分类

1. 热带气候每月均温﹥15℃。

全年多雨——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少雨——热带沙漠气候。

夏季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

2. 亚热带和温带海洋气候最冷每月均温﹥0℃。

雨热不同期——地中海。

雨热同期——亚热带季风。

全年均匀——温带海洋性。

3. 温带气候(除温带海洋气候)最冷月均温﹤0℃但不小于-15℃。

夏季降水多——温带季风。

夏季降水少——温带大陆性。

4. 寒带月均温低于-15℃全年寒冷。

苔原气候(最热月气温在10℃左右)。

冰原气候(每个月气温都较低)。

(二)根据气温和降水图来判断气候类型方法步骤

第一步:判断半球:6、7、8气温最高在北半球,6、7、8气温低的在南半球。

第二步:以温定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也在15℃以上的为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的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小于0℃的为温带的气候(除温带海洋气候)。

最热月气温不超过10℃的为极地气候,苔原气候全年气温大部分在0℃以下,最高冰原气候全年在0℃以下。

第三步:以水定型。

少雨型的有: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气候、极地气候。

年雨型的有: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

夏雨型的有: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的只有:地中海式气候。

二、理解运用比较法学习,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对于有些容易混淆的气候加以区别:

1. 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共同点:终年高温,降水量都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

不同点:热带季风7月降水最多,降水量超过600毫米;热带草原气候8月降水最多,降水量低于600毫米。

2. 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

共同点:降水集中在夏季。

不同点:降水方面,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年降水量为800~1500毫米;热带季风气候的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2000毫米。

气温方面,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0℃;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10℃。

3.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共同点:降水集中在夏季。

不同点: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0℃;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

三、运用归纳法学习,强化知识间的联系

归纳法是地理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是初中运用得还比较少,到了高中一定要掌握这种方法。通过对世界气候的分布图的阅读,让学生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归纳出气候分布规律及成因如下:

第一步:结合全球气候分布图总结亚欧大陆气候分布模式图:

第二步:将气压带风带与上图结合分析气候成因:

(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于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5°~15°左右,由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南北移动、交替影响,一年之中干、湿季分明。

(3)热带荒漠气候:大致在南、北纬15°~30°之间大陆西岸,常年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的控制下,炎热、干燥。

(4)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这里全年气温皆高,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5℃以上。年降水量大,集中在夏季,冬季吹东北风,形成干季;夏吹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富含水汽,降水集中,形成湿季。

(5)地中海式气候:30°~40°大陆西岸,它是处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和西风交替控制下。

(6)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纬度25°~35°大陆东岸,这里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大于22℃,气温的季节变化显著,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冬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

(7)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寒冷干燥;夏季盛行东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季。

(8)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终年处于西风带控制下。

(9)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35°~50°的大陆的中心部分。这里深居内陆或沿海有高山屏峙受不到海风影响,终年为极地大陆气团,冬寒夏热,气温年、日较差都大,降水量少,呈现大陆性气候特征。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这种气候出现在北纬50°~65°之间,呈带状分布,横贯北美和亚欧大陆。

(11)极地苔原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其特征是: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 个月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冬季酷寒而漫长;年降水量约200~300 毫米,以雪为主;地面有永冻层,只有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

(12)极地冰原气候。分布在极地及其附近地区,这里全年严寒,各月温度都在0℃以下,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盖,植物难以生长。

四、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地理学习兴趣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要求比较高的学习方法。它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地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最终得出结论以上,总结出世界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但是也有一些非地带性的气候分布,比如赤道地区没有形成雨林气候或非赤道地区却形成了雨林气候。

1. 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赤道穿过东非高原,本地区理应为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2. 四处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它们虽然远离赤道,但由于处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洋面又有暖流的加温加湿作用,从而使上述地区不但气温较高,降水也较为丰富,符合形成热带雨林条件,所以发育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3. 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却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是因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

热带季风气候范文第3篇

第一步:析成因。

主要影响因素有太阳辐射、海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洋流及人类活动等。如图:

(1)若是分析大范围地区的气候成因,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等方面考虑。①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差异最基本的因素。不同纬度间的太阳辐射不同,热量不同,温度带不同,依此气候类型可以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等;

②不同地区的大气环流形势决定降水的情况,可在同纬度大陆东西两侧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如中纬度大陆西岸受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而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温带季风气候。

(2)若分析局部小气候或某地区的特殊气候成因,则应侧重于地形、洋流、下垫面状况等因素的分析。

①地形: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等

②洋流: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

③海陆分布:南半球缺失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④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等地的热带雨林气候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巧记为“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

【典例分析】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完成以下小题。

材料一:某区域图(图1)和兰萨罗特岛气候资料图(图2)。

(1)描述兰萨罗特岛的降水特征,并分析成因。

【解题思路点拨】

参考答案:终年降水稀少。该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且该地受加那利寒流影响,降温减湿,所以降水稀少。

第二步,记分布。

(1)地带性分布:13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带性规律。如下图:

第三步,“抓”规律——“以温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气候资料图的形式多样,但都提供的是气温和降水资料,因此,牢牢抓住“以温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这12个字,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1)以温定球——判断所属南北半球: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气温曲线上凸,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则可推断为南半球。

(2)以温定带 ——根据气温高低来判断所处温度带:

①一月均温≥15℃,则可推断为热带气候;

②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则可推断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一月均温

(3)以水定型——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①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主要区别于降水。

A.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

B.热带沙漠气候:各月降水量都稀少或没有,年降水量(一般)在125mm以下。

C.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这两种气候降水都有明显的两季之分,都是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主要区别于降水的月份分配及降水总量。

热带草原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少于3个月,降水量具有渐变的特点,年总降水量在750~1000mm之间。

热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大于3个月,降水量具有突变的特点,年总降水量在1500mm~2000mm之间。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三种,降水量的主要区别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

B.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300-1000mm之间。

C.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较均匀,气温年较差也较小,年降水量在700~1000mm之间。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都是夏季多,冬季少。主要区别是月降水量≥100mm的月份数。

A.温带大陆性气候:月降水量≥100mm的月份数

B.温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100mm的月份数≥2个月,年总降水量在500mm~600mm左右。

【典例分析】读四地气候资料图,回答1——2题。

世界不同地点气温和降水年变化图

1、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2、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0—400的大陆西岸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0—600的大陆东岸

热带季风气候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全球气候 盛行风 地理环境

盛行风是指在一个地区某一时段内出现频数最多的风或风向,全球主要盛行风包括风带、季风和偏转而成的盛行风。盛行风对高低纬度间、海陆间及山地不同高度的热量和水分的传递、输送有重要作用,维护着全球水分和热量的平衡。

一、全球主要盛行风的分布及季节变化

1.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

在三圈环流中,假设地表均一,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并考虑到重力、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赤道(0°)、30°N/S、60°N/S、90°N/S附近近地面依次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压带。受气压梯度的影响,全球近地面在0°N/S~30°N/S形成信风带、在30°N/S~60°N/S形成西风带、在60°N/S~90°N/S形成东风带。这些风带会随着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北半球夏(冬)半年,全球风带位置可偏离二分日向北(南)移动5°~10°纬度。例如:北半球冬季,北半球西风带南移10°,纬度控制30°N~40°N。

2.季风的分布及季节变化

地表并不均一,亚欧大陆和太平洋分别是最大的陆地和海洋,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增温快,陆地为热源,在亚欧大陆的印度半岛(30°N)附近形成强大的热低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形成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受气压梯度的作用,在亚欧大陆东南部形成偏南风,如图1。冬季陆地降温比同纬度的海洋快,陆地为冷源,在亚欧大陆的蒙古―西伯利亚(55°N)附近形成强大的冷高压,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形成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受气压梯度的作用,在亚欧大陆东南部形成偏北风,如图1。南北美大陆东南部、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也分布有季风,但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显著,季风不典型。

3.偏转而成的盛行风的分布

北半球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随直射点北移越过赤道在北半球右偏为西南风;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东南部的东北信风随直射点南移越过赤道在南半球左偏为西北风。

二、全球主要盛行风的性质

1.信风――来源于副热带地区下沉气流(干热)且由高纬向低纬方向运动,温度升高,加剧干热的性质。由陆地吹向海洋的信风为干热,由海洋吹向陆地的信风为暖湿。

2.西风――气流由副热带地区(低纬)向副极地地区(高纬)运动,沿途气温降低,水汽冷却凝结带来降水,属暖湿气流,若西风经过海洋会更温暖湿润。

3.东风――气流由极地地区向低纬移动,沿途气温上升,蒸发加大,湿度降低,加剧干冷。

4.季风――冬季风以偏北风风向由陆地吹向海洋,冬季高纬陆地寒冷干燥加上沿途湿度降低,变得干冷。夏季风以偏南风风向由海洋吹向陆地,经过大洋增温增湿,形成暖湿气流。

5.偏转而成的盛行风――北半球夏季,由东南信风偏转而成的西南风,经大洋增温增湿,形成暖湿气流。冬季,由东北信风偏转而成的西北风,经大洋增温增湿性质变为暖湿。

三、全球主要盛行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气候的形成

(1)风带控制形成的气候

①10°N/S――南北回归线大陆西岸和中部――冬季受信风带控制――热带草原气候

②南北回归线――30°N/S大陆西岸和中部――夏季受信风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

③30°N/S~40°N/S大陆西岸――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

④40°N/S~60°N/S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

⑤10°N~25°N大陆东岸――夏季受偏转而成的西南风控制――热带季风气候

⑥马达加斯加岛及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及中美洲东北部――受信风带控制――热带雨林

(2)季风控制形成的气候

①10°N~25°N大陆东岸――冬季东北风――热带季风气候

②25°N/S~35°N/S大陆东岸――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③35°N~55°N大陆东岸――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温带季风气候

(3)盛行风偏转形成的气候

南半球夏季,东北信风随直射点南移偏转成西北风,加上澳大利亚大陆热低压的影响,经印度洋增温增湿在澳大利亚西北部遇地形形成雨季。南半球冬季,东南信风带来干热的气流,形成旱季,所以澳大利亚西北部形成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西非的西南部沿海、南美洲哥伦比亚西部及巴拿马,受偏转而成的西南风影响,形成热带雨林。

2.影响洋流的形成

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由盛行风作用而成的洋流称为风海流,常见的风海流与盛行风对应如下:信风――赤道暖流(南、北赤道暖流);西风――北大西洋暖流、北太平洋暖流、西风漂流;东风――东格陵兰寒流、南极环流。北印度洋海区受冬夏季风影响形成季风环流:冬季――东北风――逆时针;夏季――西南风――顺时针,由于西南季风在索马里沿岸形成离岸风,索马里东岸海域海水向东运动,底层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副热带大陆的西岸海域(南北美、非洲、澳大利亚副热带大陆西岸海域),信风在海岸形成离岸风,海水向西运动,底层海水上泛补偿,形成上升流。

3.影响海上交通

盛行风及其形成的洋流直接影响海上交通,顺盛行风和洋流,减少阻力,加快航速,节省燃料成本;反之,增加燃料成本。

4.影响大气污染型工厂的布局

大气污染型的工厂的选址应该考虑该地的主要盛行风风向,尽可能减少对居民区的影响。考虑全球主要盛行风的分布,不同地区的大气污染型工厂的区位选择有以下几种情况:

(1)盛行单一风向(西风等)的地区,污染工业应布局在盛行风风向的下风向,如图2(左)。

(2)季风气候区,污染工业应布局在垂直季风风向的郊外,如图2(右)。

参考文献:

热带季风气候范文第5篇

高考考纲要求考生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全球有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可以借助三圈环流来理解它们的形成和分布规律。三圈环流是假设地球表面均匀情况下的理想模式,实际上气压带和风带在近地面的分布是不连续的,并形成一个个气压中心。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随季节作周期性移动,其根本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为基础,叠加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形成了世界上复杂多样的气候。学生应能熟练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并能用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对气候的影响。因此,该考纲内容可细化为三个考点:1.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2.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3.理解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形成、特点及其差别。

二、考点解读

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地球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四抓”:

(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

(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

(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

①记忆――看纬度位置:0°、30°、60°、90°纬线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②辨别――看分布特点: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而且气压带表现为高压和低压相间分布;③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4)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起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1月前后南移,7月前后北移),移动幅度为5~10个纬度。如图3所示:

①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点北带北,点南带南”(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北移;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南移)。②判断风带、气压带的移动:一般情况下,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上,赤道低气压带对应赤道,副热带高气压带对应纬度30°,副极地低气压带对应纬度60°。在北半球范围内,如果其位置都相对偏北,则说明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此时是夏半年。

2.气压带、风带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季风环流

(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因为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

(2)庋勾、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环流成因: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而形成的。根据陆地上的气压类型(高、低气压)和季风风向可以判断季节。

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对于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这部分知识,除了结合气候类型及特征记忆外,还可借助规律加以记忆。

(1)对于某地气温来说,主要考虑纬度因素,即根据其所在纬度判断热量带,从而考虑其气温状况。从赤道到两极,热量带由热带过渡到寒带,气温也逐渐降低。

(2)对于降水来说,主要考虑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大气运动状况(是否含有丰富的水汽或者具备降温过程),具体如下表所示:

(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4)副热带高压对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影响。

夏季,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仅保留在洋面上,保留在北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有时位于夏威夷附近,称夏威夷高压;有时分裂成两个,分别位于东、西太平洋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最直接。夏初,副高西伸北进,暖湿的偏南气流沿副高西缘北上,与北方来的干冷空气相遇在长江流域一带,形成长江中下游直至日本南部的梅雨天气;盛夏,副高进一步北进,雨带北推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副高南撤,雨带也随之南移。异常年份:副高的位置和强弱异常,会引起我国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①若夏季副高位置持续偏南时,雨带则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淮地区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则会发生干旱。②当副高季节性北进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易发生干旱。

三、题型回顾

例1 (2016年上海地理卷)撒哈拉沙漠南缘的11个国家正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条被称为“绿色长城”的绿化带,计划总长度为7100千米,宽15千米。

材料二 绿化带沿线地区的天然树木旱季落叶。新建的绿化带要求树木种植的密度比较大,且树木旱季不落叶。沿线国家计划在毛里塔尼亚建立一个植物园,为绿色长城项目筛选、引进适应性树种。

(1)图示的非洲“绿色长城”大致沿着哪两种气候类型区的交接带延伸?

(2)解释“绿色长城”沿线荒漠分布的自然原因。

【解题思路】本题组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以及荒漠带成因。涉及气压带、风带知识的运用。第(1)题,图示绿色长城北部地处副热带,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是热带沙漠气候;南部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是热带草原气候。第(2)题,绿色长城地处热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信风带交替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和离岸风,终年高温,蒸发量大,降水稀少,不利于植被生长;北面是面积广大的撒哈拉沙漠区,在东北信风的驱动下,风沙易于向南移动,扩大了荒漠影响范围。因此,绿色长城沿线分布有荒漠。

【参考答案】(1)热带沙漠气候区与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2)地处热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信风带交替影响,终年高温,蒸发量大,降水稀少,不利于植被生长;北面是面积广大的撒哈拉沙漠区,在东北信风驱动下,风沙易于向南移动。因此,绿色长城沿线分布有荒漠。

例2 (2016年北京文综卷)图5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该山地( )

A.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

C.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

D.山顶海拔低于1000米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赤道低气压带的分布。从图中读取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时间为6时,日落时间为18时,从而判断出该气象站的纬度位置;从图中提取一年中逐时气温变化状况,就可以判断温差大小。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7月份一天内等温线密集,温差相差大,所以7月气温日较差大。第(2)题,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时间为6时,日落时间为18时,说明该地位于赤道上。该山地冬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A项错误;该地不可能有台风发生,B项错误;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C项正确;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若山顶海拔低于1000米,1月份的温度不可能低于8℃,D项错误。

【参考答案】(1)C (2)C

四、命题预测

气压带、风带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作为自然地理的基础内容,高考各套试卷都有涉及,考查形式有选择题和综合题,试题难度系数0.65左右。根据近5年来对这个考点考查的统计,该考点是高频考点,主要把最新的新闻背景、区域图、数据资料作为命题素材,与大气环流、气候有关的生活、生产知识结合命题。

五、能力测试

图6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读图,回答1~2题。

1.若此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 )

A.③气流比较湿润

B.④气流给我国夏季带来丰沛降水

C.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D.乙处高压的形成与②气流有关

2.若此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 )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

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D.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图7),完成3~4题。

3.受①②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岽沙漠气候

4.当气压带⑤被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值北半球夏季,北京盛行东南风

B.南亚盛行东北风

C.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D.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影响

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图8),回答5~6题。

5.关于图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与干湿性质的正确叙述是( )

A.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

C.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

D.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6.当气压带、风带位于图示位置时( )

A.印度半岛吹西南风

B.欧洲西海岸温和少雨

C.亚欧大陆内部寒冷干燥

D.非洲热带草原进入干季

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9),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据此完成7~9题。

7.1月,图中A地盛行(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8.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9.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

A.A地高温多雨 B.正值1月份左右

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B地寒冷干燥

10.读图10,回答问题。

(1)①②③④四地气候形成与气压带、风带无直接关系的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是________,请说出其气候类型与形成原因。

(3)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都有关系的是________,请说出其形成原因与气候特征。

(4)当③地草木枯黄时,④地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下面画出1月份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要求用表示低压带,箭头表示风向)。

――――――――――30°

相关期刊更多

热带地理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广东省科学院

热带医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热带林业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海南省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