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综合实践 认知规律 创新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22-01

新课标指导我们小学教学实践中需要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还原学生学习的主人翁地位。小学生抽象思维尚待发展,多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想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产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和冲动,我们就必须放弃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抽象理论说教,组织孩子们通过有针对性的动手实践来体验知识生成和发展过程,最终获得数学知识,提升运用技能。鉴于此,笔者结合一线教学实践,分别从生活化、实践化和创新化等角度对落实和践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进行讨论与探索。

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的关键因素

1.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介于小学生比较形象的认知取向,我们必须要对机械的教材说教进行整合,结合学生比较数学的生活情境来引导知识迁移,这样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新教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也是遵循了切近生活的原则,比如:四年级下册的“营养午餐”,就是让孩子们用初步的统计和排列组合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强化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五年级上册的“铺一铺”;五年级下册的“粉刷围墙”让学生通过通过铺一铺、摆一摆等亲手实践来培养空间观念,感受面积的意义;六年级上册的“合理存款”让孩子们初步学习储蓄存款的相关知识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切实办法。新教材如此设置就是为了让学生明确数学学科的特点,借助切近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完成知识迁移,生成运用能力。

2.实践性

邓爷爷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实实践也是认知知识,掌握技能的不二法门。实践性是高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的灵魂,只有动手实践才能切实感受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才能将抽象的数学思想形象化,才能有效完成知识迁移,生成运用能力。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1亿有多大?”让同学们通过对具体数量操作、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六年级下册的“设计运动场”让孩子在设计过程中复习图形周长和面积等知识,体会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培养研究和动手实践能力。这样设计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并弥补自己的不足,获得对良好的数学情感体验,迁移知识生成技能。

3.创新性

创新是知识技能的最高要求。数学教学不是让学生玩“死读书”的游戏,而是要培养学生在面对生活问题时,有创造性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五年级下册的“打电话”就是利用电话等生活情境,通过具体分析完成创造性的安排,培养学生优化统筹思想的应用意识和技巧;四年级上册的“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运用统计、估算等数学知识等进行创新性的统计。孩子们在生活中没有仔细研究过这类问题,因此兴趣十足,在实践过程中都主动思考、努力寻求到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实施探索

1.利用情境,激发问题

问题是引导学生通往知识殿堂的阶梯,情境是激发学生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灵动手段。小学生抽象思维尚未发展,我们就要立足以其形象思维的思考方式来通过形象、活泼的情况激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必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学习五年级下册“粉刷围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如下情境设置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索知识的能动性:(1)让学生观察教室墙壁,看一看哪里需要粉刷,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粉刷方案。(2)让大家在小组内讨论,遴选出最优化的粉刷方案。这样具体到实际情景的教学方式,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分体现实践课堂的灵动和魅力。

2.有效指导,自主学习

新课标要求我们必须还原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是这不等于我们放任不管、任马由缰,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必须发挥其纪律组织和学习指导的功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练兵场。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巡回观察学生的进度,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协助指导解决,消除探索实践的拦路虎。这里还以五年级的“铺一铺”教学为例,同学们根据认知和能力搭配成三五个人的学习小组共同对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等腰梯形等图形进行密铺实验。这个过程中,笔者一直巡视每一组的进度,保障合作纪律不紊乱,同时也针对学生的棘手问题参与讨论,比如许多同学队员找不出密铺的巧妙方法,笔者就加以指导和示范,避免探索中出现的逡巡不前现象。当然,教师指导要把握好“度”,不能喧宾夺主、越俎代庖,不能压制了学习自主探索和实践的积极性,要以鼓励和适当地启发为主。

3.归纳总结,反思升华

及时的归纳总结是对实践活动知识体会,迁移能力的有效手段,不能总结和反思,教学实践可能只是一堂热闹的动手游戏,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归纳总结,培养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以及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还以五年级下册“打电话”教学为例,同学们通过实践操作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心得,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笔者抓住重点设计4个问题来牵引大家归纳总结,反思升华:①同学们是怎样分组的?②这样分组的优势是什么?③分组越多越好吗?④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四个问题形成主线对课程进行了全程回顾和总结,牵引大家内化知识,生成能力。

上文是笔者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站在一线课堂的角度对落实和实践数学综合实践课的讨论和分析。总之,数学实践课是孩子们探索知识生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全面认知和理解数学概念,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分析和探究更优化的方案来践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重视对教学过程的适当调整和课前准备,确保课后的认识升华教学指导,全部保证教学的实效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春兴;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J];新课程学习(下)2012年第11期

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一、教材横向比较整体概读

伴随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课程逐步走向多样化,而课程多样化必将带来教材的多样化。小学阶段的内容主要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本文试从这四个领域,将人教版一至六年级教材中各个领域的学习内容作系统整理,同时罗列香港世纪版、苏教版的内容,加以比较,形成学习内容结构表。如下为一至三年级内容比较。

纵观以上教材内容结构表,我们能清晰地看出各版本教材在每个年级的具体要求,某些具体内容的编排体系。如人教版与苏教版教材知识点多,教材结构严谨,但容易注重形式操练,忽视知识的实际应用。而香港教材教学内容少,比较细化,重视问题解决、数学应用,因没有安排练习课与复习课,所以知识落实程度略差。

二、教材阶梯编排意图精读

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有许多内容都是在若干个年级里同时出现,如“可能性”、“统计”、“角的认识”等。教材为什么这样阶梯编排?它的用意是什么?这样编排给学生带来哪些方面发展?它们的重难点分别是什么?教师应注意什么?根据教材的系统研读,整体性的了解及结构表的分析,可对阶梯教材编排的意图进行研读。

例如,对于“可能性”这一内容,二年级上册有,三年级上册、五年级上册也有,但是他们的教学目标是不一样的。

二年级上册《抛硬币》的教学目标中指出: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二年级只需感受不确定现象,主要运用到“一定”、“不可能”、“可能”这三个词。三年级上册的《可能性》的教学目标中指出:通过摸球游戏等活动,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五年级上册使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从而引发思考,探究规律,预测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会用一个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而且能够根据给定的可能性设计游戏。 在上二年级的《抛硬币》时,目标往往很难把握,经常拔高了教学目标。若能仔细阅读关于此内容各年级的教材内容编排,就能明确目标,把握教学重点。

三、单元逐级细化深度研读

1. 单元导读。了解本单元包括哪些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例如,第十册《分数的加法与减法》:

(1)本单元的地位作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数学运算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能否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评价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和数感的一项重要尺度。

(2)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有: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这些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在三年级上册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3)本单元的编排结构。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三小节:同分母、异分母、混合加减。这些内容编排结构如下表:

2.分节阅读。分节阅读,涉及一个同系列最小意义单元的界定和意义层次的划分问题,如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加减》教材的安排,第1小节三道例题又分为两个层次:

3.课时细读。此时,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才能明白教材的意图。

以异分母分数为例:

第(1)题是异分母分数加法,第(2)题是异分母分数减法。由于异分母的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因此通分成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关键。第(1)题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通分的方法,将异分母分数转换成同分母分数。教材应用“直观+抽象”的手法帮助学生完成这一转换。

第(2)题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引导学生在第(1)题的基础上自主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减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如留下空白,让学生填空:

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指导 培养训练 选择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将教学对象划分为学习小组(人数可根据教学班的大小确定,一般为6-10人一组,分成五组),就所学知识的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容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学习,尊重学生的兴趣与差异,增强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以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其深入学习和继续学习的一种开放式学习方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需要教师指导

《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阐述教学活动时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其确立了“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地位和作用,使之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实现“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重要手段,必然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作为新型的学习方式,需要教师耐心教育指导,否则就会出现下面片段中的现象。

片段: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1“比零小的数”

老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天气预报图片,让学生观察。

师:城市的温度能不能读出来?

生:能。

师:很好。下面,各小组先讨论,再说一说。

老师的话还没结束,班上顿时炸开了锅。有的学生抢着说,大声叫喊,生怕老师没注意他;有的手舞足蹈,互相说话;也有的一声不吭,不闻不问。

这是一个真实的片段,为什么会这样呢?刚入学不久的初一年级学生,还不知道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更不能为了迎合听课而创设“小组合作学习”这个教学环节。其实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需要教师指导,要循序渐进地渗透在教学活动中。例如: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有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每人一个角色:组织者、领导者、记录员。组织者起到维护教学秩序的作用,避免学生大声吵闹和不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领导者组织学生积极讨论、思考、回答问题;记录员记录收集小组活动中的意见。学生对角色的接受与转化,需要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得到老师的指导与纠正,并不断得到强化。只有做到了自觉分工、主动履行职责,才能基本认为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建立。

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技能,需要培养训练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学习技能。技能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学习与训练。上述的片段反映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技能未经较好的训练,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如何训练学生这种学习技能呢?可进行如下探索。

1.示范。

低年级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小组合作学习初期,教师要在每次的合作学习之前,示范给学生看。如:苏教版初一年级上册《数轴》这课有画数轴的教学内容,我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数轴,接着与全班学生一起练习,最后让学习小组互相练习,互相检查。通过示范让学生明白活动的形式与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较好地学会合作技能。

2.反馈。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小组、每个成员的参与状态。对一些有意义的或无意义的合作技能要及时给予调控。如:老师在一次活动中发现甲小组在交流数学学习成果中,4个成员反复汇报同一样的答案,而乙小组是由组织者指定1人汇报答案,其余成员作补充发言。结果是乙小组省时有效,甲小组耗时低效。在小组反馈评估中,老师请两个小组的代表分别介绍各自的合作过程,让全班学生一起评一评哪个小组省时又有效率,把乙小组的合作技能及时向全班推广。

三、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需要选择应用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显著特征。在新课程中,许多实验者都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主要教学方式甚至是唯一方式,似乎每节必配有小组合作学习,以至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课改的重要标志。其实不然,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式和发现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发现式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我们需要选择应用。如:苏教版初一年级教材有理数加法法则等学习内容是以固有的结论形式直接呈现的,学生的学习应用直接接受法则的效果比较好,不必用“小组合作学习”去探讨得出。即使小组合作学习也要分清两种,一种是交流层面的合作学习,另一种是讨论层面的合作学习。

1.交流层面的小组合作学习。

交流层面的小组合作学习,应是大部分学生都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答案是多样的。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可以获得不同的方法,从而促进和提高每个交流者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

如:苏教版初一年级上册P57页第13题:

学校图书馆上周借书记录如下(超过50册的部分记为正,少于50册的的部分记为负):

(1)上星期五借出图书多少册?

(2)上星期二比上星期五多借出图书多少册?

(3)上周平均每天借出图书多少册?

(1)、(2)问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后,直接汇报再评议。而(3)就宜采用先独立完成,再交流的方法。因为这题的解答方法多样化,通过交流,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借鉴、互相提高。即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层面的小组合作学习。

讨论应是学生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或思维难度较大需要在互相讨论交流中,思想互相碰撞中获取新思路、新方法。

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3页第6题:

铝合金的窗框架如图所示:

教学中,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先算小长方形的周长再算大长方形的周长。

师问:还有别的方法吗?鼓励学生探索:你们可以讨论。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汇报如下:

C组:求最大的长方形的周长加上中间一个长度。

B组:五条边得长度减去6C。

(其余方法略)

老师惊叹学生的创造能力,在适当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互相合作交流,在探索中思维被激发,获得多种解决方法。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目前都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广大的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探索、思考、反思、总结,把实践中问题及时收集,多为课改的后继者总结经验,指点迷津。

参考文献:

[1]陈雪.“开放式”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0.

[2]范湘凌.小组化学术讨论教学法探微,2008,4.

[3]蔡敏.试论“小组探究模式”.课程•教材•教法,2001,12.

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在工作室里,我们学员一起学习,一起研究,每个人富有个性的课堂让我获益颇多。虞好老师的清新,姜祖衍老师的大气,孟丹老师的活泼,叶淦林老师的风趣,孟丽老师的知性,董翱老师的深刻,施国强老师的简约,徐虹老师的缜密,安晓伟老师的沉稳,让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震撼。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透过同伴们的课,我反观自己教学中的得失,在感悟和体验中积累了很多。

当然,感触最深的是走进导师的课堂,聆听导师指导,让我在思考中不断提高。记得2013年4月,我聆听了盛老师的《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盛老师的课从做批注开始展开教学,最后到达师生交流的和美境界。课让我了解了当前语文教学中“做批注”存在的问题,对“做批注”这一阅读方式有了深层次的思考,我有感而发撰写的论文《别让“批注”成为装饰》也在《小学教学设计》杂志发表。

屐旅点点 课过留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思考以后,就要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所实践。幸运的是,工作室为我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每一次在不同层面进行课堂展示以后,我都会延伸向一种课型的探索。

2011年12月,我们来到了常州博爱小学,我代表工作室展示了三年级上册《开天地》的教学。我研究开发这篇神话故事的文本特色,将体验语言的夸张和想象作为本课教学的落脚点,在让学生感悟神话故事文本特色的同时,进行复述故事,并将文本语言和文言文进行了对比教学。在这次课堂展示之后,我又对同类文本的教学进行了探索,撰写了论文《让古老的神话散发浓郁的语文味》。

2012年12月,我在吴兴区第五届教科研节上展示了二年级上册《“红领巾”真好》的教学。我牢牢把握了诗歌这种体裁的特色,将课堂的落脚点放在发现诗歌的奥秘上。我让学生自主地发现诗歌的押韵、表达上每一小节“一问一答”的特色。这节课受到了全国知名的小语专家周一贯老师的肯定,这对我是莫大的鼓舞。在此基础上,我开发了二年级上册《假如》、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两首儿童诗歌的教学。2012年12月还申报了课题《小学语文低段现代诗歌以练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在工作室这两年中,听得最多和实践得最多的就是“以练导学”。在2013年4月的工作室学员展示活动中,我执教了《画家和牧童》一课。课上,我抓住“一……就……”这个句式多处拓展,引导学生进行写句子练习。这节课得到了小学语文专家杨再隋教授的好评。课后,我结合自己其他的课例,撰写了《将学生领入写话殿堂的“一句话”》。此文也在《小学教学设计》发表。

回首往事,我心怀感激,因为每一堂课不仅凝聚了我自己的心血,还倾注了导师全心全意的指导和同伴们无私的帮助。两年来,我先后撰写的五篇论文分别在省、市、区级获奖,五篇论文在各类省级刊物发表。主持研究了五个课题,其中一个课题获得省级三等奖,两个分别获得区级一等奖和二等奖,两个立项课题正在研究。在市、区级展示了六节公开课,两个案例在区级获奖。

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关键词:历史学科;人教版;历史;沪教版;历史与社会;比较

2007年,苏州地区的历史教材有了一次较大的变动,从原来沪教版的《历史与社会》改为人教版的《历史》。2009年6月,最后一批使用沪教版《历史与社会》的学生中考结束,这也标志着沪教版向人教版过渡工作的基本完成。然而,从深层次而言,如何真正通过教材的转变实现教学的转变,如何深刻领悟新教材体系下教育教学的全新思路,这依然是苏州地区广大历史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而笔者也试图通过对这两套教材的剖析对比,去寻求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一、人教版淡化农民起义

沪教版中的农民起义内容涉及较多,一方面,教材专门编排了《农民起义》的章节,详细介绍了陈胜、吴广起义、宋江农民军起义和李自成起义;另一方面,教材在通史篇目中也提到了很多农民起义,比如黄巾起义,隋末农民起义等等。而人教版对此不仅没有设置篇章,而且也并未提及黄巾起义,隋末农民起义之类。另外,沪教版用了整整两页篇幅介绍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其中既有“读与思”,又有“知识窗”,还附有四幅插图和一幅地图;而人教版仅用了不到一页篇幅,并只附有一张照片。

虽然从整体而言,人教版的篇幅要远远比沪教版更为详尽和完整,然而它却省去了大量农民起义的内容,可见人教版对于农民起义的内容是相当淡化的。而这也似乎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关于农民起义的问题可以隐去或者是一笔带过,不必深挖细究。当然这不等于说农民起义不重要,相反,关于农民起义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史学界的“五朵金花”之一,而人教版之所以要淡化农民起义,笔者认为这是符合初中历史教学实际情况的,因为农民起义的内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太难了,它往往同时涉及到宗教思想的文化内容和土地制度的经济内容,而这两项内容恰恰是历史教学中最难理解的部分,如果学生对这些内容理解不清,就很容易把农民起义看作是打打杀杀的简单的造反行为,而这对学生形成科学、全面的历史观是不利的。所以,人教版的这种从实际出发的现实思路是很有指导意义的,这将避免我们初中教学过渡纠缠于农民起义,而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困惑。

二、人教版突出民族融合

沪教版中,民族融合的内容仅为一课,即八年级上册《和同为一家》,其中涵盖的篇幅十分有限。而综观人教版,几乎全部都是以民族融合的线索进行编排的。中华民族在秦汉时期基本形成,自秦汉《统一国家的建立》这一单元之后,整个中国古代史人教版一共编排了四个单元,而这四个单元中却有三个单元都是以民族融合为标题的,而另外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虽然看似与民族融合扯不上什么关系,但在这一单元中却也编排了相应的内容:一课叫做《和同为一家》,与沪教版的同名;还有一课是活动课《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而这是民族融合的重点内容之一。由此可见,沪教版的民族融合是蜻蜓点水,而人教版的民族融合是浓墨重彩。而在历史教学中,强调民族融合,不仅是符合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的基本国情的,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手段。古为今用,我们学习历史就是为了更好的认识今天,人教版的编排是在有意引导这样一种趋势,我们不编造历史,但我们要认清历史,要让我们的学生真正了解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当然也了解我们自己。

三、人教版强化课后评价

沪教版没有编排课后练习,只是在课文中穿插了一些“读与思”和“活动区”,而这些内容相对都比较开放,不太适合进行标准化考试,比如九年级全一册第93页的“读与思”提到:“归纳一下,发明家成功的‘诀窍’是什么?”,而这个问题基本上是脱离历史学科的,无法正确地评价学生的历史知识。再如第67页的“活动区”要求学唱法国国歌《马赛曲》,并将《马赛曲》的歌词与《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进行比较,而这在实际教学中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别说学生,即使是老师也很少有人能具备如此高的法语功底。而人教版的课后评价编排则更为全面,除了一些“动脑筋”之类的开放性内容,也设计了“练一练”这样的常规练习。虽然我们说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但考试毕竟是现阶段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教学实践中,探究性学习和常规的基础练习应相互结合,不能一味地追求开放式模式,而忽视了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并且,做好常规的基础练习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保障,所以,适当地进行一些基础性的课后评价,对提高学生的历史功底是大有帮助的。

四、人教版提高双语要求

沪教版和人教版都比较注重历史的双语教学,但两者的程度明显有所不同。沪教版基本只是列举一些专有名词,并且其中语种还不统一,比如九年级全一册第70页“Kopernik”是波兰语,第85页“Bismark”是德语,这些不同的语种反而会给学生的双语学习造成一定的混乱。而人教版相对比较严谨,所编排的双语内容严格是指中英双语,并且在教材最后专门附有《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另外,在人教版的课文中,一些与历史有关的语言典故,教材也一一列举,比如九年级上册第10页的“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还有第39页的“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等等。当然,人教版不仅在双语内容上多于沪教版,在双语难度上也远远高于沪教版,比如九年级上册第112页的“动脑筋”,教材给出一张全英文的1769年拍卖黑奴的广告,要求学生读懂广告上的内容,而其中“cargo”、“negroes”等单词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并非是常用词汇,这进一步体现了人教版对于双语教学的高要求和高标准。所以,进一步加强历史学科的双语教学,将是未来历史教学的必然。而历史双语教学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了解几个专有名词,它更要求我们通过一些原汁原味的英文史料来更加真实和深刻地接触和学习历史,这应该是世界史教学的一个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努力的方向。

时代在进步,教材在更新,我们的教学也应该紧跟节拍,与时俱进。沪教版向人教版的过渡,实际上暗含了某种教学理念的转变,我们应该深刻领悟其中的意义,在教学中及时纠正方向,提高要求,不断进取,让历史教学生机无限,魅力永存。

【参考文献】

[1]国家基础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研制组.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003

[3] 国家基础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研制组.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 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