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我与地坛读后感

我与地坛读后感

我与地坛读后感范文第1篇

高二(4)焦文静

或许是对这位正值壮年,本应大展宏图,却突遭双腿瘫痪打击,但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痛苦、迷茫甚至绝望的作家的好奇与同情,我一直乐于读他---史铁生的文章。

他的文章中有不少是写他的母亲。自然而然的阅读,有意无意的在他的文章中寻找契合点。一个身体走入绝境的人,在冥想和回忆中,写尽了生之曲折。

最先接触到的是他的《我与地坛》。名字虽看似与地坛有关,但更多得是写他的母亲。在他失去双腿的那段时间,他郁闷、逃避、心灰意冷,终日独自一人推着轮椅到地坛去,在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边默坐、呆想。然而这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她知道他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他出去走走,但她又担心他。有时,史铁生在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会来找他。对于他的出行,母亲无时无刻不在惊恐担忧,正如作者所说“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明白,母亲这是在自我安慰,自我祷告。是给我的暗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长逝以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的那些漫长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安,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对于史铁生的母亲来说,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几岁忽然瘫痪的儿子。她情愿把痛苦加注在她自己身上。她小心翼翼的顾忌着史铁生悲痛的心,即使那时的她正身患肝病,却更加担忧孩子的未来和他的心结。

我与地坛读后感范文第2篇

2011年我和家人去北京旅游,在一个下午,我抽出时间独自去了地坛。上次来北京是十年前,那时候史铁生活着,我不知道这个人;现在,《我与地坛》成为我读书生活中的常客,史铁生已不在人世。地坛还在,去地坛是拜访史铁生的精神家园。

地坛公园的门票两块钱。对于一个已经习惯了几十、上百元门票的游客,这样的价格着实让我感到迥异,平易朴实的门票似乎预示着,这里就是一个脱离金钱物质的去处。

走进公园大门,安静、空旷,城市的喧嚣隔绝在外,展现眼前的平整油绿的草坪、朴拙苍黑的老树,仿佛油画里的静物。在洁净、空阔的道路上走着,草丛里升起一只金龟子,嗡的飞远了,像是出门去办什么事;一片叶子落在路边的座椅上,平静的躺下,似乎它在枝头呆得太累,要下来休息;下午充沛的阳光从密集的枝叶间隙渗透而下,满地斑驳。我察觉,园中为数不多的人里,只有我是外地游客,其余都是本地居民。两个小伙子结伴在园子里跑步,一个姑娘靠坐在树下看书,几个老人躺在草地上小睡。园中的几处古建筑和一个古祭坛在名胜遍地的北京不值一看,剩下的只有这些最朴素的东西,草、树、空气还有阳光。走在园中,嗅着草木的气味,任由寂静清洗耳朵,目光沿着地面上的被冒出的草芽染上点儿淡绿的路缝蜿蜒伸展。我渐渐理解了曾被史铁生所理解的包含在这个古园中的意义。对于享受现代旅游业的游客来说,地坛显然不值一游。但是做为来到世上游走一番的我们,地坛不应错过。

天坛在南,地坛在北,符合古代帝王坐北面南、立地仰天的方位秩序。天是阳性,代表着凌驾一切的法则、崇伟的功业、高远的理念;天坛热闹,游人如织;在天坛,你只能仰着脖子观瞻,你是它的接受者,你被它的理念引导。地是母性,孕育、承载生命,死去的叶子归向泥土、新生的叶芽冒出地面,大地沉默却掌握着生命的全部秘密;地坛僻静,犹如专为等你的母亲;在地坛,你回到舒适的怀抱,随意坐卧,它不要求、不打扰你,只给你细腻的呵护,正如史铁生笔下的母亲。地坛是容器,收藏你所有的不幸,包括你的死亡。地坛更是沃土,供你培育出自己的人生果实。史铁生的轮椅的车辙曾遍布地坛的每一寸土地,他的思维的脚步丈量过生命的每一个角落。比他幸运的我们不必像他一样拘困在这个园子里,但我们不应错过如他一般脱开功利物质去省察人生、理解生命。

大地、生命,这就是地坛的意义。

《我与地坛》

学习自考课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的时候第一次读到《我与地坛》,被它的情韵魅力吸引、被它的广度深度震撼。之前我读的很多散文都是社会上流行的那种套路散文:先讲个小故事、再来段小抒情、最后归纳个小哲理。读过《我与地坛》再回头看那些文章顿觉俗不可耐。史铁生的文字不事张扬,叙述不温不火,但《我与地坛》是我读过的现代散文中最清新刚健、广博大气的。相比之下,某名家的冠以“文化大散文”的那些文章实在是矫揉造作、装腔作势。

《我与地坛》在散文体裁上有开创之功。发表《我与地坛》的时候,《上海文学》的编辑们因为它的字数太多、结构布局与常见的散文相差太大,难以将其归类,竟单独开辟一个专栏把它发表出去。后来有人因为《我与地坛》该归入散文还是小说而争论,韩少功就认为它是小说。有争论正好证明《我与地坛》是难得的优秀散文。纵观文学史,破立之作总是阶段性出现,破立之际正是大家、大手笔显现之处。

《我与地坛》全文13100多字,是我读过的最长的散文。字数虽多,却字斟句酌。据说史铁生曾为一个句子反复修改,写了一天。优秀作品的文字能够穿越时空按摩人们的阅读神经,例如王勃《滕王阁序》、苏轼《前赤壁赋》等,《我与地坛》也是如此。“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不是真正的内心沉静、心地明澈的人写不出这样的句子。“有一次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母亲对双腿截瘫的儿子的爱、忧虑、痛惜、无奈都在这个细节描述中。

第一次读《我与地坛》至今已有七八年,它的主题我却说不清,只是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读一读,每当想起它,心底就亮起一道温和、素净的光。在生命终极意义、死亡等问题面前,史铁生不是高深的哲学家,没有用精密的头脑构筑理论体系。《我与地坛》里面只有地坛的景物、对母亲的回忆、人生境遇的讲述和一点人生的思考,合起来,是生命本色的展现。只要你读着读着,焦灼的心变得清凉、绷紧的神经开始松弛、拿捏的身姿复归自然,不再怕死怕得慌、不再忙活忙的慌,你就懂了它的主题。从总体文学成就讲,史铁生无法和托尔斯泰相提并论,但是《我与地坛》超越了《我的忏悔》,因为它没有虚妄的拔高、没有牵强的自圆其说,只有对人生朴实的爱和真切的无奈融合的坦然、慰藉。对心灵熨贴的慰藉胜过任何汤药。

“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劳作完毕、抽过烟斗的农夫离开了,土地等待着下一位农夫。这就是《我与地坛》的主题。

史铁生

史铁生相貌平平、体弱多病,他曾自嘲道:我的职业是生病,副业是写作。二十一岁那年双腿截瘫,失去行走能力。这件事改变他的一生,也注定诞生我们所认识的这个史铁生和《我与地坛》这篇散文。

他在散文中写到,当他发现一个漂亮的女孩竟然天生弱智的时候,他感到上帝的居心变得可疑。为什么既让一个人来到人世又不给他健全的身体呢?难道上帝在搞恶作剧?我觉得,假若真有上帝,那么证明上帝居心难测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贝多芬变聋子。我曾和一位朋友闲聊时说,或许上帝实在看不惯红尘俗世中人们的平庸、猥琐,就派贝多芬降临人世,为了让他心无旁骛就让他变成聋子,把他封闭在他自己的精神密林中,贝多芬因此采到丰硕的果实——《第九交响乐》。同样,上帝知道史铁生有一颗多么善于思考的大脑,就夺去他的双腿,把他拘束在地坛里专心沉思,我们就读到了《我与地坛》。由此看来,我们这些肢体健全、神志清醒的平凡人多么的幸运,加倍的幸运——我们不仅享受着生理的健康还能品味到上帝以耗费一个天才为代价生产出的高级精神食粮。当健康、健全的你在生活中感到烦闷无聊、患得患失的时候,你就听听《贝九》,读读《我与地坛》,想想这些。

假如不幸的,你遭到无法挽回的厄运,你要明白,你是被上帝选中了。上帝不是不爱你,上帝是把你当作强者来爱了,上帝对强者的爱就是通过痛苦折磨的方式使其升华。你没得选择,聪明的做法就是擦干眼泪、收拾起怨天尤人,超越繁华喧嚣、功利物质,踏上那条布满荆棘的精神之路,在这条路上你会发现史铁生、贝多芬等人的脚印,走下去,活出自己的色彩,完成上帝对你的嘱托。

我与地坛读后感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后进生;关怀;期待;沟通;鼓励;自信;思想变化;熏陶;净化

1 问题提出

课外阅读,是课堂语文学习的有效延伸,是大语文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节。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可以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培养语文素养,而且有助于养成学生高雅的人生品味,形成其高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著名学者摩罗也曾说过:“就语文学习而言,真正的学习主要靠自己广泛地阅读,与那些伟大的著作背后的伟大心灵沟通,这是阅读者最大的幸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不仅功在当今,而且裨益学生终生。

但是,在日常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语文教师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不做阅读要求,即使有所要求,也仅限于检查一下学生的读书笔记,而学生的读书笔记的写作,也呈现良莠不齐的现状。

于是,如何有效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并使课外阅读发挥其最大功效,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

我经过多年的思考与实践,摸索出几种解决上述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形式不一,若多措并举,即可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扎实推进并收获高效。

2.1 名家讲坛。每个班级中,不乏语文素养高的学生。这些学生,他们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胜过同龄学生,这些学生中,不乏酷爱阅读,读书经验丰富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可以充分挖掘这些优质资源的潜力,为他们开设“名家讲坛”,让他们登上讲台,开坛讲义。“讲义”的内容,可以充分发挥开讲者的特长,可以谈读书经验,读书心得,也可以就自己熟知的或热衷的某一作品展开分析,精讲点评,分析其精彩内容,评价其人物形象,推介其写作特色等。

“名家讲坛”的开设,极大地提高了讲论者的自信心,自豪感,自身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的自足感。为了讲述的精彩,他们反复精细研读作品,大量查阅有关资料,精心撰写讲稿内容,在读、研、思、写诸多方面获益匪浅,促其更加优秀,同时,“名人效应”也成为大多数学生的追求,他们欣羡自己也能像于丹、易中天等名家那样侃侃而谈,也想获得同学们的高度认可,表现出了高涨的热情。

2.2 名著论坛。对于一些经典名著,尤其是课标规定或教材推荐的作品,教师通常作统一的阅读要求,即要求全班同学在统一的时间内阅读同一书目,这种情况下,为求高效,全面提升全班同学阅读质量,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开设“名著论坛”。

论坛可以以“对抗赛”、“挑战赛”等形式展开。论题可以由教师命制,也可以由学生协商命制。论题需提前通知到每个学生,以便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保证课堂的高效。

开设“名著论坛”,需注意一点,即需大面积多方面调动所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阅读,辩论成为全员参与的盛事。论辩结束,可以评选出“最佳辩手”、“最佳辩论小组”、“最佳口才奖”、“最佳创新思维奖”等奖项,以激励学生进一步参与阅读的兴趣。

2.3 名作剧演。受“课本剧”的启发,我将“名作剧演”搬进了课堂。即让学生在阅读名著之后,可就著作中重点章节或学生感兴趣的部分,改编成剧本的形式,在班级中上演。这一工程,看似简单,实则可以从多方面锻炼学生的能力。首先,他们要认真地研读文本,以便准确改编,从容演绎;改编的过程,是对作品的再创造,再加工的过程,是对学生的思维等能力进行大幅提升的过程。其次,表演的过程,又是一个挑战。如何准确地通过声音、形体等准确表达名著的精髓,是每个学生需要用心体悟的。十几岁的孩子,面对挑战,是敢于迎刃而上的。事实证明,名著剧演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

2.4 佳作推荐。为了更好地拓展阅读的宽度,我鼓励学生不仅阅读与教材有关的或课标推荐的文学名著,还鼓励其大胆涉猎其它人文、地理、科技等方面的作品,凡是人类知识的精华,尽可拿来一读。为保证这一措施的顺利开展,我们进行了“佳作推荐”活动。

佳作推荐实行个人自荐与抽签推荐两种形式,以保证参与的全员性与高效性的统一。

在这一过程中,强调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师要以自身的引领,带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以自身的阅读经历,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佳作推荐,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选择书目的范围,使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为广泛,引领了学生向更宽更广的书海漫步。

2.5 知识竞赛。“知识竞赛”的赛事分为两种:①为检测学生对一些重点名著的阅读效果,避免走马观花,我们采用拟题检测的方法。题目的来源有二:学生自主命题与教师命题。需注意的是,教师命题要在广泛征集、整理了学生命题的基础之上再进行,目的是在学生命题基础上将题目设置得深入化,宽泛化,保证了试题的高质量,高效度。②学期或学年末,组织“课外名著阅读知识竞赛”,可用纸质试题测试,也可现场抢答,目的在于总结表彰,并以此激励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这一阅读的黄金季节自觉、自主阅读。

2.6 收获快乐。此活动的安排时间宜在学期、学年结束或开学之初进行。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盘点自己的经课外阅读而获得的心灵上的满足感与自豪感。收获的角度可以从多方面挖掘:知识的丰富,视野的开拓,心灵的启迪,成绩的提高,认识的深化等。

此项活动在开展时务必做到人人参与,共同分享。力争让人人都有成就感,人人都能从老师、同伴那儿获得认可,得到赏识。在自我满足与他人认可中获得读书的快乐,让“我阅读,我快乐”的理念深入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3 取得成效

3.1 积累了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广泛的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弥补了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使他们获取了更生动、更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的阅读量多了,积累丰富了,写作不再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同时,名家作品中精彩、生动的语句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语感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学生阅读不同作家的作品,接触各种写作风格和文字技巧,受到熏陶和影响,慢慢模仿,甚至有的学生初步形成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

3.2 提高了语言表达和感悟能力。语感是一种能够迅速领会和感悟语言文字内在意义的能力,是一种语文修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这种语感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后天长期反复阅读积累的结果。大量自觉地阅读课外书籍,使学生接触了大量新鲜活泼的语言材料,日积月累,明显地提高了其语言表达和感悟能力。

我与地坛读后感范文第4篇

在此情况下,我们思考:教研如何向纵深开展?怎样将课题研究与教研有效整合、“捆绑运作”?通过怎样的途径与方式能够真正让科研为教研助力,提升教研品质,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整合教科研是提升教研品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优化策略。

这里所说的“教科研整合”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人员的整合,即全体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工作,不再分课题组和非课题组;二是指课题研究和学科教研在内容与形式上的整合。

一、教研公开课与课题研究课合二为一

我校语文组开展《小学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特征与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我们将此课题项目确定为教研主题,全校36位语文教师,全员参与课题研究。每学期初,将六个年级36位语文老师的研讨课进行统筹安排,形成一份“课题研讨课安排一览表”,每个年级“承包”两周时间,开设6节课题研讨课。

如,六年级备课组6位语文老师“承包”第三、第四周的研讨活动。第三周安排3位老师开设研讨课,第四周再安排3位老师。其中1节作为年级推荐课例,在双周周四下午的全校教研中研讨。

例,六年级备课组“高年级纪实作文”课题研讨课安排表。

教研课与课题课合二为一,辅之以“年级承包”的方式,使得课例的研讨有条不紊、顺畅自如,也切实保证了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主题鲜明、课例集中。老师们对全学期的教科研思路清楚明了,提前知晓每周的课例观摩时间,便于提前做好听课安排,提高了工作实效。

教研课与课题课整合后,教师专心思考作文教学,安心开课与研讨,两年内共开设作文课例150余节,为课题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课例。

二、教师阅读书目合二为一

我校重视教师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同时严格要求做到有阅读、有批注、有心得、有交流。如果严格要求语文组教师既要阅读全校性的通识类书籍(每学期2本),又要阅读课题组要求的书籍并撰写读书心得,无疑会增加语文老师的负担,有的老师就会敷衍应付,影响阅读效果。书,是不是读得越多越好?在阅读书目方面可否整合?如何整合?

通过协商,最终达成这样的共识:课题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本通识类书籍进行精读,如,《谛听教育的春天》或《静悄悄的革命》,再阅读一本课题组指定的书籍。如,管建刚老师的作文系列著作《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于永正老师《五重教学法》等。课题组教师撰写的读书心得,可以是通识类书籍,更可以是课题组要求阅读的书籍。

通过这样的整合,课题组教师在阅读书目的数量上与全校教师保持一致,都是每学期2本。但在书目的选择上更灵活、更多样。教师无需为读而读,保证阅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教研活动与课题论坛合二为一

以往的教研基本延续听课、评课的常态化运作模式,最多穿插一些理论材料的学习。这样的教研主题不明,低效、乏味。其次,课题组需要开展“课题论坛”活动,这同样要占用教研时间。将教研和科研整合后,我校将语文教研组两周一次的教研升级为“课题论坛”,围绕课题研究的不同切面、不同角度、困惑与不解,有主题、有序列地安排论坛主题。

“课题论坛”活动时间为双周周四下午,这原本是语文组教研活动时间,整合后也就是课题论坛时间。“课题论坛”的流程基本如下:第一节课先进行课例观摩。观摩的这节课例为每个年级推选的代表课例。第二、三节课进行专题交流,在“专题交流”环节,设置主持人,主持人一般由教研组长或课题小组长担任。专题的设置以当周展示的年级所承担的子课题,如“童话体写话”“观察写作”“纪实作文”为主题。“课题论坛”最后是由课题顾问进行专题指导与点评。

如,在课题研究经历了一个阶段之后,教师对习作讲评课与习作指导课的优点与不足产生困惑。教研组与课题主持人共同协商,组织了一场“讲评课好还是指导课好”的课题论坛。论坛前先由五年级“承包”的2周研讨时间内安排了3节作文指导课,2节作文讲评课,全组教师先观摩课例。在周四下午的“课题论坛”时间内,第一节课先观摩一节作文指导课,第二节课进行辩论。课题组36位教师分成正反两方,结合收集的资料、案例,结合教学实践,展开激烈辩论。

这样的课题论坛活动,不再是以往的“听课评课、就课议课”,而是围绕一个主题先听课观摩,再讨论互动。教科研整合后组织的课题论坛,信息量大、方式新、收益多,深受教师欢迎。

教研与科研进行“绑定”,教研与科研有效整合,保证了人员和时间,让科研真正落地,让科研助力教研,让教研有效提升。科研真正做,教研扎实做,研讨更深入,形式更生动,效果更明显,有效提升了教研品质。

1.教研专题更集中,特色初显

语文学科涵盖了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习作教学等领域。仅是阅读教学,还有精读课、略读课等不同的课例与课型。通过教科研整合,我校语文组的教研专题始终围绕“作文教学”进行,始终围绕课题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展开,教研主题相对集中。上至教研组长,下至备课组长和课题教师,大家目标一致、思路统一,拥有共同的话题,不同学段、不同年龄层的教师都能在共同的话题上找到契合点。

通过教研与科研的有效整合,我校语文组在低年级童话体写话指导课,中年级观察习作课和高年级纪实作文指导与讲评方面积累了大量原创课例,更积累了小学习作教学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正因为我们将教研与课题科研进行整合,集中精力研究作文教学,“人人开作文公开课”和“作文教学特色”已日渐成为我校语文教研特色。

2.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首先,教科研整合让教师对科研产生了认同感。教师普遍认为,原来科研也可以如此亲切可感,科研就在身边,就在同伴的课堂上,就在两周一次的“课题论坛”中。在近期面向语文组教师征集的“参与教科研整合”微感言中,有位教师这样写道:“以前总是年复一年,一课接一课地上课、听课、评课,到头来总发现毫无所获。参加科研型教研后,对低年级童话体写话从困惑到明晰的过程就是体验科研幸福感的过程。”

我与地坛读后感范文第5篇

细节一:是否对课文理解浮于表面

笔者执教《我与地坛》对课文的第一部分,先提以下问题:1.“我”当年为什么来地坛?2.“我”描写了地坛的中哪些景物,景物有哪些特点?3.“我”最初来地坛想的是什么问题,想明白了吗?学生开始阅读课文,寻找文中关键句,最后一致得出结论:作者从地坛的生命中得到启示,不管外在环境如何恶劣,都要按照自己的方式顽强的活着,坦然体会生命的味道。然后笔者开始下部分的教学。课后反思,笔者总觉课堂教学如蜻蜓点水,一掠而过。问问学生真正理解了吗,真正能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内涵吗?学生知道作者在借景抒情,但是怎样真切理解作者的独特情感下别样的景呢?如这段话“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寞的光辉平铺的这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热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如何从这些景中读出史铁生在园中为生与死痛苦的挣扎,怎样在园中百无聊赖的观察到园中的生灵万物,从中得到生命的感悟,笔者反思后二次备课,在另外一个班执教时就引领学生去深入解读史铁生是如何将情感倾注到他所描写的这些生灵万物中的。所以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同情史铁生的遭遇,更是要为他的痛苦、挣扎、彷徨、茫然、继而勇敢、顽强这些情感所打动,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由于应试教育影响,教师经常指导学生阅读时如何技巧性的抓住关键语句,反映在试卷上,明明文章内容没看懂,但却也能拿取分数。理解不是关键,得分是关键。长此以往,学生带着功利心去阅读,在文学的世界里没有思考,没有感动,没有心与心的交流与碰撞,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真正的理解文本内容,深层次的解读,而不是浮于表面“假理解”。

细节二:是否细细品味语言

笔者曾听过一节公开课,课题是《念奴娇·赤壁怀古》 执教者在简要介绍苏轼及写作背景后,让学生把课文读了一遍后,就提出问题:“这首诗气势磅礴,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有位学生回答:“我喜欢‘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因为这句很有气势,充满力量。”执教者的点评是:“分析得很好,的确体现了一种磅礴的气势。”然后转向另一位学生,笔者深为惋惜,这位学生已经能感受到那江水的气势,但是词中是如何体现这一气势的?执教者为何不让这位学生把这句话大声读读,再追问一句:“我们可以抓住哪些词语来赏析?”让学生细细揣摩语言,进而明白“乱”字突出了山崖的陡峭不平;“穿空”形容山崖高耸入云的气势,化静为动,更显力度;“拍”描绘巨浪搏击江岸,使人联想到它的威力和巨响,更显力量。此时对气势、力量的理解才透彻,才能进一步感受苏轼豪迈的情怀。我们应该思考,为什么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语言干涩、情感苍白,学生不愿意阅读,不愿意写作,学生也接触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但精彩的语言文字并没有内化为学生的信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没有新的建构,学生的阅读是低效的阅读,执教者要把与文本的对话权还给学生,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作品。

细节三:是否课堂合作的浮华掩盖了真实

例如某位老师执教《想北平》,对于北平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这位老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讨论完成,看着教室乱哄哄的场景,笔者真觉得辜负了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语言质朴但感情极为丰富,如北平的景物描写,“雨后什刹海的蜻蜓”、“梦里玉泉山的塔影”、“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水中的小蝌蚪”等,这些极富有生活气息的平常事物与其让学生闹哄哄的找出,不如让他们静下心细细阅读,以他们现有的生活体验去想象,去感受这些朴素语言中寄寓的老舍对北平真挚的情感,也使学生的审美感官得到熏陶。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思考采用课堂合作的方式,但不能是“伪合作”,不能让合作表面的浮华掩盖了太多学生对语文的索然无味。我们老师应该把语文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真切、实在的倾听作者的声音,把握文本的真谛。而不是简单的、程式化、机械化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