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藏王菩萨经

地藏王菩萨经

地藏王菩萨经范文第1篇

1、地藏菩萨,或称地藏王菩萨,梵名 Ksitigarbha,曾音译为“乞叉底蘗沙”,较准确的中文译音应该是克施地嘎诃颇。据《地藏十轮经》讲,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为地藏。

2、地藏王菩萨跟娑婆世界众生缘份很深,故念诵地藏王菩萨咒语,功德广大不可思议 。念诵地藏王菩萨咒语,贵在坚持专一, 心诚则灵;若受持则能出苦海、证涅槃,得诸佛龙天拥护,事事吉祥如意。

3、地藏菩萨跟娑婆世界众生缘份很深,故念诵地藏王菩萨咒语,功德广大不可思议 。念诵地藏菩萨咒语,贵在坚持专一, 心诚则灵;若受持则能出苦海、证涅槃,得诸佛龙天拥护,事事吉祥如意。

(来源:文章屋网 )

地藏王菩萨经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藏信仰;儒家文化;孝道;金地藏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5(c)-0135-01

在汉传佛教信仰中,地藏与观音、文殊、普贤一起被尊为中国的四大菩萨,《地藏十轮经》谓:地藏以“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而得名。更以“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与自我牺牲精神而著称,千百年来得到民众的普遍崇敬与膜拜。地藏信仰能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地藏信仰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之间有着某种契合,并在历史的长河中走向融合。地藏信仰与儒家文化的契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金地藏本人潜心修炼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的事迹和宏深大愿以及其博大的胸怀符合儒家宣扬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君子之风。

中国佛教史上所说的“地藏王菩萨”有两个,一个是“释地藏”,一个是“金地藏”。前者是佛经上描述的地藏王;后者却是实有其人,他就是朝鲜三国时期的新罗王子金乔觉。唐开元末,金乔觉渡海入唐求法,卓锡九华,苦行修道,并抵制了亲人和未婚妻的劝说,远离市井,隐于山林,食掺白土,遇毒鳌亦端坐无念,潜心修行。如此的苦修、如此的定功足可看出他修道的诚心,护法的决心。金地藏在九华山潜心修行了整整75个年头。公元794年,他以99岁高龄坐化于此山,三年后乔觉大师肉身不坏,容貌栩栩如生,摇动他的骨节就像摇动金锁一样,发出清脆的声音。而这些迹象正好应验了佛经上所说的“菩萨钩锁,百骸鸣矣”之语。因而被弟子们尊奉为“地藏菩萨”。其后,中国佛教所说的九华山地藏菩萨,指的就是金乔觉,金地藏。金地藏这种为了信仰可以舍却一切,不畏艰苦,奋斗终身的精神不正是和儒家所追求的自强不息的人格是一致的吗?

其二,地藏信仰的经典中体现着孝道的思想,这一思想也是与儒家的忠孝思想是相契合的,因而受到民众的广泛欢迎。《地藏菩萨本愿经》中的《切利天宫神通品》载,地藏曾于过去不可思议阿僧抵劫时的一位婆罗门女,其母信邪,常轻三宝,魂神堕在无间地狱。地藏为了救渡母亲出离地狱,得进地狱,见地狱种种苦相。救母后发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阎浮众生业感品》载,地藏为过去无量阿僧抵劫前一位名叫光目的女子,其母堕入恶趣受极大苦,光目女为救母发出广大誓愿:“愿我自今后,对清净莲华日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通过这两则地藏菩萨的本生事迹,我们可以看出地藏菩萨感天动地的孝道精神。这种的孝道精神正是儒家所提倡的。这样的故事和“董永卖身,迁殡葬其父母”、“郭巨为母生埋子,天赐黄金五百斤”、“王祥为母卧冰”的儒家教化故事是一样的感人至深。地藏信仰中的这一思想对儒家教化人们要行孝道实则是一种精神力量的强化。

其三,地藏菩萨的誓愿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藏菩萨在佛经中被尊为功德无量、威力无比、智慧深广的偶像,他为了普渡众生,显现无量化身,遍于十方世界,作种种善事,利益大众。《地藏菩萨本愿经》中的《切利天宫神通品》载,地藏曾于过去久远劫前,身为大长者子,在如来座下见佛相好,千福庄严,于是在佛前发愿,“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地藏菩萨集大慈大悲、大智大德于一身,不仅度脱在苦海中受苦的母亲,而且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在释迦既灭,弥勒未生之前,自誓必尽度六道众生,拯救诸苦,始愿成佛,因而,要度脱一切在地狱中受苦的灵魂。要“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为此,他一直现身于人、天、地狱之中,并发愿要为世间一切众生担负一切痛苦,创造一切幸福,并发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他以自我牺牲的精神赢得了众生的崇拜。

地藏这种慈悲深广的胸怀自然受到人们的尊崇。这也与儒家的忠君爱国思想是一致的,儒家倡导“八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地藏菩萨则是修身、度母、度众生,其实可以将佛教的“菩提心”比之于儒家的“忠义心”,“菩提心则忠义心也”,名异而体同。

其四,地藏信仰与儒家精神契合还表现在二者之间的互相交融。这种交融表现在九华山的地藏信仰与儒家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活动中。史载王阳明非常喜欢九华山,并留下歌咏九华山的诗歌50余首以及禅修遗迹“东崖晏坐”。王阳明来到这座佛教名山之后,一方面吸纳佛学之精粹,另一方面弘扬儒学之宗旨。他在九华山广纳弟子,弘扬儒学,九华山及其周边地区便兴起了一股儒学热潮,先有阳明书院、甘泉书院之建构,后有双华精舍、钦所精舍等,一时间九华山这个地藏信仰的集中地聚集了一大批儒家学子,遂开九华儒学之盛况,更加促进了佛儒之间的交融。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九祖藕益大师则自称“地藏之孤臣”,亦曾久居九华,一生侍奉地藏菩萨,并长期有意识地从事“以禅入儒,诱儒知禅”的儒佛会通工作。他以儒家“孝道”为基础,着力进行儒佛间的汇通,提出“儒以孝为百行之本,佛以孝为至道之宗”,认为儒佛虽分为两家,其实并无本质之异。

正是由于地藏信仰与儒家文化有着深刻的契合,从而使得地藏信仰有着广泛的受众,并得到官方的支持,形成九华山的地藏菩萨道场。大量僧众集聚于斯,寺院数量和规模迅速发展,历代游山名人不绝于史,李白、王安石、苏舜钦、王阳明等一大批名人的游历更加促进了地藏信仰的传播。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

作者简介:许齐娟,女,1981年出生,安徽芜湖人,现为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九华山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0

[2]张总.地藏信仰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M].2003

地藏王菩萨经范文第3篇

菩萨的全称是菩提萨埵(Bodhisattva)。菩提意为觉悟,萨埵意为有情。中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有:文殊菩萨(象征“智慧”),其道场在北方山西五台山;普贤菩萨(象征“德行”),其道场在西方四川峨眉山;观世音菩萨(象征“慈悲”)、其道场在浙江普陀山;地藏王菩萨(象征“愿力”),其道场在东方安徽九华山。

五台山——文殊菩萨Manjusri Bodhisattva

文殊,是“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之略称,意为“妙吉祥”。专司“智慧”,是释迦牟尼的左胁侍,顶结五髻,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若骑青狮,表示智慧威猛。相传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

五台山(在今山西省五台县东北约60公里处),属太行山支脉。北魏时就建有寺院,北齐时已达200余所。盛唐时寺院极盛,宋元明清不断扩建,清嘉庆中期后逐渐衰颓。现仍有寺院100余所。传为文殊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也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普陀山——观音菩萨Avalokitesvara Bodhisattva

观音,是“观世音”或“光世音”之略称,新译“观自在”或“观世自在”,音译“阿婆卢吉低舍婆罗”。佛经称其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有求必应、法力无边的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为“西方三圣”之一。相传其道场在浙江普陀山。其生日是农历二月十九,成道日是农历六月十九,涅槃日是农历九月十九。

普陀山(在今浙江省舟山市南北8.6公里处),因唐代大中年间(847-860)有一印度僧来此自燔十指,“亲睹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授以七色宝石”于是称此处为显灵之地。又因佛经说观音住在南印度普陀洛伽山(Potalaka),故略称此岛为“普陀山”。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日本僧慧锷从山西五台山得观音像回国,船到此触礁,于是留观音像而创建“不肯去观音院”。此后寺院渐增,僧众云集,香火日盛,成为观音显灵说法之道场,也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峨眉山——普贤菩萨Samantabhadra Bodhisattva

普贤,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意译为“徧吉”。专司“德行”,是释迦牟尼的右胁侍,其造像多骑白象,手持如意。相传其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四川峨眉山。

峨眉山(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相传古时有一药公上峨眉山采药,见鹿脚印而寻迹,鹿化为光明,中有普贤菩萨显灵说法,遂称此为普贤菩萨显灵说法之道场。峨眉山有很多寺院和胜迹,也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九华山——地藏菩萨Ksitigarbha Bodhisattva

地藏王菩萨经范文第4篇

你可曾在去往五台山的路上,见到一路从青海或者磕长头而来的佛教信徒?莫不说从远方而来的劳顿,单是上五台山的路,那样陡峭的山间台阶,一步磕一个长头,这样虔诚地走向信仰的终点。

本是佛教与的本土宗教结合而成的藏传佛教,与汉地的佛教,相融在五台山,是之谓“青黄两教共一山,和尚喇嘛同诵经”。为何五台山会同时拥有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呢?

藏传佛教大规模的传入内地,应是在元代。据记载,萨迦派教主八思巴23岁时就被迎请前往五台山,听受大威德、玛哈玛雅、金刚界、时轮等全套密法及疏释。此外,还听受了中观论、俱舍论等。八思巴在学法之余,还著赞文4篇,皆是关于文殊菩萨与五台山的。在赞文中,他依密教的观点,将五台山的五顶看作是密法金刚界五部佛的佛座元皇室皈依萨迦派,并在全国范围内加以推广。当八思巴圆寂后,元仁宗于延佑六年(1319)下诏令各郡建帝师八思巴殿,岁时致享。泰定元年(1324)又绘制八思巴像,颁发各省。五台山作为有缘必朝之地,当然受到藏地僧众的崇拜。因八思巴之地位和影响,由他赞颂诠释的五台山在藏传佛教中更是盛誉空前。八思巴曾铸千斤玛哈嘎拉铜像,作为元朝的护法神,奉祀于五台山。至今在五台山华严谷还有普恩寺(俗称西天寺)遗址,寺中有一高约10米的藏式佛塔,当地人认为是八思巴的“衣冠塔”,说是为了纪念八思巴与圣地五台山的这一段因缘。

由于五台山特殊的宗教地位,元室诸帝对五台山佛教尊崇有加。元代兴建的寺院,规定住僧三百,住持由朝廷选派任命,朝廷并将大量土地赐与寺院。元代五台山的寺院不仅拥有田产,还开采铁矿、经营贸易,这就为元代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经过元代诸帝的崇建,汉藏蒙人民的信奉,五台山在元代成为兼弘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圣地。

明清两朝又是五台山佛教的兴盛时期。出身于僧侣的明太祖朱元璋,自是尊崇佛教,以下诸帝也都崇信佛法。为了笼络蒙藏民族,维护大一统的王朝统治,明代特别重视藏传佛教,并不断对五台山遣使供养,建寺修塔,因此使五台山自元代始兴的藏传佛教,到了明代,发展到与汉传佛教等量齐观的地位。

入关统治中原的清帝国,更是对佛教尤为崇奉。《山西通志》记载,从康熙开始,“国家绥柔蒙古,特兴黄教,宏启宗门,藉资控驭,是中外义安,边民享升平之福者逾二百祀。而清凉五顶以近邻郊圻,岁或再至,怀柔最先。”国家非常重视利用藏传佛教格鲁派来加强中央政府和蒙藏地区的联系,史称“以黄教绥柔蒙古”。据三世章嘉活佛《清凉山志》载,顺治十七年,顺治皇帝朝礼五台山时,曾将原属青庙的菩萨顶改为黄庙,回京后又委派北京西山满族喇嘛阿王老藏至菩萨顶主持,总理番汉各寺。从康熙年间到清末,朝廷又将统辖内蒙古、青海佛教事务的大活佛章嘉呼图克图迁住五台山镇海寺,以这种鼓励蒙古族佛教徒朝拜五台山的办法来融洽民族关系,稳定边疆秩序。康熙皇帝曾五赴五台山,敕建寺院五所。乾隆皇帝也赴五台山六次,每次都要在菩萨顶建坛讲经,焚香礼拜,尤对藏传佛寺赏赐钱物,宠遇极隆。由于朝廷的尊崇,五台山佛教特别是藏传佛教极为兴盛。《五台新志》说,雍正时,五台山已有规模宏大的黄庙26所,“黄衣僧恒千余”。据高鹤年《名山游访记》载,嘉庆时,仅菩萨顶就有喇嘛561人,最多时达3000余人。在清代,五台山佛教促进了汉、蒙、藏、满、土各民族的团结,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西巡盛典》卷二就明确记载,五台山藏传佛教“为诸藩部倾心信奉,进关朝山顶礼者接踵不绝,诚中华卫藏也。”藏传佛教在五台山传入、发展、壮大的历程,从一个角度也反映出地方与中央王朝的隶属关系,反映了汉藏蒙满各民族友好相处的融洽关系。今天从菩萨顶大殿顶覆黄琉璃瓦,壁镌金龙,这些皇宫中才有的装饰,便可想见当年菩萨顶的地位。

地藏王菩萨经范文第5篇

1、相传安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说法道场。

2、据说唐代时,新罗国僧人金乔觉,泛舟渡海,来到中国,见九华山峰峦叠起,是修道的好去处,于是在山中择地而居,潜心修行。据说他那时虽已六十岁,但身体异常健壮,“项耸奇骨,躯长七尺,而力倍百夫”(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他选择东崖岩石,终日坐禅诵经,后被山民诸葛节发现,民众大为感动。其事迹传开后,得到本地闵姓山主等人的捐助,于是建寺庙,辟道场。金乔觉去世后,葬于神光岭的真身宝殿,俗称“肉身塔 ”。据《宋高僧传》、《重僧搜神记》等称,金乔觉“趺坐函中,遂没为地藏王”,过了三载,“开函视之,颜色如生,舁之,骨节俱动,若撼金锁焉,随(遂)名金地藏”。

3、因其生前笃信地藏菩萨,而且传说其容貌酷似地藏瑞相,人们便认定他是地藏菩萨转世。九华山也就被认为是地藏菩萨道场。而对地藏菩萨的信仰,在民间也日益流行。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即传说的地藏菩萨诞辰之日,各地前来九华山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

(来源:文章屋网 )

相关期刊更多

地震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地震局

西藏地质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藏地质矿产局地勘处

北京民俗论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民俗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