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党的创新理论

党的创新理论

党的创新理论

党的创新理论范文第1篇

摘要: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今天,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总结这90年,党的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根据时代和党的任务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关键词:与时俱进;党的理论创新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亊,她以一个全新的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践呼唤理论,理论指导实践。要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这就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本身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探索,反复比较,独立自主,艰苦奋斗,浴血奋战,牺牲了三千五百万同胞,这是用血的代价而换来的。只有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才能不断取得党的建设和党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从党的七大确立思想,到党的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再到中共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就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充满信心。中国共产党走过了光辉的90年,在90年的征程中,战胜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靠着一种执着和信念,靠着真理的力量,靠着科学理论引领,靠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思想,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马克思主义具有成功地改造社会的功能,即用于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是改造社会的科学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中国的土地上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我党90年的光辉历史,就是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历史。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创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经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已成为全党的共识。1945年党的七大会上,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程》,确立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经过二十多年的反复探索和实践,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智慧结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党的创新理论的新成果。在思想指引下,经过浴血奋战,了三座大山,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社会主义建设,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亊业,在探索中我们走了弯路,经历了曲折。从总体来说,在曲折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前行,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得以确立、巩固和提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冷静思考,及时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失败教训,拨乱反正,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逐步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个新概念。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起,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基本走向,及时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这是我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指导思想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自觉学习和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走向,在新世纪,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是我党指导思想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了全面而深刻地阐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和第一要务,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基本原则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有机统一起来,实行有重点的发展,实行以人为本的发展,实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就是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这一成果进一步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党的创新理论范文第2篇

关于邓小平理论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关系,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已经作出了明确结论。他说:“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这个结论的分量不言而喻,它实际上表达的是党的意志、党的理论信念。因此,在21世纪的新征程上,我们的理论创新,指的就是在坚持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汲取新鲜经验,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并用以统一党的思想,指导党的事业。  

既然理论创新的主题是坚持、丰富、发展邓小平理论,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与之相关的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总结过去,邓小平理论解决了哪些事关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基本问题?它何以能够成为理论创新的基础和载体?  

着眼现实,时代的发展提出了哪些新问题?邓小平理论在新的实践中业已得到了怎样的丰富和发展?  

展望未来,在竞争更加激烈的21世纪,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邓小平理论,用不断丰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  

如果我们不能首先在这些问题上取得共识,党的理论创新就无从谈起,就可能会发生偏差。  

坚持邓小平理论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与前提  

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邓小平理论为基础和前提,这是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和动摇的。  

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党和国家所面对的基本问题,仍然是在一个经济文化贫穷落后的国度里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而这正是邓小平理论已经初步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基本问题没有变,党的指导思想就不能变。  

当代中国的基本问题是怎样产生的?邓小平理论是怎样解决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问题的?这还得从党的理论创新说起。  

作为最高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在老祖宗那里最初是作为一种理想社会设计出来的,它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的社会化。然而,上个世纪初叶,当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刚刚兴起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所面对的却是一个社会主义经典作家未曾预见到的畸形社会,即生产力极度低下,没有现代工业,没有民主、文明的四分五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党派林立中的一个只有几十人的小党,靠什么去把社会主义从理想引入实践?除了创新别无它途。毛泽东思想,即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第一个重要成果。它的实践意义,就是使原本以为只有在欧洲资本主义基础上才能产生的社会主义制度破天荒地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里生了根,结了果。  

毛泽东说得好,夺取政权,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以后的路还更长。之所以说更长,是因为夺取政权,并不是共产党人革命的目的。共产党人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让全体人民都能过上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让社会主义制度真正体现出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就是新中国所面临的新的基本问题。想一想新中国建立之初的生产力状况、国民素质状况以及我们长期所处的外部环境,不难看出,要在中国真正解决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意义更为深远,任务更为艰巨,需要更长时间的艰难曲折的创新过程。所以,早在60年代初,毛泽东就提出了理论创新的任务,要求全党下大气力钻研中国的实际问题,创立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理论。审视历史,人们自然会问,为什么即便像毛泽东这样雄才大略,一生追求创新的革命领袖最终未能完成创立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使命,反而在他的晚年深深地陷入了错误思路的泥潭。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只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中国社会主义的初始条件,想想这个理论命题的创新难度以及攻克这个命题必须花费的时间长度,就不难对建国以后我们党的艰辛探索,包括我们的失误、我们所付出的沉痛代价,以至于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等,形成一种客观公允的认识。应该说,这样一个曲折的过程,正是我们党自己提出的这个创新课题所决定的。解决这样一个前无古人的课题,没有几代人长时间的艰苦努力是不行的,没有长期的经验积累是不行的,没有失误甚至昂贵的学费也是不行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正是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长期理论探索成果的基础上,在吸取历史教训,把握新契机,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锲而不舍地开拓中担负起理论创新的使命的。  

这依然是一个艰难困苦的过程。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的社会主义在经过了20多年的曲折发展后面临着一场生死抉择的严峻考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把我们的国民经济拖到了崩溃的边缘,使我们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原本已经开始缩短的经济发展的差距又进一步拉大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西方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而我们却还在被温饱问题所困扰。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视察时对在场的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我们的人民太好了。外国人议论,中国人究竟还能忍耐多久,很值得我们注意。邓小平的话一语道破了当时我们党和国家的真实处境:贫穷与落后,是阻碍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问题。再不迅速发展生产力,我们就可能会亡党亡国;再不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就将失去吸引力。严峻的形势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这样一个原本认为早已解决了的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应该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此为主题,邓小平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一次伟大的理论创新,并引发出一场波澜壮阔的新的革命。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科书上没有现成的结论,现实中没有可效仿的成功模式,只能靠我们自己去创新。然而,我们的创新应该以什么样的理论为基础,中国的发展将以什么样的制度做根基?其实质是怎样看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怎样看待我们几十年艰苦奋斗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从一开始就不容回避而且必须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的大问题。近代中国的全部历史经验证明,老祖宗不能丢。丢掉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就丢掉了根本,丧失了方向;社会主义道路不能放弃,否定基本制度,另起炉灶,就失去了立国之本,就是自我毁灭。苏联和东欧后来发生的事情足以说明这个道理。因此,理论创新,首先要处理好扬与弃、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邓小平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自始至终坚持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统一党的思想,指导党的理论创新,并以此作为新的理论体系的精髓。解放思想,就是要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特别是突破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教条式的理解,以及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甚至扭曲的认识,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以中国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在实践中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牢牢地把握住这个精髓,党的理论思维才会不断地走向成熟,中国的基本问题才能得到科学解释、正确处理。  

历史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从1978年到1992年,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南方谈话两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为标志,邓小平带领我们党经过14年的艰辛探索,终于初步完成了6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的创造新理论的伟大任务,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这个理论用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和经验,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增添了新内容,使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若干个“第一次”的新观点、新结论。这就是:第一次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一次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一场新的革命;第一次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员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科技进步、教育优先为基础;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中国的发展,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明确指出,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不是区分不同社会制度的标志;第一次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第一次提出,一个国家可以实行两种制度,并以此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等等。这若干个“第一次”的理论意义在于,它破天荒地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用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思想、新观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提高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水平,作出了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的新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邓小平理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上取得的最伟大成果,是指引中国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伟大旗帜。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邓小平理论的实践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短短的20多年,中国经济以年均近两位数的神奇速度持续增长,一举告别了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基本解决了12亿人的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我们用一代人的时间创造出历史上许多国家几个世纪方能积累起来的丰盈财富,这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伟大创举。对比那些几乎与我们同期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今,有的解体了,有的易帜了,而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却充满生机和活力,愈益显露出巨大的优越性和美好前景。饮水思源,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无不对能够拥有邓小平理论而深感庆幸与自豪。  

邓小平理论已经初步回答和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把我们从贫穷带入了小康,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一定能够彻底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把中国带入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我们的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邓小平理论为基本前提,这是我们的事业长盛不衰、永葆活力的根本保证。  

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理论创新的主题  

今天我们党所强调的理论创新,中心内容就是要用新的实践经验不断地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确定这样的主题,既是坚持邓小平理论的需要,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  

和任何先进的理论体系一样,邓小平理论也是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深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科学理论。只有创新,才能保持科学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只有不断地吸取时代精神的精华,理论才能够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这里,首先需要对邓小平理论的时间概念有一个正确认识。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共识:不能把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过程与它的创立者的实践活动简单地等同起来。即是说,作为科学理论体系的邓小平理论,它的发展并不是随着它的创立者邓小平同志的逝世而告终结的,它的发展和完善,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归根到底,是由这个理论所要解决的命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如何在一个相对贫穷落后的国度里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决定的。这个问题不彻底解决,这个过程就不会完结。因此,邓小平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同样是需要它的创立者及其以后的几代人努力开拓创新的。  

在理论创新中继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党中央的一贯主张。党的十三大在首次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之后就明确指出,我们对这个理论“在许多方面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我们的许多方针、政策和理论还有待于完善,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经受检验,得到补充、修正和提高。”党的十四大在确定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指导方针之后也特别强调,这个理论“还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在实践的检验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到了十五大,江泽民同志更是把这个问题又上升到更新的高度,郑重宣布:“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为什么从十三大起,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在论述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同时都要强调必须丰富和发展这个理论呢?其实质和意义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理论创新。因此,有理由认为,江泽民同志所说的理论创新,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提法是一致的,它的初衷和目的就是号召全党切实地履行好十五大报告中所说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  

确立理论创新的主题是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不断发展的要求,是邓小平理论的地位即它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的性质决定的。党的十四大以后,特别是邓小平同志逝世以后,国内外形势都较前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上,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了美国称雄的不和谐现象,9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扮演着世界警察角色,到处插手国际事务,粗暴干涉别国内政,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国家,逐渐把矛头集中指向中国。可以说,多极化的格局目前尚未形成,还没有形成一种共同遏制美国称霸的联合力量,这是世界局势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内的变化更是有目共睹,其中最深刻的主要有两个:第一,随着改革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市场化真正深入到了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人的观念和社会结构都较前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与80年代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验性改革,与过去计划体制一统天下和两种体制并行的双轨制的情况有了质的变化。第二,人民的社会生活总体上由温饱型进入小康型。丰衣足食,这一人类与生俱来追求的美好理想变成了现实,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所发生的最伟大变革。这种变革对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和整个社会所带来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生追求、生活需求等各个方面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丰衣足食以后追求什么?怎样生活?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新问题。改革的深化,必然带来新的社会矛盾、新的摩擦、新的问题,而这些新的问题归根到底要靠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去说明、去解决,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不能发展,邓小平理论就失去指导意义。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始终是围绕着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这个主题进行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方面所作的理论创新工作成效显著,这是我们的事业所以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十四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在经济体制改革理论方面。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科学论断,创造性地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在实践中初步构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设想变成了生动的现实。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的新论断,使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十四大以后,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搞活国有企业的方针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是对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在党的建设理论方面。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三个代表”的创新程度,可以和邓小平理论中的两个重要观点相提并论:一是可以和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相提并论。四项基本原则就其每一个具体原则而言,正如邓小平所说,并不是新的,都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但把它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并确立为我们的立国之本,这就是创新。“三个代表”也一样,每一个代表都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江泽民同志根据时展的新要求、新特征,将“三个代表”科学、有机地综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深刻的新概念,并确定为我们的立党之本,这就是新概括,新成果。一个立国之本,一个立党之本,是党和国家立足与发展的根基。二是可以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相提并论。如果说,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从根本上解决了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是党在社会主义认识上取得的最新的理论成果的话,那么,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则从根本上阐明了党的属性和本质问题,是党的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一个社会主义问题,一个党的领导和建设问题,在理论上我们对这两大基本问题认识清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认识方面。根据邓小平关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发展趋势和历史进程等进行了全面论述,进一步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文化建设的特征,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从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到基本纲领,这是党对社会主义理论探索的又一个重大成果。  

——在生产力理论方面。根据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党中央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提出了“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科技人员是新的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等新观点。党中央启动了科技创新工程和知识创新工程。这些都反映了党在生产力理论方面认识上的深化。  

——在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方面。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提出: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90年代末,针对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党中央制定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有力地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与技术合作,进一步加大了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增强了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十五大以后,党中央又制定实施了开发西部战略。这是尽快缩短东西部贫富差距的重大战略措施,是对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出的设想的回应和创造性的发挥。  

90年代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理论创新上取得的丰硕成果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都有力地说明,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始终是党的理论创新的主旋律。  

党的创新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04(2013)03―0055―05

9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归纳总结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于自觉的理论创新才能使

理论创新收获实效

自发的理论创新与自觉的理论创新在动力、过程和效果上不可同日而语。理论创新的自觉性是指创新主体对为什么要创新以及怎样创新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为的意志品质。自觉的理论创新不同于随心所欲、误打误撞式的所谓创新,更有别于囿于旧理论而不思突破的所谓执着坚守。中国共产党90余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表明;什么时候我们自觉地坚持理论创新,什么时候我们的事业就兴旺发达,我们就能化解前进过程中的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就能收获实效,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影响力;什么时候我们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故步自封、不思进取,什么时候我们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就遭受损失,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就受到质疑。

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造就了理论创新的人格,养成了对理论创新的高度自觉。和邓小平曾多次说过,离开老祖宗万万不行,光靠老祖宗也不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书本里本就没有什么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马克思、恩格斯不可能也没有责任和必要为160多年后的中国提供现实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国共产党应该结合中国的情况和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书本背到滚瓜烂熟算不得马克思主义者,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立足中国实际和时代背景,理性对待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就是为什么提出新的时代要写出新的《实践论》与《矛盾论》的道理所在,也是邓小平高度评价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道理所在。

理论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被提上议事日程,能否创新、怎样创新事关执政党的前途和命运。、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包括理论创新在内的一切创新,把创新提到事关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高度来看待,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中国共产党喜逢建党90周年之际,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和理论创新的方法进行了深刻的总结,提出了“理论创新无止境”的重要命题。

一个执政党能不能带领人民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能不能在错综复杂、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永葆生命活力,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有没有理论创新的自觉、理论创新的勇气和理论创新的智慧。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政治领袖的理论素养和对理论创新的自觉,都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90余年的光辉历程中,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秉承理论创新自觉――理论自觉、方法自觉和意义自觉Ⅲ,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并自觉地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充满活力的理论支持。

二、科学规范的理论创新才能使理论

保持正确方向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以及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规范的态度是保证理论创新正确方向的根本前提。离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规范的态度,理论创新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就会产生出根本错误的理论,从而给实践带来重大损失。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有机地统一起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科学规范性,这是9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之一。

侯惠勤在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动力时指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科学继承,其时代背景是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其历史根据是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其现实依据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对最广大人民共同愿望的科学认识。这四个“科学”(即科学继承、科学把握、科学总结和科学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四大根据(即理论基础、时代背景、历史根据和现实依据),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实基础和光明前景,也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我们认为,这四个“科学”,不仅适用于改革开放30年,同样适用于建党以来的90年,只是时代背景、历史根据、现实依据有所不同罢了,其内在精神和体现出来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是前后一致的。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为后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树立了光辉典范。邓小平在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思想问题上体现出了极高的政治智慧和理论勇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史上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邓小平在领导全党拨乱反正过程中,用极大的精力和极高的智慧来解决如何正确评价和思想的问题。在他的主持下,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和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为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思想、坚持和发展思想指明了方向,也为党坚持理论创新的科学性提供了示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继续发展,先后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两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另一方面,善于结合新的实践与新的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的,根本的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推向了新的阶段。

三、扎根实践的理论创新才能使

理论生命之树常青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得到成功。……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元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和人民的实践是不断前进的,指导这种实践的理论也要不断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不断完善。这一过程必将为理论创新开辟广阔前景。”这是对中国共产党90余年来理论创新基本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凸显了理论创新的实践性品格,符合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实际,对今后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极具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必须在不断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相互运动中前进,实践孕育理论,理论推进实践,这是一个彼此相互推动的统一过程,实践创新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演奏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曲又一曲宏大的交响乐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一种简单的艺术文本,而是直接来源于实践并面向社会实践的实践性文本。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实践基础上主观和客观、知与行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既是认识(理论)发展的规律,也是理论创新的逻辑。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历史,正是遵循了实践与认识的这一辩证关系。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当理论与实际相矛盾、在实践中遇到理论解释方面的困难时,唯物主义者不是去剪裁实际使其符合理论,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创新理论使其更好地解释实际,并为实践提供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理论和实际做法引起了争论,邓小平说,“我的一个发明就是不争论,要允许试,大胆地闯,让实践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告诉我们,理论创新,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时刻关注变化着的实践呈现出来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概括,在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揭示新规律,形成新理论。总之,理论创新必须根植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只有这样,理论创新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才能常创常新。

四、紧跟时代的理论创新才能使理论

引领社会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强调:“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崭新的时代呼唤创新的理论,创新的理论引领社会开拓前行。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顺应时代,应运而生,应运而变,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最基本规律。

中国共产党90余年理论创新的成果,都是时代主题的充分体现。20世纪上半叶,面对着一个深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泥泞中的中国,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理论探索,形成了思想,指引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探索到了光明的出口。20世纪70年代以降,东西方阵营的对抗发生了重要变化,和平与发展逐渐取代革命与战争成为时代主题,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及其主要内容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代主题,实现了思维方式的转变、思想理论的转变和政策的转变。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仅要使马克思主义反映中国国情,体现民族特色,也要把握时代特征,体现时代特色,在实践基础上把二者统一起来。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理论,理论不创新,就难以跟上时代步伐,发挥其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理论概括,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轨迹与时代的演变高度吻合。坚持了理论创新的时代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就具有了科学性、前瞻性,就能产生极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就能反映时代精神,引领社会发展。

五、扎根群众的理论创新才能

使理论真正深入人心

真正有价值和有生命力的理论创新,必须是源自人民群众,通过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群众。任何脱离群众的所谓理论创新,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扎根群众的理论创新,才能使理论真正深入人心。

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多次阐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思想。正因为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所以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善于倾听群众呼声,善于总结群众的经验,把群众的智慧化作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

同一样,邓小平也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人民群众有很深的感情,他的那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曾让多少人为之感动。邓小平尊重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始终坚持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的人民性,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充分相信人民群众,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实践中的首创精神和理论创新的主体地位,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关切,把理论创新成果的价值评判权交给人民群众。邓小平多次以乡镇企业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例,坦言自己的决策和思想来源于人民群众创造性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能够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就在于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包括理论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表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提出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具体地说,坚持以人为本,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和巩固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最关键的就是要重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坚持以人民群众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最紧要的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六、开放包容的理论创新才能使理论

具有科学魅力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创新,也必须保持其开放性的特点,只有开放包容的理论创新,才能凸显理论的科学魅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开放包容性,一方面是指对前人先进理论的继承和对先进文明成果的发扬,对当代先进思想、优秀成果的高度概括与融合;另一方面又包含了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的交流交融交锋,通过与形形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的开放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科学解释世界的新变化、新问题,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在与其他形形思潮的争锋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无愧于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根本奋斗目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诠释了理论创新的开放包容性。思想既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精华,同时也吸收了西方思想中积极的有益的成分,并注重向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学习,从实践中向全党同志学习、向全国人民学习,甚至向我们敌人学习,不断撷取思想营养,从而形成自己常青的理论之树。它有着书斋式理论或学术体系所没有的那种强烈的现实感和宽广的开放性。

改革开放以后,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随着国门的打开,国外各种各样的学术思潮涌人中国,如何正确对待这些思想,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理论自信和自觉,学习借鉴国外一切先进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管理经验,以完善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他们的论述中经常能看到“和而不同”的表述。所谓和而不同,实质包含着理解、包容、相互尊重、互相学习的意思在内,是理论开放包容性的具体表现。当代中国的理论创新,面临着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必须从封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走出来,勇敢地面对并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乃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关系,必须借鉴别国、别党成败的经验教训。只有这样的理论创新才有科学性,才有说服力和生命力,也才有影响力。

七、面向现实的理论创新才能使理论

赢得发展空间

理论创新实践性品格,决定了理论创新的现实性追求。坚持理论创新面向现实,就是在理论与实际的互动过程中,瞄准现实问题,通过理论创新来回答、解决、超越现实问题,发挥理论解释世界、改造世界、构建理想世界的强大功能,同时为理论发展拓展无限的发展空间。当代著名哲学家孙正聿指出:“面向现实”的哲学家,既要具有对“现实”、“实践”进行否定性思维的创新意识和对象批判意识,更要具有对已有的“哲学”进行否定性思维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批判意识。哲学只有以“自我批判”的方式去“面对现实”,才能实现哲学的与时俱进和理论创新。理论创新的主体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放眼世界大势,研究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增强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积极进行创造性的理论探索,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党的创新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政党;思想理论;创新

马克思在创作《资本论》的时期,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是泾渭分明数的,意识形态也各有千秋。随着科技革命的到来,尤其是自二战后,中间阶层作为一个既是有产者,又是劳动者的出现,使得众多国家多个政党意识形态发生倾斜。面对世界政党意识形态的变化,中共面临的困难与问题重重,需要有效地应对与处理。

一、各国政党意识形态中间化趋势

许多国家的中间阶层逐渐成为社会主体力量,导致各国政党意识形态顾及中间阶层利益不同类型的政党间的意识形态相互接近,其政策和政治主张越来越近似。

(一)美国政党意识形态。美国原两大政党,联邦党与民主共和党。在南北战争以废除奴隶制度,最终以南北和谈完成祖国统一的方式结束后,民主共和党,分裂为与共和党。

1. 代表人物与意识形态。代表人物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作为打破中美僵局第一人,听从了戴高乐的建议:“虽然对中国的意识形态不抱幻想,但是美国不应该让中国怒气冲冲的陷于孤立”。

2. 共和党代表人物与意识形态。作为保守派的共和党的意识形态,以罗纳德・威尔逊・里根的自由主义为代表。自由主义主张君权神授,保障基本人权,主张自由权,生命权,财产权的享有。

(二)英国政党意识形态。英国两大政党并存的局势由来已久。以皇室掌握的Tories(托尼党),演变为现在的保守党以及以资产阶级为核心的Whig(辉格党),跟现在的自由党、工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1. 保守党代表人物与意识形态。以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丘吉尔为代表的保守党主张自由主义到新自由主义的过渡。新自由主义,主张在新的历史时期维护资产阶级的个人自由,调节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2. 工党代表人物与意识形态。以现任党魁埃德・米利班德为代表的工党,主张以费边社会主义为基础,就是主张采取渐进措施对资产阶级实行点滴改良的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走第三条道路,也就是民主自由主义。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面临的问题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加深,各国在意识形态上的交流扩展,中国共产党作为后起之秀,在意识形态上仍面临着重重阻碍和难题。

(一)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面临挑战。(1)美国“普适价值”。亚里士多德提出“普遍适用”,而美国则在此基础上提出“普世价值”,在上个世纪90年代,在拉丁美洲形成的“华盛顿共识”,后被证明为“拉美阴谋”。“华盛顿共识”曾经将拉美国家推向一定的高潮,而后又渐渐衰弱。但在90年代引起了中国国内的广泛共鸣。(2)北欧民主社会主义。北欧民主社会主义分子支持多样性经济发展,并要求国家提供良好的福利保障以及进行财富的再分配。一方面不反对马克思主义,同时又赞成实用主义,是思想文化上的“大杂烩”。(3)新儒家思潮。20世纪初,中国“新儒家思潮”主张国学高于党学,儒学高于马克思主义。都对我党意识形态产生腐蚀,淡化政治,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被贬低。

(二)腐败严重消解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亚里士多德认为,没有规范的权力必将导致权力的滥用,绝对的权力,必将导致绝对的腐败。权力腐败之风由个别领域浸延到社会各个领域,非法卖官行为藏匿于“合法程序”操作之中。

(三)“文化殖民主义”破坏共产党意识形态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文化殖民”,文化输出自古以来都是强国对弱国的输出殖民。美国外交官布热津斯基就曾经提出,美国已经无法在战争上战胜中国,而必须在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进行“和平演变”。这里的和平演变,就是意识形态上的输出与殖民。

三、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的途径

尽管意识形态建设面临重重困难,但我党在坚持认为意识形态的见识是党极端重要的一项工作,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也就是为谁服务的问题。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贯穿始终。李世民言,“谁能载舟,亦能覆舟。”正确的意识形态,将服务好党和人民,反之,则倒逼党和人民。

(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伦理,发挥意识形态的整合力。针对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降低,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发挥抵御意识形态的整合力。例如,行政体制改革,将行政审批制度改为行政准入制度,下放权力,真正做到服务人民。

(三)加强全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针对“文化殖民主义”,加强全党,特别是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首先强化自己的意识形态,对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讲究“润物细无声”的强化。然后才能使人民群众对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上进行创新。

四、结语

面临世界政党意识形态的变化,就意识形态发表讲话,指出“四个深刻”: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两个前所未有”,即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就此表明我党对坚定意识形态,推进意识形态建设的魄力,我党必将带领全国人民打好这场无硝烟的战争。

参考文献

[1] 列宁全集(第二十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 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党的创新理论范文第5篇

一、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

(一)党建理论的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又在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实践中,面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思路,创立新理论,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境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如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一方面继承了党的建设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党建理论,另一方面又使党在现阶段的中心任务更加明确。

(二)党建理论的创新,是我们党对当前党建形势和任务的科学判断的结论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强调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究其原因,就是在我们的领导干部中存在着作风不正和腐败行为。解决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就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由此可见,我们党党建理论的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实践特征和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三)党建理论的创新,为我们党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党建理论的创新,来源于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同时又是指导我们党进行自身建设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的行动指南。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党建理论的创新成果,是当代中国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是我们党最新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创新的基本内容

(一)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

我们党准确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认真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提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命题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内容,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思想,又以新的思想观点、时代内容和实践经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容。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和平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复杂环境给党的队伍建设带来了深刻影响,使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面临新情况新考验。如何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使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先进性,是党的建设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

(三)提出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新要求

在党的十六大上,党中央向全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提高五大能力。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专门作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认真总结了我们党长期执政的经验,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内涵、基本原则、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阐述。这就抓住了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抓住了进一步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这个根本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审时度势、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执政为民、造福人民的责任意识,指导全党走出一条在新形势下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党的建设的新路子。

(四)提出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围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如2002年年底,同志第一次出京考察,所到之处就是“两个务必”的诞生地——西柏坡,并在重要讲话中号召全党同志要牢记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2005年两会期间,同志提出要在全社会倡导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特别是2007年以来,同志和中纪委更是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倡导领导干部要大力弘扬“八种良好风气”,中纪委颁布了《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即“八项禁止性规定”。

(五)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理论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个全新命题,强调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把握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基本要求,并根据当前实际明确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主要内容,构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理论体系。

三、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创新的宝贵启示

(一)党建理论创新一定要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这个根本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党内法规、条例、规则等各项制度,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这些制度对于调节党内关系,指导党内生活,规范领导行为,保证党的事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从本质上说就是建立长效机制,使党的行为和各种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二)党建理论创新一定要集中全党智慧

十六大以来的近十年,之所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能够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三个要素至关重要:首先,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坚持用创新的思路谋划和推进党建工作,在聚精会神抓党建和积极倡导党建工作创新上作出了表率。其次,各级党组织围绕落实中央关于党建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党建,大胆探索,丰富多彩的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了源头活水。再次,党中央及时总结来自地方和基层的新探索、新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升华,形成理论创新成果。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成果,大多是在地方和基层探索基础上形成的,党的建设是全党同志的共同任务,进行党的建设理论创新需要全党上下群策群力。

(三)党建理论创新必须与整个党的理论创新同步推进

党的建设理论是党的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理论创新为党的建设理论创新提供了理论源头,而党的建设理论创新成果又丰富了党的基本理论,两者良性互动。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正是两者良性互动的体现。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丰硕,特别是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个重大战略思想,为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创新提供了指导。

(四)党建理论创新一定要着眼于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