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二月二的习俗

二月二的习俗

二月二的习俗范文第1篇

1、腊月二十三的风俗有:祭灶,扫尘,剪窗花等。

2、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灶糖,涂抹在灶王爷的嘴上,也有地方的风俗是用黏米制作年糕,寓意把灶王爷的嘴巴粘住, 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俗语: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3、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主要是将所有的房间彻底清扫一遍,扫完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用干净、整洁、亮堂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4、剪贴窗花也是小年较盛行的民俗活动,旧时女子比赛心灵手巧的手工之一,一般都是即兴创作,随意性很强,可以剪动物,植物或者福字或者喜上眉梢等寓意比较好的内容等。

(来源:文章屋网 )

二月二的习俗范文第2篇

一.春节的由来

据记载,中国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后来叫“春节”,在这天要进行贴春联、放爆竹等庆祝活动。

二.春节习俗之活动

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您新禧,您多礼,一手的面不搀你,到家给你父母道个喜!

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尘和祭灶。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扫尘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吃年夜饭,每年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晚上,称之为“除夕”。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子,也和传说中太古时期凶猛的怪兽“年”有关。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除夕夜守岁压岁踩岁,守岁习俗1600多年前已成型,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正月初一开门炮仗,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爆竹放过就是拜年、接财神,晚辈还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俗传正月初一也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正月初二(北方地区为正月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间有吃饺子的习俗,寓意着招财进宝。破五习俗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神。穷神,相传穷神乃颛顼之子,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人们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心理。商家也在正月初五开市。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股票市场也是在这一天开市。

正月初七是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正月初八这天有“放生”活动,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放归野外。初八放生,不仅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品德,也表达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间各种生物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

正月初九是天日,传说此日为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生日,俗称“天公生”。代表至高无上的“天”。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

正月初十。十,谐音“石”,因此初十为石头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

正月十一,“子婿日”,此日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需要用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正月十二,十二搭灯棚,从即日起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二月二的习俗范文第3篇

秋分是平分秋季的节气,人们很重视,于是民间形成各种秋分习俗。秋祭月、竖蛋、吃秋菜……今天为你盘点秋分的六大传统习俗,秋分日别忘了这些习俗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秋分时节习俗知多少资料,提供参考,欢迎阅读。

 

 

今年9月23日就是秋分,秋分是平分秋季的节气,人们很重视,于是民间形成各种秋分习俗。秋祭月、竖蛋、吃秋菜……今天为你盘点秋分的六大传统习俗,秋分日别忘了这些习俗哦!

秋分的习俗

1、秋祭月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民间的祭月习俗因地区不同仪式各异。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北京岁华记》记载北京祭月的习俗说:“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北京祭月还有一个特别的风俗,就是“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此即民谚所说“男不拜月”。

杭州祭月风俗略同于北京,但谓祭月为“斋月宫”。“每户瓶兰、香烛、望空顶礼,小儿女膜拜月下,嬉戏灯前,谓之‘斋月宫’。”民间供小财神,大不盈尺,并设有台阁、几案、盘匝、衣冠、乐器等物,此等物均缩小为寸余,俗称“小摆设”。

在广东祭月时祭拜一位木雕的凤冠霞帔月亮神像。在南方部分地区有以芋头作供品的习俗。传说元末农民起义推翻元朝的统治,曾用元朝统治者的头祭月亮,因“元”与“芋”音近,后来人们以“芋”代头。

南昌以往有句老话,叫“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意思就是说在拜月时,男子是不能参加的,因为古代有“男尊女卑”的思想,男子是不能给女子下跪的,月宫里的嫦娥是位女子,而且代表阴性,因此在拜月时男子是不能参加的。

2、竖蛋

“秋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选择一个“身量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竖放在桌上,失败者虽然多,成功者也不少,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为什么春分或秋分这天鸡蛋容易竖起来?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春分、秋分是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子,地球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鸡蛋较容易竖立,也有人说,春秋分时节天气晴朗,人的心情舒畅、思维敏捷、动作也利索,有利于“竖蛋”成功。

有专家称,鸡蛋确实是可以竖立的,且并不仅限于春分、秋分时节,春分、秋分这两天,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竖蛋”成功的关键在蛋壳上面。鸡蛋表面高低不平,有许多突起的“小山”。根据三点构成一个三角形以及三点决定一个平面的原理,只要找到三个“小山”和由这三个“小山”构成的三角形,并使鸡蛋的重心线通过三角形,那么鸡蛋就能竖立起来了。另外,最好选择生下四五天的鸡蛋,因为此时鸡蛋的蛋黄下沉,鸡蛋重心下降,最有利于“竖蛋”。

3、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野苋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癌作用。炒野苋菜具有情热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食之可增强抗病、防病能力,健康少病,润肤美容。适用于痢疾、目赤、雀盲、乳痈、痔疮等病症。

实际上,岭南习俗所谓的“秋汤”也是和现在中医学提倡的秋天滋补是一致的,只不过岭南习俗更加典型,有点土生土长的味道,没有上升到中医学理论的高度罢了。

4、拜神

秋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为唐代武进士陈元光,对漳洲有功,死后成为漳洲守护神。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每逢诞辰,信徒多茹素齐,前往各观音寺庙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国王祭日:三山国王是指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的独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秋为守护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为主。

5、送秋牛

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6、粘雀子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希望用汤圆将麻雀的嘴粘住当然只是农民朋友的美好想象和愿望,不过这其中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汤圆的黏性比较大,不易消化,不宜多食。汤圆多以糯米为主原料和其他一些配料制成,糯米性温,味甘,所加配料亦往往是高糖分、高热量之物,在春寒季节少量食用有助于补充身体热能,补虚调血、升阳健脾。但糯米黏滞、难消化,多食容易导致食滞。搭配葱、蒜等辛味食物,可以平衡汤圆的滞缓效果。

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另外,秋分时节,大家应根据天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及时增减衣服,预防外感风寒,注意耐寒锻炼,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冻”。

二月二的习俗范文第4篇

1、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2、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中秋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3、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后来历法变动使用阴历(夏历),“秋分”这天在夏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后来就将“祭月节”由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

(来源:文章屋网 )

二月二的习俗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东阳村;民风;民俗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152-02

一、东阳村丰富多彩的传统民风民俗

自明初御史陈道潜来此定居开始,逐渐形成群落,村里的明清民居建筑群是莆田现存的科举文化“活化石”,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当地科举文化发达的历史。在村里的陈氏祠堂,墙上悬挂着历代进士名录。村老体协负责人陈庆育说,明清两朝中,东阳村先后出了11名进士、28名举人、14名贡生。出过“三世五进士”,还出过“祖孙、父子、兄弟、叔侄”进士,官宦人家多了,村落士大夫宅第鳞次栉比,比较有代表性的民居为御史第、德基祠等。“不读书不是东阳人!”陈庆育说,遗留在村里的一座古时学堂,至今墙上还有一块明嘉靖六年(1527年)丁亥正月立的陈俨庭训石碑,激励着后世子孙勤奋刻苦读书。在创建“文化莆田”座谈会上,就有艺术家提出,“其实莆田文化的魅力并不是只有妈祖文化,更多的来自进士文化。”

东阳村有着良好的读书习俗,“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真实写照。他们认为只有读书才能改变现状,只有读书才能脱贫,只有读书才会有希望,只有读书才能让自己抬起头向往明天。不论多么贫穷,多么困难,他们的首要任务都是让村的孩子读好书,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东阳村,也为了社会。

他们也有着不一样的遭遇,因此有着不一样的习俗不一样的春节。东阳村初四过大年,做大岁。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福建,占领宁德横屿、福清牛田和莆田林墩等地,建立据点,四出烧杀掠抢。兴化府城(今莆田城)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九的半夜时分被倭寇攻陷,并被占据达两个月之久。兴化城内被焚毁殆尽,死亡3万余人。当时,莆田男女老少奋起反抗,被倭寇割舌断胫,或火焚、钉死,惨不忍睹,倭贼灭绝人性的暴行震惊海内外。次年正月廿五日,由于城内死尸腥臭不可居,倭寇只得暂退平海,直到抗倭英雄戚继光兵到,兴化城得以光复。这时,逃亡山区的老百姓,才纷纷于二月初二返回家里。大家一方面掩埋亲友的尸体,另一方面收拾破碎家园。这时,年节已过,人们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后,于二月初四重新做岁。

后来,为纪念莆田这一段悲惨的日子,莆田民间和以往一样,于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夜“做岁”,时间拖得太长。于是,莆田民间约定将农历二月初四“做岁”,改为正月初四“做岁”(围炉),因农历二月农事正忙,若在二月初二才“做岁”并将年三十晚上改为“做小岁”,正月初四晚上称为“做大岁”。同时将二月初二日约定为正月初二日,作为探望亲友伤亡的不祥日子,俗称探亡日。至今莆田人每年这一天,都不互串门拜年或走亲访友。

东阳村的元宵节在正月十一,元宵节当天村里热闹非凡,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象征着团圆。每年的八月十五,东阳村人会请客到家里,一起聊聊家常。

明清时期倭寇经常来袭,东阳村人挑选一批村民队员习武抗倭,但是老百姓习武后,经过训练的团练队员由于缺少实战的经验,在海寇入侵时往往胆怯而不太敢与之对抗。为了锻炼实战的技巧和胆量,把竹篾围成圆门形用火烧燃起让村民跃过来训练胆量,这样队员在快速的穿越中消除了惧战的心理障碍,后海寇来犯时,队员都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阵厮杀,终于一次次地击退海寇,保护了家乡的安宁和父老乡亲的福祉。这种训练方法演变成村民的习俗一代代地流传下来,就形成了“过火门”的习俗。后来每年的正月十五晚,村里人都要“过火门”。

莆田祭扫有“清明前、冬至后”的习俗,莆田冬至扫墓习俗源自唐宋。在唐、宋时期,冬至这一天就是传统的祭天祭祀祖的日子,传说皇帝还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除了各家祭拜自己直系祖先之外,凡有祖祠或祖庙的就要合族举行祭祀典礼,称为祭冬。现在这项古老习俗已不多见。只有在莆田、海南、潮汕以及上海、南昌等城市还一直延续此习俗。福清和泉港的部分乡镇也有此风俗。现在的东阳村也延续着这样的习俗,他们都在冬至扫墓。

春节期间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但是东阳村人除了贴春联,还会在门口贴上“镜同春,自求多福”八个字。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专门有一首诗夸颂周文王秉承了上天的意志,灭掉殷商。文王不只荣宗耀祖,使子孙百世做天子诸侯。他的子孙要以文王的德行作为榜样,以商纣作为借鉴,要经常自我反省,勤修贤德,发奋图强,自求多福。而东阳村人也是相信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会得到更多的幸福。

早在原始社会,中国先民就按照坐北朝南的方向修建村落房屋,考古发现的绝大多数房屋都是大门朝南。到了商周时期,测量方向是选择环境的先行步骤,《诗・公刘》云:即景乃冈,相其阴阳。后来,汉代政治家晁昏提出。在选择城址时,应当“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正吁陌之界。”北为阴,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坐北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还为了避北风。中国的地势决定了其气为季节型。冬天有西北利亚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凉风,一年四季风向变换不定。甲骨卜辞有测风的记载,《史记・律记》云:“不周风居西北,十月也。厂莫风居北方,十一月也。条风居东北,正月也。明庶民居东方,二月也。清明风居东南维,四月也。景风居南方,五月也。凉风居西南维,六月也。间间风居西方,九月也。”风有阴风与阳风之别。沫沫可光过廷在《地学批南》中载:“平阳原不畏风,然有阴阳之别,向东向南所受者温风暖风,谓之阳风,是无妨。向西向北所受都凉风寒风,谓之明风,直有近案这兰,否则风吹骨寒,主家道衰败了稀。”这就是说要避免西北风。山水术表示方位的方法有:其一、以五行的木为东,火为南,金为西,水为北,土为中;其二、以八卦的离为南,坎为北,震为东,竟为西。其三,以历法的甲乙为东,丙丁为南,庚辛为西,壬癸为北。以地支的子为北,午为南。其四,以东方为苍龙,西方为白虎,南方为朱雀,北方为玄武。或称作:"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低言之,坐北朝南原则是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顺应天道,得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颐养身体,陶冶情操,地灵人杰。而东阳村正是按照这样的风格布局建造的。

二、东阳村民风民俗的保护

有关保护或继承的一些问题,值得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东阳村有着多彩的民风民俗,但是同时有的民风民俗也遭受着现代文化的腐蚀。东阳村的进士精神在老一辈的心中仍根深蒂固,然而在年轻一代中却有所熄灭。进士精神是一种值得发扬的东阳精神,东阳人应该建立良好的机制促进东阳精神的重生。

首先,可以对读书有困难的人给以学费的资助和精神的资助,让他们知道只要你想好好读书,整个东阳村都会支持他;其次可以对考上清华北大等大学的人给予不同的奖励,比如考上清华奖励20000元,厦门大学15000元等等;最后开办一个进士精神辅导班,请一个专业的老师定期地对村里人进行进士精神培训。

通过这些措施就可以将东阳村一定的民风民俗延续下去。

三、东阳村民风民俗的发展

东阳村有着优良的传统,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要发展才是有着光明前景的。莆田有海上妈祖,那么东阳村可以引进平原妈祖,让妈祖文化进东阳。像湄洲岛一样每年举行一次祭典,这样便可以吸引外来游客慕名而来。引进平原妈祖后通过莆田电视台、湄洲日报、莆田晚报等等来做宣传,这样就可以提高东阳村的知名度。莆田的宫庙文化非常盛行,那么东阳村就应该进一步发展东阳的优势,可以发展出一个东阳节,引进莆仙戏,将阳村的一些传统活动包含其中,例如过火门、读古训、祭祖先等等。

四、东阳村民风民俗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