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鲁迅文章

鲁迅文章

鲁迅文章

鲁迅文章范文第1篇

先生留下来的作品,字字珠玑,篇篇绝妙,堪称20世纪中国文学里隽美精彩、极具魅力的艺术珍品,也在中国的思想史和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巨大的丰碑。他用中国人熟悉的方块字,在倾入自己深沉的感情后锻铸成一把把锋利的匕首,直刺敌人的胸口。老舍说过,先生那简简单单的言语,却软中透硬,厉害而不粗鄙,像块玲珑的瘦石,而有手榴弹的作用。说:“鲁迅用他那支泼辣幽默又有力的笔,画出了黑暗势力的鬼脸,画出了丑恶的帝国主义的鬼脸。他简直是一个高等的画家。”我却觉得,先生用他那支笔擂了一生的鼓,那一个个犀利的文字便是一声声隆隆的震撼人心的鼓声。几十年来,先生所敲的,就是一面催促人民觉醒的战鼓。

读先生的文章,总是被他那凝练冷峻的文字所震慑,目光也更多地停留在他遣词造句的不同凡响上。例如《秋夜》中把扑光的灯蛾唤作“苍翠精致的英雄们”,《雪》中不直接说雪,而说“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墓碣文》中假借死尸之口吐露出一句极其平淡而又极其骇人的话:“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起初我总是着力揣摩这一类文字,至今才逐渐省悟。就是这样,也不过只是得其皮毛而已。沉重的历史感,与整个旧社会的彻底决裂,对美好未来的执著追求,这大概就是其精髓吧!

细读先生的文章,你就会发现,里面所写到的都是社会或人性的黑暗面。与其说他性喜疑人,还不如说是环境造成的更为恰当。因为他受一些青年学者及社会的暗箭所伤实在太多了。当整个中国沉浸在大矛盾,大分裂中,当他在四面“碰壁”之下,在对现实的悲观绝望、愤慨和苦痛之中,他没有丧失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在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始终冲在前线的先生,体现了“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即使在被黑暗吞没之时,他有的也仅是“予及汝偕亡”的感慨。

平凡的名人是最伟大的。先生穿着牙黄羽纱长衫,头上直竖寸把长的头发,嘴里含着一个黄色烟嘴,在黑暗的深夜中站在窗前等待黎明出现的形象,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他在黑暗中哀叹的是旧社会的腐朽,怜惜的是人民悲惨的命运。他在沉思,在探索,想要迫切地寻找到改变现实的路。

鲁迅文章范文第2篇

鲁迅的《朝花夕拾》的文章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琐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藤野先生》,《范爱农》。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作者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来源:文章屋网 )

鲁迅文章范文第3篇

2、《祝福》: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

3、《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描写未庄流浪雇农阿Q的悲惨人生;

4、《伤逝》:小说以主人公涓生哀婉悲愤的内心独白的方式,讲述了他和子君冲破封建势力的重重阻碍,追求婚姻自主建立家庭,但不久爱情归于失败,最终以一"伤"一"逝"结局;

5、《孔乙己》:小说反映了在封建科举制度下,旧知识分子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鲁迅文章范文第4篇

几十年来,鲁迅的形象被改写被歪曲,已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在中,鲁迅还被说成是共产党员。就连鲁迅的后代都迷糊,鲁迅的长孙周令飞在交通大学的一场讲演中干脆发出这样的疑问:“鲁迅是谁?”

鲁迅先生的文章与思想,已经被长期困在一种模式里。作家韩石山认为,当代人对鲁迅的认识,没有几个是根据自己的阅读得出结论的,大多是“从那儿得来的”。对鲁迅评价很高,大多数人便接受了这一点。鲁迅研究界 “多是阐释的那几句话,顺着杆儿往上爬越高越好”。胡兰成也说过,后来那些研究鲁迅的人,“斤斤计较”,一天到晚根据鲁迅的著作“核对”鲁迅的思想。

现在学生学鲁迅的课文不也就是这样吗,脱离对作品的文学欣赏,着重是对思想的学习,不断地分析鲁迅精神,对每段话都要从深层次的意义来理解,一句话可以弄成多层意思,估计让鲁迅看了那些对句子理解的标准答案,鲁迅都得可怜学生们。一遇到课文,就得划分段落,概括中心思想,如何理解那些后人强加给作者的主题思想,这样去学习文学作品还有什么阅读可言呢?正如中国教育学会顾明远会长所言:“一提鲁迅,大家就联想到一个横眉冷对的老头。这种误读,大部分是教学中带来的。这样怎么能完整地认识鲁迅的作品呢?”学生本来就缺乏对时代背景的了解,加之鲁迅文字夹着文言且深奥,学生又被强行死记硬背鲁迅的“主义”、“思想”,造成多数人的逆反心理,是不难理解的。

其实鲁迅远不是只是一个冷酷的“斗士”的,画家陈丹青曾写道:“我有一位上海老朋友,他的亲舅舅即是当年和鲁迅先生玩的小青年,名字叫唐|。唐|五六十年代看见世面上把鲁迅弄成那幅凶相、苦相,私下里对他外甥说,哎呀鲁迅不是那个样子的。他说,譬如鲁迅跑来看唐|,兴致好时,一进门就轻快地在地板上打旋子,一路转到桌子前,一屁股坐在桌面上,手里端支烟,嘻笑言谈。唐|还说,那时的打笔仗,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一本正经火气大,不过是一群文人你也讲讲,我也讲讲,夜里写了骂某人的文章,老先生隔天和那被骂的朋友酒席上互相说起,照样谈笑。前面说到夏衍,我本以为鲁迅根本不与他玩,结果据夏衍说法,他们时常一起吃饭谈天,熟得很。” “他的语气和风调,哪里只是激愤犀利这一路,他会忽儿深沉厚道,如他的回忆文字;忽儿辛辣调皮,如中年以后的杂文;忽儿平实郑重,如涉及学问或翻译;忽儿精深苍老,如《故事新编》;忽儿温柔伤感,如《朝华夕拾》;而有一种非常绝望、空虚的况味。”

鲁迅文章范文第5篇

也许,这是一个在文化上“弑父”的年代,推倒旧偶像成为时尚。但我仍然要说,鲁迅是推不倒的。不信你就试试吧。因为他不是泥塑的偶像。如果非要说他是偶像的话,他也是一尊有血有肉有体温的偶像。他在纸上一个字一个字地爬格子之时,已无意识地塑造出自己。鲁迅必将永生在我们的母语中。他以青铜的质感进入历史,并且成为历史本身,历史不可以假设。也很难。就像李白的出现使唐诗一扫前朝之萎靡,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同样属于创世纪的人物。我们今天的语言,无论口语还是书面语,都无法完全剔除那个伟大转型期的影响。赞扬“鲁迅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其实,仅就汉语演变和文化传承而言,我们确实是吃鲁迅那一代文学革命家的奶长大的。

鲁迅呼喊“救救孩子”的时候,是否想到,孩子也会有孩子,孩子的孩子还会有孩子?如此顺延直至无限,他的呐喊没有过期,也就不会失效:孩子是中国的未来,拯救现在也就等于拯救未来。我不知自己属于鲁迅怜爱的孩子中的第几代,现在的孩子又是第几代。但我知道:鲁迅的呐喊,与我有关,也与你有关,与我们大家都有关。鲁迅的爱,鲁迅的恨,恨铁不成钢的那种恨,也同样如此。

作为一个读鲁迅文章长大的孩子,一个曾经的中学生,我最初就是通过语文课本了解鲁迅的。鲁迅给我的印象,是一个有大爱也有大恨的人。说到底他除了有小我之外,还有一个大我,这个无形的大我与时代、民族、国家、群众等融为一体。鲁迅印证了我对文学大师的想象:如果没有大爱、大恨、大我。如果不能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又怎能算得上大师?又怎能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言人?也许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见得能做到这点。不见得能成为英雄,但我们应该景仰这种精神。人类为什么需要超凡脱俗的英雄。英雄能使更多的人看到更大的希望。正如鲁迅在《故乡》中所言:“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略,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披荆斩棘的开路人,领路人,每一条新路上走过的第一个人,注定将给后来的追随者带去远比一条道路虚拟得多,也重要得多的希望。

我想,鲁迅对于中学生最重大的意义,在于使年少的读者在未来成长中有可能成为一个理想主义者。至少,会给那些幼稚的心田播下理想主义的种子。是否能如期发芽、开花、结果,尚不好说,但他们会知道,人类中的一种人。譬如鲁迅这种的,总是能超越自我的爱与恨、超越个人的乐与忧,而把视野与胸怀投向更多的人、更广大的人群……鲁迅之所以有大喜与大悲。因为他有大理想。即对全体中国人的关怀与期望。鲁迅之所以对旧中国的现状不满,因为这与他理想中的中国不符,他的理想对于现实有更高的要求与更多的希望。这无疑将有益于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理想,或许正是社会进步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