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色的鱼钩的课堂笔记

金色的鱼钩的课堂笔记

金色的鱼钩的课堂笔记

金色的鱼钩的课堂笔记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诱钓式 教学 高效课堂

传说姜太公姜尚隐居渭水河边,终日沿河独钓,但他钓法奇特:鱼竿短,鱼线长,用直钩,没鱼饵,钓竿离水面三尺。他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客观来说,姜式钓法唯我独尊,自以为大,消极等待,方法失当,不考虑鱼儿的需要,不主动变化求应,结果肯定无功而返。长期以来,一些思品课堂与姜太公钓鱼有几分神似,老师居高临下,照本宣科,教学设计少有创意,形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无精打采,听课味同嚼蜡,教学效率低下。

新课程理念提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加强师生互动交流,提高课堂效益。笔者从姜太公钓鱼故事受到启发,探索提炼出“诱钓式”教学模式。“诱钓式” 教学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兴趣需要,主动应变,投其所好,因鱼设饵,让鱼儿吃饱喝好,做到见者上钩,一网打尽,实现课堂教学的大获全胜,满载而归。

一、吃透教材内容,有的放“钓”

谚语云:“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鲤鱼钓凸、鲫鱼钓凹”。说的是了解习性,掌握鱼情,选准钓位,有的放钓的重要性。教学与钓鱼有异曲同工之处,深入细致地分析把握教材,恰如其分地确立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师驾驭教学过程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第一步。可很多老师重上课,轻备课,处理教材“陷象”环生,有的不求甚解,敷衍了事;有的一知半解,不得要领;有的唯书唯本,照搬照抄,不敢越雷池半步;有的直接复制“教案,上课由“教教材”演变成“教教案”。教师必须大胆行使整合教材的权力,积极履行“活用”教材的义务,深入钻研课程标准,领会编写意图,分析逻辑系统,把握知识结构,深挖广掘教材之鱼,充分释放教材的功能和价值。就一节课而言,备课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深入文本,总揽全局。厘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疏通原理的前因后果,探测搜索教学“三点”(知识点、重点、难点),提炼框题的文眼题胆,把握课堂的灵魂脉搏,确立教学的中枢主线,对教材中“有什么”了如指掌,谙熟于胸。

第二步去粗取精,谋篇布局。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删繁就简,整合处理教学资源,巧妙设计教学环节,科学安排教学活动,精心筛选导入、举例、讨论、展示、提问、练习等环节的用料用时问题,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灵活适当的取舍和调整。合理、有效地选择和使用教材,重点解决教学“用什么怎么用”问题。

第三步拓展升华,创新出彩。紧密联系学生学习实际,捕捉时事亮点焦点,融会贯通教学要素,合理补充、延伸、拓展对学生真正有指导价值的教学内容,突显教师的思维亮色和教学个性,创造推动课堂高潮迭起的兴奋点,使枯燥乏味的书本鲜活起来。“补什么”目的使课堂更深刻、生动、完美、出彩。例如教科版八下第七课《偶像与自我》第2框内容繁多,似曾相识,给老师浮云遮望眼的感觉,深入研读,反复斟酌,《超越崇拜》的核心无非是做到理性看待,包含第一层偶像两面看――看得全,既看到偶像的优点(闪光面),也要看到缺点(阴暗面);第二层成功的背后――看得深,既看到偶像成功的辉煌、表面的光环,也要看到偶像成功背后的艰辛、内在品质;第三层确立自我,成就自我――看得准,以明星为榜样,以偶像为动力,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走自己的路,成就自己。这样理清了框题的层次脉络,教材之“鱼”尽在心底,备课就能尺水兴波,对症下“钩”, 上课就能驾轻就巧游刃有余了。苏霍姆林斯基在《论教育素养》中说:“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解就越是情感鲜明。”

二、优化教学活动,诱“鱼”深入

三分钓技七分饵。钓鱼爱好者会针对鱼类口味,配制色香味形俱全的诱饵,或使用独家秘笈搅成绝杀饵,投其所好,引鱼上钩。在“以生为本、以学论教”的课程理念下,精心配制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之饵”,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持久热情,增加课堂的吸引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仍然是当前课堂改革的重中之重。

1.注意教学环节新颖性、递升性

教学环节是课堂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因“课”而异、因人而异。而现实中很多老师上课形式死板,落入俗套,千课一面,犹如程咬金的三板斧,只有一招半式,无技可施,学生会产生“审课”疲劳、日久生厌,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要迎合学生喜新厌旧的心理,借鉴田忌赛马的排兵布阵精神,优化排列课堂结构,推陈出新教学形式。例如在新课教学大环节上我们习以为常的形式――“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可以灵活调整为――“问题导学、自主预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精讲提升过关检测、当堂巩固归纳小结、预习作业”等。在执教教科版八下第六课《剖析从众》时,我曾尝试使用――视频导入(中国式过马路)、激发思考自主学习(从众现象含义、表现、两重性)、展示自我小试牛刀、我练我行联系实际(列举身边的从众现象、利弊)、学以致用畅谈收获、明理践行”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很高,形成了乐此不疲的教学效应。文似看山不喜平,那种一潭死水、波澜不惊的课堂让学生望而生畏,一堂好课要像写文章一样有亮点高潮,需要跌宕起伏,出其不意。安排的几个教学环节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步步提升,让学习的梯度一层高过一层、学习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对于教学小环节――练习,时间安排上可以边讲边练、先练后讲、一环一练;内容上可以由巩固性、训练性、记忆性的本本练习向研讨性、调查性、实践性的活动练习过渡;甚至可以打破常规,创新课堂结构,实施1+1课堂,两个老师或两个学科老师同台献艺,相互配合,改变一个老师一个学科一个内容讲到底的常态,以崭新的课堂形式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2.重视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参与性

课堂教学是一门活动的艺术,其本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交往活动。放眼一些课堂,老师重教轻学、重讲轻启,常唱“独角戏”,喜欢一言堂满堂灌,学生变成洗耳恭听温顺驯服的旁观者,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挥汗如雨,学生在台下无动于衷逍遥自在。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促进学生学习为中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更多更好地为学生创设情境,改变教学方式和改变学习方式双管齐下,精心设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堂活动,让读、写、讨论、问答、展示等交叉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有事可干,有疑可思,有话可说,有题可练,实现“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根据问题难易程度把学习活动分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分组可以有小组合作、同桌合作、邻桌合作、男女合作、朋友合作;展示学习成果形式可以用板书展示、实物展示、投影展示、口读展示、表演展示等等。有趣、有劲、有做的课堂活动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拨动学生的心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3.教学设计要具备针对性、可行性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教学活动设计要以全面了解研究学生的需求为基础,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从班级的学情出发,教学的广度、深度、难度、速度要适合学生,教师的教法要与学生的学法接轨,学生学习负荷要合理适当,“量身定做”活动形式,让每个学生感到“我能做,我会做”,给予学生参与者的成就感。实践证明当学生觉得自己能行时,就会信心倍增,积极参与,大胆开口,踊跃表达,对学科学习充满好感和强烈愿望。此外,教师要适时地给予学生鼓励,丰富评价方法,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课堂活动设计切忌好高骛远让学生高不可攀,力避华而不实无法操作,如果活动缺乏可行性和有效性,只能产生哗众取宠的噱头作用,使活动流于形式,导致课堂的“虚热”或混乱。

三、创新教学手段,一跃上钩

金色的鱼钩的课堂笔记范文第2篇

高挑匀称,肤色白净,三七分头,深蓝色的中山装,还有,右上兜盖插着支明晃晃的钢笔。他的衣服永远那么平整,虽然洗得泛了白,仍有笔直的裤线。据说,他一回家,就立刻换下,叠好,压在枕头底下。

其他班的老师,头发潦草,衣服随意,裤腿上总沾着泥,和村民无异。这愈发衬得他像个知识分子。

听大人说,他和校长不合,不但老是转不了正,还总教低年级。他常年骑辆破旧的自行车,“喀哒喀哒”,一直骑到窗下,飞身跳下,把车子往墙上一靠,推门进班就给我们上课。

他教a o e,也教1+1=2,教画画,也教唱歌,甚至还带我们在操场上做游戏。尘土弥漫中玩丢手绢,老鹰捉小鸡,个个灰头土脸,却乐此不疲。上课自然是认真的,几乎到了声竭力嘶的地步。普通话也总是有板有眼,不像有的老师,一读起课文来就荒唐走样,像什么大仙附体,让你只想趴在桌子上笑。

音乐课上,他嘴巴张得圆圆的,头和手摆来摆去,很动情地教我们唱: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每个字都叽里拐弯,山路般曲折。

小芳问:老师,樱桃是什么啊?

他说:就是那种红艳艳毛茸茸的大桃子嘛。

小新问:老师,甜吗?

他说:甜,一咬满口糖水。

小刚又问:老师,那社会主义是什么?

他说:这个你不用管,你就想着樱桃好吃就行了。

于是,整节课,我们都在向往那无比甜的樱桃。直到某天,我吃到了真正的樱桃,想到他的形容,不禁哑然失笑。我的老师,那时也没见过樱桃啊。

1

因为爸爸的原因,他很器重我。可惜我天天如在梦中,既贪玩又不细心,从来没得过双百什么的。有次数学考试,他说,谁要得了100分,就给谁发红领巾。这诱惑哪个受得了啊,交了卷,就都围在他身边,看他判卷。

他像个法官一样,坐在班里唯一的椅子上。我们把神圣的红墨水瓶推到他面前,他粗糙的大手握着那个带兜尖的蘸水笔,伸进瓶里蘸了下,又在瓶沿上蹭了蹭,就“刷刷”地判了起来。他迅速地划钩打叉,间或评价,谁谁进步了,谁谁又欠揍了。每一笔下去,都有人叹息,有人欢呼。

到我了,他只向我一瞥,我的小心脏立刻提到了嗓子眼儿上。天哪,竟然全是钩,竟然是火红的大大的100分。他拍拍我的脑袋:真不愧是韩XX的丫头!我在全班小朋友的艳羡中,拿着试卷,飘飘然回到凳子上――喜悦到觉得自己在发光,恨不能立即飞跑回家告诉妈妈。

后来,妈妈给了我一个鸡蛋,我去供销社换回一个向往已久的铅笔盒。绿色透明的塑料盒,中间还分出许多小格子。后来,我戴上了红领巾,那么长,系完后还垂到裤腰上。再后来,老师讲卷时,我发现自己有道题竟然错了。在他和同桌都不注意时,偷偷改了过来。不过,他到底知不知道呢?我记得他在判这题时,顿了一下笔,犹豫了一下的。也许,他比我还需要这个100分吧。

有次上公开课,全公社的老师都来了。他前一天把我叫到外面,很神秘地给了我一张纸,上面是他写好的作文。能看出他很努力写得横平竖直,好让我认识。他轻描淡写地说,把它背下来,不要告诉别人。整个过程大约一分钟也不到。

第二天的课堂上,他做完指导,我们开始写作文。我当然默写出来,甚至那相当复杂的“幽静”一词,都写出来了。我站起来读,语惊四座:“小金鱼在水里飘来飘去,像盛开的花朵,显得幽静极了”。我摇头晃脑,声情并茂,就像真的见过活的小金鱼,真的知道“幽静”是什么意思一样。

老师们啧啧赞叹,我和他却不敢对视一眼,像合伙作案一样。我们谁都没再提过这师生作弊的事。只是后来每见到金鱼,看它们轻灵舒展,悠悠飘动,都觉得的的确确是幽静的。

2

他让我做语文课代表。课代表最常做的就是踩着椅子,把教师用书的解词抄到黑板上,同学们再抄到本子上。那常常是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夕阳的余晖从朝北的窗斜射进来,我拿着象征特权的粉笔,一笔一画,写得手臂发酸。偶然回头,发现他正在窗外看我,眼神里满是赞许。他告诉我妈,你丫头很像个小老师呢。

四年级时举家迁走,某天放学,发现他竟然站在街口。还是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挂着个同样破旧的黑色公文包,在下班放学的大军中,显得相当醒目。他该是进城来开会吧。他掏出厚厚的字典,说是去年比赛的奖品,刚发。还打开第一页,让我看那上面大大的“奖”字。他好像知道我住在哪里,召唤我坐到自行车的前面,送我回家。他蓝色的中山装轻拂着我的后背,软塌塌的,旧棉布一样柔韧,还带着温度。他问了我许多话,我却很少回答。到了家门口,我下车,他就转身骑车走了。我竟然没让他进屋坐坐,也没说再见。但他的大眼与笑脸实难忘怀。直到上了初中,有次路上依稀看见一个中年男人,很像他,我差点喊出李老师,终是没有。

工作多年后,下乡巡回作课改培训,才知我的小学老师们,全集中在一所寄宿制小学里。他们都已不在教课,而在后勤作生活老师。中午宴请,我发现他已经老了,背有些佝偻,头发也已花白,甚至眼睛都显得浑浊,只有笑意盈盈一如当年。在我们这些所谓的领导面前,他显得那样谦和,连说自己当年误人子弟。他话不多,说上几句就匆匆低头。不知为什么,一种世态炎凉之感,忽然令我心酸。我们隔得很远,酒桌又秩序大乱,要对话得喊着说。我记得的这些琐碎小事,终于也没有与他交流。那年恰逢我们主任酒力甚健,横扫全桌,他更是喝到一半就醉倒,直从椅子上出溜到桌下,被送回宿舍。

金色的鱼钩的课堂笔记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古诗词名句 积累 学生

古诗词名句,都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是兼思想性和文学性于一体的古典文化的精粹。对于这些名言诗句,如果仅仅为考卷上的8分而疲于诵记,大部分学生可能只停留在机械记忆阶段,没有深入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古诗词名句的诵记和说话、写作活动挂起钩来,并运用于其中,完成诵记、理解和应用的一步到位。下面,是笔者多年来关于古诗词名句积累与运用的实践。

一、激发兴趣,多途径积累

1.开发网络资源,广泛积累。每天定一个主题,让学生上网查询,寻找有关诗句。选择5至10句名言摘录到笔记本上。

2.开发课外书籍资源,看见感受深刻的诗句都摘录下来。

3.利用黑板一角积累。把黑板右下角留出一块,专门用来书写名句,采取学生轮值书写制度,按座号顺序上去书写,每天一人,书写的内容不能重复,既锻炼书写,又加强了积累。一年来,班上50多位学生每人都写了4句以上,单在黑板上出现,学生抬眼就能看见的名句就有220多句。如: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宋]岳飞《满江红》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唐]黄巢《题》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宋]李清照《如梦令》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唐]黄巢《题》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绝句》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宋]欧阳修《丰乐亭游春》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唐]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4.举行朗诵、默写、仿写古诗词名句比赛,刺激学生加强积累。在仿写比赛中,有的学生还写得特别好,如仿写岳飞《满江红》句子“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为“勿虚度,废了年轻时,徒哀叹!”等等。

5.分类整理,方便记忆。如古诗词中关于春、夏、秋、冬、花、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唐]齐己《早梅》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唐]于良史《春山夜月》

冬雷阵阵,夏雨雪。――汉乐府民歌《上邪》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梁]王籍《入若耶溪》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春花秋月何了,往事知多少?――[南唐]李煜《虞美人》

……

二、采用串联记忆法,高效积累

采用串联记忆法,化“点”记忆为“线”记忆,在短时段内完成高效的学习。

1.教师示范,学生仿照

开始第一两堂课,教师率先作示范工作:每堂课定一个主题,选择7~10句名言,用一段话将它们串联成一则有意义的识记材料,如修身。

一个人怎样提高修养呢?《礼记》有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璞玉要经打磨方能成人间美玉,人只有经过知识的洗礼,才能成就美好的品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圣人修身达到了无出其右的境界。成长的道路上总伴随着不可避免的错误,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汤赋》)。”即便是君子也会犯错。最要紧的是,知错能改,这正是“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做的事就是找到相应的名言,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自由背诵。所给时间视他们对名言的熟悉程度而定。考虑到课堂上还有其他的教学任务,所给时间最多不超过五分钟。由于目标集中,又已经具备对材料一定的熟悉程度,绝大多数学生能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另有部分能力较弱的学生建议他们在下课后或者早晚读抽几分钟时间强化,其他同学也要在课余及时巩固。

2.学生的具体操作

学生更多的实践,是写串联短文。串联短文的写作主要在课外完成,上课前同学之间先互相交流,并进行修改,推荐出妙文在课堂上向大家展示,学生们也在展示自己作品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感觉,大大地提高了写作兴趣。常有充满奇思异想的妙作出现,如绘月:

月在旷野:“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月在大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月在密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在大漠:“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月在楼台:“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环保:

眼下的环境恶化已经十分严重。由于空气污染,我们已经很难看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情景;噪声污染使我们难以进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境地;水污染使得我们几乎见不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美景,更难得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色;林木被砍伐,植被大大减少,“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样的地方难得一见,真怀念“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环境。

……

金色的鱼钩的课堂笔记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方法

当孩子年满六周岁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走进学校,他们面临的第一任务,就是如何拥有那把闪亮的“金钥匙”――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帮助识字、学好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只要拥有了它,孩子们可以不需要人教而读出字音,独立进行简单的课外阅读。高深莫测的文学大门就开启了一道缝,透过它就可领略人类智慧的伟大。人们常说,越有价值的东西就更来之不易。九义版教材的汉语拼音内容是安排集中学习,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在很短的时间掌握汉语拼音是有一定难度的,再加上汉语拼音字母字形简单,既无吸引人的色彩,也没有满含童话味的神奇,它的拼读要求严格、一丝不苟、不能有一点想象和夸张。教师在课堂上怎样赋予汉语拼音诱人的色彩,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就成了孩子们能否学好拼音的关键。

一、编诵儿歌,让孩子易记、乐学拼音。

汉语拼音中有许多需要硬记的知识,把这些看起来死板、孤立的知识,融入朗朗上口的儿歌之中,可以减轻知识的难度,便于记忆。1、拼音字母字形歌。联系图画编儿歌记字形。如:韵母ü的教学,可引导孩子们看图上的鱼,问:“跟ü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能不能编一句儿歌记住ü?”孩子们思维活跃,有的说:小鱼跳舞ü、ü、ü,小鱼跳高ü、ü、ü,小鱼跳跃ü、ü、ü,小鱼甩尾ü、ü、ü等等。又如:半圆一竖小尾巴,张开嘴巴弧弧弧K门m、单门n、伞把t、9下带钩馈馈赖鹊取2、拼音书写要点儿歌。书写时,孩子们常分不清字母在拼音格中所占的位置。为帮助记忆,可编儿歌帮助记忆。如:“拼音楼,有三层;胖子都住第二层。”“胖子”,指拼音字母中的半圆部分,书写时半圆都占中格。如:弧b、p、d、q、馈(股狭降闶⌒垂嬖蚨歌。可以编下面的儿歌帮助孩子们记忆:“小ü小ü有礼貌,见了j、q、x、y就脱帽;j、q、x、y小淘气,从不和u在一起,见了鱼眼就挖去。” 4、标调儿歌。为了便于孩子们学会标调,可以编写标调儿歌。如:“有徽舀唬无徽o、e;i、u并列标在后;小i标调去掉点儿。”

二、做游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知识。

课堂上有些孩子注意力易分散,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可以组织一些拼音游戏,如“找朋友”,“打电话”,“摘果子”,“夺红旗”等游戏,使孩子们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例如:汉语拼音中声母和什么韵母相拼,如果让孩子们死记硬背,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教师可组织孩子开展“找朋友”的游戏。课前准备好声母、韵母卡片,把卡片发到孩子们的手中,让拿声母卡片的孩子在歌声中找出自己的声母朋友,并请孩子们当裁判,看谁找对了朋友。游戏中孩子们兴趣盎然,很容易就记住了声母和韵母相拼规则。

三、讲故事,变枯燥为有趣。

金色的鱼钩的课堂笔记范文第5篇

《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按事情发展过程记叙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捞鲈鱼开放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爸爸要“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又大又漂亮的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对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丧”,但最后“我”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了湖里。34年后,“我”成了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师,功成名就的“我”从自身成长的经历中明白了“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我”获得的是终身受益的启示——那是一份无法用金钱换取的人生财富。

一、随文识字,水到渠成。

高段虽然不再把识字作为最重要的任务,但是一定量的识字任务却被安排在课文中。生字是学生阅读路上的“拦路虎”,学习课文首先要学习生字,扫清阅读的障碍。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可以安排学生在预习课文的时候自学生字,课堂上老师检查一下。但是对于一些重难点字,老师就要在课堂上着力解决。

这篇课文有11个要求会认的字,有14个要求掌握的生字。教学中要完成这些任务。比如“溅”、“鳃”、“翼”字的书写,要指导学生注意间架结构;“唇”字要注意是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除了书写,还有一些字语的意思,也要设法让学生弄清楚。比如“小心翼翼”、“皎洁”、“诱惑”等,可以让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也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

二、阅读感悟,理解课文。

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就是通过课文的学习训练,学生能够自己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当中的内容。记事文的语言往往包含有很多潜在的意思,需要学生去体会、感悟,这个能力不是老师可以直接教给他们的,而是必须通过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的。课文,就是我们训练的材料。

《钓鱼的启示》第三段读描写“我”钓鱼,刻画得非常好,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思考:你从这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通过阅读,交流,从语言中发现:

1.这条鱼钓到很不容易:“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他拉上岸来。”

2.鱼大:“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啊,好大的鱼!我从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鱼。”

3.得意:“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这几点是由学生在自主阅读感悟的基础上体会出来的,也必须由他们自己感悟,老师不能越俎代庖,这才是真正的阅读感悟训练,当然,在这当中老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恰当地点拨、引导。

三、学会表达,提高能力。

阅读要为表达服务。记事文当中有很多的表达方式,比如说人物外貌的描写、叙事的顺序、动作的描写、心理描写。要让学生去学习、模仿、使用。在这篇文章中,4—7段写放鱼的部分文字,就是典型的对话描写。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对话描写的一些基本常识:要用冒号与引号,有提示语,提示语可以在开头、中间或最后,对话要分段。掌握了这些的同时,还要及时练习。可以在学习课文的最后安排练笔:

“三十四年后,我和父亲又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来到了湖中的小岛上钓鱼,望着银光闪闪的湖面,我不禁想起三十四年前的那个夜晚,父亲让我放掉了那条大鲈鱼的情景。我看看父亲,回想这年的经历,忍不住对父亲说……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请你想象一下,写写他们父子的一段对话。”

学了就要及时练习,这是数学课上最常做的事,语文课也该多练,这样才能形成能力。

四、人文教育,学会做人。

《语文新课程标准》一开始就开宗明义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记事文的人文性更强。我们不能因为怕把语文课上成品德课就避谈人文性。对人文的理解,是对文本的深化理解,也是教会学生做人的基础,这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任务。对于人文性的处理,我们注重的是学生自己通过对文本的阅读,自己去感悟体会,不要单纯地由老师去说教,有些较深的道理,一时弄不明白,也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可以让他们慢慢去品味。

《钓鱼的启示》中人文性就是文章第十段中的启示。这段文字相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些深奥,不好理解。如果老师急于求成,就会由老师代替学生理解,讲出一堆大道理,也许学生会理解,但这是被动接受,耗费时间,效果也不好。查找到这篇文章的原文,其中最后一段说的相对于这段就显得浅显,我们可以出示给学生,让学生对照阅读,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

正像他父亲教诲他的那样,道德问题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正确或错误的问题,但是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当你面对着很大的诱惑的时候。如果没有人看见你行为的时候,你能坚持正确吗?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你会不会闯红灯或是逆行?在没有任何人知道的情况下,你是否会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据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