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普通话考试试题

普通话考试试题

普通话考试试题

普通话考试试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 普通话水平测试; 相关问题

中图分类号: G4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189-01

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是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工作的举措。普通话水平测试从1994年开展以来,促进了普通话的推广、普及与提高,在推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新时期推广普通话的需要和参加测试的人数迅速增加,探索如何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当前普通话推广是时代的需要。实施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顺应了时代的需求。

一、实施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在传承、弘扬、创造民族文化及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许多国家纷纷制定语言规划,通过语言来推进国家战略。因此,采用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推普工作,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上。在进一步做好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同时,还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也是加强语言的国际推广,宣传本国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但是,与国外相比,中国专门针对语言学习的技术手段和辅助工具在类似的技术应用方面的相对滞后,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普通话推广的深度和广度。2004年11月国家语委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委托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国家语言文字“十五”重点科研项目:“智能语音技术在普通话辅助学习中的应用研究”。2007年1月上海市和安徽省率先采用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进行测试后,2008年全国机测试点范围不断扩大,至08年底,参加计算机辅助测试的人数已达55.6万余人次,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已逐步在全国推广。考生报名、数据传输、成绩管理、证书打印等全流程的管理。

二、实施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优势

采用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可准确的自动评测考生命题说话之外的所有测试题型,并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全流程网络化、智能化,提高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管理。首先,测试站来说,可以加强管理力度,建立测试业务档案,加强对测试员的能力考核,组织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难度大幅降低,考试过程将在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下有序进行,测试手段智能化,对测试站、测试员的管理效率大大提高,普通话测试的公信力和客观性得到提升,打人情分、测试员疲劳、测试员测试水平差异等人为因素得到有效防止。对于测试员来说,测试效率将会大大为提高,同时减轻了测试员的压力,降低了工作量和劳动强度,提高测试效率,测试员可以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培训、科研等方面的研究。对于考生来说,报名、查询分数等一系列工作更加方便,可获得全真的模拟测试和培训服务,通过“以测促学”提升普通话水平。此外,高一级的测试中心依托管理系统可加强对全省各测试站的管理力度,开展普测科研工作有了一个更加便利的平台。

三、实施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新特点

1.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特别是考试流程方面的培训更为重要

由于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新变化,普通话培训工作也发生了变化。与人工测试相比,以往考生在进行考试的过程中,如若出现考试流程不熟悉,声音太小,考试过程失误时,测试员可以进行适当的提醒,促使考生完成考试,但在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过程中,由学生自行操作,经常会有一些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而导致测试的失败,如佩带耳机不正确,对测试操作不当,时间把握不当等。因此,实施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后,普测的培训内容除了以往考试内容本身的培训外,对考生进行考试流程的培训和考试技巧的培训与以往相比更为重要。

2. 可以实现课堂培训与课后网上在线培训相结合

实施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后,考生除了参加必要课堂培训外,可以登陆畅言网(省略),这个网站与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配套而行,登陆这个网站后,考生既可以通过在线模拟测试,获得测试报告,轻松了解自己目前的普通话等级水平和存在的主要发音问题。同时可在线进行“基础语音”、“对比语音”、“综合”、“大纲短文”、“听辨音训练”和“我的课程”等内容的学习,有针对性的训练与课堂培训相结合,快速提高自己的普通话口语水平。

3. 对管理者和测试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要求有所提高

实施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是对考生命题说话之外的所有测试题型进行自动评测,而且实现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全流程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这个系统分为省级中心管理系统和测试站计算机智能测试系统。信息管理系统部署在国家和省市测试中心,实现的是对考生报名、数据传输、成绩管理、证书打印等全流程的管理。计算机智能测试系统安装在测试站,使测试站可以完成对前三题的自动评测。正是由于此系统的智能化,以及智能化带来的变化,对于管理者和测试员,特别是对管理者在使用此系统的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水平的要求有所提高。

四、当前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

计算机智能测试系统可以完成对前三题的自动评测,对于说话项的评分由测试员来完成。在计算机智能测试系统的应用和测试员对说话项打分的过程中发现,当前的测试系统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数据上传速度缓慢,测试高峰期大批数据上传时,易发生网络拥堵现象;只能给出机测前三项的总分,不能显示每一项得分,也不能显示具体错误、缺陷记录,无法进行更好的对比;评测的精准度不够理想,面对一乙以上三甲以下应试群体时,人机评测的一致率不够吻合,甚至偶尔还会出现分数过高或过低的情况;测试员在缺乏前三项参照的情况下,对第四项命题说话进行评测,增加了准确判断与打分的难度;学生面对计算机进行测试,出现前三项评测失败;第一项跳行漏读;第四项背稿、离题、说话难以继续时缺少有效提示和引导;由于畅言网(省略)提供的在线学习和模拟测试,很多考生在摸拟的过程,找到计算机评测前三项给出高分技巧,导致有些考生过分看中技巧,本末倒置,而忽视了对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那么,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实现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公信力的进一步提高,克服当前计算机辅助测试存在的不足,基层测试站应及时向研发单位提供第一手资料,以供承担计算机智能测试系统的科大讯飞进行完善和修补;其次,测试员应加强学习,进一步提升业务素质和综合评分的能力,在进行说话项的评分时对考生的得分状态应和计算机及时进行对比,防止出现分数过高或过低,甚至差档的出现。

普通话考试试题范文第2篇

摘要:高校普通话培训测试站的普及和计算机辅助测试的推广,说话项测试出现新的情况,本文通过分析成因,给出了有效规避问题出现的培训对策。

关键词:普通话;说话项;计算机辅助测试;培训

[中图分类号]:H1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2-0139-02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沟通和交流的工具和载体。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1]大学生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承者,是普通话推广的重点受众,江西省各大高校的普通话培训测试站设立,促进了大学生普通话培训和测试工作,大学生普通话水平整体提升明显。随着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的推广,提高了测试效率,也避免了测试员的人为影响因素。但是笔者也发现在说话项的测试中,出现无效语料、重复、背稿、离题等新情况。

一、机测环境下说话项测试出现的问题

目前江西省使用的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系统,前三项由系统自动评分,第四项(说话项)采用计算机录音,测试员听录音评分,然后统计总分的方式评定被测试人普通话成绩。机测与传统测试员人工测试方式不同,在针对大学生的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1、态度不端

在人工测试方式下,尽管应试人对于普通话测试的认识和态度不尽相同,但是由于受到考场环境影响,过激的言行会有所收敛。然而在机测环境下,现场没有其他工作人员,应试人完不受控制,真实想法和举动表露无遗,说脏话、骂人等现象也有发生,表现出对普通话测试态度的极不严肃和认真。

2、无效语料

说话项要求3-4分钟,很多学生实际准备的有效材料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发挥完,甚至有些30秒不到,就无话可说了。但是在机测环境下,计算机右下角有时钟显示,提示应试人还有很长时间,为了填充时间,他们就任意发挥,出现对照机器读秒、拖长语音,甚至被手机号码等在测试员人工测试环境下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3、重复话语

虽然机测环境下,说话项的题目是随机的,但是有限的题库,出现相同考题是常用的事情,甚至出现第一组人测试结束后,立即使用现代通讯手段,将测试题和答案进行流传,致使抽考说话项同题内容基本一致的情况,机器无法制止,致使测试员测评时给出重复的后者零分处理。

4、背稿现象

说话项是根据话题即兴讲说的测试内容,然而在没有监管的机测环境下,应试人为了达到“流畅”的效果,将事先准备好的稿子,通读甚至背诵,不能体现说话题要求应试人现想现说,边说边调整语境的目的。在传统人工环境下,测试员将会制止,而机器无法控制。

5、离题发挥

机测环境下,在机器正常工作下,测试现场没有监管人员,应试人没有“胡编乱造”的心理顾忌,说话项不看题,用事先准备好的资料,自由发挥,计算机不能像人工环境下测试员进行提醒。无法达到说话项充分测试应试人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效果。

二、原因分析

江西省普通话机测说话项评分原则是在《国家语委测试大纲标准》的基础上,由省语委办组织专家修订的。对应试人语音材料的评分是公正的。普通话测试作为推广普通话的一种手段,通过对应试人成绩评定,激发其继续学习和使用普通话。分析这些新情况产生的原因,在培训过程中,及时予以纠正,才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计算机作为测试的辅助工具,对应试人进行客观、公正的测评。

1、测试环境改变

计算机智能测试系统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与传统测试员人工测试,最大的区别就是应试人面对的环境改变,计算机智能测试系统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人面对的是计算机,而传统测试员人工测试应试人面对的是测试员。机测环境下应试人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应试心理发生变化。一方面,没有面对测试员时的腼腆、自卑心理,出现应试态度不端者上升趋势。另一方面,面对冰冷的机器,没有眼神等形态的交流,不能创建说话的环境,出现难以发挥的现象。

2、应试心理变化

机测环境下,整个测试考场内,没有人为因素干预,应试人在出现前述情况的时候,不会受到传统人工测试环境下的测试员的提示或者干预。

3、评分标准不明

江西省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指导用书《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中,对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第四题评分标准有专门章节进行阐述,然而笔者调查发现,各大院校普通话培训测试站在进行大学生普通话测试培训时,都缺乏对学生进行说话项测试的评分标准的具体说明,少说或者不说现象比较明显,对该标准没有进行深入的阐述和解读。

三、培训对策

普通话测试目的是推广普通话的使用,机测环境下说话项的测试目的是测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水平,重点测查语音标准程度、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和自然流畅程度。在测试前的培训中,根据评分标准,有针对性地开展命题说话项的培训工作。

1、强调测试目的,端正测试态度

普通话水平测试只是一种手段,是通过考试形式,让应试人了解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促进应试人学习和使用普通话,落实普及普通话的要求,并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全民普通话应用水平,提高现代汉语的规范程度,促进推普工作进一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大学生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肩负着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重任。培训中始终强调在大学生中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目的和意义,避免对测试目的的误解,端正应试人的测试态度。变“要学生参加测试”为“学生要参加测试”。

2、明确评分标准,解读标准细节

政策的解读,是所有培训的基础,政策不明,培训就失去了方向。大学生普通话培训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说话项中,要明确评分标准,并对标准的细节进行深入解读,尤其是哪些会直接导致该项零分的,要让每个学生都掌握具体的要求。在测试中,笔者发现,说话项零分考生较传统人工测试模式下,有比较大的比例的增大,除了对考试环境的不适以外,对政策的把控不到位,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3、加强说话培训,提升应用能力

在人工测试环境下,测试员从第一项开始听到第四项,考生前三项的表现将会影响测试员对其说话项的评分。而在机测环境下,测试员只听说话项,测试员只能根据考生这一项的表现来对其给出一个评定。因此在培训中,教师应根据评分细则的要求,在实践话题下,着重从思路、表达和用语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训练。

一是思路要清晰。首先准确审题,审题不当,会跑题偏题、结构混乱。江西省《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列出了30个话题,并给出了参考提要,在培训的训练中,应参考这些话题和提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训练。应试人在备考时要认真审题,准确把握题旨,思路开阔,结构完整,结合个人经历和所熟悉的材料,确定说话的角度、内容和主次。机测环境下,说话现场没有测试员引导,应试人只能自说自话。考生应提前对各类话题材料进行合理有效的剪裁,以免因不知道“说什么”或者“怎么说”,陷入说不下去而无法流畅表达的困境。剪裁时,选择熟悉的人或事,越完整详尽越好。重要的材料先说,如果时间不够,说重弃轻,但是一定要做到有头有尾。既要规避材料贫乏造成的无话可说,也要规避材料芜杂造成的头绪不清。

加强培训话题的总结归类,是理清思路的有效办法。议论类的话题要像即兴演讲,先做开场白,讲清话题,然后进入主体,摆出观点并举例说明。结论部分简单地总结。说记叙类的话题可在开场点题,引入主体,详细交代人物、事件的来龙去脉,尽量做到信息丰富,陈述详细,条理清楚,结语部分总结个人看法。

二是流畅表达。说话结结巴巴、断断续续,既会影响自己话题发挥,又会加重测试员的听觉疲劳,造成不好的印象。流畅的表达,除了来自平时训练和素材的丰富以外,在句型的选择方面,尽量多用字数少、语法和结构简单的短句或单句。

三是用语规范。江西省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第四题评分标准中,对说话项用语规范有明确的评分标准:“语法词汇,江西省测评时除执行国家标准外,对应试人测试时使用方言词和方言语法有规定。即说话时用典型方言词、方言语法1-2次扣1分,3次扣2分,4-5次扣3分,6次扣4分。”高校普通话培训测试站的测试员一般来自高校,对当地的方言和口头语比较熟悉,在听录音时,对当地方言也相对比较敏感,所以应试人测试时要尽量避免出现方言或者方言语法,因此在培训中,要对有方言习惯的学生,进行纠正。

四是开展模拟场景练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说话”是以应试人单项说话为主。人工测试环境下,必要时测试员可以和应试人双向对话,引导应试人说话。然而在机测环境下,没有双向对话的可能性,考生只能单向说话。这不仅考查了应试人运用普通话的实际能力,也考验快速思维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机测环境下应试人对着冰冷的计算机说话,失去了测试员活生生的倾听,会明显感到情感交流上的缺失,容易造成孤独感和意识空白,导致说话难以继续。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应加强无人应对式说话训练。可以仿真机测环境布置,对着计算机、镜子、墙壁等反复进行说话练习,体验无人应对的说话感觉。

大学生普通话测试和培训,是全民普通话普及和推广的重要战地,江西省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前三项通过认真训练,学生之间差距不大,说话项出现的新问题,在培训中找到合理有效的对策,尽量规避这些问题的出现,有效提高大学生普通话测试通过率和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普通话考试试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普通话水平测试 备考 问题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使普通话水平测试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与传统的测试手段和管理模式相比,“机辅测试”和测试管理信息化优化了测试手段。规范了测试程序,降低了测试成本,提高了测试效率,统一了测试标准,体现了部级考试的客观公正性。

一、高校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存在的问题

1.测试系统本身存在的不足

(1)测试系统对硬件的适应性不强

各高校目前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然发现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比如,测试软件在调试过程中对硬件的依赖比较苛刻。一方面,各高校用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经费一般都比较紧张:另一方面,要建立一个标准的“机辅测试”机房,如果所有相关设备都需要配置比较高档的新设备,成本就较高。而尤其是像计算机这类的电子设备的保值率非常低。更新换代又快,而目前各高校使用的测试系统对声卡、耳麦等语音采样设备的兼容性不够,在测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语言识别异常和测评失败的情况,从而影响了测试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也影响了考生的情绪。其次。在人工复审时,系统的交互界面也不很友好,极大地增加了复审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2)机测系统对语音的评判模式不佳

目前,各高校引进的测试软件,理论上都是根据《大纲》要求来设计的,但是实际评分过程中却并没有完全根据评分细则来实现。比如,目前机测试题的第1题和第2题90对读错但没有读出下一个字词前,以第2次读音为准的规则;宇词读音缺陷和错误的扣分规则;第3题朗读中根据回读次数扣分,增、漏、错读字音每一个音节0.1分的扣分要求,朗读中自然流畅、语调错误等重点考查项目上的评分细则,测试软件不能完全详细反应出来。

2.高校在“机辅测试”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1)“机辅测试”的基本条件不达标

学生众多,对高校实行普通话“机辅测试”的基本条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机辅测试”的基本条件包括:先进的“机辅测试”软件系统;足够数量的“机辅测试”所需的计算机硬件设施及相关辅助设备以及固定的测试场地;专业的普通话测试人员和专门的机测操作管理人员和设备维护人员;严格的“机辅测试”操作管理规范等。

(2)“机辅测试”人员队伍建设跟不上

普通话“机辅测试”不同于以往的人工测试,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一线测试员大多不能熟练操作测试系统;而多数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的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又不高。特别是对一些年龄较大的测试人员,由于其本来对计算机的使用就不是很熟练,更别说让他们排除故障了。

(3)对考生的针对性培训不够

由于各高校受设备、场所、人员配备等方面的限制,对考生的考前培训多是以开考前培训会的形式进行,给考生讲测试流程及测试注意事项等,而考生很难有机会上机操作体验,从而在上机测试的时候多数考生依然感到不适应。

(4)“机辅测试”增加了对考生监管的难度

由于测试过程中没有了面对面的测试员的监督,考生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里,有些考生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作弊。或者在测试时过于放任自己,比如替考、说话题带资料进入测试室,在说话的过程中肆无忌惮,说脏话、无效语音、重复、背稿等现象时有发生。目前,测试中考生常见的作弊行为是在第四题说话测试中,有部分考生是直接拿出手机来照着手机上存储的内容读。过于放松的测试环境,让一部分学生觉得有机可乘,导致不重视普通话训练课程的学习。

二、应对策略及思路

1.加大组织合作力度,进一步优化软件性能

优良的软件性能是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从政府层面来讲,研发和升级这个项目,光靠招标方式委托一两家信息技术公司进行研发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般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的研发人员,都不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一线测试员以及语言教学、理论研究的专家。他们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户的各种需求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开发出来的软件自然就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合理之处。因此,对于这么重要的一项科技攻关项目,应该由国家权威部门牵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在语音处理技术上顶尖的专家和研究机构,协同语言语音问题专家,包括各地长期从事普通话教学和测试的骨干联合攻关,尤其应吸纳一些既懂计算机技术又十分熟悉普通话理论以及测试的复合型人才参与其中,进一步优化系统对硬件的适应性和软件系统测试的准确性,从而使普通话测试工作从管理、测试、培训到研究都实现现代化。另一方面,任何产品的开发都不是一次性就能完全完善的,各高校在运用的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存在的相关问题,同系统研制部门保持紧密合作,及时反馈实测的情况,让系统研制部门阶段性地对系统进行升级和优化,这样才能进一步保证高校“机辅测试”的顺利实施。

2.规范考前培训

考前培训是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顺利进行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首先,作为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组织者、技术人员和考务人员必须通过培训,了解“机辅测试”的基本原理,熟悉操作步骤,掌握排除“机辅测试”中常见故障的方法;其次,加强对考生测前集中培训是消除其心理不适应性,提高“机辅测试”信度和效度的重要措施。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内容应侧重三个方面:一是介绍测试模式,包括基本模式,实践情况介绍,同人工测试相比的特殊性;二是讲解测试题型、操作程序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包括介绍整体操作程序,介绍每个程序的操作要点;三是解答疑难问题,包括应对或化解“机辅测试”可能遇到的问题的技巧等,以使考生在心理上减少“机辅测试”的陌生感,增强适应性。

3.建立、健全考试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相关规章制度,使考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如做到考试前期管理规范化,包括建立考试管理制度,规范考试报名管理,规范报名信息处理;考试过程管理规范化,包括规范考务人员工作职责,规范考生测试流程,规范测试环境等;考试完毕管理规范化,包括规范成绩评判,规范证书管理,规范测试档案管理等。如制定候测室、备测室、测试室规则和考务工作人员职责,并根据现场测试流程分别制定测试入口处、预备处、备测室的考务工作人员职责与工作流程以及监控台技术员的工作职责与工作流程,做到职责分明,环环相扣,使考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普通话考试试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广西高校普通话“机辅测试”考务管理模式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004-03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我国现阶段普及普通话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2006年12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发函同意上海市和安徽省2007年1月1日起进行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简称“机辅测试”)试点,标志着我国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跨出了实质性的一步。2008年以来,广西逐步推开了普通话水平“机辅测试”。为了给广西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考务管理系统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现依据,本文以广西普通高校中已成功实施“机辅测试”的2l所高校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式,针对广西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建设、管理和测试等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广西高校“机辅测试”考务管理模式的现状,提出构建广西高校“机辅测试”考务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思路。

一、问卷的编制与实施步骤

(一)问卷的编制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共28道题目,调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了解各高校“机辅测试”考务管理机构和考试管理制度建设情况;二是了解考务信息化管理情况;三是了解考务人员和应试人员的相关培训;四是了解测试环境;五是了解测试过程中的监控手段。题目有填空题、选择题和问答题三种题型。

(二)问卷的发放和访谈

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课题组将《广西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现状调查问卷》发放给广西21所高校普通话测试站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高校测试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与部分考务人员进行访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1份,回收20份,有效问卷20份,回收率达95%,有效率达95%。同时,课题组对20份有效问卷进行分类整理,并统计出所需的各种数据。2011年10月初,课题组成员分别对桂林、南宁、河池等多个地区部分高校进行了实地调查、座谈。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调查问卷回收、实地调研后,课题组认真整理了调研材料,进行统计和分析。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目前广西有34所高校已实施普通话水平“机辅测试”,课题组按广西高校地域分布和高校性质情况,有针对性地发出调查问卷21份,回收的20份有效问卷占实施普通话水平“机辅测试”的高校中58.8%;研究对象高校中既有师范院校,也有非师范院校;既有公立院校,也有独立学院,还有职业学院。同时,非师范院校多,师范院校少;公立院校多,独立学院少;本科院校多,专科院校少,在广西实施普通话水平“机辅测试”的普通高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详情见表1。

(二)“机辅测试”考试管理制度建设

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可知,这些高校都能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关于印发(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及广西语委办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了“机辅测试”相关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工作。同时,按照国家语委办要求,有17所院校将制定的制度张贴上墙,如《普通话水平测试应测须知》、《备测室规则》、《测试室规则》、《普通话水平测试考务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确保“机辅测试”顺利进行。

(三)考务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表2显示,各院校对考务人员的配备都有一定的选择,20所院校中有5所配备有专职考务管理人员,占调查中的25%,有18所院校配备有计算机技术人员参与考务管理工作,占90%。

从传统的人工测试模式转变为“机辅测试”后,新的测试模式考务管理工作对考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配备相对固定的专职考务人员,这样有利于掌握和熟悉整个“机辅测试”工作流程。同时还应配备有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考务管理工作。这样,便于解决测试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妥善处理突发状况。

(四)“机辅测试”考务信息化管理情况

表3显示,20所高校在“机辅测试”报名中,采集考生信息,采用网上报名的院校有8所,占40%,其他方式报名的院校有12所,占60%;采用网络采集考生相片的院校有10所,占50%。同时,在考生参加测试报到时,已有2所院校运用信息化手段管理考生报到和考生随机抽签分配试卷,实现了报到的无纸化签到及多套试卷随机分配。

(五)考务人员和应试人员的相关培训

表4显示,20所高校在“机辅测试”测试前,都重视对应试人员进行考前培训,并有5所院校建立应试人员培训网站,占调查中的25%;有16所院校考前组织考务人员业务培训,占80%。

(六)“机辅测试”测试环境

调查发现,有独立机房(一机一室)的共有7所院校(其中,1所院校建有独立机房7室,3所院校建有独立机房8室,2所院校建有独立机房10室,1所院校建有独立机房16室),占35%;其余为多机一室测试室,占65%。笔者认为,加强硬件投入,建设专用测试机房,采用隔音材料进行全面封闭,是确保“机辅测试”顺利进行的硬件之一。既能让考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完成测试,又便于测试过程的监管,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测试效果。

(七)“机辅测试”考生作弊的形式、学校对作弊考生处分决定的依据和处罚措施

表6显示,“机辅测试”中,考生作弊主要表现为夹带纸条和代考两种形式,其中代考又分为找人代考和考生之间互换座位代考。调查的20所院校中,有14所院校出现过考生夹带作弊的行为,有9所院校出现代考现象(含互换座位4所),是“机辅测试”中常见的作弊形式,应引起组织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调查的20所院校中,有17所院校对考生作弊处分的依据均参照学校学生违纪舞弊处罚规定,占调查院校的85%,只有3所院校制定了普通话水平测试违纪舞弊处分规定,仅占调查院校的15%。处罚措施的力度各有不同,其中有15所院校对考生作弊处以取消考生测试资格;4所为通报全校;3所为半年至一年内不得申请参加普通话测试。

三、构建广西高校“机辅测试”考务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策略

调查结果显示,广西高校“机辅测试”工作处于良性发展状态。但是,进一步提高广西高校“机辅测试”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推动“机辅测试”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还应从建立考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考试前期管理规范化、考试过程管理规范化、考试完毕管理规范化四个方面着手,构建广西高校“机辅测试”考务信息化管理模式。

(一)建立考务信息化管理系统

1.规范考务工作流程。从考务管理的需求出发,建立考务工作流程(见图1),提高“机辅测试”的考务管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建立“机辅测试”报到抽签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机辅测试”的考生报到抽签系统(见图2),可实现考生报到签到无纸化、试卷随机分配公平化,使“机辅测试”考务工作更科学、规范、高效。

(二)考试前期管理规范化

1.建立、健全考务管理机构和考试管理制度。为确保“机辅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各高校应专门成立“机辅测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主管教学副校长)担任,明确“机辅测试”工作各级负责人,建立健全“机辅测试”相关规章制度,使考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2.规范报名信息管理。利用学校的学籍信息库作为网上报名数据信息库,避免手工操作容易造成的人为失误,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考生信息的准确性,有效地杜绝信息误报。

3.规范考务管理人员的配备和培训。做好考务管理人员配备和相关培训是“机辅测试”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首先,学校在选聘考务人员时应尽量选用专职管理人员,或者选用责任心强、工作认真、业务熟练的在职教职工;同时,还应配备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整个“机辅测试”考务工作,这样,才能避免或妥善处理测试期间出现的技术问题和突发状况,保证“机辅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要做好考务人员和应试人员的相关培训。考务人员通过培训了解“机辅测试”基本原理、熟悉操作步骤、掌握排除“机辅测试”中常见故障的方法,确保“机辅测试”考务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应试人员的培训也很重要,通过对应试人员的集中培训,可使应试人员了解“机辅测试”模式和操作程序,使其在心理上减少对“机辅测试”的陌生感,增强对测试的适应性,使其能正常发挥测试水平;同时,应尽快加大投入人员和资金开发、完善基于网络的普通话教学系统和辅助学习、练习的软件,以实现网络的智能化教学和培训。

(三)考试过程管理规范化

1.规范考务管理人员工作职责。“机辅测试”对考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到考试过程管理的规范化,就必须规范考务负责人、考务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保证考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2.优化测试环境。“机辅测试”所要求的内外部环境非常严格,不良的测试环境会引发被测者焦虑情绪,影响被测者的测试成绩。在“机辅测试”实施过程中,建立优良的测试环境,备测室和测试室布局要合理,独立机房应为封闭式,隔音效果要好;测试室内要安静、整洁、有序,测试室楼层周围,需要拉警戒线,安排保卫人员值班,为考生创造优良的测试环境,利于考生从容应试、发挥正常。

3.做好防范考生测试过程中的作弊行为,建立测试机房视频监控系统。在“机辅测试”过程中,要防范作弊,必须要有一定的技术手段,在“机辅测试”新的测试模式下,应试者的作弊形式和作弊手段都有所变化,因此,测试管理部门要加大高科技反作弊设备的投入,建立测试机房视频监控系统,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对测试机房实施监控或屏蔽;同时,强化对备测室、测试机房的管理,考务人员既要严格应试人员身份验证,主控台技术人员又要认真核准应试人员登录的个人信息是否正确,防范代考和夹带纸条的行为,减少和杜绝测试舞弊现象的发生。

(四)考试完毕管理规范化

1.规范成绩评判。在每次测试结束后,考务负责人按要求及时填写测试情况记录表,并向广西区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以下简称“普测中心”)报送测试信息和数据。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修改制定的评分细则(2004年10月1日起执行)和“普测中心”制订的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命题说话项评分细则执行。第四题命题说话题由测试站通过管理系统分配至两名测试员审听评分。评分结束后,及时做好各级复审工作。

2.规范证书管理。从“普测中心”领回证书后,应及时向院系和考生发放证书。向考生逐级发放证书时,都应签字领取,以便杜绝扣压和丢失证书的现象,做到证书管理的规范化。

3.规范测试档案管理。测试档案由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机构负责管理,包括文书档案和电子档案。文书档案包括报名表、考试安排表、试卷、“机辅测试”情况记录表、缺考考生登记表、违纪考生情况记录表、第四项“说话”评分记录表、应试人成绩单、考试成绩分级统计表、证书签收单等。电子档案包括完整的应试人个人信息、测试录音、考生成绩等。文书档案保存期不少于2年;电子档案在线保存不少于6个月,并通过备份永久保留。

普通话考试试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PSC机测背景;紧张情绪;影响;对策

在语文现代化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普进程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它完成了由宣传倡导向以测促训,推动普及的顺利过渡,使推普工作由先前的部分人阶段发展为多数人的长期。而随着计算机网络、语音识别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利用计算机辅助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得以实现和应用,推行“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是由人工测评走向数字式信息化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使PSC工作得以跨越式发展,使普测工作进一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

PSC作为一种语言测试在我国已经推行18年了,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机测背景下的PSC实现了全程信息化,显示出极大的优势。作为一个复杂的口语测试系统,因为其所采用的测试方法是在一定时间内,应试者面对计算机的人机对话式口语测试,因而PSC实际上也是应试者的生理和心理的同时检测。

毫无疑问,应试者的心理素质对机测背景下测试者的测试过程及测试结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状态对思维成果是有影响的。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说的是压力和动力的关系呈倒U曲线,即如果紧张感过高或者过低,成绩都会比较低。尤其是过度紧张,会使人难以进入状态,使“应考能力”下降,从而降低考试效度。所以,情绪因素直接影响应试结果。也就是说,只有调节好过度紧张情绪,才能更好的参与测试,更真实的显示应试者的语言水平。本文将从PSC机测背景下应试人紧张情绪产生的原因分析入手,探寻应对策略。

紧张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被认为是人在某种压力环境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情绪状态。紧张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是人体在精神及肉体两方面对外界事物反应的加强。面临考试,考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情绪,这是常见的心理反应(应试心理)。

1 psc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伊始,语言文字工作就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从1994年始PSC已成为我国推广普通话的重要举措。2000年10月31日《中国国家通用文字法》颁布,规定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对象及相关行业的准入资格制度。自此,PSC成为一个有法律保障的语言测试。普通话水平测试有效的促进了测试对象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国际传播的发展,普测在我们国家文字生活中的作用越发重要。但是在机测新背景下,紧张情绪对应试者的消极影响却不容乐观。

2 psc过程中紧张情绪表现

在以往的psc应试过程中,应试者心里紧张在测试的各个环节均有体现。

考前,在等待测试阶段心情忐忑,坐立不安;出示证件时,手忙脚乱,丢三落四;在抽取试卷时,犹豫不决,举棋不定。进入候考室后,慌乱紧张,难以静心备考。

上机后,耳机佩戴位置不对,键盘敲错;准考证号码输入出错;试音结束后仓促开始对第一题作答,常用字不认识,遇到陌生字后乱了方寸,长时间停顿或大量出错。读错行,跳行或漏行;朗读过程中添字,漏字;不能自然的读出轻声和读准调值,停连不当,甚至错行,语速不稳;或过快过慢。命题说话项,计时开始后长时间停顿,语言搭配不当,磕磕巴巴,方言土语夹杂,中途无语,导致的语音数量不足等情景比比皆是。应试者这些紧张情绪的表现,严重影响了测试效果,降低了测试效度,阻碍了应试者的普通话水平的客观反映。

笔者在总结前人的研究的同时发现,虽然大量研究证实了紧张焦虑情绪对PSC应试者的影响,但对机测背景下应试者的紧张情绪没有作为一个专门的范畴进行研究。既然紧张情绪对应试者的影响毋庸置疑,那么紧张是如何产生的呢?

3 机测背景下应试者的紧张情绪产生的原因分析

应试过程中,紧张情绪的产生有诸多原因。

3.1 考前轻视疏忽

一些平时以普通话为日常用语的应试者,认为自己的普通话还不错,不需要去听培训课,自信考试会达到预期效果,考试成绩却不理想。调查发现,有些应试人员不看重测前辅导,或没有参加测前辅导,不了解测试程序和不熟悉操作技巧,结果导致测试中的惊慌失措,引发紧张情绪,从而影响测试的正常发挥。

3.2 语言学习自身的历时性

语言学习从来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反复实践的过程,语言学习的这个特点决定了学习者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付出努力,而学习效果短时间内或难有显现。在付出一定的努力后,而效果并不那么显著的时候,应试者难免产生紧张情绪。

语言的使用犹如逆水行舟,不少方言区的人有这样的感受,坚持学习,使用普通话,短期内不会有显著的效果,但是一旦中断,即使是一两个月不长的时间,也能明显感到使用普通话的难度,一旦有这种中断,语言学习的连续性就打破了,本来三五天就可以掌握的语音,可能需要一两周甚至更多时间去练习,这会在心理上给应试者带来压力,甚至产生紧张。

3.3 应试者策略单一

从应试者本身的习惯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容应试的前提条件,能否坚持语言学习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自制力和意志品质。自制力稍差的人很难建立起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缺乏自主学习习惯导致很多人普通话学习局限于培训老师的培训。没有了自主学习和后续的日常使用练习,普通话的学习只停留在肤浅的层面,无法达到考试的要求和普通话测试的终极目的。因此应试过程中的紧张情绪就难以避免。

4 应对策略

针对PSC机测背景下应试者的产生紧张情绪的不同原因,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应对策略:

4.1 遵循规律,日常积累

遵循语音掌握循序渐进的规律,注重日常学习,长期积累,有意识的强化普通话练习,在日常生活中比如机关单位或学校与同事同学交谈尽量使用普通话,在外出商务,购物等公共场合与人交谈时,培养自己用普通话进行思维的习惯。

4.2 注重大纲,充分准备

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语种之一,语意区别细微,字词数量很大,文章更是篇帜浩繁,即使对专家来说,要悉数通晓都不是一件易事,更何况对我们这些非专业者。但是,我们要明确PSC的目的不是要考察应试者的语言知识,也不是考察应试者的发音技巧,是衡量应试者掌握普通话的规范程度,准确测量应试者的普通话水平。尤其针对测试,考试大纲中提供了朗读作品60篇,并标有注音,除了变调之外,轻读和儿化音节都有明确标注。这就为应试者找到了突破口,只要我们熟读这有限的篇目,朗读就应该不成问题了。命题说话项历来是失分最严重的部分,大纲也给出了30个话题,这里也有技巧,比如将这些题目归类,列提纲,从30个话题到3个话题,工作量立刻大为缩减,这就容易多了,只要稍加用心,一定可以做到的。因此我们应该以大纲为引领,集中力量,做充分准备,

4.3 参加培训,上机练习

语音形式的PSC测试采用口试,录音方式进行,这种方式的语言学领域测试是绝无仅有,全新的考试模式,无论从测试角度还是应试角度考虑,测前培训都是必须的,这是由psc特殊性所决定的,有实验表明,测前进行了集中培训和测前没有进行集中培训的测试情况比较,其“二级乙等”的通过率由87.5%提高至93.5%。可见测试培训是应试的必要前期准备,是提高测试成绩的有效途径。除了积极参加测试培训讲座之外,还应使用“普通话水平模拟测试学习卡”,自觉进行在线模拟测试,一方面可以熟悉测试程序及试题内容,减轻正式测试时的紧张情绪,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自动评定测试者普通话水平,并获得发音诊断报告,有针对性地帮助自己提高普通话水平。这一练习过程不仅可以增加应试者对机测程序的了解,对测试内容布局的熟悉,同时锻炼应试者抵抗外部干扰,集中注意力等心理素质。

4.4 调整心态,从容应试

好的应试心态应该是不骄不躁、心境平和。在遵循了以上三点的基础上,应试者在考前要能够基本确定自己普通话水平,对自己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识。可以通过回顾大纲,重复模拟,来判断自己强项和不足,最后予以修正提高,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自知,这是调整好心态的基础。根据对自己的客观评判,就容易估算出正常发挥时可以达到的等级。对自己有个合理的期待。在设定的合理期待下做自己当前能做的事,按部就班,顺其自然做好每一天坚持下去心态也会趋向平和,有了知己知彼的基础就有了自然自信的冷静从容。

除了应试者的自我调适外,培训老师在培训过程中也应随时注意对应试者的心理进行疏导,在培训内容设置上也要加入心理学知识,给考生以积极的暗示,正确的引导。

4.5 创建环境,营造氛围

语言活动只有在正常的语境中进行,才能使表达者自然自如,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活动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要求我们从测试者的角度出发,测试机构在硬件、软件设置方面,尽量为其创建必备的环境,营造适宜的氛围,减轻其心理负担,使其从容应试,考出真实水平。

首先测试机构应有独立的测试空间,最好有隔音、吸音处理,以便减轻考生彼此的干扰。要有基本的电脑硬件设施,配备良好的采音设备,并维护好测试站的所有设备,确保测试顺利进行。

其次在测试现场的工作人员对进入考场的考生应态度和蔼,情绪饱满,多用微笑和鼓励,缩短与被测者的心理距离,为考生营造一个轻松自在的考试环境,创设良好的测试氛围,使考生的紧张情绪得以缓解,水平得以正常发挥,取得好的成绩,进而提高测试质量。

5 总结

机测背景下的psc无论是从psc自身发展需要来说,还是从心理角度进行分析,无疑是一大进步。这其中针对测试者的紧张情绪,不仅要求应试者改进自己的应试学习态度,同时也需要测试部门、工作人员的配合、鼓励、引导。总之,研究应试者的心理,对于降低考生的紧张情绪,从而提高psc的信度和效度,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对于造成考生紧张情绪的深度原因及有效降低紧张情绪的策略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专著

1国家语委.《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商务印书馆2004

2姚喜双 韩玉华 聂丹 黄霆玮 孟晖 《普通话水平测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李平 《拼音人生》西安出版社2008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叶奕乾 祝蓓里《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

期刊论文

1丁瑾靓《从心理学观点分析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2《浅析普通话水平计算机辅助测试的优势及对策》 2012/11/21 11:11:00 来源

3于祝年 王 瑞《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中提倡自主学习》天津市语言文字培训测试中心