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什么是两弹一星

什么是两弹一星

什么是两弹一星范文第1篇

国际社会为什么反对朝鲜发射卫星?众所周知,和平利用空间是每一个国家的权利,而且朝方已明确表示,发射活动将完全遵守相关国际规定和惯例,向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国际海事组织、国际电信联盟等通报相关信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透明度,与此同时,为确保运载火箭残骸不会对周边国家造成影响,已经为卫星设定了安全飞行轨道。为了显示诚意,朝鲜还特别邀请外国权威宇宙科技部门专家和记者参观西海卫星发射场和卫星控制综合指挥所,现场观看“光明星3号”卫星发射实况。朝鲜的态度和表现不可谓不真诚、不坦荡。既然如此,美、日、韩等国为什么还紧抓住发射卫星一事不放呢?其他国家能做的朝鲜凭什么不能做?

简单地说,朝鲜之所以受到“特殊待遇”既有法律方面的依据,更有技术和政治上的原因。

我们先看法律上对朝鲜发射卫星的有关规定。

众所周知,2006年lO月9日和2009年5月25日,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悍然实施了核试验。之后,联合国安理会分别通过1718号决议(2006年10月14日)和1874号决议(2009年6月12日)。两个决议在对朝鲜核试验表示“最强烈的谴责”之余,要求朝鲜今后不再进行核试验或使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任何发射。而卫星恰恰属于使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的发射,在安理会对朝鲜的禁止之列。所以,朝鲜发射卫星是违反了安理会决议的违法行为,外界的反对是有依据的,并非是单纯针对朝鲜的歧视政策或双重标准。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卫星会属于使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的发射?卫星与导弹到底有什么关系?这就需要我们从技术层面上进行解释。

卫星与导弹的确有着不解之缘。笼统地说,它们有着相同的运载工具——火箭,这是它们能够进入太空或打击地球上遥远目标的动力来源;区别在于载荷部分,装上战斗部就是导弹,通过增加制导装置,改变飞行轨道,它可以打击几千上万公里外的目标,换上卫星那么变成了一次空间发射行动,可以将卫星打到空间的某一轨道上,执行民用或军用职能。国际航天界公认,如果能把卫星送上地球静止轨道,也就等同于具备发射洲际导弹的能力。

事实上,早期运载火箭多脱胎于弹道导弹。例如苏联发射第一颗卫星的“卫星号”运载火箭就是在P-7洲际导弹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美国则使用“丘比特”C中程导弹发射了第一颗卫星,并在“大力神”2洲际导弹的基础上研发了“大力神”运载火箭,在“雷神”中程导弹的基础上研发了“德尔塔”系列运载火箭;我国也是如此,“长征1号”运载火箭的前身就是中远程弹道导弹。

当然,也不能将发射不同载荷的火箭完全等同起来。如果说在早期同一枚火箭既可以发射导弹又能够发射卫星的话,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技术发达、军事实力强的国家那里,这两者就逐渐分道扬镳了。

航天发射的关键在于大推力,即能够将更大的有效载荷送入空间轨道,至于说火箭的大小重量,是否方便快捷,对于和平状态下的航天发射来说并不是一个多么大的问题。所以,用于航天发射的运载火箭一般采用可贮性较差(需要临时加注,发射准备时间较长)、但能量较高的低温混合燃料作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的性能因此大为提高,其推力可增加50~100%。除了燃料推进剂的改进外,运载火箭在结构上也经历了变化,如多级火箭串联、串并联等,以此加大推力。

而导弹因为在战争当中使用,与航天发射相比要求更苛刻,对速度、可靠性、便捷性有着更高的需求。为尽可能缩短发射准备时间,导弹通常采用可存贮液体推进剂或固体推进剂。从目前情况看,几个核大国的导弹基本实现了固体化,这不仅提高了导弹的反应速度,而且使用起来更方便可靠,体积重量也大大减轻。在结构上,导弹相对简单,可以使用多级串联技术,但不会使用并联技术。

我们再回到朝鲜的卫星发射问题上来。如果朝鲜发射卫星成功,那意味着什么呢?很简单,就是朝鲜已经掌握了远程乃至洲际导弹的技术,等于绕了个弯子又转到了导弹上。据美国相关监测机构分析显示,朝鲜第一、二次卫星发射(分别在1998年、2009年)在火箭运载能力上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第二次助推火箭的坠落距离增加了一倍,火箭运载技术水平显著提升。这说明,朝鲜的卫星计划确实对远程导弹研发有一定帮助。所以,1718号和1874号决议以禁止“使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任何发射”的提法是为了杜绝朝鲜钻空子的可能。

现在又出现了一个疑问——国际社会为什么要禁止朝鲜发展远程打击手段?如果说《导弹出口技术协议》限制了射程在300公里以上导弹技术的扩散,那么,自主研发显然不在此列。当然,美国往往利用自身的影响力,限制自己的盟友发展远程打击能力,那是另外一回事。这里面,又有着什么玄妙之处呢?

这牵扯到了另外一个法律上的问题——防止核扩散。根据1968年7月1日签署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核武器国家是指在1967年1月1日前制造并爆炸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的国家。这意味着,全球合法的有核国家只有5个——美苏英法中,此后任何国家不得再发展、拥有核武器,任何形式的核扩散都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中国于1992年3月正式加入该条约。

什么是两弹一星范文第2篇

但是,从规模来看,也许没有什么能比星系团之间的碰撞更为猛烈的了。

宇宙中的这些团块通常都包含几百个星系,每个星系都有数十亿至数万亿颗恒星,是引力将它们捆绑在一起。当一个星系团距离另一个星系团很近时,两个星系团间的引力会猛烈地将它们拉到一起。随之发生的碰撞是巨大的,会产生比大爆炸以来任何其他事件都要多的能量。

最大以及最著名的一个实例就是子弹星系团大碰撞,碰撞涉及两个星系团,总共1000多个星系。这次撞击非常强烈,形成了巨大的子弹形冲击波,因而得名。 子弹呈系团

撞击的残迹的确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但是,天文学家并非只是围观看热闹。他们发现,这次撞击揭示了看不见的东西:暗物质。

人们认为暗物质是将星系团结合在一起的“胶”,是它形成了整个宇宙中恒星、气体和星系的引力基础。

多亏了子弹星系团大碰撞,科学家得以看清楚这种神秘的东西。这次碰撞暴露了暗物质,将其与恒星和气体等常规物质分开,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暗物质真正存在的直接证据。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天体物理学家马鲁萨・布拉达克说:“在宇宙中,这是我的最爱。”

这并不仅仅因为它告诉了科学家有暗物质存在。该星系团是一个万能的工具,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研究曾经存在的最早的星系。它也是一个宇宙实验室,通过它,物理学家能够研究被称为等离子体的带电热气的基本行为。

子弹星系团位于南方星空,距离地球37亿光年,是由两个星系团以大约每小时1000万千米的高速撞击形成。虽然按人类的标准来看这的确很快,却仍没有打破宇宙中的任何纪录(有些恒星的运行速度更快)。但由于它们的体积庞大,这次碰撞非常有力。

发生碰撞的两个星系团,一个的质量是太阳的1000万亿倍,另一个的质量是太阳的100万亿倍。这样的两个重量级选手相互撞击,组成它们的热气升温至2亿摄氏度,这就形成了子弹星系团这个已知的最热的星系团。

我们就像观众一样,坐在它们的旁边观看研究人员估计,这次撞击的总能量大约是1022焦耳,这显然是一个让人感到荒谬的能量。它相当于6万亿个太阳自宇宙诞生以来(约138亿年)燃烧产生的所有能量。

整个撞击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来说都是超级巨大的。今天我们看到的碰撞实际上已经持续了1.5亿年,仍需20亿年才能尘埃落定。它让天文学家能够得到碰撞发生过程中史无前例的一瞥。

虽然子弹星系团的巨大质量和能量肯定使其与众不同,但是更为独特的是它的方向。碰巧的是,这次碰撞与我们的视线正好垂直。美国芝加哥大学天体物理学家安德雷・克拉夫佐夫说:“我们就像观众一样,坐在它们的旁边观看。”

天文学家坐在最佳位置,可以对该碰撞展开更为精确的观测。

经过两年的跟踪观测后,2006 年,布拉达克和美国俄亥俄大学的道格拉斯・克劳伊牵头的一个天文学家小组对哈勃空间望远镜和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获得的新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星系团中的正常物质进行了定位。

星系团中的绝大多数正常物质由气体构成。因为该星系团巨大,其引力对气体分子作用很强,可加快其速度,使其发热,因而放射X射线。碰撞的星系团使气体进一步升温,产生更多的X射线。这意味着X射线能够向天文学家揭示大多数正常物质在星系团中的位置。

天文学家首次探测到暗物质

然后,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的数据,研究人员就能够绘制星系团质量的方位。无论是正常物质还是暗物质,只要它有质量,就有引力,它的引力就能够使背景中的星系发出的光弯曲。质量越大,透镜的功能就越强,光就会被更多地翘曲。

把这些观测结果放在一起,天文学家发现子弹星系团大约80%的质量集中在一个区域,但这个区域无论是X射线还是其他什么类型的光都不是最强的。如果这一大块质量不是气体,那么它一定是暗物质。

通常,像气体和恒星这样的正常物体镶嵌在暗物质巨大的光环之中,引力将其结合到一起。但是,像形成子弹星系团那样的碰撞可以把它们撕开。

当两个星系团相撞时,它们的气云相撞并相互降低对方的速度。可是,暗物质几乎不与任何物质相互作用,只是天马行空,所以在星系团相撞后,它们会像鬼魂一样穿越对方,身后留下气体。天文学家碰巧捕捉到了处于碰撞中期的子弹星系团,他们的测量抓住了暗物质开始甩开气体的那一瞬间,所以首次探测到了独处的暗物质。

我们观测到的质量的特性显然不像已知的地球上的任何东西暗物质这个概念并不新鲜。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科学家就提出了其存在的假说。

虽然多数人认为它真的存在,但是所有的证据都是间接的。例如,有些星系旋转速度很快,所以应当会飞离。像暗物质这样的东西一定是紧随恒星,把星系捆绑在一起。然而,没有直接证据,那么这种东西是否真的存在就不那么确定了。

有些研究人员暗示,解释那些令人好奇的现象无须用一种神秘的物质。他们说,也许是引力定律错了,引力在大尺度上的表现会不同。如果对引力定律加以修改,就能解释暗物质的怪异现象。

布拉达克说:“可是我们在子弹星系团大碰撞中观测到的质量的特性很显然不像已知的地球上的任何东西。”那些经过改进的引力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最大质量不在气体最多的地方。“因为显然不在一起,修改引力定律的所有理论基本上都被排除了”。

有些人仍然认为,有一种未知的中微子能构成子弹星系团中看不见的质量。但是,这仍然是少数人的观点。克拉夫佐夫说:“天文学界大多相信,这是有关暗物质的最强有力的证据。”

但是,仅仅知道暗物质存在还不够,科学家想知道暗物质是什么。他们假设暗物质一定是由全然未知的某种或某类粒子构成,不与正常粒子相互影响或产生任何射线,以此解释它们为什么那么难于辨识。事实上,多数受人欢迎的理论认为,这些暗物质粒子之间也不发生相互作用。

研究人员仍需要探测到这类粒子的存在。他们说,暗物质粒子也许能够发生自我作用,像台球一样碰撞并相互弹跳。

我们可以给暗物质的特性确定一个数字如果暗物质自身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力有多强?确定暗物质是否相互作用的一个方法就是粒子碰撞。在暗物质粒子碰撞时,是干脆相互穿越,还是发生弹跳?

科学家很幸运,他们无须费事建立暗物质粒子对撞机,因为那些碰撞正在子弹星系团中自然发生。这两个正在融合的星系团被镶嵌在暗物质的光环中,因此当星系团对撞时,暗物质也对撞。

截至目前的观测表明,在子弹星系团中,暗物质自身似乎不大相互作用。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暗物质不会发生相互作用,而是相互作用的力度有限。布拉达克说,因为明显观察到碰撞的发生,而且也得到了很好的界定,子弹星系团提供了一些最佳数据,“我们实际上可以给暗物质的特性确定一个数字。以前从来没有真正这样做过”。随着研究人员继续改进他们的子弹星系团计算机模拟,我们能够更详细地算出目前发生的情况,甚至更好地测量暗物质的特性。

当然,这仍然需要其他数据。布拉达克参与了基地设在美国的研究小组,研究其他 25个星系团的碰撞。他们希望能够确切知道暗物质自身是否相互作用。

这是我们看到的为数不多的、明显的宇宙冲击案例之一虽然暗物质使子弹星系团闻名于世,但事情并非仅此而已。实际上,布拉达克越过了该星系团,探测的是它后面的星系。

这个星系团非常巨大,其引力使背景星系释放的光弯曲。这种引力透镜效应将子弹星系团变成了一面巨型放大镜,让天文学家更清楚地看到背景星系。

那些遥远的背景星系很重要,因为它们是宇宙最早形成的一部分。子弹星系团让人们瞥见年轻的宇宙以及星系如何形成。

至于子弹星系团本身,物理学家正借助它来理解被称为等离子体的荷电热气的基本表现。它是两个星系团产生巨大冲击波的一个独特实例。克拉夫佐夫说:“这是我们看到的为数不多的、明显的宇宙冲击案例之一。”

太阳系也有这样的碰撞发生。太阳喷射出带电粒子,被称为太阳风。这些粒子撞击地球的磁气圈(地球磁场形成的保护性气泡)时,就会产生碰撞。

今后的若干年里,通过这些工具会发现几万个星系团与一个星系团相比,太阳系的等离子体密度更大,而且还有强大的磁场。但是,尽管存在这样的差异,研究子弹星

系团中的等离子体仍有助于认识太阳系及其他空间的等离子体。

显然,子弹星系团极其有用。克拉夫佐夫说,这样的星系团相对稀罕,如此巨大的星系团只会在其整个生命中体验到一两次巨大的碰撞。

什么是两弹一星范文第3篇

你知道什么是“两弹一星”吗?这两弹之一说的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个则是导弹。还有那颗星呢,实际上就是“人造地球卫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顺利发射。这些都离不开以钱爷爷为代表的老一辈航天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国家为了表彰他们,就授予了他们金光闪闪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一份手稿:启动航天伟业

这片向上升腾的火红蘑菇云雕塑多宏伟呀。凑近细看,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运算公式,原来是在模拟钱爷爷的亲笔手稿啊。数一数“手稿”,不多不少,正好4015页。量一量“蘑菇云”,不高不矮,恰巧9.8米。这两个数字含义深刻,4015是指钱爷爷从学成回国到用导弹运载原子弹成功结合“两弹”的4015个日日夜夜,9.8则概括了他从1911年到2009年98个春秋的精彩人生。

剪报之海:科学家的一丝不苟

如果你细心观察的话,就会从这面直达天花板的书架上,发现一叠叠发黄的剪报本。原来钱爷爷从小就养成了自制剪报的好习惯,懂得从点滴做起,积累知识。不管有多忙,他每天坚持阅读,发现有价值的材料,便立刻动起手来。剪刀加浆糊,添上批注心得,再整理分类,等到集结成册,一个包罗万象的资料库就完成啦。

旧公文包:姓钱不爱钱的主人

眼前这只公文包陪伴了钱爷爷近40年,已经磨损了多处,边沿的线头全烂了,两侧还生出好几个破洞。可朴素的钱爷爷还是舍不得扔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接着用了那么些年。

铜号情结:钱老的“文艺范儿”

什么是两弹一星范文第4篇

忽然,透过窗户看出去,天空中浮着一个蒙面客,只见他身披……真是一个“黑色怪”。身后还有一群机器人,大约有十几二十个。那机器人装备齐全,手中还有一根根钢刺。像不时要把人刺杀似的,肩膀上的那两个机关炮,像小树一般粗细的炮口,黑洞洞的,显得十分凶狠。

“喂,过了一天了,怎么样?”沙哑而又恶心的声音传来。

“你回去告诉邪恶博士,我与他誓不两立,不是鱼死就是网破!”万能博士大喝道。

“哦,可以呀,反正你这种笨蛋怎么也不会懂的。”那“黑色怪”用毫不理睬又带着一种嘲笑的“温柔”语气讲道。

“哼,你这个死王八快点给我从眼前消失!”万能博士声音提高了八度,震耳欲聋。

“万能博士,和他啰嗦什么,要打就打。”陈子文有点不耐烦了。

博士没有理他,压低声音,吩咐最旁边的上官星涌,“上官星涌,快,带几个下到我的地下室去,武器都在那里。”

万能博士的家,地面一层,只是实验室,宽宽大大的,四周种了许多树,虽说现在到处都是荒漠,可博士种的树,还是郁郁葱葱,可他的武器库却在地下室,显然博士想着办法尽量拖延时间,又吩咐上官星涌带些人去取武器。

悄悄移动步伐,上官星涌叫上陈子文、司马飞灵、欧阳奋图,前往地下室。

“嘿嘿,你们的老大,邪恶博士,又搞什么邪恶的事情呀,你这可怜的小丑。”万能博士继续拖延时间。

“邪恶?你们死到临头啦,还说什么邪恶。不如束手就擒吧,我好回去缴功,哈哈哈哈哈。”“黑色怪”洋洋得意,好似已经战胜了对手。

“哈什么哈呢?你不就是秦会,还在这里披着黑色斗篷,穿着黑衣黑裤,手戴黑色手套,脚穿黑色鞋袜,当我不知道?”说到这里,万能博士斜着眼看到上官星涌已经上来了,口气一转,“其实,不就是邪恶博士手下的一条狗,在这里‘汪汪’乱叫什么。”

几句话,把那“黑衣怪”——秦会气得“哇哇哇哇”乱叫,不再搭理,拿起玄幻机关炮,一扣扳机,一发炮弹打来。

窗户那扇偌大的落地玻璃,哗哗哗一阵响声,整扇掉了下来。炮弹打到茶几边,茶几粉身碎骨,地板上立即显现一个大坑。站在大坑旁边的东方明宫,差点掉下坑去。

踩上飞翔滑板,万能博士闪身而出,半空中迅速戴上粉碎手套,双手一挥,两道近似米黄色的亮光飞向秦会。

秦会为刚刚发射的那发炮弹暗暗高兴着,没料到万能博士能那么飞速闪身而出,远远看到了两道闪光直奔过来,吓了一跳,在空中“啊”了一声,忙乱中再次扣动玄幻机关炮。

炮弹和亮光撞在一起,发出巨大的“嗡嗡”声响,产生的气流搅得树枝东倒西歪,“哗哗”作响。

万能博士极速挥舞着粉碎手套,天空中飞舞着十几道亮光,击中了两个机器人。

两个机器人拖着黑烟坠落地面。

“黑衣怪”指挥机器人反击。

机器人那肩膀上的那机关炮,那像小树一般粗细的黑洞洞的炮口,红光一闪,密集的发出众多炮弹,“轰轰轰轰”炸了开来。荒漠中粉尘满天飘扬。

东方明宫、上官星涌、陈子文等,不甘示弱,纷纷扣动扳机,各式枪炮齐发,发出各种颜色,红、橙、蓝、绿、青、黄、紫,样样俱全,天空马上变成彩色的,如同把一个颜料铺子打翻了。

但,赵紫青、欧阳奋图他们毕竟第一次拿起武器,对武器不熟,没有战斗经验,在对手的猛烈攻击下,很快就支撑不住。好在万能博士身手矫健,左冲右突,奋力抵抗,不至于败得太难看。

这时,秦会嘴里“嘿嘿”冷笑,“没什么可玩的,一群乌合之众,那么不经打,走了,别忘了,再有两天,沙漠世界见!”把手一扬,一个圆溜溜的炸弹扔了过来,自己领着众多机器人,一溜烟跑了。

一道紫红色的光闪过,地面兀自出现一个紫色球体,透明闪亮,把大家围在球体中央。

陈子文这个着急的家伙,看到“黑衣怪”领着机器人要溜,随手扔出一个炸弹。炸弹碰到那个紫色球体,反弹了回来,掉在球体中央,引信冒着一股黑烟。

什么是两弹一星范文第5篇

郭永怀,1909年生于山东省荣成县农家,从小拾柴放牛,9岁上小学,193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留校,1940年到加拿大、美国留学,1945年获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任康乃尔大学教授,1956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副所长,第二机械部九院(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负责两弹一星的领导工作。

为什么大家不知道这位科学家?因为他在1968年12月5日从青海实验基地回北京汇报时,飞机失事殉职。他乘的飞机在北京机场上空爆炸,起火燃烧,栽在跑道旁边400米的农田里。他英年早逝,渐渐被人们遗忘。但国家没有忘记他,1985年他被追授“国家科学进步奖”的特等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我在全国去了这么多大学,95%以上的大学没有一个人说得出这个人的名字来。下面是悼念郭永怀教授的一首诗,我猜测是当年主持“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国防科委副主任张爱萍上将所作:

“荒漠歌大风,昆仑勒铭功。盖世奇男子,雄立亚洲东。蘑云腾霄九,长缨贯长空。韶华许故国,霜鬓苦关攻。星辰陨落日,夕阳映血红。思君永怀志,学道循迹踪”。

为什么说郭永怀是盖世奇男子呢?两弹一星的研制他都参加了,而且都取得了成绩。“韶华许故国,霜鬓苦关攻。”他本来是北京大学物理系的,后来出国改学了航空动力学,获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他为什么改学航空动力学?因为西南联大在从平津去昆明的沿途,被日本飞机轰炸,当时中国的空军很弱,陈纳德的“飞虎队”还没来。郭永怀血气方刚,“韶华许故国”,立志为中国的航空和空军出力,所以去加拿大改学航空动力学,最后在美国他成了康乃尔大学航空工程研究院的3个台柱子之一。1953年英国的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邀请他去讲学,美国不放他走,怕他不回来,就这么一位优秀科学家。“星辰陨落日、夕阳映血红”,因为飞机爆炸的时候,正好是夕阳西下,所以将军用这样的诗来纪念他。“思君永怀志,学道循迹踪”。本来他回北京汇报氢弹实验的有关情况,聂荣臻元帅和张爱萍上将劝他坐火车,认为比较安全,但当时坐火车要两天两夜,他为节约时间就坐飞机,不顾自己的安全。没想到飞机爆炸起火燃烧以后,尸体烧焦无法辨认。他是从美国回来的,有一块金表戴在手上,同飞机的人谁都分不清楚谁是谁了,大家从这块金表上判断出来这是郭永怀的尸体。但是他的尸体和他的警卫员紧紧地搂抱在一起,无法分开,最后把两个人的尸体分开了以后,发现两具尸体烧焦了,但是两个人搂在一起胸前保存的氢弹实验数据完好无损。

总理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泪流满面,泣不成声,马上指示授予他“烈士”称号,因此,这是两弹一星23位功勋科学家里唯一的烈士,既是伟大的科学家,又是烈士。

这样一位英雄为国牺牲以后,因为他生前非常低调,所以没有多少人知道,去世以后报纸上也很少报道,到现在为止,更少有人提起他。但是国家并没有忘记他,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就追授给他,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又为他立了塑像。

他生前低调到什么程度?刻苦到什么程度?警卫员说,他在罗布泊实验场地工作的时候,睡在帐篷里经常不铺褥子,他跟警卫员说你不要给我铺褥子,为什么?铺了褥子我就睡死了,这样的话睡在钢丝床上,翻身的时候身子一硌就醒来了,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工作,这是第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