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我与网络时代

我与网络时代

我与网络时代

我与网络时代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思考的一种战略措施,它是集现代运输、信息 网络 、仓储管理、营销策划等诸多业务、技术门类于一体的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管理 科学 。我国目前物流业 发展 缓慢,转变观念,实行现代物流管理是关键。

    我们知道,社会的 经济 活动主要由生产、流通、消费等组成,流通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必要环节,没有流通,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无法实现,物流就是研究如何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地组织物的流通。物流已经成为继劳动力、资源之后的第三个利润的源泉,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物流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 工业 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服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

    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思考的一种战略措施。它是集现代运输、信息网络、仓储管理、营销策划等诸多业务、技术门类于一体的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管理科学。我国由于长期重生产轻流通,所以物流研究滞后,现在我国很多物流 企业 还没有实现网上作业,仍采用最原始的信息传递和控制方法,信息主要是建立在书面基础上,因而信息滞后、失真、现代化程度不高,而现代物流的特点是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

一、信息网络时代现代物流的特点

    我们知道,传统的商品流通,是由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资金流四种构成的。而现代物流是在 电子 商务模式下,将商流与资金流转化为信息流,通过在线方式进行运货。因此,现代物流是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它的最重要特点就是信息化。综合来说,现代物流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物流信息化:主要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

    物流网络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制造商以及顾客之间的联系实现 计算 机网络化,另一方面是指企业内部组织的网络化和企业之间的网络化。

    物流智能化:物流作业过程中大量的运筹和决策,都需要借助于智能化专家系统才能解决,在物流自动化的进程中,物流智能化已成为电子商务时代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物流自动化:是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机电一体化,如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储系统、自动识别系统等。

二、我国物流企业的现状

    我国物流业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总的来看,我国物流业的问题主要有:

    (一)成本高

    

    (二)加强科技知识含量,培育新的核心能力

    强化 企业 内部互联网的构建。国有物流企业可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和实际状况,设计和实施企业内部互联网方案,能够以低廉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进行企业内外、信息沟通和管理,集约地实现物流功能,缩小与世界先进物流企业的差距企业内部互联网主要是提供市场营销功能、项目、管理功能、客户服务与支持功能二能够帮助客户服务与支持部门共享客户的反馈信息,创造一个相应的支撑系统。

    随着 网络 、自动化等技术的 发展 及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物流技术 现代 化越来越重要,企业内联网、外联网的出现,不仅形成了网络交易,而且使企业的内部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也都基于网络。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为企业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网络时代,企业是否能够缩短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时间,是能否取得全面竞争优势的关键。网上联系也是企业得到顾客需求信息不可或缺的渠道。互联网为全球企业供应链提高运作效率、扩大商业机会和加强企业间协作提供了更加强大的手段— 电子 商务平台。如果企业能在很好地规划运作内部资源的同时,整合其所具有的外部资源,如供应商、、承运商等,将提高其生产、采购及交货计划的准确性,从而能在快速应对市场的同时,提高对客户销售及服务承诺的准确性与实时性。

    世界500强企业之中,60%一70%的企业建立了以第三方物流为基础的信息网络系统,我国物流企业从总体上与外资企业在电子商务水平上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三)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建立具有创新机制的企业文化

    国有物流企业向现代化物流提升转型的成败,物流专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物流管理者必须对每一个物流环节都有足够的了解;不仅是运输专家,还应熟知财务、市场营销和采购等工作环节,必须具备对物流诸环节进行协调的能力。现代物流更加要求物流管理者具有创新意识,包括知识创新和服务创新,用创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保证顾客服务在本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利用创新来产生良好的用人机制,保障国有物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适应世界发展趋势,.树立现代管理新理念

    随着全球信息化和知识 经济 的发展,企业的运行,尤其是大型制造企业的运行所必需的业务和技术的广度不断扩大,同时知识的快速更新又使得这些业务和技术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尤其是相关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也不断提高。

我与网络时代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网络自拍;文化;身份构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1-0182-02

0 引言

新时期,伴随新媒体的繁荣发发展,网络自拍行为俨然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与时尚,成为了现代人纾解压力、表现自我的一个方式,成为了现代人追逐名利的一个渠道,并由此而引发了对网络自拍行为的思考。下面,笔者从文化角度对这一现象展开具体的分析。

1 网络自拍现象的起源与表现

“自拍”一词,早在1984年就已存在,英文名为Self-timer,当时仅仅只是代表照相机本身的一个功能――自行设定拍照时间,且这个功能多是针对那些单独使用照相机,却又想拍摄自我影像的用户而定的[1]。然而,伴随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起与发展,自拍遇上了网络,于是“网络自拍”应运而生。

在早期,网络自拍多指的是网友通过借助照相机所具有的自拍功能拍下自己照片,并将其上传至网络的一种行为,即“网络+自拍功能”。而这时,因技术的限制与新事物发展受阻,使得网络自拍并没有全面流行,人们在本质上对其还存在一定的恐惧感,加之受到传统文化影响,也使得人们不愿把自己照片上在网络上公开。而紧随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自拍开始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几乎所有的网站都以网络自拍作为主打栏目来吸引看客的眼球。就如天涯社区为例,自其在2003年开设网络自拍栏目――天涯真我以来,仅仅两年的时间,就使得其帖子数量达到了50余万,又比如猫扑上的“贴吧”、QQ上的“网络相册”等等栏目中,其点击率一直都居高不下,特别是“芙蓉姐姐”的自拍画,更是使得网络自拍行为变得家喻户晓。

如今,网络自拍已经被逐渐泛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网络+自拍功能”,而更多的是“网络+拍自己”,不管拍摄者为何人,只要所拍摄的对象是自己,而照片又被上传至网络,就称得上是“网络自拍”。而从形式上而言,网络自拍的照片,大致可分成三类:一,摄像头照片,即通过电脑摄像头与手机摄像头拍摄的照片,这部分照片不仅容易拍摄与传输,而且只需对灯光做一定处理,就可拍出较好的效果,故深受大众欢迎;二,生活照片,这类照片被看成是网络自拍的关键部分,同时也最易被网民接受,有着较高真实性,较大的视觉符号性与较强的情境性,大多数的网民还喜欢在自拍后留上自己的想法,将其制作成心情故事,或是将其放入自己的blog,变成生活日记;三,专业照片,即聘请专业摄影师,应用高档设备与完善的后期制作来拍摄出唯美的网络自拍照,因其成本较高,故在大众中普及程度不及前两者高。

2 网络自拍现象流行的原因

俗话说,“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任何一个新事物的生成,都是有着某种诱因的,而网络自拍亦是如此。而网络自拍现象的从无到有,从初期的萌芽到后期的繁荣发展,是有着一定的经济基础与社会条件的,是在现代人思想文化观念转变与社会文化发展推动下逐渐形成的。

首先,技术的革新是其基础所在。新时期,伴随各种科学技术的成熟发展,各种各样数码摄影产品的出现与普及,为现代人的自拍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同时,宽带的日渐普及与网络存储空间的逐渐拓展,更是为现代人网络自拍照的上传提供了很好的便利。加之一些诸如美图秀秀,相机360、光影魔术手等的Photoshop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得人们可以随意修改、美化自拍照片,更是为现代人大量分享自拍照建立了信心与安全感,最终使得网络自拍现象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个非主流

文化。

其次,人同网络文化间的良好互动是其外在动因。一方面,人在互动中有着一定的主体性,即一个人将网络文化看成一个对象,并不是消极、孤立的表现,也不仅仅只是为了自我的欣赏与满足,同样也是为了通过网络文化这样一个平台来为自己提供相应服务,实质上代表的是现代人基于网络文化对自身本质的一种肯定,代表着现代人个人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且在网络自拍行为中,网民不仅充当着生产者的身份,同样也充当着接受者的身份,从而使得其传播过程远比传统大众媒介灵活的对。另一方面,人在互动中有着一定的社会性。即现代人利用网络文化交流系统来横跨时空限制,所想要指涉的不仅仅只是有网络文化所带来的那种虽看不见却感受得到的虚拟空间,同样还包括了那种所谓人为制造的“虚拟实在”情境,从而使得人们在这样一个无限延伸、拓展的网络文化空间中,构建起一种广泛的社会联结,形成一个共同文化世界与可随意选择的身份[2]。

最后,网络对现代人心理诉求的迎合与对身份性别的视觉化是其内在动力。一方面,交流和放松的实现。心理学家认为,“人作为一种群体性的社会动物,每个人都有着倾诉、分享与交流的欲望,为此,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需求可以宣泄的方式,进而将内心想法宣泄出来。”而网络自拍行为,就是一种压力的释放,人们通过将自己工作照与生活照放在论坛上,收集生活中有趣的事件与新闻同网友分享,来获得心理上的放松。另一方面,“看”和“被看”其实是相互促进的。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那些拥有出众外表,或是能力的人被人们广泛关注与肯定,而对于那些平庸的大众却无人问津,为此,这些大众在这样一种期待和失落的心理作用下,开始将目光转向于网络,企图在这里摆脱现实身份的束缚,尽情的展现自己,并得到虚拟网友的关注。加之,每个人在本质上都有着一定的窥视欲,在自己自拍照得到了网友的关注和与评价之后,就会产生一定的满足感,并想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度,进而一发不可收;而作为自拍照浏览者,在看到他人的照片得到认同与评价之后,也会在心理产生一种向往感,进而主动尝试自拍。于是,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网络自拍变得更加流行。同时,网络自拍行为的出现,还给女性人群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可看成是女性解放的一个结果,但根本还是在于企图得到男性人群的价值肯定。如今,苗条、清纯与性感等等词汇,俨然已经成为了男性人群对网络自拍照的一个既定标准,而大眼睛、45°仰角与后期PS等自拍技术的流行与出现,更是打造了一大批“千人一面”的美女。而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网络自拍行为的普及与流行。

3 网络自拍文化结构与身份建构

如今,打开电脑,随便找个搜索软件,只要输入“自拍”两个字,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网络自拍照,使得网络自拍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网络自拍文化。然而,网络自拍,不仅仅只是简简单单的图像的“看”与“被看”,在其背后,所隐藏的更多的是后现代主义背景下人们文化观念的转变,即从传统精英文化朝着大众文化的走向与发展。以前,网络多是精英文化这个主体的,且在这个主体中,知识分子是其主流人群,这些人普遍拥有着较高的学历与素质,且其在网络世界中所想要追求的和展示的多是自身高雅的一面,如自身审美趣味与对文化价值的自身判断等。但是,紧随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们普遍开始以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作为行为目的,从而使得网络文化逐渐走向了产业化道路,这样一来,因大众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更加迎合了当今浮躁气息背后的社会发展风格,日渐成为了网路的主体,开始将传统精英文化拉入边缘。为此,网络自拍,可以说是一种解构主义下的后现代文化,彻底将以往精英垄断文化彻底打破,使得网路不再是政客、明星们的天下,使得精英与草根成为了互为平等的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德里达为主导的解构主义,之所以能够在西方社会流行,最大原因就是受益于后现代主义文化氛围的渲染,而解构主义其实就是从语言角度入手,引导后现代主义对当前大众文化进行全面的反思和重构[3]。而大众文化“并非属于一种单一的文化,可因为受到人的性别、年龄与文化背景等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而网络自拍文化,其实就是大众文化中的一种,属于大众文化。”而且,网络自拍文化不仅仅被划分在大众文化中,而且它还是一种经后现代主义解构的文化,体现的是后现代大众文化对传统主流精英文化的结构。但是,网络自拍文化,又不仅仅只是大众文化对传统精英文化的解构,还是自拍主体对自我身份一种建构与寻求,即寻求一种青年亚文化。而何为“青年亚文化”,即以青少年为主体的一种青年文化,在这些人群中,他们拥有共同的文化观念、生活行为方式与思想价值观念。而反观如今的网络自拍现象,其主流人群其实就是青年人,因为,青年人在思想方面,有着一种敢拼敢闯的精神,他们敢于反抗传统文化,敢于在大众面前展示自己,不愿意受到传统文化的道德束缚,迫切希望摆脱社会与家庭的牵制,而这时,网络就作为一个虚拟的空间而存在,为他们尽情地展示自我、宣泄“欲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这里,那些有着共同理想追求、志同道合的人们欢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网络自拍群体”,而这也正是网络自拍文化得以形成的前提所在[4]。在这里,以青年人为主的网络人群,一方面,他们自主上传自拍照,自主发表自我言论,将自我内心深处对社会的不满发泄出来,另一方面,他们也将自我个性、追求与理想充分的表达出来,并积极寻求对自我身份的一种建构,进而形成了主流文化价值观念之上的非主流文化。而这种非主流网络自拍文化在促进文化多元格局形成的同时,也对主流文化造成一定解构威胁,这样一来,大众主流文化势必会对其进行一定的遏制与收编。

如今,网络媒体早已认识到网络自拍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与潜在的商业价值,并试图将其纳入到主流文化中。但是,网络自拍文化,一开始就是凭借着独特的风格来向主流文化发起挑战,进而逐步构建集体认同感的,故在其同主流文化的对抗中,网络媒体发挥着一个比较微妙的作用,即一方面,网络媒体使得网络自拍亚文化变得更加奇特与受人欢迎,另一方面,网络媒体的过度关注与追捧也推动了商业收编行为的开展[5]。面对如此形势,网络自拍文化不得不改变自我风格来迎合社会大众的审美趣味需求,以有效抵制主流文化与商业主义对其的收编,然而,网络自拍文化一旦成为社会主流文化的分支,其原有创意与灵性被将逐渐被同化,最终消失。为此,对于这样一种非主流文化,我们在给予其一定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需指引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一味的利用主流文化对其进行收编,因为只有这样,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的网络自拍文化才能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前进。

4结论

总而言之,网络自拍行为,作为当今新媒体上时代下的一个客观产物,从本质上而言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就在于人们怎么看待。为此,在新时期,对于网络自拍行为,更应该注重的积极引导网民进行自我的约束,使之成为一个现代人交流沟通、真正展现自我的平台,使之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有力途径。

参考文献

[1]王传芬.网络自拍的传播心理探究[J].编辑之友,2013(8):77-78,84.

[2]马千里.解读网络自拍文化[J].新闻爱好者(上半月),2012(12):69-70.

[3]曾胜.网络自拍:元影像中的自我双重指涉[J].兰州学刊,2012(8):90-93.

我与网络时代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写史;新传媒;新史学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011-03

一、新媒体与新史学

二进制的“数字化”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纷繁复杂的世界万象可以轻易地纳入一系列的编码与程序,“全球化”、“地球村”也变得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水中月镜中花。当代美国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说:“我门的媒介是我们的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内容。由于文化经由中介沟通和发动,因而文化本身,亦即我们在历史上创造出来的信念与符号系统受到新技术系统的影响而有了根本的改变,这种转变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加剧”。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众多的“网络”在网络上开始了一股风头强劲的“网络写史”运动,正是这个数字化网络时代的史学转型的雏形。其实在网路上一开始的书写活动并不是写史运动,或许是因为学科特性的缘故,历史学对于社会最新思潮的反应总是要慢一个节奏。网络时代的到来也是这样,最先在网络上开始书写的都是一些文学活动,比如1998年一部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横空出世,便立即红遍大江南北,这部书也被称为“网络上的《泰坦尼克号》”,随后兴起的第一代网络写作也多是文学爱好者借助网络这一数字化平台在新的赛博空间里尽享写作的乐趣与快乐——痞子蔡、安妮宝贝、宁财神、李寻欢、慕容雪村、今何在……从稍微晚一些的网络中开始涌现一批“网络写史”的,当年明月、唐家三少、赫勃连连大王、曹三公子等,他们凭借网络这一全新的数字化媒体平台迅速声名大振。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更是在整个史学界乃至社会引起了一股新的“通俗史学”热潮。和大多数网络一样,开始的这批网络写史者只不过是抱着一种好玩的心情在网络这一个自由宽松的平台上随意涂鸦,后来是出乎意料地受到了网民的追捧,从此一股“网络写史”的浪潮变一发而不可收。关于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网络史学作品纷纷问世:《春秋时代的恐龙战争》、《铁血战国——激情时代的性情人物》、《先秦顶级名将》、《门阀旧事——谢安在他的时代》、《华丽血时代》、《帝国如风——元朝的另类历史》、《明朝那些事儿》、《极乐诱惑》……数量之多,可谓是“汗牛充栋”,俨然已经形成了一部全新的“网络史学二十四史”。这些“网络写史”浪潮下应运而生的作品,在全新的平民化视角下,运用充分的想象力,娱乐消费的写作旨趣、仿真模拟的写作方法、写作语言的叙事化风格等等诸多不同于传统史学的特性在网络时代下迅速形成。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时至今日,在史学界仍然有一些抱残守缺的人否认“网络写史”这一全新的写史方式,看不到因为“网络写史”而有可能引发的一场史界革命,他们不会也不愿意承认,“网络史学”时代已经到来。数字化网络传媒在写作、发表、流通各方面的全面介入使得人类或许即将进入史学的“读屏时代”,文化传播包括史学在内都是与媒介本身息息相关的,“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的产生;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在网络时代的写史运动本身正是暗含着对这一趋势的顺应,正是由于网络和史学写作的结合,从某种程度上产生了“网络史学”的雏形。在此看来,这意味着“网络史学”并不是简单的“在网上”的“史学”,譬如——这些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史学网站也开始把传统史家的作品传到网上,诸如中国史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中国史学评论网等,这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网络史学”,或者说这没有体现真正的“网络史学”精神。只有加入那些以网络为孕育的温床、真正根植于网络写史运动的“网络”们的作品才能成为完整的“网络史学”。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任何媒介的使用或人的延伸都改变着人际依存模式,正如它改变我们的感觉比率一样”,数字化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形成了全新的人类信息书写与传播的方式。1996年,网络上“西部牛仔”约翰·巴洛在《赛博空间的独立宣言中》说:

我们正在创造一个每一个人都能进入的,没有由种族、经济权力、军事权力或出身带来特权与傲慢的世界;我们正在创造一个每一个人不论在什么地方都能表达他或她的不管多么单一的信仰的世界……我们将在赛博空间中创造一种精神文明。

我们即将迎来的时代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史学改变传统的书写方式而向数字化模式靠拢也将是大势所趋,而对于那些暂时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网络史学”即将到来的人们,我表示理解,但是我要指出的是历史一再地表明:新事物的变革所催生的人类生存形态在其刚开始的时候往往都是不怎么受人待见的,因为这需要人们思想的转变,“在小说刚兴起的时候,人们蔑视他,并理直气壮予以抨击。他们认为小说低俗、不道德。在某种意义上,这并没有错,不过正因为小说具备了这个特点才使其伟大:小说震撼并引导着人们进行新思维”。正如数字化时代的预言家比葛洛庞帝说:“我们无法否认数字化时代的存在,也无法阻止数字化时代的前进,就像我们无法对抗大自然的力量一样”,我们也无法阻止数字化史学时代的到来,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去建构一个数字化时代的史学体系。当然,我知道“网络史学”这个概念是比较新的领域与概念,这其中都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学者去思考与回答,我相信这有一个逐步推广与重视的过程。

二、“网络写史”的全新维度

数字化传媒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开放性、平等性,正是因为这个因素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网络写史”运动,裹挟着大众文化的浪头冲向传统史学的阵地。这些新的媒介用平民化、通俗化的叙述性言语方式开启了史学写作的新的“民间时代”。以网络为代表的数字化媒介是一个全新的虚拟时空,具有以前的各种媒介所不具备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这是一种历史书写的赛博空间,在这样一个虚拟的赛博空间里传统史家垄断话语权的梦想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神话。网络的虚拟空间里去中心化,去权威化,这里没有中心,而是众多中心和边缘的交叉。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性,使得网络本身就是一种群众路线,“网络写史”的应运而生至少从某种程度上创造了史学面前人人平等的局面,为那些在传统史学一统天下的时代不可能触碰到历史书写的普通人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写作空间。这种前所未有的数字化时代,历史传播载体的极端方便诱发了“文化民主”,把历史的话语权交回到民众手中,给予史学重新回归民间的机会,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在历史的话语体系中发出来自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体会与感悟去书写自己理解历史。在《善良的暴君——路易十六和法国大革命》中,鲁热上尉写到:

1793年1月21日。巴黎一清早就下着冰冷的小雨。大批国民自卫军的士兵布满街头。各条大街上没有了以往的喧嚣热闹,显得死气沉沉的。偶尔有马拉着的大炮经过,传来一两声士兵低沉的口令声。

香榭丽舍大街的尽头,是个八角形的广场。这个广场原来叫做路易十五广场,现在被革命的人民改称革命广场。广场西北角,矗立着一座细长的、几根大木头搭成的怪物。怪物周围,是几千名全副武装的国民自卫军士兵,几十门大炮对准四周的各个路口。

这种看似充满文学性的描述语言,貌似与传统史学那种严谨的科学化的表述格格不入,但是这在“网络写史”时代却是十分正常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合理的想象以及叙事化、通俗化的语言正是“网络写史”的精神以及价值所在,这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于现在学院史学当中叙事化语言取向的一种暗合。

“网络写史”的平民化远远还未达到繁荣的地步,从绝对值来说这还是一种小众写史,但是它最起码已经给了平民写史的权力与可能。独具慧眼的文学怪才王朔说过:“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表达机会,使每一个才子都不会被淹没,今后的伟大作家就将出在这里”,这句话我觉得同样适用于史学领域。虚拟网络媒介的发展使得历史的书写权已经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正是这种自由使得各种“网络写史”风起云涌:《明朝那些事儿》、《鲜卑帝国》、《善良暴君》等等,在“天涯论坛煮酒论史”上比比皆是,这些通俗化的“网络写史”作品自然不可能完全与历史事实相符,但是基本上都还是尊重既有史学研究成果的,何况历史本来是什么样的谁也说不清,“历史的客观性”本身就已经成为了一个高尚的梦想而已。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网络写史”运动,更多地是以一种建设性的学术姿态来加入历史的书写行列。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数字化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史学的多方位突破带来了一场从未有过的“写作自由”,这必将对未来的史学形态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首先是历史书写载体的变化带来的写作自由,历史书写甚至是人类整个的文化传承经历了口耳相传到结绳记事,有了文字以后,又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铭文,竹简木简等,最后到纸张的发明和普及化使用,书写工具的变化历来是人类文化传播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而数字化网络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必将继续发挥这样一种功能。“所谓数字化就是克服、消解物质媒介的种种物质特性,用数字比特来替代原子作为新的构成材料,把原子拆解为数字,然后经过信息编码,重新构成一个虚拟的、没有物性的世界”。其次是“网络写史”使得“写出就是发表”成为可能,直接过滤掉了“编辑审稿”这一中间环节,从而使得历史书写获得了很大程度上的解放,缺少了很多的限制,获得了更多的自由,而这也正是成为“网络写史”生命力和活力的来源。“网络写史”的公共空间是一个自由的赛博空间,电子媒介与网络技术为人类培育了全新的写作方式,为人类提供了一个空前开放的自由写作自由发表的平台,传统史学那一套国家意识形态的限制在这里已经变得微不足道,固守传统的那些人的话语霸权也已经岌岌可危,甚至已经宣布自行坍塌。而由此带来的“思想自由与解放”也是更多人参与进新的写史当中,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历史做了全方位的记录,使得呈现一幅立体的历史画面成为可能。

三、“网络写史”的深度思考

首先,伴随着“网络写史”的浪潮,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网络写史”的运动中来,很多学者提出了“民间写史”的可能,把“网络写史”看做是“民间写史”的范型,想建构一个关于全民写史的宏大体系。但是,我们似乎过于乐观地看待了数字化网络带来的冲击。最先提出这种类似于“民间”、“全民”这种“公共领域”概念的是当代西方著名的思想家哈贝马斯,他指出“公共领域,我们首先意指我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在这些对话中,作为私人的人们走到了一起,形成了公众”。显然,哈贝马斯所提出的这种公共空间我们目前的社会并不具备,“公民社会”概念下的“民间写史”、“全民写史”离我们还比较遥远。在当下社会生态环境中,所谓的“民间”还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实际效用和力量。现在的“民间”,实际上更大程度上是“官方”与“非官方”的区别。真正的“民间写史”离我们还很遥远,把“网络写史”等同于“民间写史”更是谬误百出。在民间主体意识缺位的历史情景下,绝大多数“网络”的民间意识是不自觉,其所谓的民间立场也是模糊不清的。在这里我十分同意曾繁亭教授用的一个概念——“边缘化”。这些“网络”们创作的动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向中心的突破,而一旦突破成功其“边缘地位”也旋即消失,譬如“网络”当年明月,凭借《明朝那些事儿》迅速走红之后,成功摆脱了其民间身份,加入明史学会,拜著名明史专家毛佩奇先生为师,已经成功地突入进体制内。当然在“民间社会”并未形成的社会中畅谈“民间写史”,我觉得很有必要,但是也许过于前卫,也还有一个推广与孕育的过程,这将是一个漫长的旅程。

我与网络时代范文第4篇

一、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的时代性取向

互联网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也是时展的必然。作为审美对象的网络文学,虽然与纸质的传统文学不同,但是它与时代同样息息相关的。中国的当代文学在经历伤痕、反思、改革寻根等主题以后,一时出现了即时性。时代的变革使一大批年轻人不满足于低质传统文学的束缚和单一性,于是他们醉心于网络,或泄渲情感如早期的言情小说;或为了逃避现实充分发挥想象空间的幻想小说;近年来又迎来了现实题材的创作时期。这些网络文学的出现,虽然它开始并不为所谓正统文学史家、评论家、作家们的看重。但是它毕竟是时代的产物,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征服那些指三道四的人们。2010年4月6日,凤凰卫视的《铿锵三人行》中,当德国汉学家顾彬(wolfgancubiu)先生认为“网络文学质量低下”时,立即遭到了大陆许多网民的反对。有网友认为,顾彬自己说从来不上网[2]。既然从来不上网,怎可奢谈网络文学水平的高低呢?还有许子东先生认为,网络时代的中国作家过于关注受众。我们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受众,任何一种文学都会走入死胡同。因为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受众。作为有上亿读者的网络文学发展至今天,虽然有过坎坷,但其辉煌也是有目共睹的。据新华网报道“网络文学十年盘点”就评出了十佳优秀作品,并于2009年6月25日在北京落下帷幕。此外,来自晋江原创网小说《大江东去》,前不久还获得了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网络文学在的获奖,说明网络文学已经得到大家认可。如今网络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形式,已为越来越多的受众关注,当然,这与作协,各大文学网站与门户网开设“文学”窗口的促进、扶持是分不开的。可以肯定地说,不久的将来,网络文学成为主流文学的一部分并不是空谈,而是指日可待的,而且现在已具雏形。因为时代的东西,它是有生命力的。作为具有时代特点的网络文学,其创作目的,就有意或无意间记录下了这一时代人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奋斗的历程。这正如读当代传统纸质文学的《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红旗谱》、《红日》、《红岩》等作品一样。即使网络文学作者水平参差不齐,甚至过多地描绘日常生活,抑或过于关注生活的表面层次而难以达到一定的深度。不过,正因为如此,我笔写我心,我笔写我感。记录一个人的迁徙,一座城市的变化,一个时代的动态,一场情爱的过程,一个企业的兴衰……这些都深深地烙上时代的印记,它的审美价值就在网络文学上清晰而完整地记录下来。成为时代性的最好诠释。

二、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的快乐性取向

在哲学美学中,有人将审美快乐与美的本质相提并论,认为美只不过是这种快乐的客观化[3]。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创作的机会和欣赏的机会,具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它是一个不会因为种族,地域经济实力,军事力量,文化修养等的不同而产生任何特权和偏见的自由世界。人们能真正拥有创作的自由和与人分享的乐趣。我们知道,审美的乐趣,并不仅仅来自视觉和听觉等感官的感受,而且还要从这种感受一直贯穿到心理结构的各个不同层次。诸如情感、想象、理解等。这种贯通性,会使人的整个意识活跃起来,多种因素发生自由的相互作用,产生一种既轻松自由,又深沉博大的快乐体验。网络文学就是这么一种愉悦的体验。网络文学无论是创作者,还是作品与人共同享受者,都是“非功利性”的,是“自由”的。因为,自由是产生快乐的基础,欲望和意志在心灵上得到了摆脱。人们在网络文学的创作和享受中,享受的是自由的世界,没有物欲和意志的限制,有一种心理的平衡与满足。并且,这种快乐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心理创作欲望和欣赏欲望的刺激而唤起的,在自由的网络空间或抒发和渲泄自己的情感,利用想象理解的心理行为阅读作品,从而产生愉快。互联网最大特点是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尤其是言论自由。正因为如此,网络文学的诱惑正是基个这种自由带给人们的种种享受而产生快乐。网络文学与传统纸质文学相比,它没有投稿、审稿、退稿这一繁杂而挫人锐气的失败感。它对热爱文学缪斯的人来说,网络文学的自由创作是一种快乐,对于那些追求快节奏,多元化的受众来说自由的选择,以及与情感与理智的交流,同样在生活与艺术之间寻找到了一种可贵的平衡。况且受众与之间的自由交往,以及无功利性,更易让人对网络文学产生一种审美愉悦。2007年12月1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国际经济科技法律人才学会等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讨峰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与会者一致认为,网络文学具有“表达的高度自由”,强烈的“个性化”和非功利性;有自由、宽容、真实、平等原则;有宽阔无比的向别人学习,自我挑战的空间;有无拘无束充分表达的民利[4]。这是对网络文学特质的一个基本认定。就是因为网络文学的自由、非功利性、真实、平等等特质,所以的快乐与受众容易产生一种情感上快乐共鸣。

三、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的大众化取向

作为一种无国籍限制,超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网络文学的诞生、成长始终栖息于网络这个平台,自然而然地走向大众,表现大众,服务大众,并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1月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人数达到了3.84亿人,普及率达到28.9%。博客作者2.21亿人。并且网民上网时间长,比上年人均增加了32.1小时,域名总数达到1682万个。网络娱乐和网络文学用户使用率排名第10位。据分析师解释,随着网络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网络表达和信息传递的渠道与形式更加丰富,传播方式更具互动性、自主性、多样性[5]。《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结果还显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1.62亿人,使用率达到42.3%,并且有关专家认为,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庞大,这一方面由于网络文学的开放性,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阅读;另一方面,网络文学传播的广泛性以及自由又刺激了的创作激情,实现了网络文学作者与读者的良性互动。并且读者与作者群的结构比较合理,年轻化、高端化倾向得到证实,作为精神粮食的网络文学已为年轻人,及有阅读能力的人所喜爱。1994年,国际互联网进入中国大陆,1995年“橄榄树”文学网站成立,1997年我国最大的文学网站“榕树下”使中国网络文学走出了发展的第一步。此后,一些知名网站,诸如新浪、搜弧、网易、雅虎、天涯、乐趣园、网虫等都开辟了“网络文学”版块,网络文学成为了网络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网络文学网站的免费投稿、编审、阅读、助推了网络文学的迅速发展。至今为止有多少文学 网站,已经没有人统计,也难以统计,不过早在2005年,就有资料统计全球有中文文学网站3720台,中国大陆以“文学”命名的综合性文学网站约300个,以“网络文学”命名的文学网站241个,发表网络原创文学作品的网站268个,小说网站486个,诗歌网站249个,散文网站358个,发表剧本的75个,发表杂文的31个,发表影视作品的529个。其它各类非文学网站中设有文学平台或栏目的网站3000个,特别是各门户大型综合性网站都开辟了文学视窗,登录大量文学名着与原创文学作品,使网络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正因为有互联网提供的平台,网络文学就有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局面,才被众多网民熟悉与接受。网络在拉近科技与人们距离的同时,也拉近了文学与人们之间的距离。不分性别与年龄,不分种族与民族,不分天南与地北,不分国内与国外,不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这就成就了网络文学大众化价值取向的最根本原因与发展和客观存在的现状。网络文学的发展,使人们在网络这个平台上既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读者成为现实。人们真正拥有进行文学创作的自由和与人分享作品乐趣,并且随着PC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享有这种自由与乐趣的人越来越多。一般人认为文学高不可攀的时代已经结束,人人都成为文学艺术家的理想正成为现实。由此观之,网络文学无限的贴近大众,反映大众,服务大众,已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当代社会意识和时代的一种反映,也是当代文学发展,繁荣的必然之路。

我与网络时代范文第5篇

当人类迈入21世纪,一个由计算机现代高新技术驱动的信息与网络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在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一种信息交流与交往的关系。网络时代构筑了一个全球性、开放性、全方位的相互联系的空间,人们通过网络踏上了世界之路。这是一场新的信息网络革命,它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带来的冲击比历史上任何一次科技革命更为巨大,它将影响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给社会伦理、传统道德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因此,深刻认识网络伦理的极端重要性,深入研究信息与网络技术引导的伦理道德问题,探讨网络伦理学的发展,建构有中国特点的网络伦理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建立网络伦理学的必要性

(一)当代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引起的道德问题是网络伦理学产生的前提条件

网络技术革命正在以它独有的特点给人类创造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在这个新环境中,人们原有的道德经验与价值观念受到挑战。网络技术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涉及计算机软件的设计和编程。硬件的设计和制造、产品的销售和服务、网络的设置和运作、个人的应用和创作等广泛领域。从国内外的实践看,主要的道德问题包括:

1.知识产权与个人隐私问题

信息网络时代遇到一个重要的道德问题是如何尊重和保护信息网络化的知识产权。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借用、移植、复制他人的程序和某些信息,这实际上是一种偷窃行为,但由于这种行为既很难发现,又很难判断,使这种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强烈地要求政府或社会处理好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公开合理利用相互矛盾的难题。

在信息网络时代,个人隐私受到信息技术系统采集、检索、处理、重组、传播等信息处理,使某些人更容易获得他人机密及信息,个人隐私面临空前威胁。保护个人隐私是一项社会基本的伦理要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网络时代,如何保障公民的个人隐私权,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2.网络安全与信息垄断问题

信息是一个重要资源,是需要重点保护的资产,谁盗取了技术或战略机密,谁就会取得强大的竞争优势。因而,信息与网络的安全问题成为道德关注的一个焦点。由于因特网自身安全性差的弱点,网络上时常会非法潜入一些“黑客”进行破坏。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有网上盗窃、诈骗、电脑病毒的制作和传播等等。信息网络技术的安全问题要求人们必须用道德和法律手段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同时,信息网络的交流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出现信息垄断。目前,据有关统计,在互联网上,英语内容占据90%左右,其他语种只占10%左右,西方国家毫无疑问地占据着信息优势地位,这种优势地位又给其带来高额垄断利润。网络安全与信息垄断涉及社会伦理问题,我们必须有所规范有所研究。

3.网络技术产品对消费和社会的责任伦理问题

如果说近现代工业文明带来全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问题,那么当代的网络文明也产生着无数的网络污染和网络欺诈。这里涉及参与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技术的设计、制造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消费者和社会的道德与法律责任。如暴力游戏、的设计制作,劣质软件的出售,虚假信息的提供等等,都应当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约。

以上网络引发的道德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直接促进了网络伦理学研究的广泛开展。

(二)网络对传统道德的冲击是网络伦理学产生的巨大动力

网络技术的加速发展,日益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在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道德问题的同时,也对传统道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网络传播方式的超地域性加剧了道德冲突。网络是另一空间,是一个没有地域、距离的行动场所。网络信息技术的导入,使得信息传播超出了原有地域。对自身而言,信息的传播没有国界,但信息的内容及其影响有国界,最明显的黄毒泛滥已对网络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威胁。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社会的背景不同,传统风俗习惯不同,导致了人们对网络信息的认定标准的冲突。譬如网上色情刊物和服务,在某些国家可以以合法的形式存在,而对其他国家来说则是非法的,而且可能导致犯罪率的上升。

2.网络的虚拟性加剧了道德情感冷漠。网络是一个由图文构成的虚拟世界,网络行为具有“数字化”或“虚拟化”的特点,正是这种虚拟性使网络有了巨大的诱惑力。随着“虚拟情人、朋友”等虚拟事物的产生,使很多人在网络上寻找到了“精神家园”,并以此缓解压抑的情绪,获得内心的平衡。

网络的出现,无疑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带来了巨大影响。由于终日与多媒体画面打交道,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交往机会减少了,并由此造成了家庭成员、邻里以及同事之间的感情淡漠。加之网络的虚拟性,人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创造自己喜欢的角色,“理直气壮”地撒谎,以至于人们在网上分不清真假,这就加剧了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有人将这种网络虚拟性造成的道德情感冷漠称为“网络飘移症”。由于越来越多的“朋友”出现在网络上,人的情感交往也产生“随网飘移”的现象,这也将间接地影响到现实社会中的情感交往。

正是基于网络对传统道德所造成的多种冲击,一种致力于营建网络伦理环境的行动已经开始。一个具有全球性特征的网络伦理体系正呼之欲出。这将极大地推动网络伦理学的研究和发展。

二、网络伦理学发展的现状分析

网络伦理,是在计算机信息网络专门领域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特殊利益关系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网络伦理学与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一起,在西方经历了一个产生和发展阶段。西方学者对于计算机伦理问题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N.维纳(N.Wiecer)在1948年出版的《控制论》中就首先提出远在长崎和公众知晓原子弹之前,人们就处在另外一次社会潜在变化之中,而这个变化对于善恶观念都会产生前所未闻的影响。维纳作为第一位研究计算机对人类价值的影响的学者,被西方许多学者尊为“计算机伦理学”的创始人。60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内的广泛应用,与之相关的许多社会伦理问题也逐渐明朗化。计算机伦理研究开始兴盛起来。

尽管自60年代中期以来伦理问题日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在7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伦理学”这个术语仍然没有得到人们的普通认可,计算机伦理学更谈不上作为一门独立应用学科而存在。直到70年代中期,著名应用伦理学家W.迈纳(W.Maner)提出,计算机伦理学应当作为 哲学的一个独立学科而存在。迈纳阐述了建立计算机伦理学这一学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率先将自己的理论用于教学实践,并取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迈纳对计算机伦理学的含义进行了初步的界定,认为计算机伦理学是运用传统哲学原理研究计算机应用中产生的伦理问题的学科。70年代末期,一门新的应用伦理学――计算机伦理学在西方最终确立,计算机伦理教育也在西方诸多院校中发展起来。

7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计算机伦理学学科地位的确立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加入到了这个研究领域中,众多学术研究中心和机构相继建立,国际间的学术交流非常活跃。计算机伦理学研究逐步完善、拓展和深化。

计算机伦理学研究在我国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我国计算机信息产业与互联网络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但对计算机信息与网络伦理的研究却严重滞后,尚未引起专业人员、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和大众传媒的高度重视,处在可有可无的冷落境地,与时展要求不相一致。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有一定规范和国际性影响的专业研究中心,在大多数哲学系中,还没有开设系统、完整的计算机伦理学课程,更谈不上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研究。因此,在我国加强网络伦理学的研究既是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术界无法回避的问题。

三、关于网络伦理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网络伦理学研究在我国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同时,又要扎扎实实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结合我国国情,加快我国网络伦理学的建设。

(一)从国外的经验和我国目前网络伦理学的现状来看,我们必须加强网络伦理规范的可操作性研究,提出和制定行之有效的网络伦理准则。

走向网络社会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孕育着、蕴涵着复杂的伦理问题。人们必须为网络社会构建合理的伦理空间。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起就全面制定了各种计算机伦理规范。如美国计算机协会(ACM)1992年10月通过并采用了《计算机伦理职业行为准则》。并且还制定了一些简明通晓的道德戒律――“计算机伦理十诫”。这些网络伦理准则,对于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指明道德是非起了重要作用。我们应当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借鉴国外合理经验的基础上,确立适合我国特点的网络伦理行为准则,提高我国计算机专业和广大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水准。

(二)在构建网络伦理准则的同时,加强网络伦理监督机制。网络伦理规范与现实社会道德规范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由于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减弱。直面的道德舆论评价难以有效规制网民行为,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系统的监督机制以保障网络伦理规范效力的充分发挥。

网络伦理监督机制应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利益监督机制。通过对网络不道德行为者予以一定的利益制裁,促使其吸取教训,改过向善。二是法律监督机制。法律具有强制性。完备的法律、法规是有效建设和管理网络,积极预防、遏制各种网络不规范行为影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