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范文第1篇

龙抬头,一种说法是指东方青龙七宿的角宿在傍晚刚刚露出地面,龙刚刚露出角,所以叫做龙抬头。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二月二龙抬头节日的由来,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龙抬头寓意是什么龙抬头,一种说法是指东方青龙七宿的角宿在傍晚刚刚露出地面,龙刚刚露出角,所以叫做龙抬头。当然日期是不太准的。但是大概取那个意思吧二月二十农历时间,一般在公历三月多。这个时候,晚上东方的青龙七宿,刚刚露出地面。

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那么,“龙”在哪里?它是怎样“抬头”的?天文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说,与古代西方天文学不同,中国把恒星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区。所谓“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是“紫微垣”,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象征繁华街市。

角、亢、氐、房、心、尾、箕角、亢、氐、房、心、尾、箕

这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在“三垣”分布着“四象”: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就是说,东方的星象如一 条 龙,西方的星象如一只虎,南方的星象如一只大鸟,北方的星象如龟和蛇。

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象也随着季节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_,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头;秋冬之交,朱雀上升。

苍龙头部“角宿”上有两颗星:角宿一和角宿二,代表苍龙头上的两只犄角。“角宿”之后的四颗星是“亢宿”,亢是龙的咽喉,在咽喉下面有四颗星排列成一个簸箕的形状是“氐宿”,代表着龙爪。龙爪后面的房宿、心宿、尾宿和箕宿分别代表了龙的心脏和尾巴。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起源?古代称之为中和节,俗称龙抬头。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因此,这天也叫“春龙节”。 农历二月初二还是“惊蛰”前后,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农民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了。所以,古时也把“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因此,盛行于我国民间的春龙节,在古时又称“春耕节”。据说,这一天如果还没有醒的话,那轰轰隆隆的雷声就要来呼唤它了。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春龙节、农头节。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依据气候规律,农历二月二之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温度回升,日照时数增加,雨水也逐渐增多,光、温、水条件已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所以二月二也是南方农村的农事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 沈榜《宛署杂记》记载:“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明人于奕正、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春雨贵如油",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同时,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蠢动,疫病易生,古代中国人把生物分成毛虫(披毛兽类)、羽虫(鸟类)、介虫(有甲壳类)、鳞虫(有鳞之鱼类和有翅之昆虫类)和人类五大类。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所以,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是希望借龙威以慑服蠢蠢欲动的虫子,目的在于祈求农业丰收与人畜平安。古代中国人把生物分成毛虫(披毛兽类)、羽虫(鸟类)、介虫(有甲壳类)、鳞虫(有鳞之鱼类和有翅之昆虫类)和人类五大类。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所以,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是希望借龙威以慑服蠢蠢欲动的虫子,目的在于祈求农业丰收与人畜平安。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有哪些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祭龙神

我国古代许多地方,每到龙抬头这天,人们都要到江河水畔祭龙神。恭祭华胥氏过“龙头节”,充满了崇拜龙的思想观念,以为龙治水行雨,决定庄稼丰歉,万万得罪不可。旧时这天早晨,人们要敬奉碾子,传说碾子是青龙的化身。有的还把磙子支起来,表示“龙抬头”。滚,雷声大作,哗哗地下起了大雨。为了纪念这“龙抬头”的日子,人们规定每年农历二月二为“春龙节”。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祭剃龙头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另外,在我国民间流传着“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所以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再去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过,这一民间禁忌近年来已经逐渐淡薄。

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而中国人素以龙为图腾,这一天“剃龙头”,体现出人们祈求神龙赐福的美好愿望。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祭引钱龙

我国一些地区过春龙节,用灶烟在地面上画一条龙,俗称引钱龙。俗信引龙有两种目的:一是请龙回来,兴云布雨,祈求农业丰收,二是龙为百虫之神,龙来了,百虫就躲起来,这对人体健康、农作物生长都是有益的。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祭接姑奶奶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范文第2篇

1、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2、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来源:文章屋网 )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范文第3篇

历史上,贵州各地道观组织的庙会众多,影响广大,民众也乐于参与。如郎岱县(今六枝特区)有农历三月初三的朝山会、二月十九的观音会、三月十五的岳王会、五月二十五的城隍会、正月的打清醮会等,活动遍及城乡大小庙宇。龙里县有城隍会、娘娘会、土地会、单刀会。安顺一带的屯堡村寨有正月朝玉皇、二月观音会、三月蟠桃会、五月迎城隍、六月祭土地、九月重阳会、十月祭牛王、十一月贺冬、十二月祭灶王。关岭县有二月观音会、三月东岳会、四月佛生会、五月磨刀会、六月土地会、七月雷神会、中元会等。做会的目的是“修阴功、积善德,祈菩萨保佑清吉平安”,做会时一般要捐钱凑米吃斋饭。

城市的庙会规模和影响都较大。如民国年间贵阳大道观一年一度的平安清醮会,规模很大,耗资颇巨。所需费用由居住大十字附近的商号募集,大部分由值年首土(由殷实富户充当,一年一届,每届8人)负担。自农历正月初九日(玉皇大帝诞辰日)开始,在院内竖立幡竿,悬挂黄布长幡,由道士祭幡诵经。以后设坛,逐日念诵经咒、祭神作法事,至二月初五结束。最热闹的活动是迎神行香,昼夜各举行一次,由道士择定日期举行。行夜香,约在晚上7点钟开始,由观内抬出纸扎的瘟火二神坐像(高约5米),有3名道士和仪仗、乐队随行,由狮子桥、贯珠桥经南北大街到威清门火神庙进香,然后绕道从三浪坡下回观;行昼香,除了行夜香的仪仗、乐队、神像、彩享等,还参加扮“高春”(用木制春台,将各首士家6岁以下儿童固定在其上,装扮戏曲故事)。春台由20多人抬着游行。各家首士,每家至少一台,争奇斗胜,各显新奇。当天贵阳居民倾城出动观赏,万人空巷。清末,平坝一带正月的迎神赛会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如正月初六日,南门迎大王菩萨、灵官菩萨;初八,东门迎傩神、雷神;立春之日,装扮故事,花爆,抬春牛芒神,随地方官迎春东郊;初九日,中十和宁夏等寨迎杨泗将军;十三日,羊昌河等寨迎关圣帝君;十八日,车头等寨迎关圣帝君、杨泗将军、葛公,大王下、小王下等寨迎大王菩萨。人们新衣锣鼓,花爆旗帜,男妇老幼,沿途塞巷,观者如堵。元宵遍张鼓乐,灯火爆竹,扮演故事,有龙灯、狮子、花灯、地戏之乐。

农村庙会,通常以片区联合进行。例如,金沙县庙会有农历三月二十六的东岳会,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的观音会,四月二十八的药王会,五月十八的龙王会,五月二十三的单刀会。每逢这些日子,人们都要到临近的庙上做会,即上香敬供品。民国30年(1941)以前的八景宫东岳会,人们在大街上行香、放阳灯和烟火。民众济济赶到新场看热闹,把大街挤得水泄不通。行香的队伍抬着高大的东岳金光木雕像,队伍中有跑马、扮县老爷的,有学唐僧师徒的,有踩高跷的。整个街上旗幡飘扬,锣鼓轰鸣,五彩缤纷。金沙新场三月二十八的东岳会也非常热闹。当天上午约9点钟,庙会开场。一个青年化装成武生,骑着马从庙门口出发,跑到五里坡脚回转,每隔一小时跑一次。三次之后,正式行香的队伍就跟着来了。一个甩流星的人走在前头开道,随着是打围鼓的,继之是鼎马队伍、高桩队伍。接着是8名跟班,每个人都身穿红黑色号衣,一边肩扛“回避”、“肃静”的高脚牌,一边抬着“县太爷”的四轿。紧跟四轿之后的是绅士队伍,之后是一群牛头马面的判官小鬼,簇拥着身穿自袍、头戴白色高帽、满脸雪白的无常大爷和二爷。走在他两个后面的,是一个用猪心肺蒙在脸上,身穿红衣、手提铁链的鸡脚神。然后是道士的行列,每个道士都各持信香,8个脚夫抬着东岳大帝的神像压队。居民有的在门前焚香跪拜,有的放鞭炮。整个活动从正午12点直到下午4点才结束。又如福泉牛场有3座二郎庙,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三至二十六为迎二郎神会期。六月二十二牵神狗(又称哮天犬)游街,随后两天,各庙抬神像下山串乡游街。神像轿前,有身披铠甲、头戴面具者鸣锣开道,12名彪汉高擎绣有龙、凤、虎的各色旌旗随行于后。所到之处,众皆肃立观看,有的居民还焚香燃烛举行路祭。牛场街在东南西北四门、中心闹区等处分设祭棚。祭棚内有道土念诵经文,善男信女虔诚恭候迎神。当神轿游到各祭棚处,随即停下,让神领祭。道士要高诵祭文,善男信女要行三拜九叩首礼。最后一天,活动进入高潮,要举行“穿花阵”等活动。福泉牛场二郎神会,规模大,时间长,每年均有本县及瓮安、开阳、贵定、龙里、麻江、黄平等地的数以万计的善男信女参加。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范文第4篇

文/陈书秀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瘟疫斗争中,把一些当令预防措施发展为民俗节日,不仅点缀着一年的工作节律,也引领着生活情趣,包括饮食、起居、服饰、旅游等,从中也展示了高雅的民族文化,除疫祛灾成为民俗节日的常见活动。

农历正月初一为一年之始,除国之祭天、家之祭祖之外,民间每岁首要饮屠苏酒以除疫气。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过年时人们有喝屠苏酒去病强身的风俗。

屠苏是一种草名,也有人说,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屋,因为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的,其酿方为将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疠疫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

每年腊月,孙思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也就是说合家欢聚饮屠苏酒时,先从年少的小儿开始,年纪较长的在后,逐人饮少许。有人不明白这种习惯的意义,董勋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

这种风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苏轼晚年虽然穷困潦倒,但精神上却很乐观,他认为只要身体健康,虽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后罚饮屠苏酒自然不必推辞。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至清代,这一习俗仍不衰。今天人们虽已不再大规模盛行此俗,但在节日或平时饮用这些药酒的习俗仍然存在。

农历二月二为“引龙回”的“熏虫日”。农历二月二多在惊蛰前后,此时龙欲升天开始活动。《千金月令》记载:“惊蛰日,取日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明代刘若愚的《酌中态》记载:“二月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白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传说这一天是黄帝生日,据《帝京景物略》记载:“二月二,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之引龙虫不出也。”除有“龙抬头”和“引龙回”的卫生习惯外,和正月三十“送穷”相接,二月二为“迎富日”。农村从这天开始田间劳动,家谚曰;“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农历三月三为上巳节,起自周公。汉成帝时,官民皆祓禊于东流水上,以水盥洁,祛邪疾,祈福祉。这一天住城中人踏青,在唐代上巳节皇帝赐侍臣细柳圈,云:“戴之免虿毒瘟疫。”后世小儿在清明戴柳圈也来源于此。

“尤物”是什么物?

“尤物”是指突出的人物,多指美貌的女子。词出自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且三代之亡,共子之废,皆是物也。女何以为哉?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

这段话的意思是:鲁昭公二十八年,叔向想娶申公巫臣的女儿为妻,其母劝他说:“且古时伯封三代的灭亡、晋太子申生的废立,祸端都是出在美女,你为什么非要娶她呢?她是一个天生尤物,足以迷惑人,假如没有完美的品德,必然会带来灾祸。”以此来看,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以尤氏三姐妹来写几个女人的命运,并不是偶然的。

宦官与太监的由来

文/三非

很多人觉得,自古以来,“宦官”和“太监”就是一回事。严格来说,两者是有区别的。第一,最初的宦官不都是阉人;第二,“宦官”和“太监”并非自古以来就是同一概念。

“宦官”之称,古已有之。当时,人们把在皇宫中为皇帝及皇族服务的官员,统称为宦官。东汉以前,充当宦官的有阉人,也有其他人。东汉时期,宫廷之禁愈来愈严,于是太监一职开始“悉用阉人”。

“太监”一词,最早见于辽代,是辽代政府机构中的官员。辽代太府监、少府监、秘书监等机构,均设有“太监”一职。元代承袭辽制,所设各监也多有“太监”。元代太监是诸监中的二级官吏,并非尽是阉人。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范文第5篇

端午节的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迎涛神说。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三,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四,恶日说。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五,夏至说。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

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